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398B -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398B
CN102193398B CN201110009976.1A CN201110009976A CN102193398B CN 102193398 B CN102193398 B CN 102193398B CN 201110009976 A CN201110009976 A CN 201110009976A CN 102193398 B CN102193398 B CN 102193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urning axle
membrane element
discrete part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99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398A (zh
Inventor
大桥广章
西村亮二
柏本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3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3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3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07Developer solid type two-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被安装在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并用于分散从漏斗或容器等调色剂收存容器补充给显影装置等的调色剂。调色剂分散部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分散用突起,所述分散用突起通过将在单侧形成有多个切痕的可挠性的膜部件的所述切痕朝外而将所述膜部件缠绕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而形成,通过使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来分散与所述分散用突起接触的块状的调色剂。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会产生脱毛或细丝等、且具有简单结构的调色剂分散部件。

Description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安装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用于分散从漏斗或容纳器具等调色剂收存容器向显影装置等补充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所搭载的显影装置中,为了使维修管理容易,预先在显影装置内填充一定量的调色剂,一旦调色剂用完,则更换每个显影装置。但是,从经济上的观点出发,不能频繁地更换显影装置,故为了某种程度地形成多张图像则不得不增大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的容量,因此在上述的方式中难以使显影装置小型化。因此,为了实现显影装置的小型化,有人提出了从外部供应调色剂的方式的显影装置。
在这样的调色剂供应式的显影装置中,当调色剂的流动性根据使用环境等而降低了时,块状的调色剂有时会被补充到显影装置内。因此,块状的调色剂和存在于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的混合性变差,显影辊上所形成的显影剂薄层会产生混乱,从而可能会产生图像浓度不均或模糊等不良情况。
因此,提出了通过使用植毛辊或海绵辊预先分散补充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从而抑制产生图像不良的各种技术。例如,在相关技术1和2中,公知有在调色剂漏斗和显影装置之间配置有调色剂补充刷的显影装置。另外,在相关技术3中,公知有在调色剂漏斗和显影装置之间配置有海绵状的调色剂补充辊以及防止调色剂补充辊堵塞的带电刷辊的显影装置。
但是,在如相关技术1、2那样使用植毛刷辊来作为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脱毛,在如相关技术3那样使用海绵辊来作为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海绵的细丝。并且,成为细丝的海绵屑或脱毛进入到显影装置内,并被夹持在显影辊与限制刮板的间隙(显影剂限制部)中,从而存在会产生纵纹状的中空图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使从调色剂容纳容器补充的调色剂成为分散状态并且不会产生脱毛或细丝的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该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形成在该旋转轴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分散用突起,通过使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以所述旋转轴绕为中心旋转,来分散与所述分散用突起接触的块状的调色剂,所述分散用突起通过将在单侧形成有多个切痕的可挠性的膜部件的所述切痕朝外而将所述膜部件缠绕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而形成。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由本发明得到的具体优点根据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中间漏斗到显影装置的调色剂补充路径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2中的显影装置的截面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机构的平面图;
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膜部件的展开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中表示将双面胶带56粘贴成与切痕53的基端部53a重叠的状态的膜部件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膜部件的展开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分散用突起在旋转轴方向上的间距a和分散用突起对旋转轴的投影长度b的关系的部分放大图;
图12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纵截面图;
图14A和图14B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变形例,并且是表示在旋转轴的外周面设置螺旋状的突条代替台阶部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5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变形例,并且是表示在旋转轴的外周面描绘了螺旋状的标记线而代替台阶部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6是用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膜部件的展开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包括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供应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截面图。在图1中,100是图像形成装置,这里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数码复合机。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进行复印动作时,在数码复合机主体2内的图像形成部3中,在图中A方向上旋转的感光鼓5被带电单元4均匀带电。接着,通过基于由图像读取部6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的、来自曝光装置(激光扫描单元等)7的激光束在感光鼓5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8在静电潜像上附着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像。从调色剂容器9经由中间漏斗25向该显影装置8供应调色剂。
朝向如上所述形成有调色剂像的感光鼓5,从供纸机构10经由纸张运送路径11和校准辊对12将纸张以预定的定时运送到图像形成部3。并且,在该图像形成部3中,感光鼓5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辊13(图像转印部)转印到纸张上。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从感光鼓5分离,被运送到具有定影辊对14a的定影部14,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经过了定影部14的纸张被送往在多个方向上分叉的纸张运送路径15,运送方向被设置于纸张运送路径15的分叉点的具有多个路径变换引导器的路径变换机构21、22分开。被分开的纸张直接(或者被送往纸张运送路径16并被双面复印之后)经由排出辊对20a或排出辊对20b排到包括第一排出盘17a、第二排出盘17b的纸张排出部。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清洁装置18的下游侧设置有去除感光鼓5表面的残留电荷的除电装置。并且,供纸机构10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数码复合机主体2上,并包括收存纸张的多个供纸盒10a、10b以及设置在所述供纸盒的上方的手动供纸机构(辅助单元)10c,所述供纸机构通过纸张运送路径11与包括感光鼓5和显影装置8等的图像形成部3连结。在图像读取部6的上端设置有对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按压保持的、可开闭的压纸卷轴(原稿按压部件)23。
纸张运送路径15具体地说被构成为在定影辊对14a的下游侧首先分叉为左右两股,一个路径(在图1中向右方分叉的路径)与第一排出盘17a连通。并且,另一个路径(在图1中向左方分叉的路径)经由运送辊对19上下分叉,其中一个路径(在图1中向左方分叉的路径)与第二排出盘17b连通。与此相对,另一个路径(在图1中向下方分叉的路径)与纸张运送路径16连通。
图2是表示从中间漏斗到显影装置的调色剂补充路径的截面图,图3是显影装置的侧面截面图。另外,图2示出了从图1的背面侧看到的状态,显影装置8和中间漏斗25的配置与图1左右相反。
如图2所示,在中间漏斗25内配置有搅拌桨(未图示)以及运送螺旋体40,通过搅拌桨在预定方向上旋转,贮存在调色剂容器9内的调色剂被搅拌并被引导到运送螺旋体40。
运送螺旋体40具有在支承轴40a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翼40b的结构。支承轴40a的一端与齿轮系连结,通过运送螺旋体40被驱动机构41旋转驱动,由此从设置在调色剂容器9的底面的调色剂供应口43经由调色剂分散装置45向显影装置8供应调色剂。
接着,详细叙述显影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8包括收存双成分显影剂(以下简称为显影剂)的显影容器30。显影容器30被间隔壁30a、30b划分成搅拌运送室31、供应运送室32、以及回收运送室33。在搅拌运送室31和供应运送室32中,将从调色剂容器9(参照图1)经由中间漏斗25(参照图2)供应的调色剂(正带电调色剂)与载体混合并搅拌,用于使调色剂带电的搅拌运送螺旋体35a和供应运送螺旋体35b被配置成能够分别旋转。另外,在回收运送室33中可旋转地配置有回收运送螺旋体35c,所述回收运送螺旋体35c用于运送从磁辊37(后述)剥下的显影剂。
并且,显影剂被搅拌运送螺旋体35a和供应运送螺旋体35b搅拌,同时在轴向(图3的纸面表里方向)上被运送,并经由形成于间隔壁30a的两端部的显影剂通过路径(未图示)而在搅拌运送室31、供应运送室32之间循环。另外,从磁辊37(后述)剥下的显影剂被回收运送螺旋体35c在回收运送室33内沿轴向运送,并且从形成于间隔壁30b的一端的连通部(未图示)与供应运送室32内的显影剂合流。即,通过搅拌运送室31、供应运送室32、回收运送室33、显影剂通过路径以及连通部在显影容器30内形成了显影剂的循环路径。
显影容器30向图2的右斜上方延伸,在显影容器30内在供应运送螺旋体35b的上方配置磁辊37,显影辊38相对配置在磁辊37的右斜上方。并且,显影辊38在显影容器30的开口侧(图2的右侧)与感光鼓5(参照图1)相对,磁辊37绕其旋转轴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显影辊38绕其旋转轴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搅拌运送室31中面对搅拌运送螺旋体35a而配置有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作为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使用了对显影容器30内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形成的双成分显影剂的导磁率进行检测的导磁率传感器。这里,所谓调色剂浓度是指调色剂相对于显影剂中的磁性载体的比率(T/C),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检测出显影剂的导磁率,并将相当于该检测结果的电压值输出到控制部(未图示)。并且,根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的输出值来确定调色剂浓度。控制部根据被确定的调色剂浓度向驱动机构41(参照图2)发送控制信号,从调色剂补充口向显影容器30内补充预定量的调色剂。
传感器输出值根据调色剂浓度而变化,调色剂浓度越高,调色剂相对于磁性载体的比率越高,不导磁的调色剂的比例增加,因此输出值越低。另一方面,调色剂浓度越低,调色剂相对于载体的比率越低,导磁的载体的比例增加,因此输出值越高。
磁辊37包括在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非磁性的旋转套筒以及旋转套筒所包含的具有多个磁极的固定磁体。
显影辊38包括在图2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圆筒状的显影套筒以及固定在显影套筒内的显影辊侧磁极,磁辊37和显影辊38在其面对位置(相对位置)具有预定的间隔。显影辊侧磁极的极性不同于与固定磁体相对的磁极(主极)。
另外,在显影容器30中沿磁辊37的长度方向(图2的纸面表里方向)安装有限制刮板36,限制刮板36位于在磁辊37的旋转方向(图中顺时针)比显影辊38和磁辊37的相对位置靠上游的一侧。并且,在限制刮板36的顶端部与磁辊37的表面之间形成有很小的间隙(间隔)。
向显影辊38施加直流电压(以下称为Vslv(DC))以及交流电压(以下称为Vslv(AC)),向磁辊37施加直流电压(以下称为Vmag(DC))以及交流电压(以下称为Vmag(AC))。这些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从显影偏压电源经由偏压控制电路(均未图示)施加到显影辊38和磁辊37。
如上所述,显影剂被搅拌运送螺旋体35a以及供应运送螺旋体35b搅拌,同时在显影容器30内的搅拌运送室31以及供应运送室32中循环,使调色剂带电,通过供应运送螺旋体35b将显影剂运送到磁辊37。然后,在磁辊37上形成磁刷(未图示),磁辊37上的磁刷被限制刮板36限制层厚之后,被运送到磁辊37和显影辊38的相对部分。磁刷通过施加到磁辊37的Vmag(DC)和施加到显影辊38的Vslv(DC)的电位差ΔV、以及磁场而在显影辊38上形成调色剂薄层。
显影辊38上的调色剂层厚根据显影剂的电阻或磁辊37和显影辊38的转速差等而变化,但是能够根据ΔV进行控制。一旦增大ΔV,则显影辊38上的调色剂层变厚,一旦减小ΔV,则显影辊38上的调色剂层变薄。显影时的ΔV的范围一般在100V~350V左右较为适宜。
通过磁刷形成在显影辊38上的调色剂薄层通过显影辊38的旋转而被运送到感光鼓5的与显影辊38的相对部分。由于向显影辊38施加Vslv(DC)以及Vslv(AC),因此调色剂通过显影辊38和感光鼓5之间的电位差而向感光鼓5侧飞溅,从而感光鼓5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
未用于显影而剩下的调色剂再次被运送到显影辊38和磁辊37的相对部分,并被磁辊37上的磁刷回收。然后,磁刷在固定磁体的同极部分被从磁辊37剥下之后,下落到回收运送室33内。回收运送室33内的显影剂被回收运送螺旋体35c在轴向上运送,并从连通部27与供应运送室32内的显影剂合流。
之后,基于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的输出从调色剂补充口补充预定量的调色剂,该调色剂在供应运送室32和搅拌运送室31中循环的期间再次以适当的调色剂浓度成为被均匀带电的双成分显影剂。该显影剂再次被供应搅拌螺旋体35b供应到磁辊37上,形成磁刷并被运送到限制刮板36。
图4和图5是调色剂分散机构的立体图以及平面图。参照图2、图4以及图5来说明调色剂分散机构的结构。调色剂分散机构45包括壳体46以及可旋转地被支承在壳体46内的调色剂分散部件47。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图4和图5敞开壳体46的上表面而成为能够看见内部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壳体46的上表面形成有调色剂投入口46a,在壳体46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显影装置8的调色剂补充口连通的调色剂排出口46b。一旦根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9的输出而从调色剂投入口46a向调色剂分散机构45内投入了预定量的调色剂,则块状的调色剂在通过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旋转而被分散之后,被从调色剂排出口46b排出,并补充到显影装置8内。另外,在调色剂投入口46a上附设有通过中间漏斗25的安装而敞开、通过中间漏斗25的取下而关闭的开闭部件(未图示)。
调色剂分散部件47在旋转轴47a的外周面形成了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多个分散用突起47b。旋转轴47a的一端向壳体46的外侧延伸,并固定有驱动输入齿轮50。驱动输入齿轮50与驱动机构41(参照图2)内的齿轮系连结。另外,分散用突起47b的顶端被配置成与调色剂排出口46b的开口边缘接触。
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分散用突起的展开图,图7是将图6的分散用突起螺旋状地卷绕在旋转轴上而成为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分散部件47在带状的膜部件51的长度方向的单侧(在图6中为上侧)形成多个切痕53,在将未形成切痕53的部分作为固定部54并将切痕53朝外的情况下将膜部件51螺旋状地缠绕在旋转轴47a的外周面,从而成为分散用突起47b。
如图6所示,切痕53被倾斜形成,而不是垂直于膜部件51的长度方向。由此,当将膜部件51缠绕在旋转轴47a的外周面上时,纳入了切痕53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47a以一定的角度立起,因此不必用手展开,即可均匀且容易地形成分散用突起47b。分散用突起47b相对于旋转轴47a的立起角度可以根据切痕53的角度而任意地调整。
另外,在膜部件51的两端部形成有卡合突起55,在旋转轴47a的外周面的两处突出设置有卡合部57,卡合突起55与卡合部57卡合。另外,在膜部件51的固定部54的整个长度方向上粘贴有双面胶带56。当组装调色剂分散部件47时,将膜部件51的一端的卡合突起55插入到一个卡合部57的缝57a中,在将膜部件51缠绕在旋转轴47a上的同时,用双面胶带将其粘贴在旋转轴47a上,最后将另一端的卡合突起55插入到另一个卡合部57的缝57a中,由此能够将膜部件51简单地固定在旋转轴47a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与从中间漏斗25(参照图2)向调色剂投入口46a投入调色剂的定时相一致来旋转调色剂分散部件47,从而分散用突起47b的顶端与壳体46的内表面或调色剂排出口46b的开口边缘接触而摆动,从而能够将从调色剂投入口46a进入到壳体46内的块状的调色剂有效地分散到一个粒子单位。
另外,由于通过膜部件51形成分散用突起47b,因此不会如植毛刷辊或海绵辊那样产生脱毛或海绵的细丝,因此成为耐久性优良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另外,不会由于调色剂分散部件47而产生异物进入到显影容器30内的情况,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异物夹持在限制刮板36与磁辊37的间隙中而引起的中空图像等图像不良。作为膜部件51的材质,优选可挠性、复原性(弹性)优良的PET膜或聚氨酯片等。
另外,当将膜部件51缠绕在旋转轴47a上而形成了调色剂分散部件47时,向分散用突起47b施加负荷,切痕53进一步裂开,分散用突起47b也有可能被弄碎。因此,当将双面胶带56粘贴在固定部54上时,如图8所示优选双面胶带56以与切痕53的基端部53a重叠的方式粘贴。通过这样粘贴,切痕53的基端部53a被双面胶带56加强,因此能够防止分散用突起47b被弄碎。
图9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分散用突起的展开图,图10是将图9的分散用突起卷绕在旋转轴上而成为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9所示的扇形的膜部件51的外周边缘向内侧形成多个切痕53,将膜部件51的未形成切痕53的内周缘部作为固定部54,在固定部54上粘贴双面胶带56。通过将该膜部件51以预定的间距在旋转轴47a上圆锥状地缠绕多个(这里为九个)而形成分散用突起47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不会由于调色剂分散部件47而产生异物进入到显影容器30内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中空图像等不良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47中,分散用突起47b通过多个膜部件51形成,因此能够改变在一个调色剂分散部件47中形成分散用突起47b的膜部件51的厚度或硬度(コシ)。因此,能够任意调整调色剂分散部件47在长度方向上的分散性。另外,当分散用突起47b由于时间变化等而部分地劣化时,只要更换劣化部分的膜部件51即可,因此也可以提高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维修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47中,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长度方向上的调色剂运送力与螺旋状地配置分散用突起47b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稍稍下降。因此,当扩大调色剂排出口46b的开口宽度而从整个开口宽度供应调色剂时,更优选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螺旋状地配置分散用突起47b。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8相同,优选以与切痕53的基端部53a重叠的方式粘贴双面胶带56。
图11A和图1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截面放大图。如图11A所示,当旋转轴47a的推入方向上的分散用突起47b的间距a与从垂直于旋转轴47a的方向观看的分散用突起47b的投影长度b的关系是a≥b时,从调色剂投入口46a投入的块状的调色剂会从分散用突起47b的间隙中挤过,从而可能没有被充分分散便从调色剂排出口46b被补充到显影装置8内。
与此相对,如图11B所示,当a<b时,从调色剂投入口46a投入的块状的调色剂必须接触分散用突起47b,从而可以被在长度方向上运送,同时被细细地分散。因此,优选将分散用突起47b相对于旋转轴47a倾斜预定量而固定,以成为a<b的关系。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如图11B那样进行固定,使得分散用突起47b的间距a和投影长度b满足a<b,由此能够与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一样通过分散用突起47b的摆动有效地分散块状的调色剂。
另外,分散用突起47b的间距a越小,分散用突起47b的密度越高,分散用突起47b的投影长度b(刷长度)越大,分散用突起47b的可分散区域越大,因此调色剂的分散效果也变高。因此,通过根据壳体46的调色剂投入口46a和调色剂排出口46b的配置来部分地改变分散用突起47b的间距a和投影长度b,从而能够恰当地设定调色剂分散机构45的分散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膜部件51的固定部54的宽度w1(参照图6、图9),来调整分散用突起47b的间距a。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膜部件51相对于旋转轴47a的缠绕角度来调整间距a。另外,可以通过改变膜部件51的切痕53的长度w2(参照图6、图9)来调整分散用突起47b的投影长度b。
图12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立体图。图13是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截面图。膜部件51的结构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轴47a的缠绕膜部件51的部分形成有螺旋状的台阶部60。另外,台阶部60的间距p与膜部件51的固定部54的宽度w1大致相等。
通过沿图12和图13所示的旋转轴47a的台阶部60缠绕膜部件51,能够以预定的间距有效地缠绕膜部件51,从而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组装操作性得以提高。另外,如图12所示,台阶部60向旋转轴47a的外径方向倾斜,因此当缠绕了膜部件51时,切痕53容易扩展。由此,能够使分散用突起47b相对于旋转轴47a以大角度立起。
图14A、图14B以及图15是表示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旋转轴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4A所示的旋转轴47a形成有螺旋状的突条61而代替台阶部60,在由突条61分隔的部分缠绕膜部件51而形成调色剂分散部件47。另外,图14B所示的旋转轴47a形成有螺旋状的凹部62而代替台阶部60,在凹部62上缠绕膜部件51而形成调色剂分散部件47。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如台阶部60那样使分散用突起47b以大角度立起的效果,但是与设置台阶部60的情况相同,能够以预定的间距有效地缠绕膜部件51,从而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组装操作性得以提高。
另外,图15所示的旋转轴47a通过印刷等描绘了螺旋状的标记线63而代替台阶部60。在此情况下,虽然与台阶部60或突条61相比效果稍差,但是通过沿标记线63缠绕膜部件51,调色剂分散部件47的组装操作性得以提高。
图16是用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分散部件的分散用突起的展开图,图17是在旋转轴上螺旋状地缠绕图16的分散用突起而形成调色剂分散部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膜部件51的固定部54上形成有向两端部倾斜的第一倾斜部65。
另外,在当将膜部件51缠绕在旋转轴47a上时分散用突起47b的顶端朝向的轴向的端部(缠绕基准侧)形成有第二倾斜部67,所述第二倾斜部67通过倾斜地切掉切痕53的顶端部而与第一倾斜部65相同方向地倾斜。另外,在设置于膜部件51的两端部的卡合突起55的顶端形成有宽度比旋转轴47a的卡合部57的缝57a大的钩部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在卡合突起55的顶端形成钩部70,能够可靠地防止卡合突起55从卡合部57脱落。另外,通过在膜部件51的固定部54上形成第一倾斜部65,膜部件51的开始缠绕的部分和结束缠绕的部分的端缘与大致垂直于旋转轴47a的直线L1、L2重叠。因此,仅需通过调整第一倾斜部65使其大致垂直于旋转轴47a,即能相对于旋转轴47a容易地对膜部件51进行定位,从而操作性得以提高。另外,能够以大致垂直于卡合部57的方式插入钩部70,因此插入作业也变得容易。
另外,通过在切痕53侧形成第二倾斜部67,能够使得在缠绕基准侧的端缘,分散用突起47b的顶端也沿直线L2平齐。由此,如图18所示,当将调色剂分散部件47配置在壳体46内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分散用突起47b的顶端与壳体46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S。因此,能够提高间隙S中的调色剂的分散效果。另外,由于附着在壳体46的内表面的调色剂块被分散用突起47b刮掉,因此也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的产生。
除此以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勿庸置疑,本发明也包括恰当组合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包含磁性载体和调色剂的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分散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使用仅包括调色剂的单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调色剂分散部件不限于从中间漏斗25向显影装置8补充调色剂时进行调色剂的分散,也可以用于需要分散块状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部分。例如,也可以用于从调色剂容器9向中间漏斗25补充调色剂时进行调色剂的分散。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当然也能够完全同样地适用于彩色复印机、单色和彩色打印机、传真机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利用于从漏斗或容器等调色剂收存容器向显影装置等补充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分散机构。能够通过利用本发明提供不会产生脱毛或细丝等的具有简单结构的调色剂分散部件。
另外,通过将本发明的包括调色剂分散部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配置在调色剂容纳容器与显影装置之间,能够在充分分散了从调色剂收存容器供应的调色剂的状态下将该调色剂补充到显影装置内,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抑制浓度不均、模糊、或由于异物进入而产生的中空图像等不良情况。

Claims (16)

1.一种调色剂分散部件,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调色剂分散机构上,所述调色剂分散机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调色剂容纳容器连通的调色剂投入口以及与显影装置连通的调色剂排出口,
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形成在该旋转轴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分散用突起,
所述分散用突起的顶端与所述调色剂排出口的开口边缘接触,
通过使所述调色剂分散部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来分散与所述分散用突起接触的块状的调色剂,
所述分散用突起通过将单侧形成有多个切痕的可挠性的膜部件按照所述切痕朝外的方式缠绕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
所述膜部件具有沿长度方向的单侧形成有多个切痕的带状,所述分散用突起是通过将所述膜部件的未形成切痕的一侧作为固定部而沿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螺旋状地缠绕所述膜部件而形成的,
所述分散用突起被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倾斜地固定,所述分散用突起向所述旋转轴投影的投影长度比所述分散用突起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间距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形成在所述膜部件上的切痕从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倾斜预定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在所述膜部件的两端部形成有卡合突起,
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两处形成具有缝的卡合部,所述卡合突起被插入到所述缝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在所述卡合突起的顶端形成有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缝大的钩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与所述膜部件的缠绕位置一致而形成有螺旋形状或螺旋图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螺旋形状是螺旋状的突条或凹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螺旋形状是螺旋状的台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台阶部向所述旋转轴的外径方向倾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在所述膜部件上,在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端缘形成有向所述膜部件的两端部倾斜的第一倾斜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在所述膜部件的形成有所述切痕的部分的端缘,在将所述膜部件缠绕在所述旋转轴上时所述分散用突起的顶端朝向的方向的端部侧形成有向所述膜部件的端部倾斜的第二倾斜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膜部件呈从外周缘向内周缘形成有多个切痕的扇形,
所述分散用突起是通过将所述膜部件的未形成切痕的内周侧作为固定部,以预定的间距在所述旋转轴上圆锥状地缠绕多个所述膜部件而形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膜部件的缠绕间距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固定部的宽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分散用突起向所述旋转轴投影的投影长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形成在所述膜部件上的切痕的长度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分散部件,其中,
所述膜部件使用双面具有粘合层或粘接层的带状的粘贴部件而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粘贴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切痕的基端部重叠。
CN201110009976.1A 2010-03-17 2011-01-13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0535A JP5140694B2 (ja) 2010-03-17 2010-03-17 トナー分散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分散機構
JP2010-060535 2010-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398A CN102193398A (zh) 2011-09-21
CN102193398B true CN102193398B (zh) 2014-11-12

Family

ID=4460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99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398B (zh) 2010-03-17 2011-01-13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03914B2 (zh)
JP (1) JP5140694B2 (zh)
CN (1) CN102193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7101B2 (ja) * 2011-01-19 2015-0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分散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分散機構、並びにトナー分散機構を備えた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09107B2 (en) * 2011-01-19 2014-12-09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Toner dispersing mechanism,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toner dispers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80034B2 (ja) * 2011-12-28 2016-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
JP5677615B2 (ja) * 2014-08-20 2015-0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分散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分散機構、並びにトナー分散機構を備えた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16121B2 (ja) * 2014-08-20 2015-05-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分散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分散機構、並びにトナー分散機構を備えた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100862A1 (en) 2015-10-09 2017-04-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jection-Molded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US10410779B2 (en) 2015-10-09 2019-09-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of making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 having magnetic and non-magnetic particles
US9665748B1 (en) * 2016-08-03 2017-05-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agnetic helical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measured adjacent to flight
US20190139909A1 (en) 2017-11-09 2019-05-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 i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Packaging for Securit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7893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arp Corp 現像装置
JP2007171940A (ja) * 2005-11-22 2007-07-05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剤攪拌搬送部材、現像剤攪拌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9210A (ja) * 2006-11-17 2008-06-05 Murata Mach Ltd 現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0206A (en) * 1977-02-14 1978-09-01 Hitachi Ltd Joint for tapes
JPH04139470A (ja) 1990-10-01 1992-05-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用トナー補給機構
JPH0659577A (ja) * 1992-08-10 1994-03-04 Ricoh Co Ltd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H07110620A (ja) 1993-10-12 1995-04-25 Sharp Corp 現像装置
JPH0830097A (ja) * 1994-07-19 1996-02-02 Fuji Xerox Co Ltd トナー搬送装置
JPH09211955A (ja) * 1996-02-08 1997-08-15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の撹拌部材
JP3490946B2 (ja) * 2000-01-13 2004-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4037196B2 (ja) * 2002-07-15 2008-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分級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4731959B2 (ja) * 2005-03-11 2011-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2007304281A (ja) * 2006-05-10 2007-11-22 Fuji Xerox Co Ltd 粉体供給器、粉体供給器への粉体充填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84200B2 (ja) * 2006-09-27 2011-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15015B2 (ja) * 2007-04-20 2013-01-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595959B2 (ja) * 2007-05-07 2010-1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67690B2 (ja) * 2007-05-11 2013-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1940A (ja) * 2005-11-22 2007-07-05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剤攪拌搬送部材、現像剤攪拌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7893A (ja) * 2005-11-25 2007-06-14 Sharp Corp 現像装置
JP2008129210A (ja) * 2006-11-17 2008-06-05 Murata Mach Ltd 現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9211A1 (en) 2011-09-22
JP5140694B2 (ja) 2013-02-06
JP2011197048A (ja) 2011-10-06
CN102193398A (zh) 2011-09-21
US8503914B2 (en) 2013-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398B (zh) 调色剂分散部件以及包括其的调色剂分散机构
JP5171890B2 (ja) 現像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CN101943875B (zh) 显影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0562810C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P3109707B1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MX2013003838A (es) Recipiente de revelador, dispositivo de revelado, cartucho de proceso, dispositivo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y metodo de rellenado de revelador.
JP2011257692A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CN101943873B (zh) 墨粉盒和使用该墨粉盒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93397B (zh) 调色剂分散机构及具有其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532012B1 (ko) 현상장치 및 전자사진장치
JP2000284588A (ja) 回転型現像装置または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90400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15262A (ja) 現像装置
US9904212B2 (en) Toner agit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cam driven reciprocating toner agitator
CN103809404A (zh)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JP2006091331A (ja)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65213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4777184B2 (ja) 中間トナー補給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77860B2 (ja) 現像装置
JPH10186855A (ja) 現像装置
CN101673074A (zh) 显影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设备和色粉供应控制方法
JP2007183519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0774A (ja) 粉体搬送装置、粉体容器、粉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粉体利用装置
JP2021124576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2234A (ja) 現像装置用トナー搬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