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9484A -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9484A
CN102159484A CN2009801366510A CN200980136651A CN102159484A CN 102159484 A CN102159484 A CN 102159484A CN 2009801366510 A CN2009801366510 A CN 2009801366510A CN 200980136651 A CN200980136651 A CN 200980136651A CN 102159484 A CN102159484 A CN 10215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group
taking advantage
passenger
disp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66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9484B (zh
Inventor
岩田雅史
铃木直彦
小堀真吾
户仓樱子
小场由雅
武岛功儿
光田将之
野波庆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5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9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2Position or depth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through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61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能够进行合理的不存在不能完全承载情况的轿厢分配处理,并且乘客能够准确无误地认识到应该搭乘的轿厢。在本发明中,同乘组分配部(1)根据从层站操作盘(OB(i))接收的每个楼层(FLi)各自的层站呼梯登记内容,对各个乘客分配同乘组,使发送了层站呼梯登记的层站操作盘(OB(i))显示所分配的同乘组名称。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对于由同乘组分配部(1)分配的同乘组,执行把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进行分配的轿厢分配处理,在确定了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向轿厢控制部(CE1~CE3)提供至少包括该确定分配轿厢与同乘组的组合信息的乘客引导指令(CM2)。

Description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地运用多个电梯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层站或者比较远离层站的远处使用预定的操作盘输入目的地楼层,按照目的地楼层来引导分配轿厢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作为分配轿厢的引导方法,过去通常采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公开的方法。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方法(第1方法),在乘客按下层站呼梯按钮后,在层站呼梯按钮附近的显示器上将分配轿厢只显示一定时间。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下述方法(第2方法),在轿厢的开闭门上显示按照各个目的地分配的轿厢的目的地楼层。
另外,专利文献3公开的方法是将上述第1及第2方法相结合的引导方法即第3方法。
另外,专利文献4公开了当存在轿厢的分配变更时,通过响铃和/或亮灯等,表示存在分配变更的情况。
另外,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8都是将目的地楼层分组来限制对轿厢的分配。并且,专利文献8记述了对分配进行重审,但是只能按照目的地楼层的组单位进行分配变更。并且,由于能够看到目的地楼层,所以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63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15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3/000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2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0-232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61-075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5-201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0-219443号公报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分配轿厢的引导方法,只在每个人进行呼梯登记后马上显示各个目的地楼层的分配号机,或者在轿厢(开闭门)附近或层站目的地呼梯按钮旁边显示全部乘客能够识别的各个目的地楼层的分配号机。
在上述过去的分配轿厢的引导方法中,上述第1方法存在不能应对之后的分配轿厢的重审和/或变更的问题。
上述第2方法以按照各个目的地楼层进行轿厢分配为前提,所以存在如下问题,不能避免在出现了以前往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梯为目的的乘客超过轿厢额定承载人数的情况下等产生的未能完全承载的现象。
并且,上述第2方法存在安全上的问题,由于以轿厢为单位在轿厢的开闭门上的显示器上显示目的地楼层的分配状况,所以不能保密轿厢的目的地楼层,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容易被第三者察觉。
上述第3方法与上述第1方法同样地,在乘客按下层站呼梯按钮后,在层站呼梯按钮附近的显示器上将分配轿厢只显示一定时间,因而不能应对之后的分配轿厢的重审和/或变更。并且,上述第3方法与上述第2方法同样地,以轿厢为单位显示目的地楼层的分配状况,因而存在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容易被第三者察觉的安全问题。
并且,在上述的第1~第3方法的任意一种方法中,由于显示的分配轿厢的信息只是识别分配轿厢的信息,所以在同一轿厢此次到达时和下次到达时不能进行不同的分配,并且存在需要假设对同一号机分配了目的地方向不同的分配的情况,因而乘客需要在确认轿厢的到达方向后进行乘梯,存在对乘客强加了识别分配轿厢的负担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4存在如下问题,在存在分配变更的情况下,通过响铃或亮灯等,只能表示存在分配变更,因而在对多个目的地楼层分别进行了轿厢分配的情况下,难以认识到哪个分配存在变更。
这样,如果把过去的分配轿厢的引导方法作为前提对电梯组群进行管理,存在很难进行不存在不能完全承载的合理的轿厢分配处理,而且乘客很难准确无误地认识到应该搭乘的轿厢的问题。此外,存在实质上难以进行轿厢分配的变更或者安全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能够进行不存在不能完全承载的合理的轿厢分配处理,并且乘客能够准确无误地认识到应该搭乘的轿厢。
本发明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是在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组群中,响应乘客的要求对乘客分配所述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并进行管理的装置,所述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层站呼梯登记部,其设置在电梯层站或者电梯层站附近,能够进行乘客登记目的地楼层的层站呼梯登记;同乘组分配部,其按照所述每个层站呼梯登记将乘客分配至同乘组,并使配置于所述层站呼梯登记部附近的同乘组显示部显示该同乘组的信息;以及同乘组轿厢分配部,其执行轿厢分配处理,即对至少一个所述同乘组分配所述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产生至少表示所述同乘组与所述分配轿厢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乘客引导指令。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记述的“组”不是指目的地楼层的分组,而是指各个乘客的分组。因此,例如在从同一楼层出发、前往同一楼层的乘客较多,不能全部搭乘一台轿厢的情况下,能够将这些乘客分配至不同的组。并且,通过使分配轿厢和组相独立,乘客能够认识到在产生呼梯后应该归属的组,然后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能够考虑效率和服务性,在最佳时期提示各组的乘客应该搭乘的轿厢。并且,不在轿厢上显示目的地楼层,全部利用者需要进行用于认识应该搭乘的组的操作,因而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能够准确认识到乘梯预定人数,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利用同乘组轿厢分配部以同乘组为单位进行轿厢的分配,由此即使是同一乘梯楼层及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也能够设定为不同的同乘组。因此,在出现了多个同一乘梯楼层及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客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不存在不能完全承载的合理的轿厢分配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视点及优点,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将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以表形式表示某个乘梯楼层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第1例。
图2是以表形式表示某个乘梯楼层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第2例。
图3是以表形式表示某个乘梯楼层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第3例。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1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层站操作盘OB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层站操作盘OB的设置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由图7所示的同乘组分配部进行的同乘组分配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由图7所示的同乘组轿厢分配部进行的针对同乘组的轿厢分配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2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3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3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4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的第3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前提>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乘客在层站指定目的地楼层并进行层站呼梯登记(登记乘梯楼层及目的地楼层的组合)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即,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乘客进行层站呼梯登记后,首先必须对该乘客分配一个同乘组。然后,在电梯到达之前对同乘组分配轿厢。同乘组表示一起乘梯的人们的组。
<同乘组分配内容>
图1~图3是以表形式表示某个乘梯楼层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第1~第3例。在图1~图3中,乘客序号是指识别进行了层站呼梯登记的乘客的序号,是表示各个乘客的序号。另外,第1~第3例表示在同一乘梯楼层存在层站呼梯登记时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被分配到同乘组A中的乘客(乘客序号1、3~5、7)被分配了1号机作为乘梯轿厢,被分配到同乘组B中的乘客(乘客序号2、6、8~10)被分配了2号机作为乘梯轿厢。即,在图1所示的第1例中,使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一一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像乘客序号7和乘客序号10那样即使是同一目的地楼层(3层)的乘客,也被分配到不同的同乘组中,由此能够使得搭乘不同的轿厢。
并且,如图2所示,对同乘组A(乘客序号1、3、5)和同乘组C(乘客序号4、7)分配1号机,对同乘组B(乘客序号2、6、8、9)和同乘组D(乘客序号10)分配2号机。即,在图2所示的第2例中,对多个同乘组分配一个相同的轿厢。即,在图2所示的第2例中,表示能够对乘客分配超过轿厢的数量即2台的4种同乘组A~D中的任意一个同乘组。
并且,如图3所示,对同乘组A(乘客序号1、3、5)分配此次的1号机,对同乘组B(乘客序号2、6、8、9)分配此次的2号机,对同乘组C(乘客序号4、7)分配下次的1号机,对同乘组D(乘客序号10)分配下次的2号机。即,在图3所示的第3例中,使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一一对应。此时,也一并进行搭乘同一分配轿厢的到达轮次的分类。因此,即使是同一分配轿厢,也能够按照到达轮次分配为此次到达时、下次到达时、下下次到达时等。因此,在第3例中,针对至少一个同乘组,分配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及其到达轮次的组合作为分配轿厢。
并且,在第1~第3例中叙述了成为同一乘梯楼层的同一组的同乘组的示例,但也可以构成为同乘组包括不同的乘梯楼层的乘客。
<电梯层站(第1结构示例)>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1结构例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在电梯层站设有3台轿厢用开闭门E1~E3,在轿厢用开闭门E1~E3上的侧壁部17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D3。在轿厢用开闭门E1、E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层站操作盘OB。另外,轿厢用开闭门E1~E3与电梯EV1~EV3(未图示)对应设置。
并且,层站操作盘OB可以设置在该楼层的通往层站的入口附近、层站外部、或远离层站的位置。并且,双层电梯(将轿厢设为上下两层的电梯)、单井道多轿厢电梯(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个轿厢的电梯)等在一个井道中具有多个轿厢,存在分散为多种乘梯楼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前往多种乘梯楼层中的至少一种乘梯楼层的移动单元、即楼梯或自动扶梯的跟前设置层站操作盘OB。通过这样设置层站操作盘OB,即使在根据目的地楼层的不同某个乘客需要从当前所在的楼层移动,而从其它楼层即实际的乘梯楼层乘梯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利用前往实际的乘梯楼层的移动单元的前一阶段操作层站操作盘OB。
<层站操作盘>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层站操作盘OB的结构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层站操作盘OB由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层站呼梯登记部)及同乘组显示部32构成,乘客能够使用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输入目的地楼层,并能够参照同乘组显示部32认识到所分配的同乘组。在图5的示例中,能够使输入11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从同乘组显示部32视觉识别到被分配给同乘组A的情况。
在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进行了输入目的地楼层的层站呼梯登记后,马上在同乘组显示部32上进行一定时间的同乘组的显示。并且,也可以在下一个乘客进行目的地楼层的输入之前,持续进行同乘组显示部32上的同乘组的显示。
并且,在图4的示例中示出了在电梯层站设置层站操作盘OB的结构例,但也可以按照图6所示构成为在距离电梯层站预定距离DS的位置的操作盘设置台50上设置层站操作盘O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及同乘组显示部32一体化的层站操作盘OB,但也可以构成为独立设置相当于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的装置和相当于同乘组显示部32的装置,并配置在各自的附近。
并且,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也可以是从存储了门厅楼层到居室楼层的呼梯等、预先将出发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间的关系相关联的ID(Identification)的磁卡、IC卡、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的读卡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读卡器读取上述磁卡、IC卡、RFID等,提示上述ID,指定与设置有该读卡器的出发楼层对应的目的地楼层,并登记层站呼梯。
并且,提示ID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指纹认证、人脸认证等生物体认证。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在一层楼层FL1设有轿厢用开闭门E1(1)~E3(1),在轿厢用开闭门E1(1)~E3(1)上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1)~D3(1),在轿厢用开闭门E2(1)、E3(1)之间的侧壁部16设有层站操作盘OB(1)。
同样,在二层楼层FL2设有轿厢用开闭门E1(2)~E3(2),在轿厢用开闭门E1(2)~E3(2)上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2)~D3(2),在轿厢用开闭门E2(2)、E3(2)之间的侧壁部16设有层站操作盘OB(2)。另外,层站操作盘OB(1)及OB(2)各自的结构与图5所示的层站操作盘OB相同。
并且,也可以与层站操作盘OB同样地,将该楼层的层站操作盘OB(1)及OB(2)设置在前往层站的入口附近、层站外部、远离层站的位置。并且,双层电梯、单井道多轿厢电梯等在一个井道中具有多个轿厢、分散为多种乘梯楼层的情况下,可以在前往多种乘梯楼层中的至少一种乘梯楼层的移动单元跟前设置层站操作盘OB。
并且,在图7中为了方便起见只示出了一层楼层FL1、二层楼层FL2,但实际上各个楼层具有相同的结构,在i层的楼层FLi分别设有轿厢用开闭门E1(i)~E3(i)、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i)~D3(i)、层站操作盘OB(i)。即,在各个电梯井道及每个楼层FLi设有轿厢用开闭门及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在各个楼层FLi分别设有层站操作盘。
包括层站操作盘OB(1)及OB(2)的层站操作盘OB(i)与组群管理控制部5内的同乘组分配部1连接,将操作层站操作盘OB(i)的目的地楼层输入数字键按钮31登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内容发送给同乘组分配部1。
并且,在各个电梯井道中升降的电梯EV1~EV3(未图示)由轿厢控制部CE1~CE3控制运行。另外,电梯EV1~EV3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i)~E3(i)乘梯下梯。
组群管理控制部5主要具有同乘组分配部1、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及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同乘组分配部1根据从层站操作盘OB(i)接收的每个楼层FLi各自的层站呼梯登记内容,对各个乘客分配同乘组。并且,同乘组分配部1将规定了所分配的同乘组和层站呼梯登记内容的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
另外,同乘组分配部1向发送了层站呼梯登记的层站操作盘OB(i)提供包括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的显示指令CM1,使该层站操作盘OB(i)的同乘组显示部32显示所分配的同乘组名称。
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根据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登记的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或者后面叙述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执行轿厢分配处理。
轿厢分配处理包括:针对由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规定的尚未分配轿厢的已登记同乘组的新分配处理、针对由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规定的已分配同乘组的分配内容重审处理、以及确定对所述已分配同乘组分配的分配轿厢的分配轿厢确定处理。另外,有关通过新分配处理被分配了分配轿厢的同乘组的信息,被作为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
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向轿厢控制部CE1~CE3发送控制指令,使轿厢按照由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规定的内容进行运行。在通过新分配处理新生成了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的情况下、或者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的内容通过分配内容重审处理而被变更的情况下,发送该控制指令。
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在通过分配轿厢确定处理确定了分配轿厢的情况下,根据规定了所确定的分配轿厢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产生乘客引导指令CM2并提供给轿厢控制部CE1~CE3,其中,该乘客引导指令CM2至少包括确定分配轿厢与利用该确定分配轿厢的同乘组的组合信息。
接收到乘客引导指令CM2的轿厢控制部CE1~CE3使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1)~D3(1)、D1(2)~D3(2)显示同乘组等,以便乘客引导指令CM2中规定的同乘组能够利用确定分配轿厢乘梯下梯。
这样,轿厢控制部CE1~CE3进行乘客引导显示控制以及基于来自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的控制指令的电梯EV1~EV3的运行控制,该乘客引导显示控制根据来自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的乘客引导指令CM2,在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1)~D3(1)等上显示同乘组等。
<同乘组分配处理>
图8是表示由图7所示的同乘组分配部1进行的同乘组分配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每当乘客使用层站操作盘OB(i)进行层站呼梯登记时,执行由同乘组分配部1进行的同乘组分配处理。
参照该图,在步骤S1中,确认是否存在新的层站呼梯登记,在不存在(否)时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中为“是”时,进入步骤S2。在步骤S2中,在针对与新的层站呼梯登记内容为同一乘梯楼层而且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客已经分配同乘组,并且作为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被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的情况下,选择该已登记同乘组作为分配同乘组候选。
并且,在分配同乘组候选中的已分配乘客数量小于预先设定的预定乘客数量TH1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S4,而在预定乘客数量TH1以上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S3。另外,预定乘客数量TH1被设定为“1”以上且比轿厢的额定承载人数小的值或者额定承载人数。
并且,在分配同乘组的已分配乘客数量是接近额定承载人数的值的情况下,能够由同乘组分配部1分配的轿厢的供选择范围减小。并且,在分配同乘组的已分配乘客数量是较小的值而且如图1所示对一个轿厢只能分配一个分配同乘组的情况下,一次能够乘梯的乘客数量变少,运行效率变差。因此,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优选将预定乘客数量TH1设定为比较大的值,在图2、图3所示的情况下,优选将预定乘客数量TH1设定为比较小的值。
在步骤S2为“否”时执行的步骤S3中,在针对与新的层站呼梯登记内容为同一乘梯楼层、同一方向的目的地楼层的乘客已经分配同乘组,并且作为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被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的情况下,选择该已登记同乘组作为分配同乘组候选。
并且,在分配同乘组候选中的已分配乘客数量小于预定乘客数量TH1,而且分配同乘组候选所要搭乘的电梯的必要停靠次数小于预定停靠次数TH2的情况下(是),步入步骤S4。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中所述分配同乘组候选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或者不能选择分配同乘组候选的情况下(否),步入步骤S5。另外,必要停靠次数是指已对所述分配同乘组候选进行分配的乘客的乘梯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总和。并且,必要停靠次数也可以是按照各个行进方向而运算的值。
在步骤S2或者步骤S3为“是”时执行的步骤S4中,针对已进行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乘客,把在步骤S2或者步骤S3中选择的分配同乘组候选作为针对已进行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乘客的同乘组进行分配,将规定该内容的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再次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然后,步入步骤S6。
在步骤S3为“否”时执行的步骤S5中,作为针对已进行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乘客的同乘组,分配除了已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登记的同乘组之外的新的同乘组,把规定该内容的信息作为新的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然后,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4或者步骤S5之后执行的步骤S6中,向已进行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层站操作盘OB,发送包括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的显示指令CM1。
其结果,层站操作盘OB在同乘组显示部32(参照图5)显示同乘组名称,乘客能够参照同乘组显示部32认识到分配给自己的同乘组名称。
另外,由于同乘组显示部32的制约,在预先将同乘组名称限定为例如A~Z等的情况下,同乘组分配部1通过从未登记的同乘组名称中选择新登记同乘组名称,进行同乘组分配处理。
<轿厢分配处理>
图9是表示针对由图7所示的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进行的同乘组的轿厢分配处理的流程图。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针对全部已登记同乘组,定期地反复执行以下叙述的轿厢分配处理。
参照该图,在步骤S11中,确认在已登记的同乘组中是否存在尚未分配轿厢的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另外,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能够通过从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参照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而获得。在步骤S11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11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1为“是”时执行的步骤S12中,在全部轿厢的整个行进区间考虑行进方向的基础上,确认是否存在能够承载属于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的全部乘客的轿厢,在存在这种轿厢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S13,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否),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2为“是”时执行的步骤S13中,在假设能够承载被分配到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的全部乘客的轿厢中、使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乘梯的情况下,把分配评价函数En的增量为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分配给未分配登记中同乘组NG。
并且,也可以把下述值为预定全部必要停靠次数TH4以下的轿厢中、分配评价函数En的增量为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分配给未分配登记中同乘组NG,所述值是指全部的相应轿厢的已登记同乘组的必要停靠次数TH2与未分配登记中同乘组NG的必要停靠次数TH2之和的值。
并且,把使分配轿厢与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相关联的信息作为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登记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并且,向轿厢控制部CE1~CE3发送控制指令,使轿厢按照由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规定的内容进行运行。此时,与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对应的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被删除。然后,进入步骤S14。
其中,分配评价函数En例如被运算为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的平方、满员通过的预计概率、预测不准的预计概率、该轿厢的已登记同乘组的必要停靠次数TH2与未分配登记中同乘组NG的必要停靠次数TH2之和的值等的和。另外,所说满员通过的预计概率是指事前求出的、统计意义上达到满员通过的概率。并且,所说预测不准的预计概率是指分配轿厢之外的轿厢先到达的概率。
另外,在不能针对轿厢未分配同乘组NG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在下一次的轿厢分配处理时,再次执行步骤S11~S13。
上述的步骤S11~S13是指对未分配同乘组分配分配轿厢的新分配处理。
在步骤S11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为“否”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3之后执行的步骤S14中,选择已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登记的、由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规定的全部轿厢中任意的两个轿厢C1、C2。
然后,在步骤S15中,对于已分配给轿厢C1、C2的全部同乘组,重新对轿厢C1、C2进行分配。此时,分配的组合有多种,生成全部的组合并设为WG(x)。另外,x是指表示各个组合的序号,取1~组合数N的值。
并且,在按照组合WG对轿厢C1、C2分配了同乘组的情况下,也可以只把对各个轿厢C1、C2分配的同乘组的必要停靠次数TH2的每个轿厢之和的值为预定全部必要停靠次数TH4以下的组合设为WG(x)。
然后,在步骤S16中,按照在步骤S15生成的组合WG(x),运算使轿厢C1、C2运行时的分配评价函数E(WG(x)),选择该分配评价函数E(WG(x))为最小的组合即等待时间总和最小组合WGmin。分配评价函数E(WG(x))例如被运算为组合WG(x)中包含的已分配的已登记同乘组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的平方、满员通过的预计概率、预测不准的预计概率、对各个轿厢C1、C2分配的组合WG中包含的同乘组的必要停靠次数TH2的每个轿厢之和的值等的和。
然后,在步骤S17中,按照等待时间总和最小组合WGmin,变更规定了对轿厢C1及C2分配的同乘组的全部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的内容。
然后,在步骤S18中,向轿厢控制部CE1~CE3中与轿厢C1及C2对应的轿厢控制部发送控制指令,使轿厢按照由在步骤S17变更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规定的内容进行运行。
上述的步骤S14~S18所示的处理是指在重审期间中,对已分配同乘组重审分配内容并修改分配内容的分配内容重审处理。另外,重审期间是指从在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登记了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之后、到认识到后面叙述的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的期间。
接着进行的S19~S22是指最终确定分配轿厢、并对乘客进行引导动作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9中,根据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判定是否存在截止到分配轿厢前往乘梯楼层的预测到达时刻之前的剩余时间为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TH3(秒)以下的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在存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在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束同乘组轿厢分配处理。
另外,预定时间TH3只要是比乘客从层站操作盘OB的位置向应该搭乘的轿厢移动并搭乘轿厢所需要的时间长的时间即可。另外,由于移动时间因分配轿厢而异,所以也可以根据分配轿厢的类别来改变预定时间TH3。另外,在层站操作盘OB被设置在远离层站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从层站操作盘的位置到层站的移动时间来确定。另外,也可以把从利用层站操作盘OB进行层站呼梯登记操作起的一定时间、或者乘客从层站操作盘OB的位置向乘梯轿厢移动并搭乘轿厢所需要的时间中较短一方的时间,设为预定时间TH3。
在层站操作盘OB按照图6所示被设置在距离层站预定距离DS的远处位置的操作盘设置台50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预定时间TH3设为将层站操作盘OB与电梯的层站的距离即预定距离DS除以人的标准步行速度(1m/分)得到的值。另外,也可以把将层站操作盘BO与确定前的分配中的轿厢的门的位置的距离除以人的标准步行速度(1m/分)得到的值,设为预定时间TH3。
在步骤S19为“是”时执行的步骤S20中,把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中的当前的分配轿厢设为确定分配轿厢。即,由于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成为重审期间结束的同乘组,所以把该同乘组的分配轿厢设为确定分配轿厢。
这样,(预定的)重审期间的结束时刻被设定为分配轿厢的预测到达时刻的一定时刻前的时刻。因此,能够在不会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妨碍的范围内进行分配内容重审处理。
另外,也可以把重审期间的结束时刻设定为预先给出的从进行新的层站呼梯登记的时刻起经过一定时间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能够在不会对电梯的乘客造成不安感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分配内容重审处理。
并且,在步骤S21中,向轿厢控制部CE1~CE3中与确定轿厢对应的轿厢控制部发送乘客引导指令CM2,该乘客引导指令CM2至少包括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与在步骤S20确定的确定轿厢的组合信息。另外,乘客引导指令CM2是指指示使用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对乘客进行引导的指令,该显示器设置在与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以及确定轿厢对应的楼层及电梯井道中。并且,在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构成为也显示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乘客引导指令CM2也包括与确定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另外,需要乘客引导指令CM2的信息,能够从与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相关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获得。
然后,在步骤S22中,将与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相关的轿厢已分配同乘组信息IM2从同乘组信息管理部3中删除,由此将小于预定时间分配同乘组GX从已登记同乘组中去除,并结束同乘组轿厢分配处理。
另外,在图4所示结构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D3中,对于一个轿厢只能一次显示一个同乘组,因此必须根据图1所示的第1例的同乘组与分配轿厢之间的关系进行轿厢分配处理。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通过利用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以同乘组为单位进行轿厢的分配,即使是同一乘梯楼层及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也能够设定在不同的同乘组中。因此,在出现了多个同一乘梯楼层及同一目的地楼层的乘客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合理的、不存在不能完全承载的轿厢分配处理。
此外,乘客参照以乘客能够参照的方式来显示与同乘组及(确定)分配轿厢相关的信息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D1(1)~D3(1)、D1(2)~D3(2)),根据通过预先参照层站操作盘OB的同乘组显示部32而认识到的同乘组,能够准确无误地认识到应该搭乘的轿厢。
因此,在所述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不显示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乘客能够在第三者不知其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乘梯,能够提高安全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根据从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得到的乘客引导指令CM2,进行包括同乘组名称显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处理。
即,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对于轿厢分配处理,在进行重审针对已分配同乘组的分配内容、修改分配内容的分配内容重审处理(图9中的步骤S14~S18的处理)时,在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上不显示有关未确定分配轿厢的同乘组的信息。
因此,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能够执行不会对乘客带来任何困惑的所述分配内容重审处理。其结果,能够没有障碍地进行所述分配内容重审处理,相应地能够提高电梯组群的运行效率。
<电梯层站(第2结构例)>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2结构例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在电梯层站设有3台轿厢用开闭门E1~E3,在轿厢用开闭门E1~E3上的侧壁部17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MD1~MD3。在轿厢用开闭门E1、E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层站操作盘OB。
图10所示的第2结构例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器MD1~MD3能够一次显示多个同乘组,由此能够按照图2和图3所示的第2及第3例那样,将对一个分配轿厢分配的同乘组的数量设为多个。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同乘组分配部1例如能够按照图2所示,能够对乘客分配超过轿厢数量即预定数量(2)的多种(4种)同乘组中的任意一种同乘组,因而能够对一个轿厢分配多个同乘组。
因此,对一个轿厢分配的同乘组的数量增多,相应地能够提高由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进行的所述新分配处理的分配内容的自由度、以及所述分配内容重审处理的重审内容的自由度,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组群的运行效率。
<电梯层站(第3结构例)>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3结构例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在电梯层站设有3台轿厢用开闭门E1~E3,沿着轿厢用开闭门E1~E3上的侧壁部18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在轿厢用开闭门E1、E2之间的侧壁部16设有层站操作盘OB。另外,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由大型显示器等构成。
(第1具体结构例)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1在上部的同乘组显示部G1~G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针对1~3号机的轿厢进行乘梯下梯。同乘组显示部G1~G3以与轿厢的实际位置对应的方式,利用地图形式在旁边排列显示四方形符号,在该四方形符号中显示所分配的同乘组名称。
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1在中央部的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目的地楼层。在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上的目的地楼层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目的地楼层。
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按照同乘组显示部G1及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所示,显示对1号机分配了同乘组A,并且目的地楼层是3F、4F、10F、11F。同样,按照同乘组显示部G3及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3所示,显示对3号机分配了同乘组B,并且目的地楼层是6F、8F、16F、17F。
另外,在同乘组显示部G1~G3以及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上的同乘组及目的地楼层的显示是根据乘客引导指令CM2进行的,该乘客引导指令CM2是在执行图9所示的由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进行的轿厢分配处理的步骤S21时发送给相应的轿厢控制部的。
另外,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1在下部的消息显示部MG中,显示消息“A组的轿厢即将到达。已受理19层、7层(的层站呼梯登记)”。因此,通过参照消息显示部MG,乘客能够认识到即将到达的轿厢的信息、确定分配轿厢尚未确定的登记中分配组的目的地楼层已被受理的情况。另外,为了显示登记中分配组的目的地楼层已被受理,需要在乘客引导指令CM2中包含已登记同乘组信息IM1的内容。
(第2具体结构例)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2在上部的轿厢显示部K1~K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轿厢识别序号。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针对1~3号机的轿厢进行乘梯下梯。轿厢显示部K1~K3以与轿厢的实际位置对应的方式,利用地图形式在旁边排列显示四方形符号,在该四方形符号中显示对应的轿厢的序号。
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2在中央部的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在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上的同乘组名称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同乘组名称。
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按照轿厢显示部K1及同乘组显示部WG1所示,显示对1号机分配了同乘组A、C的情况。同样,按照轿厢显示部K3及同乘组显示部WG3所示,显示对3号机分配了同乘组B、D的情况。
另外,在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上的同乘组的显示是根据乘客引导指令CM2进行的,该乘客引导指令CM2是在执行图9所示的由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进行的轿厢分配处理的步骤S21时发送给相应的轿厢控制部的。
另外,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2在下部的消息显示部MG中,显示消息“1号机即将到达。已受理E、F组”。因此,通过参照消息显示部MG,乘客能够认识到即将到达的轿厢的信息、确定分配轿厢尚未确定的登记中分配组名称已被受理的情况。
(第3具体结构例)
图14是表示图11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3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图14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3如图3所示的第3例那样,假设按照此次到达时、下次到达时、下下次到达时等到达轮次对分配轿厢进行分配。
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3在上部的轿厢显示部K1~K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轿厢识别序号。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针对1~3号机的轿厢进行乘梯下梯。轿厢显示部K1~K3以与轿厢的实际位置对应的方式,利用地图形式在旁边排列显示四方形符号,在该四方形符号中显示对应的轿厢的序号。
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3在中央部的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中,按照到达轮次(此次、下次、下下次)来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在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上的同乘组名称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以及到达轮次类别对应的位置显示同乘组名称。
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按照轿厢显示部K1及同乘组显示部TG1所示,显示针对1号机的此次到达分配了同乘组A、C,针对1号机的下次到达分配了同乘组F、I。同样,按照轿厢显示部K2及同乘组显示部TG2所示,显示针对2号机的此次到达分配了同乘组B、D。同样,按照轿厢显示部K3及同乘组显示部TG3所示,显示针对3号机的此次到达分配了同乘组E、G。
另外,在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上的同乘组名称的显示是根据乘客引导指令CM2进行的,该乘客引导指令CM2是在执行图9所示的由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进行的轿厢分配处理的步骤S21时发送给相应的轿厢控制部的。
另外,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3在下部的消息显示部MG中,显示消息“1号机即将到达。已受理E、F组”。因此,通过参照消息显示部MG,乘客能够认识到即将到达的轿厢的信息、确定分配轿厢尚未确定的登记中分配组名称已被受理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针对至少一个同乘组,执行把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以及其到达轮次的组合作为分配轿厢进行分配的轿厢分配处理,如图14所示,在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13显示同乘组名称、分配轿厢以及其到达轮次的相关信息。
因此,即使在超过多个轿厢的额定承载人数总和的乘客利用电梯组群的情况下,也发挥能够实现不会产生不能完全承载的乘客的轿厢分配处理。
另外,在还考虑到达轮次的情况下,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需要将到达轮次不同的同一轿厢视为不同的轿厢,进行步骤S12、S13的处理。
另外,步骤S21中的乘客引导指令CM2需要包含与到达轮次相关的信息。
<电梯层站(第4具体结构例)>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被设定在电梯层站附近的设备的第4结构例的说明图。
如该图所示,在电梯层站设有6台轿厢用开闭门E1~E6(E4~E6未图示),乘客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E6针对1号机~6号机的电梯(轿厢)EV1~EV6(省略图示EV2、EV3)进行乘梯下梯。
在轿厢用开闭门E3附近的侧壁部18设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该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与侧壁部18垂直地立设设置。另外,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由大型显示器等构成。
(第1具体结构例)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的第1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1在左侧的同乘组显示部G1~G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如前面所述,能够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针对1~3号机的轿厢EV1~EV3进行乘梯下梯。同乘组显示部G1~G3以与轿厢的实际位置对应的方式,利用地图形式在旁边沿竖直方向排列显示四方形符号,在该四方形符号中显示所分配的同乘组名称。
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1在中央部的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目的地楼层。在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上的目的地楼层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目的地楼层显示部T1~T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目的地楼层。
其它特征与图12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1具体结构例相同。
(第2具体结构例)
图17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的第2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2在左侧的轿厢显示部K1~K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轿厢识别序号。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2在中央部的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在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上的同乘组名称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同乘组显示部WG1~WG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同乘组名称。
其它特征与图13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2具体结构例相同。
(第3具体结构例)
图18是表示图15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2的第3具体结构例的说明图。图18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3如图3所示的第3例那样,假设按照此次到达时、下次到达时、下下次到达时等到达轮次对分配轿厢进行分配。
如该图所示,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3在左侧的轿厢显示部K1~K3中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轿厢识别序号。
并且,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23在中央部的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中,按照到达轮次(此次、下次、下下次)来显示从轿厢用开闭门E1~E3乘梯的同乘组名称。在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上的同乘组名称的显示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同乘组显示部TG1~TG3中与所确定的分配号机的位置以及到达轮次类别对应的位置显示同乘组名称。
其它特征与图14所示的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盘FD1的第3具体结构例相同。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只是在全部方面中的示例,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说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得到未被示例的无数个变形例。

Claims (7)

1.一种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组群中,响应乘客的要求对乘客分配所述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并进行管理,所述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
层站呼梯登记部(31(OB)),其设置在电梯层站或电梯层站附近,能够进行乘客登记目的地楼层的层站呼梯登记;
同乘组分配部(1),其按照每个所述层站呼梯登记将乘客分配至同乘组,并使配置于所述层站呼梯登记部附近的同乘组显示部(32(OB))显示该同乘组的信息;以及
同乘组轿厢分配部(2),其执行轿厢分配处理,即对至少一个所述同乘组分配所述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并产生至少表示所述同乘组与所述分配轿厢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乘客引导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还具有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部(CE1~CE3、D1(1)~D3(1)、D1(2)~D3(2)),该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部根据所述乘客引导指令进行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处理,即以乘客能够参照的方式显示与所述同乘组及所述分配轿厢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同乘组轿厢分配部进行的所述轿厢分配处理包括:
针对尚未分配的所述同乘组分配分配轿厢的新分配处理(S11~S13);
在预定的重审期间中,对已分配所述分配轿厢的所述同乘组进行分配内容的重审,修改分配内容的分配内容重审处理(S14~S18);以及
在经过所述预定的重审期间后,确定所述已分配的所述同乘组的所述分配轿厢,取得表示已确定分配轿厢后的所述同乘组与所述分配轿厢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所述乘客引导指令的分配轿厢确定处理(S19~S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重审期间的结束时刻被设定为从预先给出的所述层站呼梯登记时起经过一定时间的时刻(S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重审期间的结束时刻被设定为比所述分配轿厢的预测到达时刻提前一定时间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轿厢包括预定数量的轿厢,
所述同乘组分配部能够对乘客分配超过所述预定数量的多种同乘组中的任意一种同乘组。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中,
由所述同乘组轿厢分配部进行的所述轿厢分配处理包括以下处理:进一步按照到达轮次对所述多个轿厢进行分类,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同乘组,把所述多个轿厢中的任意一个轿厢及其到达轮次的组合作为所述分配轿厢进行分配,并产生表示所述同乘组、所述分配轿厢及其到达轮次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所述乘客引导指令;
由所述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部进行的所述同乘组分配轿厢显示处理包括根据所述乘客引导指令来显示与所述同乘组、所述分配轿厢及其到达轮次相关的信息的处理。
CN200980136651.0A 2008-09-19 2009-09-03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9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0106 2008-09-19
JP2008-240106 2008-09-19
PCT/JP2009/065405 WO2010032625A1 (ja) 2008-09-19 2009-09-03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9484A true CN102159484A (zh) 2011-08-17
CN102159484B CN102159484B (zh) 2014-02-26

Family

ID=4203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66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9484B (zh) 2008-09-19 2009-09-03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6581B2 (zh)
JP (1) JPWO2010032625A1 (zh)
KR (1) KR101239474B1 (zh)
CN (1) CN102159484B (zh)
DE (1) DE112009002258B4 (zh)
WO (1) WO2010032625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642A (zh) * 2011-11-23 2014-08-13 通力股份公司 分配电梯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CN105084137A (zh) * 2014-05-19 2015-11-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02112A (zh) * 2016-02-04 2016-04-2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群组电梯的召唤方法及系统
CN106032233A (zh) * 2014-10-09 2016-10-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引导装置
CN107265211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11032553A (zh) * 2017-08-24 2020-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显示装置、电梯以及安全门系统
CN111252634A (zh) * 2018-12-03 2020-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2449630A (zh) * 2018-07-31 2021-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12660951A (zh) * 2020-12-31 2021-04-16 郭静炜 电梯群组调度策略方法及装置
CN113661140A (zh) * 2019-04-15 2021-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引导装置以及乘客引导方法
CN114044415A (zh) * 2021-10-12 2022-02-1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层门禁派送电梯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7478B2 (ja) 2009-11-27 2014-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EP2514702A1 (en) * 2009-12-17 2012-10-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N103476694B (zh) * 2011-03-29 2016-09-2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通过移动电子装置进行用户引导
KR101146939B1 (ko) * 2011-06-15 2012-05-17 (주) 혜인에스앤에스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704718B2 (ja) * 2011-06-28 2015-04-2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804863B2 (ja) * 2011-09-14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561933B2 (en) * 2011-11-28 2017-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s as a group
EP2819942A4 (en) * 2012-02-28 2015-10-07 Otis Elevator 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LEVATOR TRAFFIC
DE112012007232T5 (de) * 2012-12-17 2015-09-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fzuganzeige-Steuervorrichtung
EP2951112A1 (en) * 2013-04-05 2015-12-09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with destination control system
WO2015070907A1 (en) * 2013-11-14 2015-05-21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n allocation of elevators in elevator systems
JP6230472B2 (ja) * 2014-04-14 2017-11-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243787B2 (ja) * 2014-04-16 2017-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US9896305B2 (en) * 2015-05-07 2018-0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elevator dispatch
US10329118B2 (en) * 2016-03-16 2019-06-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guidance system for multicar elevator
JP6485648B2 (ja) * 2016-03-29 2019-03-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JP6611685B2 (ja) * 2016-08-22 2019-1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US9988237B1 (en) * 2016-11-29 2018-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vato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probabilistic destination determination
US10266370B2 (en) * 2017-04-24 2019-04-23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rendering of walking path maps for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display
EP3613690B1 (en) * 2018-08-23 2021-09-29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signalization apparatus
WO2021070255A1 (ja) * 2019-10-08 2021-04-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表示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7A (zh) * 1990-02-22 1991-09-04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建立在运行成本和不同奖罚因数上的电梯组中即时目标叫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688501A (zh) * 2002-10-01 2005-10-26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组控制方法
WO2007070054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ll related elevator car identification
JP2008515742A (ja) * 2004-10-05 2008-05-15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色標識を用いた乗客誘導
JP200816276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ビスエレベータ案内表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2379A (ja) 1984-05-04 1985-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S6175777A (ja) 1984-09-17 1986-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ES2036245T3 (es) 1987-12-18 1993-05-16 Inventio Ag Dispositivos de registro de llamadas y de indicaciones para ascensores, dispuestos en los pisos.
JPH03143881A (ja) 1989-10-27 1991-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US5248860A (en) * 1991-04-29 1993-09-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Using fuzzy logic to determine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utility
JP3175264B2 (ja) * 1992-01-30 2001-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WO1997037922A1 (de) * 1996-04-03 1997-10-16 Inventio Ag Steuerung für mehrere aufzugsgruppen mit zielrufsteuerung
JPH09315708A (ja) 1996-05-29 1997-12-09 Otis Elevator Co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JP4290261B2 (ja) 1999-01-29 2009-07-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0272851A (ja) 1999-03-25 2000-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表示装置
JP4278763B2 (ja) * 1999-03-25 2009-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表示装置
JPWO2003000579A1 (ja) 2001-06-25 2004-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4717271B2 (ja) 2001-06-27 2011-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表示装置
FI112793B (fi) * 2002-04-22 2004-01-15 Kone Corp Matkustajien opastusjärjestelmä sekä näyttöväline
US7040458B2 (en) * 2003-06-27 2006-05-09 Fujitec America, Inc. Elevator destination protocol control with flexible user interface
JP4391226B2 (ja) 2003-12-25 2009-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ー運行制御装置
US7921968B2 (en) * 2005-03-18 2011-04-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traffic control including destination grouping
WO2006101552A1 (en) * 2005-03-18 2006-09-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er
US7549517B2 (en) * 2005-08-29 2009-06-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dispatching including passenger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and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EP1970342A1 (de) * 2007-03-15 2008-09-17 Inventio Ag Anzeigevorrichtung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für ein Aufzugsystem
US8151943B2 (en) * 2007-08-21 2012-04-10 De Groot Pieter J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destination elevators with selected operation modes
WO2009123014A1 (ja) 2008-04-03 2009-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7A (zh) * 1990-02-22 1991-09-04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建立在运行成本和不同奖罚因数上的电梯组中即时目标叫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688501A (zh) * 2002-10-01 2005-10-26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组控制方法
JP2008515742A (ja) * 2004-10-05 2008-05-15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色標識を用いた乗客誘導
WO2007070054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ll related elevator car identification
JP200816276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ビスエレベータ案内表示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642B (zh) * 2011-11-23 2016-03-09 通力股份公司 分配电梯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CN103987642A (zh) * 2011-11-23 2014-08-13 通力股份公司 分配电梯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US9650225B2 (en) 2011-11-23 2017-05-16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ed to allocate one or more elevators to a passenger group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same
CN105084137B (zh) * 2014-05-19 2017-04-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5084137A (zh) * 2014-05-19 2015-11-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6032233B (zh) * 2014-10-09 2018-04-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引导装置
CN106032233A (zh) * 2014-10-09 2016-10-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引导装置
CN105502112A (zh) * 2016-02-04 2016-04-2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群组电梯的召唤方法及系统
CN107265211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11032553A (zh) * 2017-08-24 2020-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显示装置、电梯以及安全门系统
CN112449630A (zh) * 2018-07-31 2021-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12449630B (zh) * 2018-07-31 2022-05-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11252634A (zh) * 2018-12-03 2020-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3661140A (zh) * 2019-04-15 2021-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引导装置以及乘客引导方法
CN112660951A (zh) * 2020-12-31 2021-04-16 郭静炜 电梯群组调度策略方法及装置
CN114044415A (zh) * 2021-10-12 2022-02-1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层门禁派送电梯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9484B (zh) 2014-02-26
DE112009002258B4 (de) 2019-08-14
KR20110054017A (ko) 2011-05-24
DE112009002258T5 (de) 2011-07-28
WO2010032625A1 (ja) 2010-03-25
JPWO2010032625A1 (ja) 2012-02-09
US20110155514A1 (en) 2011-06-30
KR101239474B1 (ko) 2013-03-06
US8646581B2 (en) 2014-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9484B (zh)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N107200245B (zh) 用于多轿厢电梯的乘客引导系统
JP674296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画像認識方法及び運行制御方法
CN104379478B (zh) 电梯设备、系统操作方法和其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US8348021B2 (en) User selection of an elevator
CN102112382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US7036635B2 (en) System and display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elevator passengers
CN106276438B (zh)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
US9902591B2 (en) Method for giving destination calls in an elevator system and an elevator system
TWI394704B (zh) 升降機系統的顯示裝置及通訊方法
CN105307963B (zh) 分派电梯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WO20161463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space inside elevator cars
CN104220353A (zh) 使用双通信信道的电梯系统
WO2009130364A1 (en) Elevator system
JP614359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法
WO2017090179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6938810B (zh) 电梯系统
EP1140686B1 (en) Display and call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the routing of a user in a passenger conveyance system
JP6683181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743627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04724562A (zh) 电梯的信息显示系统
JP2013122123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06651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22018915A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配車制御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7416307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