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1606B -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1606B
CN102221606B CN201110066002.7A CN201110066002A CN102221606B CN 102221606 B CN102221606 B CN 102221606B CN 201110066002 A CN201110066002 A CN 201110066002A CN 102221606 B CN102221606 B CN 102221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reagent container
electronic tag
fixed part
antenna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60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1606A (zh
Inventor
德永一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317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8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1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1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1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interrogator/reader equip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4Labwar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 B01L3/545Labwar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laboratory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82Type of codes reprogrammmable c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82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3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reag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分析样本的样本分析仪,包括: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一试剂容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一电子标签;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二试剂容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天线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分别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接收电波;及试剂信息获取部件,根据所述天线部件接收的电波,获取记录在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和记录在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取试剂容器内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特别是涉及一种装有带电子标签的试剂容器的样本分析仪,该电子标签上记录有试剂信息。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知道,历来有一种样本分析仪装有带有记录着试剂信息的电子标签的试剂容器。
比如日本专利公报No.2009/210444上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包括:以内圈列和外圈列两列固定复数个试剂容器的圆环形试剂容器固定部件,所述试剂容器上带有记录着试剂信息的无线IC标签;向固定在内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试剂容器的无线IC标签发射电波的内圈天线;向固定在外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试剂容器的无线IC标签发射电波的外圈天线;从内圈天线和外圈天线接收从无线IC标签返回的电波的信息读取及存储部件。在此自动分析装置,内圈天线配置于内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侧,外圈天线配置于外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侧。
然而,在上述日本专利公报No.2009/210444上记述的自动分析装置中,需要分别在内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侧和外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侧配置天线。因此,有零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而且为了配置天线,必须确保内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侧区域和外圈列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侧区域,因此有装置主体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控制零部件数量增加,又可以抑制装置主体过大的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即,本发明提供:
(1)一种用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分析样本的样本分析仪,包括: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一试剂容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一电子标签;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二试剂容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天线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分别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接收电波;及试剂信息获取部件,根据所述天线部件接收的电波,获取记录在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和记录在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
(2)(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与所述天线部件相对的侧面;
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配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与所述天线部件相对的侧面。
(3)(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从所要读取的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的控制部件。
(4)(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记录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包含识别试剂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及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获取部件获取的试剂信息中所含所述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从所述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5)(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天线部件能够分别向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发送写入用电波,以此将试剂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及所述样本分析仪还有控制部件,在所述天线部件向待写入试剂信息的电子标签发送写入用电波前,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能与所述待写入电子标签通信。
(6)(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天线部件包含平板状天线基板,所述平板状天线基板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一侧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一侧;及所述样本分析仪包含以下部件:移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天线部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驱动部件;及控制部件,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一电子标签移动到正对所述天线基板一侧表面的位置,而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二电子标签移动到正对所述天线基板另一侧表面的位置。
(7)(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复数个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从平面看略呈圆环形;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复数各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内侧呈圆环形;及读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小于读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
(8)(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读取限制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与所述天线部件之间,限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
(9)(8)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天线部件之间没有设置限制所述天线部件可读取范围的所述读取限制件。
(10)(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天线部件向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分别发射电波,并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子标签回应所述电波所发射的电波;所述样本分析仪还有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天线部件,当从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向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射第一到达范围的电波;当从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发射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小的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
(11)(7)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等间隔地固定一定数量的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及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等间隔地固定所述一定数量的所述第二试剂容器。
(12)(7)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中,所述天线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的一定位置;及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以下部件:向圆周方向旋转驱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驱动部件;及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一电子标签移动到面对所述天线部件的位置,而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二电子标签移动到面对所述天线部件的位置。
(13)一种获取试剂容器内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获取方法,包括:准备包含以下部件的仪器:固定贴有记录试剂信息的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试剂容器用的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贴有记录试剂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试剂容器用的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的天线;当试剂信息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移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面对所述天线;当试剂信息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移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面对所述天线;通过所述天线从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接收电波;及根据所述天线接收的电波,获取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试剂信息。
(14)(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15)(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分别记录的试剂信息包含识别试剂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及在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的步骤中,根据获取的试剂信息中的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16)(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判断待写入试剂信息的电子标签与所述天线能否通信;及当所述待写入的电子标签能够与所述天线通信时,向所述待写入电子标签发射写入用电波,写入试剂信息。
(17)(13)至(1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复数个第一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呈圆环形;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复数个第二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内侧略呈圆环形。
(18)(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和所述天线之间设置读取限制件,以此限制在读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的可读取范围。
(19)(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向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射第一到达范围的电波;当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向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发射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小的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及所述天线接收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回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或所述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而发射的电波。
根据上述(1)或(13)的结构,无需在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天线部件,可以相应控制零部件数量的增加。又由于将天线部件配置在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只要确保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的区域用来配置天线部件即可,无需为配置天线部件而确保二个区域。如此,可以相应地控制仪器主体的体积增大。另外,由于将天线部件配置在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第二试剂容器不在第一试剂容器和天线部件之间,同时第一试剂容器也不在第二试剂容器和天线部件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第二试剂容器位于第一试剂容器和天线部件之间或第一试剂容器位于第二试剂容器和天线部件之间,妨碍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读取。
根据上述(2)的结构,天线部件可以很方便地读取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
根据上述(3)或(14)的结构,可以防止误将非读取目标电子标签发出的电波用作读取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电波。
根据上述(4)或(15)的结构,使用种类识别信息可以进一步防止误将非读取目标电子标签发出的电波当作读取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电波使用。
根据上述(5)或(16)的结构,控制部件在向待写入电子标签写入试剂信息前可以预先判断能否与待写入电子标签通信。如此可以切实确保将试剂信息写入待写入的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
根据上述(6)的结构,可以通过天线部件轻易读取读取目标的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
根据上述(7)的结构,在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内圈略呈圆环状的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圈周长小于略呈圆环状的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圈周长,因此,复数个第二试剂容器很可能会比复数个第一试剂容器之间更紧凑地配置。在此,将读取第二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设置得比读取第一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小,一方面可以防止从第一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失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误从与读取目标第二电子标签不同的其他第二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
根据上述(8)的结构,从相互临近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可以轻松地防止误读取与读取目标第二电子标签不同的其他第二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
根据上述(9)的结构,可以轻松地将读取第二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设置得比读取第一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小。
根据上述(10)的结构,控制部件可以轻松地将读取第二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设置为小于读取第一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
根据上述(11)的结构,在复数个第二试剂容器比复数个第一试剂容器之间相互紧凑地配置的状态下,读取第二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小于读取第一电子标签时的可读取范围,以此可以防止从第一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失败,同时可以防止误从与读取目标第二电子标签不同的其他第二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整体结构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整体结构平面图;
图3为说明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结构的框图;
图4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放置部件内部斜视图;
图5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放置部件内部平面图;
图6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读取试剂放置部件的试剂容器IC标签时的状态放大平面图;
图7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放置部件的天线部件斜视图;
图8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放置部件的天线部件正面图;
图9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部件的天线基板的平面图。
图10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放置部件的R1试剂容器的侧面图;
图11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试剂放置部件的R2试剂容器的侧面图;
图12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IC标签上存储的固有信息和试剂信息的概念图;
图13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测定运作的流程图;
图14为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读取试剂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的吸移试剂和写入试剂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12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1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1是一种用血液等样本进行与传染病(B型肝炎、C型肝炎等)相关的蛋白质、肿瘤标记及甲状腺激素等各项检查的仪器。
此免疫分析仪1是定量测定或定性测定待测血液等样本(血样)中所含抗原和抗体等的装置。当定量测定样本中所含抗原时,此免疫分析仪1先让磁性粒子(R2试剂)结合到与样本所含抗原结合的捕捉抗体(R1试剂),然后用一次BF(结合分离,Bound Free)分离器11的磁铁(无图示)吸引结合后(Bound)的抗原、捕捉抗体和磁性粒子,以此除去含有未反应(Free)的捕捉抗体的R1试剂。然后,免疫分析仪1让磁性粒子结合的抗原与标记抗体(R3试剂)结合,用二次BF分离器12的磁铁(无图示)将结合后的(Bound)的磁性粒子、抗原和标记抗体吸过来,以此除去含未反应(Free)的标记抗体的R3试剂。添加分散液(R4试剂)和在与标记抗体反应过程中发光的发光底物(R5试剂)后,测定标记抗体与发光底物反应产生的发光量。经过这一过程,定量测定与标记抗体结合的样本中所含抗原。
免疫分析仪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测定装置2、与测定装置2相邻配置的运样装置(供样器)3以及由与测定装置2电路连接的PC(电脑)构成的控制装置4。
运样装置3可运送放置有盛放样本的、无图示的数个试管的样架。运样装置3可以将装有样本的试管运送到样本分装臂5的吸样位。
控制装置4如图3所示,包括CPU4a、显示器4b、输入设备4c和存储部件4d。CPU4a可以根据用户用输入设备4c输入的测定条件等,让测定装置2(后述的CPU2a)进行测定,同时分析测定装置2测得的测定结果,将该分析结果显示到显示器4b上。存储部件4d由硬盘构成,用于分别存储后述R1试剂容器21、R3试剂容器22和R2试剂容器23各自的试剂信息和位置信息。关于存储部件4d待后详述。
测定装置2如图2所示,由样本分装臂5、R1试剂分装臂6、R2试剂分装臂7、R3试剂分装臂8、反应部件9、供杯部件10、一次BF分离器11、二次BF分离器12、吸头供应部件13、检测部件14、R4/R5试剂供应部件15、试剂放置部件16及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模块17构成。
如图3所示,测定装置2中各机械装置(各种分装臂和反应部件9等)受设置在测定装置2的CPU2a控制。运样装置3也受CPU2a控制。测定装置2中还设有存储部件2b,存储部件2b中存有使CPU2a控制测定装置2的各机械装置运作的控制程序。
如图2所示,供杯部件10可容纳无图示的多个反应杯,能够依次、逐个地向样本分装臂5的注样位供应反应杯。
R1试剂分装臂6吸移放置在试剂放置部件16的R1试剂,并将吸移的R1试剂分装(注入)到配置在注样位的反应杯中。R1试剂分装臂6还能用无图示的抓钳将配置在注样位的反应杯移送到反应部件9。
吸头供应部件13的作用是将放入的数个吸头(无图示)逐一运到样本分装臂5的吸头安装位。吸头在吸头安装位被安装到样本分装臂5的吸移管前端。
样本分装臂5在吸头安装位装上吸头后,吸移由运样装置3运送到吸样位的试管内的样本,将样本分装(注入)到已由R1试剂分装臂6装入了R1试剂的、注样位上的反应杯中。
R2试剂分装臂7具有吸移放置在试剂放置部件16的R2试剂的功能。R2试剂分装臂7将吸移的R2试剂分装(注入)到装有R1试剂和样本的反应杯中。
反应部件9围绕在平面看时基本呈圆形的试剂放置部件16的周围,基本呈圆环形。反应部件9可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将放在反应杯固定部件9a的反应杯移到进行各种处理(分装试剂等)的各个处理位上。
一次BF分离器11的作用是:在无图示的抓钳将装有样本、R1试剂和R2试剂的反应杯从反应部件9运送到一次BF分离器11后,从反应杯内的试样分离(B/F分离)未反应的R1试剂(不要成份)和磁性粒子。
R3试剂分装臂8可吸移放置在试剂放置部件16的R3试剂。当装有一次BF分离器11进行了B/F分离后的试样的反应杯从一次BF分离器11运到反应部件9后,R3试剂分装臂8将吸移的R3试剂分装(注入)到该反应杯中。
二次BF分离器12的作用是:在无图示的抓钳将装有经一次BF分离器11进行了B/F分离的试样和R3试剂的反应杯从反应部件9运送到二次BF分离器12后,从反应杯内的试样分离未反应的R3试剂(不要成份)和磁性粒子。
R4/R5试剂供应部件15通过无图示的管,向装有二次BF分离器12进行了B/F分离后的试样的反应杯依次分装R4试剂和R5试剂。
检测部件14用于通过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获取与经一定处理的样本的抗原结合的标记抗体和发光底物在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以此测定该样本内所含抗原的量。
试剂放置部件16如图2所示,包括基本呈圆筒形的机壳16a(参照图4)、从上覆盖机壳16a的盖部16b、设置在盖部16b上、供用户更换后述R1试剂容器21、R3试剂容器22和R2试剂容器23时开关用的开关部件16c。在盖部16b上与R1试剂、R2试剂和R3试剂的吸移位相对应的位置的上面有可开关的窗口(无图示)。通过此窗口可以由R1试剂分装臂6、R2试剂分装臂7和R3试剂分装臂8分别吸移R1试剂、R2试剂和R3试剂。
在此,本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试剂放置部件16的机壳16a内部设有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一个天线部件20。具体而言,如图4~图6所示,R1/R3放置部件18及R2放置部件19从平面看基本呈圆环形,有着与机壳16a中心○基本相同的圆心○。R1/R3放置部件18设置在R2放置部件19的内环一侧(图5的圆心○一侧),同时天线部件20设置在R1/R3放置部件18的外环一侧(与圆心○相反一侧)、R2放置部件19的内环一侧。即天线部件20从平面看时,被夹在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之间。
天线部件20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天线基板20a、从外侧(箭头X2方向一侧,参照图6)固定天线基板20a的基板安装件20b、配置于天线部件20内侧(箭头X1方向一侧,参照图6)、与基板安装件20b一起夹住天线基板20a、安装在基板安装件20b的金属板20c。如图6所示,基板安装件20b下部由镙钉20d固定在机壳16a的底面。即天线部件20固定在机壳16a上。
天线基板20a如图9所示,是在板状基板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参照图7)加上线圈形天线配线220a而构成的。通过此线圈形天线配线220a可以收发电波。天线基板20a如图6所示,配置在基板安装件20b内部,使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与机壳16a的中心○(参照图5)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基板20a可以从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向试剂放置部件16内侧(图5的中心○一侧(箭头X1方向一侧))发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同时还可以从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向外侧(R2放置部件19一侧(箭头X2方向一侧))发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天线基板20a还可以接收后述IC标签24和25回应读取用电波而发射的应答电波。如此,天线部件20可以对配置在箭头X1方向一侧的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进行读取和写入作业,同时也能对配置在箭头X2方向一侧的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进行读取和写入作业。天线基板20a连接在RFID模块17的后述读写型基板17a上。
基板安装件20b由电波可透过的树脂构成。这样,从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向外侧(箭头X2方向一侧)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就可以穿过基板安装件20b,到达R2放置部件19,同时后述IC标签25发射的应答电波也可以穿过基板安装件20b到达天线基板20a。天线基板20a如图7所示,用螺丝20e和螺母20f(参照图6)固定在基板安装件20b上。
金属板20c由可吸收电波(读取用电波、写入用电波和应答电波)的铝板构成。金属板20c由螺丝20g和无图示的螺母固定在基板安装件20b上,与基板安装件20b夹着天线基板20a,配置在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
金属板20c有略呈U字形的缺口20h。通过此缺口20h,天线基板20a向试剂放置部件16内侧(箭头X1方向一侧)发射电波,而未通过此缺口20h的天线基板20a发射的电波被金属板20c吸收。即,金属板20c限制天线基板20a向箭头X1方向一侧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的范围(图6所示范围A(粗点划线))和天线基板20a从箭头X1方向一侧接收的应答电波的范围,以此来限制天线部件20(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的读取范围和写入范围。
另一方面,天线部件20的箭头X2方向一侧没有配置金属板。这样,从天线基板20a向箭头X2方向一侧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的范围(图6所示范围B(粗双点划线))和天线基板20a从箭头X2方向一侧接收的应答电波的范围不受限制。其结果,从天线基板20a向箭头X2方向一侧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的范围B(粗双点划线)比天线基板20a向箭头X1方向一侧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的范围A(粗点划线)大。
试剂放置部件16设有内侧旋转驱动部件16d(参照图3)以及外侧旋转驱动部件16e(参照图3),内侧旋转驱动部件16d让R1/R3放置部件18以中心O为旋转中心向箭头C1方向和箭头C2方向旋转;外侧旋转驱动部件16e让R2放置部件19以中心O为旋转中心向箭头D1方向和箭头D2方向旋转。内侧旋转驱动部件16d和外侧旋转驱动部件16e由CPU2a分别控制驱动。
R1/R3放置部件18上如图5所示,以等角度(约14.4度)间隔配置了25个由可透过电波的树脂制成的R1/R3固定件18a。此R1/R3固定件18a上分别固定有R1试剂容器21和R3试剂容器22,所述R1试剂容器21盛放含捕捉抗体的R1试剂;所述R3试剂容器22盛放含标记抗体的R3试剂。R1/R3固定件18a在外侧(R2放置部件19一侧)固定R1试剂容器21,内侧(中心O一侧)固定R3试剂容器22。
R2放置部件19上以等角度(约14.4度)间隔配置了25个由可透过电波的树脂制成的R2固定件19a。此R2固定件19a上分别固定有R2试剂容器23。所述R2试剂容器23盛放含磁性粒子的R2试剂。
在此,R1/R3放置部件18配置在R2放置部件19的内圈一侧,R1试剂容器21和R2试剂容器23配置有同样数目(25个),R1试剂容器21之间的间隔比R2试剂容器23之间的间隔小。即,R1试剂容器21比R2试剂容器23相互靠得更近。R1试剂容器21、R3试剂容器22和R2试剂容器23都可以由用户放置和更换。
如图10所示,R1试剂容器21上有吸移R1试剂时开关的盖21a和盛放R1试剂的试剂收纳部件21b。另如图11所示,R2试剂容器23上有吸移R2试剂时开关的盖23a和盛放R2试剂的试剂收纳部件23b。另外,如图6所示,R3试剂容器22与R1试剂容器21形状基本相同,R3试剂容器22上有吸移R3试剂时开关的盖22a和盛放R3试剂的无图示的试剂收纳部件。盖21a和盖22a随着R1/R3放置部件18的转动而开关,盖23a则随着R2放置部件19的转动而开关。
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R1试剂容器21的试剂收纳部件21b外侧(图6箭头X2方向一侧)的侧面有安装IC标签24的IC标签安装部件21c。即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如图6所示,安装在试剂收纳部件21b的箭头X2方向一侧侧面,当配置在R1/R3放置部件18上时,朝向试剂放置部件16的外侧(箭头X2方向一侧),同时面对(正对)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的表面120a正面位置。
如图11所示,R2试剂容器23的试剂收纳部件23b内侧(图6箭头X1方向一侧)的侧面有安装IC标签25的IC标签安装部件23c。即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如图6所示,安装在试剂收纳部件23b的箭头X1方向一侧侧面,当配置在R2放置部件19上时,朝向试剂放置部件16的内侧(箭头X1方向一侧),同时面对(正对)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2方向一侧的表面320a正面位置。R3试剂容器22的侧面与R1试剂容器21不同,没有贴IC标签。
IC标签24上记录有R1试剂容器21中的R1试剂的试剂信息以及和R1试剂容器21通用的R1/R3固定件18a上固定的R3试剂容器22中的R3试剂的试剂信息。IC标签25上记录有R2试剂容器23中的R2试剂的试剂信息。
如图12所示,IC标签24和25上可以存储128字节信息。此存储容量128字节中表示固有信息的唯一ID区分配有16字节,表示试剂信息的用户数据区分配有112字节。唯一ID区为记录有可分别识别IC标签24和25的唯一ID的区域,为只读区。而用户数据区为用户可自由写入信息的区域。用户数据区中设定有只能读不能写的区域(只读区)和读写均可的(可写入区)区域。
唯一ID在CPU2a对试剂信息加密时使用。以此,由于唯一ID不同,试剂信息的密码无法解开,即使试剂信息被复制到其他IC标签,也可以避免试剂信息和试剂容器中的试剂对应错误。
只读区记录着与带IC标签(IC标签24或25)的试剂容器(R1试剂容器21或R2试剂容器23)相关的测定项目、批号、序号、试剂种类(种类识别信息)、保存期限和填充量,可写区可写入余量和使用期限。IC标签24还一并记录有R3试剂容器22的相关信息。初次放入R1/R3放置部件18的R1试剂容器21上贴的IC标签24和初次放入R2放置部件19的R2试剂容器23上贴的IC标签25的可写区未写入信息。
测定项目指用贴有此IC标签的试剂容器所装试剂进行的测定项目。试剂种类指贴有此IC标签的试剂容器是R1试剂容器21还是R2试剂容器23。保存期限表示此试剂可保存的期限。填充量表示用此试剂可进行的测定次数。余量表示用此试剂还可进行几次测定。使用期限表示此试剂可使用的期限。使用期限在此试剂开始使用时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IC标签24和25在天线部件20的正面位置(正对面位置)进行读取和写入。即,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配置在与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的表面120a正对的位置,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配置在与天线部件20箭头X2方向一侧的表面320a正对的位置。
IC标签24和25根据天线部件20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发射含IC标签24和25中所存试剂信息的应答电波。IC标签24和25根据天线部件20发射的写入用电波,将存储在IC标签中的试剂信息改写为写入用电波中所含新的试剂信息。试剂信息以加密状态存在IC标签24和25中。
IC标签24如图6所示,通过天线部件20发射的范围A(粗点划线)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进行读写。IC标签25通过天线部件20发射的范围B(粗双点划线)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进行读写。并且设定相邻R1/R3固定件18a之间的间隔和范围A,以便对一个IC标签24进行读写时,对其他IC标签24不进行读写。同时,设定相邻R2固定件19a之间的间隔和范围B,以便对一个IC标签25进行读写时,对其他IC标签25不进行读写。
控制装置4的存储部件4d如图3所示,与IC标签24和25区分开,单独存储25个R1试剂容器21、25个R2试剂容器23和25个R3试剂容器22各自的试剂信息。存储部件4d还存储25个R1试剂容器21、25个R3试剂容器22和25个R2试剂容器23各自的初始位置和从R1/R3放置部件18及R2放置部件19各初始位置的旋转角度,将其作为位置信息。如此,存储部件4d中相互对应地存储着25个R1试剂容器21、25个R3试剂容器22和25个R2试剂容器23的位置信息和试剂信息。控制装置4的存储部件4d在密码被解读的状态下存储试剂信息。
免疫分析仪1接通电源(无图示)后,便读取放置在试剂放置部件16的所有试剂容器的IC标签(IC标签24和25),获取各试剂容器的位置信息和试剂信息。当存储部件4d中存有试剂信息时,控制装置4的CPU4a将存储部件4d中存储的试剂信息更新为接通电源时从IC标签获取的试剂信息。这样,即使在免疫分析仪1切断电源期间,R1试剂容器21、R3试剂容器22和R2试剂容器23分别被更换为新的R1试剂容器21、R3试剂容器22和R2试剂容器23,也可以将控制装置4的存储部件4d中的试剂信息更新为现在放置在试剂放置部件16的试剂的信息。
RFID模块17如图2所示,设于试剂放置部件16外部,如图3所示,包括读写型基板17a、连接读写型基板17a和CPU2a的接口基板17b。
读写型基板17a与天线部件20连接,根据CPU2a的指示让天线部件20发射约13.56MHz频带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读写型基板17a还从IC标签24和25为回应读取用电波而发射的、被天线部件20接收的应答电波中获取试剂信息,同时将试剂信息输出到CPU2a。
下面参照图3和图13就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1(测定装置2)的测定运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测定装置2接通电源后,测定装置2的CPU2a在步骤S1进行程序初始化、测定装置2各部件运行检查等初始化处理。
然后,在步骤S2进行试剂信息读取处理。关于此试剂信息读取处理待后详述。
在步骤S3,由CPU2a判断是否有用户的测定指示。此用户下达的测定指示通过控制装置4(参照图3)传达到CPU2a。当判断没有用户的测定指示时,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3如果判断有用户的测定指示,则在步骤S4由CPU2a进行试剂吸移和试剂信息写入处理。关于此试剂吸移和试剂信息写入处理待后详述。
在步骤S5进行样本测定。在步骤S6,由CPU2a判断用户是否下达了关机指示。如果判断没有关机指示,则返回步骤S3。如果判断有关机指示,则在步骤S7由CPU2a实施测定装置2的关机处理。至此,测定装置2的测定运作结束。
下面参照图6和图14就图13的步骤S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1的试剂信息读取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201,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由CPU2a向箭头C1(D1)方向或箭头C2(D2)方向(参照图6)旋转,使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IC标签25)位于正对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的位置(正面位置)。在步骤S202,读取用电波在CPU2a和读写型基板17a的控制下,从天线部件20发射到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IC标签25)。此时,有时候非读取目标的IC标签25(IC标签24)会接收天线部件20发射的读取用电波,并发射应答电波。
此后,在步骤S203,CPU2a判断天线部件20是否在一定时间内收到IC标签24(IC标签25)发射的应答电波。即,CPU2a判断RFID模块17的读写型基板17a根据从天线部件20收到的应答电波而获取的试剂信息是否在一定时间内输出到CPU2a。当判断天线部件20未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电波时,判断为读取失败,CPU2a在步骤S204向控制装置4发送读取错误信息。在控制装置4的显示器4b上显示位于一定位置的试剂容器的试剂信息(读取目标的试剂容器的试剂信息)读取失败。然后进入步骤S207。
在步骤S203,若判断天线部件20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电波,则在步骤S205,CPU2a判断天线部件20收到的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否为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此时,CPU2a根据从应答电波获得的试剂种类(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是否为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当判断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不是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时,进入上述步骤S204。如此可以防止来自非读取目标IC标签25(IC标签24)的试剂信息误用作读取目标试剂信息。
当判断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时,在步骤S206,应答电波中所含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由CPU2a传送至控制装置4。当天线部件20接收数个应答电波,而且数个应答电波中有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时,只向控制装置4传送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在控制装置4,根据从CPU2a收到的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更新存储部件4d的试剂信息。然后进入步骤S207。
最后,在步骤S207,CPU2a判断25个IC标签24和25个IC标签25是否已全部读完。当判断尚未读完时,返回步骤S201,读取新的IC标签。当判断全部读完时,试剂信息读取处理结束,进入图13所示步骤S3。
下面参照图6和图15,就图13步骤S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免疫分析仪1的试剂吸移和试剂信息写入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步骤S401,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由CPU2a向箭头C1(D1)方向或箭头C2(D2)方向(参照图6)旋转,使待吸移的试剂容器位于试剂吸移位。此时,试剂容器的盖随着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的转动而打开。
在步骤S402,吸移试剂。此后,在步骤S403,CPU2a向箭头C1(D1)方向或箭头C2(D2)方向转动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使待写入的IC标签24(IC标签25)处于正对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的位置。此时,试剂容器的盖随着R1/R3放置部件18(R2放置部件19)的转动而关闭。
在步骤S404,CPU2a从天线部件20向待写入的IC标签24(IC标签25)发射读取用电波。然后,在步骤S405,CPU2a判断天线部件20是否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电波。当判断天线部件20没有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电波时,在步骤S406,CPU2a向控制装置4发送读取错误信息,在控制装置4的显示器4b上显示试剂信息未能写入待写入IC标签的信息。然后结束试剂吸移和试剂信息写入处理,进入图13所示步骤S5。
在步骤S405,若判断天线部件20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应答电波时,在步骤S407,CPU2a判断天线部件20收到的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否为待写入IC标签中所存的试剂信息。此时,CPU2a根据从应答电波获得的试剂种类(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是否为待写入IC标签中所存试剂信息。当判断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不是待写入IC标签中所存储的试剂信息时,进入上述步骤S406。
当判断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待写入IC标签中所存试剂信息时,在步骤S408,包含试剂余量信息等在内的写入用电波由天线部件20发射到待写入IC标签24(IC标签25)。在步骤S409,与写入IC标签的试剂信息相同的信息传送至控制装置4后,试剂吸移和试剂信息写入处理完成,进入图13所示步骤S5。在控制装置4,根据CPU2a传送的试剂信息,更新存储部件4d的试剂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用一个天线部件20进行配置在R1/R3放置部件18上的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的读写作业,同时进行R2放置部件19的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的读写作业。如此不必对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分别设置天线部件20,可以相应控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而且,通过将天线部件20配置在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之间,只要确保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之间的区域用来配置天线部件20即可,不需要为配置天线部件20而确保二个区域。如此可以相应抑制免疫分析仪1主体体积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将天线部件20夹在从平面看基本呈圆环状的R1/R3放置部件18和基本呈圆环状的R2放置部件19之间配置。这样,R1试剂容器21和天线部件20之间没有R2试剂容器23,R2试剂容器23和天线部件20之间没有R1试剂容器21。如此,可以防止因R2试剂容器23位于R1试剂容器21和天线部件20之间或R1试剂容器21位于R2试剂容器23和天线部件20之间,妨碍IC标签24及25的试剂信息读取。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安装在R1试剂容器21的试剂收纳部件21b箭头X2方向一侧的侧面,使IC标签24位于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的正面位置并与之相对(正对),同时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安装在R2试剂容器23的试剂收纳部件23b箭头X1方向一侧的侧面,使IC标签25位于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的正面位置并与之相对(正对)。如此可以使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和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都位于面对天线部件20的位置,天线部件20可以轻易地读取IC标签24和25。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CPU2a根据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种类(种类识别信息)判断天线部件20收到的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否为读取目标的试剂信息。以此可以进一步防止非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或IC标签25发射的应答电波被误用作读取目标应答电波。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设有读写型基板17a用于从IC标签24和25为应答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而发射的、被天线部件20接收的应答电波中获取试剂信息。以此可以根据读写型基板17a获取的IC标签24和25的试剂信息,分别管理R1试剂容器21的试剂、R3试剂容器22的试剂和R2试剂容器23的试剂。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当判断应答电波中所含试剂信息是读取对象的试剂信息时,从天线部件20向待写入的IC标签24(IC标签25)发射含有要更新的试剂信息的写入用电波。以此,CPU2a在向待写入的IC标签24(IC标签25)写入试剂信息前,可预先判断是否能与待写入的IC标签24(IC标签25)进行通信。这样可以更切实地确保将试剂信息写入待写入IC标签24(IC标签25)。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当读取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的试剂信息时,R1/R3放置部件18由内侧旋转驱动部件16d向箭头C1方向或箭头C2方向驱动,使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位于与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的表面120a相对的正面位置(正对位置),当读取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的试剂信息时,R2放置部件19由外侧旋转驱动部件16e向箭头D1方向或箭头D2方向驱动,使读取目标的IC标签25位于与天线部件20的箭头X2方向一侧的表面320a正对的位置。以此可以使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和25分别位于与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相对的位置和与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相对的位置,从而可以更方便地用天线部件20读取读取目标的IC标签24和25。
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基本呈圆环形的R1/R3放置部件18上等角度(约14.4度)间隔地配置有25支R1试剂容器21,位于R1/R3放置部件18外侧、基本呈圆环形的R2放置部件19上等角度(约14.4度)间隔地配置有25支R2试剂容器23。而且,仅在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配置了金属板20c,天线部件20的箭头X2方向一侧没有配置金属板。如此,在R2放置部件19内侧的基本呈圆环形的R1/R3放置部件18的外环周长比R2放置部件19的内环周长小,所以在复数个R1试剂容器21比复数个R2试剂容器23配置更紧凑的状态下,将金属板20c配置于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当读取紧凑配置的IC标签24时,可以将天线部件20的读取范围限制在只有读取目标IC标签24的范围,从而可以方便地避免天线部件20误读取非读取目标IC标签24。另一方面,在相邻R2试剂容器23之间的间隙比较宽的R2放置部件19中,没有在天线部件20的箭头X2方向一侧配置金属板,以此可以方便地扩大天线部件20的可读取范围,从而进一步防止从R2试剂容器23上的IC标签25读取试剂信息失败。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范围或意义内的所有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列举了本发明的样本分析仪应用于免疫分析仪1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用于读取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的天线部件的装置,本发明均可适用,除免疫分析仪外,也可适用于凝血分析仪、尿样测定仪和基因扩增检测仪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基本呈圆环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R1/R3放置部件和R2放置部件并列设置,并向一定方向直线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由内侧旋转驱动部件16d和外侧旋转驱动部件16e分别转动R1/R3放置部件18和R2放置部件19,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不让R1/R3放置部件和R2放置部件转动,而设置转动天线部件的驱动部件来使天线部件转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将天线基板20a设计为可以发射读取用电波和写入用电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设计成天线部件只能发射读取用电波。
在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金属板20c配置在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将金属板配置于天线部件的箭头X2方向一侧。也可以天线部件上不设置金属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当读取目标IC标签24(IC标签25)位于正对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的位置时,对非读取目标IC标签25(IC标签24)的位置没有进行控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当读取目标R1试剂容器(R2试剂容器)的IC标签位于正对天线部件正面的位置时,移动非读取目标R2试剂容器(R1试剂容器),将其移动到无法读取非读取目标R2试剂容器(R1试剂容器)的IC标签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加切实地确保只读取读取目标IC标签。还可以在读取目标R1试剂容器的IC标签和读取目标R2试剂容器的IC标签分别位于正对天线部件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的位置的状态下,同时读取读取目标R1试剂容器的IC标签和读取目标R2试剂容器的IC标签。如此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读取数个IC标签。
在上述实施方式,将IC标签24安装在R1试剂容器21的试剂收纳部件21b箭头X2方向一侧的侧面,使其在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1方向一侧表面120a的正面位置与天线部件相对。将IC标签25安装在R2试剂容器23的试剂收纳部件23b箭头X1方向一侧的侧面,使其在天线基板20a的箭头X2方向一侧表面320a的正面位置与天线部件相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天线部件可以读取IC标签即可,也可以将IC标签安装在不正对试剂收纳部件的天线部件的侧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试剂吸移作业后,进行向IC标签24和25的写入处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在试剂吸移作业前进行向IC标签的写入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设置了25个R1试剂容器21、25个R3试剂容器22和25个R2试剂容器2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设置不同个数的R1试剂容器、R3试剂容器和R2试剂容器。R1试剂容器(R3试剂容器和R2试剂容器)的个数也可以是25个以外的其他个数。比如也可以R1试剂容器、R3试剂容器和R2试剂容器仅各设置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金属板20c只配置在天线部件20的箭头X1方向一侧,天线部件20的箭头X2方向一侧没有配置金属板,以此使从R1试剂容器的IC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和从R2试剂容器的IC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天线部件的读取范围各不相同,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在天线部件的箭头X1方向一侧和箭头X2方向一侧都配置金属板,让箭头X1方向一侧的金属板缺口宽度小于箭头X2方向一侧的金属板缺口宽度,以此使天线部件读取范围不同。另外,也可以当从R2试剂容器23的IC标签25读取试剂信息时,CPU2a通过读写型基板17a控制天线基板20a,发射读取范围(到达范围)较大的电波(第一到达范围电波),当从R1试剂容器21的IC标签24读取试剂信息时,CPU2a通过读写型基板17a控制天线基板20a,发射读取范围(到达范围)较小的电波(比第一到达范围小的第二到达范围电波)。采取这种结构,可以通过CPU2a很容易地使读取IC标签24时的可读取范围小于读取IC标签25时的可读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分析样本的样本分析仪,包括:
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一试剂容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侧面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一电子标签;
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二试剂容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侧面有记录着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
天线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所固定的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侧面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所固定的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侧面之间所对应的区域,分别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接收电波;及
试剂信息获取部件,根据所述天线部件接收的电波,获取记录在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和记录在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数个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呈圆环形;
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数个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内侧呈圆环形;
所述天线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
所述天线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环一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环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与所述天线部件相对的侧面;
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配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与所述天线部件相对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从所要读取的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的控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记录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试剂信息包含识别试剂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及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获取部件获取的试剂信息中所含所述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从所述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部件能够分别向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发送写入用电波,以此将试剂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及
所述样本分析仪还有控制部件,在所述天线部件向待写入试剂信息的电子标签发送写入用电波前,判断所述天线部件是否能与所述待写入电子标签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部件包含平板状天线基板,所述平板状天线基板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一侧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一侧;及
所述样本分析仪包含以下部件:
移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天线部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驱动部件;及
控制部件,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一电子标签移动到正对所述天线基板一侧表面的位置,而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二电子标签移动到正对所述天线基板另一侧表面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读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小于读取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还包括:
读取限制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与所述天线部件之间,限制所述天线部件的可读取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天线部件之间没有设置限制所述天线部件可读取范围的所述读取限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部件向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分别发射电波,并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子标签回应所述电波所发射的电波;
所述样本分析仪还有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天线部件,当从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向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射第一到达范围的电波;当从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读取试剂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发射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小的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等间隔地固定一定数量的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及
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等间隔地固定所述一定数量的所述第二试剂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的一定位置;及
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以下部件:
向圆周方向旋转驱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驱动部件;及
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的第一电子标签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一电子标签移动到面对所述天线部件的位置,而当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的第二电子标签时,使所述读取目标的第二电子标签移动到面对所述天线部件的位置。
13.一种获取试剂容器内试剂的相关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准备包含以下部件的仪器:固定侧面贴有记录试剂信息的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试剂容器用的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侧面贴有记录试剂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试剂容器用的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数个第一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呈圆环形;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固定数个第二试剂容器,从平面看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内侧呈圆环形;所述天线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之间;所述天线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内环一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外环一侧;
当试剂信息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移动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面对所述天线;
当试剂信息读取目标是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移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面对所述天线;
通过所述天线从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接收电波;及
根据所述天线接收的电波,获取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试剂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分别记录的试剂信息包含识别试剂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及
在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的步骤中,根据获取的试剂信息中的种类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天线是否从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收到电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待写入试剂信息的电子标签与所述天线能否通信;及
当所述待写入的电子标签能够与所述天线通信时,向所述待写入电子标签发射写入用电波,写入试剂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和所述天线之间设置读取限制件,以此限制在读取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的可读取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所述第一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一试剂容器上的第一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向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射第一到达范围的电波;
当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所述第二试剂容器固定部件的第二试剂容器上的第二电子标签时,所述天线向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发射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小的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及
所述天线接收所述读取目标电子标签为回应所述第一到达范围或所述第二到达范围的电波而发射的电波。
CN201110066002.7A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Active CN102221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1722.2A CN104198744B (zh)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9186A JP5548496B2 (ja) 2010-03-25 2010-03-25 検体分析装置
JP2010-069186 2010-03-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1722.2A Division CN104198744B (zh)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1606A CN102221606A (zh) 2011-10-19
CN102221606B true CN102221606B (zh) 2014-10-08

Family

ID=4465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1722.2A Active CN104198744B (zh)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CN201110066002.7A Active CN102221606B (zh)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1722.2A Active CN104198744B (zh) 2010-03-25 2011-03-18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2955B2 (zh)
JP (1) JP5548496B2 (zh)
CN (2) CN104198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2103B2 (en) 2013-03-15 2017-04-25 Abbott Laboraties Linear track diagnostic analyzer
US9513303B2 (en) 2013-03-15 2016-12-06 Abbott Laboratories Light-blocking system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US9993820B2 (en) 2013-03-15 2018-06-12 Abbott Laboratories Automated reagent manager of a diagnostic analyzer system
CN105556314B (zh) * 2013-09-30 2017-03-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WO2016130964A1 (en) 2015-02-13 2016-08-18 Abbott Laboratories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CN106203548A (zh) * 2016-06-27 2016-12-07 成都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试剂盘与检测仪器之间传输信息的方法
JP7005176B2 (ja) 2017-05-31 2022-01-2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調製装置、試料調製システム、試料調製方法及び粒子分析装置
CN113490853B (zh) * 2019-03-01 2023-10-0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2827528A (zh) * 2021-01-21 2021-05-25 北京晶品赛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智能定位存储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9013C (zh) * 2003-06-23 2008-08-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8203007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CN101448723A (zh) * 2006-05-26 2009-06-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备品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4557A (ja) * 1982-12-07 1984-06-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分析装置
JP2618927B2 (ja) * 1987-10-22 1997-06-11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H01301168A (ja) * 1988-05-30 1989-12-05 Toshiba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H0213855A (ja) * 1988-06-30 1990-01-18 Shimadzu Corp オートサンプラー
JPH0627746B2 (ja) * 1988-06-30 1994-04-1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オートサンプラー
JPH0265529A (ja) * 1988-08-31 1990-03-06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カード型送受信機
JPH0272915A (ja) * 1988-09-08 1990-03-13 Sankei Giken Kogyo Kk 合成樹脂製モールディングの製造方法
JPH02118261U (zh) * 1989-03-07 1990-09-21
JPH03162672A (ja) * 1989-11-20 1991-07-12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の試料分注装置
JPH05143799A (ja) * 1991-11-19 1993-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イクロ波カード
JPH0688828A (ja) * 1992-09-08 1994-03-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免疫自動分析装置
US5500651A (en) * 1994-06-24 1996-03-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multiple RF-ID transponders
JPH08110342A (ja) * 1994-10-11 1996-04-30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3274325B2 (ja) * 1995-09-04 2002-04-15 株式会社東芝 部材収納庫
JPH09196925A (ja) * 1996-01-19 1997-07-31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US5885529A (en) * 1996-06-28 1999-03-23 Dpc Cirrus, Inc. Automated immunoassay analyzer
FR2764704B1 (fr) * 1997-06-16 1999-08-20 Stago Diagnostica Dispositif pour la lecture automatique d'un code d'identification porte par des recipients tubulaires
FR2803482B1 (fr) * 2000-01-05 2002-02-15 Diffusion Vente Internationale Lecteur pour cle electronique
DE10202304A1 (de) * 2002-01-22 2003-07-31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Kryospeichereinrichtung mit Transponder
JP4251041B2 (ja) * 2002-08-30 2009-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3890277B2 (ja) * 2002-09-04 2007-03-07 株式会社エスアールエル 検体指示情報作成システム
US20040230400A1 (en) * 2003-05-13 2004-11-18 Tomasso David Angelo Analyzer having concentric rotors
JP2005283344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himadzu Corp Icタグを用いた分析システム及びオートサンプラ
JP4953201B2 (ja) * 2007-03-23 2012-06-13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Rfidゲート構造
DE112007002942T5 (de) * 2006-12-04 2009-10-29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IC-Transponder-Lesegerät
JP4929438B2 (ja) * 2007-06-07 2012-05-09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EP2081128B1 (en) * 2008-01-18 2012-12-26 F. Hoffmann-La Roche AG A laboratory device, a laboratory rack assembly and a method to couple an RFID chip
JP5183249B2 (ja) * 2008-02-29 2013-04-1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分析方法
JP2009210444A (ja) * 2008-03-05 2009-09-1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09130775A1 (ja) * 2008-04-24 2009-10-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5160651B2 (ja) * 2008-11-21 2013-03-1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9013C (zh) * 2003-06-23 2008-08-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1448723A (zh) * 2006-05-26 2009-06-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备品管理系统
JP2008203007A (ja) * 2007-02-19 2008-09-0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8744B (zh) 2016-03-09
US20110232372A1 (en) 2011-09-29
JP2011203033A (ja) 2011-10-13
JP5548496B2 (ja) 2014-07-16
CN104198744A (zh) 2014-12-10
US10062955B2 (en) 2018-08-28
CN102221606A (zh)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1606B (zh) 样本分析仪及试剂信息获取方法
US7275682B2 (en) Sample identification utilizing RFID tags
US9606133B2 (en) Specimen analyzer and specimen analyzing method
CN105389602B (zh) 实验室装置中的rfid标签-读取器天线关联的方法
JP3890277B2 (ja) 検体指示情報作成システム
CN101140290A (zh) 检体运送架
EP1771716A2 (en) Method of pre-treatment and staining of and support device for a biological sample
CN102221622B (zh) 样本分析仪
CN101162235A (zh) 分析仪
US9823261B2 (en) Multi-well wedge-shaped reagent container with auto-open capability
US20230281788A1 (en) Substance dispense evaluation system
CN102221613B (zh) 样本分析仪
JP5690501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US20110290890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reagent information writing method
EP2367014B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reagent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CN111209762B (zh) 信息识别装置、系统及识别方法
JP5558149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CN114174832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管理方法
JP5558153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NZ752685A (en) Method and analysis system for testing a sam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