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038B -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7038B
CN102187038B CN2009801413051A CN200980141305A CN102187038B CN 102187038 B CN102187038 B CN 102187038B CN 2009801413051 A CN2009801413051 A CN 2009801413051A CN 200980141305 A CN200980141305 A CN 200980141305A CN 102187038 B CN102187038 B CN 102187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omponent
intermediate member
driver
turn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13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7038A (zh
Inventor
名村晴秀
杉本浩和
辻交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87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7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0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6Special type
    • B60J5/0487Special type simplified doors related to cabins of, e.g. golf carts, tractors, jeeps, cranes, forklifts, et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46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in which the wing or a member fixed thereon is engaged by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in a fixed position; in which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mounted on the wing engages a stationary member
    • E05C17/5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in which the wing or a member fixed thereon is engaged by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in a fixed position; in which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mounted on the wing engages a stationary member comprising a single pivoted securing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E05C3/2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bolt being spring controlled
    • E05C3/2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bolt being spring controlled in the form of a bifurcated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05D3/125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E05D3/127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for vehicle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3/00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 E05B53/003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flexi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6Devices for limiting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HINGES OR OTHE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AND 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AND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18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for working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HINGES OR OTHE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AND 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AND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该驾驶室(10)具有铰链(29)。铰链(29)的第一部件(31)固定在侧壁部(19)上,第二部件(32)固定在门(20)上,中间部件(33)绕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转动自如地连接在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上。第一限动部件(41,42)将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一角度。第一限动部件(43,44)将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二角度。以将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相加得到的角度转动打开乘降用门(20)的完全打开位置和门(20)的锁闩眼(27)卡合在设置于侧壁部(19)上的锁闩板(28)的卡止位置一致。

Description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将门安装成相对壁能够打开180度的铰链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由于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在将门打开180度的完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此,需要将门转动180度。但是,如果通过单轴铰链使门转动180度,则导致铰链的转动轴从门或壁的表面突出(例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桁架结构栅栏的后方端部(栅栏的厚度部分)上设置双轴铰链以使栅栏转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7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8885号公报
但是,从应对输送限制和外观上考虑,不优选铰链的转动轴突出的结构,而是优选避免形成突出的部分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2中,双轴铰链能够容易安装在栅栏的具有平坦部的后方端部上,但是,如果将该双轴铰链应用在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门上,则需要确保门的厚度以便设置用于安装双轴铰链的平坦部。但是,如前所述,当转动180度打开门时,如果门的厚度大,则导致门与壁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为了应对输送限制而车整体宽度存在局限性,因此,在驾驶室室内侧需要设置与门的厚度相应的空间,导致使操作人员的活动空间狭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门打开180度的铰链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当完全关闭门时铰链不会从驾驶室外表面突出,外观性高,并且能够应对输送限制。
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由壁部包围驾驶席的周围,用于使操作人员乘降的门通过铰链被安装成相对壁部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壁部和门。铰链具第一及第二部件、中间部件和第一及第二转动轴,分别安装在从门的上下端部仅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第一部件固定在壁部上。第二部件固定在门上。中间部件配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第一转动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第一部件和中间部件。第二转动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第二部件和中间部件。壁部在其外侧面上形成有固定第一部件的第一切口部。门在其外侧面上形成有固定第二部件的第二切口部。另外,在使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铰链的最外侧的假想面与壁部及门的外表面构成大致同一平面。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在门的外侧面及驾驶室的侧壁部上设置切口部,尽可能地将双轴铰链安装成铰链的安装部件不会从驾驶室的外表面突出。
由此,在相对壁开闭门时,中间部件相对第一部件转动,而且第二部件相对中间部件转动。然后,通过将铰链的第一及第二部件分别固定在形成于壁部侧和门侧的第一及第二切口部上,能够避免在门处于关闭状态下铰链从外周面突出,其结果,能够使铰链的结构避免遇到输送限制等问题,能够提高驾驶室的外观性。
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第一转动轴被配置成使第一部件的安装面与第一转动轴的外周面的距离和第一切口部的深度大致一致。第二转动轴与门的端面接近而配置。
由此,能够将铰链安装成在关闭门的状态下尽可能地使第一转动轴的外周面不会从壁部的外表面突出。
第三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第一限动部件和第二限动部件,该第一限动部件将中间部件相对第一部件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一角度,该第二限动部件将中间部件相对第二部件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二角度。
在此,中间部件相对第一部件的相对转动角度通过第一限动部件来限制,第二部件相对中间部件的相对转动角度通过第二限动部件来限制。
由此,由于能够将门相对壁部定位,因此,不需要相对壁部侧的锁闩板调整锁闩眼的位置,能够在壁部上可靠地固定门,其中,锁闩眼用于在壁部上临时固定完全打开状态下的门。
第四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三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中间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与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门和壁部之间的间隙大小一致。
由此,通过规定中间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宽度尺寸,能够确保形成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门与壁部之间的合适大小的间隙,以避免发生夹手。
第五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四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中间部件的宽度为10~40mm。
由此,能够将完全打开状态下的门与壁部之间的间隙设定成合适的大小,以避免发生夹手并且门从驾驶室侧面较大地突出。
第六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三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第一角度为90度,第二角度为90度。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能够通过使中间部件相对第一部件转动90度且使第二部件相对中间部件转动90度,使门处于相对壁转动而打开约180度的状态。
第七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基础上,第一转动轴设置在从壁的端部离开中间部件的宽度的位置上,第二转动轴设置在门的端部上。
在此,由于第二转动轴被设置在门的端部上,因此,在门被完全打开时门的端部不会向驾驶室的乘降口突出而使开口狭小。由于第一转动轴被设置在从壁的端部离开中间部件的宽度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充分缩短中间部件的长度,避免在门与壁之间生成不必要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液压挖掘机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正面看到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面看到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V-V剖面图,图5(a)表示门关闭着的状态的图,图5(b)表示门打开180度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2的VI-VI剖面图,图6(a)表示门关闭着的状态的图,图6(b)表示门打开180度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2的VII-VII剖面图,图7(a)表示门关闭着的状态的图,图7(b)表示门打开180度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剖面图,图8(a)表示门关闭着的状态的图,图8(b)表示门打开180度的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限动部件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的调整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完全打开门的状态下的驾驶室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剖面图,表示锁闩眼和锁闩板的卡合状态;
图12是表示卡止部结构的图,特别表示锁止锁闩眼的状态;
图13是表示卡止部结构的图,特别表示拉拽金属丝以解除锁止的状态;
图14是利用现有的双轴铰链完全打开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关闭安装在图1的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的驾驶室门打开90度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的驾驶室门打开180度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从驾驶室外侧看到的图15的门关闭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从驾驶室外侧看到的图16的门打开90度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从驾驶室外侧看到的图17的门打开180度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从驾驶室内侧看到的图17的门打开180度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从驾驶室内侧看到的图16的门关闭90度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3是从驾驶室内侧看到的图15的门关闭状态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4是图17所示的门打开180度状态下的门与侧壁部之间的间隙大小和中间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压挖掘机(建筑机械)
2   下部行驶体
3   旋转台
4   工作装置
5   配重
6   发动机室
9   设备室
10  驾驶室
11  大臂
11a 液压缸
12  小臂
12a 液压缸
13  铲斗
13a 液压缸
19  侧壁部(壁)
19a 端部
20  乘降用门(门)
20a 端部
25  内部手柄
26  卡止机构
27  锁闩眼
28  锁闩板(卡合部件)
29  铰链
30  铰链
31  第一部件
31a 第一支撑部
32  第二部件
32a 第二支撑部
32b 突起
33  中间部件
33a 轴筒
33b 轴筒
33c 突起
33d 螺钉孔
36  第一转动轴
37  第二转动轴
41  门关闭侧限动部件(第一限动部件)
42  门打开侧限动部件(第一限动部件)
43  门关闭侧限动部件(第二限动部件)
44  门打开侧限动部件(第二限动部件)
51  第一抵接部(抵接部)
52  第二抵接部(抵接部)
53  第三抵接部(抵接部)
54  第四抵接部(抵接部)
55  第五抵接部(抵接部)
56  第六抵接部(抵接部)
57  第七抵接部(抵接部)
58  第八抵接部(抵接部)
61  固定部件
61a 壁部
61b 侧壁部
61c 卡合凹部
62  第一转动部
63  第一突出部
64  凹部
65  第二突出部
66  突出卡合部
67  凹部
71  限动板
72  第二转动部
73  第一延长部
73a 顺时侧的面
74  前端凹部
74a  前端凸部
75   第二延长部
76   金属丝
A~F 方向
d    宽度
S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于安装有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液压挖掘机1,采用图1说明如下。
[液压挖掘机1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包括下部行驶体2、旋转台3、工作装置4、配重5、发动机室6、设备室9、驾驶室10。
下部行驶体2通过使卷挂在行进方向左右两端部分的履带P旋转,使液压挖掘机1前进或者后退,并且在上面侧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有旋转台3。
旋转台3在下部行驶体2上能够任意方向旋转,而且在上面安装有工作装置4、配重5、发动机室6、驾驶室10。
工作装置4包括大臂11、安装在大臂11前端的小臂12、安装在小臂12前端的铲斗13。在挖掘砂土、沙砾等的土木施工现场,工作装置4通过包含在未图示的液压回路的各液压缸11a,12a,13a等,一边使大臂11、小臂12、铲斗13等上下移动,一边进行作业。
配重5为例如在将钢板组装而形成的箱中放入铁屑或者混凝土等并加固而形成,在进行挖掘等时,为了使车体处于平衡而设置在旋转台3的发动机室6的后方。
发动机室6配置在未图示的主架上的旋转台3的后端部且与配重5邻接。而且,发动机室6形成有在其内部收纳发动机等的空间。发动机室6在其内部的收纳空间收纳后冷却装置、作为用于驱动下部行驶体2和工作装置4的动力源的发动机器等。
设备室9配置在工作装置4的后方,收容有未图示的燃料箱、液压油箱、操作阀等。
驾驶室10是液压挖掘机1的操作人员乘降的操纵室,配置在旋转台3上成为工作装置4的侧方的左侧前部,以便看得见工作装置4的前端部。而且,如图1所示,在驾驶室10的左侧面上安装有能够通过铰链29,30开闭的乘降用门20。
铰链29,30分别安装在形成于将乘降用门20和驾驶室10的侧壁部19连接的部分中的上部和下部的凹部上。而且,通过卡止机构26(后述)以相对关闭状态打开180度的状态卡止设置在驾驶室10的左侧面上的乘降用门20。由此,驾驶室10内的操作人员能够在相对关闭状态将乘降用门20打开180度的状态下进行挖掘机1的操纵。
[铰链29,30的结构]
(a)基本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乘降驾驶室10的乘降用门20通过铰链29,30以可开闭的状态安装在驾驶室10的侧面上。铰链29,30分别安装在将乘降用门20和驾驶室10的侧壁部19连接的部分中形成在从上下的端部隔着规定距离的内侧的切口部分。在此,将在门20和侧壁部19中相互最接近的侧方的端部称为两部件的端部20a,19a并进行说明。
下面,以在铰链29,30中安装于上部的铰链29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安装于下部的铰链30的基本结构与铰链29相同。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图1的右侧称为后侧。
如图2和图4所示,铰链29被设置成彼此连接乘降用门20和驾驶室10的侧壁部19的端部20a,19a。铰链29主要包括第一部件31、第二部件32、中间部件33。铰链29为具有两个转动轴36,37的双轴型铰链。图2至图4表示门20被关闭时的铰链29的状态。
第一部件31固定在侧壁部19上。由图可见,第一部件31具有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延长的形状。第一部件31在上下两侧具有用于转动自如地支承第一转动轴36的第一支撑部31a。
第二部件32固定在门20上。如图所示,第二部件32是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延长的大致板状的部件。而且,第二部件32在上下两侧具有用于转动自如地支承第二转动轴37的第二支撑部32a。
中间部件33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本体。中间部件33还包括插入有构成第一转动轴36的芯棒的轴筒33a、插入有构成第二转动轴37的芯棒的轴筒33b。轴筒33a设置在本体的后侧。轴筒33b设置在本体的前侧。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分别沿铅垂方向上下延伸。
在门20被关闭的状态下,中间部件33和第二部件32大致平行地从第一部件31朝前侧延伸。在该状态下,如图5(a)、图6(a)、图7(a)及图8(a)所示,中间部件33沿着乘降用门20和侧壁部19的外侧面配置。由图可见,铰链29(即中间部件33)与门20的面构成共面。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转动轴37设置在门20的端部20a上,而且,第一转动轴36设置在从端部20a离开对应于中间部件33的宽度的规定距离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轴36的轴的过盈量小于第二转动轴37的轴的过盈量。因此,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阻力小于第一转动轴36的转动阻力,在开闭门20时,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相比第一转动轴36的转动容易。作为调整轴的过盈量的技术,考虑在轴筒33a,33b内的局部轴套上设置小径部,或者在轴筒33a内插入与轴套不同的部件即缩小过盈量的轴环。
(b)限动部件的结构
接着,采用图6、图8及图9说明限制各部件的转动角的限动部件。铰链29具有第一限动部件41,42、第二限动部件43,44。第一限动部件41,42用于限制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的相对转动角。第二限动部件43,44用于限制中间部件和第二部件32的相对转动角。
(b-1)第一限动部件
第一限动部件41,42将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的相对转动角限制成相对转动角的最大值达到约90度,具有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1和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
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1用于设置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将第一部件31的第一抵接部51和中间部件33的第二抵接部52组合而构成。如图4所示,第一抵接部51是形成在第一部件31的前侧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突起。如图4所示,第二抵接部52是形成在中间部件33的背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突起。如图4和图8(a)所示,在门20被关闭的状态下,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沿着第一转动轴36的转动方向彼此抵接。
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用于设置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将第一部件31的第三抵接部53和中间部件33的第四抵接部54组合而构成。如图4所示,第三抵接部53是形成在第一部件31的前侧面的上侧部的突起。如图3所示,第四抵接部54是形成在中间部件33的侧部的上侧部的突起。如图6(b)所示,在相对门20被关闭的状态打开门20为180度的状态下,第三抵接部53和第四抵接部54沿着第一转动轴36的转动方向彼此抵接。
(b-2)第二限动部件
如图8(b)和图9所示,第二限动部件43,44将中间部件33和第二部件32的相对转动最大角限制在约90度,具有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和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
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用于设置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将第二部件32的第五抵接部55和中间部件33的第六抵接部56组合而构成。如图4和图9所示,第五抵接部55是设置在从第二部件32的背面的后侧部分的上下方向两侧部分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突起32b上的剖面为圆形的销。该销由硬度比突起32材料更大的硬质材料形成。因此,第五抵接部55即使与螺栓的前端抵接也难以磨损。如图4和图9所示,第六抵接部56是设置在中间部件33中的螺栓。在中间部件33上形成有从上下方向两侧突出的突起33c。在突起33c上形成有螺钉孔33d,在螺钉孔33d中螺纹接合有螺栓。更具体而言,螺栓从正面螺纹结合在形成于中间部件33的突起33c的螺钉孔33d上,前端向背面突出。如图5(a)和图9所示,在门20被关闭的状态下,第五抵接部55和第六抵接部56(具体而言为螺栓的前端)沿着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方向彼此抵接。
通过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作为第六抵接部56的螺栓在轴向上移动,并调整其与第五抵接部55的间隙角度。由此,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的限制角度被调整。
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用于设置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将第二部件32的第七抵接部57和中间部件33的第八抵接部58组合而构成。如图4所示,第七抵接部57是形成于第二部件32的背面的后侧端部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突起。如图3所示,第八抵接部58是形成于中间部件33的正面的前侧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突起。如图8(b)所示,在门20从关闭状态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第七抵接部57和第八抵接部58沿着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方向彼此抵接。
[卡止机构26的结构]
如图10所示,在门20被打开180度的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卡止机构26使门20固定在侧壁部19上,由此在门打开状态下防止门20的晃动。如图10的XI-XI剖面图即图11所示,卡止机构26具有设置在门20的外侧面的锁闩眼27和设置在侧壁部19上的锁闩板28。锁闩眼27是U形部件,从门20突出。锁闩板28在侧壁部19被支撑为转动自如,如果锁闩眼27抵接,则该锁闩板28转动而与锁闩眼27卡合。该卡合状态能够通过操作内部手柄25来解除。
参照图12和图13详细说明卡止机构26的结构以及卡止动作和解除动作。图12表示锁闩眼27从卡止机构26脱离的解除状态。图13表示锁闩眼27卡止在卡止机构26的卡止状态。
卡止机构26主要具有固定部件61、锁闩板28、限动板71。固定部件61固定在侧壁部19上,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撑锁闩板28和限动板71。锁闩板28进行锁闩眼27对于固定部件61的锁止和解锁。限动板71对锁闩板28的转动进行限制和解除限制。
固定部件61设置在侧壁部19上,由上下的壁部61a和前后的壁部61b形成箱形状。在上下的壁部61a的车辆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收纳锁闩眼27的卡合凹部61c。
锁闩板28配置在固定部件61的内部,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部62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部件61上。第一转动部62在图中位于相对卡合凹部61c斜向内侧的位置。锁闩板28具有从第一转动部62附近向卡合凹部61c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63。而且,锁闩板28在自第一突出部63沿着逆时针方向隔着间隔的位置具有朝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突出部65。在第一突出部63和第二突出部65之间形成具有凹形状的凹部64。第一突出部63和第二突出部65构成在图中整体形状沿着顺时针方向圆滑地弯曲的形状。而且,锁闩板28具有突出卡合部66。突出卡合部66隔着第一转动部62形成在与第一突出部63相反的一侧。突出卡合部66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面以凹状弯曲。突出卡合部66的逆时针方向一侧的面构成为大致直线状的面以形成凹部67。
限动板71配置在锁闩板28的进一步靠近车辆内部的一侧。限动板71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动部72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部件61上。限动板71具有从第二转动部72附近向图中左侧延伸的第一延长部73。在第一延长部7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前端凹部74。前端凹部74由两侧的前端凸部74a形成。而且,第一延长部73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面73a成为弯曲成凹状的凸轮面。限动板71具有从第二转动部72附近沿图中向右斜侧延伸的第二延长部75。第二延长部75从固定部件61突出。在第二延长部75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有金属丝76的前端。在金属丝76上作用有来自内部手柄25的操作力。
图12表示如下状态,即来自金属丝76的操作力未作用于限动板71,其结果,锁闩眼27卡合在固定部件61的卡合凹部61c内,被锁闩板28锁止。锁闩板28的第二突出部65位于锁闩眼27的车辆外侧。另外,锁闩板28的突出卡合部66卡合在限动板71的前端凹部74。而且,限动板71的前端凸部74a卡合在锁闩板28的凹部67。在该状态下,锁闩板28不能逆时针转动。原因在于:即使外力作用于锁闩板28上,从锁闩板28作用于限动板71的力未沿着转动限动板71的朝向作用。因此,锁闩眼27不会从固定部件61脱落。
接着,如果操作人员操作门20的内部手柄25,则金属丝76被拉引。因此,限动板71以第二转动部72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由此,锁闩板28和限动板71的卡合被解除。在该状态下,如果锁闩眼27向车辆外侧推压锁闩板28的第二突出部65,则锁闩板28以第一转动部62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其结果,进入到图13的状态,锁闩板28处于逆时针转动而到头的状态。于是,突出卡合部66被支撑在限动板71的第一延长部73的顺时针一侧的面73a上。
即,当乘降用门20的锁闩眼27从锁闩板28分离时保持图13的状态。然后,当门20打开约180度时,锁闩眼27移动到固定部件61的卡合凹部61c侧,一边推压锁闩板28的第一突出部63,一边进入卡合凹部61c。锁闩板28以第一转动部62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如图12所示,在锁闩眼27抵接于卡合凹部61c的底部的状态下,第二突出部65位于锁闩眼27的外侧(图12)。
[铰链29,30的动作]
接着,说明乘降用门20开闭时的铰链29,30的动作。图5(a)、图6(a)、图7(a)、图8(a)表示门20的关闭状态。图5(b)、图6(b)、图7(b)、图8(b)表示门20打开180度的状态。在各图中采用双点划线来表示门20打开90度时的部件的姿态。
(a)打开动作
如图8(a)所示,在乘降用门20被关闭的状态下,中间部件33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1的作用下不能相对第一部件31顺时针转动。另外,如图5(a)所示,第二部件32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的作用下不能相对中间部件33顺时针转动。
如果液压挖掘机1的操作人员从该状态打开乘降用门20,首先如图8(b)所示,乘降用门20以第二转动轴37为转动中心转动。即,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逆时针转动。因此,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不转动,但是,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此时,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中,第五抵接部55自第六抵接部56离开。
如果操作人员进一步打开乘降用门20而使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90度,则如图8(a)所示,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中,第八抵接部58(双点划线)抵接在第七抵接部57。
如果操作人员再进一步打开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成为一体,并以第一转动轴36为转动中心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即,第二转动轴37也与中间部件33等一起移动。其结果,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1中,第二抵接部52自第一抵接部51离开。
如果操作人员进一步打开乘降用门20,如图6(b)所示,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中,第三抵接部53与第四抵接部54抵接。由此,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停止相对第一部件31进行的转动。在该状态下,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90度,进而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90度。因此,第二部件32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180度。
由此,乘降用门20相对侧壁部19处于打开180度的状态,结束门的打开动作。
在该状态下,乘降用门20处于相对侧壁部19平行的完全打开状态。然后,如图11所示,在卡止机构26中,门20的锁闩眼27卡止在侧壁部19的锁闩板28上。即,乘降用门20固定在侧壁部19上。由于铰链29对于角度的限制精度高,因此,卡止机构26将门20可靠地卡止在侧壁部19上。换言之,在卡止机构26中,锁闩眼27准确地移动到锁闩板28的位置。
下面,参照立体图简明易懂地说明驾驶室10的整体和铰链29的结构,并说明上述乘降用门20的打开动作。
首先,说明在驾驶室10中从如15图所示的关闭乘降用门20的状态,经过如图16所示的将乘降用门20打开90度的状态,完成如图17所示的将乘降用门20打开180度的状态时的铰链29的动作。图15至图17中的箭头表示下面将要说明的各附图(图18至图23)的所示方向。
即,图18是从图15的A方向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图19是从图16的B方向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图20是从图17的C方向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
在此,说明铰链29中的各部件的动作,但是,该说明同样适用于铰链30。
即,如果将图18所示的处于关闭状态的乘降用门20打开,则根据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的过盈量(转动阻力)之差,以第二转动轴37为转动中心,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此时,如图19所示,如果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约90度,则第二部件32侧的第七抵接部57抵接在中间部件33侧的第八抵接部58,并结束两部件32,33之间的转动。
接着,如果进一步打开图19所示的打开了约90度的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成为一体,以第一转动轴36为转动中心,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然后,在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和中间部件33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如果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第二部件32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约180)约90度,则中间部件33的第四抵接部54抵接在第一部件31的第三抵接部53(参照图20),并结束两部件31,33之间的以第一转动轴36为中心的转动。
通过以上顺序,乘降用门20相对侧壁部19处于打开180度的状态,结束乘降用门20的打开动作。
在此,在乘降用门20相对侧壁部19打开180度的状态下,如图24所示,乘降用门20的面与侧壁部19的面之间的间隙S大小为10~40mm。而且,该间隙S与中间部件33中的连接部分的宽度d相等。即,在乘降用门20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由于中间部件33相对侧壁部19的面处于打开90度的状态,因此,中间部件33的连接部分的宽度d就直接成为乘降用门20与侧壁部10之间的间隙S的大小。
由此,在开闭乘降用门20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被夹住。而且,通过调整中间部件33的连接部分的宽度d的大小,能够容易设定乘降用门20与侧壁部19之间的间隙S的大小。
(b)关闭动作
如图6(b)所示,在乘降用门20被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的作用下,中间部件33不能相对第一部件31逆时针转动。而且,如图8(b)所示,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的作用下,第二部件32不能相对中间部件33逆时针转动。
如果操作人员从该状态关闭乘降用门20,首先乘降用门20以第二转动轴37为转动中心转动。即,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顺时针转动。因此,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不改变姿态,但是,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此时,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中,第八抵接部58自第七抵接部57离开。
如果操作人员进一步打开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90度。此时,在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3中,第五抵接部55抵接在第六抵接部56(参照图5)。
如果操作人员进一步关闭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成为一体,并以第一转动轴36为转动中心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即,第二转动部件37也与中间部件33等部件一起移动。其结果,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中,第三抵接部53自第四抵接部54离开。
如果操作人员进一步关闭乘降用门20,则在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门关闭侧限动部件41中,第二抵接部52抵接在第一抵接部51。由此,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停止相对第一部件31的转动。
通过以上的操作,门20处于关闭状态,结束门的关闭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转动轴37中的轴的过盈量小于第一转动轴36,因此,在门的打开动作中,能够经由仅将第二部件32转动的第一阶段以及将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转动的第二阶段,将乘降用门20分阶段地打开到完全打开状态。而且,在门的关闭动作中,也能够经由仅将第二部件32转动的第一阶段以及将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转动的第二阶段,将乘降用门20分阶段地关到关闭状态。
下面,参照立体图(图21至图23)简明易懂地说明驾驶室10整体和铰链29的结构并说明上述乘降用门20的关闭动作。
图21是在将图17所示的乘降用门20打开180度的状态下从驾驶室后方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图22是从图16所示的E方向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图23是在将图15所示的乘降用门关闭的状态下从驾驶室室内侧看到的铰链29的立体图。
即,如图21所示,如果关闭被打开180度的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以第二转动轴37为转动中心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此时,如图22所示,如果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约90度,则设置在第二部件32侧的突起32b的前端部分的第五抵接部55抵接于中间部件33侧的第六抵接部56,结束两部件32,33之间的转动(参照图20)。
接着,如果进一步关闭图22所示的被关闭90度的乘降用门20,则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成为一体,并以第一转动轴36为转动中心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然后,如果被一体化的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和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90度,则中间部件33的第二抵接部52抵接在第一部件31的第一抵接部51,结束两部件31,33之间的转动。此时,如图23所示,第二部件32(乘降用门20)处于相对第一部件31(侧壁部19)转动0度的关闭状态。
通过以上顺序,乘降用门20从相对侧壁部19打开180度的打开状态转变成关闭状态,结束门的关闭动作。
<参考例>
在采用双轴铰链的情况下,当把门从关闭状态打开180度而完全打开时,如果不对转动角进行限制,则有时不能确定锁闩眼相对壁的卡合部件的相对位置。因此,有可能不能将门的锁闩眼在一定位置卡止在壁的卡合部件上。
图14是表示采用了双轴铰链的门的开闭结构的示意图。
双轴铰链133具有设置在车辆的侧壁部119上的第一转动轴136、设置在门120的端部上的第二转动轴137。在门120上设置有锁闩眼127。在门120从关闭状态被打开约180度与侧壁部119平行的状态下,锁闩眼127靠近与卡合部件126卡合的位置。
但是,如图14(a)所示,在第一转动轴136的转动角超过90度而第二转动轴137的转动角未到90度的情况下,或者,如图14(b)所示,在第一转动轴136的转动角未到90度而第二转动轴137的转动角超过90度的情况下,即使门120与侧壁部119平行,锁闩眼127也不与卡合部件126的位置一致。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进行将门120沿着侧壁部119移动而将锁闩眼127与卡合部件126对准的调整作业。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1)
在由壁包围驾驶席的周围且将用于操作人员乘降的门20以相对壁转动而打开的方式安装的驾驶室10中设置有铰链29。铰链29具有第一部件31、第二部件32、中间部件33、第一限动部件41,42和第二限动部件43,44。第一部件31固定在侧壁部19上。第二部件32固定在门20上。中间部件33分别绕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转动自如地连接在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上。第一限动部件41,42包括用于将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限制在第一角度且在转动方向上彼此抵接的部分(第一至第四抵接部51~54)。第二限动部件43,44包括用于将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限制在第二角度且在在转动方向上彼此抵接的部分(第五至第八抵接部55~58)。以将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相加的角度转动乘降用门20而使其完全打开的位置和门20的锁闩眼27卡合在作为设置于侧壁部19上的卡止部件的锁闩板28的卡止位置一致。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0中,在将门20相对侧壁部19开闭时,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进行相对转动,进而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进行相对转动。由此,门20能够以较大的角度相对侧壁部19进行转动。而且,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度被第一限动部件41,42限制,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的转动角度被第二限动部件43,44限制。由此,能够进行门20相对侧壁部19的定位,因此,不需要相对锁闩板28的位置调整门20的锁闩眼27的位置。
而且,以将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相加的角度约180度转动打开门20的完全打开位置和门20的锁闩眼27卡合在设置于壁上的卡止机构26的卡止位置相一致。
(2)
第一转动轴36的转动角度为约90度,第二转动角37的转动角度为约90度。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0中,使中间部件33相对第一部件31转动约90度(例如图6(b))且使第二部件32相对中间部件33转动约90度(例如图8(b)),其结果,门20处于相对侧壁部19转动打开约180度的状态。如图6(b)所示,在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2中,第三抵接部53与第四抵接部54抵接,如图8(b)所示,在门打开侧限动部件44中第七抵接部57与第八抵接部58抵接。
(3)
在铰链29中,第一限动部件41,42的各部分(第一至第四抵接部51~54)设置在第一部件31和中间部件33上,第二限动部件43,44的各部分(第五至第八抵接部55~58)设置在第二部件32和中间部件33上。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0中,由于在中间部件33上设置有第一限动部件41,42抵接的部分(第一至第四抵接部51~54)和第二限动部件43,44抵接的部分(第五至第八抵接部55~58),因此无需设置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彼此抵接的抵接部。
(4)
在将门20关闭的状态下,铰链29相对侧壁部19的外侧面位于内侧或者位于与侧壁部19的外侧面形成共面的位置。
更详细而言,在将门关闭的状态下,为了不使铰链从驾驶室的外表面突出,将铰链安装成使铰链的最外侧的假想面位于驾驶室的侧壁部和门的外侧面的内侧,或者与驾驶室的侧壁部和门的外侧面形成共面的位置。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0中,在将门20关闭的状态下,铰链29不会从门20的开放侧的面突出。其结果,铰链不会以使其部件突出的方式安装在驾驶室的外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避免铰链结构导致输送限制等问题。
(5)
第一转动轴36设置在从侧壁部19的端部19a离开中间部件33的宽度的位置上,第二转动轴37设置在门20的端部20a上。
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中,由于第二转动轴37设置在门20的端部20a上,因此,当门被完全打开时,门20的端部20a不会从驾驶室10的乘降口突出而使开口变狭窄,并且,由于第一转动轴36被设置在从侧壁部19的端部19a离开中间部件33的宽度的位置上,因此,在充分缩短中间部件33的宽度的基础上避免在门20与侧壁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间隙。
(6)
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的过盈量不同,因此,在对门20进行关闭时规定了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顺序。在该建筑机械的驾驶室10中,由于规定了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的转动顺序,因此,能够使门20稳定地进行开闭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中间部分33沿着乘降用门20和侧壁部19的外侧面配置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在该例子。
例如,可以使中间部件33配置在相对乘降用门20和侧壁部19的外侧面靠内侧的位置。该情况下,由于也能够在铰链结构中消除从驾驶室10的外侧面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因此,也能够容易消除在搬运驾驶室时的输送限制等问题。
但是,在驾驶室的外观上,优选在铰链部分中不设置台阶的结构,因此,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更优选为将中间部件33沿着乘降用门20等外表面配置的结构。
(B)
如图5至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乘降用门20分阶段地进行开闭的例子,说明了先使第二转动轴37转动的第一阶段和之后使第一转动轴36转动的第二阶段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在该例子。
例如,作为将乘降用门20分阶段地进行开闭的例子,可以设置先转动第一转动轴36的第一阶段和之后转动第二转动轴37的第二阶段。
而且,在同时转动第一转动轴36和第二转动轴37且转动角度不一样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暂时同时转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转动90度的情况,但是,只要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总转动角度为180度,就不限定于该90度。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用于开闭安装在液压挖掘机1的驾驶室10的乘降用门20的铰链29,30上采用本发明的铰链结构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在该例子。
例如,将本发明的铰链结构也可以采用在用于开闭安装在起重机车辆、推土机、轮式装载机、机动平地机等其他建筑机械的驾驶室门的铰链上。
特别是,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起重机车辆那样,优选采用在安装于驾驶中以完全打开乘降用门的状态进行作业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上。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抵接在螺栓前端的对方侧部件采用了由硬质材料形成的销,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在该销。例如,除了销以外,该部件可以具有球状等其他形状。而且,可以在中间部件的一部分上设置突起并在该突起部分上实施镀覆硬质铬等表面处理。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由于具有能够确保铰链的较打的开闭角度且充分提高限动部件的角度精度的效果,因此,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上。

Claims (6)

1.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由壁部包围驾驶席的周围,用于操作人员乘降的门通过铰链被安装成相对所述壁部能够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铰链,具有固定在所述壁部上的第一部件、固定在所述门上的第二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的第一转动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中间部件的第二转动轴,所述铰链分别安装在从所述门的上下端部仅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
所述壁部,在所述壁部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切口部;
所述门,在所述门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切口部;
第一限动部件,将所述中间部件相对所述第一部件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一角度;
第二限动部件,将所述中间部件相对所述第二部件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第二角度;
螺栓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动部件上,相对所述中间部件沿轴向移动而调整所述第二角度;
所述第一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切口部上,
所述第二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切口部上,
在使所述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铰链的最外侧的假想面与所述壁部及所述门的外表面构成大致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轴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部件的安装面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周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一切口部的深度大致一致,
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门的端面接近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与所述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所述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间隙大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为10~40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为90度,所述第二角度为90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从所述壁部的端部离开对应于所述中间部件的宽度的规定距离的位置上,
所述第二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门的端部上。
CN2009801413051A 2008-10-30 2009-10-27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9412/08 2008-10-30
JP2008279412 2008-10-30
PCT/JP2009/068401 WO2010050469A1 (ja) 2008-10-30 2009-10-27 建設機械用のキャ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038A CN102187038A (zh) 2011-09-14
CN102187038B true CN102187038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12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130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038B (zh) 2008-10-30 2009-10-27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62386B2 (zh)
JP (1) JP5043200B2 (zh)
KR (1) KR101252019B1 (zh)
CN (1) CN102187038B (zh)
DE (1) DE112009002449B4 (zh)
WO (1) WO20100504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8390B2 (en) * 2019-04-05 2024-02-13 Lifetime Products, Inc. Double jointed door hinge
CN201705075U (zh) * 2010-05-31 2011-01-1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门的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JP5706110B2 (ja) * 2010-07-29 2015-04-22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フレーム構造
US8950120B2 (en) * 2012-08-29 2015-02-10 Caterpillar Inc. Latch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US8978308B2 (en) * 2012-08-29 2015-03-17 Caterpillar Inc. Door structure
CN105416412A (zh) * 2014-09-12 2016-03-23 盐城玉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甲靶车驾驶舱盖组件
CN104963575B (zh) * 2015-06-11 2016-05-18 林立伦 一种铰链机构
CN105386668B (zh) * 2015-10-24 2017-04-05 孙兆彬 静音缓速360°折叠门合页及调整工艺方法
KR102481240B1 (ko) * 2016-12-20 2022-12-27 두산산업차량 주식회사 지게차용 사이드 도어
CN109707286A (zh) * 2018-11-15 2019-05-03 北方重工装备(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新式通道门装置
DE102018132674A1 (de) * 2018-12-18 2020-06-18 Endress+Hauser Conducta Gmbh+Co. Kg Flügelscharnier für ein Feldgerätgehäuse sowie Feldgerätgehäuse mit Flügelscharnier
KR102356019B1 (ko) * 2019-12-27 2022-01-25 김학성 지게차 캐빈의 도어
US11970892B2 (en) * 2021-05-20 2024-04-30 Summit Products, Inc. Door stop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760A (en) * 1994-04-11 1996-02-27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Biaxial hinge assembly
CN2844230Y (zh) * 2005-06-16 2006-12-06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工研究院 新型侧门开启机构
CN101168967A (zh) * 2006-10-23 2008-04-30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68104A (en) * 1918-01-22 1918-06-04 William S Flick Hinge.
JPS5252133Y2 (zh) * 1972-02-23 1977-11-26
JPS5252133U (zh) 1975-10-14 1977-04-14
JPS52103270U (zh) * 1976-02-02 1977-08-05
JPS6289477U (zh) * 1985-11-26 1987-06-08
US4928350A (en) * 1988-04-07 1990-05-29 Morgan James C Multiple axis hidden hinge
JP2618061B2 (ja) * 1989-11-30 1997-06-11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ヒンジ装置
JPH0614384U (ja) * 1992-07-29 1994-02-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リンクヒンジ
US5659929A (en) * 1995-12-27 1997-08-26 Cheng; Lin Ming Multi-function hinge structure
JP3226800B2 (ja) * 1996-09-11 2001-11-05 日産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扉のヒンジ構造
KR19980061354U (ko) * 1997-03-24 1998-11-05 임동현 각도조절이 가능한 방화샷다의 경첩
DE10342659B4 (de) 2003-09-16 2009-06-25 Linde Material Handling Gmbh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r seitlichen Rahmenöffnung und einer Tür mit Doppelscharnier
JP4523360B2 (ja) 2004-08-17 2010-08-11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760A (en) * 1994-04-11 1996-02-27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Biaxial hinge assembly
CN2844230Y (zh) * 2005-06-16 2006-12-06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工研究院 新型侧门开启机构
CN101168967A (zh) * 2006-10-23 2008-04-30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172478A 1991.07.25
JP特开平10-81139A 1998.03.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050469A1 (ja) 2012-03-29
WO2010050469A1 (ja) 2010-05-06
US20110181074A1 (en) 2011-07-28
DE112009002449T5 (de) 2012-08-09
KR20110055690A (ko) 2011-05-25
US8162386B2 (en) 2012-04-24
KR101252019B1 (ko) 2013-04-10
DE112009002449B4 (de) 2017-06-08
JP5043200B2 (ja) 2012-10-10
CN102187038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7038B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JP3304102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EP2772417B1 (en)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engine hood of a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2330528B (zh) 设置在工程机械的驾驶室上的门及驾驶室
JPH01198929A (ja) 全旋回式作業機
EP2324180B1 (en) Security box
EP1958809A1 (en) Window arrangement for a construction vehicle
JP2009113658A (ja) エンジンフードの開閉構造
JP2009133189A (ja) サイドドアを有したタンクが装着される掘削機
KR20150063429A (ko) 소선회식 건설기계의 후드 개폐장치
JP4907981B2 (ja) 開閉扉固定装置
JP5291987B2 (ja) 建設機械用ドア開閉装置
JP5297122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2009024414A (ja)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用のキャブ
WO2005105553A1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開閉装置
JP5822821B2 (ja) 建設機械
JP2001090110A (ja) 旋回作業機
JP5603898B2 (ja) 建設機械
JP2003268807A (ja) 旋回型作業機械
JP7059856B2 (ja) 作業機械用ロック機構、及び、作業機械
JPH09315347A (ja) 建設機械の機械室側部カバー
JP2007192015A (ja)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KR200476161Y1 (ko) 중장비용 커버의 개폐장치
RU2675395C2 (ru) Боковая стенка кабины водителя с ящиком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JP5124503B2 (ja) 旋回作業機のカバ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