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4483A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4483A
CN102324483A CN201110255506A CN201110255506A CN102324483A CN 102324483 A CN102324483 A CN 102324483A CN 201110255506 A CN201110255506 A CN 201110255506A CN 201110255506 A CN201110255506 A CN 201110255506A CN 102324483 A CN102324483 A CN 102324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biodegradable
preparation
polymer dielectric
biodegradable polym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5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4483B (zh
Inventor
许杰
梁桂杰
赵磊
徐卫林
沈小林
董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2555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4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4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4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4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44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电解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电解质膜是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导电锂盐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按一定比例共混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然后将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活化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膜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又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电解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890年Thomas Edison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以来,电池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遍布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到航空航天、国防安全,小到日用电器、儿童玩具,到处充斥着电池的身影。电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电池的出现,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无论是早期的镍镉电池还是稍晚的铅酸电池还是后来的镍氢电池还是现在仍然很流行的碱性干电池,无一例外,如果缺乏管理,都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灾难。这些电池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如镉、钴、汞、铅、镍等,一旦进入土壤或水体,将会给生物体和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危害,进而通过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国际上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锂电池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电池应运而生,并很快与传统电池并驾齐驱。在动力电池领域,据有关机构预测,2012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上,锂电池将占到30%,市场容量将达到150亿元,而全球锂电池市场容量将达到数干亿元。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户外运动器械、LED储能等领域,锂电池近年来也可谓风光无限,对镍氢、镍镉小电池的取代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接下来完全可能统治整个市场。锂电池的发展速度令人称奇。
然而,虽然锂电池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了很大的突破,但其对生态环境仍然具有一定的威胁。锂电池电解质里仍然还含有少量的镍、钴等重金属离子,如果任其积累,必将对环境造成伤害。近年来,安全性能更高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迅速发展了起来,这种电池的主要特点是电池的电解质基质为固态的聚合物凝胶或干膜,其中,构成这些固态电解质基质的材料主要是聚环氧乙烷、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而这些材料却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难以生物降解。随着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这些难生物降解且含有一定量有害物质的固态电解质必将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聚乳酸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既具有一般高分子材料所具备的性能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绿色材料,其产品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不可降解材料制品,备受各行业关注。因此,如果能将聚乳酸应用到固态电解质材料中,就会克服传统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可降解的缺陷。然而纯聚乳酸的高脆性、低强度、低热稳定性等使其成膜性能较差,决定了纯的聚乳酸难以成为固体电解质基体膜材料,只能通过对聚乳酸改性来达到其作为固体电解质基体膜材料的目的。
共混是材料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一定相容性的材料的优点集中体现在一种材料上,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但是导电性能较差,传统的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生物降解性能欠佳,如果将聚乳酸等可生物降解材料与传统电解质基体膜材料共混则既能达到其作为电解质基体膜材料的目的又能达到可生物降解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常用电解质膜生物降解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
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导电锂盐,溶解于非质子性溶剂中,配制得到导电锂盐浓度为0.9~1.5mol/L的电解质溶液。
b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将其溶解在不同的非质子性溶剂中,均配制成浓度为0.5~1.5mol/L溶液。
c聚合物基体膜的制备:分别取经b步骤配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然后将其混合,在40~80℃温度下持续搅拌6-9h,制备得到共混液,再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基体膜。其中,所取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所取的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40%~70%。
d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基体膜浸入经a步骤配制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72h,使聚合物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和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比为0.053~0.175,取出活化后的聚合物基体膜干燥5~10h,制备得到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
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或聚己内酯或生物纤维素或聚氨基酸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腈或聚偏氟乙烯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
所述的导电锂盐为高氯酸锂或四氟硼酸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或六氟硼酸锂,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为乙腈或四氢呋喃或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或丙酮或二甲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碳酸二乙酯或碳酸丙酯。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该电解质膜是采用传统的不可生物降解的电解质材料与可生物降解材料结合共混的工艺制备而成。共混的制备方法可使电解质膜中的可生物降解组份和不可生物降解组份形成分子层面上的互穿或半互穿的物理网络结构,当可生物降解组份被生物降解后,不可生物降解组份可以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被加速降解,最终达到电解质膜被全部降解的目的,同时,共混后的材料结构中可吸收电解质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极性基团没有被破坏,使电解质膜依然能够吸收导电粒子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共混的制备方法与常用的接枝、嵌段等化学方法相比,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廉。同时,在共混过程中,还能通过控制各材料组份比例从而控制材料的电导率和降解时间。
本发明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膜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又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使所制备电解质膜不仅能在使用时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能在废弃后被微生物降解,减少电解质膜对环境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
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导电锂盐,溶解于非质子性溶剂中,配制得到导电锂盐浓度为0.9~1.5mol/L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在溶解不同的导电锂盐时,应根据不同导电锂盐分子结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非质子性溶剂。
b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将其溶解在不同的非质子性溶剂中,均配制成浓度为0.5~1.5mol/L溶液。其中,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由一种或几种聚合物组份组成,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也由一种或几种聚合组份物组成,在溶解不同的聚合物时,应根据聚合物分子结构的不同和溶液溶解度参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非质子性溶剂,配制溶液时,将所有组份都分别溶解在对应的非质子性溶剂中,均配成浓度为0.5~1.5mol/L溶液,配成的溶液在混合时能互溶,不发生相分离。
c聚合物基体膜的制备:分别取经b步骤配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取溶液时,可以先将溶液和溶质的质量比计算出来,然后按比例称取一定质量的溶液,也可以先将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的比计算出来,然后按比例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然后将其混合,在油浴加热40~80℃温度下持续搅拌6-9h,制备得到共混液,其中,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所取溶液中沸点最低的溶剂的沸点,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的溶剂用真空泵抽出,得到共混液黏液,再将共混液黏液在模具中浇注成膜,室温下干燥,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其中,所取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所取的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40%~70%,其中,所取聚合物溶液中溶质的组份即为所制备的聚合物基体膜的组份,溶质的质量即为所制备的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
d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基体膜浸入经a步骤配制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72h,其中,活化的目的是为了让电解质基体膜吸收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离子,从而使电解质基体膜具有导电性,变成电解质膜,活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配方中电解质膜中导电锂盐的质量分数,活化时使聚合物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和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比为0.053~0.175,取出活化后的聚合物基体膜干燥5~10h,制备得到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或聚己内酯或生物纤维素或聚氨基酸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腈或聚偏氟乙烯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
所述的导电锂盐为高氯酸锂或四氟硼酸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或六氟硼酸锂,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为乙腈或四氢呋喃或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或丙酮或二甲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碳酸二乙酯或碳酸丙酯。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按上述制备方法:
实施例1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3g和7g的聚乳酸溶液和聚环氧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4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6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0.53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2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和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4.5g、3g和2.5g的聚乳酸溶液、聚环氧乙烯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8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3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10g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6g、3g和1g的聚乳酸溶液、聚丙烯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9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7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76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4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和10g聚己内酯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3g、1g和6g的聚乳酸溶液、聚己内酯溶液和聚环氧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4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6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0.53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5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10g聚乳酸和10g聚己内酯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和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2g、2g、2g和4g的聚乳酸溶液、聚己内酯溶液、聚环氧乙烯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8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6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和10g聚己内酯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10g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1g、3g、3g和3g的聚乳酸溶液、聚己内酯溶液、聚丙烯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8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9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7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76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7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己内酯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3g和7g的聚己内酯溶液和聚环氧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4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6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0.53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8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己内酯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和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4g、3g和2.5g的聚己内酯溶液、聚环氧乙烯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8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9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己内酯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10g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6g、3g和1g的聚己内酯溶液、聚丙烯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8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9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7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76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10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生物纤维素和10g聚氨基酸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1g、3g和6g的生物纤维素溶液、聚氨基酸溶液和聚环氧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4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6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0.53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11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生物纤维素和10g聚氨基酸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和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2g、2g、2g和4g的生物纤维素溶液、聚氨基酸溶液、聚环氧乙烯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8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12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生物纤维素和10g聚氨基酸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10g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1g、3g、3g和3g的生物纤维素溶液、聚氨基酸溶液、聚丙烯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9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72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76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13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和1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解在乙腈中、10g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10g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丙酮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4g、1g、1g、2g和2g的聚乳酸溶液、聚环氧乙烯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聚丙烯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12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实施例14
称取10.64g高氯酸锂,溶解于100ml丙酮中,配制得到浓度为1mol/L的电解质溶液。称取10g聚乳酸、10g聚己内酯、10g生物纤维素和10g聚氨基酸分别溶解在四氢呋喃中、10g聚环氧乙烯溶解在乙腈中,均配成1mol/L溶液,分别量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2g、2g、1g、1g和4g的聚乳酸溶液、聚己内酯溶液、生物纤维素溶液、聚氨基酸溶液和聚环氧乙烯溶液,然后将量取的溶液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在油浴加热60℃温度下持续电动搅拌12h,制备得到共混液,然后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再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膜浸入所制备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40h,使电解质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为1.1g,取出活化后的膜并干燥10h,制备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Claims (4)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
2.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导电锂盐,溶解于非质子性溶剂中,配制得到导电锂盐浓度为0.9~1.5mol/L的电解质溶液。
b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将其溶解在不同的非质子性溶剂中,均配制成浓度为0.5~1.5mol/L溶液。
c聚合物基体膜的制备:分别取经b步骤配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和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然后将其混合,在40~80℃温度下持续搅拌6-9h,制备得到共混液,再将制备得到的共混液中的溶剂抽出,在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聚合物基体膜。其中,所取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所取的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占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40%~70%。
d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基体膜浸入经a步骤配制的电解质溶液中活化12~72h,使聚合物基体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吸收的导电锂盐的质量和聚合物基体膜的质量比为0.053~0.175,取出活化后的聚合物基体膜干燥5~10h,制备得到组份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30%~55%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40%~60%
导电锂盐                 5%~15%的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或聚己内酯或生物纤维素或聚氨基酸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腈或聚偏氟乙烯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锂盐为高氯酸锂或四氟硼酸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或六氟硼酸锂,所述的非质子性溶剂为乙腈或四氢呋喃或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或丙酮或二甲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碳酸二乙酯或碳酸丙酯。
CN2011102555063A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4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55063A CN102324483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55063A CN102324483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4483A true CN102324483A (zh) 2012-01-18
CN102324483B CN102324483B (zh) 2013-11-27

Family

ID=4545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55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4483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448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6287A (zh) * 2015-09-02 2017-03-08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可降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81683A (zh) * 2017-04-05 2017-07-2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锂电池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616A (zh) * 2017-09-30 2017-12-22 四会市启德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63335A (zh) * 2018-07-13 2018-12-07 苏州思达奇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高比能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CN110003627A (zh) * 2019-04-04 2019-07-12 苏州思达奇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可降解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锂电池
CN110061175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锂电池、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840A (zh) * 2020-12-21 2021-04-09 中南大学 一种HNTs增塑PAN/P(LLA-EG-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652813A (zh) * 2020-12-21 2021-04-13 中南大学 一种pan与改性plla组成的生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812A (zh) * 2020-12-21 2021-04-13 中南大学 一种生物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837A (zh) * 2021-01-26 2021-05-07 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14976233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554A (zh) * 2007-11-23 2008-06-18 中山大学 一种交联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554A (zh) * 2007-11-23 2008-06-18 中山大学 一种交联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LIN WANG,ET AL.: "Preparation of Poly(lactic acid)/Poly(methyl methacrylate)/Silicon Dioxide Degradable Hybrid Electrolyt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7, 27 April 2010 (2010-04-27), pages 2790 - 2794 *
那天海等: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现状及生物降解性研究", 《功能高分子学报》, vol. 16, no. 3, 30 September 2003 (2003-09-30), pages 423 - 427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6400A1 (zh) * 2015-09-02 2017-03-09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可降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86287A (zh) * 2015-09-02 2017-03-08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可降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81683B (zh) * 2017-04-05 2019-11-08 河南师范大学 锂电池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1683A (zh) * 2017-04-05 2017-07-2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锂电池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616A (zh) * 2017-09-30 2017-12-22 四会市启德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63335A (zh) * 2018-07-13 2018-12-07 苏州思达奇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高比能固态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CN110003627A (zh) * 2019-04-04 2019-07-12 苏州思达奇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可降解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锂电池
CN110061175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锂电池、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840A (zh) * 2020-12-21 2021-04-09 中南大学 一种HNTs增塑PAN/P(LLA-EG-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652813A (zh) * 2020-12-21 2021-04-13 中南大学 一种pan与改性plla组成的生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812A (zh) * 2020-12-21 2021-04-13 中南大学 一种生物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840B (zh) * 2020-12-21 2021-12-14 中南大学 一种HNTs增塑PAN/P(LLA-EG-MA)生物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768837A (zh) * 2021-01-26 2021-05-07 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12768837B (zh) * 2021-01-26 2023-09-12 惠州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的制备方法及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14976233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4483B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4483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Saal et al. Polymers for battery applications—active materials, membranes, and binders
CN108623826B (zh) 一种具有刺激响应性和自修复性的双网络离子凝胶
CN105070946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锂硫电池的纳米结构准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Sustainable Dough‐Based Gel Electrolytes for Aqueous Energy Storage Devices
Song et al.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polyethylene glycol composite lignocellulose matrix with high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CN103441300A (zh) 含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01542A (zh)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全固态锂硫电池和制备方法
CN102020780A (zh)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电解质膜
CN103022557B (zh) 基于无纺布的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338B (zh) 一种含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3287A (zh) 一种尼龙基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8394A (zh) 一种添加改性石墨烯量子点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0357A (zh) 聚合物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1683B (zh) 锂电池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728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3682255A (zh) 一种锂硫二次电池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0010965A (zh) 一种tpu/pcdl复合型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9770A (zh) 含丙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50444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65885A (zh) 用于电极浆料的离子交联聚合物
JP2003303739A (ja) 紫外線硬化ゲル状ポリマー電解質を使用した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CN103268955A (zh) 一种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1565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1319B (zh)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