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1294B -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1294B
CN102411294B CN2011100445247A CN201110044524A CN102411294B CN 102411294 B CN102411294 B CN 102411294B CN 2011100445247 A CN2011100445247 A CN 2011100445247A CN 201110044524 A CN201110044524 A CN 201110044524A CN 102411294 B CN102411294 B CN 102411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aster component
opening
mounting portion
longitudin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45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1294A (zh
Inventor
横田明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1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1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1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一种成像装置处于盒安装至该装置的主组件的安装部分的状态下包括:第一开口,设置于主组件中,用于允许盒进入主组件以安装盒;设置于主组件中并且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门;第二开口,设置于主组件中,用于允许记录材料进入主组件以供应记录材料;阻光元件,设置于主组件中以抑制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第二开口进入的外部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其中阻光元件用来将盒通过借助于门的运动打开至打开位置的第一开口朝着安装部分导向。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用于在盒安装至该装置的主组件的状态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中,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用于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工艺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装置。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机。记录材料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材料并且包括片材、OHP片材、信封、明信片、标签或其它片材状材料。
盒是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的处理盒或显影盒,并且有助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工艺。装置的主组件是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除了盒之外的结构部分。
作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装置的主组件的单元,处理盒包含以下处理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充电器件、显影器件和清洁器件,并且包含静电潜像形成于其上的电子照相感光元件。处理器件能够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上。因此,处理盒可以是包含显影器件(作为处理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作为单元的盒,所述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装置的主组件。
这里,包含电子照相感光元件和显影器件作为单元的处理盒称为一体型。包含电子照相感光元件和显影器件之外的处理器件作为单元的处理盒称为分离型。在分离型的情况下,显影器件设置于与处理盒分开的显影单元中,并且例如处理盒由显影单元和鼓单元构成。处理盒能由用户安装至主组件以及从主组件拆卸。因此装置的维护操作能易于有效地执行。
显影盒包括显影辊并且容纳用于由显影辊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调色剂),并且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主组件。
在显影盒的情况下,电子照相感光元件安装至装置的主组件或者盒支撑元件(所谓的抽屉)。或者,电子照相感光元件设置于分离型处理盒中,并且在此情况下,处理盒不包含显影器件。显影盒能由用户相对于装置的主组件安装和拆卸。因此,装置的维护操作能易于有效地执行。
因此,盒可以是一体型处理盒和分离型处理盒。分离型处理盒和显影盒可用作一对。在盒的一个例子中,电子照相感光元件固定至装置的主组件或盒支撑元件,并且显影盒能够可分离地安装以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上。
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装置的主组件设有供给开口以将片材从供给托盘供给入装置的主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通过供给开口进入装置的主组件内的外部干扰光线容易被片材供给路径等的表面所反射从而到达装置的电子照相感光鼓(鼓)主组件。然后,计划写在鼓上的潜像或潜像周围的区域的电势就会变化。于是,计划外的调色剂就会沉积于图像区域和/或其周围区域。
US2007/274752公开了一种用于阻挡外部干扰光线通过供给开口进入装置的主组件的阻光板。利用这种结构,就防止了外部干扰光线达到鼓。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ei 8-305243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用于在盒能够可分离地安装至装置的主组件的状态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在这种可分离地安装的盒的情况下,在将盒相对于装置的主组件安装或拆卸时,必须用导向件将盒导向至主组件的安装位置。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224507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片材供给托盘伸出穿过设在装置的主组件的下部处的开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对于这种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提供具有抑制已经进入装置的主组件的外部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的功能以及在预定方向上将盒导向入装置的主组件的功能。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包括用于抑制已经进入装置的主组件的外部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的阻光元件,该阻光元件执行沿预定方向将盒导向入装置的主组件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节省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生产成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能缩小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能抑制进入装置的主组件的外部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用于在盒安装至该装置的主组件的安装部分的状态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开口,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用于允许所述盒进入主组件以将所述盒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可打开元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并且可在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开口的闭合位置和用于打开所述第一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第二开口,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用于允许记录材料进入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以供应记录材料;以及阻光元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以抑制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的外部光线照射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其中所述阻光元件用来在所述盒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时将所述盒通过由所述可打开元件的运动打开至打开位置的所述第一开口朝着所述安装部分导向。
在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标、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的(a)部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右侧视图,并且(b)部分是(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A是装置在门打开的状态下的右侧视图,并且图2B是装置在门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3A的(a)部分是盒的外观的透视图,并且(b)部分是盒的插入路线的图示。
图3B是盒的插入路线的详细图示。
图4是进入的外部干扰光线的图示。
图5A是根据实施例2的装置的图示,并且图5B是根据实施例3的装置的图示。
图6A和图6B是根据实施例3的装置的可旋转阻光板的图示。
图7的(a)部分是根据实施例4的装置的图示,并且(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5的装置的图示。
图8A是实施例6的装置在门闭合的状态下的右侧视图,并且图8B是该装置在门打开的状态下的右侧视图。
图9的(a)部分是实施例6的装置的盒的安装或拆卸路线的图示,并且(b)部分是实施例7的装置的图示。
图10A和图10B是显影盒的插入路线或拆卸路线的图示。
图11的(a)部分示出实施例1的装置中的阻光板的尺寸,并且(b)部分示出其装置的主组件的开口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总体布置:
图1的(a)部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的右侧视图,并且(b)部分是(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本实施例中的装置100是能在盒7安装至装置的主组件100A的状态下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该成像装置基于从外部主机装置300输入至控制电路部分(控制基板)200的图像信息来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装置300是个人计算机(PC)、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器)、网络终端、字处理机、复印机等,它们与控制电路部分200电连接。
这里,在本实施例的装置100中,前侧是设有用于相对于主组件100A安装和拆卸盒7的第一开口(用于安装和拆卸盒的开口)的门(可打开元件或外壳)102的一侧。后侧与前侧相对。前后方向是从主组件100A的后侧朝向前侧的方向(向前方向)或者是相反方向(向后方向)。左侧和右侧是从前侧看时的左侧和右侧。左右方向是从右侧至左侧的方向(向左方向)和相反方向(向右方向)。上下是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上下。
装置100包括静电潜像形成于其上的电子照相感光鼓(旋转鼓型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下文中简称为鼓)。装置100还包括可作用于鼓1上的处理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件包括充电辊2、激光扫描单元3、显影设备4、转印辊5以及清洁设备6。
充电辊(充电器件)2是用于将鼓1均匀地充电至预定极性和电势的接触型充电器件。单元(图像曝光器件)3输出相应于从控制电路部分200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调制的激光束3a以扫描地曝光由充电器件充电的鼓1的表面。由此,单元3在鼓1上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显影设备(显影器件)4借助于粉末显影剂(粉末调色剂)将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为显影的图像(调色剂图像)。
显影设备4包括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鼓1上以将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显影元件)4a、以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4b。因而,显影辊4a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
转印辊(转印器件)5将形成于鼓1上的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清洁设备(清洁器件)6在转印辊5将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之后从鼓1的表面上移除残留显影辊。清洁设备6包括清洁刮刀(清洁元件)6a和残留显影剂容纳部分6b。刮刀6a与鼓1的表面相接触以从鼓1的表面刮擦掉残留显影剂。从鼓1的表面刮擦掉的残留显影剂容纳于容纳部分6b中。
在本实施例中,鼓1、充电辊2、显影设备4、清洁设备6(四个器件)一体化到盒中。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器件以预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包含于盒框架7a中以构成一体的盒。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盒是能够可分离地安装至主组件100A的处理盒。
在主组件100A的下部中设置片材供给托盘(第一供给部分)8。在托盘8中,叠置预定尺寸的片材S。托盘8的前侧从设在所述可打开元件102下面的第二开口(供给开口)突出到装置100的前面。开口9用于允许片材S进入主组件100。用户将片材S叠置于托盘8上,通过开口9进行存取。
用参考符号8b标识的是滑块,其可相对于槽8c移动并且用于调节叠置于托盘8(图1的(a)部分、图2A、图2B和图4)上的记录材料S的尾边缘。用参考符号8f标识的是由用户操纵来旋转托盘8的把手。
在托盘8上方,设置有手动插入托盘(第二供给部分)10。在要供给特殊片材S时,用户通过开口9对托盘10进行存取,并将片材S叠置于其上。设在托盘10中的宽度调节板(侧面导向件)10a在宽度方向上调节片材S,从而调节片材S。特殊片材S可以是具有非常规厚度或尺寸的片材,即例如纸张、明信片、信封。
因而第二开口9允许将片材S引导入托盘(第一供给部分)8或托盘(第二供给部分)10。托盘10从开口9的内部向下倾斜至辊12附近。托盘10在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和主组件100A一样大。托盘10的材料可以与阻光板11相同并且将在下文中描述。
阻光板(阻光元件)11设置于托盘10上方并且用于阻挡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开口9进入主组件100A内部的外部干扰光线以防止光线到达鼓1。也就是,阻光板11防止已经通过开口9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光线到达鼓1。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
在托盘10的后侧中,设置有供给辊12。另外,在主组件100A的后侧中,片材供给路径Z从辊12延伸至装置的主组件100A的后侧中的上部(排出辊15)。供给路径Z包括供给导向件18。设置有对准辊13、转印辊5、定影设备(定影加热装置)14、排出辊15。
转印辊5弹性地接触鼓1以构成压合部T。定影设备14包括定影膜单元和压辊。在主组件100A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接收已打印片材S的排出托盘16。托盘16设有延伸到装置100前面的延伸托盘16a。
如上所述,在装置100的前侧中,设置打开装置整个前侧的第一开口101(图2A和2B)。当开口101打开时,用户能相对于装置的主组件100A安装和拆卸盒7,并且能相对于托盘8和10装载和卸载片材S。因而,提高了操作性。开口101可由能绕着设在主组件100A的下部中的铰接头102a旋转的门(可打开元件)102闭合和打开。
第二开口9设置于门102下面,相应于托盘8和10的宽度。也就是,开口9在门102上设置于门102的下部中并且具有比门102小的宽度。开口9可由能绕着设在主组件100A的下部处的铰接头8d旋转的托盘8打开和闭合。借此,托盘(供给部分,记录材料叠置部分)8具有叠置片材S的功能并且还用作闭合开口9的门。在门102打开开口101的状态下,托盘8沿着门102的内侧旋转为由门的内侧所支撑。
在门102闭合的状态下,托盘8绕着铰接头8d向外旋转以打开设在门102中的开口9。在这种状态下,托盘(旋转托盘)8a与设在主组件100A中的固定的托盘部分8e相配合以叠置片材S(图1的(a)部分、图2A和2B)。托盘8还用作可打开地闭合开口9的盖。如上所述,门102可相对于装置的主组件100A绕着铰接头102a旋转。借此,门102能打开和闭合开口101。
设在门102中的开口9能由可相对于门102绕着铰接头8d旋转的托盘8打开和闭合。借此,提高了操作性,并且实现了装置的尺寸缩小。然而,替代地能另外地设置用于打开和闭合开口9的门。用于在门102闭合时将门102锁闭至主组件100A的锁闭部分、以及用于在托盘8闭合时将托盘8锁闭至门102的锁闭部分在附图中为了简单起见省略。然而,锁闭部分可以是钩型、卡扣配合型或其他已知类型。
成像操作如下。控制电路部分200控制信息与装置300的交互以控制装置100的成像顺序。电路部分200控制装置100来响应于打印开始信号进行成像。
更具体地,电路部分200启动驱动马达(未示出)来沿由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预定速度旋转鼓1。旋转的鼓1的外周表面被充电辊2均匀地充电至预定极性和电势。充电辊2与鼓1的外周表面弹性地相接触并且借助于鼓1的旋转而旋转。充电辊2是通过其金属芯部由主组件100A中的电源部分(未示出)供应预定充电偏压的导电辊。
由此,旋转的鼓1的外表面被均匀地充电至预定极性和电势。如此充电的鼓1根据图像信息由单元3曝光。更具体地,单元3输出根据从电路部分200输入的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束并用激光束扫描鼓1的充电表面。鼓表面的被曝光部分降低电势的绝对值以使得根据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由显影设备4用显影剂显影为可视化或显影的图像。
更具体地,静电潜像由显影辊4a用容纳于容纳部分4b中的显影剂显影。预定的显影偏压由电压源部分(未示出)施加至显影辊4a。
另一方面,电路部分200在预定的控制定时旋转供给辊12。在选择从托盘8供应片材时,托盘8的提升板8a升高。通过这样做,使叠置于托盘8上的片材S的后侧的顶面与辊12的底面相接触,由此最顶上的片材S被拾取到后部。最顶上的片材由与辊12相接触的分离垫12a分离出来进入供给路径Z。当选择从托盘10供应片材时,托盘10上的最顶上的片材S被拾取到后部。
片材S被分离垫12a分离出来进入供给路径Z。供给进入供给路径Z的片材S到达在预定的控制定时对其旋转进行开关控制的一对对准辊13。处于静止位置的辊对13临时性地停止片材S的前端以校正片材S的歪斜供给。辊对13在预定的控制定时旋转以将片材S引导至转印压合部T,在转印压合部处鼓1与转印辊5彼此接触。
更具体地,片材S由辊对13与鼓1上的成像同步地供给至转印压合部。转印辊5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由推压弹簧(未示出的弹性元件)以预定的弹力朝着鼓1的中心与鼓1压力接触。在片材S穿过转印压合部T的过程中,极性与显影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图像转印偏压从电压源部分(未示出)施加至转印辊5。借此,形成于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的图像被顺序地转印到片材S上。
将已经接收到显影的图像的片材S从鼓1的表面分离。此后,片材S供给至定影设备14并经受定影处理(定影)。已经由定影设备14处理的片材S由一对辊15排出至排出托盘16和延伸托盘16a上作为打印件(复印件)。在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之后,鼓1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由清洁设备6刮擦掉并准备好下一成像操作。在完成清洁工艺后,鼓1的表面再次被充电。
装置100使用这些器件通过重复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和清洁步骤来重复成像。
(2)盒更换型:
在盒7中,容纳在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随着使用而消耗。因此,盒7例如设置有用于检测盒7中的显影剂的量的器件(未示出),并且电路部分200将检测到的剩余量与用于盒使用寿命预警的预设阈值相比较。当检测到的剩余量变得小于预设阈值时,盒7的使用寿命预警显示于装置100的显示部分(未示出)上。借此,促使用户准备新盒来更换,或者促使更换盒,从而维持输出打印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100中,在要更换盒7时,打开装置100的前侧的门102。借此,打开主组件100A的开口101。然后,用户通过开口101更换盒7。因而,使用了所谓前通道型,其中在装置的前侧中更换盒。如上所述,主组件100A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允许盒7通过的开口101以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A和将盒7从主组件100A中取出。
主组件100A设置有可在用于闭合开口101的闭合位置A(图1,(a))和用于打开开口101的打开位置B(图2A和2B)之间移动的门(可打开元件)102。在本实施例中,门102可相对于主组件100A绕着门底端部分处的铰接轴(支轴)102a旋转。也就是,门102绕着轴102a向上旋转以运动至闭合位置以便闭合开口101。闭合的门102通过由所述锁闭部分(未示出)锁闭至主组件100A而维持于闭合位置。
另外,闭合的门102能通过释放锁闭部分而绕着轴102a向下旋转至前侧而运动至打开位置B以便打开开口101(图2A和图2B)。借此,开口101被大大地打开。在本实施例中,基本上整个前侧都通过打开门102而打开(图2A和图2B)。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装载片材S的开口9设置于门102下面,并且在门102闭合时,托盘8的前侧向前伸出穿过开口9(图1,(a))。因而,开口9用于将片材S放置入托盘8和托盘10。
在门102采取打开位置B时,托盘8的前侧在开口9内。门102和托盘8由用户打开和闭合。开口9和开口101可以是一体的开口或者是分离的开口。
用户打开门102。然后,用户能通过开口101看到主组件100A中的盒安装部分103(和托盘8和9)。安装部分103是由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排出托盘16的下表面、主组件100A的主框架的左侧框架50L和右侧框架50R(图2B)的内表面所限定。托盘10、阻光板11、单元3和托盘16布置于左侧框架50L和右侧框架50R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在安装部分103的后侧中,框架50L、50R的内表面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盒导向件(主组件侧导向部分)17。导向件17相对于主组件100A沿预定方向导向盒7。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方向朝着安装部分103定向。
安装部分103是用于将盒7安装至成像位置K的空间。成像位置K是用于盒7的在片材S上形成显影的图像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图1、2A和2B中所示的这一位置,其中鼓1与转印辊5相接触。然而,成像位置K不限于其中鼓1和转印辊5彼此相接触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盒7在鼓1的轴向方向(纵向)上是细长的。盒7相对于主组件100A沿基本上垂直于鼓1的纵向的方向安装和拆卸(图2A和2B)。鼓1的一部分表面通过设在盒框架7a中并且沿纵向延伸的缝隙开口7c暴露(图3A中的(a))。在与开口7c相对的一侧中,设置有由用户把握的把手。
位于框架7a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处的侧盖7L和7R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和第二定位凸台7d和7e(作为盒7的两个相对端部中的每个端部的突起,待导向的盒侧部分)。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待定位盒侧部分)7d与鼓1的旋转轴线同轴地设置。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待定位盒侧部分)7e相对于盒7插入主组件100A的插入方向(安装方向)X1设置于第一定位凸台7d的上游。
凸台7d、7e为柱状。第一定位凸台7d和第二定位凸台7e设置为从盒7的一个端面和另一端面向外突出。凸台7d与鼓1同轴。借此,盒7相对于主组件100A基于鼓1定位。盒7的纵向是鼓1的纵向和/或显影辊4a的纵向。
盒7在以下状态下安装至安装部分103。下面将参照图3A的(b)进行描述。盒7的第一定位凸台7d与第一槽部分(第一主组件侧定位部分,第一导向部分)17a相接合。另外,第二定位凸台7e与第二槽部分(第二主组件侧定位部分,第二导向部分)17b相接合。在这种状态下,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图3A(b))。
槽部分17a、17b设置于设在主组件100A中的盒导向件(主组件侧导向件、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17中。导向件17在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盒7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处彼此相对地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
导向槽部分(第一导向部分)17a3在下端处设置有开口17a4,并且朝着安装部分(安装方向X1)向上对角地倾斜。导向槽部分17a3在其端部处设置有槽部分17a。槽部分17a设置有抵靠部分17a1和支撑部分17a2。
导向槽部分(第二导向部分)17b3在下端处设置有开口17b4,并且朝着安装部分(安装方向X1)向上对角地倾斜。导向槽部分17b3在其端部处设置有槽部分17b。槽部分17b设置有抵靠部分17b1和支撑部分17b2。抵靠部分17a1具有将由凸台7b抵靠的弓形构造,并且抵靠部分17b1具有将由凸台7e抵靠的弓形构造。通常,凸台7e与抵靠部分17b1间隔开(图3A的(b))。
支撑部分17a2是平状的以支撑凸台7d。支撑部分17b2是平状的以支撑凸台7e。更具体地,凸台7d由槽部分17a支撑并且抵靠槽部分17a的抵靠部分17a1(端面),其中抵靠状态由弹簧(弹性元件)17c的弹力(推压力)维持。弹簧17c由其弹力将凸台7d维持于槽部分17a中的预定位置处。凸台7e抵靠槽部分17b以限制盒7的旋转。
凸台7d由槽部分17a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凸台7e粗略地定位于槽部分17b中。借此,盒7基于鼓1高精度地定位于主组件100A中。当盒7受到来自主组件100A的用于旋转鼓1(显影辊4a)的旋转力时,使凸台7e与槽部分17b的内表面相接触,由此防止了盒7绕着凸台7d旋转。
借此,在盒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状态下将盒7稳定地维持于盒7的安装姿态中。在安装盒7的状态下,转印辊5弹性地抵靠鼓1的通过框架7a的开口7c暴露的表面以形成转印压合部T。另外,门102闭合。借此,使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盒7的驱动输入部分(未示出)和装置的主组件侧的驱动输出部分(未示出)彼此相接触。
另外,使盒7的输入部分(未示出)和装置的主组件侧的偏压输出部分(未示出)彼此相接触。在这种状态下,装置100处于能进行成像操作的状态。凸台7d、7e设置于盒7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上。盒导向件17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并且布置于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盒7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上。在附图中,仅示出其中之一。
1.盒的拆卸
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盒7以下面的方式从主组件100A拆卸。用户打开门102以打开开口101。响应于门102的打开运动,互联机构(未示出)将已安装盒7的驱动输入部分(未示出)和偏压输入部分(未示出)分别与主组件的主组件侧驱动输出部分(未示出)和偏压输出部分(未示出)断开。然后,能通过开口101看到已安装盒7的把手7b。
用户将其手通过开口101插入,握住把手7b,并抵抗弹簧(弹性元件)17c的弹力将盒7拉动至盒拆卸方向X2的前面(图3A的(b))。借此,凸台7d经过弹簧17c同时使其弯曲,并且以从槽部分17a对角向下指向至槽部分17a方式退回至导向槽部分17a3。凸台7e也从槽部分17b退回至相对于槽部分17b延续并对角向下指向的导向槽部分17b3。
盒7借助于在槽部分17a1和17b1上向下滑动的凸台7d、7e从导向件17降低。并且,凸台7d向下经过开口17a4,且凸台7e向下移动超过开口17b4。框架7a的下表面7f由阻光板(阻光元件)11的上表面11a止动。下表面7f是平状表面。此时,凸台7d通过开口17a4取出,并且凸台7e通过开口17b4取出。因此,盒7处于从导向件17脱离的状态。
用户继续沿着阻光板的上表面11a在拆卸方向X2上拉动盒,也就是使用阻光板11作为导向件。上表面11a是平状表面。借此,盒7能通过开口101取出到主组件100A的外部。导向槽部分17a3在盒7的安装方向X1上朝着主组件100A的后侧对角向上地倾斜。换言之,导向槽部分17a3在盒7的拆卸方向X2上朝着主组件100A的前侧对角向下地倾斜。
导向槽部分17b3在盒7的安装方向X1上朝着主组件100A的后侧对角向上地倾斜。换言之,导向槽部分17b3在盒7的拆卸方向X2上朝着主组件100A的前侧对角向下地倾斜。因此,盒7能仅通过将盒7朝着安装部分103推动而平稳地安装至安装部分103。另一方面,用户能仅通过将盒7从安装部分103拉动而将盒7从安装部分103平稳地取出。
在盒7沿着阻光板的上表面11a移动时,平状下表面7f接触到平状上表面11a。借此,管制盒7相对于盒7的前进方向的倾斜角。
2.盒的安装
盒7安装至主组件100A(安装部分103)的过程与拆卸操作相反,如下所述。图3B是示出盒7的插入路线的细节图。如将理解到的,盒7的插入路线与将盒7从安装部分103拆卸时的运动轨迹相同。因此,图3B所示运动轨迹用作盒7的拆卸路线。
用户打开门102以打开开口101。用户握住把手7b。并且,用户在开口7c一侧处于前沿端的情况下将盒7朝着安装部分103插入穿过开口101。此时,框架7a的所述下表面7f布置于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上。盒7沿着阻光板的上表面11a朝着安装部分103被推入主组件,使用阻光板11作为导向件。此时,盒7在横向上由侧框架50L、50R的内表面管制。
更具体地,盒7在沿移动方向由框架50L、50R的内表面管制的同时朝着安装部分103被推动。阻光板11设置有沿盒插入方向X1升高的后侧倾斜表面11a1、11a2。
在盒7被用户推至导向件17附近的过程中,盒7沿着阻光板11的下降倾斜表面11a1降低并且然后沿着导向件17的升高倾斜表面11a2、11a3升高。这里,如前所述,管制盒7相对于前进方向的倾斜角度。然后,凸台7d达到开口17a4,并且凸台7e达到开口17b4。更具体地,盒达到其中凸台7d与开口17a4的内壁(导向槽部分17a3的内壁)相接触并且凸台7e与开口17b4的内壁(导向槽部分17b3的内壁)相接触的位置。
由于倾斜表面11a1下降,用于允许盒7布置于阻光板11上的空间就能很大。另外,用于允许盒7从阻光板11拆卸的空间就能很大。因此,盒7安装至阻光板11或由此拆卸的操作性就能提高。
通过用户进一步推动盒,凸台7d沿着槽部分17a3的内表面升高,并且凸台7e沿着槽部分17b3的内表面升高。借此,盒7升高远离阻光板11的内表面11a(图3B)。通过进一步推动盒7,凸台7d经过槽部分17a1达到槽部分17a。另外,凸台7e经过槽部分17b1达到槽部分17b。此时,凸台7d压缩弹簧17c并进入槽部分17a。然后,凸台7d抵靠至抵靠部分(端面)17a1。
抵靠状态由弹簧17c的弹力维持。在这种状态下,鼓1与转印辊5相接触。第一导向部分17A定位凸台7d,在盒7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处,该凸台7d相对于安装方向布置于凸台7e下游。第一导向部分17A设置有开口17a4、槽部分17a3和槽部分17a(抵靠部分17a1、支撑部分17a2)。第一导向部分17A在用户推动盒7时向上导向凸台7d。
凸台7e达到槽17b。借此,盒7相对于安装部分103布置于预定的成像位置K(图3A)处(安装状态)。更具体地,凸台7e由槽部分17b的支撑部分17b2支撑,并且抵靠至槽部分17b的抵靠部分(端面)17a1。第二导向部分17B定位凸台7e,在盒7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处,该凸台7e相对于安装方向布置于凸台7d上游。
在盒7从主组件100A接收到用于旋转鼓1(显影辊4a)的旋转力时,使凸台7e与槽部分17b的内表面相接触,由此防止盒7绕着凸台7d旋转。
第二导向部分17B设置有开口17b4、槽部分17b3、槽部分17b(抵靠部分17b1、支撑部分17b2)。在用户推动盒7时,第二导向部分17B向上导向凸台7e并相对于主组件100A定位凸台7e。因而,限制了在盒7接收到用于旋转鼓1(显影辊4a)的旋转力时盒7的旋转。
第一导向部分17A和第二导向部分17B与导向件17成一体。第一导向部分17A相对于插入方向X1布置于第二导向部分17B的下游。
抵靠状态由弹簧17c的推压力维持。凸台7e由槽部分17b接收。此时,凸台7e由支撑部分17b2以粗略的状态支撑,也就是,在其与抵靠部分17b1间隔开的状态下(图3A,(b))支撑。换言之,在相对于主组件100A定位时,更倾向于在凸台7d上进行,而非凸台7e。另外,通过抵靠槽部分17b的内表面的凸台7e,防止了在盒7接收到来自主组件100A的旋转力时盒7绕着凸台7d旋转。
这样,防止了盒7的旋转。如前所述,导向件17使得盒7向上远离阻光板11地安装至安装部分103。
借此,盒7的安装姿态是稳定的。在盒7已安装的状态下,转印辊5弹性地抵靠鼓1通过框架7a的开口7c暴露的表面以形成转印压合部T。然后,用户将手从把手7b拿开并闭合门102。通过与门102互联的互联机构(未示出),在已安装盒7的驱动输入部分(未示出)和主组件的驱动输出部分(未示出)之间形成连接状态,并且在偏压输入部分(未示出)和主组件的偏压输出部分(未示出)之间形成连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装置100能进行成像操作。
如前所述,阻光板11从具有第二开口9的一侧延伸至安装部分103(鼓1)下面。阻光板11在具有开口9的一侧中设置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下降倾斜表面11a1。另外,阻光板11在具有安装部分103的一侧中在安装部分103下面设置有相对于水平方向上升的上升倾斜表面11a3(11a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上升倾斜表面11a2、11a3,但是它们不是必有的。替代地,上升表面可由单个上升表面或者多个上升表面构成。
根据本实施例,具有开口9的一侧设置有下降倾斜表面11a1,并且因此为盒7相对于主组件100A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安装部分103的一侧设置有上升倾斜表面11a3,并且因此能有效地抑制外部光线照射到鼓1上。另外,仅通过插入盒7,盒7能沿着导向件17被导向至安装部分103。
如前所述,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的导向件(主组件侧导向件)17包括设置于安装部分103的一个纵向端部处的导向件(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17和设置于安装部分103的另一纵向端部处的导向件(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17。为了简单起见附图中省略了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
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17和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未示出)在相对于盒7的安装方向X1的下游位置设置有导向槽部分(第一导向部分)17a3。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17和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未示出)设置有相对于安装方向X1布置于导向槽部分17a3的上游的导向槽部分(第二导向部分)17b3。
在盒7沿着上升倾斜表面11a2、11a3移动时,导向槽部分17a3向上导向设置于盒7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中的每个纵向端部处的第一定位凸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7d。导向槽部分17b3向上导向第二定位凸台(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7e,在所述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处,第二定位凸台(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7e相对于安装方向X1设置于凸台7d上游。导向件17在盒7位于阻光板11上方且与之间隔开的状态下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
因此,在盒7已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状态下,盒7不会接触阻光板11。因此,在盒7已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状态下,盒7不会与阻光板11干涉。因此,盒7能高准确度地定位至安装部分103。如前所述,在盒7沿着上升倾斜表面11a2、11a3移动时,第一导向部分17A向上导向盒7的凸台7d,并在盒7远离阻光板11的状态下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
第二导向部分17B向上导向凸台7e,并在盒7位于阻光板11上方且与之间隔开的状态下安装盒7。在将盒7从安装部分103取出时,实施相反的步骤。通过用户将盒7拉出,盒7朝着前侧移动同时沿着导向部分17A、17B降低。盒7在由阻光板11支撑的同时朝着前侧被导向并从主组件100A移除。
根据本实施例,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的操作能得到改进,尽管阻光板11也用于导向。另外,盒7从安装部分103的拆卸操作能得到改进。根据本实施例,盒7相对于安装部分103的定位准确度得到改进,尽管阻光板11也用于导向。
3.阻光板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允许将片材S引导至托盘8和托盘10的开口9没有设置用于闭合开口的门。替代地,本实施例使用托盘8作为如前所述的可打开元件。在本实施例中,这么做尤其考虑到开口9一般保持打开以使得装载操作变得容易的事实。
在包装装置100时,或者在长时间不使用装置100时,将托盘8折叠以闭合开口9。借此,没有由托盘8提供的相对于主组件100A的突出区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开口9通常保持常开。那么,外部干扰光线L(图4的(a)中的箭头)就倾向于通过开口9进入装置100。外部干扰光线L可能会被装置100中的内部元件所反射,导致如图4的(b)中的箭头L所示照射到鼓1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阻光板11用来阻止外部干扰光线L达到鼓1。
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11设置于手动供给托盘10上方。阻光板11从前侧延伸至后侧,更具体地在安装部分103下面从开口9的上端附近延伸。在后侧,阻光板在鼓1下面。阻光板11的前侧优选地在开口9的上端上方,因为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朝向盒7进入的光量。阻光板11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与主组件100A的内部宽度一样远。
更具体地,阻光板11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至框架50L,并且另一端固定至框架50R。阻光板11的材料是模塑材料,比如ABS、PC+ABS等,或者金属板件,比如硅涂覆的钢板。或者,其可以是具有阻光性的硬质塑料树脂材料等。
这里,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并且PC是聚碳酸酯。阻光板11的材料可以是任何类型,只要其能执行阻光的功能并且具有足以支撑和导向盒7的强度。阻光板11用来阻挡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开口9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干扰光线L以防止其达到鼓1。
也就是,阻光板11有效地减少照射到鼓1上的外部干扰光线L。这样,就防止了由于外部干扰光线L导致的图像质量恶化。这是因为照射的光线会改变潜像的电势,其结果是不希望的显影剂沉积于图像区域或其周围,这导致了图像质量恶化。
利用上述这种结构,阻光板11有效地阻挡外部干扰光线L并用于在将盒7安装至主组件和从中拆卸时对盒7进行导向。借此,设置用来导向盒7的导向件17能缩小和简化,由此能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置100的视图。本实施例的装置类似于实施例1的装置(装置100),但是阻光板11在其相对于盒7的插入方向的垂线而言的一端处设置有导轨(导向部分)11L,并且在另一端处设置有导轨(导向部分)11R。导轨11L、11R沿插入方向X1延伸。导轨11L、11R用来在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时以及在将盒7从安装部分103拆卸时对凸台7d、7e进行导向。
换言之,在阻光板11(相对于宽度方向,也就是,左右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处,导轨(调节部分)11L、11R向上折叠地一体提供。导轨11L和11R从开口101一侧延伸至导向件17的位置并且左右对称。当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和由此拆卸时,设置于盒7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处的凸台(突起)7d、7e分别放置于导轨11L和11R上。借此,盒7的下表面7f能相对于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升高。
在这种状态下,当盒7移动时凸台7d、7e在导轨11L、11R上滑动。因此,盒7能够在下表面7f不接触上表面11a的情况下相对于主组件100A安装和拆卸。除了上述导轨11L和11R之外,本实施例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的装置100。因此,为了简单起见省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类似地能提供实施例1的装置100的有利效果。另外,在将盒7安装至主组件100A和由此拆卸时,能避免鼓1直接接触阻光板11等。
[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阻光板11可相对于主组件100A旋转。图5B是本实施例的装置100的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阻光元件)11包括相对于盒7的插入方向X1而言的后侧部分11-1和前侧部分11-2(两个部件)。后侧部分11-1固定地设置于主组件100A的左侧框架50L侧和右侧框架50R之间。后侧部分11-1称为固定阻光板(固定阻光元件)。
固定阻光板部分11-1提供了上升表面11a2、11a3。在相对于固定阻光板11-1的连接部分中,前侧部分11-2可绕着设置于侧框架50L和50R之间的轴11c在侧框架50L和50R之间上下旋转。前侧部分11-2称为可旋转阻光板(可旋转阻光元件)。
可旋转阻光板11-2提供了下降表面11a1。阻光板11-1和阻光板11-2用来阻挡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开口9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干扰光线以防止其照射到鼓1上。也就是,减少了照射到鼓1上的外部干扰光线L。
阻光板11-2与门102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关联地绕着轴11c旋转。这将在下面描述。主组件100A的框架50L、50R的内表面的前侧设置有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并且可上下滑动的(两个)阻光板凸轮板25。凸轮板25设置有细长孔25a,设置于阻光板11-2的前侧处的水平轴11d的端部与细长孔25a接合。这样,阻光板11-2和凸轮25通过水平轴11d和细长孔25a彼此连接。
因此,凸轮25的上下运动使得阻光板11-2绕着轴11c上下旋转。外壳凸轮26固定至前侧。当门102相对于主组件100A绕着轴102a旋转以打开或闭合时,凸轮板26与门102一体地绕着轴102a旋转。凸轮26设置于主组件100A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并且两个凸轮26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凸轮26分别相应于凸轮25。凸轮25与凸轮26的旋转相互关联地上下移动。
如图5B所示,在门102保持在闭合位置A以使得开口101闭合的状态下,凸轮25由凸轮26的隆起部分升高并采取上部位置。借此,阻光板11-2绕着轴11c朝着安装部分103旋转并且维持于上部位置。
换言之,阻光板11-2的位置在其相对于其下面的手动插入托盘10倾斜的状态下确定(阻光板11-2相对于托盘10退回)。在这种状态下,能保证托盘10和阻光板11-2之间的空间,也就是,用于允许片材供应入片材托盘10的操作空间较大。这样,改进了将片材S供应入托盘10的供应操作性。
图6A用虚线示出了朝向门102的打开位置的中间状态并且用实线示出了门102处于打开位置B的状态。随着门102的打开旋转,凸轮26旋转。与之相互关联地,凸轮25向下移动。随着这种运动,可旋转阻光板11-2绕着轴11c向下旋转。在门102处于打开位置B的状态中,凸轮26远离凸轮25。在这种状态下,凸轮25降低至其中其底端部分抵靠至设在主组件100A中的接收部分8b的位置并保持于此。
因而,阻光板11-2的位置在其基本上与其下面的托盘10平行的状态下确定。通过在这种状态下降低阻光板11-2,可用于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运动空间能相对较大。也就是,能确保用于盒7的安装和卸载的较大操作空间。盒7相对于主组件100A的安装和卸载操作在门102如图6B所示打开(前侧进出)的状态类似于实施例1通过开口101实施。
在盒7插入主组件100A时,导向工作由邻近定位位置的导向件17实现以及不然的话由阻光板11-2和11-2实现,类似于实施例1。如图6A所示,处于打开位置的门102朝着相对于开口101的闭合位置移动,由此凸轮26与门102的闭合旋转相互关联地使凸轮25向上运动。借此,阻光板11-2绕着轴11c向上旋转。然后,通过充分闭合门102,阻光板11-2维持于图5B所示的上部旋转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本实施例中赋予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其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如图5B所示,在门102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阻光板11-2处于相对于托盘10退回的位置(上部位置)。如图6B所示,在门10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阻光板11-2处于下部位置。
因而,装置能减小尺寸同时确保在用户移动宽度调节板10a时足够的操作区域、在供给部分附近实施卡纸清理操作时供给部分中足够的操作区域、以及阻光板11和扫描器3之间用于安装和卸载盒7的足够的间隙。
[实施例4]
图7的(a)部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装置100的视图。类似于实施例3的装置100,在本实施例的装置100中,阻光板11由两个部件构成,也就是固定阻光板11-1和可旋转阻光板11-2。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11-2仅借助于上推弹簧(弹性元件)28的弹力升高至上部位置而不与门102的旋转相互关联。
处于自由状态的阻光板11-2由弹簧28的弹力升高并从而保持于上部位置。借此,阻光板11-2绕着轴11c朝向安装部分103旋转并保持于此。阻光板11-2的位置在其相对于位于阻光板11-2下面的托盘10倾斜的状态下确定(阻光板11-2相对于托盘10退回)。在这种状态下,能保证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也就是托盘10和阻光板11-2之间的较大空间用于将片材S供应入托盘10。
在相对于主组件100A安装和拆卸盒7时,在用户打开门102之后抵抗弹簧28的弹力手动地升高阻光板11-2。或者,阻光板11-2由于盒7的重量抵抗弹簧28的弹力下降。阻光板11-2能被向下推动直到其被止动销29止动。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3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本实施例中赋予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其详细描述。
[实施例5]
图7的(b)部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装置100的主要部件的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盒7与阻光板11的旋转相互关联地插入安装部分103。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11可绕着在后侧设置于框架50L、50R之间的轴11c在框架50L、50R之间上下旋转。阻光板11的旋转可如相对于实施例3所述的那样与门102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相互关联地进行,或者其可如相对于实施例4所述的那样借助于弹簧28以及手动地进行。
通常,在用户将盒7安装至安装部分103时,用户将盒7推动至成像位置K并将其设置于安装位置。所设置的位置是其中销钉7d与接合部相接合并且销钉7e与槽17b相接合的位置。利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即使在盒7没有插入至其中转印辊5与鼓1相接触的成像位置K时(图7的(b)),盒7也能自动地被推动。
更具体地,借助于阻光板11的向上旋转力,阻光板11的表面11d与盒7的表面7h相接触,由此盒7沿插入方向X1被推动。借此,盒7被导向至成像位置K。
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在盒7没有充分地被推入安装部分103时,盒7也能与阻光板11的旋转相互关联地被自动推动至足够程度。因此,能改进盒7插入时的可用性。对于用于推动盒7的结构,门102设置有突起等(未示出)。当门102旋转时,所述突起等抵靠盒7。
借此,盒7能被进一步推动。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11的位置和成像位置K之间的距离相当小。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其中门102设置有突起的上述情况相比较,推动结构能在尺寸上减小并简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4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本实施例中赋予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其详细描述。
[实施例6]
图8A和图9的(a)部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装置100的主要部件的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门102用作在盒7移动进出主组件100A时的导向件。本实施例的装置100类似于实施例1的装置100,门102绕着其旋转以打开和闭合门的中心轴102a的位置处于与阻光板11的前侧端部相同的水平(高度)。门102相对于主组件100A绕着轴102a旋转。
门102绕着轴102a向上旋转至闭合开口101的闭合位置A(图8A)。闭合的门102维持于其借助于钩元件(未示出)与装置100的主组件锁闭的状态。另外,在钩元件被释放时,门102能向前运动至其中门102基本上水平且门102打开的打开位置B(图8B)。
借此,开口101被打开得很大。门102的打开状态由止动件(未示出)稳定地维持。上表面(门的内表面)102b在门102打开时基本上与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平齐。开口9在主组件100A的前侧中开口于轴102a下面。
相对于安装部分103安装和拆卸盒7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在门102处于打开位置时(图8B)通过开口101实施。这与实施例1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在盒7插入主组件100A和从中移除时,打开至打开位置B的门102的上表面102b连同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一起用作导向件。盒7的插入路线是如此的以使得盒7的下表面7f首先沿着门102的上表面102b移入主组件100A。
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盒7由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导向。插入盒7时的导向在安装部分103附近(设定位置)借助于导向件17实现,并且在其他位置借助于打开的门102的上表面102b和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来实现,类似于实施例1。用于由导向件17将盒7导向至安装部分103的结构和用于将盒定位于安装部分103中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用于移除盒7的路线与用于将其插入的路线相反。
如图9的(a)所示,盒7设置有倾斜表面(待导向部分)7h,并且门102设置有倾斜表面(导向部分)102c。借此,在安装和卸载盒7时,盒7能从门102平稳地越至阻光板11或者从阻光板11至门102。
根据本实施例,在插入盒7时,盒7能相对于门102被导向。因此,与常规系统相比,无需在插入盒7时将盒7与开口101对准。于是,能提高插入盒的可用性。在本实施例中,阻光板11的一部分可与门102的旋转相互关联地移动,类似于实施例3,并且那么就能提供与实施例3相同的有利效果。
[实施例7]
图9的(b)部分、图10A和1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装置100。在实施例6的装置100中,盒7是所谓的一体型处理盒。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可安装至主组件100A的盒可以是所谓的可分离盒。更具体地,其可以是显影盒或鼓盒。因此,在使用显影盒时,鼓1可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
在本实施例中,鼓1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图像在显影盒7A可拆卸地安装至安装部分103的状态下形成于片材S上。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本实施例中赋予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其详细描述。
盒7A是用粉末状显影剂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器件。盒7A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显影元件)4a、以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4b。盒7A可拆卸地安装至安装部分103。在盒在安装部分103中设置就位的状态下,显影辊4a或间隔辊(未示出)与鼓1相接触。借此,能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鼓1设置于主组件100A中。
因此,在盒7A中,成像位置K是在该处能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的位置(图10A和10B所示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盒7A设置于成像位置K时,显影辊4a或间隔辊(未示出)与鼓1相接触。盒7A在框架7a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凸台7d、7e,类似于实施例1的盒7。
另外,设置有由用户抓握的把手7b。框架50L、50R的内表面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相应盒导向件(主组件侧面导向部分)17。导向件17的结构基本上与参照图7描述的导向件17(实施例5)相同。
用于相对于主组件100A安装和拆卸盒7A和用于将盒7A定位于安装部分103中的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更具体地,盒7A通过开口101(图10A和10B)插入。盒7A由框架7a的下表面7f和阻光板11的上表面11a导向。在安装部分103附近,凸台7d、7e由导向件17导向。在安装后,凸台7d由弹簧(弹簧元件)17c的弹力(推压力)推压至导向件17的槽部分17a的端面17d。
借此,盒7A在安装部分103中设置就位。在这种状态下,显影辊4a或间隔辊(未示出)与鼓1相接触。借此,能显影形成于鼓1上的静电潜像。
根据本实施例,一部分导向部分17A、17B是共用的。更具体地,凸台7d、7e通过共用开口17a4和17b4进入槽17a3、17b3。凸台7d、7e在由槽17a3、17b3导向的同时向上移动。并且,盒7A在凸台7d与抵靠部分17a1抵靠的状态下定位至安装部分103。
在这种状态下,盒7A在阻光板11上方。在从主组件100A拆卸盒7A时,过程相反。根据本实施例,凸台7d与显影辊4a的轴线同轴。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有利效果。
图11的(a)部分和(b)部分示出了实施例1的装置100的尺寸。在图11的(a)部分中,L1是下降表面11a1的长度并且为大约100mm;L2是上升表面11a2的长度并且为大约30mm;并且L3是上升表面11a2的长度并且为大约40mm。另外,θ1是下降表面11a1相对于水平面的下降角度并且为大约10度;θ2是上升表面11a2相对于水平面的上升角度并且为大约7度;θ3是上升表面11a3相对于水平面的上升角度并且为大约40度;
阻光板11的宽度为大约280mm,并且基本上与开口101的宽度相同。在图11的(b)部分中,L4是开口101的宽度且为大约280mm,并且L5是开口101的高度且为大约75mm。另外L6是开口9的高度并且为大约60mm。然而,这些尺寸是示例并且在本发明中不是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中,通过托盘8和阻光板11基本上防止了外部光线照射到鼓1上。然而,在本发明内可选地,阻光板11的布置选择成使得在不使用托盘8的情况下基本上防止外部光线照射到鼓1上。
根据前述实施例,用于沿预定方向将盒7(7A)导向入主组件100A的器件能执行基本上防止已经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光线照射到感光鼓1上的功能。
另外,根据前述实施例,用于基本上防止已经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光线照射到感光鼓1上的阻光板(阻光元件)11还用作沿预定方向将盒7(7A)导向入主组件100A的导向器件。
这些有利效果有助于缩小装置的尺寸。另外,根据前述实施例,能抑制进入主组件100A的外部光线。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细节并且本申请应当覆盖落入所述改进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种变型或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用于在盒安装至该装置的主组件的安装部分的状态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开口,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用于允许所述盒进入主组件以将所述盒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
可打开元件,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并且能在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开口的闭合位置和用于打开所述第一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第二开口,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用于允许记录材料进入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以供应记录材料;以及
阻光元件,其设置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以抑制至少一部分已经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的外部光线照射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
其中在将所述盒通过由所述可打开元件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而打开的所述第一开口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时,所述阻光元件用来朝着所述安装部分对所述盒进行导向;以及
其中所述阻光元件在所述安装部分下面从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延伸,并且其中所述阻光元件在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中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下降的下降表面,并且在设置所述安装部分的一侧中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上升并且布置于所述安装部分下面的上升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还包括在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分的一个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以及在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分的另一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其中所述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和所述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均包括相对于所述盒的安装方向设置于相对下游位置的第一导向部分和设置于相对上游位置的第二导向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盒沿着所述上升表面移动,所述第一导向部分将分别邻近所述盒的一端和另一端设置的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向上导向,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将分别邻近所述盒的所述一端和另一端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上游的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向上导向,并且所述盒在盒与所述阻光元件间隔开且在其上方的状态下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还包括在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分的一个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以及在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分的另一纵向端部附近的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其中所述第一主组件侧导向件和所述第二主组件侧导向件均包括相对于所述盒的安装方向设置于相对下游位置的第一导向部分和设置于相对上游位置的第二导向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导向部分定位分别邻近所述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设置的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定位分别邻近所述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上游的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与设在所述盒中的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轴线同轴地布置或者与设在所述盒中的显影辊的轴线同轴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盒邻近盒的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均设置有突起,并且所述阻光元件在所述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处均设置有用于管制所述突起的运动方向的管制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中所述突起分别用作邻近所述一个纵向端部和另一纵向端部的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和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同轴地布置并且在盒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的状态下相对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定位,并且所述第二盒侧待定位部分通过抵靠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来限制所述盒绕着所述第一盒侧待定位部分的旋转,否则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接收的旋转力会导致这种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阻光元件能相对于该装置的所述主组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与所述阻光元件的旋转互相关联地,所述盒被插入所述安装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与所述可打开元件的旋转互相关联地,所述阻光元件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在将所述盒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时,所述可打开元件在其处于打开位置时对所述盒进行导向。
CN2011100445247A 2010-09-22 2011-02-23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Active CN102411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2045A JP4995311B2 (ja) 2010-09-22 2010-09-22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2045 2010-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1294A CN102411294A (zh) 2012-04-11
CN102411294B true CN10241129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581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45247A Active CN102411294B (zh) 2010-09-22 2011-02-23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6081B2 (zh)
JP (1) JP4995311B2 (zh)
KR (1) KR101408430B1 (zh)
CN (1) CN102411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1331B2 (ja) * 2011-06-30 2015-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62273B2 (ja) * 2012-07-09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070B2 (ja) * 2012-07-09 2016-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35298B (zh) * 2013-03-07 2016-11-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6051962B2 (ja) * 2013-03-07 2016-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1961B2 (ja) * 2013-03-07 2016-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42990B2 (ja) * 2013-03-29 2017-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6135305B2 (ja) * 2013-05-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274498B2 (en) 2013-08-13 2016-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and exposure unit arrangement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48752B2 (ja) 2014-03-28 2017-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77751B2 (en) * 2014-03-31 2016-06-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cartridge rotatabl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ositions
JP6128044B2 (ja) 2014-03-31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4474B2 (ja) 2015-01-27 2018-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04964992U (zh) * 2015-09-10 2016-01-13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粉盒的侧盖及墨粉盒
JP6790390B2 (ja) * 2016-03-15 2020-1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48672B2 (ja) 2017-05-17 2021-03-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21748B2 (en) * 2017-07-28 2020-11-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7254548B2 (ja) * 2019-02-13 202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068677B1 (en) * 2020-08-26 2021-07-20 Hin Leong Tan Card read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744A (zh) * 2003-09-24 2006-11-01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6739U (zh) * 1985-06-26 1987-01-16
JPH04182226A (ja) * 1990-11-19 1992-06-29 Mita Ind Co Ltd 外光侵入防止構造
EP0496400B1 (en) * 1991-01-25 1997-05-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rocess cartridge mounting feature
JP3200254B2 (ja) * 1993-08-30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05243A (ja) 1995-04-28 1996-11-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97746A (ja) * 1996-01-18 1997-07-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媒体保管手段
JP2000351455A (ja) * 1999-06-11 2000-12-19 Kyocer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97611A (ja) * 1999-07-26 2001-04-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1882B2 (ja) * 2003-01-22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9281B2 (ja) 2003-07-11 2008-12-0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0198A (ja) * 2003-08-21 2005-03-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7139507B2 (en) * 2004-03-22 2006-11-21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nd demounting process cartridge
KR100618344B1 (ko) * 2005-01-19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683181B1 (ko) * 2005-03-21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7102041A (ja) * 2005-10-06 2007-04-1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0351B2 (ja) * 2005-12-28 2010-1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1508A (ja) * 2007-07-26 2009-02-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2508B2 (ja) * 2009-12-11 2010-11-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744A (zh) * 2003-09-24 2006-11-01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24507A 2004.08.12
JP特开2007-102041A 2007.04.19
JP特开2007-176696A 2007.07.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08430B1 (ko) 2014-06-17
JP4995311B2 (ja) 2012-08-08
JP2012068371A (ja) 2012-04-05
KR20120031108A (ko) 2012-03-30
CN102411294A (zh) 2012-04-11
US20120070185A1 (en) 2012-03-22
US8886081B2 (en)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1294B (zh)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30835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7416B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392533C (zh) 成像设备及分离构件
CN101308357B (zh) 成像设备
JP39454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28084C (zh) 成像设备
CN100412725C (zh) 成像设备
US7725051B2 (en)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the cartridge in and from a main body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174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592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36485B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EP2541342B1 (en) Image-forming device
CN103092022A (zh) 成像装置和盒
CN103425021A (zh) 成像设备
CN10219336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5140369A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rocess cartridge containing a belt shaped image carrier, toner replenishing means and detachable paper cartridge
JP52082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577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supporting member for dismountably supporting one or more cartridges
JP5159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725063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with interlockingly movable two paper guide members
US99042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ccomodating toner collection container
JPH04669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68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2177783U (zh) 一种高质量打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