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2173A -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2173A
CN102372173A CN2011102277640A CN201110227764A CN102372173A CN 102372173 A CN102372173 A CN 102372173A CN 2011102277640 A CN2011102277640 A CN 2011102277640A CN 201110227764 A CN201110227764 A CN 201110227764A CN 102372173 A CN102372173 A CN 102372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signal data
management devices
time
transmission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77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2173B (zh
Inventor
井口健
八幡伊佐雄
川口贵弘
田口浩之
土桥宏行
泷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2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2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2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2Pat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49Control or synchronising different handling operations
    • H04N1/00652Control of feeding speed, e.g. fast feeding to scann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09Obliterating the printed matter; Non-destructive removal of the ink pattern, e.g. for repetitive use of the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Y10T156/1043Subsequent to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具有这两种装置的消色系统。该消色装置包括传输路径、供给部、读取部、通信部、消色部和控制部。通信部在与消色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中,在发送读取部读取的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同时从管理装置接收表示管理装置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先行薄片的传输目的地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以及表示消色装置接收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消色部设置在传输路径中读取部的下游,对薄片图像进行消色。控制部根据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将先行薄片传输到规定的传输目的地,同时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将后续薄片供给至传输路径。

Description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72431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涉及对多张薄片的图像进行连续消色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存在首先读取薄片上的图像,然后根据读取的图像数据判断是否可以消色,接下来只对判断为可以消色的薄片进行消色处理的消色装置。像这种消色装置,若由装置本身来进行可否消色的判断,装置本身的价格会变高,故存在由管理装置判断可否消色并接收判断结果的消色装置。··
可是若这种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为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低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则PC得出判断结果不仅耗时,向消色装置发送判断结果也很慢。消色装置在接收PC发出的判断结果前不能进行消色处理。因此消色装置在接收PC发出的判断结果前即使读取部读取薄片上的图像也无法直接将薄片传输到消色部,需要将薄片在读取部与消色部之间停止一次。··
这样,消色装置在对连续的薄片进行一连串的处理时,可能会因接收到PC发出的判断结果所消耗的时间和读取部与消色部之间停止的先行薄片与后续薄片发生冲突,导致薄片卡住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一般来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消色装置包括传输路径、供给部、读取部、通信部、消色部和控制部。传输路径将薄片传输到装置内的各个部。供给部将由消色性着色剂形成图像的薄片从薄片装载部提供到传输路径。读取部设置在传输路径中供给部的下游,用来读取薄片的图像。通信部向与消色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发送读取部读取的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并从管理装置接收表示管理装置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先行薄片的传输目的地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以及表示消色装置接收来自管理装置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为止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消色部设置在传输路径中读取部的下游,对薄片图像进行消色。控制部根据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将先行薄片传输到规定的传输目的地,并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在接收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传输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消色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消色装置和管理装置功能的框图。··
图3是表示消色装置消色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消色装置消色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供给部从供给托盘中取出薄片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读取部读取第一张薄片上的图像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表示读取第二张薄片时第一张和第二张薄片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对第二张薄片消色时第一张和第二张薄片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提供第三张薄片时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薄片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消色装置的其他消色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消色装置和管理装置功能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消色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消色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传输路径的变形例的模式图。··
图14是表示消色装置进行的消色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消色系统100的示意图。
消色系统100具有消色装置1、通过数据总线(data bus)等与消色装置1能够进行通信地连接的管理装置7。
消色装置1包括供给托盘11(薄片装载部)、供给部12、传输路径2、读取部13、消色部14、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以及排出部171、172。
供给托盘11装载A4尺寸等的薄片。供给托盘11所收容的薄片上形成有由加热消色的消色性着色剂所形成的图像。
供给部12包括捡纸辊、供给辊和分离辊,将供给托盘11上的薄片提供到传输路径2中。
传输路径2将薄片传输到装置1内的各个部。传输路径2具有环状传输路径A1,将供给部12提供的薄片按读取部13-消色部14-读取部13的顺序传输。在传输路径2中,读取部13的薄片传输方向下游侧具有将薄片排出的排出用传输路径A21、A22和将薄片传输到消色部14的消色用传输路径A3之间的分岔P1、P2。在传输路径2中,消色部14的薄片传输方向下游侧在供给部12和读取部13之间汇合。传输路径2具有将薄片导向传输方向的传输路径主体21、将薄片运送至传输方向下游的多个传输辊22以及在各个分岔点将薄片分配至任一传输路径的多个挡板23。
读取部13设置在传输路径2中的供给部12的下游,用来读取薄片的图像。读取部13设置有两个,分别用来读取薄片表面和背面,可一次读取薄片的表面和背面的图像。作为读取部13,例如可以采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 Image Sensor,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消色部14设置在传输路径2中读取部13的下游,通过加热薄片从而对薄片的图像进行消色。消色部14设置有两个,分别用来对薄片的表面和背面进行消色,可以一次对薄片的两面进行消色。
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收容被消色而可以再利用的薄片。
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收容未彻底消色而不可再利用的薄片。
排出部171、172具有排出辊,将薄片排出至托盘15、16。
一般来说,消色装置若发生对薄片消色不彻底的情况,对于印刷有一般数据的薄片,存在极少部分不彻底消色的情况也可以再利用。可是对于印刷了机密数据等特定的数据的薄片,因为发生不彻底消色情况就无法再利用,可以说该薄片并不适合作为消色处理对象。
这里,管理装置7从消色装置1中接收薄片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判断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禁止对机密数据等进行消色的禁止数据的可否消色判断。另外,管理装置7从消色装置1接收已经消色的薄片的图像数据并根据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从薄片的消色残留状况判断薄片是否可以再利用的再利用可否判断。
图2是表示消色装置1和管理装置7的功能的框图。
消色装置1包括控制部3和通信部4。
控制部3包括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内存(Memory)以及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而控制消色装置1整体。控制部3作为功能部还具有计算供给间隔的供给间隔计算部31。
通信部4接收管理装置7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表示先行薄片的传输目的地的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再利用可否判断结果(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表示消色装置1接收该判断结果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管理装置7为一般用的PC,具有控制部71和通信部72。
控制部71具有处理器、ASIC、内存和HDD,控制管理装置7整体。控制部71作为功能部还具有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部,用来将间接表示消色装置1接收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所需时间(用于计算接收判断结果为止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给消色装置1。另外,控制部71作为功能部还具有判断可否消色的可否消色判断部711、判断可否再利用的可否再利用判断部712和图像处理部713。图像处理部713为了进行可否消色判断和可否再利用判断对从消色装置1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以下,参照图3和图4的流程图对消色装置1的消色处理进行说明。消色装置1通过处理器读取内存非暂时性保存的程序从而进行消色处理。
消色装置1在接通电源(Act1)时确认与管理装置7的连接(Act2)。管理装置7的控制部71(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部710)若确认与消色装置1连接,则对消色装置1发送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消色装置1计算从供给开始到消色装置1接收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为止所需时间而需要用到的数据。
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包括消色装置1计算(A)从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之间的时间所需的数据。像这种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有管理装置7的内存的性能(内存尺寸,传送速度)、处理器数量(或处理器芯数)、处理器性能(缓存大小,总线宽度)以及管理装置7的型号。
另外,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包括消色装置1计算(B)到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所需的数据。像这种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包含数据总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工作速度。由管理装置7测定并计算出数据总线。
消色装置1从管理装置7接收上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Act3)。
消色装置1的控制部3(供给间隔计算部31)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计算出在接收到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相冲突的供给间隔(Act4)。
控制部3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所包含的管理装置7的内存和处理器性能等,计算出从(A)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之间的时间。另外,若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管理装置7的型号,消色装置1中的对应各种各样的管理装置的型号和从消色装置1结束发送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该型号的管理装置之间所需的时间的数据表中获取从(A)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的时间。
另外,控制部3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包含的数据总线的工作速度计算出(B)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
控制部3加上上述(B)的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和(A)管理装置7从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的时间,考虑(C)消色装置1从开始供给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之间的时间,计算出供给间隔。(C)消色装置1从开始供给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之间的时间可以作为规定值预先保存在内存中,也可以由控制部3每次进行计算。(C)消色装置1从开始供给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之间的时间要根据供给部12到读取部13的距离、薄片传输速度、从薄片前端通过读取部13到发送图像数据到管理装置7为止的时间算出。
从开始供给到消色装置1接收判断结果为止所需的时间,在(A)~(C)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虑((D)从管理装置7结束判断到结束向消色装置1发送判断结果之间的时间)。可是,由于判断结果比起图像数据其数据大小会较小,因此可以忽略(D)从管理装置7结束判断到结束向消色装置1发送判断结果之间的时间。
控制部3根据接收时间示意数据计算出从供给开始到消色装置1接收判断结果为止所需的时间,并从该时间计算出,到接收判断结果为止即使停止先行薄片,后续薄片的前端也不会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供给间隔(Act4)。
接下来控制部3通过供给部12从供给托盘11中取出由消色性着色剂形成图像的第一张薄片S1(先行薄片)(图5),将该薄片提供给传输路径2(Act5)。
如图6所示,控制部3通过读取部13读取第一张薄片S1,将图像数据发送到管理装置7中(Act6)。控制部3将已读取图像的薄片在传输路径2中的读取部13和消色部14之间等待。
管理装置7(图像处理部713)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管理装置7(可否消色判断部711)根据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来判断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禁止机密数据等的消色的禁止数据。具体来说,图像数据中包含禁止数据时,管理装置7判断薄片不可消色,而图像数据中不含禁止数据时,管理装置7判断薄片可以消色。
控制部3在第一张薄片S1供给后,使用计算出的供给间隔将第二张薄片S2(后续薄片)提供到传输路径2中(Act7)。
若从管理装置7接收的可否消色判断结果(Act8)为第一张薄片S1为可以消色(Act9:YES),如图7所示,控制部3将在读取部13与消色部14之间等待的第一张薄片S1传输至消色部14。然后控制部3在第一张薄片S1的图像被消色部14消色的同时使用读取部13读取第二张薄片S2的图像(Act10)。
如图8所示,控制部3在使用读取部13读取消色处理过的第一张薄片S1的消色面并将图像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7的同时,使用消色部14对第二张薄片S2的图像进行消色(Act11)。
管理装置7对第一张薄片S1的消色面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然后管理装置7(可否再利用判断部712)根据图像处理过的图像数据,进行可否再利用判断:在第一张薄片S1的消色残余小于规定量时,判断第一张薄片S1为可再利用;若第一张薄片S1的消色残余大于规定量时,判断第一张薄片S1为不可再利用,并将判断结果发送到消色装置1。
控制部3接收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Act12)。
如图9所示,若第一张薄片S1判断结果为可再利用(Act13:YES),则控制部3将第一张薄片S1排出至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Act14)。若第一张薄片S1判断结果为不可再利用(Act13:NO),则控制部3将第一张薄片S1排出至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Act15)。
若可否消色判断结果为第一张薄片S1为不可消色的判断结果(Act9:NO),则控制部3将在读取部13与消色部14之间等待的第一张薄片S1排至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Act16)。接下来,控制部3使用读取部13读取第二张薄片S2的图像(Act17),使用消色部14对第二张薄片S2的图像进行消色(Act18)。
控制部3使用读取部13读取消色处理过的第二张薄片S2的消色面并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管理装置7(Act19)。
如图9所示,控制部3在供给第二张薄片S2(先行薄片)后,空出计算出的供给间隔,将第三张薄片S3(后续薄片)提供到传输路径2中(Act20)。
管理装置7根据图像数据进行判断第二张薄片S2可否再利用的可否再利用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消色装置1。
控制部3接收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Act21)。
控制部3根据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将第二张薄片S2排出至任一纸张托盘15、16(Act23、Act24)。
之后回到Act6,控制部3对第三张薄片S3进行与第一张薄片S1相同的处理,并从供给第三张薄片S3开始,空出计算出的上述供给间隔来供给第四张薄片,并对第四张薄片进行与第二张薄片S2相同的处理(Act6~Act23)。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根据从管理装置7接收的管理装置7的内存和处理器的能力等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来计算出从供给开始到消色装置1接收判断结果(可否消色判断结果和可否再利用判断结果)为止的时间。然后,控制部3根据该时间,在接收判断结果前使用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供给间隔),将后续薄片提供到传输路径2中。因此,尽管管理装置7进行上述判断需要花费时间,但是使得停止在读取部13和消色部14之间的先行薄片与后续薄片不会冲突,而可以防止发生薄片卡住问题。
另外,为了防止后续薄片与先行薄片发生冲突,例如也可考虑到供给先行薄片,接收对先行薄片的判断结果后再提供后续薄片。像这样的话,即使管理装置7进行判断需要花费时间,可是因为不会供给后续薄片,可以防止后续薄片与先行薄片发生冲突问题。
对这种方法,本实施方式通过计算出供给间隔,在接收到管理装置7的判断结果前,可以提供后续薄片。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省去等待管理装置7判断结果的时间长的补时阶段(lost time),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对薄片图像进行消色。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而省去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7作为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了消色装置1用于计算自供给开始到消色装置1接收判断结果为止所需的时间的数据。可是管理装置7(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部710)也可以独立计算出(A)管理装置7从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为止的时间和(B)到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将该计算出的时间作为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到消色装置1。然后消色装置1也可以考虑(A)管理装置7从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为止的时间和(B)管理装置7到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之间的时间,以及(C)消色装置1从供给开始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后,计算出供给间隔。
管理装置7将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到消色装置1的时机可以在消色装置1电源为ON时确认连接时实施,也可以在开始进行消去处理时,即供给第一张薄片时实施。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消色装置1进行消色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消色装置1的控制部3在电源ON时进行确认连接时或开始进行消去处理时计算出供给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在读取先行薄片的图像后(Act5A)计算出供给间隔(Act6A)。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在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基础上,考虑图像数据的尺寸,计算出从供给开始到接收消色装置1的判断结果为止所需的时间。
具体来说,控制部3在计算出(B)管理装置7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时,在数据总线的执行速度的基础上考虑图像数据的大小来计算出该时间。另外,控制部3在计算出(A)从管理装置7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为止的时间时,在管理装置7的内存和处理器的性能基础上,考虑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大小来计算出该时间。
控制部3在(A)、(B)时间外,考虑(C)消色装置1从供给开始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计算出从供给开始到消色装置1接收判断结果为止所需的时间。然后,控制部3计算出:从该时间到接收判断结果为止停止先行薄片时,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不会冲突的供给间隔。
控制部3在供给先行薄片后空出计算出的供给间隔来提供后续薄片(Act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计算出供给间隔时,因为考虑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大小,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供给间隔。
还有,其他处理步骤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去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管理装置7A计算出供给间隔。
图11是消色装置1A和管理装置7A的功能框图。图12是表示消色装置1A进行消色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管理装置7A的控制部71具有供给间隔计算部714。
管理装置7A(供给间隔计算部714)在管理装置7A和消色装置1A进行确认连接时(Act2)计算出供给间隔。
具体来说,管理装置7A根据内存和处理器的性能计算出(A)管理装置7从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为止的时间。另外,管理装置7A根据数据总线的工作速度计算出(B)到管理装置7A结束接收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另外,(C)消色装置1A从开始供给到开始发送图像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采用规定值。管理装置7A考虑这些时间计算出供给间隔,发送给消色装置1A。
消色装置1A在进行确认与消色装置1A的连接时,从管理装置7A接收供给间隔(Act3B)。其他处理步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消色装置1A计算供给间隔,从而可降低消色装置1A的价格。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传输路径2B的模式图。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传输路径中的各部的位置为任意的。图13示出了将传输路径中各部位置错开的变形例的传输路径2B。
本实施例中,从供给部12到环状传输路径A1的传输路径A3和环状传输路径A1的汇合点不在消色部14侧而在读取部13侧。另外,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通过排出用传输路径A41在环状传输路径A1中的读取部13和消色部14之间连接。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在传输路径2B中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的传输方向下游侧,通过排出用传输路径A42与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消色装置1B可以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做相同的消色处理。
(第六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消色装置1进行的消色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PC 7根据消色装置1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等,在生成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或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期间,若其他用户要求PC 7进行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接收时间示意数据生成以外的处理(例如通过其他应用程序的处理),会因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等生成以外的处理增大对PC 7的负载从而延长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等的生成处理时间。因此,通过在增大处理负载前根据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供给间隔供给,从缩短供给时间的观点来看很难说是最佳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消色装置1例如在供给第一张薄片前(ACT5),若PC 7已经开始了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接收时间示意数据生成以外的处理,PC 7则考虑处理负载加大(例如内存使用量加大),而重新生成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例如PC 7将(A)管理装置7从结束接收图像数据到结束判断为止的时间作为消色装置1进行计算所需的数据,重新生成包含增加的内存使用量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若消色装置1从管理装置7再次接收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ACT41:YES),则重新计算供给间隔(ACT4),根据最适合的供给间隔提供薄片(ACT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生成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以外的处理结束时,会再次生成包含内存使用量等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PC 7根据减少了内存使用量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再次计算出最合适的供给间隔。
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由于进行了通过消色装置1的关于消色处理以外的处理导致PC 7的判断处理所需时间比原先设想的处理时间更长,也会由于消色装置1根据该处理时间重新计算出供给间隔,因而可以在短时间内顺利进行供给。
另外,无论消色装置1在何种时机从管理装置7再次接收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也可重新计算出供给间隔。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7~7B虽然判断薄片可否消色或完成消色的薄片可否再利用,但是管理装置7~7B也可以根据可否消色判断和可否再利用判断来具体判断薄片的传输目的地例如是消色部14还是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16。
作为记录介质,只要是可以存储程序且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无论是何种形态均可。具体来说,作为记录介质,例如ROM或RAM等的计算机内部安装的内部存储装置、CD-ROM或软盘、DVD光盘、磁光盘、IC卡等可携带存储介质、存放计算机程序的数据库或其他计算机以及其数据库等。也可以是安装或下载而得到的功能,通过与装置内部的OS等共同工作得以实现该功能。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动态形成的执行模块。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各处理顺序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顺序相异。
如以上详述的内容,根据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提供了对多张薄片的图像连续进行消色的技术。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新颖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体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作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实际上,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应该涵盖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22)

1.一种消色装置,对薄片的图像进行消色,包括:
传输路径,将薄片传输到装置内的各个部;
供给部,将由消色性着色剂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从薄片装载部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读取部,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供给部的下游,用于读取薄片的图像;
通信部,向与所述消色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发送所述读取部读取的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并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管理装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的先行薄片的传输目的地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以及表示到所述消色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管理装置的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消色部,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读取部的下游,对薄片的图像进行消色;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将先行薄片传输到规定的传输目的地,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对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是否包括禁止消色的禁止数据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不包括禁止数据,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所述消色部,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包括禁止数据,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不可再利用薄片的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对已消色的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是否大于规定量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大于规定量,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不可再利用薄片的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小于规定量,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可再利用薄片的可再利用纸张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是考虑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和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消色装置之间的通信时间而由所述管理装置生成的供给间隔,且为所述消色装置接收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后端发生冲突的供给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与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有关的所述管理装置的内存大小;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内存大小计算出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并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与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有关的处理器数量和性能;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处理器数量和性能计算出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并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的型号;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管理装置的型号计算出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并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消色装置在对先行薄片开始了消色处理时接收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消色装置在电源为ON并进行与所述管理装置之间的连接确认时接收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读取部的薄片传输方向下游具有排出薄片的排出用传输路径和将薄片传输至所述消色部的消色用传输路径的分岔,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消色部的薄片传输方向下游在所述供给部与所述读取部之间汇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装置在开始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以外的处理或结束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以外的处理时,再次生成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管理装置再次发送的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重新计算出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后端冲突的供给间隔,并在先行薄片供给至所述传输路径后,空出所述供给间隔再将后续薄片供给至所述传输路径。
12.一种管理装置,与消色装置通信,
所述消色装置具有将薄片传输至装置内的各个部的传输路径、将由消色性着色剂形成的图像的薄片从薄片装载部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的供给部、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供给部的下游而读取薄片图像的读取部、发送所述读取部读取的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的通信部、及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读取部下游而对薄片图像进行消色的消色部;
在所述管理装置中,通过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与先行薄片传输目的地相关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消色装置,使所述消色装置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将先行薄片传输至规定的传输目的地,
并通过将表示到所述消色装置从所述管理装置接收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给所述消色装置,使得所述消色装置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对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是否包括禁止消色的禁止数据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不包括禁止数据,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所述消色部,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包括禁止数据,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不可再利用薄片的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对已消色的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是否大于规定量进行判断的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大于规定量,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不可再利用薄片的不可再利用纸张托盘,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先行薄片的消色残余小于规定量,则所述控制部将先行薄片传输至收容可再利用薄片的可再利用纸张托盘。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是考虑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和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消色装置之间的通信时间而由所述管理装置生成的供给间隔,所述供给间隔为所述消色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后端发生冲突的供给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是考虑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和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消色装置之间的通信时间而由所述管理装置生成的供给间隔,所述供给间隔为所述消色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后端发生冲突的供给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涉及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的所述管理装置的内存容量;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内存容量计算出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并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为所述管理装置的型号;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管理装置的型号计算出所述管理装置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时间,并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的生成时间,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消色装置,对先行薄片开始了消色处理时,发送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消色装置,在电源为ON的情况下,进行与所述消色装置之间的连接确认时,发送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当开始除了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以外的处理或结束除了生成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和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以外的处理时,再次生成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并将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重新发送给所述消色装置,
使得所述消色装置根据所述管理装置再次发送的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重新计算出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后端冲突的供给间隔,并在将先行薄片供给至所述传输路径后,空出所述供给间隔再将后续薄片供给至所述传输路径。
22.一种消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色装置,所述消色装置具有将薄片传输至装置内的各个部的传输路径、将由消色性着色剂形成的图像的薄片从薄片装载部提供到所述传输路径的供给部、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供给部的下游而读取薄片图像的读取部、发送所述读取部读取的先行薄片的图像数据的通信部、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中所述读取部下游而对薄片图像进行消色的消色部;以及
与所述消色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通过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表示先行薄片传输目的地的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消色装置,使得所述消色装置根据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将先行薄片传输至规定的传输目的地,并通过将表示到所述消色装置接收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所需时间的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发送给所述消色装置,使得所述消色装置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示意数据,在接收所述传输目的地示意数据前即使停止先行薄片也不会使后续薄片的前端与先行薄片的后端冲突的时机,将后续薄片供给至所述传输路径。
CN201110227764.0A 2010-08-10 2011-08-09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2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243110P 2010-08-10 2010-08-10
US61/372,431 2010-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2173A true CN102372173A (zh) 2012-03-14
CN102372173B CN102372173B (zh) 2015-05-20

Family

ID=4458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77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2173B (zh) 2010-08-10 2011-08-09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08822B2 (zh)
EP (1) EP2418091B1 (zh)
JP (1) JP5583643B2 (zh)
CN (1) CN1023721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78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扫描仪的扫描速度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扫描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5574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ecoloring apparatus, image decoloring method, and sheet transfer apparatus
US8537383B2 (en) * 2010-07-28 2013-09-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coloring device and func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8462186B2 (en) * 2010-08-10 2013-06-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colo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CN102375392B (zh) * 2010-08-10 2015-04-01 株式会社东芝 消色装置、消色系统以及消色装置的供纸方法
JP5353875B2 (ja) * 2010-12-28 2013-1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30063793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viding sheet
JP5684781B2 (ja) * 2012-03-16 2015-03-18 株式会社東芝 消去装置
KR102002540B1 (ko) * 2012-10-17 2019-07-22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자동 급지 장치를 구비한 스캐너의 스캔 속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스캐너
JP5863680B2 (ja) * 2013-01-08 2016-02-17 株式会社東芝 消去装置、消去装置の消去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6062B2 (ja) * 2013-01-15 2014-12-03 株式会社東芝 消色装置
US9221283B1 (en) * 2014-07-10 2015-12-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usability of sheet
JP6325411B2 (ja) * 2014-10-07 2018-05-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消去装置
US9575455B2 (en) * 2015-04-07 2017-02-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coloring device and jam detection time controlling method in decoloring device
RU2718932C2 (ru) 2015-11-02 2020-04-15 Шмид Рюнер Аг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х эффектов в покрыти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в уф-отверждаемых слоях,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верждения текучих сред покрыт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покрытия, текучая среда покрытия, изделие
JP2018118477A (ja) * 2017-01-26 2018-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S2927206T3 (es) 2017-04-28 2022-11-03 ACTEGA Schmid Rhyner AG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generación de un revestimiento texturizado
JP7005225B2 (ja) * 2017-08-22 2022-01-21 株式会社東芝 消色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3522A (ja) * 1996-10-28 1998-05-22 Ricoh Co Ltd 消去可能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同画像消去装置
US20030081957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97419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89149A (zh) * 2008-06-18 2008-10-22 株式会社东芝 薄片处理装置、薄片处理方法
CN101376470A (zh) * 2007-07-30 2009-03-04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处理装置和纸张处理方法
CN10145628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处理方法、图像消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014963T2 (de) * 1989-04-14 1995-08-03 Seiko Epson Corp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Aufzeichnungsgerät.
JPH05119672A (ja) * 1991-10-25 1993-05-18 Mita Ind Co Ltd 消色機
JPH07239595A (ja) * 1994-02-28 1995-09-12 Ricoh Co Ltd 像保持体後処理装置
JP3239008B2 (ja) * 1994-03-07 2001-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除去装置及び画像除去システム
US6375742B2 (en) * 1996-07-25 2002-04-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per sheets to decolor an image formed thereon
JP2001026344A (ja) * 1999-07-14 2001-01-30 Konica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277619A (ja) * 2000-03-31 2001-10-09 Canon Aptex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媒体
JP2002365862A (ja) * 2001-06-04 2002-12-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73507A1 (en) * 2007-09-18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reading system
JP5091201B2 (ja) * 2008-11-07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消去装置、画像消去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19748B (zh) 2009-09-15 2013-07-03 株式会社东芝 脱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3522A (ja) * 1996-10-28 1998-05-22 Ricoh Co Ltd 消去可能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同画像消去装置
US20030081957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97419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76470A (zh) * 2007-07-30 2009-03-04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处理装置和纸张处理方法
CN10145628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处理方法、图像消除装置
CN101289149A (zh) * 2008-06-18 2008-10-22 株式会社东芝 薄片处理装置、薄片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78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扫描仪的扫描速度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扫描仪
CN103780783B (zh) * 2012-10-17 2018-02-02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控制扫描仪的扫描速度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扫描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8091B1 (en) 2020-06-24
CN102372173B (zh) 2015-05-20
JP2012037891A (ja) 2012-02-23
EP2418091A1 (en) 2012-02-15
JP5583643B2 (ja) 2014-09-03
US8508822B2 (en) 2013-08-13
US20120038958A1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2173A (zh) 消色装置、消色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消色系统
JP5650073B2 (ja) 消色装置、シート搬送制御方法
JP5827066B2 (ja) 消色装置、給紙方法、および消色システム
CN1892465B (zh) 打印机及其双面打印模式控制方法
JP6094349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1614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037269B2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301538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458674B2 (en) Ink drying time creating duplex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416782A (zh) 成像装置、成像控制方法
JP5928207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121482A (ja) 記録装置、発注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497404A (zh) 具有检测用纸输送状态的机构的用纸输送装置和方法
EP274308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503712A (zh) 一种计算机、打印机及双面打印方法
CN103803335A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226716A (ja) 印刷システム
CN100556068C (zh) 具有交替扫描的双扫描头的扫描装置及复印设备
US85648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40602B2 (ja) 印刷装置、読み込み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読み込みプログラム
JP20221308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412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20023095A (ja)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91714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JP2007196585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