CN102713718B -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3718B
CN102713718B CN2011800065744A CN201180006574A CN102713718B CN 102713718 B CN102713718 B CN 102713718B CN 2011800065744 A CN2011800065744 A CN 2011800065744A CN 201180006574 A CN201180006574 A CN 201180006574A CN 102713718 B CN102713718 B CN 102713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imaging optical
object sid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65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3718A (zh
Inventor
片仓正弘
高头英泰
加茂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3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3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3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能够将视角形成为超广角也能够较佳地用于细径的内窥镜的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提供如下一种成像光学系统(1),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FG)、亮度光圈(S)、正的后群(BG),前群(FG)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第一透镜(L1)和负的第二透镜(L2),后群(BG)具备将至少三个透镜(L5、L6、L7)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CL)。

Description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比较大的视角并通过在光学系统中使用接合透镜来校正色像差的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9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76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64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48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51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152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光学系统在装载于内窥镜来诊断体内时都存在视角不足的问题。即,在这些光学系统中,很难毫无遗漏地对具有三维凹凸形状的体内进行观察,例如很难观察大肠的皱襞的背面等。专利文献4和5的光学系统中前群由一个负透镜构成。因而,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得到负的焦度而需要使负透镜的曲率变得非常大,从而很难制造负透镜,并且由于无法使入射光瞳位置移动到物体侧,因此导致透镜直径变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视角形成为超广角也能够较佳地用于细径的内窥镜的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亮度光圈、正的后群,上述前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第一透镜和负的第二透镜,上述后群具备将至少三个透镜进行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从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负的前群、亮度光圈以及正的后群,由此能够削减构成各群的透镜的个数并实现总长度的缩短以及制造成本的缩减。另外,前群具有负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由此来将前群的主点配置在物体侧。由此,能够在形成广角的透镜结构的同时减小广角透镜中有变大倾向的第一透镜的直径,从而能够实现细径化。
后群包括将至少三个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由此能够良好地校正轴上和轴外的色像差。并且,通过使用接合透镜,不插入框就能够将透镜之间直接固定,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后群内的透镜的轴偏移,并且能够抑制透镜之间的相对偏心对相差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亮度光圈、正的后群,上述前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第一透镜和负的第二透镜,上述后群具备至少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半视角为100°以上。在本方式中,半视角超过110°更为理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能够实现总长度的缩短和制造成本的缩减,并且在后群中配置将两个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由此能够良好地校正轴上和轴外的色像差。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方式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1)。
(1)1.6<nd1<2.4
在此,nd1是第一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
条件式(1)是与第一透镜有关的条件式。通过将第一透镜的折射率规定在条件式(1)的范围内,即使不使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曲率过度增大,也能够不发生全反射地实现广角化。
如果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则为了在光线的入射角变大时防止发生全反射而必须使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变得非常大,并且透镜直径变大,因此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第一透镜的折射率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时,很难制造或者获得透镜,并且成本变高,因此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亮度光圈、正的后群,上述前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第一透镜和负的第二透镜,上述后群具备至少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上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1)。
(1)1.6<nd1<2.4
在此,nd1是第一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
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半视角为110°以上更为理想。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后群将上述接合透镜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位置,上述接合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接合而成。
这样,通过在光线分离的光学系统的最靠近像侧的位置配置由三个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能够良好地校正特别是轴外的色像差。另外,也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相差以及彗形像差。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至少两个正透镜以及将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通过这样分散正的焦度,能够良好地校正特别是轴上的像差。
在上述的具备包括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也可以使上述接合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2)。
(2)0.5<Pw5/Pw7<3.0
在此,Pw5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焦度,Pw7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焦度。
条件式(2)是与接合透镜的焦度配置有关的条件式。如果各正透镜的焦度之比在条件式(2)的范围内,则各正透镜能够良好地分担正的焦度,因此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球面像差、彗形像差。如果不在条件式(2)的范围,则焦度偏向一方的正透镜,容易产生各像差,因此并不理想。
另外,在上述的具备包括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也可以使上述接合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3)和(4)。
(3)30<νr5-νr6<80
(4)20<νr7-νr6<80
在此,νr5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νr6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νr7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条件式(3)和(4)与接合透镜中的消色的效果有关。如果各透镜的阿贝数的关系满足条件式(3)和(4),则能够充分地发挥接合透镜中的色像差的校正效果。当各透镜的阿贝数的关系低于条件式(3)和(4)的下限时,很难充分地获得消色的效果,从而产生轴上和轴外的色像差,因此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各透镜的阿贝数的关系超过条件式(3)和(4)的上限时,很难获得玻璃材料,因此并不理想。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上述第一透镜也可以满足如下条件式(5)。
(5)1.0<(r1+r2)/(r1-r2)<5.0
在此,r 1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5)与第一透镜的形状系数(shape factor)有关。如果第一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满足条件式(5),则能够在具有广视角的同时,不发生全反射地得到负的焦度。当第一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时,第一透镜的直径变大,并且如果是广视角则容易发生全反射,从而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第一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时,第一透镜的生产性显著下降,因此并不理想。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上述第二透镜也可以满足如下条件式(6)。
(6)0.5<(r3+r4)/(r3-r4)<6.0
在此,r3是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6)与第二透镜的形状系数有关。如果第二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满足条件式(6),则能够在得到充足的负的焦度的同时,抑制特别是轴外的像差。当第二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时,无法充分地获得第二透镜的负的焦度,从而主点向像侧移动,因此导致光学系统变大,从而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第二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低于条件式(6)的下限时,导致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变得过大,容易产生失真等轴外的像差,因此并不理想。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上述前群也可以满足如下条件式(7)。
(7)0.2<Pw1/Pw2<2.0
在此,Pw1是第一透镜的焦度,Pw2是第二透镜的焦度。
条件式(7)与前群的焦度配置有关。如果各透镜的焦度之比在条件式(7)的范围内,则能够在保持较大的视角的同时减小透镜直径。当各透镜的焦度之比超过条件式(7)的上限时,第一透镜的焦度变得过强,很难确保广视角,并且容易产生特别是轴外的像差,因此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各透镜的焦度之比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时,第二透镜的焦度变得过强,容易产生轴外的像差,并且导致第一透镜变大,因此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摄像部,其拍摄由该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将拍摄到的光学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以及图像处理部,其针对由该摄像部得到的数字图像实施对该数字图像中所包含的像差进行校正的图像处理,来生成校正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能够记录或显示随着广角化而特别容易在广角端处产生的鼓型的弯曲像差被电校正后的校正图像。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备:第一至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摄像部,其拍摄由该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将拍摄到的光学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以及校正电路,其对由该摄像部得到的数字图像的倍率色像差进行电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通过对由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中所包含的倍率色像差进行电校正,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如下效果:有足够大的视角,并能够较佳地用于细径的内窥镜,并且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
图3是图2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
图5是图4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
图7是图6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
图9是图8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1如图1所示那样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FG、亮度光圈S以及正的后群BG。
前群FG包括负的第一透镜L1和负的第二透镜L2。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是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凹凸透镜。
后群BG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正的第三透镜L3、正的第四透镜L4、平行平板F以及正的接合透镜CL。第三透镜L3是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第四透镜L4是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接合透镜CL是将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这三个透镜粘合在一起构成的,该第五透镜L5是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面的双凸透镜,该第六透镜L6是双凹透镜,该第七透镜L7是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物体侧面的双凸透镜。
平行平板F是用于将特定的波长、例如YAG激光器的1060nm的光、或者半导体激光器的810nm的光、或者近红外区域的光等截止的滤波器。
在像面附近配置有摄像元件2。标记CG表示为了保护摄像元件的摄像面而设置的护罩玻璃。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能够通过与摄像元件2组合来构成内窥镜、数字照相机的光学系统。
在此,第一透镜L1满足如下条件式(1)。
(1)1.6<nd1<2.4
在此,nd1是第一透镜L1在d线的折射率。
这样,作为第一透镜L1,使用由折射率高的玻璃材料构成的透镜,由此能够将视角确保为较大且将第一透镜L1的直径尺寸和曲率抑制为较小。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满足1.9<nd1<2.4较为理想,满足2.1<nd1<2.4更为理想。
接合透镜CL满足如下条件式(2)。
(2)0.5<Pw5/Pw7<3.0
在此,Pw5是第五透镜L5的焦度,Pw7是第七透镜L7的焦度。
这样,通过对构成接合透镜CL的两个正透镜L5、L7的焦度的平衡进行规定,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球面像差以及彗形像差。此外,各透镜L5、L7的焦度Pw5、Pw7满足1.0<Pw5/Pw7<2.0较为理想,满足1.2<Pw5/Pw7<1.8更为理想。
并且,接合透镜CL满足如下条件式(3)和(4)。
(3)30<νr5-νr6<80
(4)20<νr7-νr6<80
在此,νr5是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νr6是第六透镜的阿贝数,νr7是第七透镜L7的阿贝数。
这样,通过对各透镜L5、L6、L7的阿贝数νr5、νr6、νr7之差进行规定,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此外,各透镜L5、L6、L7的阿贝数νr5、νr6、νr7满足33<νr5-νr6<70以及21<νr7-νr6<70较为理想,满足35<νr5-νr6<60以及21.5<νr7-νr6<60更为理想。
另外,第一透镜L1满足如下条件式(5)。
(5)1.0<(r1+r2)/(r1-r2)<5.0
在此,r1是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这样,通过规定第一透镜L1的形状系数,能够在具有广视角的同时,不发生全反射地获得所需的负的焦度。此外,第一透镜L1的各面的曲率半径r1、r2满足1.5<(r1+r2)/(r1-r2)<3.0较为理想,满足2.0<(r1+r2)/(r1-r2)<2.3更为理想。
第二透镜L2满足如下条件式(6)。
(6)0.5<(r3+r4)/(r3-r4)<6.0
在此,r3是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这样,通过规定第二透镜L2的形状系数,能够在得到充分的负的焦度的同时抑制特别是轴外的像差。第二透镜L2的各面的曲率半径r3、r4满足0.8<(r3+r4)/(r3-r4)<3.0较为理想,满足1.1<(r3+r4)/(r3-r4)<1.3更为理想。
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满足如下条件式(7)。
(7)0.2<Pw1/Pw2<2.0
在此,Pw1是第一透镜L1的焦度,Pw2是第二透镜L2的焦度。
这样,通过在前群FG内分配焦度,能够在保持较大的视角的同时将第一透镜L1的直径尺寸抑制为较小。各透镜L1、L2的焦度Pw1、Pw2满足0.2<Pw1/Pw2<1.0较为理想,满足0.3<Pw1/Pw2<0.6更为理想。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1,即使是具有超广角的视角的结构,也能够特别地将容易随着广角化而变大的第一透镜的直径尺寸抑制为较小。因而,存在也能够较佳地装载于如消化器官内窥镜那样的细径的内窥镜的优点。还存在如下优点:对如大肠的皱襞的背面那样的以往的内窥镜很难充分地进行观察的部位也能够容易地观察,能够提高利用内窥镜图像的诊断精确度。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1能够嵌入到摄像装置中。摄像装置例如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成像光学系统1、摄像元件(摄像部)2、以及校正电路和图像处理部。摄像元件2例如是CCD,将由成像光学系统1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校正电路进行针对由摄像元件得到的数字图像来校正倍率色像差的处理。图像处理部进行针对在校正电路中进行校正后的数字图像来校正该数字图像中所包含的畸变像差的图像处理。
一般来说,在内窥镜、电子静态照相机等中使用摄像元件2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将被摄体的图像分解为第一原色、第二原色以及第三原色的三原色图像,将各色的输出信号通过运算进行叠加来再现彩色图像。在成像光学系统1中存在倍率色像差的情况下,当将第一原色的光形成的图像设为基准时,第二原色和第三原色的光的图像所成像的位置偏离第一原色的光的图像所成像的位置。为了对由于该位置偏离而产生的倍率色像差进行电校正,要预先根据光学系统的像差信息,针对摄像元件2的图像元件计算第二原色和第三原色的光的成像位置相对于第一原色的光的成像位置的偏离量。然后,按摄像图像的各像素进行坐标变换以校正第一原色与第二原色和第三原色的偏离量。
例如,在作为三原色使用红(R)、蓝(B)、绿(G)的情况下,事先针对各像素计算R和B的成像位置相对于G的成像位置的偏离,在为了消除算出的偏离而进行了R和B的图像的坐标变换之后,只要将这些坐标变换后的图像与G的图像叠加即可。
倍率色像差根据变焦、焦点、光圈值而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按各透镜位置(变焦、焦点、光圈值)将第一原色的光的成像位置与第二原色和第三原色的光的成像位置之间的偏离量作为校正数据事先存储到存储装置等中则更好。通过这样,能够输出校正了相对于第一原色信号的偏离后的第二原色信号和第三原色信号。
另外,一般来说,在成像光学系统中,视角变得越大,越容易产生鼓型的畸变像差。因而,在装载了如成像光学系统1那样的超广视角的成像光学系统时,通过像这样与图像处理部组合,能够获得畸变像差降低后的更好的图像。
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2至图11,在下面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至5。
此外,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透镜数据中,面编号表示从物体侧开始计数的光学面的编号,折射率表示d线的折射率,曲率半径和面间隔的单位是mm。另外,在添附的透镜截面图中,r1、r2、r3、…表示面编号为1、2、3、…的光学面,d1、d2、d3、…表示面编号为1、2、3、…的面间隔或空气间隔,箭头X表示物体面。另外,在添附的像差图中,(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像差,(d)表示倍率色像差,除了畸变像差以外,横轴在像差上(mm),波长的单位是nm。
[实施例1]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下面示出其透镜数据。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亮度光圈、正的后群。前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的凹凸透镜、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的凹凸透镜。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凹凸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平行平板、以及正的接合透镜。该接合透镜是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双凹透镜、以及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物体侧的双凸透镜这三个粘合而成。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至(7)。
图3示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31
[实施例2]
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下面示出其透镜数据。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主要不同点在于后群的结构。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平行平板、以及正的接合透镜。该接合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双凹透镜(负透镜)、以及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这三个粘合而成。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至(7)。
图5示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41
[实施例3]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下面示出其透镜数据。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主要不同点在于后群的结构。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第一正接合透镜、平行平板、以及第二正接合透镜。第一正接合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以及将凸面朝向像侧的负的凹凸透镜粘贴在一起而成。第二正接合透镜是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双凹透镜(负透镜)粘合而成。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以及(5)至(7)。
图7示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61
[实施例4]
图8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下面示出其透镜数据。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主要不同点在于后群的结构。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平行平板、以及正的接合透镜。该接合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双凹透镜(负透镜)粘合而成。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以及(5)至(7)。
图9示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62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71
[实施例5]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截面图,下面示出其透镜数据。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主要不同点在于后群的结构。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凹凸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透镜、平行平板、以及正的接合透镜。该接合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双凹透镜(负透镜)、以及具有更大曲率的面朝向像侧的双凸透镜(正透镜)这三个粘合而成。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至(7)。
图11示出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图。
表1表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各条件式值。
另外,表2表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涉及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标准。
此外,在表2中,fb表示后焦距,总长度表示光学系统的空气当量长度,视角表示半视角,全系统焦距表示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视角的单位是度。Fb、总长度、全系统焦距以及像高的单位是mm。
[表1]
Figure BDA00001909111800191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fb   0.89   1.35   1.35   1.35   0.84
  总长度   6.26   8.75   8.75   8.75   6.13
  视角   110.5   116.7   116.7   116.5   110.0
  全系列焦距   0.30   0.59   0.57   0.57   0.30
  像高   0.47   0.91   0.91   0.91   0.47
附图标记说明
1:成像光学系统;2:摄像元件;FG:前群;BG:后群;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CL:接合透镜;S:亮度光圈;CG:护罩玻璃;F:平行平板。

Claims (10)

1.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前群、亮度光圈、正的后群,
上述前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负的第一透镜和负的第二透镜,
上述后群具备至少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上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1
2.1<nd1<2.4  ···式1
在此,
nd1是第一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群中,上述接合透镜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位置,
上述接合透镜是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将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接合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括至少两个正透镜以及将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接合而成的上述接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2
0.5<Pw5/Pw7<3.0  ···式2
在此,
Pw5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焦度,
Pw7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焦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3和4
30<νr5-νr6<80  ···式3
20<νr7-νr6<80  ···式4
在此,
νr5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νr6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
νr7是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5
1.0<(r1+r2)/(r1-r2)<5.0  ···式5
在此,
r1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
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透镜满足如下条件式6
0.5<(r3+r4)/(r3-r4)<6.0  ···式6
在此,
r3是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
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群满足如下条件式7
0.2<Pw1/Pw2<2.0  ···式7
在此,
Pw1是第一透镜的焦度,
Pw2是第二透镜的焦度。
9.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
摄像部,其拍摄由该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将拍摄到的光学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以及
图像处理部,其通过对由该摄像部得到的数字图像实施校正该数字图像中所包含的像差的图像处理来生成校正图像。
10.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
摄像部,其拍摄由该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将拍摄到的光学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以及
校正电路,其对由该摄像部得到的数字图像的倍率色像差进行电校正。
CN2011800065744A 2010-05-28 2011-05-17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Active CN102713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2845 2010-05-28
JP2010122845 2010-05-28
PCT/JP2011/061269 WO2011148822A1 (ja) 2010-05-28 2011-05-17 結像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3718A CN102713718A (zh) 2012-10-03
CN102713718B true CN102713718B (zh) 2013-07-17

Family

ID=4500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65744A Active CN102713718B (zh) 2010-05-28 2011-05-17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31041B2 (zh)
EP (1) EP2579082A4 (zh)
JP (1) JP5006476B2 (zh)
CN (1) CN102713718B (zh)
WO (1) WO20111488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1366A1 (ja) * 2011-10-06 2013-04-1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光学系
JP6304962B2 (ja) * 2013-07-26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9488804B2 (en) * 2013-08-08 2016-11-08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US9638889B2 (en) * 2014-03-24 2017-05-02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US9857569B2 (en) * 2014-10-31 2018-01-02 Everready Precision Ind. Corp. Combined lens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and-sensing assembly
JP6064105B1 (ja) 2015-05-28 2017-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JP6426063B2 (ja) 2015-07-22 2018-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460934B2 (ja) 2015-07-22 2019-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6199922B (zh) 2016-07-13 2018-07-2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七片式广角镜头
DE112017004856T5 (de) 2016-09-28 2019-06-13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kop-Objektivoptik
CN107884913B (zh) * 2016-09-30 2020-05-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广角镜头
JP6818981B2 (ja) * 2018-01-26 2021-01-27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無人機
JP7141018B2 (ja) * 2018-10-12 2022-09-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20091385A (ja) * 2018-12-05 2020-06-1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デバイス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9445077B (zh) * 2019-01-10 2021-10-29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984718B (zh) * 2019-02-25 2021-03-23 浙江大学 一种超大视场内窥镜物镜
CN114077028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直立式变焦模组及相应的拍摄方法
CN112162388B (zh) * 2020-11-03 2022-06-07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相对孔径大视场的日盲紫外光学系统
KR20240054099A (ko) * 2022-10-18 2024-04-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계 및 카메라 모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88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塞金诺斯株式会社 投影透镜
CN101373262A (zh) * 2007-08-21 2009-02-25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成像设备和通过该光学系统形成图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4877A (en) 1992-04-10 1995-06-1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 for endoscopes
JPH05288986A (ja) * 1992-04-10 1993-11-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観察光学系
JPH06292207A (ja) * 1993-04-02 1994-10-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H09224180A (ja) * 1996-02-15 1997-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装置
JPH10260348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JP3295027B2 (ja) 1997-10-17 2002-06-24 株式会社マーク レトロフォーカス型大口径比広角レンズ
JP4111470B2 (ja) 1998-02-27 2008-07-02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4705770B2 (ja) 2004-08-26 2011-06-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接合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7017528A (ja) 2005-07-05 2007-01-25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7148137A (ja) 2005-11-29 2007-06-14 Kyocera Corp 変倍撮像レンズ、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携帯端末
JP4869096B2 (ja) * 2006-02-14 2012-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JP2008151904A (ja) 2006-12-15 2008-07-03 Olympus Corp 広角光学系
JP4964578B2 (ja) 2006-12-20 2012-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JP4949871B2 (ja) 2007-01-22 2012-06-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該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8281857A (ja) 2007-05-11 2008-11-2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7817347B2 (en) * 2007-08-30 2010-10-19 Olympus Imaging Corp.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9128654A (ja) * 2007-11-26 2009-06-11 Sony Corp 魚眼系撮像レンズ
JP2009134175A (ja) * 2007-11-30 2009-06-18 Olympus Imaging Corp 結像光学系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88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塞金诺斯株式会社 投影透镜
CN101373262A (zh) * 2007-08-21 2009-02-25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成像设备和通过该光学系统形成图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9-128654A 2009.06.11
JP特开2009-75581A 2009.04.09
JP特开平5-288986A 1993.11.05
JP特开平6-292207A 1994.10.18
JP特开平9-224180A 1997.08.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31041B2 (en) 2012-12-11
JPWO2011148822A1 (ja) 2013-07-25
WO2011148822A1 (ja) 2011-12-01
CN102713718A (zh) 2012-10-03
JP5006476B2 (ja) 2012-08-22
EP2579082A4 (en) 2017-10-25
EP2579082A1 (en) 2013-04-10
US20120133802A1 (en)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3718B (zh)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JP5369867B2 (ja)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477264B (zh) 图像拍摄镜头和图像拍摄设备
JP5272858B2 (ja)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2008312A1 (ja) 対物光学系
CN104995542B (zh)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
CN104871063B (zh) 摄像透镜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3917908A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2414597A (zh) 物镜及内窥镜装置
CN103917907A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617774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50241666A1 (e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system
JP201619179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998968B (zh)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US20140146403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ing lens
US9488800B2 (en) Wide ang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4024909A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6313173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230040A (ja) 広角撮像レンズ
JP2001100091A (ja) 撮影レンズ
JP2005316208A (ja) 撮像レンズ
JP2001100094A (ja) 撮影レンズ
JP2009230043A (ja) 広角撮像レンズ
JP2009230042A (ja) 広角撮像レンズ
KR101522288B1 (ko) 고정 초점 렌즈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