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2810C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2810C
CN100562810C CNB2007100961507A CN200710096150A CN100562810C CN 100562810 C CN100562810 C CN 100562810C CN B2007100961507 A CNB2007100961507 A CN B2007100961507A CN 200710096150 A CN200710096150 A CN 200710096150A CN 100562810 C CN100562810 C CN 1005628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mentioned
transfer
carrier
limi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96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5453A (zh
Inventor
广田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55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5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28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28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 G03G2215/0822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with wall or blade between agit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36Way of functioning of agitator means
    • G03G2215/0838Circulation of developer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显影剂排出口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靠近显影剂排出口的位置上,配置第一限制部件,其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规定通过下侧的显影剂的量。这样一来,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不易受到显影剂流动性等的影响,可以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并且在直到多余的显影剂排出为止的期间内,保持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一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搭载到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利用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使感光体(图像载体)表面的静电潜影显影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大多采用利用由载体和色粉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以下有时仅称为显影剂)进行感光体(图像载体)表面的静电潜影的可视化(显影)的显影装置。在这种使用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色粉因显影动作而逐渐被消耗,但载体未被消耗而残留在装置内。因此,在显影装置内与色粉同时被搅拌的载体随着搅拌频率的增大,出现载体表面树脂涂层剥落、色粉粘着到载体表面等失效,显影剂的带电性能逐渐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的显影装置:不仅补给因显影动作而消耗的色粉,而且向显影装置内少量补给载体,从而抑制显影剂的带电性能下降。在该显影装置中,在载体补给中变得过剩的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的壁面上设置的显影剂溢出口通过溢出而被排出。通过依次反复进行显影剂的补给/排出,显影剂容器内退化的显影剂被提供的新的显影剂置换,可维持带电性能,并抑制复印画质的下降。
而在使显影剂从显影剂溢出口溢出而依次交换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将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当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过多时,显影剂的搅拌变得不充分,产生不均、模糊等问题,相反,当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过少时,因对静电潜影进行显影的显影剂量不足,而产生浓度不均、黑斑等图像问题。
为了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当对显影剂容器内的补给量较多时,需要迅速排出因补给而增加的部分,并且当显影剂容器内的补给量变少时,需要减少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的排出量。
在显影剂容器整体内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相同的构造中,显影剂容器内距离显影剂的适当范围下的增加量为较小的量时,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的上升也较小,因此超过显影剂排出口的下端而排出的显影剂量也变得较少,需要花费时间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恢复到适当的范围。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各种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传送显影剂的螺杆等传送部件具有旋转翼,其使配置有显影剂排出口的区域的显影剂上表面高度局部高于其他区域。
这样一来,通过旋转翼的作用,上表面的高度局部变高的位置的显影剂在其该上表面高度为一定高度以上时,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该排出量随着超过一定高度的量变大而增加。因此,可防止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过度增加。通过旋转翼的作用上表面高度局部变高的位置的显影剂在该上表面高度低于一定高度时不会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因此,可防止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高度变得过低。
并且,专利文献3记载了:在搅拌传送部件(搅拌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下游一侧形成显影剂排出口,并且在搅拌传送部件和显影剂排出口之间设置限制部件(限制单元),其限制显影剂向显影剂排出口的移动,具有使显影剂向反方向传送的旋转翼,在显影剂排出口之前(用于使显影剂回流的连通口附近)做成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局部变高的部分(突起部分)。
这样一来,通过新的显影剂的补给而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增加时,上述突起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得高于显影剂排出口的最下部,变高的部分作为剩余部分排出。并且,通过在上述连通口上设置限制板,可使显影剂被补给的条件下的上述突起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化变得敏锐。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报“特公平2-21591号公报(公告日:平成2年5月15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81787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2年3月21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265098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3年9月28日)”
专利文献4: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127537号公报(公开日:平成5年5月25日)”
专利文献5: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92253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3年4月6日)”
但是,在上述现有显影装置构造下,因无用而被排出的显影剂的量的规定的精度不高,特别是当显影剂流动性变化等情况下,无法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因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的增减产生影响。
即,在上述专利文献2、3的构造中,通过螺杆等旋转部件的旋转翼,在显影剂排出口附近形成显影剂上表面局部变高的突起部分。因此,突起的上表面高度也由于多余的显影剂的量以外的参数易于变化,特别是易于受到显影剂流动性引起的变化。
具体而言,即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相同,在显影剂流动性高的状态下,变为平缓的突起,其上表面高度变低。相反,在流动性低的状态下,变为急剧的突起,其上表面高度变高。因此,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和本来应排出的量相比,实际排出的量变少,相反在流动性低的状态下,和本来应排出的量相比,实际排出的量变多,无法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并且,当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较多时,在多余的量的显影剂排出前的期间,搅拌并传送的显影剂量变多,因此搅拌性能、显影性能无法一定,存在无法进行稳定的显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并且在多余的显影剂排出前的期间内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保持一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的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其上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对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进行传送;和第一限制部件,在上述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的、上述显影剂排出口的下游一侧,靠近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配置,用于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并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配置第一限制部件,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的显影剂的上表面被限制,仅将通过了第一限制部件下侧的部分传送到下游一侧。因此,在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通过第一限制部件被拦截而无法通过的显影剂滞留,显影剂的上表面变高。由于靠近第一限制部件设有显影剂排出口,因此上表面变高的部分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
其中,通过第一限制部件的量与显影剂容器内容纳的显影剂的量无关,是固定的量,因此显影剂容器内的多余的显影剂量越多,被拦截滞留的部分的显影剂的上表面越高。
并且,在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到达第一限制部件的上游一侧前,虽然存在补给、消耗引起的增减,但是为被第一限制部件限制的固定量,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的增加引起的显影剂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化集中出现在该第一限制部件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
因此,即使是增加量较少、作为显影剂容器内整体有较小的上表面高度变化,也会集中到一处,在显影剂排出口附近表现为较大的上表面高度变化。其结果是,可将多余的显影剂较快地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
并且,由于多余的显影剂而形成的突起是通过显影剂被第一限制部件拦截而形成的,因此和利用传送螺杆的搅拌翼形成时相比,很难受到显影剂流动性等量以外的参数的影响。
因此,即使因显影剂流动性而存在一定的差,但多余的显影剂的量如果较多则变高,较少则变低,因此不仅可较快排出多余的显影剂,而且很难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进一步,在第一限制部件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显影剂滞留的区域以外,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总是被限定为固定,因此包括排出多余的显影剂为止的期间,可使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的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一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因此,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不易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维持在适当范围,并且在多余的显影剂排出前的期间内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保持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本发明的其他显影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其上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对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进行传送,其具有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进行分隔的隔板;和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用于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其中,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靠近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而形成。
并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
在上述构造中,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由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进行分隔的隔板构成。
通过设置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可进行循环传送,并且通过设置隔板使彼此的传送路径独立,可提高搅拌、传送的效率。
在这种构造中,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从而可获得和上述显影装置同样的作用。
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他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也不易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维持在适当范围,并且在多余的显影剂排出前的期间内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保持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可通过下述记载得以明确。并且本发明的优势通过参照了附图的以下说明可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垂直方向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具有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从水平方向观察具有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显影装置中第一限制部件附近的显影剂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从垂直方向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适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利用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构造的纵向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称为“本图像形成装置”)A根据从外部传送的图像数据,向预定的纸张(记录介质)形成多色及单色的图像。并且,本图像形成装置A如图2所示,由曝光单元1、显影单元2、感光鼓3、带电器5、清洁单元4、中间转印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纸张传送路径S、送纸盒10、以及排纸盘15等构成。
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使用了黑(K)、青(C)、品红(M)、黄(Y)各色的彩色图像。因此,显影单元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单元4(4a、4b、4c、4d)为了形成和各色对应的四种潜影而分别设有四个。其中a设为黑、b设为青、c设为品红、d设为黄,构成四个图像站(image station)。
感光鼓3表面上具有由感光体构成的层,通过带电、曝光,形成和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带电器5是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为预定电位的带电装置(带电单元),在图2中表示接触型的辊。并且带电器5除了接触型的辊外,也可是刷子型的带电器、充电器型(例如电晕充电器)带电器。
曝光单元1具有以下功能: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使带电的感光鼓3曝光,从而在其表面上形成和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在图2中表示具有激光照射部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并且,曝光单元1也可使用将发光元件阵列状排列的EL(electro luminescence)、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写入头。
显影单元2是具有以下装置的单元:显影装置,将各个感光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影通过由(K、C、M、Y的)各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分成显影剂显影并作为色粉图像;和显影剂料斗,存储向色粉添加了载体的补给用显影剂。此外,对显影单元2的构造稍后详述。
清洁单元4用于将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的色粉去除、回收。
感光鼓3的上方配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8用于使各感光鼓3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化而构成的色粉图像依次重叠,并作为一个图像。中间转印带单元8具有:中间转印带(转印器材)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张力辊73、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辊6(6a、6b、6c、6d)、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张力辊73、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等架设中间转印带7,用于使中间转印带7向图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
中间转印带7设置成与各感光鼓3接触,并且通过感光鼓3上形成的各色色粉图像依次重叠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从而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即多色色粉图像。
该中间转印带7使用厚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形成为环状。
色粉图像从感光鼓3到中间转印带7的转印通过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进行。
中间转印辊6可旋转地由中间转印带张力辊73的中间转印辊安装部支持。并且,中间转印辊6上,为了转印色粉图像被施加高压转印偏压(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中间转印辊6释放该转印偏压。并且,转印偏压用于将感光鼓3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
中间转印辊6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材(基底),是在该基材表面上覆盖导电性弹性材料的辊。并且,该弹性材料例如可使用EPDM(ethylene propylen dienmonomer)、发泡聚氨酯等。通过该导电性弹性材料可向中间转印带7均匀地施加高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加转印偏压的转印电极,使用中间转印辊6,但除此也外也可使用刷子等。
如上所述,在各感光鼓3上对应各色相显影的静电潜影通过中间转印带7层积,变为和输入到装置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多色色粉图像。
这样层积的多色色粉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传送到作为纸张和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的二次转印位置,并通过二次转印位置上配置的转印辊11(转印装置)转印到纸张上。并且,中间转印带7和转印辊11以预定辊隙压接。
并且,转印辊11上施加用于将色粉转印到纸张(二次转印)的电压(转印电压),转印辊11释放该转印电压(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
以下将从中间转印带7到纸张的转印作为二次转印,将施加到转印辊11的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电压,以区别于从感光鼓3到中间转印带7的转印。
并且,为了在转印辊11及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之间形成一定的辊隙,使转印辊11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的任意一个以硬质材料(金属等)形成,另一个以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者发泡性树脂辊等)形成。
并且,未通过转印辊11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成为在下一步骤中变成产生色粉混色的诱因,因此设定为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去除/回收。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作为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部件具有清洁刮刀,中间转印带7上与清洁刮刀的接触部位从内侧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支持。
送纸盒10是用于存储图像形成所使用的纸张(薄片)的托盘,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的曝光单元1的下侧。
并且,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的排纸盘15是用于将完成印刷的纸张面朝下放置的托盘。
进一步,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设有用于将送纸盒10的纸张经由转印辊11、定影单元12而传送到排纸盘15的、大致垂直形状的纸张传送路径S。
并且,从送纸盒10到排纸盘15为止的纸张传送路径S的附近除了上述转印辊11外,还配置有拾取辊16a、16b、定位辊14、定影单元12、传送纸张的传送辊25等。
传送辊25(25a~25d)是用于促进、辅助纸张传送的一组小型辊,沿纸张传送路径S设置多个。
拾取辊16a设置在送纸盒10的端部,是从送纸盒10将纸张一页页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S的吸入辊。
并且,定位辊14用于暂时保持在纸张传送路径S中传送的纸张。并且,定位辊14具有在使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和纸张前端对齐的时刻将纸张传送到上述二次转印位置的功能。
定影单元12具有加热辊31、加压辊32等,加热辊31及加压辊32夹持纸张旋转。
并且,加热辊31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通过控制部设定为预定的定影温度,通过与加压辊32同时热压纸张,使转印到纸张的多色色粉图像熔融、混合、压接,具有对纸张进行热定影的功能。
并且,多色色粉图像定影后的纸张通过传送辊25b、25c传送到纸张传送路径S的反转排纸路径,在反转的状态下(使多色色粉图像向下),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接着说明纸张传送路径。本图像形成装置A上配置提前容纳纸张的送纸盒10,并且配置手动送纸盘20,当用户进行少量页数的打印时,即使不进行送纸盒10的开合动作也可以。并且,手动送纸盘20和纸张传送路径S之间配置拾取辊16b,将纸张一页页引导到纸张传送路径S。
从送纸盒10传送的纸张通过纸张传送路径S中的传送辊25a传送到定位辊14,在使纸张前端和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对齐的时刻,传送到转印辊11,在纸张上转印该色粉图像。之后,纸张通过定影单元12,从而使纸张上的未定影色粉熔融、固定,经过传送辊25b、25c,排出到排纸盘15上(单面打印要求时)。
另一方面,手动送纸盘20上放置的纸张通过拾取辊16b送纸,经过多个传送辊25f、25d、25e,到达定位辊14,之后经过从送纸盒10送纸的纸张相同的经过排出到排纸盘15(单面打印要求时)。
此时,当打印要求内容为双面打印要求时,如上所述,结束单面打印,并通过定影单元12的纸张后端被传送辊25c夹持住。并且,传送辊25c反向旋转,使该纸张被纸张传送路径S中的传送辊25g、25h引导。之后,该纸张经过定位辊14进行背面打印后,排出到排纸盘15。
接着,详细说明图像形成装置A具有的显影单元2。图3是从水平方向观察显影单元2的示意图。显影单元2如图3所示具有显影剂料斗101、显影剂移送机构102、显影装置103。
显影剂料斗101配置在比显影装置103高的位置,容纳载体以一定比例混合到色粉中的补给用显影剂。载体和色粉的混合比例例如可提高到1∶9(载体∶色粉)左右,和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相比,设定为色粉相对载体的比例较高。并且,补给用的显影剂中的色粉和载体的比率通过色粉带电量、载体粒径、图像形成装置A的构造等应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显影剂料斗101的底部形成显影剂送出口101a,在显影剂料斗101内的显影剂送出口101a附近,具有显影剂补给辊110。
显影剂补给辊110例如是由聚氨酯海绵等多孔质弹性体构成的辊,用于将显影剂料斗101内的显影剂少量提供到显影剂送出口101a。即,在显影剂料斗101中,当显影剂补给辊110旋转驱动时,显影剂料斗101内的色粉少量传送到显影剂送出口101a。并且,传送到显影剂送出口101a的显影剂通过显影剂送出口101a及开口端200a,自由下落到显影剂移送管200内部。
显影剂移送机构102用于从显影剂料斗101向显影装置103补给色粉,由显影剂移动管(显影剂移送路径)200、驱动带201、驱动辊202、从动辊203a、203b构成。
显影剂移送管200是将作为送出侧的显影剂料斗101的显影剂通过自由下落移送到作为接收侧的显影装置103的显影剂容器111、用于向显影剂容器111补给显影剂而形成的路径。具体而言,该显影剂移送管200与显影剂料斗101和显影剂容器111连接,使一个开口端200a和显影剂料斗101的显影剂送出口101a相对,另一个开口端200b和显影装置103的显影剂补给口120相对。
这样一来,显影装置103中的显影剂容器111内部和显影剂料斗101内部通过显影剂移送管200彼此连通。并且,显影剂移送管200配置在显影剂料斗101和显影剂容器111之间,以使从开口端200a向开口端200b的方向和垂直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
驱动带(移送辅助部件、循环驱动部件、带部件)201是相对从动辊203a、203b、驱动辊(驱动部:驱动单元)202的外周架设、通过驱动辊202的驱动循环驱动的带部件,在带表面上形成凹凸。
并且,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壁面上,形成沿垂直方向并列的贯通孔200c、200d,在该贯通孔200c、200d中,分别配置从动辊203a、203b。进一步,驱动辊202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外部配置成和两个从动辊203a、203b相对。
其中,驱动辊202配置成,其旋转轴与垂直方向垂直,并且圆周面和显影剂移送管200相对。并且,从动辊203a、203b配置为,其旋转轴与驱动辊202的旋转轴平行。
如果将从动辊203a、203b及驱动辊202如上配置,则如图3所示,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内部,可通过从动辊203a、203b使驱动带201沿垂直方向架设。
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内部,为了使该驱动带201向垂直方向下方移动而驱动驱动辊202时,该驱动带201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内部从上(显影剂移送管200中的显影剂料斗101一侧)向下(显影剂移送管200中的显影装置103一侧)移动,在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外部,从下向上返回。
即,驱动带201在从动辊203a、203b、驱动辊202之间循环驱动。因此,通过自由下落而移送中的显影剂接近、接触驱动带201时,通过该驱动带201的移动力,辅助、促进了显影剂的移送。这样一来,在显影剂移送管200中,可抑制显影剂的滞留,因此可抑制因该滞留累积、扩大引起的显影剂移送管200的堵塞。
显影装置103是在显影辊114中,承载显影剂并将色粉提供到感光鼓3表面,从而使感光鼓3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的装置,是使用的显影剂依次更换为新的显影剂的类型的显影装置。
如图1及图3所示,显影装置103具有显影剂容器111、显影辊(显影剂载体)114、刮板115、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搅拌传送部件)112a、112b、隔板140、第一及第二限制部件141、142等。图1是从垂直方向上部表示显影剂容器111内部的示意图。
显影剂容器111是容纳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以下称为显影剂)的容器。显影剂容器111如图3所示,在和感光鼓3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显影用开口123。
显影辊114用于将显影剂容器111内的色粉提供到感光鼓3,由磁辊构成。显影辊114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剂容器111内形成上述显影用开口123的位置。该旋转方向与感光鼓3的旋转方向相反,感光鼓3和显影辊114在相对面上的移动方向相同。
并且,在显影剂容器111中的显影用开口123的上端,在靠近显影辊114外周的位置上,配置用于限制层厚的刮板115。显影辊114表面上形成的显影剂层通过该刮板115被限制其层厚。
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搅拌、传送显影剂,并提供到显影辊114,形成搅拌翼113。色粉通过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被搅拌,从而摩擦带电。
该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如图1、3所示,在显影辊114的背面一侧上与显影辊114平行配置(与显影辊114的旋转轴方向平行)。在此将远离显影辊114的作为第一传送螺杆112a,将靠近显影辊114的作为第二传送螺杆112b。
在该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之间配置分隔两者的隔板140。通过该隔板140,显影剂容器111内部被划分为:配置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第一传送路径C、配置第二传送螺杆112b的第二传送路径D。
其中,上述隔板140除了作为显影剂容器111的长度方向(和显影辊114的旋转轴方向相同)的两端部的后侧及前侧以外,隔开显影剂容器111内部,使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远离显影剂容器111的壁面而配置。这样一来,在显影剂容器1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形成连通第一传送路径C及第二传送路径D的连通部。以下,将在前侧端部附近形成的连通部作为前侧连通部126、将在后侧端部附近形成的连通部作为后侧连通部127。
并且,在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中的后侧,安装传送来自电机等驱动部(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的齿轮,第一传送螺杆112a旋转,将显影剂从前侧传送到后侧,第二传送螺杆112b被驱动旋转,相反地从后侧向前侧传送。
根据这种构造,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循环地在第一传送路径C和第二传送路径D之间传送。即,通过第一传送螺杆112a,在第一传送路径C内一边搅拌一边从前侧传送到后侧后,通过后侧连通部127传送到第二传送路径D。并且,通过第二传送螺杆112b,在第二传送路径D内一边搅拌一边从后侧传送到前侧,通过前侧连通部126再次送入到第一传送路径C内。并且,在第二传送路径内传送期间,依次将显影剂提供到与第二传送螺杆112b并排设置的显影辊114。
其中,由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及隔板140,构成将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在显影辊114的轴方向上一边传送一边搅拌的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显影剂搅拌传送单元)。并且,通过设置隔板140,可使各传送螺杆112a、112b的传送路径独立存在为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C、D,可提高搅拌、传送的效率。
进一步,显影剂容器111内如图1及图3所示,形成:用于向显影剂容器111内补给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120;和通过补给新的显影剂将多余的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111内排出的显影剂排出口121。
显影剂补给口120如图3所示,在显影剂容器111的前侧,形成在覆盖配置有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第一传送路径C的上方的壁面上。上部具有上述显影剂料斗101的显影剂移送机构102嵌合到该显影剂补给口120。从显影剂补给口120提供到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新的显影剂通过上述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与之前就存在的显影剂混合,并且被搅拌、传送。
另一方面,显影剂排出口121如图1所示,在显影剂容器111的前侧,形成在沿配置有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第一传送路径C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显影剂容器111内的多余的显影剂根据其上表面的高度从该显影剂排出口121溢出并排出。
一般情况下,这种显影剂排出口121设计为:对应于通常复印时使用的色粉量,可排出与从显影剂料斗101补给的显影剂的补给量同等的显影剂。例如设计为:一般情况下复印是使用涂黑比为5%的原稿的复印,对应于此时使用的色粉量补给0.5g的显影剂时,可将与之同等的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111排出。
并且,显影剂排出口121设置得比显影剂补给口120靠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显影剂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比新的显影剂的补给位置靠传送方向前方而排出。这样一来,利用第一及第二传送螺杆112a、112b搅拌、传送,经过第一及第二传送路径C、D而至少循环一次的显影剂被排出,因此可避免刚补给的新的显影剂直接被排出的问题。
并且,这里应注意的是,在显影剂排出口121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在靠近显影剂排出口121的位置上,配置第一限制部件141,其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规定通过下侧的显影剂的量。
第一限制部件141如图3所示,下端部的形状呈沿着第一传送螺杆112a旋转时的外形的圆弧状,配置成在第一传送路径C中,堵塞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上部空间。
通过配置第一限制部件141,在第一传送路径C内通过第一传送螺杆112a传送的显影剂的上表面被限制,仅通过了第一限制部件141的下侧的部分被传送到下游一侧。因此,在第一限制部件141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如图4所示,被第一限制部件141拦截而无法通过的显影剂滞留,显影剂上表面变高。由于靠近第一限制部件141设有显影剂排出口121,因此上表面变高的部分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121通过溢出而被排出。
其中,无论显影剂容器111内容纳的显影剂的量的多少,通过第一限制部件141的量是固定的量。因此,显影剂容器111内的多余的显影剂量越多,被拦截并滞留的部分的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越高。
并且,在第一限制部件141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循环到第一限制部件141的上游一侧前,虽然存在补给、消耗引起的增减,但是仍为由第一限制部件141限制的固定量,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量的增加引起的显影剂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化集中出现在该第一限制部件141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
因此,即使是增加量较少、作为显影剂容器111内整体有较小的上表面高度变化,也会集中到一处,在显影剂排出口121附近表现为较大的上表面高度变化。其结果是,可将多余的显影剂较快地从显影剂排出口121排出,可使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
并且,通过多余的显影剂形成的突起是通过显影剂被第一限制部件141拦截而形成的,因此和利用传送螺杆的搅拌翼形成时相比,难以受到显影剂流动性的量以外的参数的影响。因此,即使因显影剂流动性而存在一定的差,但多余的显影剂的量如果较多则变高,较少则变低,因此不仅可较快排出多余的显影剂,而且难以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量维持在适当的范围。
并且,如上所述,在第一限制部件141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显影剂滞留的区域以外,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总是保持固定,因此包括通过溢出排出多余的显影剂为止的期间,可使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112a、112b的搅拌性能、显影性能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进一步,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在第一传送路径C中、比显影剂补给口120更靠近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设有限制显影剂上表面的第二限制部件142。新补给的显影剂150如图4所示,有时在和从前的显影剂分离的状态下传送从前就存在的显影剂的上层,但通过利用第二限制部件142限制上表面,通过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搅拌作用,可高效地使其与已经存在的显影剂混合,可进行较稳定的显影。
并且,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第一限制部件141配置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部附近,因此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搅拌、传送在传送路径C的整个区域上、在显影剂量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因此,与第一限制部件141配置在第一传送螺杆112a的在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附近的构造相比,可使搅拌性能、显影性能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而当图像形成装置A的设置面倾斜、显影装置103在显影辊114的轴方向的两端部的高度不同的状态下被设置时,相对于显影剂容器111,内部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倾斜。因此,在显影剂排出口121设置在显影辊114的轴方向的端部一侧的构造中,当显影剂排出口121位于较低的位置时,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量变少,相反当显影剂排出口121位于较高位置时,显影剂容器111内的显影剂量变多,无论怎样,显影剂量不稳定。
因此如图5所示,优选是将第一限制部件141配置在第一传送螺杆121a的中央部、即第一传送路径C的中央部的显影装置103A。
如图5所示,将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的中央部,显影剂排出口121及显影剂补给口120也与其对应地设置在中央部分,从而可减小显影装置103的倾斜产生的影响,成为不怕倾斜的构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并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和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将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一边搅拌一边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传送,其中,设有第一限制部件,该第一限制部件,在上述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的、上述显影剂排出口的下游一侧,靠近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配置,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配置第一限制部件,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传送的显影剂的上表面被限制,仅通过了第一限制部件下侧的部分传送到下游一侧。因此,在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通被第一限制部件拦截而无法通过的显影剂滞留,显影剂的上表面变高。由于靠近第一限制部件设有显影剂排出口,因此上表面变高的部分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
其中,通过第一限制部件的量与显影剂容器内容纳的显影剂的量无关,是固定的量,因此显影剂容器内的多余的显影剂量越多,被拦截滞留的部分的显影剂的上表面越高。
并且,在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循环到第一限制部件的上游一侧前,虽然存在补给、消耗引起的增减,但是仍为被第一限制部件限制的固定量,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的增加引起的显影剂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化集中出现在该第一限制部件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
因此,即使是增加量较少、作为显影剂容器内整体有较小的上表面高度变化,也会集中到一处,在显影剂排出口附近表现为较大的上表面高度变化。其结果是,可将多余的显影剂较快地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
并且,通过多余的显影剂形成的突起是通过显影剂被第一限制部件拦截而形成的,因此和利用传送螺杆的搅拌翼而形成时相比,难以受到显影剂流动性等的量以外的参数的影响。因此,即使因显影剂流动性而存在一定的差,但多余的显影剂的量如果较多则变高,较少则变低,因此不仅可较快排出多余的显影剂,而且难以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进一步,在第一限制部件的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显影剂滞留的区域以外,显影剂的上表面高度总是保持固定,因此包括排出多余的显影剂为止的期间,可使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的搅拌性能、显影性能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和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将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一边搅拌一边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传送,上述显影机容器中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上述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具有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进行分隔的隔板,设有第一限制部件,该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靠近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而形成。
在上述构造中,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由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进行分隔的隔板构成。通过设置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可进行循环传送,并且通过设置隔板使彼此的传送路径独立,可提高搅拌、传送的效率。并且,在这种构造中,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从而可获得和上述显影装置同样的作用。
并且,这种情况下,优选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部附近。这样一来,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搅拌、传送在其搅拌、传送区域整体上、在显影剂量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因此与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附近的构造相比,可使搅拌性能、显影性能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并且,优选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的中央部。当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面倾斜、显影装置在显影剂载体的轴方向的两端部的高度不同的状态下被设置时,相对于显影剂容器,内部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倾斜。因此,在显影剂排出口设置在显影剂载体的轴方向的端部一侧的构造中,当显影剂排出口位于较低的位置时,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变少,相反当显影剂排出口位于较高位置时,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变多,无论怎样,显影剂量不稳定。通过将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的中央部,可减小这种显影装置的倾斜产生的影响,可成为不怕倾斜的构造。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优选显影剂补给口形成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
这样一来,刚补给的显影剂与已经存在的显影剂搅拌后到达显影剂排出口,因此可减小刚补给的新的显影剂被排出的比例,提高排出的显影剂中的已使用显影剂的比例。并且优选越靠近第一限制部件,到达显影剂排出口的搅拌期间越长。
并且,在使显影剂补给口形成在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构造中,也可设置第二限制部件,其配置在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比显影剂补给口更靠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这样一来,通过第二限制部件,即使补给了新的显影剂,也可使搅拌、传送的显影剂量固定,并且可有效地将补给的显影剂混入到搅拌并传送的已有的显影剂中。
并且,第一、第二限制部件的形状可以是具有沿着搅拌传送部件旋转时的外形的圆弧状面,通过这种形状,无需对显影剂搅拌部件进行用于避开第一、第二限制部件的干扰的设计,可使用现有的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
因此,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不易受到显影剂的流动性等影响,可使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量保持在适当范围,并且在多余的显影剂排出为止的期间内搅拌性能、显影性能保持稳定,可进行稳定的显影。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技术手段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补给载体和色粉以预定比例混合的显影剂,但分别补给色粉和载体时,本发明也可有效地发挥作用。
进一步,本发明的具体说明中列举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仅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得限于这些具体示例作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主旨及权利要求所述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
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其上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
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
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对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进行传送,其具有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进行分隔的隔板;和
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其中,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靠近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部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的中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显影剂补给口形成在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二限制部件,其配置在上述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中比上述显影剂补给口更靠显影剂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用于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具有沿着上述搅拌传送部件在旋转时的外形的圆弧状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第二限制部件具有沿着上述搅拌传送部件在旋转时的外形的圆弧状面。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显影装置,
该显影装置,
包括:显影剂容器,具有和静电潜影载体相对的开口,内部容纳由载体和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其上设有补给含有载体的新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口、及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
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配置在面对上述显影剂容器的上述开口的位置,承载并传送显影剂;
显影剂搅拌传送机构,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背面一侧,对上述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与上述显影剂载体的轴平行地进行传送,其具有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及除了搅拌传送部件的端部以外对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之间进行分隔的隔板;和
第一限制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中距离上述显影剂载体较远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的传送路径上,用于限制显影剂的上表面,
其中,上述显影剂排出口靠近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的显影剂传送方向上游一侧而形成。
CNB2007100961507A 2006-04-14 2007-04-13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8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2781 2006-04-14
JP2006112781A JP4166795B2 (ja) 2006-04-14 2006-04-14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5453A CN101055453A (zh) 2007-10-17
CN100562810C true CN100562810C (zh) 2009-11-25

Family

ID=3860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61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810C (zh) 2006-04-14 2007-04-13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36138B2 (zh)
JP (1) JP4166795B2 (zh)
CN (1) CN10056281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6309B2 (ja) * 2007-07-19 2012-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濃度測定装置、攪拌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現像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46724B2 (ja) * 2007-09-11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31181B2 (en) * 2007-12-06 2010-1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US2010005476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JP4569694B2 (ja) * 2008-09-18 2010-10-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6870B2 (ja) * 2009-09-02 2014-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剤交換方法
JP5439462B2 (ja) * 2011-11-25 2014-03-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2511A (ja) 2011-12-09 2013-06-20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5859B2 (ja) * 2012-11-22 2015-09-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723857B2 (ja) * 2012-11-22 2015-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942600B2 (en) * 2012-11-22 2015-01-2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43997B2 (ja) * 2012-11-29 2015-07-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74668B2 (ja) * 2013-03-26 2016-03-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搬送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102B2 (ja) * 2013-12-12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51041B2 (ja) * 2015-03-23 2018-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9871B2 (ja) * 2015-04-01 2019-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7882B2 (ja) * 2015-12-17 202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59737B2 (ja) * 2018-09-20 2022-10-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補充機構、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87195B2 (ja) * 2019-09-02 2023-06-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0471A (ja) 1982-12-01 1984-06-09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複写機用現像装置
US5150135A (en) * 1990-08-20 1992-09-22 Xerox Corporation Current sensing development control system for an ion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JPH05127537A (ja) 1991-11-08 1993-05-25 Fujitsu Ltd 現像装置
US5430530A (en) * 1993-10-04 1995-07-04 Xerox Corporation Admix Housing
JP3034736B2 (ja) 1993-10-27 2000-04-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680571B2 (ja) 1998-09-04 2005-08-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0321872A (ja) 1999-05-13 2000-11-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735B2 (ja) 1999-09-20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81794B2 (ja) 2000-03-15 2007-09-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1265099A (ja) * 2000-03-17 2001-09-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6843A (ja) * 2000-07-31 2002-02-12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装置、粉体移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29710B2 (ja) * 2000-08-29 2004-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
US6920301B2 (en) * 2001-07-31 2005-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tary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developer recovery
US6470164B1 (en) * 2001-08-07 2002-10-2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evelopment device having a discharge port for a developing solution
JP2004163559A (ja) 2002-11-12 2004-06-10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
JP3919683B2 (ja) * 2003-03-10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4819547B2 (ja) * 2006-03-29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66795B2 (ja) 2008-10-15
JP2007286290A (ja) 2007-11-01
US20070242981A1 (en) 2007-10-18
CN101055453A (zh) 2007-10-17
US7536138B2 (en) 2009-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810C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03657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a stirring mechanism for 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5171890B2 (ja) 現像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CN101943875B (zh) 显影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72705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846828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US7715762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201265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503915B2 (en) Toner cartridge comprising internal valve with flexible sheet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57759B1 (ko) 현상제 수용 용기 및 이것이 장착된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2645873A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0541348C (zh) 色粉补给装置以及使用该色粉补给装置的显影装置
CN102236298B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045897B2 (en) Developing device
US790400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66994B (zh) 显影装置
US6308035B1 (en) Develop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854773A (zh) 显影装置与成像设备
US9904212B2 (en) Toner agit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cam driven reciprocating toner agitator
CN10207324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补充方法
CN100589040C (zh) 色粉补给装置及使用该色粉补给装置的显影装置
JP4444086B2 (ja) トナー移送機構、現像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5193923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5883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32618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