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4100B - 风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4100B
CN102384100B CN201110272058.8A CN201110272058A CN102384100B CN 102384100 B CN102384100 B CN 102384100B CN 201110272058 A CN201110272058 A CN 201110272058A CN 102384100 B CN102384100 B CN 102384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motor
rotating speed
control system
excess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20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4100A (zh
Inventor
佐藤俊彰
堂前浩
键村纪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4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4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1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5/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 H02P5/68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dc dynamo-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02H7/083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for electric motors with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85Star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多个风扇的系统,并且提供一种当工作中的风扇成为过负荷状态时,消除过负荷的风扇控制系统。其具备第1风扇(21)、与第1风扇(21)相邻的第2风扇(22)、使第1风扇(21)旋转的第1电动机(31)、使第2风扇(22)旋转的第2电动机(32)、控制部(4)。控制部(4)控制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当成为必须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同时也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

Description

风扇控制系统
本案是申请日为2008年5月20日、申请号为200880014263.0、发明名称为风扇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多个台风扇的风扇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驱动空调机室外机的风扇(以下简称室外风扇)的电动机由变换器控制,转速被不受外部负荷大小的影响地按照指令控制。一般情况下,室外风扇被配置在屋外,因此,处于很容易受到自然风引起的正转或者反转方向的负荷影响的状态。因此,因反转方向的负荷引起电动机电流增加,或者因正转方向的负荷引起风扇超过目标转速旋转,有时会出现过电流、过电压、失步等状况,导致异常停止。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已经公开了一种方法:预先设定即使向电动机通电也不会出现问题的允许转速范围,当风扇超过该允许转速范围而旋转时,不向电动机通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3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方法主要用来避免驱动单一风扇时的过负荷,如图1所示,在相同的空气流路中搭载多个室外风扇,当所有的风扇都工作时,例如,对于仅一个风扇变成过负荷时的处理方法并没有任何记载。
本发明的课题是控制多个风扇的系统,提供一种当工作中的风扇变成过负荷时,消除该过负荷的风扇控制系统。
第1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具备:第1风扇、与第1风扇相邻的第2风扇、使第1风扇旋转的第1电动机、使第2风扇旋转的第2电动机、和判断第1风扇是否为过负载、控制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转速的控制部。控制部包括控制第1电动机和第2电动机转速的变换器回路和向变换器回路输入驱动信号的驱动回路,控制部通过驱动回路向变换器回路输入驱动信号,使得第1电动机(31)和第2电动机(32)成为规定的转速,当第1风扇为过负载时,控制部通过驱动回路使第1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并且使第2电动机停止。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控制部使第1电动机的运转停止时,也使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因此,第1风扇不会因第2风扇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不会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第1风扇的再起动变得容易。
第2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1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控制部使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使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同时开始起动动作。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由于第1风扇与第2风扇几乎同时开始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因其中一个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导致另一个风扇反转,或者防止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
第3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2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起动动作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旋转停止后开始。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由于能够从停止状态使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再起动,因此,多余的负荷不会作用在各个电动机上。
第4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2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起动动作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转速变成规定转速以下后开始。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如果在停止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因惯性也旋转,或者第1风扇以及第2风扇受到自然风的影响无法停止,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旋转,那么,就能使其待机直至各个电动机的转速变成能够起动的转速,因此,作用在各个电动机上的负荷得以减轻。
第5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4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规定转速被设定为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起动时不会异常停止的转速。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将起动时流经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或者将因起动时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而升压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能够降低对各个电动机以及各个电动机的变换器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的损坏。
第6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2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起动动作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待机规定时间后开始。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如果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各个电动机也因惯性旋转,那么,通过在各个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使其待机规定时间,这样就能使转速下降至各个电动机能够再起动的范围。
第7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是第6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规定时间被设定为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起动时不会异常停止的时间。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将起动时流经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或者将因起动时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而升压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能够降低对各个电动机以及各个电动机的变换器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的损坏。
在第1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控制部使第1电动机的运转停止时,也使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因此,第1风扇不会因第2风扇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不会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第1风扇的再起动变得容易。
在第2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由于第1风扇与第2风扇几乎同时开始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因其中一个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导致另一个风扇反转,或者防止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
在第3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由于能够从停止状态使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再起动,因此,多余的负荷不会作用在各个电动机上。
在第4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如果在停止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因惯性而旋转,或者第1风扇以及第2风扇受到自然风的影响无法停止,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旋转,那么,就能使其待机直至各个电动机的转速变成能够起动的转速,因此,作用在各个电动机上的负荷得以减轻。
在第5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将起动时流经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或者将因起动时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而升压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能够降低对各个电动机以及各个电动机的变换器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的损坏。
在第6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如果在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各个电动机也因惯性旋转,那么,通过在各个电动机的运转停止后使其待机规定时间,这样就能使转速下降至各个电动机能够再起动的范围。
在第7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系统中,将起动时流经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或者将因起动时从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而升压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能够降低对各个电动机以及各个电动机的变换器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室外机的结构图。
图2是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第1变形例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第2变形例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4,控制部
21,第1风扇
22,第2风扇
31,第1电动机
32,第2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1实施方式)
(风扇控制系统)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室外机的结构图。在图1中,在空调机室外机2的上部配置有第1风扇21和第2风扇22,它们相邻。第1风扇21与第1电动机31的旋转轴直接连接,第2风扇22与第2电动机32的旋转轴直接连接。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由变换器控制,转速以及加速度的更改容易。
控制部4被收纳在空调机室外机2的规定的电子部件箱中,控制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室外热交换器13沿着空调机室外机2的侧壁配置。在空调机室外机2的侧壁形成有吸入口20,通过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旋转,空气从吸入口20被吸入,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后到达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并且被向空调机室外机2的上方吹出。
(控制电路)
图2是风扇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在图2中,控制部4为了控制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具有两个整流电路41、42、两个驱动电路51、52及两个变换器电路61、62。控制部4还具有控制两个驱动电路51、52的微型计算机40。微型计算机40内置CPU和存储器。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是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从变换器电路61、62供给电压的定子以及与定子相对的具有磁铁的转子构成。
整流电路41、42是由六个二极管组成的电桥电路,从电源10的交流电压生成直流电压然后供给变换器电路61、62。变换器电路61、62是由六个晶体管构成的电桥电路,从驱动电路51、52向各个晶体管输入驱动信号。
第1转速传感器71检测第1电动机31的转速。在第1电动机31的定子中组装霍尔元件,第1转速传感器71通过该霍尔元件能够检测出第1电动机31的转子的转速。同样,第2转速传感器72检测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在第2电动机32的定子中组装霍尔元件,第2转速传感器72通过该霍尔元件能够检测出第2电动机32的转子的转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转速用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代用。微型计算机40一边监视来自第1转速传感器71以及第2转速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一边向变换器电路61、62的各个晶体管输入驱动信号,以使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变为规定的转速。
(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
在相同空气流路中使用多个风扇的空调机室外机中,当所有的风扇旋转时,如果一个风扇过负荷而停止,那么,停止的风扇因旋转的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而难以再起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该风扇控制系统进行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下面,参照附图,对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进行说明。
图3是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在图3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中判断第1风扇21或者第2风扇22是否因过负荷已经异常停止。在异常停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使未异常停止一侧的风扇的运转停止,使其变成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均停止运转的状态。
在步骤S3中,判断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旋转是否已经停止。即使停止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运转,有时也会因惯性而旋转,或者因自然风而正转或者反转。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再起动各个电动机,那么,因反转方向的负荷,电动机电流增加,或者因正转方向的负荷,风扇超过目标转速旋转,因此,有时会出现过电流、过电压、失步等状况,导致异常停止。当步骤S3中的判断为Yes时,进入步骤S4,使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开始再起动动作。
如上所述,在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中,即使在相同的空气流路中所使用的多个风扇之中的一个风扇异常停止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也停止所有的风扇然后进行再起动动作。
(风扇的过负荷避免控制)
上述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是在风扇因过负荷而异常停止时的控制,在实际的运转中,风扇的停止使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量减少,并且使空调机室外机2的运转性能下降,因此,最好尽量地避免风扇的停止。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风扇变成过负荷时,并不使风扇立即停止,而是进行消除过负荷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下面,参照附图,对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进行说明。
图4是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在图4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1中判定第1风扇21或者第2风扇22是否变成过负荷。在检测出过负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在未检测出过负荷的情况下,继续监视过负荷。
在步骤S12中,使第1风扇21的转速N1下降规定数,使第2风扇22的转速N2也下降规定数。控制部4通过使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下降来消除过负荷,并且,使相邻的风扇的转速也下降,抑制相邻的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产生的负荷。
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由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负荷状态决定,这样,就很容易消除过负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尽量控制未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的下降幅度,这样,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与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成为不同值。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中,即使在相同的空气流路中所使用的多个风扇之中的一个风扇变成过负荷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40也使所有的风扇的转速下降。
(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中,停止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旋转的停止是使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再起动的条件。但是,在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受到自然风的影响的情况下,其旋转得以维持,因此,待机直至停止是不符合逻辑的。因此,在第1变形例中,当转速变成规定转速以下时,进行允许再起动的控制。下面,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
图5是第1变形例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在图5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101中判断第1风扇21或者第2风扇22是否因过负荷已经异常停止。在异常停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使未异常停止一侧的风扇的运转停止,使其变成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均停止运转的状态。
在步骤S103中,判断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旋转是否已经变成规定转速以下。即使停止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运转,有时也会因惯性而旋转,或者因自然风而正转或者反转。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再起动各个电动机,那么,因反转方向的负荷,电动机电流增加,或者因正转方向的负荷,风扇超过目标转速旋转,因此,有时会出现过电流、过电压、失步等状况,导致异常停止。
但是,通过实验确认,如果其转速变成即使开始再起动动作也不会异常停止的规定转速以下,那么,就能够安全地起动。当在步骤S103中的判断变成Yes时,进入步骤S104,开始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再起动动作。
(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在第1变形例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中,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变为规定转速以下是使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再起动的条件,但是,作为获得同样效果的手段,在第2变形例中,对其进行控制,在从停止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运转后待机规定时间后允许再起动。下面,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风扇的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
图6是第2变形例的风扇停止以及再起动控制的流程图。在图6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01中判断第1风扇21或者第2风扇22是否因过负荷已经异常停止。在异常停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2,使未异常停止一侧的风扇的运转停止,使其变成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均停止运转的状态。
在步骤S203中,判断是否在使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运转停止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即使在停止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运转后,电动机有时也会因惯性而旋转,或者因自然风而正转或者反转。如果在转速未下降至安全范围的状态下再起动各个电动机,那么,因反转方向的负荷,电动机电流增加,或者因正转方向的负荷,风扇超过目标转速后旋转,因此,有时会出现过电流、过电压、失步等状况,导致异常停止。
但是,通过实验确认,如果经过了即使开始再起动动作也不会出现异常停止的规定时间后,那么,转速也下降至安全范围,因此,能够安全地起动。当在步骤S203中的判断变成Yes时,进入步骤S204,开始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的再起动动作。
(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
(1)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控制部4使第1电动机31停止时也使第2电动机32停止,因此,第1风扇21不会因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不会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第1风扇21的再起动变得容易。同样,当控制部4使第2电动机32停止时也使第1电动机31停止,因此,第2风扇22不会因第1风扇21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不会受到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第2风扇22的再起动变得容易。由于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再起动同时开始,因此,第1风扇21与第2风扇22几乎同时开始旋转,从而防止因其中一个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引起另一个风扇受到反转或者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
(2)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同时也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然后减轻使第1风扇21反转的负荷。同样,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同时也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然后减轻使第2风扇22反转的负荷。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中,当一个风扇变成过负荷时,采取无条件地使其它的风扇的转速下降以避免过负荷的控制,但是为了确保风量,也可以进行控制,使未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在可能的范围内上升。
(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
图7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在图7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21中判断第1风扇21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如果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22,如果未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S22中,使第1风扇21的转速N1下降规定数,使第2风扇22的转速N2上升规定数。此处,通过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消除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同时,通过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弥补因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而减少的风量。
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由第1风扇21的负荷状态决定,并且根据负荷状态决定转速的下降幅度,因此,能够尽快地消除过负荷。此外,为了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上升幅度由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和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所要求的风量的总和决定。
但是,即使在步骤S22中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因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导致吸入一侧的动压增加,也可能因使第1风扇21反转的负荷而无法消除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因此,在步骤S23中,判断第1风扇21的过负荷是否已经被消除。如果过负荷已被消除,则进入步骤S24,如果过负荷未被消除,则返回步骤S22。
此外,即使在步骤S22中第1风扇21的过负荷被消除,因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也可能导致第2风扇22变成过负荷。因此,在步骤S24中,判断第2风扇22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如果检测出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25,使第2风扇22的转速N2下降规定数,消除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如果未检测出过负荷,则终止控制。
如果在步骤S21中未检测出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26,判断第2风扇22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此处,如果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27,如果未检测出过负荷,则返回步骤S21。
在步骤S27中,使第2风扇22的转速N2下降规定数,使第1风扇21的转速N1上升规定数。此处,通过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消除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同时,通过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弥补因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而减少的风量。
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由第2风扇22的负荷状态决定,并且根据负荷状态决定转速的下降幅度,因此,能够尽快地消除过负荷。此外,为了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上升幅度由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和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所要求的风量的总和决定。
但是,即使在步骤S27中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因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导致吸入一侧的动压增加,也可能因使第2风扇22反转的负荷而无法消除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因此,在步骤S28中,判断第2风扇22的过负荷是否已经被消除。如果过负荷已被消除,则进入步骤S29,如果过负荷未被消除,则返回步骤S27。
此外,即使在步骤S27中第2风扇22的过负荷被消除,因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也可能导致第1风扇21变成过负荷。因此,在步骤S29中,判断第1风扇21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如果检测出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30,使第1风扇21的转速N1下降规定数,消除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如果未检测出过负荷,则终止控制。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中,微型计算机40使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下降以避免过负荷,同时,尽可能地使相邻的风扇的转速上升以弥补减少的风量。
(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同时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上升,然后消除第1电动机31的过负荷,同时弥补第1风扇21的风量不足。同样,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同时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上升,然后消除第2电动机32的过负荷,同时弥补第2风扇22的风量不足。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为了确保风量,进行控制以使未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在可能的范围内上升。
(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
图8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的流程图。在图8中,微型计算机40在步骤S31中判断第1风扇21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如果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32,如果未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2中,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规定数,消除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在步骤S33中,判断第1风扇21下降后的转速N1是否低于规定转速Nc1。此处,能够对抗相邻的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的转速被预先设定为规定转速Nc1,如果下降后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Nc1,那么,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第1风扇21的过负荷就不会被消除。
如果在步骤S33中的判断为Yes,则进入步骤S34,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规定数。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由第1风扇21的负荷状态决定,过负荷被尽快地消除。此处,为了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尽可能地抑制未成为过负荷的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与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成为不同值。
如果在步骤S33中的判断为No,则进入步骤S35,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规定数,弥补减少的风量。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上升幅度由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和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所要求的风量的总和决定,因此,能够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
如果在步骤S31中未检测出过负荷,则进入步骤S36,判断第2风扇22是否已经变成过负荷。如果为Yes,则进入步骤S37,如果为No,则返回开始。
在步骤S37中,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规定数,消除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在步骤S38中,判断第2风扇下降后的转速N2是否低于规定转速Nc2。此处,能够对抗相邻的第1风扇21的吸入一侧的动压的转速被预先设定为规定转速Nc2,如果下降后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Nc2,那么,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第2风扇22的过负荷就不会被消除。
如果在步骤S38中的判断为Yes,则进入步骤S39,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规定数。第1电动机31以及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由第1风扇21的负荷状态决定,过负荷被尽快地消除。此处,为了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尽可能地抑制未成为过负荷的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下降幅度与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成为不同值。
如果在步骤S38中的判断为No,则进入步骤S40,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规定数,弥补减少的风量。第1电动机31的转速的上升幅度由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下降幅度、和第1风扇21以及第2风扇22所要求的风量的总和决定,因此,能够防止风量的过度减少。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的风扇过负荷避免控制中,预先设定能够对抗相邻的风扇的吸入一侧的动压的规定转速,微型计算机40使成为过负荷的风扇的转速下降以避免过负荷,同时,当转速下降后也高于规定转速时,使相邻的风扇的转速上升,以弥补减少的风量。另一方面,当因转速下降而低于规定转速时,使相邻的风扇的转速下降。
(第3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该风扇控制系统中,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当使其下降的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时,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当使其下降的第1电动机31的转速高于规定转速时,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上升。即,如果第1风扇21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那么,就无法对抗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因此,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降低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另一方面,当第1风扇21的转速高于规定转速时,足以对抗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旋转,因此,使第2风扇22的转速上升,以弥补因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所导致的风量减少。
同样,当成为因过负荷必须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的状态时,控制部4使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下降,当使其下降的第2电动机32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时,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下降,当使其下降的第2电动机32的转速高于规定转速时,使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上升。即,如果第2风扇22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那么,就无法对抗第1风扇21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因此,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下降,降低第1风扇21的吸入一侧的动压。另一方面,当第2风扇22的转速高于规定转速时,足以对抗第1风扇21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旋转,因此,使第1风扇21的转速上升,以弥补因第2风扇22的转速下降所导致的风量减少。
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相同的空气流路中设置两个风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风扇并非局限于两个,即使在设置有多个风扇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控制,这样,就能正确地控制所有的风扇。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多个相邻的风扇的至少一个变成过负荷时,不必停止该风扇就能消除过负荷,因此,对于控制多个风扇的空调机或者风扇过滤装置非常有用。

Claims (7)

1.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其控制设置在相同的空气流路内的多个风扇,所述风扇控制系统具备:
第1风扇(21)、
与所述第1风扇(21)相邻的第2风扇(22)、
使所述第1风扇(21)旋转的第1电动机(31)、
使所述第2风扇(22)旋转的第2电动机(32)、
判断所述第1风扇(21)是否为过负载,控制所述第1电动机(31)的转速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的转速的控制部(4),
所述控制部(4)包括:
控制所述第1电动机(31)和所述第2电动机(32)转速的变换器回路、
向所述变换器回路输入驱动信号的驱动回路,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驱动回路向所述变换器回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使得所述第1电动机(31)和所述第2电动机(32)成为规定的转速,
当所述第1风扇(21)为过负载时,所述控制部(4)通过所述驱动回路使所述第1电动机(31)的运转停止的同时,使所述第2电动机(32)的运转停止,从而所述第1风扇(21)不会因所述第2风扇(22)的吸入一侧的动压而反转,或者不受反转方向的负荷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控制部(4)使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的运转停止后,使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同时开始起动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起动动作在所述第1电动机(31)的旋转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的旋转停止后开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起动动作在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的转速变成规定转速以下后开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规定转速被设定为在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起动时不会异常停止的转速。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起动动作在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的运转被停止后待机规定时间后开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所述规定时间被设定为在所述第1电动机(31)以及所述第2电动机(32)起动时不会异常停止的时间。
CN201110272058.8A 2007-05-22 2008-05-20 风扇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4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5038 2007-05-22
JP2007135038A JP4254885B2 (ja) 2007-05-22 2007-05-22 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を備えた空調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2630A Division CN101675250B (zh) 2007-05-22 2008-05-20 风扇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4100A CN102384100A (zh) 2012-03-21
CN102384100B true CN102384100B (zh) 2014-10-01

Family

ID=4003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2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250B (zh) 2007-05-22 2008-05-20 风扇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
CN20111027205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4100B (zh) 2007-05-22 2008-05-20 风扇控制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2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250B (zh) 2007-05-22 2008-05-20 风扇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该风扇控制系统的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801390B2 (zh)
EP (1) EP2163768B1 (zh)
JP (1) JP4254885B2 (zh)
CN (2) CN101675250B (zh)
ES (1) ES2661315T3 (zh)
TR (1) TR201802357T4 (zh)
WO (1) WO20081432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390714B1 (it) * 2008-07-11 2011-09-15 Spal Automotive Srl Sistema di ventilazione
DK179101B1 (en) 2010-08-23 2017-10-30 Inventilate Holding Ap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ntilation system for the ventilation of an enclosure and a ventilation system
CN103098352B (zh) * 2010-09-15 2016-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电动机、空调和换气送风设备
EP2754971B1 (en) * 2011-08-31 2020-05-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6031340B2 (ja) * 2012-11-26 2016-11-24 株式会社長府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ファン制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239389B2 (ja) * 2014-01-21 2017-11-2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ダクト式空気調和装置
JP5770321B2 (ja) * 2014-02-04 2015-08-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6482796B2 (ja) * 2014-09-08 2019-03-13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2436704B1 (ko) * 2015-03-23 2022-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팬 모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JP6491025B2 (ja) * 2015-04-20 2019-03-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背負い式ブロワ
JP6481574B2 (ja) * 2015-09-18 2019-03-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ファンの保守方法
CN106936342B (zh) * 2015-12-31 2019-07-05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机驱动的送风设备恒风量控制方法
US10401046B2 (en) * 2016-10-05 2019-09-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Indoor and outdoor units for an HVAC system
JP6557205B2 (ja) * 2016-12-07 2019-08-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10056524B (zh) * 2018-01-17 2021-07-0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故障备援装置及其备援方法
JP7031464B2 (ja) * 2018-04-17 2022-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遮音システム
CN112272917B (zh) * 2018-06-18 2024-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机驱动装置及制冷循环应用设备
MX2021005799A (es) 2018-12-13 2021-07-02 Baltimore Aircoil Co Inc Sistema de control de respuesta de falla de un arreglo de ventiladores.
CN112594902B (zh) * 2020-12-03 2022-10-28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JP7176031B2 (ja) * 2021-03-22 2022-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ファン制御方法
CN113587212A (zh) * 2021-07-26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二空调室外机结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95802A (zh) * 1973-12-27 1975-07-30
JPS58218881A (ja) * 1982-06-14 1983-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複数個の直流モ−タを有する装置
JPS60104797A (ja) * 1983-11-10 1985-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風量制御装置
JP2529977B2 (ja) * 1987-09-22 1996-09-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ファンユニット
US5040377A (en) * 1989-11-21 1991-08-20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Cool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fan control and method
US4988930A (en) * 1990-04-25 1991-01-29 Oberheide George C Plural motor fan system with improved speed control
JP3215543B2 (ja) * 1993-04-28 2001-10-09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天井扇風機の制御装置
JPH06317292A (ja) * 1993-05-07 1994-11-15 Osaka Gas Co Ltd 気体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ブロワの運転用装置
US5422550A (en) * 1993-05-27 1995-06-06 Southwest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including motorized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JP3213156B2 (ja) * 1994-03-15 2001-10-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3100284B2 (ja) * 1994-04-18 2000-10-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冷却用ファン付き装置とそのファン制御方法
US5796221A (en) * 1994-07-14 1998-08-18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Overload detector for servo driven machines
JPH0894156A (ja) * 1994-09-27 1996-04-12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における送風機の制御装置
JP3188604B2 (ja) * 1995-03-30 2001-07-16 株式会社山武 空調制御装置
JPH08303386A (ja) 1995-05-08 1996-1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システム
JP3075344B2 (ja) * 1997-08-06 2000-08-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Dcファン駆動回路
JPH1151454A (ja) 1997-08-06 1999-02-2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H11248300A (ja) * 1998-03-04 1999-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US6487463B1 (en) * 1998-06-08 2002-11-26 Gateway, Inc. Active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0166294A (ja) * 1998-11-25 2000-06-16 Topre Corp 同期モータの群運転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DE19911036C1 (de) * 1999-03-12 2000-06-21 Mannesmann Vdo Ag Regler für Heizungs- und Klimageräte in Kraftfahrzeugen
JP2000346512A (ja) * 1999-06-03 2000-12-15 Fujitsu Ltd 冷却装置
US6428282B1 (en) * 1999-06-14 2002-08-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with fan spee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US6400113B1 (en) * 2000-07-19 2002-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fan speeds within a computing system
US6573671B2 (en) * 2001-07-13 2003-06-03 Dell Products L.P. Fan reliability
DE10140094B4 (de) * 2001-08-16 2006-03-30 Robert Bosch Gmbh Kühlgebläs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TW200308140A (en) * 2002-01-31 2003-12-16 Daikin Ind Ltd Rotation speed control system, rotation drive system, ventilation system, clean bench, outdoor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US6725132B2 (en) * 2002-06-20 2004-04-20 Minebea Co., Ltd. Intelligent cooling fan
DE10230253A1 (de) * 2002-07-04 2004-01-22 Behr Gmbh & Co.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utz vor Überlast eines Elektromotors
US6824362B2 (en) * 2002-07-15 2004-11-30 Adc Dsl Systems, Inc. Fan control system
US6933687B2 (en) * 2002-10-03 2005-08-23 Siemens Vdo Automotive Inc. Dual motor configuration with primary brushless motor and secondary integrated speed control motor
JP4583001B2 (ja) * 2003-03-17 2010-1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制御装置
JP2004293482A (ja) * 2003-03-27 2004-10-21 Kyocera Corp 換気装置
US7091685B2 (en) * 2004-01-22 2006-08-15 Siemens Vdo Automotive Inc. Overload protection for DC motors
US20050163615A1 (en) 2004-01-23 2005-07-28 Chheda Sachin N. Redundant fan system in a turbo cooler assembly
US7095188B1 (en) * 2005-03-10 2006-08-22 Inventec Corporation Serial fan set and rotation speed-matching curve gen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7132809B1 (en) * 2005-11-09 2006-11-07 Inventec Corporation Fan-controlling system to control a plurality of fans with different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s
US7205737B1 (en) * 2006-01-04 2007-04-17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nitoring a motor load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8-218881A 1983.12.20
JP特开平6-307382A 1994.11.01
JP特开平8-94156A 1996.04.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01390B2 (en) 2014-08-12
TR201802357T4 (tr) 2018-03-21
EP2163768B1 (en) 2018-01-31
US20120103590A1 (en) 2012-05-03
EP2163768A4 (en) 2014-07-16
JP4254885B2 (ja) 2009-04-15
CN101675250B (zh) 2012-03-28
US20100226792A1 (en) 2010-09-09
JP2008291656A (ja) 2008-12-04
EP2163768A1 (en) 2010-03-17
WO2008143231A1 (ja) 2008-11-27
ES2661315T3 (es) 2018-03-28
CN102384100A (zh) 2012-03-21
CN101675250A (zh) 2010-03-17
US8773048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4100B (zh) 风扇控制系统
CN102661285B (zh) 风扇控制系统
JP5123538B2 (ja) 電動圧縮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803175B2 (ja) サーボ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7175381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186740B2 (ja) Dcブラシモータ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5195199B2 (ja) ターボ圧縮機
JP2009038867A (ja)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JP3661007B2 (ja) 室外ファンの制御装置
JP5406485B2 (ja) 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JP2006136064A (ja) 同期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052910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9136051A (ja) 圧縮機制御装置
JP2021093865A (ja)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ファン、およびモータ駆動制御方法
JP2009007971A (ja) 圧縮機及び圧縮機の制御方法
JP2006033946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ファンモータ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US20110254490A1 (en) Motor-driving apparatus
JP2007097249A (ja) インバ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20010440A (ja)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55945A (ja) 空気浄化システム
KR20160127572A (ko) 오일펌프 및 오일펌프 구동 시스템
JP2005291179A (ja) ポンプ装置
JP2016075185A (ja) 気体圧縮装置およびその起動方法
JPH06221647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