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5679A -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5679A
CN102245679A CN2009801504116A CN200980150411A CN102245679A CN 102245679 A CN102245679 A CN 102245679A CN 2009801504116 A CN2009801504116 A CN 2009801504116A CN 200980150411 A CN200980150411 A CN 200980150411A CN 102245679 A CN102245679 A CN 102245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carbonatoms
bases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04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5679B (zh
Inventor
庄司信一郎
铃木启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45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5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5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5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61/00 - C07D271/00
    • C07D273/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61/00 - C07D271/00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nd more than one oxy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even member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even member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 Polyamide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游离而利用碳二亚胺化合物将聚合物的末端封闭的方法。本发明是使用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作为聚合物的封端剂的方法,所述环状结构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键合。

Description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环状碳二亚胺作为聚合物的封端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有下述提案,即,使用碳二亚胺化合物来作为在末端具有羧基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的封端剂,以抑制聚合物的水解(专利文献1和2)。在该提案中使用的碳二亚胺化合物是线状的碳二亚胺化合物。
当使用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聚合物的封端剂时,伴随着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键合在聚合物的末端的反应,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会发生游离,产生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独特臭味,而引起作业环境变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3记载了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该化合物由于在高稀释下制造,因此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浓度低,与聚合物的反应需要花费数日,作为聚合物的封端剂的实用性低。另外,其相对于碳二亚胺基的分子量大,作为聚合物的封端剂的效率低。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还未对伴随于聚合物的封端而减少异氰酸酯臭味进行研究。该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具有长链,在高温易于分解,不适于聚酯等高熔点聚合物的封端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50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1615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游离、而利用碳二亚胺化合物将聚合物的末端封闭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于即使与聚合物的末端反应、也不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结构的碳二亚胺化合物进行了努力研究。其结果发现,环状结构中仅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即使与聚合物的末端反应,也不会游离出异氰酸酯化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另外,发现了通过使环状结构的员数在特定的范围,可有效地封闭聚合物的末端的方法。
即,本发明是使用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作为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作为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的封端剂的方法,所述环状结构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而键合。本发明的方法是抑制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产生的方法。
本发明包含下述方法,其是在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中添加碳二亚胺化合物来进行封端时,可抑制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产生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来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所述环状结构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键合。
具体实施方式
<环状结构>
在本发明中,用作封端剂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也可以具有多个环状结构。
环状结构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N=C=N-),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键合。在一个环状结构中,仅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环状结构中的原子数优选为8~50,更优选10~30,进而优选10~20,特别优选10~115。
其中,环状结构中的原子数是指直接构成环结构的原子的数目,例如,如果是8员环,则上述原子数为8,如果是50员环,则上述原子数为50。当环状结构中的原子数比8小时,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从而有保管、使用变难的情况。另外,从反应性的角度考虑,环员数的上限值没有特别地限定,原子数超过50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在合成上变得困难,从而有成本大为上升的情况。从上述角度考虑,环状结构中的原子数优选为10~30,更优选10~20,特别优选10~15。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为100~1,000。如果比100低,则有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或挥发性产生问题的情况。另外,如果比1,000高,则在环状碳二亚胺的制造上需要在稀释体系中合成,或者收率下降,因此有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的情况。从上述角度考虑,更优选100~750,进而优选250~750。
环状结构优选用下式(1)表示的结构。
Figure 688089DEST_PATH_IMAGE001
(1)
式中,Q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2~4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在该键合基团的价键中,2个价键用于形成环状结构。当Q为3价或4价的键合基团时,其通过单键、双键、原子、原子团而与聚合物或其它环状结构键合。
键合基团优选为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键合基团选择具有用于形成环状结构所需要的碳原子数的基团。作为组合的例子,可以列举亚烷基和亚芳基键合的、亚烷基-亚芳基这样的结构等。
构成键合基团的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也可以分别含有杂原子、取代基。杂原子是指O、N、S、P。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
在本发明中,卤原子可以列举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键合基团(Q)优选为用下式(1-1)、(1-2)或(1-3)表示的2~4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265701DEST_PATH_IMAGE002
(1-1)
Figure 250974DEST_PATH_IMAGE003
(1-2)
Figure 623050DEST_PATH_IMAGE004
(1-3)
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芳香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三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四基。亚芳基(2价)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等。芳烃三基(3价)可以列举苯三基、萘三基等。芳烃四基(4价)可以列举苯四基、萘四基等。
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以及它们的组合,或者这些脂肪族基、脂环族基和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脂肪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三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等。亚烷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二烷基、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甲烷三基、乙烷三基、丙烷三基、丁烷三基、戊烷三基、己烷三基、庚烷三基、辛烷三基、壬烷三基、癸烷三基、十二烷三基、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甲烷四基、乙烷四基、丙烷四基、丁烷四基、戊烷四基、己烷四基、庚烷四基、辛烷四基、壬烷四基、癸烷四基、十二烷四基、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脂环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3~20的环亚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三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四基。环亚烷基可以列举环亚丙基、环亚丁基、环亚戊基、环亚己基、环亚庚基、环亚辛基、环亚壬基、环亚癸基、环亚十二烷基、环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环丙烷三基、环丁烷三基、环戊烷三基、环己烷三基、环庚烷三基、环辛烷三基、环壬烷三基、环癸烷三基、环十二烷三基、环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环丙烷四基、环丁烷四基、环戊烷四基、环己烷四基、环庚烷四基、环辛烷四基、环壬烷四基、环癸烷四基、环十二烷四基、环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芳香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三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四基。亚芳基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等。芳烃三基(3价)可以列举苯三基、萘三基等。芳烃四基(4价)可以列举苯四基、萘四基等。
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
另外,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或者它们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脂肪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三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等。亚烷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二烷基、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甲烷三基、乙烷三基、丙烷三基、丁烷三基、戊烷三基、己烷三基、庚烷三基、辛烷三基、壬烷三基、癸烷三基、十二烷三基、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甲烷四基、乙烷四基、丙烷四基、丁烷四基、戊烷四基、己烷四基、庚烷四基、辛烷四基、壬烷四基、癸烷四基、十二烷四基、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脂环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3~20的环亚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三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四基。环亚烷基可以列举环亚丙基、环亚丁基、环亚戊基、环亚己基、环亚庚基、环亚辛基、环亚壬基、环亚癸基、环亚十二烷基、环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环丙烷三基、环丁烷三基、环戊烷三基、环己烷三基、环庚烷三基、环辛烷三基、环壬烷三基、环癸烷三基、环十二烷三基、环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环丙烷四基、环丁烷四基、环戊烷四基、环己烷四基、环庚烷四基、环辛烷四基、环壬烷四基、环癸烷四基、环十二烷四基、环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芳香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三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四基。亚芳基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等。芳烃三基(3价)可以列举苯三基、萘三基等。芳烃四基(4价)可以列举苯四基、萘四基等。
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s、k各自独立地为0~10的整数、优选0~3的整数、更优选0~1的整数。当s和k超过10时,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在合成上变得困难,有成本大为上升的情况发生。从上述角度考虑,整数优选选择0~3的范围。并且,在s或k为2以上时,作为重复单元的X1、或X2也可以与其它X1或X2不同。
X3是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脂肪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三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等。亚烷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二烷基、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甲烷三基、乙烷三基、丙烷三基、丁烷三基、戊烷三基、己烷三基、庚烷三基、辛烷三基、壬烷三基、癸烷三基、十二烷三基、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甲烷四基、乙烷四基、丙烷四基、丁烷四基、戊烷四基、己烷四基、庚烷四基、辛烷四基、壬烷四基、癸烷四基、十二烷四基、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含有取代基,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肪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脂环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3~20的环亚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三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烃四基。环亚烷基可以列举环亚丙基、环亚丁基、环亚戊基、环亚己基、环亚庚基、环亚辛基、环亚壬基、环亚癸基、环亚十二烷基、环亚十六烷基等。烷烃三基可以列举环丙烷三基、环丁烷三基、环戊烷三基、环己烷三基、环庚烷三基、环辛烷三基、环壬烷三基、环癸烷三基、环十二烷三基、环十六烷三基等。烷烃四基可以列举环丙烷四基、环丁烷四基、环戊烷四基、环己烷四基、环庚烷四基、环辛烷四基、环壬烷四基、环癸烷四基、环十二烷四基、环十六烷四基等。
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含有取代基,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亚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脂环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芳香族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三基、碳原子数5~15的芳烃四基。亚芳基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等。芳烃三基(3价)可以列举苯三基、萘三基等。芳烃四基(4价)可以列举苯四基、萘四基等。
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卤原子、硝基、酰胺基、羟基、酯基、醚基、醛基等。另外,这些芳香族基也可以含有杂原子而具有杂环结构。杂原子可以列举O、N、S、P。
如以上所述,Ar1、Ar2、R1、R2、X1、X2和X3也可以含有杂原子。
另外,Q为2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全部为2价基团。Q为3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中的一个为3价基团。Q为4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中的一个为4价基团,或两个为3价基团。
本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碳二亚胺可以列举用以下(a)~(c)表示的化合物。
<环状碳二亚胺(a)>
本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碳二亚胺可以列举用下式(2)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作为“环状碳二亚胺(a)”)。
Figure 428195DEST_PATH_IMAGE005
(2)
式中,Qa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2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与式(1)中说明的相同。其中,在式(2)的化合物中,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全部为2价。Qa优选为用下式(2-1)、(2-2)或(2-3)表示的2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543918DEST_PATH_IMAGE006
(2-1)
Figure 383698DEST_PATH_IMAGE007
(2-2)
Figure 428140DEST_PATH_IMAGE008
(2-3)
式中,Ara 1、Ara 2、Ra 1、Ra 2、Xa 1、Xa 2、Xa 3、s和k分别与式(1-1)~(1-3)中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其中,它们全部为2价。
环状碳二亚胺(a)优选为用下式(2-1-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986160DEST_PATH_IMAGE009
(2-1-1)
式中,Xa 1是优选碳原子数1~20、更优选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烷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等。
式中,Ara 1、Ara 2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亚芳基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亚芳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取代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
环状碳二亚胺(a)优选为用下式(2-1-1a)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639996DEST_PATH_IMAGE010
(2-1-1a)
式中,Xa 1是优选碳原子数1~20、更优选碳原子数1~10、进而优选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亚烷基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等。
式中,R、Rr各自独立地为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氢原子。烷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a)可以列举以下的化合物。
Figure 599861DEST_PATH_IMAGE011
(n=1~6的整数)
Figure 313739DEST_PATH_IMAGE012
(n=1~6的整数)
Figure 93477DEST_PATH_IMAGE013
(m=0~3、n=0~3的整数)
Figure 551003DEST_PATH_IMAGE014
(m=0~5、n=0~5的整数)
Figure 365375DEST_PATH_IMAGE015
(n=0~5的整数)
Figure 748690DEST_PATH_IMAGE016
(n=5~20的整数)
(m、n、p、q=1~6的整数)
Figure 214623DEST_PATH_IMAGE018
(m、n、p=1~6的整数)
Figure 945819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1499DEST_PATH_IMAGE020
(n=1~6的整数)
Figure 818146DEST_PATH_IMAGE021
(m、n=0~3的整数)
Figure 384518DEST_PATH_IMAGE022
(m、p=1~5、n=1~6的整数)
Figure 907904DEST_PATH_IMAGE023
(n=1~6的整数)
Figure 72169DEST_PATH_IMAGE024
n=1~6的整数
<环状碳二亚胺(b)>
进而,本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碳二亚胺可以列举用下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作为“环状碳二亚胺(b)”)。
Figure 376111DEST_PATH_IMAGE025
(3)
式中,Qb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3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Y是担载环状结构的载体。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与式(1)说明的相同。但是,在式(3)的化合物中,构成Qb的基团中的一个为3价。
Qb优选为用下式(3-1)、(3-2)或(3-3)表示的3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916814DEST_PATH_IMAGE026
(3-1)
(3-2)
(3-3)
式中,Arb 1、Arb 2、Rb 1、Rb 2、Xb 1、Xb 2、Xb 3、s和k分别与式(1-1)~(1-3)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其中,它们中的一个为3价的基团。
Y优选为单键、双键、原子、原子团或聚合物。Y是键合部位,多个环状结构通过Y而键合,形成用式(3)表示的结构。
上述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b)可以列举下述化合物。
Figure 421110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827821DEST_PATH_IMAGE030
(n=重复单元)
Figure 60219DEST_PATH_IMAGE031
m、n=1~6的整数
Figure 392718DEST_PATH_IMAGE032
(p、m、n=1~6的整数)
<环状碳二亚胺(c)>
本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碳二亚胺可以列举用下式(4)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作为“环状碳二亚胺(c)”)。
Figure 343357DEST_PATH_IMAGE033
(4)
式中,Qc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4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Z1和Z2是担载环状结构的载体。Z1和Z2也可以互相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
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与式(1)中说明的相同。但是,在式(4)的化合物中,Qc为4价。因此,这些基团中的一个为4价的基团,或两个为3价的基团。
Qc优选是用下式(4-1)、(4-2)或(4-3)表示的4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225862DEST_PATH_IMAGE034
(4-1)
Figure 640663DEST_PATH_IMAGE035
(4-2)
Figure 583211DEST_PATH_IMAGE036
(4-3)
Arc 1、Arc 2、Rc 1、Rc 2、Xc 1、Xc 2、Xc 3、s和k分别与式(1-1)~(1-3)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但是,对于Arc 1、Arc 2、Rc 1、Rc 2、Xc 1、Xc 2和Xc 3,它们中的一个为4价基团、或两个为3价基团。
优选Z1和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双键、原子、原子团或聚合物。Z1和Z2为键合部位,多个环状结构通过Z1和Z2而键合,形成用式(4)表示的结构。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c)优选为用下式(4-1-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83463DEST_PATH_IMAGE037
(4-1-1)
式中,Xc 1是优选碳原子数1~20、更优选碳原子数1~10、进而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烃四基。烷烃四基可以列举异丁烷四基、异戊烷四基、新戊烷四基等。优选为用下式表示的新戊烷四基。
Figure 769659DEST_PATH_IMAGE038
式中,Arc 1、Arc 2、Arc 3、Arc 4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亚芳基可以列举亚苯基、萘二基。亚芳基也可以被取代。取代基可以列举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取代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
环状碳二亚胺(c)优选为用下式(2-1-1c)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976649DEST_PATH_IMAGE039
(2-1-1c)
式中,Xc 1是优选碳原子数1~20、更优选碳原子数1~10、进而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烃四基。烷烃四基可以列举异丁烷四基、异戊烷四基、新戊烷四基等。优选为用下式表示的新戊烷四基。
Figure 152416DEST_PATH_IMAGE040
式中,R、Rr、Rs、Rt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氢原子。烷基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
上述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c)可以列举下述化合物。
Figure 77646DEST_PATH_IMAGE041
Figure 865736DEST_PATH_IMAGE042
Figure 192812DEST_PATH_IMAGE043
<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适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合物具有酸性基团。酸性基团可以列举选自羧基、磺酸基、亚磺酸基、膦酸基和次膦酸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150℃以上。
聚合物可以列举选自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和聚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优选是选自聚酯、聚酰胺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聚酯)
聚酯可以列举例如,将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选自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羟基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内酯中的1种以上进行缩聚而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优选可例示热塑性聚酯。
上述热塑性聚酯为了成形性等,也可以含有利用自由基生成源、例如能量活性射线、氧化剂等处理而形成的交联结构。
二羧酸或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双(对羧基苯基)甲烷、蒽二甲酸、4,4’-二苯醚二甲酸、5-四丁基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等的芳香族二羧酸。另外可以列举草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十二烷二酸、丙二酸、戊二酸、二聚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另外,可以列举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等的脂环式二羧酸。另外可以列举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
另外,作为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碳原子数2~20的脂肪族二醇,即,乙二醇、1,3-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十亚甲基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醇、二聚物二醇等。另外,可以列举分子量为200~100,000的长链二醇,即,聚乙二醇、聚1,3-丙二醇、聚1,2-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另外,可以列举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即4,4’-二羟基联苯、氢醌、叔丁基氢醌、双酚A、双酚S、双酚F等。另外可以列举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
另外,羟基羧酸可以列举乙醇酸、乳酸、羟基丙酸、羟基丁酸、羟基戊酸、羟基己酸、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2-萘甲酸和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内酯可以列举己内酯、戊内酯、丙内酯、十一烷酸内酯、1,5-氧杂环庚烷-2-酮等。
聚酯可以例示以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脂肪族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作为主成分进行缩聚而成的芳香族聚酯。芳香族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或者萘2,6-二甲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脂肪族二醇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
具体来说,优选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乙二醇酯等。
脂肪族聚酯可以例示以脂肪族羟基羧酸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合物、以脂肪族多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与脂肪族多元醇作为主成分进行缩聚而成的聚合物或它们的共聚物。
以脂肪族羟基羧酸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合物,可以例示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丙酸、羟基丁酸、羟基戊酸、羟基己酸等的缩聚物、或者共聚物等。其中,可以列举聚乙醇酸、聚乳酸、聚3-羟基羧丁酸、聚-4-聚羟基丁酸、聚-3-羟基己酸或聚己内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特别可以列举聚L-乳酸、聚D-乳酸和立构复合物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
另外,可以列举以脂肪族多元羧酸和脂肪族多元醇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合物。多元羧酸可以列举草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十二烷二酸、丙二酸、戊二酸、二聚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等脂环式二羧酸单元和其酯衍生物。另外,二醇成分可列举碳原子数2~20的脂肪族二醇,即,乙二醇、1,3-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十亚甲基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醇、二聚物二醇等。还可列举分子量为200~100,000的长链二醇、即聚乙二醇、聚1,3-丙二醇、聚1,2-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具体来说,可以列举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
进而,全芳香族聚酯可以列举以芳香族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优选对苯二甲酸或萘2,6-二甲酸或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和芳香族多元羟基化合物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作为主成分进行缩聚而成的聚合物。
具体来说,可以列举例如聚(4-氧亚苯基-2,2-亚丙基-4-氧亚苯基-对苯二甲酰-共聚-间苯二甲酰)等。
作为碳二亚胺反应性成分,这些聚酯在分子末端含有1~50当量/吨的羧基和/或羟基末端。上述末端基、尤其羧基可使聚酯的稳定性下降,因此优选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来封闭。
在用碳二亚胺化合物封闭羧基末端基时,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会有很大的优点,即,可将羧基封闭而不会生成有毒的游离异氰酸酯。
进而作为追加效果,与目前的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相比,在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进行封闭时,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聚酯分子量的增大或分子量下降的抑制,这在工业上的意义重大,其中所述抑制利用了没有游离而在聚酯中形成的异氰酸酯末端基和聚酯中存在的羟基末端基或羧基末端基的链延长作用。
聚酯可以利用周知的方法(记载于例如饱和聚酯树脂手册(湯木和男著、日刊工业新闻社(1989年12月22日发行)等中)来制造。
进而,聚酯除了上述聚酯之外,还可以例示将不饱和多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进行共聚而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含有低熔点聚合物片段的聚酯弹性体。
不饱和多元羧酸可以列举马来酸酐、四氢马来酸酐、富马酸、内亚甲四氢马来酸酐等。为了控制固化特性,在上述不饱和聚酯中添加各种单体类,通过热固化、自由基固化、利用了光、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的固化处理来进行固化、成形。上述不饱和聚酯中羧基的控制涉及到触变性等流变学特性、树脂耐久性等,是重要的技术课题。利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具有下述优点,即,可封闭、控制羧基而不会生成有毒的游离异氰酸酯,进而可更有效地使分子量增大,因此工业上的意义大。
进而,在本发明中,聚酯也可以是将柔软成分进行共聚而成的聚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是公知文献例如日本特开平11-92636号公报等中记载那样的、包含高熔点聚酯片段和分子量为400~6,000的低熔点聚合物片段的嵌段共聚物。仅用高熔点聚酯片段形成聚合物时的熔点为150℃以上。仅对于包含聚亚烷基二醇类、以及由碳原子数2~12的脂肪族二羧酸和碳原子数2~10的脂肪族二醇制造的脂肪族聚酯等的低熔点聚合物片段进行测定时,其熔点或者软化点为80℃以下。上述弹性体在水解稳定性上有问题,但利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则可以进行羧基的控制而没有安全上的问题,另外能够抑制分子量的下降或增大分子量,从而工业上的意义重大。
聚酯优选含有选自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萘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要的重复单元。另外,聚合物优选为脂肪族聚酯,特别优选聚乳酸。
(聚酰胺)
聚酰胺是以氨基酸、内酰胺或二胺、和二羧酸或其酰胺形成性衍生物作为主要构成原料的、具有酰胺键的热塑性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聚酰胺可以使用将二胺和二羧酸或其酰基活性体缩合而成的缩聚物、或者将氨基羧酸或内酰胺、或者氨基酸进行缩聚而成的聚合物、或者它们的共聚物。二胺可以列举脂肪族二胺、芳香族二胺。
脂肪族二胺可以列举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5-甲基九亚甲基二胺、2,4-二甲基八亚甲基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1,3-双(氨甲基)环己烷、1-氨基-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烷、3,8-双(氨甲基)三环癸烷、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2,2-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双(氨丙基)哌嗪、氨乙基哌嗪等。
芳香族二胺可以列举对苯二胺、间苯二胺、2,6-萘二胺、4,4’-二苯基二胺、3,4’-二苯基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砜、3,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甲酮、3,4’二氨基二苯甲酮、2,2-双(4-氨基苯基)丙烷等。
二羧酸可以列举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2-氯对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5-甲基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二甘醇酸等。
聚酰胺可以列举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己二酰丁二胺(尼龙4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已二胺(尼龙612)、聚己二酰十一烷二胺(尼龙116)、聚十一内酰胺(尼龙11)、聚十二内酰胺(尼龙12)等脂肪族聚酰胺。
另外,聚对苯二甲酰三甲基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I)、聚对苯二甲酰/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T/6I)、聚-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十二酰二胺(尼龙PACM12)、聚-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十二酰二胺(尼龙二甲基PACM12)、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尼龙MXD6)、聚对苯二甲酰十一烷二胺(尼龙11T)、聚六氢对苯二甲酰十一烷二胺(尼龙11T(H))和它们的共聚聚酰胺等脂肪族-芳香族聚酰胺和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等。
进而可以列举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共聚-间苯二甲酰胺)等。
氨基酸可以列举例如ω-氨基己酸、ω-氨基庚酸、ω-氨基辛酸、ω-氨基壬酸、ω-氨基癸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对氨甲基苯甲酸等,内酰胺可以列举例如ω-己内酰胺、ω-庚内酰胺、ω-辛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ラウリンラクタム)等。
这些聚酰胺的分子量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在聚酰胺为1重量%浓度的98%浓硫酸溶液中,在25℃测定的相对粘度为2.0~4.0的范围。
另外,这些酰胺树脂可以按照众所周知的方法例如(聚酰胺树脂手册(福本修著、日刊工业新闻社(昭和63年1月30日发行)等来制造。
聚酰胺中包含作为聚酰胺弹性体而公知的聚酰胺。上述聚酰胺可以列举例如由碳原子数6以上的聚酰胺形成成分和聚(氧化亚烷基)二醇的反应形成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碳原子数6以上的聚酰胺形成成分与聚(氧化亚烷基)二醇成分的键通常是酯键、酰胺键,但不特别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二羧酸、二胺等的第3成分作为两成分的反应成分。
聚(氧化亚烷基)二醇的例子可以列举聚环氧乙烷二醇、聚(1,2-环氧丙烷)二醇、聚(1,3-环氧丙烷)二醇、聚(1,4-环氧丁烷)二醇、聚(1,6-环氧己烷)二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物、环氧乙烷和四氢呋喃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物等。该聚(氧化亚烷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6,000,这从聚合性和刚性的角度考虑是优选的,更优选300~4,000。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弹性体优选是将己内酰胺、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酰胺弹性体。
从原料的角度容易理解,上述聚酰胺含有30~100当量/吨的羧基、30~100当量/吨左右的氨基,但人们熟知羧基对于聚酰胺的稳定性具有不优选的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则没有安全上的问题,可将组合物的羧基控制在20当量/吨以下、或10当量/吨以下、进而优选控制在其以下,并更为有效地抑制分子量的降低,因此意义重大。
(聚酰胺酰亚胺)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酰亚胺具有下式(I)所示的主要重复结构单元。
Figure 686427DEST_PATH_IMAGE045
(I)
(式中R2表示3价的有机基团,R3表示2价的有机基团,n表示正整数。)
作为这种聚酰胺酰亚胺的代表性合成方法,可以列举(1)使二异氰酸酯与三元酸酐反应的方法、(2)使二胺与三元酸酐反应的方法、(3)使二胺与三元酸酐酰氯反应的方法等。但是,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方法不限于这些方法。上述合成方法中使用的代表性化合物可以列举下述的化合物。
首先,作为二异氰酸酯,优选的可以列举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3,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3,3’-二苯醚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二胺,优选的可以列举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苯二甲胺、苯二胺等。
其中,更优选的可以列举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3,3’-二苯醚二异氰酸酯、4,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另外,优选的三元酸酐可以列举偏苯三酸酐,三元酸酐酰氯可以列举偏苯三酸酐酰氯等。
在合成聚酰胺酰亚胺时,在不损害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特性的范围可以使二羧酸、四羧酸二酐等同时反应。二羧酸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等,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均苯四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联苯四羧酸二酐等。它们优选以在全部酸成分中为50当量%以下的量来使用。
聚酰胺酰亚胺由于聚合物中含有的羧基浓度而导致耐久性降低,因此羧基的含量优选控制在优选1~10当量/吨或者其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优选设为上述羧基浓度范围。
(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列举目前公知的聚酰亚胺,其中优选选择热塑性聚酰亚胺。上述聚酰亚胺可例示例如,由以下记述的二胺成分和四羧酸构成的聚酰亚胺。
H2N-R4-NH2
〔式中,R4表示
(i)单键;
(ii)C2 12脂肪族烃基;
(iii)C4 30脂环族基;
(iv)C6 30芳香族基;
(v)-Ph-O-R5-O-Ph-基
(式中,R5表示亚苯基或Ph-W1-Ph-基,W1表示单键、可被卤原子取代的C1 4亚烷基、-O-Ph-O-基、-O-、-CO-、-S-、-SO-或SO2-基);
(vi)-R6-(SiR7 2-O)m-SiR7 2-R6-基
(式中,R6表示-(CH2s-、-(CH2s-Ph-、-(CH2s-O-Ph-、或Ph-,m为1~100的整数;s表示1-4的整数;R7表示C1 6烷基、苯基或C1 6烷基苯基)。
Figure 714426DEST_PATH_IMAGE046
〔式中,Y是C2 12的四价的脂肪族基、C4 8的四价的脂环族基、C6 14的单或多稠合环的四价的芳香族基、>Ph-W2-Ph<基(式中,W2表示单键、可被卤原子取代的C1 4亚烷基、-O-Ph-O-、-O-、-CO-、-S-、-SO-或SO2-基)〕。
在聚酰亚胺的制造中使用的四羧酸酐可以列举例如均苯四酸酐(PM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联苯-3,3’,4,4’-四甲酸酐(BPDA)、二苯甲酮-3,3’,4,4’-四甲酸酐(BTDA)、亚乙基四甲酸酐、丁烷四甲酸酐、环戊烷四甲酸酐、二苯甲酮-2,2’,3,3’-四甲酸酐、联苯-2,2’,3,3’-四甲酸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丙烷二酐、2,2-双(2,3-二羧基苯基)丙烷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醚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1,1-双(2,3-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酐、双(2,3-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酐、4,4’-(对苯二羟基)二酞酸酐、4,4’-(间苯二羟基)二酞酸酐、萘-2,3,6,7-四甲酸酐、萘-1,4,5,8-四甲酸酐、萘-1,2,5,6-四甲酸酐、苯-1,2,3,4-四甲酸酐、苝-3,4,9,10-四甲酸酐、蒽-2,3,6,7-四甲酸酐和菲-1,2,7,8-四甲酸酐等,但不限于此。这些二甲酸酐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优选使用均苯四酸酐(PM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联苯-3,3’,4,4’-四甲酸酐(BPDA)、二苯甲酮-3,3’,4,4’-四甲酸酐、联苯砜-3,3’,4,4’-四甲酸酐(DSDA)。
在本发明中,在聚酰亚胺的制造中使用的二胺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基硫醚、4,4’-二(间-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二(对-氨基苯氧基)二苯砜、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联苯胺、2,2’-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基-2,2’-丙烷、1,5-二氨基萘、1,8-二氨基萘、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4,4-二甲基七亚甲基二胺、2,11-十二烷二胺、二(对-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1,4-二(3-氨基丙基二氨基硅烷)苯、1,4-二氨基环己烷、邻甲苯基二胺、间甲苯基二胺、乙酰胍胺、苯并胍胺、1,3-双(3-氨基苯氧基)苯(APB)、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甲烷、1,1-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乙烷、1,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丁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4,4’-二(3-氨基苯氧基)联苯、二〔4-(3-氨基苯氧基)苯基〕酮、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硫化物、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亚砜、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砜、二(4-(3-氨基苯氧基)苯基)醚等,但不限于此。上述二胺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多种混合使用。
热塑性聚酰亚胺可以列举用下式表示的、包含四甲酸酐和对苯二胺、各种环己二胺、氢化双酚A型二胺等公知二胺的聚酰亚胺,进而可以列举由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社制造的商品名为Ultem的市售的、Ultem1000、Ultem1010、UltemCRS5001、UltemXH6050、三井化学(株)制的オーラム250AM等。
Figure 958326DEST_PATH_IMAGE047
Figure 413578DEST_PATH_IMAGE048
Figure 47822DEST_PATH_IMAGE049
[式中,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芳基。R10表示碳原子数6~30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2~20的亚烷基。m、n分别为0~5的整数,k为1~3的整数。]
(聚酯酰胺)
聚酯酰胺可以列举利用聚酯成分与聚酰胺成分的共聚得到的、目前公知的聚酯酰胺。其中优选选择热塑性聚酯酰胺。
聚酯酰胺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等合成。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等来合成,即,首先对于聚酰胺成分利用缩聚反应进行反应,合成在末端具有官能团的聚酰胺后,在聚酰胺的存在下,使聚酯成分聚合的方法。该缩聚反应通常如下述那样来实施,即,在第一阶段进行酰胺化反应,在第二阶段进行酯化反应。
聚酯成分优选选择上述记载的聚酯成分。另外,上述聚酰胺成分优选选择上述的聚酰胺成分。
对于与环状碳二亚胺作用的这些聚合物,在不损害与碳二亚胺反应的效力的范围下,也可以添加使用公知的所用添加剂、填料。添加剂可以列举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润滑剂、成核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色材等。另外,填料可以列举玻璃片、玻璃纤维、有机纤维、滑石、无机填充剂等。
<碳二亚胺化合物的使用方法>
聚合物中酸性基团的封闭可以通过将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和聚合物混合、并使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与酸性基团反应来进行。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作为溶液、熔融液或者适用的高分子母炼胶而添加到聚合物中。另外,可以使聚合物的固体与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溶解、分散或熔融的液体接触,而使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浸透。
当采用作为溶液、融液或适用的高分子母炼胶来添加的方法时,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混炼装置来添加。在混炼时,从均匀混炼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在溶液状态下的混炼法或熔融状态下的混炼法。混炼装置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纵型的反应容器、混合槽、混炼槽或者单轴或多轴的横型混炼装置。可以列举例如单轴或多轴的挤出机、捏合机等。
与聚合物的混合时间依赖于混合装置、混合温度,但优选0.1分钟~2小时、更优选0.2分钟~60分钟、进而优选0.2分钟~30分钟。
溶剂可以使用对于聚合物和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为惰性的溶剂。特别地,优选对于两者具有亲和性,且至少部分溶解两者的溶剂。溶剂可以使用例如烃系溶剂、酮系溶剂、酯系溶剂、醚系溶剂、卤系溶剂、酰胺系溶剂等。
烃系溶剂可以列举己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庚烷、癸烷等。酮系溶剂可以列举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酮、环己酮、异佛尔酮等。酯系溶剂可以列举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琥珀酸乙酯、碳酸甲酯、苯甲酸乙酯、二甘醇二乙酸酯等。醚系溶剂可以列举二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二
Figure 676249DEST_PATH_IMAGE050
烷、二甘醇二甲基醚、三甘醇二乙基醚、二苯醚等。
卤系溶剂可以列举二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酰胺系溶剂可以列举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根据期望作为混合溶剂使用。
在本发明中,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合物和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为1~1,000重量份的范围。当比1重量份少时,溶剂的使用没有意义。另外,溶剂使用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操作性、反应效率的角度考虑,为1,000重量份左右。
当采用使聚合物的固体与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溶解、分散或熔融的液体接触而使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浸透的方法时,如上述那样,可以采用使固体的聚合物与溶解在溶剂中的碳二亚胺接触的方法、或使固体的聚合物与碳二亚胺的乳液接触的方法等。接触的方法可以优选采用将聚合物浸渍的方法、或在聚合物上涂布的方法、散布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利用了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封闭反应可在室温(25℃)~3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从反应效率的角度考虑,更为促进反应的温度优选为50~280℃、更优选100~280℃的范围。在聚合物熔融的温度下反应更容易进行,但为了抑制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挥发、分解等,优选在比300℃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另外,为了降低高分子的熔融温度、提高搅拌效率,使用溶剂也是有效的做法。
反应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足够快地进行,但也可以使用促进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应用对于目前的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所使用的催化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74号公报)。可以列举例如碱金属化合物、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叔胺化合物、咪唑化合物、季铵盐、膦化合物、
Figure 977917DEST_PATH_IMAGE051
盐、磷酸酯、有机酸、路易斯酸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催化剂的添加量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相对于聚合物和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为0.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1重量份,进而最优选0.02~0.1重量份。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使用量选择如下的范围,即,相对于每1当量酸性基团,使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中所含的碳二亚胺基为0.5~100当量的范围。当与0.5当量相比过于少时,有碳二亚胺的使用没有意义的情况。另外,如果与100当量相比过于多,则有基质的特性变化的情况。从上述角度考虑,对于上述标准,选择优选0.6~75当量、更优选0.65~50当量、进而优选0.7~30当量、尤其优选0.7~20当量的范围。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作为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从胺体经由异氰酸酯体来制造的方法、从胺体经由异硫氰酸酯体来制造的方法、从胺体经由三苯基膦体来制造的方法、从胺体经由尿素体来制造的方法、从胺体经由硫脲体来制造的方法、从羧酸体经由异氰酸酯体来制造的方法、将内酰胺体进行衍生来制造的方法等。
(单环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制造)
单环的用下式(2-1-1)表示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可以利用以下(1)~(4)的工序来制造。
Figure 164923DEST_PATH_IMAGE052
(2-1-1)
(式中,Ara 1、Ara 2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Xa 1为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
工序(1)是得到硝基体(c)的工序。工序(1)有工序(1a)和工序(1b)这2种方式。工序(2)是由硝基体(c)来得到酰胺体(d)的工序。工序(3)和工序(4)是由酰胺体(d)来得到单环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工序。工序(3)~(4)有经由工序(3a)和工序(4a)的方式、和经由工序(3b)和工序(4b)的方式。
具体来说,碳二亚胺化合物(f)可以用以下的途径来制造。
(方案1)工序(1a)-工序(2a)-工序(3a)-工序(4a)
(方案2)工序(1a)-工序(2a)-工序(3b)-工序(4b)
(方案3)工序(1b)-工序(2a)-工序(3b)-工序(4b)
(方案4)工序(1b)-工序(2a)-工序(3a)-工序(4a)
(工序(1a))
工序(1a)是使下式(a-1)的化合物、下式(a-2)的化合物和下式(b-1)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式的硝基体(c)的工序。
Figure 286463DEST_PATH_IMAGE053
(a-1)
Figure 718581DEST_PATH_IMAGE054
(a-2)
Figure 874756DEST_PATH_IMAGE055
(b-1)
(c)
式中,Xa 1、Ara 1、Ara 2与式(2-1-1)相同。
E1和E2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卤原子、甲苯磺酰氧基、甲烷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和对溴苯磺酰氧基中的基团。卤原子可以列举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醚合成法,可以使用例如使如式(a-1)所示的化合物、式(a-2)所示的化合物和式(b-1)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Williamson反应等。
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氢化钠、金属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等。溶剂可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四氢呋喃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25℃~150℃的范围。另外,反应可在上述条件下足够快地进行,但为了促进反应,也可以添加相转移催化剂。
(工序(1b))
工序(1b)是使下式(a-i)的化合物、下式(a-ii)的化合物与下式(b-i)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下式(c)的硝基体的工序。
Figure 342963DEST_PATH_IMAGE057
(a-i)
Figure 250876DEST_PATH_IMAGE058
(a-ii)
Figure 323875DEST_PATH_IMAGE059
(b-i)
Figure 291831DEST_PATH_IMAGE060
(c)
式中,Ara 1、Ara 2、Xa 1与式(2-1-1)相同。E3、E4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卤原子、甲苯磺酰氧基、甲烷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和对溴苯磺酰氧基中的基团。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醚合成法,可以使用例如使式(a-i)所示的化合物、式(a-i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b-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Williamson反应等。
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氢化钠、金属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等。溶剂可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四氢呋喃等。反应温度优选为25℃~150℃的范围。另外,反应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为了促进反应,优选添加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可以使用四丁基铵盐、三辛基甲基铵盐、苄基二甲基十八烷基铵盐、冠醚等。
(工序(2))
工序(2)是将得到的硝基体(c)还原而得到下式的胺体(d)的工序。
Figure 387963DEST_PATH_IMAGE061
(d)
Ara 1、Ara 2、Xa 1与式(2-1-1)相同。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将硝基体(c)、在氢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接触还原的方法。
催化剂可以使用钯碳、钯碳-乙二胺复合物、钯-丝心蛋白、钯-聚亚乙基亚胺、镍、铜等。溶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异丙醇、二
Figure 663348DEST_PATH_IMAGE050
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25℃~100℃的范围。另外,反应在常压进行,但为了促进反应,优选施加压力。
作为其它得到胺体(d)的反应,可以使用使硝基体(c)与酸和金属反应的方法或使硝基体(c)与肼和催化剂反应的方法等。
(工序(3a))
工序(3a)是使所得的胺体(d)与三苯基膦二溴化物反应而得到下式的三苯基膦体(e-1)的工序。
Figure 528536DEST_PATH_IMAGE062
(e-1)
式中Ara 1、Ara 2、Xa 1与式(2-1-1)相同,Ara为苯基。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将式(d)表示的胺体和三苯基膦二溴化物在碱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等。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三乙胺、吡啶等。溶剂可以使用二氯乙烷、氯仿、苯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0℃~80℃。
(工序(4a))
工序(4a)是将得到的三苯基膦体在反应体系中进行异氰酸酯化后,使其直接脱羧而得到下式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工序。
Figure 667394DEST_PATH_IMAGE063
(f)
(式中,Ara 1、Ara 2、Xa 1与式(2-1-1)相同。)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使式(e-1)的三苯基膦体、在二碳酸二叔丁基酯和N,N-二甲基-4-氨基吡啶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等。溶剂可以使用二氯甲烷、氯仿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10℃~40℃。
(工序(3b))
工序(3b)是使胺体(d)和二氧化碳或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而得到用下式(e-2)表示的脲体或硫脲体的工序。
(e-2)
式中,Ara 1、Ara 2、Xa 1与式(2-1-1)相同,Z是氧原子或硫原子。
得到脲体(e-2)的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使胺体(d)在二氧化碳、磷化合物和碱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
磷化合物可以使用亚磷酸酯、膦酸酯等。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三乙胺、吡啶、咪唑、甲基吡啶等。溶剂可以使用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氯苯、甲苯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0℃~80℃的范围。
作为其它得到脲体(e-2)的反应,可以使用使胺体(d)与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的方法或使胺体(d)与光气进行反应的方法等。
得到硫脲体(e-2)的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使胺体(d)在二硫化碳和碱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等。
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三乙胺、吡啶、咪唑、甲基吡啶等。溶剂可以使用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2-丁酮、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25℃~90℃的范围。另外,反应可在上述条件下足够快地进行,但为了促进反应,也可以组合四溴化碳等。
(工序(4b))
工序(4b)是使所得的脲体(e-2)脱水、或使硫脲体(e-2)脱硫而得到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工序。
反应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使脲体或硫脲体(e-2)在甲苯磺酰氯或甲基磺酰氯的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而使脲体(e-2)脱水、硫脲体(e-2)脱硫的方法。
溶剂可以使用二氯甲烷、氯仿、吡啶等。反应温度优选使用0℃~80℃的范围。
作为其它得到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反应,可以使用使脲体(e-2)与氧化汞反应的方法或者使硫脲体(e-2)与次亚氯酸钠反应的方法等。
(2环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制造)
用下式(4-1-1)表示的2环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可以利用以下(1)~(4)的工序来制造。
Figure 828434DEST_PATH_IMAGE065
(4-1-1)
式中,Xc 1是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Arc 1、Arc 2、Arc 3、Arc 4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
工序(1)是得到硝基体(C)的工序。工序(1)有工序(1A)和工序(1B)这两种方式。工序(2)是由硝基体(C)得到酰胺体(D)的工序。工序(3)和工序(4)是由酰胺体(D)得到2环的碳二亚胺化合物(F)的工序。工序(3)~(4)中有经由工序(3A)和工序(4A)的方式、以及经由工序(3B)和工序(4B)的方式。
碳二亚胺化合物(F)可以用以下途径来制造。
(方案1)工序(1A)-工序(2A)-工序(3A)-工序(4A)
(方案2)工序(1A)-工序(2A)-工序(3B)-工序(4B)
(方案3)工序(1B)-工序(2A)-工序(3B)-工序(4B)
(方案4)工序(1B)-工序(2A)-工序(3A)-工序(4A)
(工序(1A))
工序(1A)是使下式(A-1)~(A-4)的化合物和下式(B-1)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式的硝基体(C)的工序。
Figure 610445DEST_PATH_IMAGE066
(A-1)
Figure 920203DEST_PATH_IMAGE067
(A-2)
Figure 990928DEST_PATH_IMAGE068
(A-3)
Figure 106651DEST_PATH_IMAGE069
(A-4)
Figure 946431DEST_PATH_IMAGE070
(B-1)
(其中,Xc 1
Figure 987943DEST_PATH_IMAGE071
。)
Figure 545963DEST_PATH_IMAGE072
(C)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E1~E4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卤原子、甲苯磺酰氧基、甲烷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和对溴苯磺酰氧基中的基团。
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1a)相同。
(工序(1B))
工序(1B)是使下式(A-i)~(A-iv)的化合物和下式(B-i)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下式的硝基体(C)的工序。
Figure 137482DEST_PATH_IMAGE073
(A-i)
Figure 894085DEST_PATH_IMAGE074
(A-ii)
(A-iii)
Figure 653280DEST_PATH_IMAGE076
(A-iv)
Figure 48489DEST_PATH_IMAGE077
(B-i)
(其中,Xc 1。)
Figure 747640DEST_PATH_IMAGE079
(C)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E5~E8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卤原子、甲苯磺酰氧基、甲烷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和对溴苯磺酰氧基中的基团。
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1b)相同。
(工序(2A))
工序(2A)是将所得的硝基体还原而得到下式的胺体(D)的工序。
Figure 14674DEST_PATH_IMAGE080
(D)
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
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2a)相同。
(工序(3A))
工序(3A)是使所得的胺体(D)与三苯基膦二溴化物反应而得到下式的三苯基膦体(E-1)的工序。
Figure 777356DEST_PATH_IMAGE081
(E-1)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Ara为苯基。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3a)相同。
(工序(4A))
工序(4A)是使所得的三苯基膦体在反应体系中进行异氰酸酯化后,使其直接脱羧而得到下式的化合物(F)的工序。
Figure 446234DEST_PATH_IMAGE082
(F)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
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4a)相同。
(工序(3B))
工序(3B)是使胺体与二氧化碳或二硫化碳反应而得到下式的脲体或硫脲体(E-2)的工序。
Figure 501915DEST_PATH_IMAGE083
(E-2)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Z是氧原子或硫原子。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3b)相同。
(工序(4B)
工序(4B)是使所得的脲体脱水、或使硫脲体脱硫而得到下式的化合物(F)的工序。
Figure 256244DEST_PATH_IMAGE084
(F)
(式中,Arc 1~Arc 4、Xc 1与式(4-1-1)相同。)
反应条件与上述工序(4b)相同。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封闭聚合物的酸性基团,但在不违反本发明主旨的范围下,例如,可根据期望并用目前公知的聚合物的羧基封闭剂。作为上述目前公知的羧基封闭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05-2174号公报中记载的试剂,例如环氧化合物、
Figure 55573DEST_PATH_IMAGE050
唑啉化合物、
Figure 578958DEST_PATH_IMAGE050
嗪化合物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各种特性用以下的方法测定。
(1)环状碳二亚胺结构利用NMR鉴定
合成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利用1H-NMR、13C-NMR来确认。NMR使用日本电子(株)制JNR-EX270。溶剂使用氘代氯仿。
(2)环状碳二亚胺的碳二亚胺骨架利用IR鉴定:
对于合成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碳二亚胺骨架的有无,利用FT-IR对于碳二亚胺的特征性的2,100~2,200cm-1进行确认。FT-IR使用サーモニコレー(株)制Magna-750。
(3)羧基浓度:将试样在氮气流下溶解于精制邻甲酚中,以溴甲酚蓝作为指示剂,用0.05当量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来滴定。
合成例1 环状碳二亚胺CC1
CC1: MW=194
Figure 71120DEST_PATH_IMAGE085
将ω-月桂内酰胺(0.05mol)和三甲基氧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7A
氟硼酸盐(0.1mol)、二氯甲烷100ml在N2气氛下装入设置了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反应装置中,并在N2气氛下进行回流反应。反应6小时后,将产生的盐过滤除去,用15%碳酸钾水溶液100ml洗涤滤液三次,进而用蒸馏水100ml洗涤三次。将有机层用硫酸钠5g脱水,通过减压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中间产物A。
接着,将中间产物A(0.1mol)和盐酸羟胺(0.11mol)、碳酸氢钠(0.15mol)、甲醇100ml在N2气氛下装入设置了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反应装置中,并在N2气氛下进行回流反应。反应6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过滤,由滤液通过重结晶得到中间产物B。
接着,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滴液漏斗、冰浴的反应装置中,在N2气氛下装入中间产物B(0.1mol)和吡啶50ml,并进行搅拌。向其中缓慢滴加甲烷磺酰氯(0.11mol)。滴加后,在N2气氛下、在冰浴中使其反应6小时。反应后,移入加入了500ml水的烧杯中,析出淡黄色固体。通过过滤回收固体,用100ml的水洗涤数次,得到中间产物C。
接着,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冰浴的反应装置中装入中间产物C(0.1mol)和二甲氧基乙烷50ml,在N2气氛下向其中缓慢加入分散有叔丁醇钾(0.11mol)的二甲氧基乙烷20ml。在冰浴中使其反应2小时后,由反应液得到CC1。CC1的结构用NMR、IR确认。
合成例2 环状碳二亚胺CC2
CC2:
Figure 559083DEST_PATH_IMAGE088
MW=252
将邻硝基苯酚(0.11mol)和1,2-二溴乙烷(0.05mol)、碳酸钾(0.33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0ml在N2气氛下装入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反应装置中,在130℃反应12小时后,通过减压除去DMF,将所得固体物溶解在二氯甲烷200ml中,用水100ml进行3次分液。将有机层用硫酸钠5g脱水,利用减压除去二氯甲烷,得到中间产物D(硝基体)。
接着,将中间产物D(0.1mol)和5%钯碳(Pd/C)(1g)、乙醇/二氯甲烷(70/30)200ml装入设置有搅拌装置的反应装置中,进行5次氢置换,以在25℃下时常供给氢的状态使其反应,在没有氢的减少时终止反应。当回收Pd/C、并除去混合溶剂时,得到中间产物E(胺体)。
接着,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滴液漏斗的反应装置中,在N2气氛下装入三苯基膦二溴化物(0.11mol)和1,2-二氯乙烷150ml,并进行搅拌。在25℃向其中缓慢滴加将中间产物E(0.05mol)和三乙胺(0.25mol)溶解在1,2-二氯乙烷50ml中而成的溶液。滴加结束后,使其在70℃反应5小时。然后,过滤反应溶液,将滤液用水100ml进行5次分液。将有机层用硫酸钠5g脱水,利用减压除去1,2-二氯乙烷,得到中间产物F(三苯基膦体)。
接着,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滴液漏斗的反应装置中,在N2气氛下装入二碳酸二叔丁基酯(0.11mol)和N,N-二甲基-4-氨基吡啶(0.055mol)、二氯甲烷150ml并进行搅拌。在25℃向其中缓慢滴加溶解了中间产物F(0.05mol)的二氯甲烷100ml。
滴加后,使其反应12小时。然后,通过将除去了二氯甲烷而得的固体物进行精制而得到CC2。CC2的结构用NMR、IR进行确认。
实施例1 利用了CC2的聚乳酸的封端
对于L丙交酯((株)武蔵野化学研究所制、光学纯度100%)100重量份,添加0.005重量份的辛酸锡,在氮气氛下,利用带有搅拌桨的反应机在180℃反应2小时,对于辛酸锡,添加作为催化剂失活剂的1.2倍当量的磷酸,然后在13.3Pa下除去残留的丙交酯,进行碎片化,得到聚L-乳酸。得到的聚L-乳酸的羧基浓度为14当量/吨。
将得到的聚L-乳酸100重量份和0.5重量份的环状碳二亚胺(CC2)在双轴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筒温度210℃、停留时间为3分钟)。聚L-乳酸的羧基浓度减少至0.4当量/吨以下。另外,在混炼后的挤出机出口没有异氰酸酯臭味。
实施例2 利用了CC1的聚乳酸的封端
除了用环状碳二亚胺(CC1)来替换环状碳二亚胺(CC2)以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中相同地进行反应,结果羧基浓度减少至0.7当量/吨以下。另外,在混炼后的挤出机出口没有异氰酸酯臭味。
比较例1 利用了直链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乳酸的封端
除了用ラインケミージャパン(株)制的线状碳二亚胺、“スタバクゾール”I来替换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CC2)以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中相同地进行反应,结果羧基浓度为0.6当量/吨,但在挤出机出口产生了强烈的异氰酸酯的恶臭。
实施例3  利用了CC2的聚酰胺的封端
聚己二酰间亚苯基二甲胺(三菱ガス化学(株)制“MX尼龙S6001”)是包含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聚酰胺,羧基浓度为70当量/吨。将该聚己二酰间亚苯基二甲胺100重量份和2.0重量份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CC2)在双轴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筒温度为260℃、停留时间为3分钟)。聚己二酰间亚苯基二甲胺的羧基浓度减少至1.5当量/吨以下。另外,在混炼后的挤出机出口没有异氰酸酯臭味。
比较例2 利用了直链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酰胺的封端
除了用ラインケミージャパン(株)制的线状碳二亚胺、“スタバクゾール”I来替代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CC2)以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中相同地进行反应,结果羧基浓度为2.2当量/吨,而在挤出机出口产生强烈的异氰酸酯的恶臭。
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来封闭聚合物的末端,而不会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游离。其结果是可抑制由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产生的恶臭,能够改善作业环境。
另外,当利用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来封闭聚合物的末端时,在聚合物的末端形成异氰酸酯基,通过该异氰酸酯基的反应,可以进行聚合物的高分子量化。
另外,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还具有捕捉聚合物中的游离单体或具有其它酸性基团的化合物的作用。
进而根据本发明,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通过具有环状结构而具有下述优点,即,与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相比,可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封端。
封端的反应机制中的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与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的不同点如以下所示。
当将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R1-N=C=N-R2)用作具有羧基末端的聚合物的封端剂时,形成下式所示那样的反应。式中W为聚合物的主链。线状碳二亚胺化合物通过与羧基反应,而在聚合物的末端形成酰胺基,并游离出异氰酸酯化合物(R1NCO)。
Figure 834207DEST_PATH_IMAGE089
另一方面,当将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用作具有羧基末端的聚合物的封端剂时,形成下式所示那样的反应。可知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通过与羧基反应,在聚合物的末端通过酰胺基而形成异氰酸酯基(-NCO),异氰酸酯化合物不会游离。
Figure 477678DEST_PATH_IMAGE090
(式中,Q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2~4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由于不含有长链,因此耐热性优异,可以用于高熔点聚合物的封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聚合物的稳定化。

Claims (21)

1.方法,其使用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的封端剂,所述环状结构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键合。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环状结构的原子数为8~5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抑制了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产生。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环状结构用下式(1)表示,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1)
式中,Q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2~4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Q是用下式(1-1)、(1-2)或(1-3)表示的2~4价的键合基团,
(1-1)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03
(1-2)
Figure 78315DEST_PATH_IMAGE004
(1-3)
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它们的组合,或这些脂肪族基、脂环族基和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s为0~10的整数;k为0~10的整数;并且,在s或k为2以上时,作为重复单元的X1或X2也可以与其它X1或X2不同;X3是2~4价的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3~20的脂环族基、2~4价的碳原子数5~15的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此外,Q为2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全部为2价基团;Q为3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中的一个为3价基团;Q为4价的键合基团时,Ar1、Ar2、R1、R2、X1、X2和X3中的一个为4价基团,或两个为3价基团。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2)
式中,Qa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2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Qa是用下式(2-1)、(2-2)或(2-3)表示的2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858053DEST_PATH_IMAGE006
(2-1)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07
(2-2)
Figure 377896DEST_PATH_IMAGE008
(2-3)
式中,Ara 1、Ara 2、Ra 1、Ra 2、Xa 1、Xa 2、Xa 3、s和k分别与式(1-1)~(1-3)中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2-1-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09
(2-1-1)
式中,Ara 1、Ara 2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Xa 1是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
9.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2-1-1a)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756050DEST_PATH_IMAGE010
(2-1-1a)
式中,R、Rr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Xa 1是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3)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11
(3)
式中,Qb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3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Y是担载环状结构的载体。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Qb是用下式(3-1)、(3-2)或(3-3)表示的3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640829DEST_PATH_IMAGE012
(3-1)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13
(3-2)
Figure 907862DEST_PATH_IMAGE014
(3-3)
式中,Arb 1、Arb 2、Rb 1、Rb 2、Xb 1、Xb 2、Xb 3、s和k分别与式(1-1)~(1-3)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但是,上述中的一个为3价的基团。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Y是单键、双键、原子、原子团或聚合物。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4)表示的化合物,
(4)
式中,Qc是脂肪族基、脂环族基、芳香族基或它们的组合的4价的键合基团,其也可以含有杂原子、取代基;Z1和Z2是担载环状结构的载体。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Qc是用下式(4-1)、(4-2)或(4-3)表示的4价的键合基团,
Figure 169079DEST_PATH_IMAGE016
(4-1)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17
(4-2)
Figure 900275DEST_PATH_IMAGE018
(4-3)
式中,Arc 1、Arc 2、Rc 1、Rc 2、Xc 1、Xc 2、Xc 3、s和k分别与式(1-1)~(1-3)的、Ar1、Ar2、R1、R2、X1、X2、X3、s和k相同,但是,它们中的一个为4价基团、或两个为3价基团。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Z1和Z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双键、原子、原子团或聚合物。
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4-1-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2009801504116100001DEST_PATH_IMAGE019
(4-1-1)
式中,Xc 1是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Arc 1、Arc 2、Arc 3、Arc 4各自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数5~15的亚芳基。
17.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用下式(4-1-1c)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457420DEST_PATH_IMAGE020
(4-1-1c)
式中,Xc 1是碳原子数1~20的烷烃四基;R、Rr、Rs、Rt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聚合物是选自聚酯、聚酰胺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1种。
1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聚合物为聚乳酸。
20.方法,其是在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中添加具有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来封闭酸性基团时,抑制游离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所述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1个碳二亚胺基,其第一氮和第二氮通过键合基团键合。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该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和该含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进行0.1分钟~2小时的熔融混炼。
CN200980150411.6A 2008-12-15 2009-12-15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Active CN102245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8598 2008-12-15
JP2008-318598 2008-12-15
PCT/JP2009/071192 WO2010071212A1 (ja) 2008-12-15 2009-12-15 環状カルボジイミドを使用す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5679A true CN102245679A (zh) 2011-11-16
CN102245679B CN102245679B (zh) 2015-04-29

Family

ID=42268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0411.6A Active CN102245679B (zh) 2008-12-15 2009-12-15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9758496B2 (zh)
EP (1) EP2374833B1 (zh)
JP (1) JP5436448B2 (zh)
KR (1) KR101729337B1 (zh)
CN (1) CN102245679B (zh)
AU (1) AU2009327882A1 (zh)
BR (1) BRPI0923325A2 (zh)
CA (1) CA2745413A1 (zh)
HK (1) HK1162557A1 (zh)
MX (1) MX2011006372A (zh)
RU (1) RU2011129335A (zh)
SG (1) SG172169A1 (zh)
TW (1) TWI471370B (zh)
WO (1) WO20100712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565A (zh) * 2010-06-10 2013-02-13 帝人株式会社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
WO2020173216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8867B2 (ja) * 2009-10-13 2014-04-09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
JP5571463B2 (ja) * 2010-06-08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異型断面糸
JP5571452B2 (ja) * 2010-05-17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産業用資材
JP5431904B2 (ja) * 2009-12-17 2014-03-05 帝人株式会社 繊維構造体
JP5571461B2 (ja) * 2010-06-08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繊維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衣料
JP5571453B2 (ja) * 2010-05-17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染色された繊維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構造体並びに繊維製品
JP5571464B2 (ja) * 2010-06-08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吸水性ポリ乳酸繊維構造体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468920B2 (ja) * 2010-01-26 2014-04-09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ポリ乳酸系繊維
JP5571462B2 (ja) * 2010-06-08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含有複合繊維
JP5475377B2 (ja) * 2009-09-16 2014-04-16 帝人株式会社 繊維および繊維構造体
JP5571477B2 (ja) * 2010-06-23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繊維製品
US10577725B2 (en) 2009-09-16 2020-03-03 Teijin Limited Fiber and fiber structure
JP5571450B2 (ja) * 2010-05-14 2014-08-1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加工糸
JP5612317B2 (ja) * 2010-01-18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5612366B2 (ja) * 2010-06-09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組成物
JP5612369B2 (ja) * 2010-06-10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組成物
JP5612365B2 (ja) * 2010-06-09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5612361B2 (ja) * 2010-06-03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5612329B2 (ja) * 2010-02-09 2014-10-2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US9650350B2 (en) 2010-01-18 2017-05-16 Teijin Limited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ion
JP5679691B2 (ja) * 2010-04-28 2015-03-04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それよりなる加飾フィルム並びに加飾成形品
AU2011211260A1 (en) * 2010-01-27 2012-08-09 Teijin Limited Film
JP5508076B2 (ja) * 2010-03-19 2014-05-28 帝人株式会社 硬化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剤並びに塗料
JP5652025B2 (ja) * 2010-07-13 2015-01-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品
JP5621399B2 (ja) * 2010-08-17 2014-11-12 オー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絶縁塗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WO2013146224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637672B2 (en) * 2012-04-27 2017-05-02 Kureha Corporation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of same
JP5856924B2 (ja) 2012-05-17 2016-02-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環状カルボジイミド化合物、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02013223504A1 (de) 2013-11-18 2015-05-21 Tesa Se Flammbeständige, temperaturbeständige und hydrolysebeständige Träger sowie deren Verwendung in Haftklebebändern für Automobilanwendungen
JP6865607B2 (ja) * 2017-03-09 2021-04-28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EP3807363A4 (en) * 2018-06-14 2022-05-25 Novomer, Inc. STABILIZATION OF POLYPROPIOLACTONE BY END CAPPING WITH END CAPPING AGENTS
JP6997834B1 (ja) 2020-06-26 2022-01-2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伝導性シー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0946A1 (ja) * 2003-06-27 2005-01-06 Unitika Ltd.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前記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及び発泡体
WO2008010355A1 (fr) * 2006-07-21 2008-01-24 Nec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 résine polyester aliphatiqu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7943B2 (ja) 1997-09-22 2007-07-25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DE10004328A1 (de) 2000-02-01 2001-08-02 Basf Ag Carbodiimide
KR100824576B1 (ko) * 2001-05-28 2008-04-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닛폰 쇼쿠바이 시멘트 첨가제 및 시멘트 조성물
DE10208361A1 (de) * 2002-02-27 2003-09-04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thermisch härtbaren Polymerdispersion
JP4792690B2 (ja) 2003-06-10 2011-10-12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DE102004005434A1 (de) * 2004-02-04 2005-08-25 Construct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Gmbh Copolymere auf Basis von ungesättigten Mono- oder Dicarbonsäure-Derivaten und Oxyalkylenglykol-Alkenylether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US20070181039A1 (en) * 2005-03-15 2007-08-09 Nippon Shokubal Co., Ltd. Drying shrinkage-reducing agent
JP2006328284A (ja) * 2005-05-30 2006-12-07 Kuraray Co Ltd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物
CN101379117A (zh) 2006-02-07 2009-03-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聚乳酸改性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和成形品
CA2660352A1 (en) 2006-07-28 2008-01-31 Teijin Limited Resin composi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molded article
JP2008050579A (ja) 2006-07-28 2008-03-06 Teijin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成形品
JP2008050584A (ja) 2006-07-28 2008-03-06 Teijin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TWI368604B (en) * 2006-12-28 2012-07-21 Great Eastern Resins Ind Co Ltd Macrocyclic carbodiimide (mc-cdi) and their derivatives,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ame
US7863440B2 (en) * 2006-12-28 2011-01-04 Great Eastern Resins Industrial Co., Ltd. Macrocyclic carbodiimides (MC-CDI) and their derivatives, 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ame
JP5222484B2 (ja) * 2007-03-29 2013-06-26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0946A1 (ja) * 2003-06-27 2005-01-06 Unitika Ltd.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前記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体及び発泡体
WO2008010355A1 (fr) * 2006-07-21 2008-01-24 Nec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 résine polyester aliphatiqu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565A (zh) * 2010-06-10 2013-02-13 帝人株式会社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
CN102933565B (zh) * 2010-06-10 2016-11-09 帝人株式会社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
WO2020173216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72169A1 (en) 2011-07-28
EP2374833B1 (en) 2017-12-06
CA2745413A1 (en) 2010-06-24
BRPI0923325A2 (pt) 2016-01-12
RU2011129335A (ru) 2013-01-20
CN102245679B (zh) 2015-04-29
US9758496B2 (en) 2017-09-12
EP2374833A1 (en) 2011-10-12
KR20110098879A (ko) 2011-09-02
US20110237755A1 (en) 2011-09-29
JPWO2010071212A1 (ja) 2012-05-31
AU2009327882A1 (en) 2011-06-30
EP2374833A4 (en) 2012-06-06
HK1162557A1 (zh) 2012-08-31
TWI471370B (zh) 2015-02-01
WO2010071212A1 (ja) 2010-06-24
JP5436448B2 (ja) 2014-03-05
TW201035205A (en) 2010-10-01
MX2011006372A (es) 2011-09-27
KR101729337B1 (ko) 2017-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5679B (zh) 使用环状碳二亚胺的方法
CN102245585B (zh) 环状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CN102933565A (zh) 环状碳二亚胺化合物
JP5722555B2 (ja) 環状カルボジイミド化合物
JP6087487B2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722557B2 (ja) 環状カルボジイミド化合物
JP2012001593A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