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1213B -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1213B
CN102471213B CN201080027824.8A CN201080027824A CN102471213B CN 102471213 B CN102471213 B CN 102471213B CN 201080027824 A CN201080027824 A CN 201080027824A CN 102471213 B CN102471213 B CN 102471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ic acid
methyl
crystallization
acid solution
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8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1213A (zh
Inventor
坂元一彦
上野晃嗣
石井良武
北浦正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okub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okub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1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1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B01D9/0004Crystallisation cooling by heat exchange
    • B01D9/0013Crystallisation cooling by heat exchange by indirect heat ex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B01D9/0063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装置和结晶方法,该结晶装置和结晶方法可将结晶管内的完全闭塞防患于未然,不伴有粗溶液的泄漏,且可获得纯度更高的(甲基)丙烯酸。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结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结晶装置包括: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供给部、结晶管、介质供给管、介质排出管、流经了结晶管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储存部、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管以及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泵;在循环供给管上还具有压力计;该结晶装置是用于一边使粗制(甲基)丙烯酸循环并在结晶管的内壁上以被膜状流下,一边进行分批式动态结晶的装置。

Description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结晶对(甲基)丙烯酸进行精制的装置以及用于结晶(甲基)丙烯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丙烯酸一般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通过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含(甲基)丙烯酸的气体导入冷凝塔或者吸收塔中得到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再进行精制。作为所述的精制方法,除了蒸馏、解吸(日语原文:放散)、提取等之外,还使用结晶。
结晶也有时仅通过冷却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进行,但在工业上的大量生产中主要使用动态结晶。所述动态结晶是在与相反侧的介质相接触的传热面上使被膜状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流下进行冷却的方法。
用于进行所述动态结晶的结晶装置各种各样。例如有如下的结晶装置:具有结晶管,介质在该结晶管的外侧流动,且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被反复循环供给于结晶管。在所述结晶装置中,通常具有多个细直径的结晶管。这是由于,通过将直径变细,可以增大传热面的表面积,从而将介质的热量有效地传递给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
然而,使结晶在细长结晶管的传热面上均一生长并不容易,尤其在结晶管下部结晶发生偏析,有时最终结晶管完全闭塞。如果结晶管完全闭塞,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则残存于闭塞部位至其上部的位置。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结晶经过发汗工序和熔融工序得到熔融液,但由于此时混入残存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因此会发生(甲基)丙烯酸纯度下降的问题。而且,在由闭塞导致的系统内压力显著上升的情况下,有时还会发生从结晶装置泄漏(甲基)丙烯酸。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的技术,在将通过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气体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进行回收之后、将得到的气体导入吸收塔中而得到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之际,在换热器发生闭塞而导致反应器内压力上升时,不将气体通过换热器而是从旁路导入吸收塔。然而,反应器内压力上升的问题与结晶装置内闭塞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问题,而且留有用该技术不能抑制换热器内闭塞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36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以往(甲基)丙烯酸的制备中已有了如下技术:即使用于从通过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气体回收热量的换热器发生闭塞时,也可将导入反应器内的原料气体流量保持恒定。
对此,认为很可能是由于结晶装置中有多个结晶管,即使一部分结晶管发生闭塞也可继续进行结晶。但将结晶管内的闭塞视为问题并试图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由于完全闭塞的结晶管中残留有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因此会发生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纯度下降的问题。此外,有时还会发生从结晶装置泄漏(甲基)丙烯酸。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装置和结晶方法,该结晶装置和结晶方法能将结晶管内的完全闭塞防患于未然,不伴有粗溶液的泄漏,且可获得纯度更高的(甲基)丙烯酸。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在用于将结晶装置中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至供给部的管上设置压力计,当用该压力计测得的压力超过基准值时降低循环流量的话,就可促进在结晶管上部的结晶,尤其可将下部的完全闭塞防患于未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结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结晶装置包括: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供给部、结晶管、介质供给管、介质排出管、流经了结晶管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储存部、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管以及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泵;在循环供给管上还具有压力计;该结晶装置是用于一边使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循环并在结晶管的内壁上以被膜状流下,一边进行分批式动态结晶的装置。
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结晶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当由压力计测得的测定压力值超过基准值时,降低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包括了本发明的结晶装置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结晶方法而采用的结晶系统示意图。图1中的1表示结晶装置、2表示结晶管、3表示介质供给部、4表示介质排出部、5表示阀、6表示泵、7表示阀、8表示循环供给管、9表示压力计、10表示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罐、11表示换热器、12表示阀、13表示泵、14表示阀、15表示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供给部、16表示储存部、17表示(甲基)丙烯酸溶液循环供给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中的结晶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结晶装置是用于一边导入规定量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使其在结晶管的内壁上以被膜状流下,一边进行动态结晶的分批式结晶装置。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5-15478号公报中记载的分批式结晶装置和Sulzer Chemtech公司(瑞士)的层结晶装置等。
结晶管由不锈钢或铜等对(甲基)丙烯酸等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传热性的材质构成,致力于将介质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传热面有效地传递给粗制(甲基)丙烯酸。一般而言,其为直径50mm以上且100mm以下左右、长度5m以上且25m以下左右的比较细长的管,表面积大。
虽然结晶管的根数依据结晶装置的规模和制备的规模等而定,但在工业上的大量生产中,优选为1000根以上且2000根以下左右。
在结晶装置中,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供给部的构成优选为能向结晶管极力均等地供给粗制溶液。
在结晶装置中设置了介质的供给管和排出管,向结晶管外壁部供给介质,将介质的冷能或热能赋予结晶管内壁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
在结晶装置中设置了储存部,暂时储存来自供给部且流经了结晶管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之后通过循环供给管从该储存部取走粗制溶液,再供给于供给部,如此进行循环。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循环供给于供给部的泵优选设置在循环供给管的最低位置部分。
本发明的结晶装置在上述循环供给管上设置了压力计。作为压力计,有波登管(Bourdon tube)压力计、波纹式(bellows type)压力计、膜片式(diaphragm type)压力计等,优选其中的膜片式压力计。
压力计的设置部位可以适当调整,但如果可能的话,为了能够反映出结晶装置内的粗制(甲基)丙烯酸供给部的压力,优选设置在循环供给管的最高位置部分或者从最高位置部分到结晶装置之间的部分。
在上述结晶装置中,优选包括根据上述压力计的测定压力值来控制循环供给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量的手段。用该结晶装置,可容易地实施后述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作为所述手段,例如可以列举能够控制通过溶液量的阀和能够控制喷吐量的泵等。
下面,根据图1对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结晶原料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只要除了目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以外还含有杂质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将由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含(甲基)丙烯酸的气体与吸收液进行接触或者冷凝而得到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或者从该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中进一步蒸馏除掉丙烯醛等低沸点杂质后的物质等。
另外,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甲基)丙烯酸,也可将结晶精制的(甲基)丙烯酸进行熔融之后,替代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供给于结晶装置,重复两次以上的结晶精制。
经由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为高温,而且本发明中不是以连续式而是以分批式结晶精制(甲基)丙烯酸的。因此,优选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暂时储藏在罐10中。
在进行结晶之际,当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温度高时,优选用换热器11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在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供给于结晶装置1之前是否进行热量回收可通过阀12和阀14容易确定。
向结晶装置1供给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量可根据结晶装置1的规模等进行确定。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通常从结晶装置1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供给部15供给于储存部16。
接下来,在关闭阀5且打开阀7的状态下,用泵6将供给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通过循环供给管8循环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甲基)丙烯酸溶液循环供给部17,开始结晶。
在结晶中,通过循环冷却介质,就可将经由循环供给管8循环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进行冷却,在结晶管2的内表面结晶(甲基)丙烯酸。此时,通过设置于循环供给管8上的压力计9一直监视管内压力,就可根据测定压力值调整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量,将循环供给管8内的压力保持在规定范围。
关于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由于合适的循环流量依结晶装置的规模等而不同,因此适当调节即可。通常,使由循环供给管上设置的压力计9测得的压力值成为0.01MPa以上地对循环流量进行调整。如果该压力值在0.01MPa以上,就不会发生结晶效率过度下降,可以进行良好的结晶。另外,虽然对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优选使循环供给管内的压力值成为0.5MPa以下地对循环流量进行调整。另外,本发明中的循环供给管的压力是指除去大气压之后的压力,即压力计压力(gauge pressure)。
如上所述,使结晶在结晶管的传热面上均一生长并不容易,尤其容易在结晶管2的下部发生结晶偏析。如果结晶发生偏析而导致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变得难以通过,则用设置于循环供给管8上的压力计9测得的压力值就会变高。在本发明中,当该测得的压力值超过基准值时,降低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在结晶管2的上部促进结晶的同时,抑制在下部的结晶,从而抑制结晶管的完全闭塞。其结果,就可容易均一地进行结晶管内的结晶,而且也没有结晶管内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残留,因此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结晶。
更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结晶方法中,优选调整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使测定压力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该最小值的100%以内,更优选在50%以内。如果循环供给管内的压力变化在该范围内,就可以更确确实实地稳定地进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精制,进一步提高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的纯度。另外,本发明方法中的测定压力值的最小值是指,开始循环供给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后,该循环供给量最初达到设定值时的测定压力值。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供给量达到设定值后,如果继续循环供给,则随着结晶管内(甲基)丙烯酸结晶的进行测定压力值逐渐上升。因此,在此种方式下,当测定压力值要超过最小值即初期值的100%、更优选为50%时,降低粗制(甲基)丙烯酸的循环流量,使测定压力值成为上述范围内地进行调整。
调节循环供给管内压力的手段可适当进行选择。例如,作为循环供给管的阀7,不是仅能开闭的阀,即该阀不是仅能停止溶液的循环供给或者仅能使相应于泵喷吐量的量流过,而是考虑使用能够阶段地或连续地调整开关程度从而能够控制流过溶液量的阀。另外,作为用于循环供给的泵6,也可使用能控制喷吐量的泵。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这些调节手段等,当循环供给管内的测定压力值超过规定范围时,例如通过拧小阀的开启程度或者降低泵的喷吐量等,就可将压力调节到规定范围内。相反,当测定压力值未达到规定范围时,例如提高阀的开启程度或泵的喷吐量即可。
接下来,为了提高(甲基)丙烯酸结晶的纯度,优选将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介质从冷却介质切换为加热介质进行发汗工序来部分融融结晶管2内的(甲基)丙烯酸结晶的表面。
在结晶工序中,随着(甲基)丙烯酸结晶的进行,溶液中存在的杂质量也相对增加,因此有时在(甲基)丙烯酸结晶表面附着杂质。因此,通过部分熔融(甲基)丙烯酸结晶的表面并排出熔融部分,就可以提高结晶纯度。该部分熔融处理称作发汗操作。
上述结晶工序的母液被储存在结晶装置1下部的储存部16中。另外,发汗工序中得到的部分熔融液也蓄积在储存部16中。这些母液和部分熔融液经由阀5被移走。
接下来进行结晶的熔融工序。具体而言,将介质切换为温度较高的介质来熔融结晶管内的结晶,将从结晶管2得到的熔融液通过循环供给管8循环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供给部17并在结晶管2内的(甲基)丙烯酸结晶上流下,由此促进熔融。
在熔融工序中,也可事先在结晶装置1的储存部16中投入阻聚剂或其高浓度溶液。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熔融液不仅浓度高,而且熔融工序中还被加热,因此有可能导致二聚体等杂质的产生,如果使用阻聚剂就可抑制所述杂质。
对阻聚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2,2,6,6-四甲基哌啶基-1-氧自由基等N-氧自由基化合物;对甲氧基苯酚等苯酚化合物;醋酸锰等锰盐化合物;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氨化合物;吩噻嗪化合物等。其中,当使用选自N-氧自由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和锰盐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的阻聚剂时,可以得到色调更好的品质足够高的(甲基)丙烯酸。另外,阻聚剂可只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使用阻聚剂高浓度溶液时的溶媒,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溶液、水、醋酸等,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溶液。
为了进一步提高纯度,对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熔融液可进一步重复结晶工序、发汗工序和熔融工序。为了得到高纯度的(甲基)丙烯酸,一般要重复所述结晶精制三次以上、五次以下左右。
得到的高纯度(甲基)丙烯酸熔融液通过阀5被移走。
以往,对(甲基)丙烯酸进行分批式结晶精制时,仅仅将事先确定好量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导入结晶装置中,对该溶液没有特别控制地进行循环供给,没有对结晶管上部到下部之间的结晶不均和结晶管闭塞等进行把握,也没有采取用于预防这些问题的手段。因此,长期的结晶精制会导致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纯度下降等,从而得不到品质稳定的产品。而且,当因闭塞而导致系统内压力显著上升时,有时还会发生粗溶液泄漏而不得不暂时停止结晶操作等,从而对生产率产生不良影响。
与此相对,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结晶装置并且按照本发明的结晶方法,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就可制造出不伴有粗溶液泄漏且抑制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混入的高纯度(甲基)丙烯酸。另外,还可降低为了得到所定纯度的(甲基)丙烯酸而进行结晶的次数等,使有效制备成为可能。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固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在符合前述、后述宗旨的范围内可以作适当变化进行实施,这些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
(1)粗制丙烯酸溶液的制备
在反应器内将丙烯供给于气相催化氧化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气体导入到吸收塔中使之与吸收液接触,在吸收塔的塔底得到了粗制丙烯酸溶液。对得到的粗制丙烯酸溶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丙烯酸90.0质量%、水3.2质量%、醋酸1.9质量%、马来酸0.6质量%、丙烯酸二聚体1.5质量%、糠醛0.07质量%、苯甲醛0.27质量%、甲醛0.06质量%、氢醌0.1质量%、其他杂质2.3质量%。另外,此时的吸收塔塔底液温度即刚刚从吸收塔排出的粗制丙烯酸溶液的温度为91℃。得到的粗制丙烯酸使用图1中示意性表示的结晶系统进行了结晶精制。只不过使用的结晶系统的规模为实验室水平,结晶装置内的结晶管根数为3根。
粗制丙烯酸溶液的温度通过换热器11调节到结晶开始温度的±5℃以内后,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储存部16中。更为具体地说,结晶装置1能通过循环供给泵6将粗制丙烯酸溶液经由循环供给管8从储存部16循环供给于循环供给部17。结晶管2为长6m、内径70mm的金属管。供给于上部的粗制丙烯酸溶液沿结晶管2的内壁呈被膜状落下。结晶管2的表面由双重套构成,其温度被从介质供给部3供给而从介质排出部4排出的介质所控制。流经了结晶管2的粗制丙烯酸暂先储存在储存部16,然后被连续地循环供给于循环供给部17。
(2)结晶精制
向上述结晶装置1中开始供给冷却介质后,开始循环供给粗制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16中的粗制丙烯酸溶液量推测出结晶管2内壁上析出的结晶量,到原料粗制丙烯酸溶液中含有的粗制丙烯酸的约60~90质量%被结晶为止,连续进行循环。
此时,通过设置于循环供给管8最高位置的压力计9一直监视管内压力,通过将能够控制流过溶液量的阀7的开启程度在30~40%之间进行变化来调整粗制丙烯酸溶液的循环供给量,将循环供给管8的压力维持在0.10MPa以上、0.14MPa以下的范围。此时,测定压力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在该最小值的50%以内的0.04MPa。
(3)发汗工序
接下来,停止循环泵6,将介质温度上升到粗制丙烯酸溶液凝固点附近,使约2~5质量%的结晶发汗。发汗量从储存部16中粗制丙烯酸溶液的增量进行推测。之后,开启阀5,将结晶工序的母液和部分熔融液移送到母液罐中。
(4)熔融工序
将介质温度提高到37℃,熔融结晶管内壁表面上的结晶。熔融液循环供给于结晶装置1的循环供给部17,使之在结晶管2内的丙烯酸结晶上流下。结晶完全熔融后,停止泵6且关闭阀7,将丙烯酸熔融液储存于结晶装置1的储存部16。
(5)重复结晶工序到熔融工序的各工序
重复上述(2)~(4)的结晶工序到熔融工序的各工序,共进行了四次结晶精制。
只不过在第三次和第四次的熔融工序中,向结晶装置1的储存部16中投入了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的5质量%丙烯酸溶液。
对得到的精制丙烯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的纯度为99.94质量%,除此之外,还含有水92质量ppm、醋酸440质量ppm、马来酸2质量ppm、丙烯酸二聚体45质量ppm、糠醛0.2质量ppm、苯甲醛0.1质量ppm,没有检测到甲醛。另外,经由以上工序后的制备效率为10.02kg/小时。
实施例2
除了在结晶工序中将循环供给管8的压力维持在0.10MPa以上、0.16MPa以下的范围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丙烯酸。此时,测定压力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在该最小值的100%以内的0.06MPa。
对得到的精制丙烯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的纯度为99.89质量%,除此之外,还含有水153质量ppm、醋酸710质量ppm、马来酸4质量ppm、丙烯酸二聚体100质量ppm、糠醛0.5质量ppm、苯甲醛0.4质量ppm,没有检测到甲醛。另外,经由以上工序后的制备效率为9.98kg/小时。
比较例1
除了在结晶工序中将阀7的开启程度固定在40%且不根据由设置于循环供给管8上的压力计9测定的压力值对压力进行调整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丙烯酸。此时的测定压力值已上升到了0.21MPa。此时,测定压力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1MPa,已经超过了该最小值的100%的0.10MPa。
对得到的精制丙烯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的纯度为99.86质量%,除此之外,还含有水171质量ppm、醋酸860质量ppm、马来酸5质量ppm、丙烯酸二聚体120质量ppm、糠醛0.7质量ppm、苯甲醛0.6质量ppm,没有检测到甲醛。另外,经由以上工序后的制备效率为9.98kg/小时。而且,以上述条件还产生了如下问题:在结晶精制过程中发现了粗制丙烯酸溶液从结晶装置的泄漏。
如上所述,很明显,在结晶工序中,当不根据结晶装置的循环供给管的压力对(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供给量进行调整时,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纯度下降,而且还发生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结晶装置的泄漏。
与此相对,当根据该压力对循环供给量进行调整且将该压力维持在规定范围时,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的纯度就高。而且,当将该压力维持在更优选范围时(实施例1),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的纯度就更高。
因此,根据本发明,已经证实了可得到纯度更高的(甲基)丙烯酸。
工业实用性
通常,由于在结晶装置的结晶管内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被慢慢冷却,因此结晶有在结晶管下部偏析的倾向,结晶在传热面表面不容易均一生长。如果置该状态于不顾,则最终会造成结晶管的完全闭塞。即便如此,由于结晶装置中设有多个结晶管,不可能所有的结晶管都完全闭塞,因此结晶仍可进行,而且结晶工序中闭塞的结晶管在发汗工序和熔融工序等中还可再次开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其作为特别的问题。但是,由于完全闭塞的结晶管内残存有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因此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纯度就下降,为了得到规定纯度的(甲基)丙烯酸,不得不增加结晶次数,从而使制备效率降低。
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结晶装置的循环供给管内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压力对循环流量进行调整,就能将结晶管的完全闭塞防患于未然,不伴有粗溶液的泄漏,且可获得纯度更高的(甲基)丙烯酸。因此,本发明作为可有效制备高品质的(甲基)丙烯酸的发明,在工业上非常有用。

Claims (2)

1.一种结晶方法,该结晶方法是用于结晶(甲基)丙烯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一种(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该结晶装置包括: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供给部、结晶管、介质供给管、介质排出管、流经了结晶管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储存部、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管以及用于将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从储存部循环供给至供给部的泵;
在循环供给管上还具有压力计;
所述结晶装置包括根据所述压力计的测定压力值来控制循环供给的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量的手段;
该结晶装置是用于一边使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循环并在结晶管的内壁上以被膜状流下,一边进行分批式动态结晶的装置;
当由压力计测得的测定压力值超过基准值时,降低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方法,其中,调整粗制(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循环流量,使测定压力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该最小值的100%以内。
CN201080027824.8A 2009-07-03 2010-06-24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Active CN102471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8971 2009-07-03
JP2009158971 2009-07-03
PCT/JP2010/060755 WO2011001894A1 (ja) 2009-07-03 2010-06-24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晶析装置および(メタ)アクリル酸の晶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1213A CN102471213A (zh) 2012-05-23
CN102471213B true CN102471213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41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824.8A Active CN102471213B (zh) 2009-07-03 2010-06-24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59809B2 (zh)
EP (1) EP2450340B1 (zh)
JP (1) JP5722771B2 (zh)
CN (1) CN102471213B (zh)
WO (1) WO20110018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9186B1 (en) * 2009-06-01 2017-12-0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crystallizing acrylic acid
US8461383B2 (en) * 2009-10-16 2013-06-11 Basf Se Process for starting up a separating process for purifying removal of acrylic acid crystals from a suspension S of crystals thereof in mother liquor
JP6097181B2 (ja) * 2012-09-06 2017-03-1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04028002B (zh) * 2014-07-02 2016-04-27 岳阳市钾盐科学研究所 外循环空气冷却结晶工艺设备
EP3012244A1 (en) 2014-10-24 2016-04-27 Sulzer Chemtech A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urification of acrylic acid
CN110559681B (zh) * 2019-09-02 2022-05-13 湘潭大学 制备高纯对甲酚的装置及制备高纯对甲酚的方法
CN11468199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饱和脂肪酸制备柴油抗磨剂的装置和方法
EP4349807A1 (en) * 2021-06-02 2024-04-1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easi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14A (zh) * 1993-03-26 1995-07-12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丙烯酸纯化方法和设备以及用此法纯化的丙烯酸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84520A (en) * 1953-08-24 1957-10-09 Phillips Petroleum Co Improvements in purification of crystals and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s
US2827366A (en) * 1954-03-04 1958-03-18 Olin Mathieson Crystallization apparatus
JP3724864B2 (ja) * 1995-12-01 2005-12-07 日揮株式会社 晶析方法
US7183428B2 (en) 2003-06-05 2007-02-27 Nippon Shokubai Co., Inc.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crylic acid
JP2005015478A (ja) 2003-06-05 2005-01-2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JP2005336142A (ja) 2004-05-31 2005-12-0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製造装置及び(メタ)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02333753B (zh) * 2009-05-19 2014-02-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甲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14A (zh) * 1993-03-26 1995-07-12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丙烯酸纯化方法和设备以及用此法纯化的丙烯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0340A1 (en) 2012-05-09
JP5722771B2 (ja) 2015-05-27
US8859809B2 (en) 2014-10-14
JPWO2011001894A1 (ja) 2012-12-13
EP2450340A4 (en) 2015-08-05
EP2450340B1 (en) 2020-10-21
CN102471213A (zh) 2012-05-23
WO2011001894A1 (ja) 2011-01-06
US20120108847A1 (en) 201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213B (zh) (甲基)丙烯酸的结晶装置和(甲基)丙烯酸的结晶方法
JP5962817B2 (ja) 晶析方法および晶析装置
JP5112898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晶析方法およびその晶析システム
JP5814118B2 (ja) アクリル酸の晶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クリル酸の晶析方法
US8680330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 acrylic acid
EP2450338B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JP5336794B2 (ja) 原料粗結晶の精製方法
JP5485584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晶析システム
JP5569108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精製方法
US8530699B2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meth) acrylic acid
CN102892742B (zh) 通过催化加氢纯化羧酸
CN109071402B (zh) 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和制造方法
JP6786056B2 (ja) テレフタル酸の製造方法
CN203653265U (zh) 一种生产氟化氢铵用釜式结晶器
JP5274005B2 (ja) 易重合性化合物の晶析方法、および晶析装置
JP6214156B2 (ja) メタクリル酸の精製方法
JP5318602B2 (ja) アクリル酸結晶の融解方法
WO2020075762A1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精製方法
JP2010043020A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重合防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