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2462B -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32462B CN102532462B CN 201110440158 CN201110440158A CN102532462B CN 102532462 B CN102532462 B CN 102532462B CN 201110440158 CN201110440158 CN 201110440158 CN 201110440158 A CN201110440158 A CN 201110440158A CN 102532462 B CN102532462 B CN 1025324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urethane resin
- aliphatic polyurethane
- easy dyeing
- resin according
- sol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包括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聚酯多元醇0.5%~1.5%,聚碳酸酯二元醇0.5%~1.5%,混合聚醚多元醇5%~7%,扩链剂0.2%~0.6%,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6%~7%,异佛尔酮二胺2%~3%和溶剂75%~80%;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混合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胺和甲苯,90-120℃反应3~5小时;然后再加入异佛尔酮二胺的异丁醇溶液,反应体系升粘后,再加溶剂,使产物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尤其是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PU合成革领域里,干式合成革工艺通过直接涂布,离型纸转移以及表面处理等方法,单独或与湿式合成革配合使用,通常可以产生诸多的技术效果,如品种多样,鲜明亮丽的外观颜色,丰富饱满的纹路效果,特殊的表面触感以及增强产品的物理性能等。
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色彩多样的纺织品及合成革产品的颜色基本都是通过使用染料与颜料实现的。染料的传统用途是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而颜料的传统用途却是对非纺织品(如PU树脂,油墨、油漆、涂料、塑料、橡胶等)进行着色。颜料主要作用于物质表面,对表面进行着色,因此在色牢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颜色是用多种颜料调和而成的,颜料的分散性差,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工艺复杂,控制困难,容易产生色差,颜色存在重复性差的缺陷。
由于聚氨酯(PU)树脂本身特有的结构特点,亲水性的染料很难被吸附和固着,因此,普通聚氨酯(PU)树脂存在比较难染色、着色性差、匀染性差、色牢度差的缺陷。一直以来,本行业中通常使用有机或无机颜料与聚氨酯(PU)树脂配合使用达到颜色调配的效果。近年来,随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研究人员开始重视合成革染色技术的可行性及应用性,以弥补单一使用颜料带来的技术缺陷。例如,CN 101974147A公布了一种适合超细纤维后染色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取的技术方案,使得该发明的聚氨酯树脂专用于超细纤维染色。由于该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全部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因此,只能用于湿式聚氨酯树脂领域,且应用局限在超细纤维染色上。
有研究人员尝试在普通树脂中加入染色助剂提高树脂染色性能的办法,着色效果虽然比普通树脂有所提高,但远远达不到要求,且色牢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克服了现有聚氨酯树脂比较难染色、匀染性和色牢度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是提供一种该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聚酯多元醇 0.5%~1.5%,
聚碳酸酯二元醇 0.5%~1.5%,
混合聚醚多元醇 5%~7%,
扩链剂 0.2%~0.6%,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6%~7%,
异佛尔酮二胺 2%~3%,
溶剂 75%~8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简写为BA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简写为PCD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聚醚多元醇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简写为PTMEG) 35~45份,
聚乙二醇(简写为PEG) 35~45份,
聚丙二醇(简写为PPG) 5~10份。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扩链剂是小分子多元醇与N-甲基二乙醇胺(简写为MDEA)的混合物,其摩尔数比为9∶1~19∶1。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为乙二醇(简写为EG)、1,4-丁二醇(简写为1,4-BG)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与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1。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和混合聚醚多元醇的总摩尔数:扩链剂摩尔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数为1∶2~3∶3~4。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甲苯和异丁醇的混合物,其重量为2∶1~1∶2,优选为重量为1∶1。
本发明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聚酯多元醇,混合聚醚多元醇,扩链剂,一部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一部分溶剂,其中预聚物的固含量为90-100%,其余为溶剂。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摩尔比,即NCO/OH=1.75~1.85,在90℃~120℃,预聚反应时间3~5小时;
(2)加入剩余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剩余的溶剂,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异佛尔酮二胺用异丁醇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用异丁醇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预聚物固含量为90~95%,其余为溶剂。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摩尔比,即NCO/OH=1.75,反应温度为95-105℃。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苯。
本发明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在染色过程中可使用酸性染料,优选酸性金属络合染料,本发明的聚氨酯树脂体系中,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树脂的亲水性能,从而使得染料分子更容易与之吸附固着。然而,由于亲水性的提高,树脂的耐水解性能大大降低,使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提高了树脂的耐水解性能,使用聚酯多元醇及聚碳酸酯,改善了聚氨酯树脂体系的相容性,使得该聚氨酯体系在满足传统聚氨酯树脂物性及加工性能的同时,染色性能大大提高,该聚氨酯树脂更容易染色,着色效果好。另外,体系中的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叔氨基使得树脂更容易与染料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该发明中树脂的染色性能,也使得树脂匀染性能增强,匀染性好。另外,聚碳酸酯二元醇的使用,使树脂的色牢度大大改善。
本发明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中,染料能够渗透到物体内部进行着色,因此着色深,在色彩的明艳程度及色调的和谐性方面有着颜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阿贝折光仪测定折光率以及滴定的方法控制染料溶液的色差,因此染色重复性好,工艺控制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PCD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57.7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8.25g,
1,4-丁二醇(BG) 5.35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4.6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5.33g,
甲苯(TOL) 392g,
异丁醇(IBA) 392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8.25g,PCD20008.25g,PTMEG2000 82.5g,PEG200057.75g,PPG20008.25g,BG 5.35g和IPDI 55.1g在90℃~110℃,反应4~5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I 9.5g和TOL 392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25.33g用IBA配成10%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实施例2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PCD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57.75g,
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 8.25g,
1,4-丁二醇(BG) 4.8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4.6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5.33g,
甲苯(TOL) 392g,
异丁醇(IBA) 392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8.25g,PCD20008.25g,PTMEG200082.5g,PEG200057.75g,PPG20008.25g,BG 4.8g,MDEA0.367g,IPDI 58.3g和TOL 25g,在110℃~120℃,反应3~4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I 9.5g及剩余的TOL 367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用IBA配成5%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实施例3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8.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PCD20008.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 8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59.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 8.5g,
乙二醇(EG) 3.33g,
N-甲基乙二醇胺(MDEA) 0.37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5.87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5.83g,
甲苯(TOL) 400g,
异丁醇(IBA) 400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8.5g,PCD20008.5g,PTMEG200085g,PEG200059.5g,PPG20008.5g,EG 3.33g,MDEA0.37g,IPDI 56.23g和TOL 12g,在95℃~105℃下,反应4~5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I 9.64g及剩余的TOL 388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用IBA配成5%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实施例4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聚碳酸酯二元醇(PCD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57.7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8.25g,
乙二醇(EG) 4.44g,
N-甲基乙二醇胺(MDEA) 0.34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4.39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5.25g,
甲苯(TOL) 391g,
异丁醇(IBA) 391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8.25g,PCD20008.25g,PTMEG200082.5g,PEG200057.75g,PPG10008.25g,BG 4.44g,MDEA 0.34g,IPDI54.97g和TOL 25g,在95℃~105℃,反应4~5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I 9.42g及剩余的TOL 366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用IBA配成5%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实施例5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12.8g,
数均分子量为2000聚碳酸酯二元醇(PCD2000)12.8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70.4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 48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 16g,
乙二醇(EG) 5.76g,
N-甲基乙二醇胺(MDEA) 0.44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8.76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6.96g,
甲苯(TOL) 395g,
异丁醇(IBA) 395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12.8g,PCD200012.8g,PTMEG200070.4g,PEG200048g,PPG200016g,BG 5.76g,MDEA0.44g,IPDI 58.7g和TOL 15g在95℃~105℃,反应4~5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I 10.06g及剩余的TOL 370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 26.96g用IBA配成5%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对比例1
1、原料配比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BA2000)8.2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90.7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57.75g,
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PPG2000)8.25g,
乙二醇(EG) 4.8g,
N-甲基乙二醇胺(MDEA) 0.367g,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64.6g,
异佛尔酮二胺(IPDA) 25.33g,
甲苯(TOL) 392g,
异丁醇(IBA) 392g。
2、制备方法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BA20008.25g,PTMEG200090.75g,PEG200057.75g,PPG20008.25g,1,4-丁二醇(BG)4.8g,MDEA 0.367g,IPDI 58.3和TOL 25g,在100℃~120℃,预聚反应时间3~4小时;
(2)加入剩余的IPDA 6.3g及剩余的TOL367g,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IPDA 25.33g用IBA配成5%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Pa·s,IBA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Pa·s,终止反应。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中的原料配比见表1:
表1
对比例2
1、原料配比
HDS-30YP 20g
N,N二甲基甲酰胺 10g
2、制备方法
将20g HDS-30YP和10g N,N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对比例3
1、原料配比
HDS-30YP 20g
中革染色助剂 8g
N,N二甲基甲酰胺 10g
2、制备方法
将20g HDS-30YP,8g中革染色助剂和10g N,N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对比例4
1、原料配比
HDS-30YP 20g
中革染色助剂 13g
N,N二甲基甲酰胺 10g
2、制备方法
将20g HDS-30YP,13g中革染色助剂和10g N,N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对比例5
1、原料配比
HDS-30YP 20g
中革染色助剂 18g
N,N二甲基甲酰胺 10g
2、制备方法
将20g HDS-30YP,18g中革染色助剂和10g N,N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对比例2-5的原料见表2,其中HDS-30YP为固含量为30%的脂肪族干式聚氨酯树脂,中革染色助剂为提高染色性的助剂,固含量为30%。
表2
对比例2 | 对比例3 | 对比例4 | 对比例5 | |
HDS-30YP | 20g | 20g | 20g | 20g |
中革染色助剂 | 0g | 8g | 13g | 18g |
N,N二甲基甲酰胺 | 10g | 10g | 10g | 10g |
发明人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所得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对比例1-5制备所得的树脂进行了染色试验,测试其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
1、实验步骤:
(1)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的树脂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稀释,使得工作浆的固形份均与对比例2相同,然后采用离型纸转移的方法,SP123离型纸,涂布量120g/m2,加工条件120℃*3min,烘干后,用0.8针织半湿法BASE贴面,120℃*5min烘干,得到相对应的革样,裁成20cm*20cm的样条,样条标号为1-10号,1-5号对应实施例1-5,6-10号对应对比例1-5。
(2)将步骤(1)制得的革样条1-10用浓度为0.1%的红色酸性金属络合染料,在同一染浴中染色。加工条件为70℃染色3min;然后60℃下水洗10遍,最后在120℃*5min条件下烘干。
2、试验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1-5制备所得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对比例1-5制备所得的树脂的染色试验结果见表3。
染色深度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进行级数评定,分为1-5级,1级染色最深最好,5级染色最浅最差。色牢度测试采用GT-7034E IULTCS摩擦试验机,采用湿擦的方法,按照ISO105-A03《1994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进行沾色牢度评定,级数为1-5级,5级基本没有沾色现象,色牢度最好,1级沾色现象严重,色牢度最差,一般纺织品要求达到的色牢度为4级。
表3
革样条标号 | 实施例及对比例 | 染色深度 | 色牢度 |
1 | 实施例1 | 2级 | 4级 |
2 | 实施例2 | 1-2级 | 4级 |
3 | 实施例3 | 1-2级 | 4级 |
4 | 实施例4 | 1-2级 | 4级 |
5 | 实施例5 | 2级 | 4级 |
6 | 对比例1 | 1-2级 | 3级 |
7 | 对比例2 | 4级 | 2-3级 |
8 | 对比例3 | 3-4级 | 2级 |
9 | 对比例4 | 3-4级 | 2级 |
10 | 对比例5 | 3级 | 2级 |
由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与对比例1-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相比,无论染色深度,还是色牢度,均大大优于对比例,说明了实施例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易被染色性能及染色后的色牢度好。另外,对比例1的树脂与实施例1的树脂相比,后者配方中使用PCD2000,色牢度也比较好,说明PCD2000的使用提高了配方树脂的色牢度。
发明人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所得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对比例1-5制备所得的树脂进行了耐水解测试和耐候性测试。
1、实验步骤:
(1)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2-5的树脂,加入一定量DMF稀释,使得工作浆的固形份相同均与对比例2相同。常温下直接在离型纸上涂刮,涂布量为150g g/m2,120℃*3min。烘干后,将烘干得到的膜裁成20cm*5cm的样条,样条标号为1-9号,1-5号对应实施例1-5,6-9号对应对比例2-5,将样条浸渍在10%NaOH溶液中,进行常温耐水解测试,
(2)将实施例1-5及对比例2-5的的树脂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稀释,使得工作浆的固形份与对比例2相同,然后采用离型纸转移的方法,SP123离型纸,涂布量120g/m2,加工条件120℃*3min,烘干后,用0.8针织半湿法BASE贴面,120℃*5min烘干,得到相对应的革样,裁成20cm*20cm的样条,样条标号为1-9号,1-5号对应实施例1-5,6-9号对应对比例2-5。将革样条在相对湿度95%,温度70℃的条件下,进行耐候性测试。
2、试验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1-5制备所得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对比例2-5制备所得的树脂进行耐水解测试和耐候性测试的结果见表4。
表4
革样条标号 | 实施例 | 常温耐水解 | 耐候性 |
1 | 实施例1 | >72小时 | 3周 |
2 | 实施例2 | >72小时 | 3周 |
3 | 实施例3 | >72小时 | 3周 |
4 | 实施例4 | >72小时 | 3周 |
5 | 实施例5 | >72小时 | 3周 |
6 | 对比例2 | <36小时 | 1周 |
7 | 对比例3 | <36小时 | 1周 |
8 | 对比例4 | <36小时 | 1周 |
9 | 对比例5 | <36小时 | 1周 |
从表5可以看出,常温耐水解测试中,实施例1-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的常温耐水解>72小时,超过了耐水解树脂要求的48小时。而普通干式聚氨酯树脂HDS-1030未添加染色助剂的对比例2以及添加染色助剂的对比例3-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的耐水解只能达到24小时标准,说明本发明的染色用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解性能。耐候性测试中,实施例1-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的耐候达到3周,相当于耐候3年的标准,而对比例2-5的树脂制得的革样条的的6-9的耐候性只有1周,只能达到普通干式聚氨酯树脂耐候1年的标准,说明本发明的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可以用于许多对耐水解及耐候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领域。。
本发明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由于良好的染色性能及简单的应用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诸如服装、鞋子及箱包配件等诸多领域,使用染料染色可使合成革产品整体染色,如,裁剪好的衣服,皮革配件等整体染色,这样与使用颜料的传统加工工艺相比,色彩自然,整体性强,无色差。
Claims (2)
1.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聚酯多元醇 0.5%~1.5%,
聚碳酸酯二元醇 0.5%~1.5%,
混合聚醚多元醇 5%~7%,
扩链剂 0.2%~0.6%,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6%~7%,
异佛尔酮二胺 2%~3%,
溶剂 75%~80%;
所述混合聚醚多元醇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35~45份,
聚乙二醇 35~45份,
聚丙二醇 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二元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是小分子多元醇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物,其摩尔数比为9:1~19: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为乙二醇、1,4-丁二醇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与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和混合聚醚多元醇的总摩尔数:扩链剂摩尔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数比为1:2~3:3~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和异丁醇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2:1~1: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和异丁醇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1:1。
13.一种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合:向反应釜中投入聚酯多元醇,混合聚醚多元醇,扩链剂,一部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一部分溶剂,其中预聚物的固含量为90~100%,其余为溶剂;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摩尔比,即NCO/OH=1.75-1.85,在90℃~120℃下,反应3~5小时;
(2)加入剩余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剩余的溶剂,搅拌10~20min,并降温到20~40℃;
(3)将异佛尔酮二胺用异丁醇配成5-10%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40℃,反应体系粘度升高到40℃下,60~100 Pa·s,异丁醇稀释反应体系至40℃下,30~40 Pa·s,然后继续反应使体系升粘,最终粘度达到25℃下,30~50 Pa·s,终止反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聚物固含量为90~95%,其余为溶剂;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摩尔比,即NCO/OH=1.75,反应温度为95~105℃。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苯。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主要应用于合成革领域里干式聚氨酯树脂形成的合成革的染色加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440158 CN102532462B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440158 CN102532462B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2462A CN102532462A (zh) | 2012-07-04 |
CN102532462B true CN102532462B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634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440158 Active CN102532462B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324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9687B (zh) * | 2013-07-05 | 2015-06-10 | 侯马飞 | 一种防水透湿革用聚氨酯树脂 |
DE102013021027A1 (de) * | 2013-12-17 | 2015-06-18 | Carl Freudenberg Kg | Thermoplastisches Polyurethan für Dichtungsanwendungen |
CN104356348A (zh) * | 2014-10-29 | 2015-02-18 |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硬质耐水解低发孔性高剥离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56350B (zh) * | 2014-11-12 | 2017-01-11 | 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染色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31565A (zh) * | 2015-07-22 | 2015-12-09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色牢度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53398B (zh) * | 2015-09-21 | 2018-02-23 |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软质耐水解低结晶度聚醚型沙发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42108B (zh) * | 2015-12-22 | 2018-02-27 |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超细纤维合成革用易染色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400534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常熟市裕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珊瑚绒织物的染色方法 |
CN107057329A (zh) * | 2017-06-02 | 2017-08-18 |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色彩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34868A (zh) * | 2018-12-20 | 2019-05-10 | 浙江华大树脂有限公司 | 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专用的高物性高染色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679063A (zh) * | 2018-12-29 | 2019-04-26 | 江苏德发树脂有限公司 | 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 |
CN110498900B (zh) * | 2019-09-10 | 2021-07-16 |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 高黑色展色性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713586B (zh) * | 2019-11-19 | 2021-10-15 |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不黄变湿法碱减量汽车内饰用超纤含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4147A (zh) * | 2010-09-15 | 2011-02-16 |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聚酯多元醇及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
CN102181031A (zh) * | 2010-10-20 | 2011-09-14 | 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耐久性沙发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88006B2 (en) * | 2009-03-01 | 2012-10-16 | Seiren Co., Ltd. | Artificial leather |
JP5686372B2 (ja) * | 2010-04-02 | 2015-03-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イオ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を用いてなる合成擬革及び該合成擬革の製造方法 |
-
2011
- 2011-12-23 CN CN 201110440158 patent/CN1025324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4147A (zh) * | 2010-09-15 | 2011-02-16 |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聚酯多元醇及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
CN102181031A (zh) * | 2010-10-20 | 2011-09-14 | 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耐久性沙发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11-226047A 2011.11.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2462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2462B (zh) | 一种易染色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32468B (zh) | 一种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98613B (zh) | 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 |
CN110835401B (zh) | 一种水性聚氨酯面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40250A (zh) | 自消光型皮革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487471B (zh) | 具有得自三环癸烷多元醇的异氰酸酯官能预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经涂覆的基材 | |
CN102251416B (zh) | 水性聚氨酯接枝改性多胺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14857B (zh) | 一种反应性聚氨酯成膜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262570B (zh) | 一种黑色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制备方法 | |
US20200299448A1 (en) | Synthesis method for high weather-resistant red water-based polyurethane emulsion | |
CN103232584A (zh) | 一种高性能的环保型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24135A (zh) | 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 |
CN108546323B (zh) | 阳离子自消光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733616B (zh) | 一种涤纶定岛超纤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25989A (zh) | 用于对高尔夫球染色的方法和经染色的高尔夫球 | |
CN102746714A (zh) | 一种耐迁移皮革染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701999A (zh) |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42108B (zh) | 超细纤维合成革用易染色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72898B (zh) | 合成革用水性高透明性聚氨酯染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338051A (zh) | 一种高r值无溶剂水性聚氨酯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 |
KR20100063314A (ko) | 수분산 폴리우레탄 함유 친환경 인공피혁용 함침 가공제 및그를 이용한 인공피혁 | |
CN113881008B (zh) | 一种绒面超纤染色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68176A (zh) | 一种共聚彩色荧光水性聚氨酯指甲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27139A (zh) | 一种皮革和鞋底用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96489A (zh) | 水溶性彩色扩链剂、共聚型彩色聚氨酯乳液和彩色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512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Jinshanwei town Chunhua Road No. 18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ID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12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Jinshanwei town Chunhua Road No. 18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de Chemical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