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710A -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710A
CN102205710A CN2011100682647A CN201110068264A CN102205710A CN 102205710 A CN102205710 A CN 102205710A CN 2011100682647 A CN2011100682647 A CN 2011100682647A CN 201110068264 A CN201110068264 A CN 201110068264A CN 102205710 A CN102205710 A CN 102205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layer
landing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82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5710B (zh
Inventor
小泽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在使白色墨水或银色墨水中的一种墨水着陆到记录纸等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来形成底子层之后,使另一种墨水着陆到底子层之上来形成中间层,并使清澈墨水着陆到中间层之上来形成表皮层。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本发明主张2010年3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62166号的优先权,并将其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具有喷墨式记录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中有下述的打印机,该打印机被构成为除了作为形成文字或图像的基本颜色的黑色(K)、青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之外,还利用特殊颜色的墨水应对各种用途。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打印机被构成为:能够利用包含白色颜料的白色墨水或包含金属颜料的银色墨水进行记录。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126071号公报中公开有:通过利用这些白色墨水或银色墨水进行图像等的记录,能够进行丰富的色彩表现。
然而,并没有提出利用了白色墨水或银色墨水或透明的清澈墨水(clear ink)的更加有效的记录方法及其装置构成。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一种液体从液体喷射头着陆到着陆对象的预定位置以形成底子层,其中,所述液体喷射头从喷嘴列的喷嘴喷射液体;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另一种液体着陆到所述底子层之上以形成中间层;以及使透光性清澈液体着陆到所述中间层之上以形成表皮层。
另外,“白色系”是指:视觉上被识别为白色的颜色,并不限于无色的白色,例如,还包括被称作灰白或象牙白的稍有颜色的白色。
另外,“光泽系液体”是指:包含金属粉末或珍珠粉末等作为颜料、并通过该颜料反射光来视觉上被识别为光泽感的液体。
此外,“透光性清澈液体”是指:无色(并没有积极着色)并透光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头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喷嘴列的配置的模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从本发明涉及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的驱动信号的图;
图6A~图6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印刷处理的情形的模式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图6B中的区域X的放大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底子层、中间层、表皮层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喷嘴喷射清澈墨水的情形的模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底子层、中间层、表皮层的构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具体例,进行了各种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式,除非在以下的说明中特别对本发明进行了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具体以安装有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喷墨式记录头(以下,仅称作记录头)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作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基于图1,说明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例示的打印机1具有托架4,在托架4上设置有盒安装部2和记录头3(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的一种)。该托架4被引导杆5轴支撑并被安装成能够在记录纸6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该托架4与架设在驱动滑轮7和自由转动滑轮8之间的正时带9连接。并且,该驱动滑轮7与脉冲马达10的旋转轴接合。因此,托架4通过脉冲马达10的运转而在记录纸6(记录介质的一种,本发明中的着陆对象的一种。)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在托架4的移动范围内一侧的端部区域设定有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是当记录头3不进行针对记录纸6的记录动作并进行等待时所处的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上配置有擦拭机构12和封盖机构13,擦拭机构12用于清澈记录头3的喷嘴板11(参照图2)的表面,封盖机构13能够封闭该喷嘴形成面。
作为记录头,可以使用各种构成的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例示的记录头3被安装在打印机1上。该记录头3包括:振子单元15、可容纳该振子单元15的壳体16、与壳体16的前端面接合的流路单元17等。
上述的壳体16是具有用于容纳振子单元15的容纳中空部18的块状部件,例如通过用树脂(环氧树脂等)模制来制造。上述的振子单元15包括:形成为梳齿状的多个压电振子19、各压电振子19被接合在其上的固定板20、用于向各压电振子19提供驱动信号等的柔性电缆21。
上述的压电振子19是压力产生装置的一种。本实施方式的压电振子19是例如通过将压电板切割成梳齿状来制成的层积型压电振子,并且是能够在与层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缩的纵向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其中,压电板将压电体层和电极层交替地层积而成。上述的固定板20是能够承受来自压电振子19的反作用力的金属制的板材。上述的柔性电缆21是具有挠性的薄膜状配线部件。并且,柔性电缆21的一端侧的端子部焊接在压电振子19的端子部上,另一端侧的端子部焊接在配线基板22的端子部上。
当向构成该压电振子19的压电体层作用电场时,即经由柔性电缆21提供驱动信号时,上述的自由端部分在元件长度方向(与层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缩。例如,当通过充电来提高振子电位时,压电振子19在元件长度方向上收缩,当通过放电来降低振子电位时,压电振子19在元件长度方向上伸长。
上述的流路单元17是具有从液体供应口23经由压力室24到达喷嘴25的一系列的独立液体流路的板状部件。该流路单元17包括:具有作为压力室24或液体供应口23的中空部或凹槽部等的流路形成基板26、密封该中空部或凹槽部的开口并划分出压力室24或液体供应口23的一部分的弹性板27、以及形成有多个喷嘴25的喷嘴板11。并且,弹性板27接合在流路形成基板26的一个表面、即壳体侧的表面,喷嘴板11接合在流路形成基板26的另一个表面、即与弹性板接合面相反侧的表面。关于该喷嘴板11的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上述的弹性板27具有在支撑板29的表面上层积了弹性膜30的双层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复合板材制作了弹性板27,该复合板材是将作为金属板中的一种的不锈钢板作为支撑板29、并在该支撑板29的表面上层积作为弹性膜30的树脂薄膜而制成的,树脂薄膜用PPS(polyphenylenesulfide,聚苯硫醚)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制成。在该弹性板27上设置有使压力室容积发生变化的隔膜部。此外,在该弹性板27上设置有封闭公共液室40的一部分的柔性部。
上述的隔膜部通过利用蚀刻加工等部分去除支撑板29来制成。即,该隔膜部包括:与压电振子19的前端面接合的岛部31、以及围绕该岛部31的薄弹性部32。上述的柔性部是用于吸收储存在公共液室40中的液体的压力变动的部分。该缓冲部分也是通过利用蚀刻加工等去除与储存中空部的开口面相对的区域的支撑板29以只剩下弹性膜30来制成的。
并且,由于压电振子19的前端面接合在上述的岛部31上,因此通过使自由端部伸缩,能够改变压力室容积。例如,当对压电振子19进行充电而使得自由端部在元件长度方向上收缩时,岛部31被拉伸。由此,岛部31移动,从而与压电振子19的放电状态相比,能够增大压力室容积。另外,当将充电状态的压电振子19放电而使得自由端部在元件长度方向上伸长时,岛部31被压向压力室24侧。由此,与压电振子19的充电状态相比,能够减少压力室容积。
在上述的盒安装部2设置有供应针单元33。该供应针单元33是与储存有液体的液体盒34(液体供应源中的一种)连接的部分,储存在液体盒34中的液体经由该供应针单元33被供应到记录头3内。另外,作为液体供应源,不限于液体盒34,也可以使用液体储存包(储存有液体的袋体)。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将液体盒34等液体供应源配置在打印机1的主体侧,并从该液体供应源经由墨水供应管向记录头3供应墨水。
本实施方式中的供应针单元33大致由液体供应针35和针支架36构成。液体供应针35是插入到液体盒34内部的部件,将储存在液体盒34内的液体导入到针内。该液体供应针35的前端部被形成为圆锥状,并穿设有多个连通针内外的液体导入孔。针支架36是用于安装液体供应针35的部件,其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液体供应针35的基部的台座37。
该供应针单元33配置在壳体16的安装面上。在该配置状态下,液体出口和壳体16的连接突起经由衬垫38以液密状态连通。并且,在连接突起的内侧形成有贯穿壳体16内的液体供应路39。该液体供应路39与流路单元17的公共液室40连通。因此,储存在液体盒34内的液体通过液体供应路39流入公共液室40。
在这些记录头3以及供应针单元33中,形成有从液体供应针35通过公共液室40以及压力室24到达喷嘴25的一系列的液体流路。并且,当使压电振子19工作时,如上所述能够改变压力室容积。通过该压力室容积的变动,压力室24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变动,因此能够改变压力室24内的液体压力,从而能够从喷嘴25喷射液滴。例如,当对压电振子19进行充电使压力室24膨胀之后、将压电振子19快速放电而使压力室24收缩时,通过压力室24的膨胀而流入到压力室24内的液体被快速加压,从喷嘴25喷出液滴。
作为上述打印机1所喷射的墨水,例如可使用颜料墨水。该墨水的颜料浓度或保湿剂浓度等被调节成适于图像印刷等用途。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使用黑色墨水(K)、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白色墨水(W)、银色墨水(S)总计6种颜色的墨水之外,还使用无色透明的清澈墨水。作为这些墨水,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墨水(UV墨水:光固化液体的一种)。紫外线固化墨水与通常的水性墨水的不同点在于:在着陆到记录介质(着陆对象)之后,通过从紫外线照射装置(没有图示)对该着陆位置照射紫外线来使墨水固化,由此能够确保稳定的印刷品质,而不受墨水浸透性等记录介质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这里,上述的白色墨水是包含白色系颜料的墨水,是本发明中的白色系液体中的一种。作为白色系颜料,例如能够优选使用二氧化钛。另外,银色墨水是包含光泽系颜料的墨水,是本发明中的光泽系液体中的一种。作为光泽系颜料,例如能够使用由铝等金属构成的粉末状或糊状的金属颜料、或者由云母钛等构成的珍珠颜料,云母钛是用金属氧化物涂布云母的表面而成的。清澈墨水不包含色料(即,没有积极着色)而包含透明树脂颜料,是透光的墨水,是本发明中的透光性清澈液体的一种。上述打印机1被构成为使用这些白色墨水、银色墨水、以及清澈墨水可在记录图像中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下来,说明每种颜色墨水向喷嘴列的分配。
图3是说明喷嘴板11的构成的平面图。在该图中,左右方向为主扫描方向,右侧为初始位置侧(HP),左侧为记录区域侧(RP)。另外,在该图中,上下方向为副扫描方向(记录纸6的运送方向),下侧为上游侧(UR),上侧为下游侧(LR)。上述的喷嘴板11是以与点(dot)形成密度对应的间距形成有多个喷嘴25的由金属等构成的薄板。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板11中,在与副扫描方向相当的方向上设置多列喷嘴25构成喷嘴列28,并且在与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形成多个该喷嘴列28,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了8列。一个喷嘴列例如由以与360dpi对应的间距形成的360个喷嘴25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1喷嘴列28a、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2喷嘴列28b、与黄色墨水(Y)对应的第3喷嘴列28c、与品红色墨水(M)对应的第4喷嘴列28d、与青色墨水(C)对应的第5喷嘴列28e、以及与黑色墨水(K)对应的第6喷嘴列28f沿与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排列形成。并且,在比第1喷嘴列28a在主扫描方向上靠前向路径时的前方(平面上的位置先与着陆对象重叠的那侧)的位置形成有与第1清澈墨水(T1)对应的第7喷嘴列28t1,并且在比第2喷嘴列28b在主扫描方向上靠前向路径时的后方且位于各喷嘴列的最后的位置形成有与第2清澈墨水(T2)对应的第8喷嘴列28t2。即被构成为:在记录头3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中,清澈墨水的喷嘴列28在往复双向上处于最前列或最后列。而且构成了以下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沿前向路径扫描时第1喷嘴列28a成为前方侧且第2喷嘴列28b成为后方侧,另一方面,当沿返回路径扫描时第2喷嘴列28b成为前方侧且第1喷嘴列28a成为后方侧。
这里,第1喷嘴列28a被划分成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一半(180个)的喷嘴组和该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一半(180个)的喷嘴组这两个喷嘴组(图中用黑色圆圈表示),并且两个喷嘴组的液体流路也彼此分离。并且被构成为:配置在上游侧的喷嘴组喷射白色墨水(W),配置在下游侧的喷嘴组喷射银色墨水(S)。从而,第1喷嘴列28a的上游侧的喷嘴组相当于白色系对应喷嘴组,下游侧喷嘴组相当于光泽系对应喷嘴组。同样地,第2喷嘴列28b被构成为:配置在上游侧的喷嘴组喷射银色墨水(S),配置在下游侧的喷嘴组(图中用黑色圆圈表示)喷射白色墨水(W)。该第2喷嘴列28b的上游侧的喷嘴组相当于光泽系对应喷嘴组,下游侧的喷嘴组相当于白色系对应喷嘴组。此外,第1喷嘴列28a和第2喷嘴列28b以在两者之间没有配置其他喷嘴列而相邻的状态配置。如此配置的原因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射银色墨水之后白色墨水被喷射并着陆到该银色墨水的着陆位置上。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下来,说明打印机1的电气构成。如图4所示,该打印机1大致由打印机控制器44、打印引擎45构成。
打印机控制器44包括:具有CPU、ROM、RAM的控制部46(控制装置的一种)、产生用于向记录头3提供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47(驱动信号产生装置的一种)等。另一方面,打印引擎45包括:脉冲马达10(相对移动装置的一种)、供纸马达48(着陆对象运送装置的一种)、记录头3等。并且,这些各部的动作可通过上述的控制部46来控制。
上述的控制部46是进行该打印机1中的控制的部分。该控制部46与触点端子50电连接,因此读出已安装的液体盒34的触点ROM 49中存储的各种信息。因此,控制部46能够基于读出的信息来识别储存在液体盒34中的墨水的类型等。此外,控制部46能够改写被存储在触点ROM 49中的各种信息。
该控制部46基于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过来的印刷数据,生成用于控制记录头3的点模式数据。然后,控制部46将所述生成的点模式数据转送给记录头3。此外,控制部46还起到作为驱动信号设定装置的功能,设定适于图像等的印刷的波形的驱动信号,并使驱动信号产生电路47产生该驱动信号。并且,控制部46还使脉冲马达10工作以使托架4(记录头3)移动到期望位置,或使供纸马达48工作以送出记录纸6。
上述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47是起到作为驱动信号产生装置的功能的部分,其在控制部46的控制下,产生用于向记录头3提供的驱动信号。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47能够同时产生两种驱动信号COM1、COM2。
以下,说明各驱动信号。上述的第1驱动信号COM1是在单位周期内等间隔地产生三个第1驱动脉冲DP1的一系列的信号,其中,第1驱动脉冲DP1被设定为尽可能地增加液滴的喷射量,单位周期是驱动信号的重复周期并且是被锁存脉冲等的定时信号分隔的周期。该第1驱动脉冲DP1是将驱动电压、即将最高电位与最低电位的电位差尽可能高地设定到压电振子19可允许的程度的驱动脉冲。并且,每当该第1驱动脉冲DP1被提供给一个压电振子19时,就会从喷嘴25喷射最大量的墨滴。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在喷射白色墨水时使用第1驱动脉冲DP1。
如图5所示,上述的第2驱动信号COM2是在一个单位周期内包含两个第2驱动脉冲DP2并且在两个第2驱动脉冲DP2之间包含第3驱动脉冲DP3的一系列的信号。第2驱动脉冲DP2是被设定为使得被喷射的墨滴的量比上述第1驱动脉冲DP1的场合变少的驱动脉冲,其基本的波形形状与上述第1驱动脉冲DP1相同。但是,该第2驱动脉冲DP2的不同点在于驱动电压被设定得低于上述第1驱动脉冲DP1的驱动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射银色墨水或彩色墨水时使用第2驱动脉冲DP2。此外,第3脉冲DP3是设定驱动电压或波形要素的构成以使得被喷射的墨滴的量最少的驱动脉冲,其主要使用于喷射清澈墨水。
接下来,对如上构成的打印机1中的使用了银色墨水、白色墨水、以及清澈墨水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在该印刷处理中,在记录纸6等记录介质上首先喷射白色墨水,从而将白色墨水层(本发明中的底子层的一种)作为底子进行记录,之后在该白色墨水层之上喷射银色墨水来重叠形成银色墨水层(本发明中的中间层的一种),并且在其上喷射清澈墨水,形成清澈墨水层(本发明中的表皮层的一种)。由此,进行用墨水无间隙地覆盖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的所谓的实心印刷。
当接通了电源时,控制部46执行预定的初始化动作。在该初始化动作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托架4来进行托架4(记录头3)的位置识别等,或者清除工作区内的不需要的信息。若进行了初始化动作,则控制部46控制脉冲马达10或供纸马达48,使托架4在主扫描方向(相对移动方向)上移动,并且将记录纸6向副扫描方向(着陆对象的运送方向)送出。并且,控制部46与托架4或记录纸6的移动同步地对第1驱动脉冲DP1、第2驱动脉冲DP2、以及第3驱动脉冲DP3向压电振子19的提供进行控制。
图6A及图6B是用于说明记录头3一边从主扫描方向的一侧的初始位置侧向另一侧移动一边从喷嘴25喷射墨水的前向路径方向(相当于第1相对移动方向)的印刷处理(记录处理)的情形的模式图。并且,图7是图6B中的区域X的放大图。图8是图7所示的各墨水的着陆形状的平面图。如图6A所示,在前向路径,通过第1喷射脉冲DP1,白色墨水从配置在第1喷嘴列28a的副扫描方向上游侧的白色系对应喷嘴组(W)被喷射,并着陆到记录纸6的预定位置。由此,在记录纸6上首先形成白色墨水层52。之后,在记录头3移动了相邻喷嘴列的间隔的定时,通过第2驱动脉冲DP2,银色墨水从配置在第2喷嘴列28b的副扫描方向上游侧的银色系对应喷嘴组被喷射,并着陆到先前形成的白色墨水层52之上。由此,在白色墨水层52之上重叠形成银色墨水层51。然后,如图6B所示,在从第2喷嘴列28b喷射银色墨水之后记录头3移动了5列的喷嘴列的定时,通过第3驱动脉冲DP3,清澈墨水从第8喷嘴列28t2的无色透明对应喷嘴列组(副扫描方向上游侧一半的喷嘴列组)被喷射,着陆到银色墨水层51之上。由此,如图7和图8所示,清澈墨水层53重叠形成在白色墨水层52之上的银色墨水层21上。由此,一边从记录头3依次喷射白色墨水、银色墨水、清澈墨水一边进行前向路径的印刷处理。由此,由白色墨水层52、银色墨水层51、以及清澈墨水层构成的多层点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形成多层点组。
另外,第1喷嘴列28a、第2喷嘴列28b、以及第8喷嘴列28t2在主扫描方向上配置在相对相同的位置上。例如不能采用第2喷嘴列28b或第8喷嘴列28t2的喷嘴间距相对于第1喷嘴列28a的喷嘴间距偏离半个间距的配置。
图6A是用于说明记录头3一边从主扫描方向的另一侧向一侧的初始位置侧移动一边从喷嘴25喷射墨水的返回路径方向(相当于第2相对移动方向)的印刷处理的情形的模式图。当前向路径的印刷处理结束时,通过供纸马达48的工作,记录纸6向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被运送喷嘴列的一半、即与一个喷嘴组的长度对应的距离,然后返回路径的印刷处理被进行。如该图所示,在返回路径,通过第1驱动脉冲DP1,白色墨水从配置在第2喷嘴列28b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白色系对应喷嘴组(W)被喷射,并着陆到记录纸6的预定位置,形成白色墨水层52。然后,在记录头3移动了相邻喷嘴列的间隔的定时,通过第2驱动脉冲DP2,银色墨水从配置在第1喷嘴列28a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光泽系对应喷嘴组被喷射,并着陆到先前形成的白色墨水层52之上。由此,与上述前向路径的场合同样地,在白色墨水层52之上重叠形成银色墨水层51。然后,在从第1喷嘴列28a喷射色墨银水之后记录头3移动了相邻喷嘴列的间隔的定时,通过第3驱动脉冲DP3,清澈墨水从第7喷嘴列28t1的无色透明对应喷嘴列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一半的喷嘴列组)被喷射,并着陆到银色墨水层51上。由此,如图7和图8所示,清澈墨水层53重叠形成在白色墨水层52之上的银色墨水层21上。由此,一边从记录头3依次喷射白色墨水、银色墨水、清澈墨水一边进行返回路径的印刷处理。由此,由白色墨水层52、银色墨水层51、以及清澈墨水层构成的多层点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形成多层点组。
如此,通过在前向路径和返回路径上在依次喷射白色墨水、银色墨水、清澈墨水的同时进行印刷处理,记录纸6等记录介质的底色被白色墨水层52覆盖而隐藏,并将该白色墨水层52作为底子在其上形成银色墨水层51,因此,与在记录介质上直接形成银色墨水层51的场合相比,能够提高银色墨水层51的亮度,其结果,能够更加突出银色墨水层51的金属光泽感,并且通过利用清澈墨水在这些白色墨水层52以及银色墨水层51之上重叠形成清澈墨水层53,能够通过清澈墨水层53中的光的反射和处于该清澈墨水层53的里侧的银色墨水层51中的金属性的光的反射来获得更加有深度的独特的光泽感,例如产生如珍珠般的光泽感,对记录图像添加光泽,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泽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别使用第1驱动脉冲DP1和第2驱动脉冲DP2,以使得喷射白色墨水时的墨滴的量比喷射银色墨水时的墨滴的量多,因此白色墨水层52的覆盖面积大于银色墨水层51的覆盖面积。由此,能够通过白色墨水层52更加可靠地隐藏记录介质的底色,并且银色墨水层51的外周不会比白色墨水层52的外周形成在外侧,从而更加强调光泽感,因此能够进一步突出银色墨水层51的光泽感。并且,尤其即使记录介质是透光的树脂薄膜或类似的介质,也能够通过作为底子的白色墨水层52的隐藏作用来确保形成在其上的各种墨水的成色性。并且,由于清澈墨水的着陆液量设定得少于白色墨水的着陆液量以及银色墨水的着陆液量,因此将产生对于白色墨水层52和银色墨水层51没有形成清澈墨水层53的部分。即,清澈墨水层53分散在记录图像上。由此,形成有清澈墨水层53的部分获得由该清澈墨水层53带来的光泽感,另一方面,没有形成清澈墨水层53的部分将具有与形成有清澈墨水层53的部分相比光泽感被抑制了的金属光泽。其结果,可在记录图像等上获得独特的光泽感,例如,如珍珠般的光泽感,或者如散布有金属薄片般的光泽感。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设定在清澈墨水的喷射中被使用的第3驱动脉冲DP3,使得被喷射的清澈墨水的飞行速度高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由此当喷射清澈墨水时有目的地生成附属液滴(satellite liquid)。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为了在通过第3驱动脉冲DP3来喷射清澈墨水时生成附属液滴,例如可通过使得第3驱动脉冲DP3的电位变化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更陡峭来实现。当通过该第3驱动脉冲DP3喷射清澈墨水时,如图9所示,能够生成从清澈墨水的主液滴Md分离飞出的附属液滴Sd。由此,如图10所示,当这些液滴组着陆到预先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白色墨水层52和银色墨水层51上时,形成多个清澈墨水层53,该多个清澈墨水层53包括:由主液滴着陆并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主清澈点53m、以及由从主液滴分离的附属液滴从主清澈点53m的着陆位置向头移动方向的后方侧偏离着陆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附属清澈点53s。即,对于白色墨水层52和银色墨水层51的一个着陆位置,有多个清澈墨水着陆。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在记录图像中进一步强调如散布了金属薄片般的光泽感。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通过以白色墨水层52作为底子并在其上形成银色墨水层51来突出金属质感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反地通过以银色墨水层51作为底子并在其上形成白色墨水层52来突出白色。在该情况下,作为用于形成银色墨水层51的驱动脉冲,在第1驱动脉冲DP1、第2驱动脉冲DP2、以及第3驱动脉冲DP3中选择喷出的液滴量最大并且着陆时能够形成一个大的墨水层的脉冲。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在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1驱动脉冲DP1。另外,对于白色墨水层52,可选择第2驱动脉冲DP2。在该构成中,也通过在这些银色墨水层51和白色墨水层52之上重叠形成清澈墨水层53,进一步添光泽,从而更加突出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清澈墨水层53的着陆时的覆盖面积小于其他墨水层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清澈墨水层53的覆盖面积大于中间层(银色墨水层51或白色墨水层52)。此时,清澈墨水层53的覆盖面积不得大于底子层(例如,白色墨水层52)的覆盖面积。如果清澈墨水层53的覆盖面积大于底子层的覆盖面积,则存在以下的弊端。
比底子层靠外侧的区域没有形成任何墨水层,即该区域处的液体向被喷射介质的吸收性大于已形成有墨水层的区域,因此在没有形成任何墨水层的区域会产生墨水更进一步扩散的作用。因此,如果在比底子层靠外侧的区域形成清澈墨水层,则底子层的外周向清澈墨水层53渗透并扩散。其结果,位于该底子层内的颜料成分向外周侧移动并分散,中间层、例如白色墨水层整体变淡。并且,由于底子层具有充足的浓度,因此无法达到突出中间层的目的。由此,清澈墨水层的覆盖面积需要在底子层的覆盖面积的范围内。
这里,作为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驱动脉冲,若底子层选择第1驱动脉冲DP1,并且中间层选择第2驱动脉冲DP2,则用于清澈墨水层的驱动脉冲也可以是第1驱动脉冲DP1,当然也可以使用新的驱动脉冲DP4,其中设定了使得液滴量达到DP1的液滴量和DP2的液滴量的中间值的电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主扫描方向的往复印刷处理中记录头3(搭载有该记录头3的托架4)相对于静止状态的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记录头3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该记录头3相对移动的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一个记录头3上沿与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并排形成了例如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1喷嘴列28a、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2喷嘴列28b、与黄色墨水(Y)对应的第3喷嘴列28c、与品红色墨水(M)对应的第4喷嘴列28d、与青色墨水(C)对应的第5喷嘴列28e、与黑色墨水(K)对应的第6喷嘴列28f、与第1清澈墨水(T1)对应的第7喷嘴列28t1、以及与第2清澈墨水(T2)对应的第8喷嘴列28t2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将设置有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1喷嘴列28a、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2喷嘴列28b的记录头和设置有其他颜色的喷嘴列的记录头单独设置。另外,也可以将设置有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1喷嘴列28a的记录头和设置有与白色墨水(W)以及银色墨水(S)对应的第2喷嘴列28b的记录头单独设置,本发明的“记录头”、“液体喷射头”有时解释为表示所设置的多个记录头(液体喷射头)的全体。无论何种情况,都在各记录头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侧配置与清澈墨水对应的喷嘴列。
另外,用于驱动压电振子19的驱动信号以及其中包含的驱动脉冲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构成,也可以采用任意的构成。
以上,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喷墨式记录打印机的例子,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色料喷射装置、在有机EL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生体有机物喷射装置等其他液体喷射装置,只要这些装置具有将两种液体重叠着陆到着陆对象上的构成。

Claims (6)

1.一种液体喷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一种液体从液体喷射头着陆到着陆对象的预定位置以形成底子层,其中,所述液体喷射头从喷嘴列的喷嘴喷射液体;
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另一种液体着陆到所述底子层之上以形成中间层;以及
使透光性清澈液体着陆到所述中间层之上以形成表皮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方法,其中,
所述透光性清澈液体的着陆液量少于所述白色系液体的着陆液量以及光泽系液体的着陆液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方法,其中,
对于所述白色系液体以及光泽系液体的一个着陆位置而使所述透光性清澈液体的多个液滴着陆。
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包括从喷嘴列的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
液体喷射头喷射液体,以便形成以下的层:
底子层,其通过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一种液体从液体喷射头着陆到着陆对象的预定位置而形成;
中间层,其通过使白色系液体和光泽系液体中的另一种液体着陆到所述底子层之上而形成;以及
表皮层,其通过使透光性清澈液体着陆到所述中间层之上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透光性清澈液体的着陆液量少于所述白色系液体的着陆液量以及光泽系液体的着陆液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对于所述白色系液体以及光泽系液体的一个着陆位置而使所述透光性清澈液体的多个液滴着陆。
CN201110068264.7A 2010-03-18 2011-03-18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2205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2166A JP5600978B2 (ja) 2010-03-18 2010-03-18 液体噴射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062166 2010-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710A true CN102205710A (zh) 2011-10-05
CN102205710B CN102205710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64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8264.7A Active CN102205710B (zh) 2010-03-18 2011-03-18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727520B2 (zh)
JP (1) JP5600978B2 (zh)
CN (1) CN102205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1564B2 (ja) * 2012-10-26 2017-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222422B2 (ja) * 2013-03-27 2017-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白色系顔料、白色系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U2015319542B8 (en) 2014-09-16 2018-06-28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CN104593870A (zh) * 2015-02-02 2015-05-06 上海理工大学 线阵喷头多样点动态制备生物芯片的方法
CN104593871A (zh) * 2015-02-02 2015-05-06 上海理工大学 线阵组合喷头动态制备生物芯片的方法及装置
JP6492742B2 (ja) * 2015-02-20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54858B2 (ja) * 2015-03-27 2019-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EP3415331B1 (en) 2016-02-10 2021-06-09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6514262B2 (ja) * 2017-04-18 2019-05-15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20121449A (ja) * 2019-01-30 2020-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1708A (ja) * 1998-11-05 2000-05-23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印刷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印刷装置
US20030085974A1 (en) * 2001-10-15 2003-05-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process, ink-jet recorded image and method of alleviating difference in gloss in the ink-jet recorded image
US20070076069A1 (en) * 2005-09-12 2007-04-05 Jetrion Llc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US20090081423A1 (en) * 2007-08-30 2009-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pattern layer and white overlaying layer on longitudinal sheet
JP2009126071A (ja) * 2007-11-26 2009-06-11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9269397A (ja) * 2008-02-29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不透明層の形成方法、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EP2143769A1 (en) * 2008-07-08 2010-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ed matt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5492A (ja) * 2000-02-18 2001-08-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036606A (ja) * 2000-07-27 2002-02-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WO2004022353A1 (en) * 2002-09-04 2004-03-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proces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178042A (ja) * 2003-12-16 2005-07-0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滴の吐出方法
JP2006027193A (ja) * 2004-07-21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31649B2 (en) * 2004-07-21 2008-02-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26405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印刷制御装置
JP2007144635A (ja) * 2005-11-24 2007-06-1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03618B2 (ja) * 2006-09-25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213271A (ja) * 2007-03-02 2008-09-1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8246793A (ja) * 2007-03-29 2008-10-16 Fujifilm Corp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34015B2 (ja) * 2008-08-27 2014-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380954B2 (ja) * 2008-08-28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326924B2 (ja) * 2009-08-18 2013-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655357B2 (ja) * 2009-11-05 2015-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447043B2 (ja) * 2010-03-17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540794B2 (ja) * 2010-03-18 2014-07-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776404B2 (ja) * 2011-07-22 2015-09-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1708A (ja) * 1998-11-05 2000-05-23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印刷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印刷装置
US20030085974A1 (en) * 2001-10-15 2003-05-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process, ink-jet recorded image and method of alleviating difference in gloss in the ink-jet recorded image
US20070076069A1 (en) * 2005-09-12 2007-04-05 Jetrion Llc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US20090081423A1 (en) * 2007-08-30 2009-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pattern layer and white overlaying layer on longitudinal sheet
JP2009126071A (ja) * 2007-11-26 2009-06-11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9269397A (ja) * 2008-02-29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不透明層の形成方法、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EP2143769A1 (en) * 2008-07-08 2010-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ed matt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710B (zh) 2015-04-22
JP5600978B2 (ja) 2014-10-08
US20110228023A1 (en) 2011-09-22
US9242467B2 (en) 2016-01-26
JP2011194646A (ja) 2011-10-06
US8727520B2 (en) 2014-05-20
US20140192113A1 (en) 201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710B (zh)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205709B (zh) 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4614953A (en) Solvent and multiple color ink mixing system in an ink jet
US944642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inting curved outer surfaces of an aircraft
CN1027741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8118405B2 (en) Buttable printhead module and pagewide printhead
US8157354B2 (en) Head chip,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device
CN103370200B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01758666B (zh) 液滴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BR9904825A (pt) Operação de aparelho de deposição de gotìculas
CN103963464B (zh) 流道部件、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流道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3963466B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JP573667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1439032A (zh) 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设备及喷墨打印方法
CN108883638A (zh) 印刷装置及头单元
JP3798366B2 (ja) 建築板印刷装置
JP201405110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H09393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8248220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CN102548765B (zh) 喷墨头
JPS6125854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2004195762A (ja) 建築板印刷装置及び建築板
JP200602718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50520A (ja) 建築板印刷装置及び建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