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710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0710B CN102200710B CN201010559203.6A CN201010559203A CN102200710B CN 102200710 B CN102200710 B CN 102200710B CN 201010559203 A CN201010559203 A CN 201010559203A CN 102200710 B CN102200710 B CN 1022007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body
- detent
- roller
- holding member
- bon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定位凹槽;旋转体;旋转体保持部件;压力部件,其沿着使旋转体的轴部分进入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旋转体保持部件;以及操作部件。当开闭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操作部件与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以便沿着使旋转体的轴部分退出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该旋转体保持部件。当开闭盖位于关闭位置时,操作部件与被压力部件推压的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从而使该操作部件与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接触并使该操作部件保持静止。旋转体保持部件和操作部件通过弹性缓冲部件彼此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其中,在用于打开/关闭装置主体的一部分的开闭门上安装有例如转印辊等旋转体。例如,作为采用这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下列装置是已知的。
专利文献1(JP-A-2000-330353)披露了一种构造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开闭盖上支撑有转印辊,以便该转印辊在开闭盖关闭的位置抵靠图像载体的表面,并且该转印辊在开闭盖打开的位置与图像载体的表面分离。
专利文献2(JP-A-2007-128108)披露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门单元,其用于打开/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以及转印单元,其具有设置在门单元的内侧的转印部件,其中,该转印单元具有:退回机构,其保持转印部件,以便该转印部件可以在设定位置和退回位置之间移动,该设定位置是在转印部件和中间转印带之间形成转印咬合区域的位置,该退回位置是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带分离的位置;以及抵靠部分(例如转印部件支撑轴部分),其抵靠形成在装置主体中的定位凹槽,以便转印部件被定位在设定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开闭盖打开时,用于操作开闭盖的操作部件能够与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触,而不会受到旋转体的固定位置状态的影响。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包括:开口部分,其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向外部敞开;以及开闭盖,其摆动以打开/关闭所述开口部分;定位凹槽,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旋转体,其包括轴部分,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关闭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轴部分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旋转体保持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以便能够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并且保持所述旋转体以便所述旋转体能够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中旋转;压力部件,其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以及操作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以便能够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打开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以便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关闭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与被所述压力部件推压的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从而使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接触并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静止。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和所述操作部件通过弹性缓冲部件彼此接触。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弹性缓冲部件中的每一个弹性缓冲部件可以设定为保持下述关系:由于所述弹性缓冲部件中的每一个弹性缓冲部件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比所述压力部件中的相应的一个压力部件的推压力弱。
[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可以布置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或所述开闭盖的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
[4]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弹性缓冲部件中的每一个弹性缓冲部件可以形成为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或所述开闭盖的一部分中的悬臂状板部分,所述悬臂状板部分包括作为自由端的端部和设置在所述端部中的接触突出部。
[5]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可以安装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移动: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的两个端部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不同的量,以便使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总体上倾斜。
[6]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定位凹槽的外部的靠近所述开闭盖的位置可以设置有引导斜面。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与所述引导斜面接触以使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然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被所述引导斜面引导而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中可以设置有接触连接部分。当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通过所述引导斜面的引导而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接触连接部分与所述操作部件的一部分接触以便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
[7]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面部分中可以设置有切口部分,以便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接纳在所述切口部分中。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顶面部分,当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接触并保持静止时,所述操作部件的顶面部分从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面部分中的切口部分中露出,并且所述操作部件的顶面部分形成为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存在于所露出的顶面部分周围的顶面部分平滑地连续的形状。
[8]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可以由二次转印辊形成,所述二次转印辊在与中间转印体接触的同时旋转,所述中间转印体传送由至少一种显影剂形成的未定影图像。
凭借第[1]项所述的构造,当开闭盖打开时,该开闭盖的操作部件可以与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触,而不会受到旋转体的固定位置状态的影响。
凭借第[2]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当开闭盖打开时,旋转体保持部件不会由于操作部件的静止状态的影响而沿着离开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从而旋转体可以保持在正常位置。
凭借第[3]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操作部件和旋转体保持部件可以平稳地移动并起作用。
凭借第[4]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弹性缓冲部件可以容易地构造而成,而不会导致部件数目的增加。
凭借第[5]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旋转体可以容易地移动,从而即使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个别差异(公差),该旋转体的位置也可以得到调整。
凭借第[6]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当操作部件不操作而摆动到关闭开闭盖的位置时,旋转体的轴部分可以放入定位凹槽中,从而该操作部件可以与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正常接触。
凭借第[7]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当操作部件摆动到关闭开闭盖的位置时,该操作部件的顶面部分可以与装置主体的位于切口部分周围的顶面部分保持对齐。
凭借第[8]项所述的构造,与没有设置本发明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当开闭盖打开时,操作部件可以与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保持正常接触,而不会受到二次转印辊的固定位置状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后侧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是大致沿着图3中的线Q-Q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在后盖关闭时的状态;
图5是示出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在后盖打开时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示出后盖的内侧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从前方看到的图6所示后盖的内表面侧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是示出单独的后盖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待安装在后盖上的组成部件被分解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从后盖一侧看到的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后盖上的组成部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组成部件中的一部分(辊保持框架和操作按钮)被分解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后盖等部件在后盖处于关闭状态(位置)时的状态的说明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板簧部分和钩状部分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板簧部分和钩状部分与操作按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后盖打开时的操作和行为的示意性说明剖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后盖关闭时的操作和行为的示意性说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示出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侧部(在本实例中为后部)看到的外观的状态的侧视图。附图中所示的箭头X、Y和Z表示坐标轴。沿着坐标轴X的方向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左右方向”。沿着坐标轴Y的方向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上下方向”。沿着坐标轴Z的方向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前后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装置主体10,装置主体10由支撑部件、外部部件等组成。装置主体10的外观总体上呈现箱体状形状,以便在装置主体10内部形成有所需空间。装置主体10具有开口部分12(图5),开口部分12形成在装置主体10的一个侧部中,以便装置主体1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开口部分12被作为开闭盖的后盖14覆盖,后盖14绕着铰链(轴)13沿着箭头A1和A2所示的方向枢转从而打开/关闭开口部分12。箭头A1所示的方向是后盖14的打开开口部分12的方向。箭头A2所示的方向是后盖14的关闭开口部分12的方向。
在装置主体10的下部中设置有送纸器40,送纸器40堆叠并输送多页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记录纸张9。在装置主体10的上部中形成有排出堆叠部分15,排出堆叠部分15排出并堆叠图像形成之后的多页记录纸张9。排出堆叠部分15具有排出口16,每一页记录纸张9通过排出口16被排出。图2所示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记录纸张9的主传送路径。
在送纸器40中,在堆叠在堆纸器41中的多页记录纸张9的最上面的一页纸张被送纸辊42捡出之后,送纸辊42与分离辊43协作以便逐一地分离并送出记录纸张9。在如此送出的纸张9被传送控制辊44暂时延缓之后,纸张9按照预定定时(与稍后将要进行描述的二次转印处理对应的定时)被传送到中间转印单元30和二次转印装置35之间的位置(二次转印位置)。稍后将要对中间转印单元30进行描述。
作为图像形成部件的图像形成器件20、中间转印单元30、二次转印装置35、定影装置45等设置在装置主体10内部。图像形成器件20由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蓝绿色(C))和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显影剂(色调剂)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器件20Y、20M、20C、20K组成。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器件20(Y、M、C、K)设置为处于这样的状态(倾斜状态):所设置的图像形成器件20的位置的高度按照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顺序逐渐地变高。
每一个图像形成器件20(Y、M、C、K)包括:作为图像保持体的感光鼓22(Y、M、C、K),其沿着预定方向(如箭头所示)旋转;充电装置23,其以静电方式给感光鼓22的表面充电;作为潜像形成装置的光学写入装置24;显影装置25(Y、M、C、K);以及辊清洁装置26,其去除在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等。
可以将具有充电辊的充电装置用作充电装置23,该充电辊设置为这样:在该充电辊上施加有充电偏电压,而该充电辊与感光鼓22的表面接触。可以将具有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半导体激光器等光源以及透镜和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曝光装置用作光学写入装置24。可以将如下装置用作显影装置25:该装置用于在将显影剂(色调剂)保持在显影辊25a上的同时传送显影剂(色调剂),显影辊25a在靠近感光鼓22的显影区域的状态下旋转。可以将具有弹性刮板的装置用作辊清洁装置26,该弹性刮板设置为与感光鼓22的表面接触以便收集由该弹性刮板去除的色调剂等。
在图像形成器件20(Y、M、C、K)中,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图像。首先,在相应的充电装置23给每一个旋转的感光鼓22的表面(感光层)充电至预定电位之后,由相应的光学写入装置24基于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信息发出的光对经过如此充电的感光鼓22进行曝光,从而形成具有预定电位的各种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继而,感光鼓22上的相应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装置25供给的相应颜色的显影剂得到显影,从而形成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如稍后所述,感光鼓2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30的中间转印带31上。
中间转印单元30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31,其设置为这样:分别形成在图像形成器件20(Y、M、C、K)的感光鼓22上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支撑辊32a和32b,其使放置在支撑辊32a和32b上的中间转印带31旋转并且使中间转印带31与各个感光鼓22接触;以及一次转印装置33,感光鼓22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装置33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支撑辊32a和32b中的一个支撑辊32b是驱动辊,该支撑辊32b接受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传递来的旋转力并且使中间转印带31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可以将如下一次转印辊33用作一次转印装置33:该一次转印辊33设置为处于这样的状态:一次转印辊33与中间转印带31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将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推压在感光鼓22的各个表面上,并且在一次转印辊33上施加有一次转印偏电压。
在中间转印单元30中,色调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33的作用分别从图像形成器件20(Y、M、C、K)的感光鼓22以静电方式一次转印到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保持有以如下方式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多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彼此叠加或者仅仅形成一种颜色(在本实例中为黑色)的色调剂图像。
二次转印装置35设置为这样: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9上。可以将如下二次转印辊35用作二次转印装置35:该二次转印辊35设置为被作为驱动辊的支撑辊32b驱动而旋转并且二次转印辊35与放置在支撑辊32b上的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并且在二次转印辊35上施加有二次转印偏电压。在二次转装置35中,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以静电方式二次转印到被传送到中间转印带31和二次转印辊35之间的位置的记录纸张9上。
定影装置45设置为将经过二次转印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9上。定影装置45设置在二次转印装置35上方的位置。定影装置45包括辊状或带状的加热旋转体46和辊状或带状的加压旋转体47。加热旋转体46具有由加热装置加热至预定温度的定影表面。加压旋转体47形成定影处理部分,以所需压力与加热旋转体46的定影表面接触并保持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9(定影对象)穿过该定影处理部分。在定影装置45中,已经转印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9被引入到加热旋转体46和加压旋转体47之间的定影处理部分中并且在该定影处理部分中被加热和加压,从而该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熔化并被定影到记录纸张9上。
在定影后的记录纸张9从定影装置45排出之后,记录纸张9由排出辊48传送、通过排出口16排出并堆叠在排出堆叠部分15中。这样,在记录纸张9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由一种显影剂构成的单色图像或由多种显影剂构成的多色图像。
下面,对与后盖14有关的构造等进行描述。
首先,如图2、图4、图5等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这样的结构: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35保持在后盖14上。另外,为了确定二次转印辊35应当设置的位置,当后盖14关闭时,可以将用于容纳和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的定位凹槽50用作固定装置。也就是说,由于位于装置主体10一侧的定位凹槽50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从而也使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后盖14的位置得到保持,所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这样的机构:定位凹槽50通过二次转印辊35来固定后盖14。
图4示出了后盖14关闭时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有关的状态。图5示出了后盖14打开时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有关的状态。图5所示后盖14的打开状态是后盖14在其完全打开位置之前的中途位置打开的状态。
定位凹槽50在单元支撑框架55的一个端部中设置为左右一对凹槽,单元支撑框架55从相反的(左右)两侧支撑中间转印单元30。具体来说,定位凹槽50形成在单元支撑框架55的位于支撑辊32b(支撑辊32b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1的二次转印位置)所在的一侧的端部中,以便当二次转印辊35通过中间转印带31与支撑辊32b接触时,二次转印辊35可以保持在为了形成转印处理部分(咬合部分)而应当设置的位置。另外,定位凹槽50在单元支撑框架55的上述一个端部中形成为左右一对凹槽。术语“左右一对凹槽”是指定位凹槽50设置在与轴部分36a和36b相对的相应位置状态,轴部分36a和36b沿着二次转印辊35的轴向D从相反的两个端部突出。
另外,定位凹槽50中的每一个形成为矩形凹槽的形状,该凹槽的重力方向的上侧凹陷,同时该凹槽朝向后盖14一侧略微倾斜,而该凹槽的重力方向的下侧是敞开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定位凹槽50形成为由靠近后盖14的第一侧壁部分50a、与第一侧壁部分50a大致平行且远离后盖14的第二侧壁部分50b、以及槽底部分50c围成的凹槽(图5)。在每一个定位凹槽50中,侧壁部分50a和50b沿着与放置在两个支撑辊32a和32b上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单元支撑框架55在装置主体10内部被设置在装置主体10中的定位突出部56保持在所需状态。在实施例1中,一个定位突出部56设置在前方,并且一对定位突出部56设置在后方的左侧和右侧,从而总共有三个定位突出部56保持单元支撑框架55。另外,未示出的压力弹簧将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的支撑辊32b保持推压在二次转印辊35上。这样,当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时,二次转印辊35的辊体通过中间转印带31与支撑辊32b接触并且同时被支撑辊32b推压,从而在形成于二次转印辊35和支撑辊32b之间的转印处理部分中产生所需压力。二次转印辊35具有如下结构:在轴35a的周围形成有由例如发泡聚氨酯等包含导电物质的材料制成的弹性体层35b。
另外,在单元支撑框架55中的每一个定位凹槽50的外部靠近后盖14的位置设置有引导斜面53。当后盖14关闭时,引导斜面53与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接触并且将轴部分36引导至定位凹槽50中。
引导斜面53形成为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当后盖14绕着铰链13枢转时,安装在后盖14上的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沿着预定轨迹(图16中用点划线K表示的圆弧曲线)与引导斜面53接触。另外,如图5等所示,引导斜面53形成为以所需角度倾斜的斜面,从而随着引导斜面53从定位凹槽50的第一侧壁部分50a的顶点部分(在本实例中为位于下端的端点部分)靠近后盖14,引导斜面53沿着重力方向升高。当观察包括引导斜面53的定位凹槽50时,定位凹槽50总体上呈现钩状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4至图7等所示,后盖14形成为这样:用于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辊保持框架60、用于执行对后盖14的打开/关闭操作的操作按钮70、以及用于保持推压辊保持框架60的压力弹簧的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装在后盖14的内侧(与装置主体10内部相对的一侧)。顺便提及,实施例1中的后盖14、辊保持框架60、操作按钮70和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所需的塑性成型方法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树脂模制件。
首先,如图3、图6、图8等所示,后盖14是大致形成为具有矩形的外部形状的板状部件。用作打开/关闭后盖14的摆动动作的枢轴的铰链13形成在后盖14的下部的相反两侧。大致在后盖14的上端部的中心处形成有按钮设置部分141,以便操作按钮70的上部可以移动而向外部(后盖14的外侧)露出。按钮设置部分141形成为具有与操作按钮70的形状和尺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
另外,后盖14在其上下方向(沿着坐标轴Y的方向)上的大致中部中设置有位于左右方向(沿着坐标轴Z的方向)上的相反两侧的左右一对引导板144A和144B。引导板144A和144B包括上引导凹槽142和下引导凹槽143,这些引导凹槽形成为支撑辊保持框架60,以便辊保持框架60可以沿着箭头B1和B2所示的方向移动。每一个上引导凹槽142呈现上端敞开的U字形形状。每一个下引导凹槽143呈现下端敞开的U字形形状。
此外,后盖14设置有位于按钮设置部分141下方的相反(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引导板146A和146B。引导板146A和146B包括引导孔145,引导孔145支撑操作按钮70,以便操作按钮70可以沿着箭头B1和B2所示的方向移动。每一个引导孔145呈现长度与操作按钮70的容许移动范围对应的长孔形状。
如图4等所示,箭头B1和B2所示的方向是大致沿着方向C1的方向,方向C1是当后盖14摆动从而位于关闭位置时,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可以)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实施例1中的箭头B1和B2所示的方向与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向等同,并且与基于后盖14进行观察时主要构成该后盖的板状部件的平面大致平行。
图8等中的附图标记147表示用于安装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下部的安装板(肋板)。在安装板147中形成有插入孔147a,以便设置在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下部中的插入部分86分别插入并固定在插入孔147a中。另外,附图标记148表示用于保持与稍后将要进行描述的压力弹簧85B形成为一体的压力弹簧89的一个端部的保持部分。此外,附图标记149表示用于固定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上端部的固定板。
如图6、图7、图9等所示,辊保持框架60包括辊保持部分61、上(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纸张引导部分62A和下(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纸张引导部分62B。辊保持部分61将二次转印辊35大致保持在辊保持框架60的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部分中。纸张引导部分62A和62B作为辊保持部分61的上下延伸部而存在,并且沿着传送方向引导穿过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纸张9。
辊保持部分61包括主体部分61a和支承部分61b。主体部分61a形成为具有半圆筒形的弯曲表面。支承部分61b形成在主体部分61a的相反的两个端部中,以便支撑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二次转印辊35安装在辊保持部分61上,以便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下旋转: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穿过支承部分61b的支承孔,然后被拉出并通过支承件63可靠地固定在支承部分61b上。另外,上纸张引导部分62A和下纸张引导部分62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这样:沿着二次转印辊35的轴向D以预定间隔设置有板状的引导突出部(肋部)64,引导突出部64具有沿着纸张传送方向形成的弯曲的引导部分(边缘部分)。
另外,在辊保持框架60中,分别在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左侧部和下纸张引导部分62B的右侧部设置有可以分别插入并被引导至后盖14的引导凹槽142和143中的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形成为分别从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左侧部和下纸张引导部分62B的右侧部向外突出。突出部65和66中的每一个形成为直径大致等于(略微小于)引导凹槽142和143中的每一个的凹槽宽度的柱状。
此外,如图4、图10、图11等所示,在辊保持框架60中,在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上端部中设置有与操作按钮70的下表面部分(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接触的接触表面部分67。
另外,如图10、图11等所示,在辊保持框架60中,在辊保持框架60的与后盖14相对的区域的下部中相反的(左右)两个端部的略微向内的部分中设置有一对弹簧支承板部分68,以便弹簧支承板部分68接触并保持稍后将要进行描述的压力弹簧85A和85B的一部分。弹簧支承板部分68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能够使弹簧支承板部分68配合在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相应的弹簧接纳部分82A(82B)(稍后将要进行描述)中从而保持压力弹簧85A和85B。
如图5、图6、图9等所示,操作按钮70包括主体部分71以及形成在主体部分71的顶部上的操作部分72。
主体部分71设置为这样:在矩形的板状基片71a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中形成有侧板部分73A和73B,并且在基片71a的底部中形成有底板部分74。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与辊保持框架60中的接触表面部分67(图4和图13)相对并接触。操作部分72包括顶面部分72a以及通过台阶部分72b向后突出的侧面部分72c。
另外,在操作按钮70中,大致在主体部分71的侧板部分73A和73B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心部分设置有突出部75,突出部75插入并被引导至后盖14的引导孔145中从而在左侧和右侧突出。
此外,在操作按钮70中的上端部设置有缓冲部分76,该上端部也大致是操作部分72以及主体部分71的侧板部分73A和73B之间的加宽部分。当后盖14关闭时,缓冲部分76对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顶盖(外部部件)17的内表面侧的待缓冲部分18进行缓冲,以使操作按钮70停止移动。缓冲部分76呈现分别从操作部分72的侧表面向左和向右突出的台阶形状。如图3至图5等所示,待缓冲部分18形成为与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相对,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大致形成在顶盖17的后端部的中心部分中。
如图6、图7、图9、图10等所示,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分81;一对弹簧接纳部分82A和82B,其分别形成在主体部分8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的略微向内的一侧,以便接纳压力弹簧85A和85B;以及纸张引导部分83,其形成在主体部分81的上部中并且位于一对弹簧接纳部分82A和82B之间。
压力弹簧85A和85B是用于沿着箭头B1所示的方向(大致沿着将轴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的方向的方向)推压辊保持框架60的一对螺旋弹簧。可以将如下压力弹簧用作压力弹簧85A和85B中的一个弹簧85B:该压力弹簧通过从其下端部延伸的延长线部分85c与另一个弹簧部分89形成为一体。另一个弹簧部分89是用于使静电消除部件101接地的组成部件,静电消除部件101消除二次转印之后记录纸张9的背面上的静电并且设置在辊保持部分61的主体部分61a和上纸张引导部分62A之间的加宽部分中。具体来说,静电消除部件101和(导电的)压力弹簧85B(因而连同弹簧部分89)通过导电部件(导电弹簧)102彼此连接,从而当后盖14关闭时,与静电消除部件101电连接的弹簧部分89可以与装置主体10的接地的组成部分接触。
一对弹簧接纳部分82A和82B中的每一个由弹簧保持底板84和侧板85组成。弹簧保持底板84保持压力弹簧85A(85B)的下端部。侧板85包围压力弹簧85A(85B)的下侧部。纸张引导部分83中的每一个由多个板状的引导突出部组成,该多个引导突出部设置为叠置在辊保持框架60的下纸张引导部分62B中的下突出部66上。
另外,多个插入部分86设置在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主体部分81的下端部中。插入部分86插入并固定在形成于后盖14的安装板147中的插入孔147a中。此外,在主体部分81的上端部中形成有固定接纳部分87。形成在后盖14中的固定板149与固定接纳部分87接触从而固定在固定接纳部分87上。
如图4、图10至图14等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中设置有板簧部分90A和90B,以便板簧部分90A和90B与操作按钮70的下部接触。
如图11、图13等所示,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处于这样的状态:接触表面部分(板部分)67的一部分被切割成细长的板状件。具体来说,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接触表面部分67连续地设置的根部91以及作为从根部91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自由端的端部92。也就是说,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个是悬臂状的板簧。由于形成辊保持框架60的合成树脂(模制件)的挠性,自由端9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沿着箭头E1和E2所示的方向弯曲。
在自由端92的顶面侧设置有突出部93,以便突出部93在板簧部分90A(90B)不发生弯曲的状态下从接触表面部分67的表面向上突出。突出部93的沿着板簧部分90A(90B)的纵向的截面形状是三角形。突出部93的带尖的末端部93a是与操作按钮70的下部(主体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实际接触的部分(图14)。突出部93形成为这样:末端部93a具有相对于接触表面部分67的所需高度h。突出部93的高度h是用于决定板簧部分90A(90B)的弹簧力BF的大小的一个因素。
板簧部分90A和90B沿着左右方向(与二次转印辊35的轴向D等同)设置在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的两个位置。具体来说,板簧部分90A和90B设置在对称的位置,即板簧部分90A和90B沿着左右方向朝向相反的(左右)两侧与接触表面部分67的中心部分(也用作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中心部分)等距隔开。
另外,如图4、图10至图14等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中设置有钩状部分95A和95B。钩状部分95A和95B与操作按钮70的下部接触从而与操作按钮70连接。
当后盖14关闭时,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被位于定位凹槽50前方的引导斜面53引导并且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辊保持框架60也沿着同一方向移动。钩状部分95A和95B用于使操作按钮70同样和辊保持框架60一起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图16)。
如图13、图14等所示,钩状部分95A和95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从辊保持框架60的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壁面突出从而位于接触表面部分67上方,因此钩状部分95A(95B)可以与操作按钮70的主体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上表面74b接触。钩状部分95A(95B)和接触表面部分67之间的间隙(间隔距离)m设定为比操作按钮70的主体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的厚度大的值。这样,操作按钮70的主体部分71的底板部分74可以沿着箭头B1或B2所示的方向移动经过接触表面部分67和钩状部分95A(95B)之间的所需距离。钩状部分95A和95B中的每一个形成为与两个板簧部分90A和90B中的每一个的外侧位置相邻。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辊保持框架60(上纸张引导部分62A的左侧表面部分和下纸张引导部分62B的右侧表面部分)安装在左右一对引导板144A和144B上,并留有允许移动的间隙S(图7)。这样,辊保持框架60的沿宽度方向(沿着二次转印辊35的轴向D的方向)的相反的两个端部沿着箭头B1或B2所示的方向(当后盖14关闭时,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相对于后盖14移动不同的量,从而该保持框架总体上移动而沿着箭头J1或J2所示的方向倾斜。
另外,如图3、图12等所示,操作按钮70的操作部分72中的顶面部分72a形成为与位于装置主体10的顶盖17中的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周围的部分17a平滑地连续的平面形状。另外,操作部分72中的侧面部分72c形成为与后盖14的外表面平滑地连续的平面形状。
例如,以上述方式构造而成的辊保持框架60、操作按钮70、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等按照如下过程安装在后盖14的内侧。顺便提及,后盖14通过铰链13安装在形成于装置主体10的后侧的开口部分12上。
首先,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装在后盖14的内侧。具体来说,在压力弹簧85A和85B接纳在弹簧接纳部分82A和82B中之后,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中的插入部分86插入后盖14中的安装板147的插入孔147a中,并且固定接纳部分87固定在后盖14中的固定板149上。这样,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安装并固定在后盖14上。
继而,在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已经安装在后盖14上的条件下,辊保持框架60安装并连接在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顶部上。具体来说,在二次转印辊35安装在辊保持框架60中之后,在弹簧支承板部分68A和68B插入从压力部件保持框架80的弹簧接纳部分82A和82B露出的压力弹簧85A和85B的上部中的条件下安装辊保持框架60。纸张引导部分62A和62B中的上突出部65和下突出部66分别配合在后盖14中的引导板144A和144B的引导凹槽142和143中。
这样,辊保持框架60安装在后盖14上而可以沿着箭头B1和B2所示的方向移动。另外,压力弹簧85A和85B沿着箭头B1所示的方向(向上的方向)保持推压辊保持框架60。
最后,在辊保持框架60已经安装在后盖14上的条件下,操作按钮70与辊保持框架60的顶部接触从而安装在辊保持框架60上。具体来说,在作为操作按钮70的下部的底板部分74与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接触之后,突出部75配合在后盖14中的引导板146A和146B的引导孔145中。在此时,如图14等所示,操作按钮70的底板部分74插入接触表面部分67以及钩状部分95A和95B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底板部分74的下表面74a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接触。
这样,操作按钮70安装在后盖14上而可以沿着箭头B 1和B2所示的方向移动。另外,操作按钮70的底板部分74插入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以及钩状部分95A和95B之间而与板簧部分90A和90B保持接触。另外,在操作按钮70中,操作部分72得到保持而设置在后盖14的按钮设置部分141中。
接下来,对后盖14的打开/关闭操作进行描述。
图3和图4示出了后盖14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状态。由于在此时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进入设置在装置主体10一侧的定位凹槽50中并且在定位凹槽50中位置得到保持,所以后盖14的位置通过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辊保持框架60保持固定(持续地固定在关闭位置)。
另外,在此时,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沿着箭头B1所示的向上的方向(沿着轴部分36进入定位凹槽50的方向C2的方向)推压辊保持框架60,从而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可靠地保持在定位凹槽50中。另外,压力F2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支撑辊32b施加在二次转印辊35上,从而二次转印辊35保持推压在定位凹槽50的第一侧壁部分50a(图5)上。
此外,在此时,由于被压力弹簧85A和85B推压的辊保持框架60在接触表面部分67中与操作按钮70接触,所以操作按钮70受到推压并且沿着箭头B1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动。这样,操作按钮70的缓冲部分76对顶盖17的待缓冲部分18进行缓冲,因此阻碍操作按钮70移动从而使操作按钮70保持静止。在此时,操作按钮70的操作部分72中的顶面部分72a从顶盖17的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向外部露出,并且形成与位于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的周围的顶盖部分17a平滑地连续的平面(图3和图12)。
随后,当后盖14打开时,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首先,如图15所示,操作者用手沿着箭头M1所示的向下的方向按下操作按钮70。这样,操作按钮70顺着引导孔145沿着箭头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动。
在此时,作为操作按钮70的下部的底板部分74与被压力弹簧85A和85B推压的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接触并对接触表面部分67进行缓冲,从而操作按钮70和辊保持框架60一起克服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沿着箭头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动。
在此时,操作按钮70的底板部分74在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中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接触,从而板簧部分90A和90B发生弹性变形而朝向向下的方向E1弯曲,并且底板部分74最终与接触表面部分67的表面直接接触(具体来说,底板部分74与钩状部分95A和95B下方的止动突起103接触)。这样,操作按钮70向下推压辊保持框架60的力传递到辊保持框架60。另外,由于突出部75与引导孔145的下端部145a接触,所以操作按钮70停止沿着箭头B2所示的向下的方向移动。
另外,尽管操作按钮70的沿着箭头B2所示方向的移动力通过板簧部分90A和90B传递到辊保持框架60,然而板簧部分90A和90B设置在关于接触表面部分67的中心部分的对称位置,因此移动力可以传递到辊保持框架60而不会在左右两侧之间产生不平衡。这样,不仅操作按钮70而且辊保持框架60可以沿着引导孔145以及引导凹槽142和143平稳地移动。
因此,辊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钮70一起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沿着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1移动。当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随后完全退出定位凹槽50时,后盖14进入绕着铰链13沿着箭头A1所示的方向(打开的方向)枢转的状态。在此时,操作按钮70中的缓冲部分76与顶盖17的待缓冲部分18分离。
因此,如图5所示,后盖14相对于装置主体10倾斜从而使装置主体10的开口部分12向外部敞开。在打开的后盖14中,辊保持框架60受到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的推压而沿着箭头B1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动。另外,由于辊保持框架60在接触表面部分67中与操作按钮70的下部接触,所以操作按钮70也沿着箭头B1所示的向上的方向移动。
在此时,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通过板簧部分90A和90B的突出部93与操作按钮70的底板部分74接触,板簧部分90A和90B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沿着箭头E2所示的恢复方向移动。另外,由于突出部75与引导孔145的上端部145b接触,所以操作按钮70的沿着箭头B1所示向上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阻碍而停止。操作按钮70的操作部分72的顶面部分72a从后盖14的上端部14a略微突出
(见图6和图16)。
随后,当后盖14关闭时,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首先,如图16所示,操作者用手沿着箭头M2所示的关闭方向推动后盖14。在此时,操作者可以触碰和按压操作按钮70,但是操作者不是必须操作操作按钮70本身。当后盖14绕着铰链13沿着箭头A2所示的方向(关闭方向)枢转而靠近装置主体10的开口部分12前方的位置时,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与定位凹槽50前方的引导斜面53接触。
在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与引导斜面53接触之后,当后盖14进一步受到推动并沿着关闭方向A2摆动时,轴部分36在与相对于后盖14的移动方向向下倾斜的引导斜面53接触的同时移动,从而轴部分36受到向下推压的力。因此,二次转印辊35和辊保持框架60一起(克服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当辊保持框架60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时,接触表面部分67中的钩状部分95A和95B与操作按钮70的底板部分74接触,从而钩状部分95A和95B与操作按钮70连接。这样,操作按钮70和辊保持框架60一起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
当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随后到达引导斜面53的端点部分(也用作定位凹槽50的上端部50d)时,二次转印辊35通过辊保持框架60受到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从而沿着箭头B1所示的方向受到推压。因此,轴部分36沿着方向C2进入定位凹槽50中,从而轴部分36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
在此时,如图16所示,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从轴部分36与引导斜面53接触的位置P1到定位凹槽50的上端部50d移动经过距离L(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的移动距离)。因此,辊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钮70也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移动经过与距离L大致相等的距离,该距离与轴部分36的移动距离L对应。
这样,可以防止操作按钮70中的操作部分72的顶面部分72a从后盖14的上端部14a突出。另外,操作按钮70移动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缓冲部分76不对装置主体10的顶盖17的待缓冲部分18进行缓冲,而缓冲部分76可以移动到与待缓冲部分18的下表面略微向下隔开的位置。如图4所示,当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6随后进入定位凹槽50并且沿着方向C2移动而配合在定位凹槽50中时,操作按钮70被辊保持框架60推压而沿着箭头B1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缓冲部分76对待缓冲部分18进行缓冲并且保持静止。这样,当后盖14关闭时,可以平稳地执行关闭操作而无需操作操作按钮70。
在操作按钮70中,操作部分72的顶面部分72a位于顶盖17的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内部并向外部露出。在该情况下,顶面部分72a呈现为与位于按钮露出切口部分19的周围的顶盖部分17a平滑地连续的平面(图3)。结果,操作按钮70与顶面部分17等很好地对齐,从而良好地保持包括操作按钮70在内的周围的外观。
如上所述,后盖14如图3和图4所示关闭和固定。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后盖14将要关闭或者已经关闭时,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各个图像形成装置或在同一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位移和移动从而主要沿着轴部分36进入/或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1/C2改变。因此,当改变单元支撑框架55的状态以校正中间转印带31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期间的蛇形或单侧行进时,形成在支撑框架55中的定位凹槽50(槽底部分50c)本身的位置可以精确地沿着轴部分36进入/退出定位凹槽50的方向C1/C2发生位移和移动。发生上述位移时的移动通常可以是在横向上不对称的。由于后盖14本身较薄或者对后盖14的增强存在限制,所以当后盖14的机械强度降低时,发生该改变的可能性变高。
二次转印辊35的位移是根据原正确安装位置的位移(移动)。因此,二次转印辊35通常布置在(对齐或调整至)二次转印位置,从而二次转印辊35可以执行良好的二次转印。此外,当定位凹槽50本身发生位移时,辊保持框架60受到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的推压,从而二次转印辊35的轴部分35随着定位凹槽50的位置发生位移。于是,二次转印辊35布置在正确的二次转印位置,使得二次转印辊35可以执行良好的二次转印。
另一方面,当二次转印辊35发生位移时,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辊保持框架60的位置(状态)也沿着箭头B1或B2所示的方向改变。此外,由于辊保持框架60在接触表面部分67中与操作按钮70的下部(底板部分74)接触,所以存在辊保持框架60的位移甚至传递至操作按钮70的可能性。
当辊保持框架60的位移传递至操作按钮70从而使得操作按钮70的位置(状态)沿着箭头B1或B2所示的方向改变时,操作按钮70由于缓冲部分76不能正常地进行缓冲而总体上倾斜。因此,操作部分72的顶面部分72a不形成与顶盖17连续的平面,从而在顶面部分72a与顶盖17之间形成台阶。于是,降低了外观的质量。此外,当操作按钮70不在正常状态下接触待缓冲部分18而保持静止时,操作按钮70的状态改变会影响后盖14,从而操作按钮70与装置主体10的与后盖14相邻的另一个盖子(例如后盖部分、顶盖17等其他外部部件)的对齐状态劣化。
在图像形成部分1中,辊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钮70借助板簧部分90A和90B彼此连接。因此,即使当辊保持框架60因二次转印辊35的对齐而发生位移时,也能利用接触表面部分67中的板簧部分90A和90B的弹性变形对辊保持框架60的位移(移动)进行缓冲(吸收或消除),从而防止该位移传递至操作按钮70。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后盖14关闭时,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可以正常调整,并且操作按钮70可以保持与顶盖17的待缓冲部分18正常接触,而不会受到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状态的影响。下面详细描述二次转印辊35,当后盖14关闭时,二次转印辊35保持在设置于装置主体10一侧的定位凹槽50中,从而二次转印辊35可以设置在正常位置而不会受后盖14的刚度的影响。
因此,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保证良好的二次转印并且可以防止在后盖14关闭时降低外观的质量。
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辊保持框架60安装成可以在如下状态下发生位移:辊保持框架60的相反的(左右)两个端部沿着箭头B1或B2的方向移动不同的量并且相对于后盖14总体上倾斜,从而二次转印辊35也通常为了对齐而发生位移。然而,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存在板簧部分90A和90B,所以也难以将由于二次转印辊35的位移产生的辊保持框架60的位移传递至操作按钮70。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后盖14关闭时,辊保持框架60根据二次转印辊35的位移而移动从而板簧部分90A和90B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如图4所示,各个板簧部分90A和90B根据其本身的变形量产生弹性恢复力(弹簧力)BF,从而弹簧力BF对与板簧部分90A(90B)(的突出部93)接触的操作按钮90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反作用力HF产生于设置有板簧部分90A和90B的辊保持框架60中。这样,当板簧部分90A和90B发生弹性变形时,辊保持框架60在反作用力HF的作用下移动从而沿着箭头B2所示的方向被推回。因此,存在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也发生改变的内在可能性(从而使得位置精度降低)。
就这方面而言,在实施例1中作出设置以保持如下关系:由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HF比压力弹簧85A和85B的弹簧力F1弱(HF<F1)。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后盖14关闭时,不存在由于板簧部分90A和90B的反作用力BF而使辊保持框架60沿着箭头B2的方向被推回的担心。因此,可以保持二次转印辊35的位置精度。
[其它实施例]
虽然在板簧部分设置为辊保持框架60的接触表面部分67的弹性缓冲部件的情况下描述了实施例1,但是板簧部分也可以设置在操作按钮70的下部(例如,底板部分74)中而不是设置在接触表面部分67中。
各个弹性缓冲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弹性缓冲部件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例如,弹性缓冲部件可以通过安装螺旋弹簧、板簧等来形成。当弹性缓冲部件在该情况下发生弹性变形时,优选地进行构造从而可以获得如下状态:辊保持框架60和操作按钮70在它们的无弹性变形接触部分彼此进行接触。
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引导斜面53设置在定位凹槽50的后盖14一侧附近的外侧部分中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作出能够省去引导斜面53的构造。当后盖14在该情况下关闭时,操作者不得不执行沿着箭头B2的方向向下按压操作按钮70的操作。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地设置钩状部分95A和95B。
虽然已经描述了二次转印辊35用作保持在后盖上的旋转体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任意其它旋转体作为另一选择。例如,可以使用一次转印辊、送纸辊等作为其它旋转辊。用于保持旋转体的开闭盖不限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0后部的后盖14。可以使用布置在装置主体10任意其它部分处的开闭盖作为另一选择。
虽然优选地将利用图像形成器件20来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用作本发明所针对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也可以使用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另一选择。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使用除了电子照相法以外的任何其它方法作为图像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喷墨法或热转印法作为替代。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其包括:
开口部分,其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向外部敞开;以及
开闭盖,其摆动以打开/关闭所述开口部分;
定位凹槽,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
旋转体,其包括轴部分,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关闭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轴部分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旋转体保持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以便能够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并且保持所述旋转体以便所述旋转体能够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中旋转;
压力部件,其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以及
操作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以便能够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
其中,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打开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以便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推压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并且
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关闭所述开口部分的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与被所述压力部件推压的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接触,从而使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接触并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静止,并且
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和所述操作部件通过弹性缓冲部件彼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缓冲部件设定为保持下述关系:由于所述弹性缓冲部件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比所述压力部件的推压力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布置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或所述开闭盖的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缓冲部件中的每一个弹性缓冲部件形成为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或所述开闭盖的一部分中的悬臂状板部分,所述悬臂状板部分包括作为自由端的端部和设置在所述端部中的接触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安装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移动:沿着所述旋转体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的两个端部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退出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不同的量,以便使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总体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定位凹槽的外部的靠近所述开闭盖的位置设置有引导斜面,
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与所述引导斜面接触以使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然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被所述引导斜面引导而配合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在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中设置有接触连接部分,并且
当所述旋转体保持部件通过所述引导斜面的引导而沿着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轴部分进入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接触连接部分与所述操作部件的一部分接触以便与所述操作部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面部分中设置有切口部分,以便当所述开闭盖摆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件接纳在所述切口部分中,并且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顶面部分,当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接触并保持静止时,所述操作部件的顶面部分从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面部分中的切口部分中露出,并且所述操作部件的顶面部分形成为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存在于所露出的顶面部分周围的顶面部分平滑地连续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由二次转印辊形成,所述二次转印辊在与中间转印体接触的同时旋转,所述中间转印体传送由至少一种显影剂形成的未定影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73724A JP5471701B2 (ja) | 2010-03-26 | 2010-03-2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73724 | 2010-03-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0710A CN102200710A (zh) | 2011-09-28 |
CN102200710B true CN102200710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4656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59203.6A Active CN102200710B (zh) | 2010-03-26 | 2010-11-18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21063B2 (zh) |
JP (1) | JP5471701B2 (zh) |
CN (1) | CN1022007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49158B2 (en) * | 2010-10-21 | 2014-09-3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ransfer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821465B2 (ja) * | 2011-09-22 | 2015-11-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転写装置 |
EP2587314B1 (en) * | 2011-10-26 | 2020-09-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KR101941554B1 (ko) * | 2011-10-26 | 2019-01-24 |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5638039B2 (ja) * | 2011-11-03 | 2014-12-10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4316B2 (ja) * | 2012-03-22 | 2016-09-2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開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9908B2 (ja) * | 2012-04-13 | 2016-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78739B2 (ja) * | 2012-04-26 | 2016-08-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6202B2 (ja) * | 2012-11-21 | 2017-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39602A (ja) * | 2013-01-21 | 2014-07-3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8358B2 (ja) * | 2013-01-21 | 2016-07-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031461B2 (en) * | 2013-03-15 | 2015-05-1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ransfer roll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6303640B2 (ja) * | 2014-03-13 | 2018-04-0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291954B1 (en) * | 2015-02-17 | 2016-03-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641736B2 (ja) * | 2015-06-22 | 2020-02-0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939216B2 (ja) * | 2017-08-01 | 2021-09-2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1518635B2 (en) * | 2019-03-22 | 2022-12-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ransport device including a cover having a frame engagement feature |
JP7543665B2 (ja) | 2019-03-22 | 2024-09-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4650A (zh) * | 2007-12-17 | 2009-06-24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1405A (ja) | 1996-07-15 | 1998-02-03 |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469503B2 (ja) | 1999-05-24 | 2003-11-25 | 株式会社東芝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735045B2 (ja) * | 2001-03-21 | 2006-01-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96927A (ja) * | 2001-03-29 | 2002-10-0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40329A (ja) * | 2003-02-07 | 2004-08-26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70107B2 (ja) * | 2004-11-04 | 2009-05-27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391993B2 (en) * | 2005-10-26 | 2008-06-24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interlocked mechanism |
US7460814B2 (en) * | 2005-10-26 | 2008-12-02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device having an opening/closing cover |
JP4724002B2 (ja) | 2006-01-06 | 2011-07-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40834A (ja) * | 2006-03-08 | 2007-09-20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32228B2 (ja) * | 2006-04-28 | 2011-07-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128108A (ja) | 2007-01-09 | 2007-05-2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4290B2 (ja) * | 2007-07-17 | 2012-07-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58483B2 (ja) * | 2007-12-03 | 2013-03-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部材搬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34347B2 (ja) * | 2007-12-04 | 2013-0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01456B2 (ja) * | 2008-06-04 | 2013-06-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3-26 JP JP2010073724A patent/JP54717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0-15 US US12/905,705 patent/US85210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0-11-18 CN CN201010559203.6A patent/CN1022007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4650A (zh) * | 2007-12-17 | 2009-06-24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236059A1 (en) | 2011-09-29 |
US8521063B2 (en) | 2013-08-27 |
JP2011209316A (ja) | 2011-10-20 |
JP5471701B2 (ja) | 2014-04-16 |
CN102200710A (zh) | 2011-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071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1221234B (zh) | 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 |
US805059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echanism for reliably mounting a process unit | |
CN101135869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装配到该装置上的处理单元及潜像写入装置 | |
US7272341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2725428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ow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developing unit in the same | |
CN10155160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EP2570860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3454885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1846927A (zh) | 调色剂盒安装结构、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849155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US791240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units | |
JP474820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440072C (zh)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US20130107282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1017332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03539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010244B2 (en)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having photosensitive drum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
CN103869656A (zh) | 卡纸移除装置、成像设备及卡纸移除方法 | |
US1205043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cilitating detachment of toner cartridge from process cartridge attached to housing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WO2021183383A1 (en) | Structure for adjusting paper path gap using the roller moving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paper | |
WO2023219643A1 (en) | Fusing device comprising replaceable part | |
JP2010224049A (ja) | 交換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