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8968B -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8968B
CN103998968B CN201280062138.3A CN201280062138A CN103998968B CN 103998968 B CN103998968 B CN 103998968B CN 201280062138 A CN201280062138 A CN 201280062138A CN 103998968 B CN103998968 B CN 103998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bject side
surface facing
convex surfac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1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8968A (zh
Inventor
铃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98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8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0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 G02B9/08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arranged about a stop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在摄像透镜中,一边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一边良好地校正以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为首的诸像差,且实现高光学性能。该摄像透镜,实质上从物体侧顺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GF)、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后群(GR)构成。前群(GF)具有2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和1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具有非球面透镜和3片胶合透镜。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例如,涉及可以适合作为电影摄影机和数码照相机的标准镜头使用的摄像透镜、和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照相机用的标准镜头中,为了得到F数(F值)小且球面像差少的透镜系统,大多使用的是夹隔光阑而具有近对称的透镜结构的双高斯类型或其变形类型(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另外,在这些这样的透镜类型中,为了球面像差的进一步改善,而使用非球面透镜(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3)。
【先行技術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4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3337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8-32921号公报
但是,近对称的双高斯型的透镜系统,由于比光阑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群和像侧的透镜群各自的球面像差相加后的总量形成全系统的球面像差,由此在球面像差的校正上存在界限,即便使用非球面,除了球面像差以外,减小色彗差等也有困难。另外,由于近年来照相机的价格竞争和小型化进行,因此对于所搭载的透镜系统既要求有高性能、又强烈要求可实现小型而低成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又可良好地校正以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为首的诸像差的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摄像透镜,和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顺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实质上构成,前群具有2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和1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后群从物体侧顺次具有非球面透镜和3片胶合透镜。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后群的3片胶合透镜,优选从物体侧顺次接合有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负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前群,优选从物体侧顺次具有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后群的3片胶合透镜,优选具有正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此外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Nd2>1.8…(1)
Nd2>1.85…(1’)
其中,
Nd2:3片胶合透镜之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还有,3片胶合透镜具有多片正透镜时,Nd2如上述,3片胶合透镜只具有1片正透镜时Nd2为该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3片胶合透镜,优选从物体侧顺次接合有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此外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vd2p-vd2n>10…(2)
vd2p-vd2n>12…(2’)
其中,
vd2p:3片胶合透镜中的2片正透镜之中的对d线的阿贝数大的透镜的该阿贝数
vd2n:3片胶合透镜中的负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此外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Nd1>1.7…(3)
Nd1>1.75…(3’)
其中,
Nd1:前群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此外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2<f/Y<5…(4)
2.1<f/Y<3.5…(4’)
其中,
f:全系统的焦距
Y:像面的最大像高
还有,最大像高例如能够由摄像透镜的规格、搭载有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规格等决定。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前群,也可以构成为,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构成。
还有,上述的所谓“实质上由~构成”的“实质上”,意思是除了列举的构成要件以外,也可以包含实质上没有光焦度的透镜、光阑和保护玻璃和滤光片等的透镜以外的光学零件、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补正机构等的机构部分等。
还有,上述的透镜的面形状和光焦度的符号,在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认为是在近轴区域。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摄像透镜。
根据本发明,在从物体侧顺次有正的前群、光阑、正的后群这样的透镜系统中,因为适当地设定前群和后群具有的透镜构成,所以能够提供既可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又可良好地校正以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为首的诸像差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摄像透镜,和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构成和光路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构成和光路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构成和光路的剖面图
图4(A)~图4(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5(A)~图5(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6(A)~图6(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7(A)~图7(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8(A)~图8(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9(A)~图9(D)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图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剖面图,分别对应后述的实施例1~3。在图1~图3中,左侧是物体侧,右侧是像侧,也合并示出来自处于无限远的距离的物体的轴上光束2、最大像高的光束3。图1~图3所示的符号Ri(i是整数)表示曲率半径,对此,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详述。还有,图1~图3所示的例子的基本构成和图示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主要以图1所示的构成例为代表,一边参照一边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沿光轴Z从物体侧顺次由整体上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GF、孔径光阑St、整体上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R构成。还有,图1~图3所示的孔径光阑St未必表示其大小和形状,而是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
图1所示的例子的摄像透镜的前群GF,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1、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13、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14这4片构成;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由在近轴区域双凹形状的透镜L2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形状的透镜L22、使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23、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24这4片构成。透镜L21是非球面透镜。透镜L22、L23、L24这3片透镜被接合,其他的透镜是未被接合的单透镜。
还有,摄像透镜被搭载于摄像装置时,认为可适宜具备用于保护摄像元件的保护玻璃、和对应摄像装置的规格的低通滤光片和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的各种滤光片而构成摄像装置,因此图1中示出的是,将这些的假设下的平行平板状的光学构件PP配置在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和像面Sim之间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能够视为以双高斯型为出发点、将进一步的改良主要施加于后群的透镜系统。使孔径光阑St的物体侧的前群GF、像侧的后群GR均为正透镜群,能够有效地校正轴外像差。其构成为,前群GF具有2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和1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具有非球面透镜、和3片透镜被接合的3片胶合透镜。
在从物体侧顺次配置有正的前群GF、孔径光阑St、后群GR的构成中,以上述方式设定各透镜群具有的透镜,在实现既可达成小型化、球面像差和色彗差又得到良好地校正的F数小的透镜系统上有利。
前群GF具有2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和1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在F数小的光学系统中,对于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有利。
还有,作为前群GF的上述3片的弯月透镜的排列顺序,优选从物体侧顺次排列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通过如此排列,在F数小的光学系统中,对于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更有利。
另外,后群GR具备3片胶合透镜,从而对色像差的校正有利,例如有利于二级光谱的除去。此外,后群GR比3片胶合透镜更靠物体侧具备非球面透镜,从而能够使由非球面透镜有效地校正了球面像差之后的光线入射到3片胶合透镜,结果是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色彗差、倍率色像差。
后群GR的非球面透镜,为了良好的像差校正,优选为两侧的面均作为空气接触面的单透镜,另外,优选在近轴区域是双凹形状。
另外,通过将非球面透镜比3片胶合透镜更靠物体侧配置,与比3片胶合透镜更靠像侧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非球面透镜的直径,能够有助于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优选非球面透镜配置在紧接孔径光阑St的像侧之后,这样更有利于非球面透镜的小直径化。
还有,在现有的双高斯型的透镜系统中,紧接孔径光阑的像侧之后的透镜面多是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这种情况下,像差的发生量变多,光斑也容易发生。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中,使紧接孔径光阑St的像侧之后的透镜面为非球面,可以使这一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比较大,能够抑制像差和光斑的发生量,能够有助于高光学性能的实现。
后群GR的3片胶合透镜,优选从物体侧顺次接合有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负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不是使3片胶合透镜进行负、正、负透镜的粘合,而是进行正、负、正透镜的粘合,这有利于以极少的透镜片数构成正的后群GR。
另外,在前群GF具有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透镜系统中,使后群GR的3片胶合透镜的2片正透镜的形状为上述这样,有利于像面弯曲的良好的校正。
此外如图1所示的例子,在后群GR的3片胶合透镜中,除了2片正透镜,也让负透镜为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时,有利于像面弯曲的更良好的校正。还有,3片胶合透镜的负透镜,如图3所示的例子,也可以是使凹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倍率色像差的校正。
3片胶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如图1所示的例子,也可以为平面,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制造性优异的低成本的透镜系统。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前群GF由4片透镜构成,后群GR也由4片透镜构成。图1所示的例子的前群GF,是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构成的4片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时,在F数小的光学系统中有利于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另外,前群GF、后群GR均为4片结构,则成为对称性良好的透镜系统。
图2所示的例子,采用与图1所示的例子同样的透镜构成。图3所示的例子,前群GF由3片透镜构成,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由非球面透镜、3片胶合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这5片透镜构成。
图1~图3所示的全部例子,全系统由8片这样比较少的透镜片数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能够实现高性能的透镜系统,既可抑制透镜片数,实现低成本化和小型化,又可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彗差等的诸像差。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Nd2>1.8…(1)
其中,
Nd2:3片胶合透镜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通过满足条件式(1),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若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则球面像差量增加,非球面透镜承担的球面像差的校正的负担变大,其结果是像面弯曲的良好的校正困难。
另外,后群GR的3片胶合透镜,从物体侧顺次接合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vd2p-vd2n>10…(2)
其中,
vd2p:3片胶合透镜中的2片正透镜之中的对d线的阿贝数大的一方的透镜的该阿贝数
vd2n:3片胶合透镜中的负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
通过满足条件式(2),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不满足条件式(2)的下限时,若想要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像差,则色彗差的量增大。
另外,关于前群GF具有的正透镜,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Nd1>1.7…(3)
其中,
Nd1:前群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通过满足条件式(3),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像面弯曲。若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则球面像差量增加,非球面透镜承担的球面像差的校正的负担变大,结果是像面弯曲的良好校正困难。
另外,关于像面Sim的最大像高,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2<f/Y<5…(4)
其中,
f:全系统的焦距
Y:像面的最大像高。
通过满足条件式(4),可以进行良好的像面弯曲的校正,能够使透镜系统紧凑。若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则像面弯曲的良好的校正困难。若高于条件式(4)的上限,则使透镜系统紧凑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别满足上述条件式(1)~(4)时所取得的效果,更优选分别满足下述条件式(1’)~(4’)来取代条件式(1)~(4)。
Nd2>1.85…(1’)
vd2p-vd2n>12…(2’)
Nd1>1.75…(3’)
2.1<f/Y<3.5…(4’)
还有,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可以适宜选择性地采用上述的一个优选方式或使之任意的组合。另外,虽然在图1~图3中未示出,但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也可以设置用于抑制光斑发生的遮光机构、或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设置各种滤光片等。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剖面图示出在图1中。关于其图示方法如上述,因此这里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概略构成如下。即,从物体侧顺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GF、孔径光阑St、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R构成,前群GF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1、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13、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14这4片构成,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由在近轴区域双凹形状的透镜L2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平凸形状的透镜L22、使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23、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24这4片构成。在透镜L21的两侧的面形成有非球面。透镜L22、L23、L24这3片透镜接合而构成3片胶合透镜,其他的透镜是未接合的单透镜。
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出在表1中。在表1,Si一栏表示以最靠物体侧的构成要素的物体侧的面为第1号而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第i号(i=1、2、3、…)的面编号,Ri一栏表示第i号面的曲率半径,Di一栏表示第i号面和第i+1号面的光轴Z上的面间隔。还有,就曲率半径的符号而言,面形状向物体侧凸时为正,向像侧凸时为负。
在表1中,Ndj一栏表示以最靠物体侧的构成要素为第1号而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第j号(j=1、2、3、…)的光学零件的对d线(波长587.56nm)的折射率,vdj一栏表示第j号光学零件的对d线的阿贝数。还有,在透镜数据中,也包含孔径光阑St和光学构件PP在内示出,相当于孔径光阑St的面的面编号一栏中记述面编号和(St)这样的词语。
在表1的面编号上附加*号的面是非球面,在非球面的曲率半径一栏中表示近轴的曲率半径的数值。在表2中示出这些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表2的Si一栏表示非球面的面编号。表2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的“E-n”(n:整数)意思是“×10-n”。非球面系数是由下式表示的非球面式中的各系数K、Am(m=3、4、5、…20)的值。
Zd=C·h2/{1+(1-K·C2·h2)1/2}+∑Am·hm
其中,
Zd:非球面深度(从高度h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垂到非球面顶点相切的且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
h:高度(从光轴至透镜面的距离)
C:近轴曲率
K、Am:非球面系数(m=3、4、5、…20)
另外,后记述的表7中,将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诸要素、最大像高、条件式(1)~(4)的对应值与其他的实施例2、3的一起示出。
在以下所示的各表中,角度的单位使用度,长度的单位使用mm,但光学系统按比例放大或按比例缩小也可以使用,因此也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另外,以下所示的各表中记述规定位数的数值。
【表1】
实施例1基本透镜数据
【表2】
实施例1非球面系数
图4(A)~图4(D)中分别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distortion)、倍率色像差(倍率的色像差)的各像差图。另外,图5(A)~图5(D)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横像差图。球面像差图的Fno.意思是F数,其他的像差图的ω意思是半视场角。在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587.5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但在球面像差图、横像差图中,也示出关于g线(波长435.84nm)、C线(波长656.27nm)的像差,在倍率色像差图中示出关于g线、C线的像差。像散图中关于弧矢方向用实线表示,关于子午方向用点线表示。横像差图是关于子午方向。
关于上述的实施例1的图示方法,各表中的标记、意思、记述方法,除非特别指出,否则均与以下的实施例2、3相同,因此以下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剖面图示出在图2中。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概略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表3、表4中分别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非球面系数。图6(A)~图6(D)、图7(A)~图7(D)中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表3】
实施例2基本透镜数据
【表4】
实施例2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剖面图示出在图3中。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概略构成如下。即,从物体侧顺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前群GF、孔径光阑St、具有正光焦度的后群GR构成,前群GF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1、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1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状的透镜L13这3片构成,后群GR从物体侧顺次由在近轴区域双凹形状的透镜L21、双凸形状的透镜L22、双凹形状的透镜L23、双凸形状的透镜L24、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状的透镜L25这5片构成。在透镜L21的两侧的面形成非球面。透镜L22、L23、L24这3片透镜接合而构成3片胶合透镜,其他的透镜是未接合的单透镜。
在表5、表6中分别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非球面系数。图8(A)~图8(D)、图9(A)~图9(D)中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表5】
实施例3基本透镜数据
【表6】
实施例3非球面系数
表7中示出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诸要素、最大像高、条件式(1)~(4)的对应值。表7的f是全系统的焦距,BF是后截距、2ω是全视场角、Fno.是F数,Y是像面的最大像高。表7所示的值以d线为基准。
【表7】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10(A)、图10(B),一边对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A)、图10(B)中表示斜视形状的照相机30,是将交换镜头20以拆卸自如的方式装配的所谓可换镜头无反光镜形式的数码照相机,图10(A)表示从前侧观看该照相机30的外观,图10(B)表示从背面侧观看该照相机30的外观。
该照相机30具备相机机身31,在其上表面设有快门按钮32和电源按钮33。另外在相机机身31的背面,设有操作部34、35和显示部36。显示部36用于显示拍摄的图像、和拍摄之前的处于视场角内的图像。
在相机机身31的前面中央部,设有来自拍摄对象的光入射的摄影孔径,在对应该摄影孔径的位置设有卡口37,经由该卡口37使交换镜头20装配在相机机身31上。交换镜头2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1收纳在镜筒内的镜头。
而且在相机机身31内,还设有接收由交换镜头20形成的被摄物体像、输出其所对应的摄像信号的CCD等的摄像元件(未图示),对于由该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和用于记录此生成图像的记录媒体等。该照相机30,可以通过按动快门按钮32进行一帧量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拍摄,由此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中。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限定,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阿贝数、非球面系数等的值,不限定为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值,也能够取其他的值。
另外,在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就适用于可换镜头无反光镜形式的数码相机的例子进行了图示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为这一用途,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摄影机和电影摄影机等。

Claims (11)

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顺次由正光焦度的前群、光阑、正光焦度的后群构成,
所述前群具有:2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和1片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
所述后群从物体侧顺次具有非球面透镜和3片胶合透镜,
所述3片胶合透镜从物体侧顺次接合有: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负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而构成,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的方式构成,
Nd2>1.8…(1)
其中,
Nd2:所述3片胶合透镜之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群从物体侧顺次具有: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的方式构成,
Nd2>1.85…(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的方式构成,
vd2p-vd2n>10…(2)
其中,
vd2p:所述3片胶合透镜中的2片所述正透镜之中的对d线的阿贝数大的透镜的该阿贝数,
vd2n:所述3片胶合透镜中的所述负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的方式构成,
vd2p-vd2n>12…(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的方式构成,
Nd1>1.7…(3)
其中,
Nd1:所述前群中的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的方式构成,
Nd1>1.75…(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的方式构成,
2<f/Y<5…(4)
其中,
f:全系统的焦距,
Y:像面的最大像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的方式构成,
2.1<f/Y<3.5…(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群从物体侧顺次由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构成。
1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
CN201280062138.3A 2011-12-16 2012-12-11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Active CN1039989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5177 2011-12-16
JP2011-275177 2011-12-16
PCT/JP2012/007903 WO2013088701A1 (ja) 2011-12-16 2012-12-11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8968A CN103998968A (zh) 2014-08-20
CN103998968B true CN103998968B (zh) 2016-04-06

Family

ID=4861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138.3A Active CN103998968B (zh) 2011-12-16 2012-12-11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623B2 (zh)
JP (1) JP5633892B2 (zh)
CN (1) CN103998968B (zh)
WO (1) WO20130887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9183B2 (ja) * 2014-01-30 2017-10-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627133B1 (ko) 2014-03-28 2016-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4076494B (zh) * 2014-07-03 2016-04-27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宽光谱强光力摄像镜头
CN104360457B (zh) * 2014-11-06 2016-09-2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宽波段光纤-ccd耦合成像镜头
TWI586998B (zh) * 2015-08-11 2017-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9851542B2 (en) * 2016-04-08 2017-12-26 Young Optics Inc. Imaging le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3421A (ja) * 1999-09-17 2001-03-30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4258511A (ja) * 2003-02-27 2004-09-16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7025653A (ja) * 2005-06-15 2007-02-01 Canon Inc 光学系
JP2007264600A (ja) * 2006-02-28 2007-10-11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CN102159981A (zh) * 2008-09-18 2011-08-17 株式会社尼康 摄像镜头、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摄像镜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89779A (en) * 1940-05-17 1942-07-14 Eastman Kodak Co Photographic objective
US2574995A (en) * 1950-08-11 1951-11-13 Eastman Kodak Co Photographic objective consisting of three simple elements and a cemented triplet therebehind
NL170667C (nl) * 1972-01-31 1982-12-01 Optische Ind De Oude Delft Nv Lichtsterk objectief van het uitgebreide gauss-type.
JPS53134425A (en) * 1977-04-28 1978-11-24 Nippon Chemical Ind Large aperture ratio telescopic lens
JPS62200316A (ja) * 1986-02-28 1987-09-04 Canon Inc ズ−ムレンズ
JPH01193709A (ja) * 1988-11-30 1989-08-03 Minolta Camera Co Ltd 広角域を含む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系
US7312935B2 (en) 2005-06-15 2007-1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921045B2 (ja) 2006-06-12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929902B2 (ja) 2006-07-27 2012-05-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単焦点レンズと、こ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217693B2 (ja) 2008-07-02 2013-06-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系及び光学装置
JP5761604B2 (ja) * 2011-07-08 2015-08-1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この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及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3109025A (ja) * 2011-11-17 2013-06-06 Nikon Corp 撮影レンズ、この撮影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3421A (ja) * 1999-09-17 2001-03-30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4258511A (ja) * 2003-02-27 2004-09-16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7025653A (ja) * 2005-06-15 2007-02-01 Canon Inc 光学系
JP2007264600A (ja) * 2006-02-28 2007-10-11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CN102159981A (zh) * 2008-09-18 2011-08-17 株式会社尼康 摄像镜头、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摄像镜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33892B2 (ja) 2014-12-03
US9019623B2 (en) 2015-04-28
WO2013088701A1 (ja) 2013-06-20
CN103998968A (zh) 2014-08-20
US20140285903A1 (en) 2014-09-25
JPWO2013088701A1 (ja) 2015-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8590U (zh) 摄像镜头
CN104011577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4238086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3917908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5638702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6417975B1 (en) Taking lens system
CN105143949B (zh) 变焦透镜以及拍摄装置
CN104024907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3998968B (zh)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CN208207342U (zh) 5片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
CN104730684A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4635327A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871063B (zh) 摄像透镜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N105143950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4238098B (zh) 变焦透镜和摄像装置
US20140334015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4995542A (zh)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
CN104238097A (zh) 变焦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4820277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4603663B (zh) 广角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4969110A (zh)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光学系统的方法
US6239921B1 (en) Taking lens system
CN104635328A (zh)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03930814B (zh) 中距远摄镜头和摄像装置
CN11516694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