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5612B - 防水外壳 - Google Patents

防水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5612B
CN102315612B CN201110187726.7A CN201110187726A CN102315612B CN 102315612 B CN102315612 B CN 102315612B CN 201110187726 A CN201110187726 A CN 201110187726A CN 102315612 B CN102315612 B CN 10231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porium
housing
protector
lid
waterproof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77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5612A (zh
Inventor
佐藤幸喜
铃木康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1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外壳,其防止水通过防护件进入该防水外壳,该防水外壳包括以其周壁形成为矩形管式形状的壳体和下盖,该下盖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下部开口的底壁和从所述底壁伸出的周壁。所述壳体的周壁被如此配置,以便覆盖住所述下盖的周壁。所述防护件设置在下盖的周壁上,以便与下盖的周壁夹住壳体的周壁来防止下盖的周壁的变形。还设置有从所述壳体的周壁的配置所述防护件的表面突出的突起。

Description

防水外壳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所基于的优先权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53644作为参考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被附接至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室的防水外壳,并且其适合于用作在其中容纳如保险丝或者继电器的电气部件的电接线盒。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在车辆内部的合适位置处设有电接线盒,用以从电源向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电气设备供电。根据车辆的类型,存在多种电接线盒。在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文件No.2004-64872中公开了所述电接线盒的一个实例,并且在图4到6中作为电接线盒110而示出。如附图中所示,传统的电接线盒110包括设置来容纳若干电气部件的防水外壳11,并且防水外壳11设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3、附接至壳体13的上部的上盖(未显示)和附接至壳体13的下部的下盖14。电接线盒110被设置成例如附接至车辆的发动机室。
参见图6,其显示了防水外壳11的放大的剖视图,壳体13的周壁131被如此配置以与下盖14的周壁142重叠。因此,在壳体13的周壁131和下盖14的周壁142之间形成的空间沿竖直方向朝下敞开,从而防止沿周壁131流下的水经由以上所述的周壁131和周壁142之间的空间进入防水外壳11。
然而,对于上述的传统的防水外壳11,如果利用水或者清洗液来喷射该防水外壳11,例如在洗车期间,则存在水或者液体进入防水外壳11的可能性。这可能引起电气部件中的故障或电流泄漏或其他不良问题。
更具体地说,例如在洗车期间,所喷射的水或者清洗液直接冲击下盖14的周壁142,在周壁142上施加作用力。因此,周壁142可能向内变形,并且该变形可能进而使壳体13的周壁131和下盖14的周壁142之间的空间变宽。结果,水可能通过所述空间进入防水外壳11。考虑到这些,在下盖14的周壁142处设置了防护件143。该防护件143被如此设置,以与壳体13的周壁131的一部分重叠,以使壳体13的周壁131的所述部分被夹在防护件143和下盖14的周壁142之间。按该方式,可以防止下盖14的周壁142由于冲击在下盖14上的水所施加的作用力而向内变形。因此,可以防止水进入防水外壳11。
然而,仍然存在上述防护件143不能可靠地防止水进入防水外壳11的问题,因为在壳体13的周壁131上流动的水可能会沿图6中以箭头Y3表示的路径通过周壁131和防护件143之间的空间进入到防水外壳11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外壳,其可以防止水通过如上所述的防护件进入防水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外壳,其包括:壳体,该壳体以所述壳体的周壁形成为盒式形状;盖体,该盖体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垂直地延伸的周壁,所述底壁覆盖由所述壳体的周壁的边缘形成的开口,所述盖体的周壁按重叠方式与所述壳体的周壁相邻地设置;和防护件,该防护件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壁伸出,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盖体和壳体中的另一方位于下部位置。所述防护件被如此设置,以使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的下端部分被夹在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一方的周壁之间,以便所述防护件防止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一方的周壁向内变形。另外,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盖体中的另一方的配置所述防护件的表面突出,以使所述突起的下端面设置在所述防护件的上端面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的突起的下端面设置在防护件的上端面上。因此,该突起用来覆盖形成在防护件与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之间的空间的向上开口。结果,可以防止水经由防护件与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之间的空间的向上开口进入到防水外壳中。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构成的所述防水外壳,即,设有形成在所述防护件的下端部分的通孔。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即使水已经进入防护件与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之间的空间中,水也被从所述通孔引出到外部。因此,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水进入到防水外壳中。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构成的所述防护件,即,设有从所述防护件突出并围绕所述防护件的通孔设置的加厚部分。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加厚部分帮助避免因设置通孔而造成的熔接线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防水外壳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防水外壳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中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传统的防水外壳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传统的防水外壳的一部分的放大图;以及
图6是沿图5中所示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到3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防水外壳。图1是具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防水外壳的电接线盒的图解,其中除去了设置到防水外壳上的上盖并且未显示出。图2是图1的防水外壳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参见图1,电接线盒10包括防水外壳1,该防水外壳1形成了电接线盒10的框架并且容纳多个电气部件,例如线束的连接器、继电器、保险丝或者称为电源集成装置的电气分配器(在下文中称为P/I装置)5。电接线盒10被设置成例如附接至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室,并且用来电连接电气部件与安装在车辆内部其他部位的各种电气设备。
电接线盒10还包括容纳在防水外壳1内部并且保持多个电气部件的卡式块2。本发明的防水外壳1用来保护以上所述的容纳在防水外壳1中的电气部件不受水或者任何液体的影响。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防水”应该概括地解释为阻止通常液体(即,不仅是水,而且可是油、酒精等)进入的作用或目的。
另外,如上所述的卡式块2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使用已知的注射模塑法来形成。例如保险丝、易熔连杆、继电器或者母线的电气部件被安装至卡式块2上。
防水外壳1还包括容纳上述卡式块2的壳体3、可移除地附接至壳体3的上部的上盖(未显示)和可移除地附接至壳体3的下部的下盖4。壳体3、上盖和下盖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使用众所周知的注射模塑法来形成。在整个说明书中,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下部”、“上部”、“向下”和“向上”是相对于图1到3中所指示的K方向来解释的,并且K方向相应于对于防水外壳1而言的竖直方向。
如图1所示,壳体3被成形为具有沿K方向延伸的周壁31的基本上矩形的管盒形状。周壁31形成有多个彼此相连的壁件。壳体3设有分别由周壁3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形成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因此,壳体3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沿K方向位于壳体3的上端和下端。壳体3还包括其上安装P/I装置5的安装部分32。P/I装置5包括附接到其上的保险丝和继电器以及其上具有保险丝和继电器的电路图形的基板(未显示)。
如上所述的上盖(未显示)包括设置用以覆盖壳体3的上开口的底壁和从底壁的周边向下延伸的周壁。因此,上盖被形成为沿K方向向下开口的盒子并且附接到壳体3上,以便覆盖壳体3的上开口。
上盖被如此附接到壳体3上,以使上盖的周壁的下端部分与壳体3的周壁31的上端部分重叠。也就是说,上盖的周壁如此定位,以便覆盖壳体3的周壁31。因此,在壳体3的周壁31和上盖的周壁之间形成的空间沿K方向向下开口。如此,可以阻止沿上盖的周壁流动的水通过上盖的周壁和壳体3的周壁31之间的上述空间进入到防水外壳1中。
此外,在壳体3的周壁31和上盖的周壁上设置多个锁定部分,以将上盖固定到壳体3上。各锁定部分包括从壳体3的周壁31伸出的锁定突起6和从上盖的周壁向下伸出的锁定臂(未显示)。锁定臂被设置成与壳体3的周壁31的锁定突起6接合。
下盖4包括覆盖壳体3的下开口的底壁41和从底壁的周边向上延伸的周壁42。因此,下盖4被形成为沿K方向向上开口的盒子并且附接到壳体3上,以便覆盖壳体3的下开口。
此外,如图3所示,下盖4被如此附接到壳体3上,以使下盖4的周壁42的上端部分与壳体3的周壁31的下端部分重叠,以便下盖4的周壁42位于壳体3的周壁31内部。因此,在壳体3的周壁31和下盖4的周壁42之间形成的空间沿K方向向下开口,从而防止沿壳体3的周壁31流动的水通过下盖4的周壁42和壳体3的周壁31之间的空间进入到防水外壳1中。
此外,如图1所示,在壳体3的周壁31和下盖4的周壁42上设置多个锁定部分7,以将壳体3和下盖4相互固定在一起。各锁定部分7包括从壳体3的周壁31向外突出且具有C字形横截面形状的接合部分71、和沿K方向从下盖4的周壁42向上突出的锁定臂72。锁定臂72容纳在形成于壳体3的周壁31和接合部分71之间的接合孔中并且与接合部分71接合。
此外,下盖4的周壁42设有多个防护件43,该防护件43防止下盖4的周壁42向内变形(如下所述,多个防护件43可设置在壳体3的周壁31上)。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下盖4的周壁4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壳体和盖体中的一方的周壁”。防护件43包括设置成从下盖4的周壁42突出的底壁部分44,以使壳体3的周壁31的下端面位于底壁部分44上,如图3所示。防护件43还包括多个从底壁部分44向下突出的加强肋45和从底壁部分44的外边缘向上突出的防护本体46。
多个加强肋45彼此平行地并且相对于底壁部分44和下盖4的周壁42两者垂直地设置。多个加强肋45用来支承并加强底壁部分44的下侧。此外,加强肋45分别沿图3中所示的Y方向设置在底壁部分44的两端,所述Y方向与K方向以及垂直于周壁42的表面的X方向正交。如果所采用的防护件43的尺寸比较大,则除了底壁部分44的两端之外,还可以在底壁部分44的中间处设置其他的加强肋45。另外,各加强肋45包括相对于周壁42倾斜的倾斜部分,以使倾斜部分的下端比倾斜部分的上端更靠近周壁42(同样,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下部”和“上部”是就K方向来解释的)。
防护本体46从底壁44向上延伸,以便位于壳体3的周壁31的下端部分的外表面上。也就是说,壳体3的周壁31的下端部分被夹在防护本体46和下盖4的周壁42之间。所以,可以防止下盖4的周壁42因直接冲击在下盖4的周壁42上的喷射的水或者清洗液所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形。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壳体3的周壁3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
如上所述,对于传统的防水外壳11,防护件143和壳体13的周壁131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沿K方向朝上敞开的向上开口,从而沿周壁131流下的水可以通过该向上开口进入到防水外壳11中。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提供设置在壳体3的周壁31并且沿K方向延伸的突起33来防止水进入到防水外壳中。该突起33被设置成相对于其上设置有防护本体46的周壁31的外表面突出,以使突起33的下端面设置在防护本体46的上端面上。
在所述方式中,突起33用来覆盖防护件43和壳体3的周壁31之间的空间的向上开口,如图2和3所示。因此,突起33有利地防止沿壳体3的周壁31流下的水如图3所示按箭头Y3进入到防水外壳1中。
另外,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水进入到防水外壳1中,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本体46的下端部分的通孔47,如图2和3所示。如果所使用的防护件43的尺寸比较大,则可给防护本体46设置总计两个通孔47,其中各通孔47设置在加强肋45之间。如果所使用的防护件43的尺寸比较小,则可沿Y方向在防护本体46的中间处设置单个通孔47。
通过按上述方式设置通孔47,即使水已经进入到防护本体46和壳体3的周壁31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如图3所示沿箭头Y2从通孔47排出空间中的水。结果,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水进入到防水外壳1中。
同时,给防护本体46设置以上所述的通孔47会导致在使用注射模塑法形成防护本体46时在防护本体46上形成熔接线。这是因为,在注射模制期间,从相对侧沿Y方向朝向彼此流动的一个和另一个树脂流相互接触,从而在该接触部分形成了熔接线。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所述熔接线,本发明设有加厚部分48,该加厚部分48相对于防护本体46向外凹并且围绕通孔47设置,如图2和3所示。
如果防护本体46包括仅一个通孔47,则加厚部分48竖直地设置在防护本体46的位于Y方向的两个边缘以及防护本体46的上边缘。如果防护本体46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通孔47,则除了设置在防护本体46的沿Y方向的两个边缘以及防护本体46的上边缘之外,加厚部分48还竖直地设置在通孔47之间。
通过按上述方式设置加厚部分48,在注射模制期间可以朝所述加厚部分48引导树脂流,从而防止形成熔接线。
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上述实施例,在防护本体46设置通孔47;然而,如果仅通过使用突起33就能实现充分的防水效果,则可以省去通孔47。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加厚部分48形成在防护本体46上;然而,防护本体46可以具有均匀的厚度。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突起33沿K方向相对于壳体3的周壁31呈凸状地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突起33可以按不同方式形成,只要突起33相对于在其上配置防护件43的周壁31的表面突出。例如,在其上配置有防护本体46的周壁31的表面可以按凹入形状形成以形成突起33。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防护件43设置在下盖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防护件43可以设置在壳体3,以使上盖的周壁的下端部分被夹在壳体3的周壁31和防护本体46之间以防止壳体3向内变形。在该情况下,突起33设置在上盖的周壁。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壳体3的周壁3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壳体和盖体中的一方的周壁”,而上盖的周壁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壳体和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周壁”。
如上所述,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代表性的实施例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防水外壳,包括:
壳体,该壳体以所述壳体的周壁形成为盒式形状,
盖体,该盖体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垂直地延伸的周壁,所述底壁覆盖由所述壳体的周壁的边缘形成的开口,所述盖体的周壁按重叠方式与所述壳体的周壁相邻地设置,和
防护件,该防护件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的周壁伸出,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方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位于下部位置;
其中所述防护件被如此设置,以使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周壁的下端部分被夹在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一方的周壁之间,以便所述防护件防止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一方的周壁向内变形,以及
其中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周壁设置有突起,
所述突起被设置成当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互相连接时,该突起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配置所述防护件的表面突出,以使所述突起的下端面设置在所述防护件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外壳,其中所述防护件设有形成在所述防护件的下端部分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外壳,其中所述防护件设有向外突出并围绕所述通孔设置的加厚部分。
CN201110187726.7A 2010-07-06 2011-07-06 防水外壳 Active CN102315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3644A JP5634774B2 (ja) 2010-07-06 2010-07-06 防水ケース
JP2010-153644 2010-07-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5612A CN102315612A (zh) 2012-01-11
CN102315612B true CN102315612B (zh) 2014-04-23

Family

ID=4483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7726.7A Active CN102315612B (zh) 2010-07-06 2011-07-06 防水外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4645B2 (zh)
EP (1) EP2404787B1 (zh)
JP (1) JP5634774B2 (zh)
CN (1) CN102315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1279B2 (ja) * 2013-05-20 2015-07-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ーブル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FR3063383A1 (fr) * 2017-02-28 2018-08-31 Renault S.A.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boite de protection pour fusibles et/ou relais electriques
JP7296366B2 (ja) * 2018-03-30 2023-06-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その固定体
JP7158900B2 (ja) * 2018-06-07 2022-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847405B2 (ja) * 2018-11-12 2021-03-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筐体、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47769B2 (ja) * 2019-03-11 2021-10-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構造体
JP7116027B2 (ja) * 2019-09-13 2022-08-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9155A (en) * 1989-08-09 1992-10-27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CN101138138A (zh) * 2005-03-08 2008-03-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3796A (en) * 1979-03-22 1980-09-23 Harry Silver Attachment for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H0562125U (ja) * 1992-01-27 1993-08-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695094B2 (ja) * 1992-06-10 1997-12-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本体と蓋体とのロック構造
JPH079018U (ja) * 1993-06-25 1995-0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岐接続箱
JPH11122751A (ja) * 1997-10-17 1999-04-30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2000316219A (ja) * 1999-04-27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200131401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Yazaki Corp 電気部品を内蔵したボックス構造
JP3906648B2 (ja) * 2001-05-23 2007-04-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3831213B2 (ja) * 2001-06-12 2006-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二重壁構造
JP4021671B2 (ja) * 2002-01-23 2007-1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ボックスのカバー組付構造
JP4170040B2 (ja) 2002-07-29 2008-10-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6979777B2 (en) * 2003-10-15 2005-12-27 Cooper Wiring Devices, Inc. Weatherproof electrical enclosure having an adjustable-position cover
JP4326449B2 (ja) * 2004-10-25 2009-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4605136B2 (ja) * 2006-10-05 2011-01-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026859B2 (ja) * 2007-05-28 2012-09-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09131088A (ja) * 2007-11-26 2009-06-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気接続箱
JP5007249B2 (ja) * 2008-02-13 2012-08-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JP2010041778A (ja) * 2008-08-01 2010-02-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両用電気機器のハウジング
JP2010153644A (ja) 2008-12-25 2010-07-08 Hiihaisuto Seiko Kk 昇降テ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9155A (en) * 1989-08-09 1992-10-27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CN101138138A (zh) * 2005-03-08 2008-03-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06819A1 (en) 2012-01-12
JP2012019565A (ja) 2012-01-26
EP2404787A1 (en) 2012-01-11
JP5634774B2 (ja) 2014-12-03
CN102315612A (zh) 2012-01-11
EP2404787B1 (en) 2014-03-19
US8474645B2 (en) 201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5612B (zh) 防水外壳
US8157116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9431806B2 (en) Waterproof box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equipped with same
US1031267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US9331462B2 (en) Junction box
JP2014108038A (ja) ケース
US20100326692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7026355B (zh) 防水型控制装置
CN101136541A (zh) 电连接箱的防水护套结构
KR20150024912A (ko) 전선 보호 부재의 배수 구조
JP2013255351A (ja) 電気接続箱
US20150303666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9075492A (zh) 连接器
US20030230574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5624787B2 (ja) 電気接続箱
JP5086112B2 (ja) 防水ケース
JP5345871B2 (ja) 電気接続箱
JP5394302B2 (ja) 電気接続箱
JP6976671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筐体
JP5954090B2 (ja) 電気接続箱
JP7469075B2 (ja) 樹脂構造体
JP2003087933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0041778A (ja) 車両用電気機器のハウジング
JP7120852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830733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