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0639A -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0639A
CN102280639A CN2011101903844A CN201110190384A CN102280639A CN 102280639 A CN102280639 A CN 102280639A CN 2011101903844 A CN2011101903844 A CN 2011101903844A CN 201110190384 A CN201110190384 A CN 201110190384A CN 102280639 A CN102280639 A CN 10228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metal
lithium
metal oxide
metal element
element do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03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0639B (zh
Inventor
谭强强
邱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new lithium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1903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0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0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0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0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2)将步骤1)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磷酸铁锂进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提高了其自身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绿色高能电池,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因其廉价、环境友好、电压平台平坦、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由于LiFePO4不具有层状LiCoO2、LiMnO2和尖晶石状LiMn2O4的二维或三维Li+迁移通道,纯LiFePO4的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极低,导致LiFePO4大电流充电时容量不能全部发挥而影响其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其振实密度低也阻碍其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为此,人们尝试用聚阴离子XOn (n=3~7;X=P,Mo,As,Si等)代替PO4,以及用其他的过渡变价金属(Co,Mn,Ni,V等)代替Fe,希望能找到一种更理想的正极材料,并且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人们开展了大量工作来改性磷酸铁锂,主要包括形貌粒度改性和掺杂包覆改性,其中后者占据LiFePO4改性工作的主体。
目前改善LiFePO4导电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包覆及金属掺杂两方面。对材料进行碳包覆能在晶粒表面形成碳包覆层,提高电子电导率,阻止晶粒长大,但是这种表面修饰工艺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材料的结构,阻碍了LiFePO4性能的进一步提高(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2008,24(8):1498-1502)。金属离子掺杂是一种通过制造晶格缺陷来调节材料导电性能的途径。目前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了通过金属离子掺杂LiFePO4正极材料进行改性,而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渗入LiFePO4晶格内部,形成固熔体,造成晶格缺陷从而提升了材料自身的导电性及放电容量。如锰离子的掺杂增大了LiFePO4的晶胞体积,导致烧结过程中晶体结构产生缺陷,有利于Li+的脱嵌过程,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从而有利于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即使所掺杂的金属离子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也可以显著改变了粉体的微观形貌,降低颗粒粒径,改善了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金属氧化物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起到修饰和保护储锂活性电极作用,从而减少正极材料跟电解液的副反应,改善磷酸铁锂的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步骤1)得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物按原子比Li∶Fe∶PO4∶M=(1-x)∶1∶1∶x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并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再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500℃并保温6~12h,再以3~8℃/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00~85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1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所述x的范围为0.005~0.05;
2)将80~99.9wt%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0.1~20wt%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后,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4~6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在所述的步骤1)中,
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醋酸锂和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铁源为草酸亚铁、氯化亚铁、醋酸亚铁、硫酸亚铁和磷酸亚铁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氨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过渡金属元素包括过含有渡元素Ti、V、Cr、Mn、Co、Ni和Cu元素的氯化物、氢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醋酸盐和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在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混磨介质包括去离子水、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
所述惰性气体包括高纯氮气、氩气、氦气、氖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步骤2)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过渡元素Ti、V、Cr、Mn、Co、Ni、Cu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0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步骤1)得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过渡金属离子掺入LiFePO4晶格内部,造成晶格缺陷从而提升了材料自身的导电性及放电容量,对磷酸铁锂进行内部结构改性;
(2)通过将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达到修饰和保护储锂活性电极的目的,从而减少正极材料跟电解液的副反应,改善磷酸铁锂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所要求的技术、设备简单,在常用二次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锰掺杂及二氧化锰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锰掺杂及二氧化锰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容量循环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0.0995摩尔醋酸锂、0.1摩尔醋酸亚铁和0.1摩尔磷酸氢二铵及0.0005摩尔醋酸锰混合并加入60ml无水乙醇球磨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烘干,再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保温6h,后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锰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95wt%锰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5wt%二氧化锰混合并加入60ml去离子水球磨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烘干后,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并保温4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锰掺杂及二氧化锰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将实施例1制备的锰掺杂及二氧化锰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与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PVDF)按照80∶10∶10的质量比制成正极极片。以金属锂片为负极,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为有机系电解液,组装成纽扣电池。该材料在0.5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53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146mAh/g。
实施例2
1、将0.095摩尔氢氧化锂、0.1摩尔草酸亚铁和0.1摩尔磷酸二氢铵及0.005摩尔氢氧化镍混合并加入80mL去离子水球磨12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70℃烘干,再在氩气保护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并保温12h,再以8℃/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85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镍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97wt%镍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3wt%氧化镍混合,加入80mL丙酮球磨12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70℃烘干后,在在氩气保护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6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镍掺杂及氧化镍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镍掺杂及氧化镍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电极极片制备及电池组装测试同实施例1,该材料以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为有机系电解液,在0.5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45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129mAh/g。
实施例3
1、将0.097摩尔碳酸锂、0.1摩尔氯化亚铁和0.1摩尔磷酸氢二铵及0.003摩尔碳酸镍混合并加入80mL丙酮球磨20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烘干,再在氮气保护下以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温10h,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20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镍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99.9wt%镍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0.1wt%五氧化二钒混合,加入80mL无水乙醇球磨20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70℃烘干后,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保温5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镍掺杂及五氧化二钒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镍掺杂及五氧化二钒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电极极片制备及电池组装测试同实施例1,该材料以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为有机系电解液,在0.5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32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118mAh/g。
实施例4
1、将0.099摩尔醋酸锂、0.1摩尔醋酸亚铁和0.1摩尔磷酸氢二铵及0.001摩尔醋酸锰混合并加入80mL无水乙醇球磨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烘干,再在氮气保护下以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并保温10h,再以4℃/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锰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80wt%锰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20wt%氧化镍混合,加入80mL无水乙醇球磨15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70℃烘干后,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6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锰掺杂及氧化镍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锰掺杂及氧化镍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电极极片制备及电池组装测试同实施例1,该材料以1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为有机系电解液,在0.5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38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116mAh/g。

Claims (10)

1.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步骤1)得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4~6h,再冷却至室温,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将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后,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4~6h,冷却至室温,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
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醋酸锂和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铁源为草酸亚铁、氯化亚铁、醋酸亚铁、硫酸亚铁和磷酸亚铁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氨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过渡金属元素包括过含有渡元素Ti、V、Cr、Mn、Co、Ni和Cu元素的氯化物、氢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醋酸盐和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混磨介质包括去离子水、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
所述惰性气体包括高纯氮气、氩气、氦气、氖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步骤2)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过渡元素Ti、V、Cr、Mn、Co、Ni、Cu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0wt%。
6.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按Li∶Fe∶PO4∶M=0.995~0.95∶1∶1∶0.005~0.05的原子比进行球磨,烘干,在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2)将步骤1)得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球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将锂源、铁源、磷源和过渡金属元素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4~6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将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与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加入60~80mL混磨介质球磨12~24h,将混匀后的物料在60~70℃烘干后,在惰性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4~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
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醋酸锂和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铁源为草酸亚铁、氯化亚铁、醋酸亚铁、硫酸亚铁和磷酸亚铁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氨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过渡金属元素包括过含有渡元素Ti、V、Cr、Mn、Co、Ni和Cu元素的氯化物、氢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醋酸盐和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混磨介质包括去离子水、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
所述惰性气体包括高纯氮气、氩气、氦气、氖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步骤2)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过渡元素Ti、V、Cr、Mn、Co、Ni、Cu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0wt%。
CN201110190384.4A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0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0384.4A CN102280639B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0384.4A CN102280639B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0639A true CN102280639A (zh) 2011-12-14
CN102280639B CN102280639B (zh) 2014-04-16

Family

ID=4510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03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0639B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063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952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氧化物包覆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2903919A (zh) * 2012-10-23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钒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066278A (zh) * 2012-11-06 2013-04-24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锡包覆钒掺杂的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291A (zh) * 2014-11-10 2015-03-04 三峡大学 一种掺杂、包覆共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6956A (zh) * 2015-05-06 2015-07-08 田东 一种镍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76225A (zh) * 2014-11-07 2016-05-11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1867A (zh) * 2017-12-24 2018-05-2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醇醚糖苷作为碳源前驱体及其在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09713238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添加物
CN109728286A (zh) * 2019-01-07 2019-05-07 重庆特瑞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金属磷化物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0085855A (zh) * 2019-06-06 2019-08-02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改性的方法
CN110668509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南昌大学 一种硒包覆的高镍三元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4947A (zh) * 2020-03-11 2020-06-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锰掺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35480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核壳型碳包覆掺杂类磷酸铁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864929A (zh) * 2022-06-09 2022-08-05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微纳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64675A (zh) * 2022-06-30 2022-09-1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289A (zh) * 2006-12-15 2008-06-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1898A (zh) * 2009-12-07 2010-12-01 耿世达 一种内部含有三维导电结构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0289A (zh) * 2006-12-15 2008-06-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1898A (zh) * 2009-12-07 2010-12-01 耿世达 一种内部含有三维导电结构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9525B (zh) * 2012-05-24 2014-12-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氧化物包覆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270952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氧化物包覆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2903919A (zh) * 2012-10-23 2013-01-3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钒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903919B (zh) * 2012-10-23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钒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066278A (zh) * 2012-11-06 2013-04-24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锡包覆钒掺杂的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66278B (zh) * 2012-11-06 2015-07-29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锡包覆钒掺杂的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76225A (zh) * 2014-11-07 2016-05-11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291A (zh) * 2014-11-10 2015-03-04 三峡大学 一种掺杂、包覆共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291B (zh) * 2014-11-10 2016-09-28 三峡大学 一种掺杂、包覆共改性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6956A (zh) * 2015-05-06 2015-07-08 田东 一种镍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13238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添加物
CN108091867A (zh) * 2017-12-24 2018-05-2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醇醚糖苷作为碳源前驱体及其在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08091867B (zh) * 2017-12-24 2020-06-26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醇醚糖苷作为碳源前驱体及其在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09728286A (zh) * 2019-01-07 2019-05-07 重庆特瑞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金属磷化物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0085855A (zh) * 2019-06-06 2019-08-02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改性的方法
CN110668509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南昌大学 一种硒包覆的高镍三元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4947A (zh) * 2020-03-11 2020-06-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锰掺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35480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核壳型碳包覆掺杂类磷酸铁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335480B (zh) * 2021-12-31 2023-07-1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核壳型碳包覆掺杂类磷酸铁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864929A (zh) * 2022-06-09 2022-08-05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微纳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64675A (zh) * 2022-06-30 2022-09-1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0639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0639B (zh) 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740752B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2562B (zh) 一种复合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1773B (zh)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CN101582498A (zh) 纳米级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49447A (zh) 二次电池
CN100418255C (zh) 一种富锂型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9659511B (zh) 一种SiO2包覆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7134A (zh) 一种LiFePO4-MXy混合导体复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3234A (zh)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509B (zh) 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22038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52950A (zh) 一种循环稳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方法
CN107069029B (zh) 一种锂电池用高电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77485A (zh) 磷酸盐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02055020A (zh) 解决以钛酸锂为负极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胀气问题的方法
CN117038973B (zh) 正极活性材料及制备方法以及正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01651198B (zh) 一种掺杂型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0568B (zh) 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CN10291618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72320A (zh) 一种钕镍硼掺杂磷酸锰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3405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锰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55400A (zh) 硅酸亚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17968A (zh) 经表面包覆的镍锰酸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28542C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8

Address after: 324022 Zhejiang city of Quzhou Province Jin Cang Lu No. 23 Building 1, building 3

Patentee after: A new lithium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0 Beijing, Zhongguancun, north of No. two, No. 1, No.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