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019A -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1019A
CN102381019A CN2011102254579A CN201110225457A CN102381019A CN 102381019 A CN102381019 A CN 102381019A CN 2011102254579 A CN2011102254579 A CN 2011102254579A CN 201110225457 A CN201110225457 A CN 201110225457A CN 102381019 A CN102381019 A CN 102381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machine
cylinder
wiping
performanc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54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1019B (zh
Inventor
福尔克尔·洛威格
约翰尼斯·G·舍德
托马斯·蒂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BA Notasys SA
Original Assignee
KBA Giori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51113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1790473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KBA Giori SA filed Critical KBA Giori SA
Publication of CN102381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1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0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09Central control unit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一种在印刷机(1)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包括步骤为: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功能部件上设置多个传感器以监控印刷机(1)性能,并对印刷机(1)性能进行线性分析,以确定印刷机(1)特征性能的发生,其中这种特征性能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或者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基质良好印刷质量。印刷机(1)性能的线性分析优选的是包括进行印刷机(1)性能的模糊模式分类。根据提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印刷机(1)的性能的线性分析与印刷基质线性光学检查结合。

Description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11月21日,申请号为200680044225.0、发明名称为“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概括地说涉及对在印刷机上被处理的印刷基质质量的检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对例如印刷纸张或者卷筒纸的印刷基质的线性检查,即本发明涉及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对在用于保密性文件制造的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探测,这种保密文件特别是钞票。
背景技术
在印刷产品形成期间,一般情况下要采取一定措施来确保某一程度的印刷质量。在保密印刷领域尤其如此,其中在该领域,通过终端产品即钞票、保密文件等等所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非常高。印刷产品质量检查通常局限于印刷产品的光学检查。这种光学检查可作为离线过程进行,即在印刷产品已经在印刷机上处理后进行,或者更经常地,作为线性过程进行,即在执行印刷操作的印刷机上进行。
主要适合于详细检查印刷产品的光学检查系统已经在市场上能买到。这些检查系统一般根据目前被称为基于典型阈值的检查法,在RGB三原色范围内工作。这种检查法例如在第5,384,859号和第5,317,390号美国专利中公开。这些公开文件公开了所谓图像象素差或者阈值检查法,即基于对印刷产品的采样图像和参考图像之间象素密度差的分析的检查法。阈值参数通常根据若干主图像的比较来确定,借此在图像局部区域确定平均值或者标准偏差,并被归结为对应阈值或者容许量。这些数值和容许量然后与在被检查材料的采样图像上测量的实际图像数值进行比较。
上述阈值检查法呈现出若干缺陷,这些缺陷将在下面详细描述。这些检查法可修改,以对保密文件检查,然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基于阈值检查法不直接适合于保密文件的检查,因为保密文件是利用通常没有用于商业印刷的特定印刷方法(例如凹版印刷)印刷的。传统的基于阈值检查法因此必须适应保密文件的特定印刷特征。
根据该领域的目前状态,由于具有高生产率,因此通常使用图像阈值图像处理技术(如在上述第5,384,859号和第5,317,390号美国专利中描述那样)。然而,这些方法具有的缺陷是,在生产过程中,较大然而是容许范围的偏差可导致对在检查图像存在对比突变区域中假拟误差的探测。为了阻止这种假拟误差出现,以对比突变为特征的所述区域一般处理成对误差检测不敏感(即通过把高容许量归结到这些区域),从而可使检查过程稳定。在具有对比突变的区域中误差检查因此变得几乎不可能。
在本领域中其他光学检查方法也已经公知。例如,欧洲专利EP 0 730 959和EP 0 985 531公开了基于“弹性”模型的检查法,其中该检查法考虑印刷基质的可能变形。从WO 2004/017034号国际专利申请和DE 102 08 285号德国专利申请中还可以知道感知检查法,这种方法以基本方式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根据图像模式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十分满意的表现。
上述光学检查法通过定义限定于对印刷产品光学质量的检查,例如是否有太多或者太少油墨敷在印刷品上,涂敷的油墨密度是否是可接受的,涂敷油墨的空间分布是否是正确的等等。尽管这些系统用于以相对有效方式探测这种印刷错误,然而已知的检查系统不能对逐渐形成的印刷错误进行早期探测。这种印刷错误不是以突然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渐进和累积方式出现。这些印刷错误一般地由于印刷机性能逐渐退化或者偏差而出现。当光学检查系统容许量超出时,由于光学检查系统固有地呈现检查容许量,印刷错误将只在某一时段后被探测。
有经验的印刷机操作者可例如根据印刷机产生的特征噪音,能够标识在印刷机性能上可导致印刷错误出现的老化或者偏差。然而,此能力非常大地依赖于操作印刷机的技术人员实际经验、技术诀窍和细心。此外,探测在印刷机性能上的这种变化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取决于职员变动,例如人员重新组织、主要人员离开或者退休等等。此外,由于技术专长是基于人的,因此就存在着知识随着时间流逝而丧失的高风险,唯一有效的补救在于保证对一种形式或者另外相关技术知识的储备以及对技术人员的适当培训。
发明内容
因此存在着对改进的检查系统的需要,其中该检查系统不仅仅局限于印刷终端产品的光学检查,而考虑除了光学质量标准以外的其他因素。
由此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检查技术,并提出可确保印刷基质质量综合控制的检查方法,其中该印刷基质通过特别是以下印刷机的处理,即该印刷机设计成能处理在钞票、保密文件等等生产期间的基质。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设计成便于印刷机操作的作为专家系统实施的方法。在这方面,特别希望提供一种可在这样的专家系统中实施的方法,其中该专家系统用于预测印刷错误发生和/或如果印刷错误发生时提供一种印刷错误可能发生的解释。
这些目的通过在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方法和专家系统而获得。此外还要求保护一种装有专家系统的印刷机。
因此,提供一种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包括步骤为: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功能部件上设置多个传感器以监控印刷机性能,并对印刷机性能进行线性分析,以确定印刷机特征性能的发生,其中这种特征性能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或者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基质良好印刷质量。
在本发明中,专家系统主要包括连接到印刷机功能部件上用于监控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印刷机性能的多个传感器,以及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传感器上用于进行印刷机性能线性分析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用于实施上述方法。
有益的是,上述方法包括把印刷机性能的线性分析与印刷基质的线性光学检查结合。线性光学检查包括(i)在光学上获得在印刷机上被处理的印刷基质的图像,以及(ii)对获得的印刷基质图像进行处理,以便识别在印刷基质上可能发生的印刷错误。
根据一个实施例,印刷机性能的线性分析与印刷基质的线性光学检查结合,由此在确定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后及早发布发生印刷错误的可能性,同时仍然确定获得的图像以消除印刷错误。换句话说,监控印刷机性能,同时在光学上检查印刷基质,以核查其印刷质量,同时如果探测到有故障或者反常的印刷机性能,则提供印刷错误未来可能发生的早期指示。由于此实施例,印刷错误可能发生的早期预报能够使印刷机操作者对印刷机进行适当修正,以阻止印刷错误发生或者尽可能地限制在印刷机的印刷错误实际发生和校正之间的时间量。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印刷机性能的线性分析与印刷基质线性光学检查结合,从而提供印刷错误发生可能原因的指示。换句话说,如果通过光学检查系统探测到印刷错误,则可根据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对印刷机性能的分析,给出印刷错误可能原因的一个或多个解释。
优选的是,通过利用适当定位的传感器来感测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对印刷机特征性能模型化,进行印刷机性能分析,其中操作参数作为所述特征性能的特征参数来利用。这些特征性能包括:
- 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印刷机的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和/或
- 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良好印刷质量的印刷机的限定性能(或者正常性能)。
此外,印刷机特征性能可模型化,以便降低假错误或者假拟误差,即通过在上文提及的光学检查系统被错误地探测到的错误,同时使所谓的阿尔法和贝塔错误最佳化。阿尔法错误可以理解为在一堆好纸张中发现坏纸张的概率,而贝塔错误可以理解为在一堆坏纸张中发现好纸张的概率。根据发明,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配置(即具有多个测量通道的传感系统)有效地减少所述阿尔法和贝塔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上监控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或者通过确定监控的操作参数是否指示印刷机模型化特征性能中任何之一,确定感测的印刷机功能部件操作参数是否指示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
优选的是,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模型化包括:
- 定义可在所述印刷机上发生的多个类别印刷错误;
- 对于每个类别印刷错误,确定印刷机的这样的操作参数,其中该操作参数表明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以及
- 对于每个类别印刷错误,根据被确定为表示所述故障或者异常性能的操作参数,定义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的对应模型。
在后面情况中,通过确定监控的操作参数是否表明与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定义模型中任何之一有对应关系,来确定感测的印刷机功能部件操作参数是否指示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
优选的是,采用模糊模式分类技术以进行机器性能分析。换句话说,多组模糊逻辑规则用来表示印刷机性能并使可能出现在印刷机上各种类别印刷错误模型化。一旦已经定义这些模糊逻辑规则,则这些可用于监控印刷机性能,并识别与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任何印刷机性能的可能对应关系。
发明的有益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说明
阅读以下对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其中发明的实施例仅仅借助于非限制性实例呈现并通过附图示出,在附图中:
图1为从驱动侧观察的凹版印刷机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凹版印刷机印刷单元的放大侧视图;
图3为用于实施印刷机性能线性分析的模糊模式分类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印刷纸张示例的照片,其中该照片是在图1凹版印刷机上处理期间由照相机拍摄的,而该纸张被认为是满足光学质量标准(即良好纸张);
图4A为印刷纸张第二示例的照片,其中该照片是在图1凹版印刷机上处理期间由照相机拍摄的,而该纸张带有由于不充分擦拭压力导致的印刷错误;
图4B为印刷纸张第三示例的照片,其中该照片是在图1凹版印刷机上处理期间由照相机拍摄的,而该纸张带有由于湿的擦拭滚筒表面而导致的印刷错误;
图4C为印刷纸张第四示例的照片,其中该照片是在图1凹版印刷机上处理期间由照相机拍摄的,而该纸张带有由于污秽的擦拭滚筒表面而导致的印刷错误;
图5A和5B是图1和2所示凹版印刷机擦拭单元每一侧的两张照片,其中示出了用于探测由印刷机产生的噪音/振动的擦拭滚筒轴承和传感器配置,而该传感器配置布置在擦拭滚筒的每个轴承上;
图6为通过在擦拭滚筒一个轴承上测量的处理信号获得的所谓倒频谱(cepstrum)的示例示图;以及
图7为大略地示出了图6中倒频谱如何进一步处理、以便提取与倒频谱选择值振幅随着时间变化对应的处理信号,其中该选择数值即在图6中所示的“每个纸张倒频谱”值和“每转倒频谱”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在供应纸张的凹版印刷机特定实施例上下文中描述发明。很清楚的是,如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同样地适用于其他种类印刷机,尤其是胶印机。还很清楚的是,尽管在下文中描述的印刷机适合于处理连续纸张形式的基质,然而发明还适用于其中待印刷的基质形成连续卷筒纸的供应卷筒纸的印刷机。
图1示出了凹版印刷机1形式的供应纸张印刷机,其中如在本领域中通常形式那样,包括用于馈送印刷纸张的供纸器2、用于印刷(这里是凹版印刷)纸张的印刷单元3以及用于收集新印纸张的纸张投送单元4。印刷单元3适用于凹版印刷,并一般包括压印滚筒7、承载凹版印刷板的印版滚筒8(在此实例中,印版滚筒8为承载三个凹版印刷板8a、8b、8c的三段滚筒-图2)、用于对由印版滚筒8承载的凹版印刷板8a、8b、8c表面涂墨的墨印系统9以及用于在纸张印刷前对由印版滚筒8承载的凹版印刷板8a、8b、8c涂墨表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单元10。例如在EP 0 091 709、EP 0 406 157或者EP 0 873 866中公开了凹版印刷机的类似实例。
纸张从送纸单元2被送到送纸台上,然后送到压印滚筒7上。纸张然后通过压印滚筒7输送到印刷剪断夹位上,其中该夹位通过在压印滚筒7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其中进行凹版印刷的接触位置形成。一旦印刷,纸张从压印滚筒7上传送到纸张运输系统11,以输送给投送单元4。纸张运输系统11通常包括环形输送系统,而其中该环形输送系统带有一对用于驱动多个隔开的夹棒的环链,上述夹棒用于保持纸张的前缘(朝向送往投送单元4路径的纸张新印侧),纸张从压印滚筒7上连续传送到一个对应的夹棒上。
在输送到纸张投送单元4期间,优选的是,通过光学检查系统5来检查新印纸张。在示出的实例中,有益的是,光学检查系统5布置在纸张运输系统11的路径上,紧接着位于印刷单元3之后。这样一个光学检查系统5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不需要详细描述。例如,适合于用作图1凹版印刷机中光学检查系统5的光学检查系统的实例在WO 97/37329号和WO 03/070465号国际申请中被描述。在EP 0 527 453、EP 0 543 281、WO 97/48556、WO 99/41082、WO 02/102595、EP 0 820 864、EP 0 820 865、EP 1 142 712、EP 1 167 034、EP 1 190 855、EP 1 231 057和EP 1 323 529公开文件中还可发现适合于进行印刷纸张光学检查的光学检查系统的其他实例。
光学检查系统5适合于进行印刷纸张的光学检查,并探测印刷错误的出现。如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光学检查可例如根据在第5,317,390号和第5,384,859号美国专利(也参见EP 0 527 285和EP 0 540 833)中公开的原理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光学检查原理进行。
在送递前,优选的是,印刷纸张在干燥单元6前面被输送,其中干燥单元6沿着纸张运输系统11输送路径位于检查系统5后面。干燥也可在纸张光学检查前进行。
根据光学检查结果,良好的纸张,即从进行检查的打印质量角度看被认为是可接受的那些纸张,输送给两个纸张投送堆中其中一个(一堆正在被运送,而另一堆由于前面进行了输送纸张而被清空)。坏的纸张,即从进行检查的打印质量角度看认为是不可接受的那些纸张输送给第三纸张投送堆。
图2是图1中凹版印刷机1印刷单元3的示意图。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印刷单元3主要包括压印滚筒7、具有凹版印刷板8a、8b、8c的印版滚筒8、墨印系统9和擦拭单元10。
在此实例中墨印系统9包括四个墨印装置,其中三个与公共的墨水收集滚筒或者Orlof滚筒9.5(在这里为两段滚筒)配合,而其中该公共墨水收集滚筒与印版滚筒8的接触。第四个墨印装置放置成直接与印版滚筒8的表面接触。很清楚的是,示出的墨印系统9因此适合于印版滚筒8的间接和直接墨印。本实施例中,与墨水收集滚筒9.5配合的墨印装置每个都包括分别与一对墨辊9.11、9.21和9.31配合的油墨槽9.10、9.20、9.30。每对墨辊9.11、9.21、9.31依次分别对相应的chablon滚筒(也作为选择的墨印滚筒)9.13、9.23、9.33进行上墨,其中该chablon滚筒与墨水收集滚筒9.5接触。至于第四墨印装置,则包括油墨槽9.40、另外的墨辊9.44、一对墨辊9.41和chablon滚筒9.43,后者滚筒与印版滚筒8接触。另外的墨辊9.44在此后的情况中是必要的,因为第四墨印装置9.4用来直接对以与墨水收集滚筒9.5相反方向旋转的印版滚筒8的表面进行上墨。如在本领域通常情况中那样,chablon滚筒9.13、9.23、9.33和9.43表面设计成具有与凹版印刷板8a、8b、8c区域对应的升高部,用于接纳由相应墨印装置供应的对应颜色的墨水。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擦拭单元10包括擦拭罐10.1(可朝向印版滚筒8和离开印版滚筒8移动)、位于擦拭罐中并与印版滚筒8接触的擦拭滚筒10.2、与擦拭滚筒10.2表面接触并用于从擦拭滚筒10.2表面上把擦拭墨渣去除的至少第一刮板(或者干燥刮板)10.3、用于把擦拭溶液涂敷在擦拭滚筒10.2表面上的清洁装置10.4和与擦拭滚筒10.2.表面接触用于从擦拭滚筒10.2的表面上去除擦拭溶液残余的干燥刮板10.5。清洁装置10.4一般地包括一组喷射器和清洁刷,用于把擦拭溶液喷射到擦拭滚筒10.2表面上,并对该擦拭滚筒10.2表面进行清洁。
第一刮板或者干燥刮板10.3一般地从擦拭滚筒10.2表面上去除大约80%的墨渣,同时清洁装置10.4在喷射擦拭溶液和清洁刷作用下去除墨渣其余部分。另一方面,干燥刮板10.5具有干燥擦拭滚筒10.2表面并从该表面上去除擦拭溶液残余,从而阻止这种擦拭溶液残余污染印版滚筒表面。
例如在4,236,450号美国专利,EP 0 622 191和WO 03/093011中也描述了包括如上面提到的喷射器和清洁刷的这种类型擦拭单元。也可以设计其他类型的擦拭单元,例如,如在CH 415 694、US 3,468,248和US 3,656,431中描述的浸入型擦拭单元,其中这种擦拭滚筒局部浸入擦拭溶液中。
如已经提到的那样,根据本领域当前状态,印刷纸张印刷质量一般地仅仅借助于适当的光学检查系统控制,其中该光学检查系统适合于在光学上获得印刷纸张图像,并基于对这些获得图像的处理来确定在印刷纸张上印刷错误是否出现。如在前面讨论那样,印刷终端产品的光学检查固有地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不能够提供印刷错误出现的早期预报,也不能解释这些印刷错误的可能原因。
根据本发明,光学检查固有瑕疵通过在印刷纸张处理期间对印刷机性能进行线性分析来克服。为此,待监控的印刷机装有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布置在印刷机的功能部件上。由于这些传感器是用来监控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印刷机性能的,因此传感器必须适当选择并布置在印刷机恰当的功能部件上。传感器的以及其在印刷机上位置的实际选择将取决于希望监控其性能的印刷机结构。例如,这些对于凹版印刷机和胶印机不是相同的,因为这些机器性能是不同的。
不是严格地必须在印刷机的每个功能部件上都设置传感器。相反,该传感器必须选择和定位成这样,即对印刷机选择的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进行探测,并对印刷机的各种性能进行足够精确和典型的描述。优选的是,传感器应该选择和定位成探测和监控尽可能多的彼此不相关的操作参数。实际上,操作参数越少有关联,印刷机性能精确度将越精确。例如,监控由一个共用驱动器驱动的两个滚筒的相应旋转速度将不再非常有用,因为两个参数彼此直接联系。相反,监控流经用作印刷机驱动装置的电机的电流和印刷机两个滚筒之间的接触压力将对印刷机性能有较好描述。
此外,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应该根据希望监控的实际性能模式和希望探测的印刷错误类别。通常,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可设置在印刷机上来探测以下操作参数的任何组合:
- 印刷机处理速度,即印刷机处理印刷基质的速度;
- 印刷机滚筒或者辊的旋转速度;
- 印刷机印刷单元电机传动滚筒流经的电流;
- 印刷机滚筒或者辊的温度;
- 在印刷机两个滚筒或者辊之间的压力;
- 在印刷机滚筒或者辊轴承上的约束情况;
- 在印刷机上墨水或者流体的消耗;和/或
- 在印刷机上处理基质的位置或者存在(后者信息在包括若干印刷板和/或印刷毡的印刷机领域特别有用,因为印刷性能从一个印刷版或者印刷毡到下一个是变化的)。
根据印刷机的具体结构,对监控其他操作参数也可能有用。例如,在凹版印刷机情况下,对擦拭单元主要部件的监控证明是特别有用,从而得到印刷机性能典型模式,因为在凹版印刷机中许多印刷问题是由于擦拭单元有故障或者异常性能而引起的。
在图1的凹版印刷机1中,以下操作参数将由此被认为是一般规则:
凹版印刷机1的处理速度—很清楚凹版印刷机性能(同样适合于其他类型印刷机)将取决于它处理纸张(或者卷筒纸)的速度;
用作凹版印刷机1的印刷单元3驱动装置的电机流经的电流—同样取决于印刷机性能,驱动印刷单元3滚筒的电机流经的电流将以特征方式变化;
压印滚筒7、印版滚筒8和/或墨印系统9的滚筒或者辊或者擦拭单元10的旋转速度(例如墨辊9.11、9.12、9.21、9.22、9.31、9.32、9.41、9.42、chablon滚筒9.13、9.23、9.33、9.43、收纸滚筒9.5和/或擦拭滚筒10.2)—旋转速度可能不像印刷机其他操作参数那样关键,然而可能仍然构成印刷机性能的有用描述信息;
压印滚筒7、印版滚筒8和/或墨印系统9的滚筒或者辊或者擦拭单元10的温度(例如墨辊9.11、9.12、9.21、9.22、9.31、9.32、9.41、9.42、chablon滚筒9.13、9.23、9.33、9.43、收集滚筒9.5和/或擦拭滚筒10.2)—温度也是描述机器性能的有用操作参数;在凹版印刷机如下情况下尤其如此,即其中印版滚筒8为典型的热调节类型,以便保证它的温度维持在大体上恒定水平(一般地为在80℃数量级);印版滚筒8温度太低会出现例如因墨水没有固化而可导致未干油墨传污问题;
在印版滚筒8和压印滚筒7之间的印刷压力—印刷压力在凹版印刷中具有特性,接触压力一般地达到大约10 000 N/cm的线压;
在印版滚筒8和擦拭单元10之间的擦拭压力—在凹版印刷机擦拭压力上的不充分擦拭压力或者变化可能是各种印刷错误的原因;擦拭压力由此构成凹版印刷机领域中特别有用的参数;
在印版滚筒8和墨印系统9之间的接触压力(例如在墨水收集滚筒9.5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接触压力或者在直接chablon滚筒9.43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接触压力)—与印刷压力和擦拭压力一样,在凹版印刷机中印版滚筒和墨印系统之间的不充分接触压力(或者其变化)可能是墨印问题以及因此印刷错误的根源;
擦拭单元10的操作参数—除了上述擦拭压力外,擦拭单元的其他操作参数(如在下文中列举那样)看起来对于模拟印刷机性能有用,尤其是只要涉及擦拭功能异常;和/或
墨印系统9的操作参数—同样,除了在墨印系统9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接触压力外,与在墨印系统9中墨水供应有关的操作参数(例如在油墨槽中墨水量,传送到各种墨辊上的墨水量,例如温度、粘性等等的墨水理化性质)可能是印刷错误根源。
更具体地说,在是由于在凹版印刷机擦拭单元操作中功能异常引起的有故障或者异常机器性能中,以下操作参数将被认为是印刷机性能的特征参数:
- 在擦拭滚筒10.2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擦拭压力;
- 在擦拭单元10中擦拭溶液流;
- 擦拭溶液的理化性质(例如擦拭溶液温度,擦拭溶液化学成分等等);
- 在干燥刮板10.3和擦拭滚筒10.2之间或者在干燥刮板10.5和擦拭滚筒10.2之间的刮板压力;
- 干燥刮板10.3或者干燥刮板10.5相对于擦拭滚筒10.2的刮板位置;和/或
- 在擦拭滚筒10.2轴承上的约束情况。
以上操作参数列举当然应认为是非穷举性列举。
发明人已经发现,根据上述操作参数适当的组合,可以模拟印刷机性能并识别印刷机监控性能是否朝着有故障性能反常方向发展,其中这种有故障性能反常引起或者可能引起印刷错误出现。因此,通过对基质印刷和/或处理期间印刷机性能的线性分析,有可能对将要或者可能对印刷基质印刷质量的有故障或者异常性能的出现进行确定。
优选的是,所提出的印刷机性能线性分析是指对印刷机性能进行趋势分析。换句话说,不是看在某一时间点的印刷机性能,而是长时期进行分析(即在若干连续印刷基质处理期间)。这种趋势分析更好之处在于,它允许对印刷机性能渐近偏差或者老化的识别。
优选的是,印刷机性能线性分析基于模糊模式分类技术(fuzzy pattern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一般说来,模式分类(或者识别)是涉及测量值描述或者分类的已知技术。在模式分类背后的设想是判定在一组模式中共用的特征或者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印刷机可呈现的各种性能),并根据确定的分类模式来把它们分成不同的预定分类。更确切地说,在本发明范围内,该设想是判定这样的分类模式,即该模式允许给定印刷机的可能性能分成与印刷错误特定类别对应的不同类别性能(或者性能模式)。
经典的模型化技术通常试图避免含糊、不精确或者不确定的描述规则。模糊系统有意地使用这种描述规则。不是遵循其中模式由“正确”或者“错误”规则所定义的二元方法,相反,模糊系统使用相对的“如果-那么”规则,即“如果参数阿尔法等于/大于/小于数值贝塔(beta),则事件A始终/经常/有时/决不发生”。在上述典型规则中,描述词“始终”、“经常”、“有时”、“决不”一般地是作为“语言修饰语”,并用来模拟渐近事实方面的期望模式。这导致更容易控制和为人们思维所更熟悉的更简单、更适合的模型。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模糊系统特别适合于对印刷机本身固有的无限变化的性能模式的模型化的问题。具体地说,模糊的模式分类是描述印刷机性能并把其分为有限类别的有效方式。模糊模式分类一般地把输入空间(在目前例子中为通过设置在印刷机功能部件上多个传感器探测的变量或者操作参数)区分成各个种类或者模式类别,并把给定模式指定给那些种类中一个。如果模式没有直接适合给定种类,则报告所谓的“适合度”。通过使用模糊集作为模式类别,则有可能描述模式属于一个类别或者另一个类别的程度。通过把每一种类看成模糊组,并把一组模糊“如果-那么”规则标识为分配算子,则在模糊组和模式分类之间建立了直接关系。
图3为根据本发明用于实施印刷机性能分析的模糊分类系统结构的示意图。通过多个传感器配置感测的操作参数P1到Pn在输送到模式分类器前被选择性地预处理。具体地说,这种预处理包括通过传感器输出的一些信号的频谱转换(如在下文中解释那样),其中的信号特别是期望发现表示印刷机性能的特征模式的信号。这种频谱转换特别设计成用于处理表示由印刷机产生的振动或者噪音的信号,例如凹版印刷机特征噪音/振动模式。
如已经提及的那样,模糊的模式分类器主要作为模仿人思维的模糊“如果-那么”规则组来实现,其中该规则设计成寻找在由输入(以及可选择地预处理)的操作参数P1到Pn表示的印刷机性能和若干确定模式类别中的每一个都分配印刷错误对应类别之间的联系。当输送通过多个传感器配置提供的监控操作参数P1到Pn时,分类变成预判定模式类别并与印刷错误类别关联。根据在由输入操作参数P1到Pn表示的监控印刷机性能和判定模式类别的模糊规则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每个模式类别,优选的是,归属对应的“成员”数值或者权重(也称为“分值”或者“适合度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熟知各种的模糊模型。具体地说,这些包括所谓“模糊模式分类”模型(FPC)、“Takagi–Sugeno”模型等等。通常,它们可在“语言”模糊规则帮助下设计。此外,输出模型可以不同方式设计,例如,利用“重心”方法、基于“Singleton”方法等。在本发明范围内,“语言”模糊模型技术和基于“Singleton”的输出函数似乎最适合于印刷机性能分类的目的。
回到凹版印刷机实例,可判定出现在印刷机上的印刷错误确定类别。为了解释方便,现在列举主要印刷错误类别,这些操作类别可能出现在图1中凹版印刷机1上,并可能由于在擦拭单元10操作中的功能异常而产生:
类别A:由于在擦拭滚筒10.2和印版滚筒8之间不足或者不充分擦拭压力导致的印刷错误—擦拭压力不足,一般地会导致在印版滚筒表面上的不充足的擦拭区域,接着作为均匀墨印区域反映在印刷基质上;
类别B:由于擦拭滚筒10.2不充分干燥(或者太湿)表面导致的印刷错误,即由于干燥刮板10.5不适当设置—擦拭滚筒表面太湿,一般地会导致在印版滚筒表面上墨水污染,这随后会作为呈现在凹版印刷品区域上淡或者浓区域的墨印区域而反映在印刷基质上;
类别C:由于污秽擦拭滚筒10.2导致的印刷错误,即墨渣滞留在擦拭滚筒10.2表面上-污秽的擦拭滚筒,可以是不同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例如包括擦拭溶液不充分供应或者流动(例如喷射器的问题)、清洁刷的无效(例如刷的过度磨损)、在干燥刮板和擦拭滚筒或者损坏的干燥刮板之间的压力不足、擦拭溶液温度不充分、擦拭溶液的不充分物理或者化学性质等等—污秽的擦拭滚筒,一般地导致在印刷基质上随机分布墨印模式的出现;
类别D:由于损坏的擦拭滚筒10.2导致的印刷错误—损坏的擦拭滚筒,一般地会在该擦拭滚筒每一个旋转周期使在擦拭单元擦拭效率上发生局部变化,这随后以与类别A类似方式反映在印刷基质上;
类别E:由于损坏的干燥刮板10.5导致的印刷错误—损坏的干燥刮板,一般地会导致在擦拭滚筒表面干燥/湿状态上的变化,这随后以与类别B类似方式反映在印刷基质上;
类别F:由于擦拭滚筒10.2的温度变化导致的印刷错误—如类别A和D那样,擦拭滚筒温度上的变化导致擦拭滚筒尺寸变化,从而改变擦拭效率,随后也将反映在印刷基质上。
图4为在如图1所示凹版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纸张的说明性局部照片。更确切地说,图A示出了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获得的印刷纸张的照片。
图4A为在凹版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纸张的说明性局部照片,其中示出了由于如在上文中类别A下提及的擦拭压力不充分而导致的特征性印刷错误。如在图4A上部所示那样,印刷错误以在凹版印刷品均匀墨印区域出现。发明人认识到,在图4A中所示印刷错误的实际发生不是瞬间的,而这些印刷错误是在擦拭压力减少某一时期后出现的。通过监控一般地驱动印刷单元的电机流经的电流,就可能探测擦拭压力减小,擦拭压力这种减少反映为在电流消耗上的降低。与在擦拭滚筒轴承上探测的约束情况(例如振动)监控联系后,就可能判定印刷有故障性能的特征模型,并预测印刷错误发生。如在类别D和F中提及的擦拭压力的变化可以类似方式探测。
图4B为在凹版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纸张的说明性局部照片,其中示出了由于如在上文中类别B下提及的擦拭溶液污染而导致的特征性印刷错误。如在图4B下部所示那样,印刷错误以在凹版印刷品淡或者浓区域出现。发明人认识到,在图4B中所示印刷错误的实际发生也不是瞬间的,因为由于擦拭滚筒不充分干燥而导致擦拭溶液通常只逐渐地聚集在凹版印刷板上。此外,通过监控驱动印刷单元的电机流经的电流,以及通过监控干燥刮板位置和在干燥刮板和擦拭滚筒之间的刮板压力,就有可能探测擦拭滚筒表面发生不充分干燥情况(这种监控可通过直接监控擦拭滚筒表面而可选择或者附加地进行)。对在擦拭滚筒轴承上探测的约束情况的监控对于表示与不充分干燥有关的印刷机性能也是有用的。因此同样可以判定印刷有故障性能特征模型,并预测印刷错误发生。如在类别E中提及的损坏干燥刮板可以类似方式探测。
图4C为在凹版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纸张的说明性局部照片,其中示出了由于如在上文中类别C下提及的污秽擦拭滚筒表面导致的特征性印刷错误,而这种污秽表面由于擦拭溶液不充分供应而引起。如在图4C中肖像区域左手侧所示那样,印刷错误以随机形状墨印区域出现。与其他印刷错误一样,发明人认识到在图4C中所示印刷错误的实际发生也不是瞬间的。通过监控驱动印刷单元的电机流经的电流,例如,当电消耗将具有上升趋势时,就可以探测过低量的擦拭溶液。此测量可补充以擦拭溶液流的测量。因此也可以判定印刷有故障性能的特征模型,并预测印刷错误发生。在类别C下提及的印刷错误其他原因可以类似方式监控。
在上文列举的印刷错误类别当然只为了说明目的提及。尽管上述列举可被认为是表示由于擦拭问题结果而出现的主错误,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此列举不应认为是穷举。
还应该理解的是,印刷错误不仅作为与擦拭单元操作有关的问题的结果出现,而且该错误也可以是印刷机其他功能部件的功能异常的结果,例如在印版滚筒8和压印滚筒7之间的不充分印刷压力、通过墨印系统9对印版滚筒8的不充分墨印等等。
如在上文中已经提及的是,印刷机性能的分析依靠设置足够多个传感器的配置,这种配置适合于提供足以描述印刷机性能的印刷机功能部件操作参数的测量。一个测量印刷机性能的特别有益的方式是,监控由印刷机产生的噪音或者振动。这种噪音或者振动可在理论上在印刷机任何适当位置上被测量。特别适合的位置是在印刷机滚筒轴承上测量噪音或者振动。在图1和2示出的凹版印刷机中,一个适当的位置是擦拭滚筒10.2的支撑轴。
图5A和5B是在擦拭滚筒10.2轴上探测印刷机产生噪音或者振动的可能传感器配置的两张照片。图5A示出了擦拭滚筒10.2的第一滚筒轴承101,其中该第一滚筒轴承位于凹版印刷机左手侧(或者驱动侧)的擦拭罐10.1上,而图5B示出了擦拭滚筒10.2的第二相对滚筒轴承102(为了清楚起见,图1示出了从驱动侧观察的凹版印刷机)。擦拭滚筒10.2没有在图5A和5B示出,然而可支撑在照片中所示的两个轴承101和102之间。在图5A和5B中局部示出了印版滚筒8。
在每一个滚筒轴承101、102上,优选的是设置一对传感器51a、51b和52a、52b,用于感测沿着垂直于擦拭滚筒10.2旋转轴两个不同方向传递的噪音或者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传感器51a、52a水平感测,以及借助于传感器51b、52b垂直感测。传感器51a、51b、52a、52b可以是对噪音或者振动敏感的任何适当传感器,例如声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任何其他压敏或者振敏传感器。
利用图5A和5B所示的传感器配置,因此将理解的是,从传递到擦拭滚筒10.2的噪音或者振动观点看,设置四个测量通道,以监控印刷机性能。如已经提及的是,这些测量通道将由其他测量通道补充。例如,已经发现通过以下附加通道来恰当地补充上述四个测量通道:
- 用于印刷机处理速度测量的一个通道(例如每小时处理纸张的数目);
- 用于驱动印刷机滚筒的电机电流消耗的一个通道;
- 用于在压印滚筒7和印版滚筒8之间印刷压力测量的两个通道,压力在滚筒两侧被测量;
- 用于在干燥刮板10.5和擦拭滚筒10.2之间刮板压力测量的一个通道(该压力一般地通过液压装置调节);
- 用于擦拭溶液流动测量的一个通道;
- 用于干燥刮板10.5位置测量的两个通道,该位置在刮板两侧测量;
- 用于指示在印刷位置纸张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一个通道;以及
- 用于指示哪个印刷版用来印刷纸张的一个通道。
用于感测印刷机性能的多个传感器配置的上述实例提供了差不多十四个不同的通道,已经发现这些通道足以恰当地描述和监控凹版印刷机性能,至少直到涉及擦拭单元10的运行为止。
在上文已经提及的是,所希望的是预处理通过用于监控印刷机性能的传感器输出的一些信号。连同对由印刷机产生的噪音和/或振动的感测,特别是这样,其中该信号一般地呈现大量频率分量。这种信号处理的经典方法是进行信号的频谱转换。通常的频谱转换是把信号由时域转换为频率域的著名的傅里叶变换(及其导数)。由于周期信号分量在频率域容易识别为该频谱中峰值,通过在由此获得的频谱中操作,信号处理变得更简单。然而傅里叶变换的缺陷在于,它不能有效地识别和隔离在信号中相位运动、移相、漂移、回波、噪音等等。
更充分的“频谱”分析是所谓的“倒频谱”分析。“倒频谱”是“频谱”的变位字,并是用于信号频谱对数傅里叶逆变换的承认术语。倒频谱分析尤其是用来代替分析频率来分析“声音”。倒频谱可以看成是有关在不同频谱范围中变化率的信息。最初提出表示由于地震和炸弹爆炸产生的地震回波(参见标题为“The Quefrency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for Echoes: Cepstrum, Pseudautocovariance, Cross-Cepstrum, and Saphe Cracking(用于回波的同态频率时间序列分析:对数谱、Pseudautocovariance、交叉对数谱和同态相位裂缝)”,Bogert、Healy和Tukey,1963)。Bogert等人注意到由于回波的原因,含有回波的信号能谱对数具有附加周期分量,因此能谱对数傅里叶变换应该在回波延迟呈现峰值。他们把此函数称为“倒频谱”,与在单词“频谱”中字母互换,因为“通常,我们发觉自己以在时间侧的习惯方式在频率侧操作,反之亦然”。把信号变换成它的倒频谱是同态变换,而倒频谱原理是用于处理已经通过卷积结合的信号的同态系统理论的基本部分(参见“Discrete-Time Signal Processing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A.V. Oppenheim和R.W. Schafer、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J,1989)。
倒频谱分析的优点有许多:
- 其中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在频谱中任何周期性或者重复模式将作为在倒频谱中一个或者两个特定分量来感测;
- 如果频谱含有若干组边带或者谐波系列,则它们由于波段重叠而混乱。然而,在倒频谱中,它们以与频谱在时间信号中分离重复模式方式类似的方式而被分离。
- 倒频谱分析特别适合于旋转元件轴承振动的分析。
因此,作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印刷机旋转元件测量的信号(例如在擦拭滚筒轴承产生并通过如上所述声音/振动传感器感测的噪音和/或振动)利用以上倒频谱分析被预处理。
再次参考在图1和2中凹版印刷机擦拭滚筒10.2轴承上进行的测量,优选的是,进行倒频谱分析以提取三个变量,其中这三个变量可被称为“每个纸张倒频谱”、“倒频谱2:3”和“每转倒频谱”数值,同时根据这两个变量进行趋势分析。在本发明范围,判定“每个纸张倒频谱”数值,作为与纸张间隔即在两个连续纸张之间的时间间隔对应的倒频谱数值。在本发明范围内,“倒频谱2:3”数值限定为与印版滚筒8和Orlof滚筒9.5(在此实例中,滚筒分别为三段和两段滚筒)排列间隔对应的倒频谱数值。另一方面,在本发明范围内,“每转倒频谱”数值限定为与印刷机印版滚筒进行一个完整旋转所必须的时间间隔(或者转动间隔)对应的倒频谱数值(时间间隔为多个纸张间隔)。在图1和2示出的包括三段印版滚筒和两段Orlof滚筒的凹版印刷板中,纸张间隔、排列间隔和转动间隔(以秒计)由以下公式给出:
纸张_间隔[秒] = 3600 /纸张_处理_速度[张数/小时],
排列_间隔[秒] =纸张_间隔[秒] * #_段_Orlof_滚筒
转动_间隔[秒]=纸张_间隔[秒] * #_段_板_滚筒
图6示意地示出了在擦拭滚筒10.2的一个轴承上测量的噪声信号的典型的倒频谱,在此实例中,凹版印刷机纸张处理速度设定在每小时6316张,这提供了0.57秒纸张间隔、1.14秒排列间隔和1.71秒转动间隔,对应的“每个纸张倒频谱”、“倒频谱2:3”和“每转倒频谱”数值作为在图6倒频谱中三个峰值出现。
优选的是,利用用于对倒频谱中有关频带过滤的速度标准化移动带通滤波器来监控,每一个“每个纸张倒频谱”和“每转倒频谱”的发展(或趋势),该带通滤波器分别“锁定”在有关的纸张间隔或者转动间隔(间隔与纸张处理速度成反比)。生成的过滤信号最大值被探测,并记录生成的随着时间变化的振幅。图7示意地示出了以上处理和滤波原理。如在图7中左上部分所示,利用适当的速度标准化带通滤波器(即中心锁定在有关时间间隔的带通滤波器上),在有关的时间间隔(即纸张间隔或者转动间隔)周围,倒频谱被第一次过滤。在图7上右部上示出了倒频谱的最后生成过滤频带。此过滤频带的最大值被探测,同时其中振幅也随着时间被记录,结果在图7下部所示信号中。此信号然后用作用于监控印刷机性能趋势的基础。
再次参见在上面针对图5A和5B提到的声学和/或振动测量,其中该测量表示四个不同的测量通道(即在擦拭滚筒两侧进行的水平和垂直测量),对于四个测量通道中每个均进行如上所述倒频谱分析,最后生成的八个趋势信号用作监控印刷机性能的基础。
根据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印刷机性能的线性分析与印刷基质线性检查结合。换句话说,在印刷机性能模式分类得出的结论与印刷基质光学检查得出的结论相关联。
在有些情况下,感测的操作参数也可表示印刷机有故障或者异常性能,从而不依靠印刷基质光学检查就有可能立即得出探测有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将导致印刷错误的结论。然而,在其他情况中,有关印刷错误可能发生的确定结论可能不会从印刷机性能模式分类结果中直接地和唯一地得出。在这种情况中,性能分析与印刷基质光学检查的结合可提供帮助。
从一般的观点来看,在印刷机性能分析和印刷基质检查之间可进行结合,以便:
- 在确定印刷机有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后,发布印刷错误可能发生的早期预报,同时仍然确定通过检查系统获得的图像,以消除印刷错误;和/或
- 提供通过印刷基质光学检查探测的印刷错误发生可能原因的指示。
模糊逻辑技术再次连同印刷基质检查结果和印刷机性能分析结果的结合来使用。通过对表示印刷机特征故障/异常性能的传感器数据和印刷错误生成光学显示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可确定模糊集和设计的较高等级的模式分类器(与在上文结合印刷机性能的模式分类中已经解释的方式类似)。
将理解的是,在没有脱离由附加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发明范围情况下,在上文描述的实施例进行的各种变化和/或改进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尽管在上文把倒频谱分析描述为特别适合于与噪音或者振动相关的测量信号,但也可设想利用其他类型的频谱变换的频谱分析。在那一点上,应该考虑傅里叶变换的任何适当的派生情况。这例如包括所谓的子波变换和圆形变换。
此外,尽管已经连同建模和模式分类问题论述了模糊逻辑技术,然而包括利用所谓神经网络的模型化技术的其他方法也可设想。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一个差别是,模糊模式分类器可通过学习过程和基于涉及过程的试验数据和知识的熟练设计者(所谓的“技术人员”)创建,而神经网络只基于学习过程。技术人员能够在“语言修饰语”帮助下调整系统。

Claims (24)

1.一种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包括步骤为: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功能部件上设置多个传感器以监控印刷机性能,并对印刷机性能进行在线分析,以确定印刷机特征性能的发生,其中这种特征性能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在印刷基质上发生印刷错误,或者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基质良好印刷质量,
其中所述对印刷机性能进行在线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a0)利用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对印刷机特征性能模型化,以作为所述特征性能的特征参数,所述特征性能包括:
  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印刷机的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和/或
  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基质良好印刷质量的印刷机正常性能,
(a1)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上感测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该操作参数表示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印刷机的性能;以及
(a2)确定感测的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是否指示可能导致印刷错误的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
其中所述确定步骤(a2)包括:
(a21)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机上监控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以及
(a22)确定监控的操作参数是否指示印刷机模型化特征性能中任何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机性能的在线分析包括在若干连续的印刷基质处理期间进行印刷机性能的趋势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机性能的在线分析包括进行印刷机性能的模糊模式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还包括把印刷机性能的在线分析与印刷基质的在线光学检查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基质的在线光学检查包括:
(i)光学上获得在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基质的图像;以及
(ii)处理获得的印刷基质的图像,以便识别在所述印刷基质上可能发生的印刷错误,
并且其中所述印刷机性能的在线分析与所述印刷基质的在线光学检查结合,由此在确定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后及早发布出现印刷错误的可能性,同时仍然确定获得的图像以消除印刷错误。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基质的在线光学检查包括:
(i)光学上获得在印刷机上处理的印刷基质的图像;以及
(ii)处理获得的印刷基质的图像,以便识别在所述印刷基质上可能发生的印刷错误,
并且其中所述印刷机性能的在线分析与所述印刷基质在线光学检查结合,由此提供通过印刷基质光学检查探测的印刷错误发生的可能原因的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0)包括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模型化,并包括以下步骤:
(a01)定义可在所述印刷机上发生的多个类别印刷错误;
(a02)对于每个类别印刷错误,确定印刷机的这样的操作参数,其中该操作参数表明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印刷错误发生的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以及
(a03)对于每个类别印刷错误,根据被确定为表示所述故障或者异常性能的操作参数,定义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的对应模型,
并且其中所述确定步骤(a22)包括确定监控的操作参数是否显示与印刷机故障或者异常性能定义模型任何之一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方法,其中印刷机特征性能的所述模型化包括借助于模糊逻辑规则组来对所述特征性能的模型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印刷机上,以便感测以下操作参数任何组合:
- 印刷机的处理速度;
- 印刷机滚筒或者辊的旋转速度;
- 驱动印刷机滚筒的电机流经的电流;
- 印刷机滚筒或者辊的温度;
- 在印刷机两个滚筒或者辊之间的压力;
- 在印刷机滚筒或者辊轴承上的约束情况;
- 在印刷机上墨水或者流体的消耗;和/或
- 在印刷机上处理基质的位置或者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印刷机上,以便感测彼此尽可能不相关的印刷机功能部件的操作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在凹版印刷机(1)上实施,其中该凹版印刷机至少包括:压印滚筒(7)、与压印滚筒(7)接触的印版滚筒(8)、用于对印版滚筒(8)表面墨印的墨印系统(9)以及用于在印刷前擦拭印版滚筒(8)墨印表面的擦拭单元(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凹版印刷机(1)上,以便感测以下操作参数任何组合:
- 凹版印刷机(1)的处理速度;
- 用作凹版印刷机(1)驱动装置的电机流经的电流;
- 压印滚筒(7)、印版滚筒(8)和/或墨印系统(9)或者擦拭单元(10)的滚筒或者辊的旋转速度;
- 压印滚筒(7)、印版滚筒(8)和/或墨印系统(9)或者擦拭单元(10)的滚筒或者辊的温度;
- 在印版滚筒(8)和压印滚筒(7)之间的印刷压力,
- 在印版滚筒(8)和擦拭单元(10)之间的擦拭压力;
- 在印版滚筒(8)和墨印系统(9)之间的接触压力;
- 擦拭单元(10)的操作参数;和/或
- 墨印系统(9)的操作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进行探测印刷基质上的印刷错误,其中该印刷错误是由于擦拭单元(10)操作中功能异常引起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擦拭单元(10)包括擦拭罐(10.1)、位于擦拭罐(10.1)中并与印版滚筒(8)接触的擦拭滚筒(10.2)、与擦拭滚筒(10.2)表面接触用于从擦拭滚筒(10.2)表面上把擦拭墨渣去除的干燥刮板(10.3)、用于把擦拭溶液涂敷在擦拭滚筒(10.2)表面上的清洁装置(10.4)和与擦拭滚筒(10.2)表面接触用于从擦拭滚筒(10.2)的表面上去除擦拭溶液残余的干燥刮板(10.5),
并且其中设置传感器以感测:
- 在擦拭滚筒(10.2)和印版滚筒(8)之间的擦拭压力;
- 在所述擦拭单元(10)中擦拭溶液的流动;
- 擦拭溶液的理化性质;
- 在干燥刮板(10.3)和擦拭滚筒(10.2)之间的刮板压力或者在干燥刮板(10.5)和擦拭滚筒(10.2)之间的刮板压力;
- 干燥刮板(10.3)相对于擦拭滚筒(10.2)的刮板位置或者干燥刮板(10.5)相对于擦拭滚筒(10.2)的刮板位置;和/或
- 在擦拭滚筒(10.2)轴承上的约束情况。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擦拭压力、刮板压力、刮板位置和/或在擦拭滚筒(10.2)轴承上的约束情况在擦拭滚筒(10.2)每个末端被感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控印刷机性能包括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监控通过所述印刷机产生的噪音和/或振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印刷机产生的噪音和/或振动在印刷机滚筒轴承上被感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在凹版印刷机(1)上实施,其中该凹版印刷机至少包括:压印滚筒(7)、与压印滚筒(7)接触的印版滚筒(8)、用于对印版滚筒(8)表面墨印的墨印系统(9),以及具有与印版滚筒(8)接触的擦拭滚筒(10.2)用于在印刷前擦拭印版滚筒(8)墨印表面的擦拭单元(10),其中由所述凹版印刷机(1)产生的噪音和/或振动在所述擦拭滚筒(10.2)的轴承上被感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印刷机产生的噪音或者振动被至少两个传感器(51a、51b、52a、52b)感测,其中这两个传感器位于滚筒轴承(101、102)上,并对于沿着垂直于滚筒旋转轴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传递的噪音或者振动敏感。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印刷机产生的噪音或者振动被声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压敏传感器感测。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通过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预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对通过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所述预处理包括进行对所述信号的所谓倒频谱分析。
23.一种用于在印刷机上探测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在印刷基质印刷错误发生的专家系统,所述专家系统包括连接到印刷机功能部件上用于监控在印刷基质处理期间印刷机性能的多个传感器,以及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传感器上用于进行印刷机性能在线分析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用于实施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任何之一的方法。
24.一种安装有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专家系统的印刷机。
CN201110225457.9A 2005-11-25 2006-11-21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1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11342.1 2005-11-25
EP05111342A EP1790473A1 (en) 2005-11-25 2005-11-25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occurrence of printing errors on printed substrates during processing thereof on a printing press
EP06115689 2006-06-19
EP06115689.9 2006-06-1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42250A Division CN101316709A (zh) 2005-11-25 2006-11-21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019A true CN102381019A (zh) 2012-03-21
CN102381019B CN102381019B (zh) 2014-04-30

Family

ID=37835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54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1019B (zh) 2005-11-25 2006-11-21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13254B2 (zh)
EP (1) EP1965982B1 (zh)
JP (2) JP5400386B2 (zh)
CN (1) CN102381019B (zh)
ES (1) ES2487498T3 (zh)
RU (1) RU2436679C2 (zh)
WO (1) WO200706061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142A (zh) * 2014-02-21 2014-06-25 南通大学 嵌入式丝网印花机印刷质量自动检测系统
CN108437630A (zh) * 2018-03-01 2018-08-24 上海求知印刷厂 一种印刷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053372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5783A1 (en) 2007-10-02 2009-04-08 Kba-Giori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security documents, especially banknotes
EP2138437A1 (en) 2008-06-27 2009-12-30 Kba-Giori S.A. Inspection system for inspecting the quality of printed sheets
JP5379525B2 (ja) * 2009-03-19 2013-12-25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ート状物の品質検査装置
JP5714218B2 (ja) * 2009-05-19 2015-05-07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凹版印刷機
JP4754651B2 (ja) * 2009-12-22 2011-08-24 アレクセイ・ビノグラドフ 信号検出方法、信号検出装置、及び、信号検出プログラム
JP5498349B2 (ja) * 2010-10-29 2014-05-21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凹版印刷機の接触圧調整方法及び接触圧調整装置
EP2399745A1 (en) 2010-06-25 2011-12-28 KBA-NotaSys SA Inspection system for in-line inspection of printed material produced on a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JP2012061602A (ja) * 2010-09-14 2012-03-29 Komori Corp 凹版印刷機
WO2012087544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rint process and system to prevent identification of press repeat
US11809100B2 (en) 2012-03-05 2023-11-07 Landa Corporation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and protonatabl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US9643403B2 (en) 2012-03-05 2017-05-09 Landa Corporation Ltd. Printing system
EP2637396A1 (en) 2012-03-07 2013-09-11 KBA-NotaSys SA Method of checking producibility of a composite security design of a security document on a line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digital computer environ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EP2636527A1 (en) * 2012-03-09 2013-09-11 Kba-Notasys Sa Ink wiping system of a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and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comprising the same
JP5943867B2 (ja) * 2013-03-26 2016-07-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137541B2 (ja) * 2013-08-07 2017-05-31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校正印刷機
AU2016100492B4 (en) * 2016-04-29 2016-07-21 Ccl Secure Pty Lt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a defect that reduces transparency in a substrate for a security document
GB201609463D0 (en) 2016-05-30 2016-07-13 Landa Labs 2012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ulti-layer article
CN114148099A (zh) 2016-05-30 2022-03-08 兰达公司 数字印刷方法
IL254078A0 (en) * 2017-08-21 2017-09-28 Advanced Vision Tech A V T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images for testing
US11707943B2 (en) 2017-12-06 2023-07-25 Landa Corporat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printing
DE102018110749B3 (de) * 2018-05-04 2019-08-14 Matthews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eines Druckzylinders und eine entsprechende Anordnung
EP3715124A1 (en) 2019-03-26 2020-09-30 Inopaq Technologies Sàrl Printed sheet inspection system and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comprising the same
US11833813B2 (en) 2019-11-25 2023-12-05 Landa Corporation Ltd. Drying ink in digital printing using infrared radiation
RU2739525C1 (ru) * 2020-03-04 2020-12-2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аборатория Электрографии"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качества печати и комплекс средств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5817039B (zh) * 2021-12-06 2023-10-20 南通吉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飞墨抑制的凹版印刷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7607B (zh) * 1986-04-30 1990-04-18 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至少带有一个印刷机组的印刷机
EP0576824B1 (de) * 1992-05-30 1996-10-23 KOENIG & BAUER-ALBERT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Qualitätskontrolleinrichtung für eine Schön- und Widerdruck-Rotationsdruckmaschine
EP0585740B1 (de) * 1992-09-02 1997-03-1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Druckprozesses auf einer autotypisch arbeitenden Druckmaschine, insbesondere Bogenoffsetdruckmaschine
CN1191805A (zh) * 1997-02-19 1998-09-02 鲍德温格拉弗泰克有限公司 实行质量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US20040128083A1 (en) * 2002-09-27 2004-07-01 Wilson Wa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multistage rotary machin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63544A (de) * 1963-12-06 1968-10-15 Giori Gualtiero Reinigungsvorrichtung für Wischzylinder in Ein- oder Mehrfarbenstahlstichdruckmaschinen
CH415694A (de) 1963-12-06 1966-06-30 Giori Gualtiero Wischvorrichtung für Stahlstichdruckmaschinen
CH487738A (de) * 1969-05-23 1970-03-31 De La Rue Giori Sa Ein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Reinigung eines Wischzylinders in Ein- oder Mehrfarben-Stahlstichdruckmaschinen
CH596988A5 (zh) * 1976-09-17 1978-03-31 De La Rue Giori Sa
AU550695B2 (en) 1982-04-07 1986-03-27 De La Rue Giori S.A. Copperplate engraving machine for paper currency
JPS63137846A (ja) * 1986-12-01 1988-06-09 Komori Printing Mach Co Ltd 印刷機械の制御装置
US5033378A (en) * 1988-01-05 1991-07-23 Komori Corporation Defective print detecting device
EP0406157B1 (fr) 1989-06-29 1994-05-18 De La Rue Giori S.A. Machine taille-douce pour l'impression des papiers valeurs
JP2510023B2 (ja) * 1990-03-14 1996-06-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物検査装置
JPH04221641A (ja) * 1990-12-21 1992-08-12 Komori Corp 多色印刷機の制御装置
JP2991520B2 (ja) * 1991-03-28 1999-12-20 株式会社東芝 印刷物の印刷かすれ検査装置
DE59208384D1 (de) * 1991-08-12 1997-05-28 Koenig & Bauer Ag Qualitätskontrolle einer Bildvorlage z. B. eines gedruckten Musters
DE4142481A1 (de) * 1991-08-12 1993-02-18 Koenig & Bauer Ag Qualitaetskontrolle einer bildvorlage z. b. eines gedruckten musters
DE4126799A1 (de) 1991-08-14 1993-02-18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kontrollieren eines bedruckten bogens in einer bog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4237837A1 (zh) 1991-11-21 1993-06-03 Koenig & Bauer Ag
JP3149094B2 (ja) * 1992-03-24 2001-03-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品質検査装置
EP0622191B1 (fr) 1993-04-30 1997-01-22 De La Rue Giori S.A. Dispositif d'essuyage d'une machine pour l'impression en taille-douce
DE4321177A1 (de) * 1993-06-25 1995-01-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orrichtung zur parallelen Bildinspektion und Farbregelung an einem Druckprodukt
JPH07164619A (ja) * 1993-12-17 1995-06-27 Meidensha Corp 印刷機制御装置
US5608639A (en) * 1995-01-13 1997-03-04 Wallace Computer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ssembly and verifying a multiple-part printed product
IT1276010B1 (it) * 1995-03-07 1997-10-24 De La Rue Giori Sa Procedimento per produrre un modello di riferimento destinato ad essere utilizzato per il controllo automatico della qualita' di
DE19516330A1 (de) * 1995-05-04 1996-11-0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der Farbgebung bei einer Druckmaschine
DE19613082C2 (de) 1996-04-02 1999-10-21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qualitativen Beurteilung von bearbeitetem Material
DE19624196C2 (de) 1996-06-18 1999-09-23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Bogenführung bei einer qualitativen Beurteilung von bearbeiteten Bogen
JPH1034891A (ja) 1996-07-23 1998-02-10 Komori Corp 枚葉印刷機
ES2169315T3 (es) * 1996-07-25 2002-07-01 Komori Printing Mach Dispositivo para la inspeccion de laminas para una prensa de imprenta offset de laminas.
US6024018A (en) * 1997-04-03 2000-02-15 Intex Israel Technologies Corp., Ltd On press color control system
CA2232695C (en) * 1997-04-14 2005-02-01 De La Rue Giori S.A.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JPH1177978A (ja) * 1997-09-10 1999-03-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
US6128609A (en) * 1997-10-14 2000-10-03 Ralph E. Rose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 using differential input
FI111283B (fi) * 1997-10-20 2003-06-30 Metso Paper Inc Paperikoneen tai paperin jälkikäsittelykoneen nipin läpi kulkevan pinnan likaantumisen ja/tai vaurioitumisen havaitsemismenetelmä
JPH11198349A (ja) * 1998-01-19 1999-07-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キ供給制御システム
EP1054771B1 (de) 1998-02-13 2002-06-26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transport von bogen
JP4416213B2 (ja) * 1998-08-06 2010-02-17 フォイト ズルツァー パピーアテヒニ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回転中のロールの不都合な振動を能動的に弱め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MC2479A1 (fr) * 1998-09-07 1999-04-27 Luigi Stringa Inspection automatique de la qualité d'impression par un modèle élastique
DE19914627B4 (de) * 1999-03-31 2011-05-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pensation der Drehschwingungen einer Druckmaschine
JP4421066B2 (ja) 2000-04-07 2010-02-24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両面印刷機の品質検査装置
US6499402B1 (en) * 2000-05-17 2002-12-31 Web Printing Controls Co., Inc. System for dynamically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 web printing press
JP4950374B2 (ja) * 2000-06-23 2012-06-13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ート状物識別方法および識別装置
DE10132266B4 (de) * 2000-07-11 2015-10-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s Übergabepassers in einer Bog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4616451B2 (ja) 2000-09-22 2011-01-19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DE10149525A1 (de) * 2000-10-26 2002-05-0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erfahren zur Kompensation mechanischer Schwingungen in Maschinen
DE10103039B4 (de) * 2001-01-24 2015-07-0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drucktechnischer und anderer jobabhängiger Parameter einer Druckmaschine
JP4676070B2 (ja) 2001-02-09 2011-04-27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枚葉印刷機
DE10128833B4 (de) * 2001-06-15 2006-11-02 Koenig & Bauer Ag Qualitätskontrollvorrichtung
DE10131934B4 (de) * 2001-07-02 2010-03-11 Wifag Maschinenfabrik Ag Messung und Regelung der Farbgebung im Rollendruck
JP2003251789A (ja) * 2001-12-27 2003-09-09 Komori Corp 印刷機の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DE10207073B4 (de) 2002-02-20 2005-11-24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Bogen mit einem Bogenleitelement
DE10208285A1 (de) * 2002-02-26 2003-09-18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zur Korrektur der Bilddaten eines Kamerasystems
EP1361046A1 (en) 2002-05-06 2003-11-12 Kba-Giori S.A. Nozzles for a cleaning installation of a printing machine
DE10234085B4 (de) * 2002-07-26 2012-10-1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nalyse von Farbabweichungen von Bildern mit einem Bildsensor
US7066091B2 (en) 2003-06-16 2006-06-27 R.R. Donnelley & Sons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mpurity levels in an enclosed printing press environment
DE102004019978B3 (de) * 2004-04-23 2005-08-04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zur Beurteilung einer Qualität einer von einer Druckmaschine produzierten Drucksache
JP4362653B2 (ja) * 2004-04-30 2009-11-11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凹版印刷機の押圧力検出方法及びその検出システム
DE202004018072U1 (de) * 2004-11-20 2005-01-20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Bogendruc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7607B (zh) * 1986-04-30 1990-04-18 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至少带有一个印刷机组的印刷机
EP0576824B1 (de) * 1992-05-30 1996-10-23 KOENIG & BAUER-ALBERT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Qualitätskontrolleinrichtung für eine Schön- und Widerdruck-Rotationsdruckmaschine
EP0585740B1 (de) * 1992-09-02 1997-03-1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Druckprozesses auf einer autotypisch arbeitenden Druckmaschine, insbesondere Bogenoffsetdruckmaschine
CN1191805A (zh) * 1997-02-19 1998-09-02 鲍德温格拉弗泰克有限公司 实行质量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US20040128083A1 (en) * 2002-09-27 2004-07-01 Wilson Wa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multistage rotary machiner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142A (zh) * 2014-02-21 2014-06-25 南通大学 嵌入式丝网印花机印刷质量自动检测系统
CN103879142B (zh) * 2014-02-21 2016-06-08 南通大学 嵌入式丝网印花机印刷质量自动检测系统
CN110053372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8437630A (zh) * 2018-03-01 2018-08-24 上海求知印刷厂 一种印刷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0386B2 (ja) 2014-01-29
EP1965982B1 (en) 2014-06-11
US8613254B2 (en) 2013-12-24
JP2013010362A (ja) 2013-01-17
WO2007060615A1 (en) 2007-05-31
US20080295724A1 (en) 2008-12-04
RU2008124204A (ru) 2009-12-27
RU2436679C2 (ru) 2011-12-20
EP1965982A1 (en) 2008-09-10
JP2009517242A (ja) 2009-04-30
CN102381019B (zh) 2014-04-30
ES2487498T3 (es) 2014-08-21
JP5395242B2 (ja)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019B (zh)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CN105415888B (zh) 液体排出检查装置及液体排出检查方法
JP4710495B2 (ja) 故障診断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故障診断方法
DE60122788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minimierung des open-loop-papierpositionsfehlers in einem kontrollsystem für eine elektrophotographische druckvorrichtung
CN101393141A (zh) 用于确定基片表面质量的方法和用于加工基片的相关机器
Okarma et al. No-reference quality assessment of 3D prints based on the GLCM analysis
CN1906636A (zh) 对印刷机生产的印刷品的质量进行判定的方法
US4878753A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double print offset in printing systems
CN108688335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US201202065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olid ink removal for substrate re-use
CN101316709A (zh)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CN101708671A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US6333987B1 (en) Proces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material
Kreheľ et al. Technical diagnostics in the paper industry
CN1328069C (zh) 清洗和清除印刷印版和橡胶滚筒的印刷表面的方法
CN202782166U (zh) 带有在线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柔性版印刷机
CN101815622B (zh) 用于印刷承印材料的方法
CN113071218B (zh) 一种面向柔性传感器喷墨打印过程的质量监控方法
Xu et al. Industrial web inspection for manufacturing process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EP2133697A3 (de) Vorrichti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von Geschwindigkeiten einer Objektoberfläche
Sisco ADVANTAGES OF INLINE COLOUR MEASUREMENT Benefits for the printer and brand owner
DE102015101854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kennung von beeinträchtigten Bereichen auf einem Bildträger
CN116930312A (zh) 芯片检测方法及装置
Temple What's really going on with you Anilox rolls?
Folkes A Study of the epic delta dampening system's ability to eliminate plate-caused hicke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