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4137B -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4137B
CN105084137B CN201510256470.9A CN201510256470A CN105084137B CN 105084137 B CN105084137 B CN 105084137B CN 201510256470 A CN201510256470 A CN 201510256470A CN 105084137 B CN105084137 B CN 105084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tination
user
unit
interim
distribu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64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4137A (zh
Inventor
西田武央
前原知明
羽鸟贵大
萩原高行
吉川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8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4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可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在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之前的时刻检测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将轿厢作为临时分配号机临时分配给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将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与临时分配号机对应地记录于乘客管理信息中,在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之前,参照乘客管理信息判断为记录于乘客管理信息的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目标楼层的组合中存在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目标楼层的组合并更新乘客管理信息,在检测出使用者已到达电梯门厅的情况下,将记录于更新后的乘客管理信息中的临时分配号机作为最终分配号机进行分配,分别控制到最终分配号机的负责目标楼层为止的运行。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者乘坐电梯之前登记目标楼层信息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电梯群管理系统中,在门厅登记上行或下行的目标方向的门厅呼叫,并乘坐到达的电梯轿厢(以下简称为轿厢),在乘坐的轿厢内登记目标楼层。与此相对,在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中,使用者使用设置于门厅或门厅出入口等的目标楼层登记装置来登记目标楼层(以下将登记的目标楼层称为目标楼层呼叫)。这时,通常,电梯群管理系统针对目标楼层呼叫分配最佳的轿厢,并在目标楼层登记装置具有的显示部中显示所分配的轿厢。使用者确认所显示的轿厢,并且在所显示的轿厢前等待轿厢的到达。
在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中,通过将目标楼层呼叫根据目标楼层分配给多个轿厢的分乘控制,减少了特别是在拥挤时轿厢的停止次数,缩短了往返一周时间而减少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并提高了运行效率。
但是,在上述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中,由于决定的是在使用者登记目标楼层的各时刻的最佳分配号机,因此,根据之后产生的使用者的分配状況,有时分配结果不一定是最佳的。
作为关于这种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登记了目标楼层呼叫时,不提示分配号机,而提示同乘组,在电梯门厅,考虑效率和服务性而在最佳时期针对同乘组提示服务号机。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利用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使用者的时刻,临时分配最佳的轿厢,并定期地对临时分配的轿厢进行重审(重新审查),在判断为使用者到达门厅时赶不上轿厢到达的情况下,变更临时分配号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03262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125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在目标楼层登记时提示的同乘组的组合不能变更这一问题,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仅考虑到了赶不上轿厢到达的使用者这一问题。因此,在针对每时每刻会产生的使用者进行分配时,由于使用者的到达顺序等的影响,分配结果不一定是最佳的,在同一时间段出发的多个轿厢的目标楼层重复(以下称为目标楼层的重复)、同一时间段出发的多个轿厢的目标楼层分别集中在上方(以下称为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使用者较少的时间段、使用者暂时减少的状况下,有时根据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会分别分配给轿厢(以下称为不必要(浪费)的分乘)、或者在空闲等状态下会实施不必要的分乘。
针对上述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在门厅具有上下方向的呼叫登记按钮的现有电梯群管理系统中,虽然存在通过预先将各轿厢的服务层划分为高层、低层等来防止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的情况,但在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中,由于在使用者乘坐轿厢前已经知道目标楼层,因此,能够比划分服务楼层更灵活地针对该目标楼层来决定分配轿厢。另一方面,由于对上述使用者的到达顺序等的依赖,该分配结果不一定是最佳的。例如,在先到达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与后到达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不同,并且为先到达的使用者分配了轿厢之后为后到达的使用者分配了不同轿厢的情况下,即使以一台轿厢运行即可,也不能变更为先到达的使用者分配的轿厢,由此导致轿厢的运行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其能够考虑到随时产生的使用者的到达顺序,对为各使用者临时分配的各轿厢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进行重审(重新审查),来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其在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层站)之前的时刻检测上述使用者和上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临时分配单元,其在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上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时刻,针对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临时分配从上述多台电梯轿厢中选择的1台电梯轿厢作为临时分配号机(单机);乘客·号机管理单元,其将由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与由上述临时分配单元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相对应地记录在乘客管理信息中进行管理;第二检测单元,其检测由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上述电梯门厅这一情况;临时分配重审单元,其在由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上述电梯门厅之前,在参照上述乘客管理信息判断为记录在该乘客管理信息中的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中存在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满足上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更新上述乘客管理信息;正式分配单元,其在上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上述使用者的时刻,针对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分配记录在已更新的上述乘客管理信息中的临时分配号机作为最终分配号机;和多个号机控制单元,其分别针对由上述正式分配单元分配的上述最终分配号机,来控制直到该最终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为止的运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乘客·号机管理部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临时分配重审部的详细结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的处理之前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的处理之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目标楼层位置上方消除部的处理之前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的处理之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的处理之前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的处理之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由乘客·号机管理部进行管理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图17为用于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8为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另一说明图。
图19为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又一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群管理控制装置;101 乘客·号机管理部;102 临时分配部;103 临时分配重审部;103a 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b 目标楼层信息集中消除部;103c 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4 正式分配部;105 通知与否判断部;110 表存储部;120a~120h 乘客管理表;2 第一检测装置;21 第一检测装置;22 第一检测装置;3 第二检测装置;31 第二检测装置;32第二检测装置;4 分配号机通知装置;501、502、50K号机控制装置;6 移动信息终端;701 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 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在图1中,本电梯群管理系统包括:作为分别控制未图示的多台电梯1号机、2号机、…、K号机(K为2以上的整数)的升降的号机控制单元的1号机控制装置501、2号机控制装置502、…、K号机控制装置50K、以及控制各电梯号机(轿厢)的运行以使电梯号机整体的运行效率成为最佳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
在大楼的入口等远离电梯门厅的场所,为了检测到达门厅前的电梯使用者及其目标楼层,设置至少1台以上的第一检测装置2。第一检测装置2作为第一检测单元构成,其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编号的、使用者所持的卡或移动信息终端等检测使用者的ID编号,并将ID编号和与ID编号相关联的目标楼层信息、以及第一检测装置2的装置信息和时刻信息发送到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在此,使用者的ID编号和目标楼层可以使用事先相关联的信息,也可以设置与第一检测装置联动的目标楼层输入装置,将在使用者检测之前或之后的事先决定的时刻输入的目标楼层信息与ID编号逐个相关联。
此外,在电梯门厅的入口或电梯门厅内设置至少1台以上的第二检测装置3。第二检测装置3与第一检测装置2同样地作为第二检测单元构成,其基于记录有使用者的ID编号或目标楼层的、使用者所持的卡或移动终端等检测使用者的ID编号,并检测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的入口或电梯门厅内的情况。
在电梯门厅的入口或电梯门厅内还设置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该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构成为: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3附近或者与第二检测装置3一体化地设置,能够使由第二检测装置3检测出的使用者确认自己的乘坐号机。即,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作为分配号机通知单元构成,其向由第二检测装置3检测出的使用者通知该使用者的乘坐号机。
下面,对群管理控制装置1进行说明。群管理控制装置1例如为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资源(例如存储器和HDD)、输入输出接口等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在存储资源中存储乘客·号机管理部101、临时分配部102、临时分配重审部103、正式分配部104、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以及1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未图示)。通过由CPU执行存储资源内的1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乘客·号机管理部101、临时分配部102、临时分配重审部103、正式分配部104、以及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能够发挥附加于各部的功能。
乘客·号机管理部101作为乘客·号机管理单元构成,其收集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使用者的使用者信息(ID编号信息、目标楼层信息)、临时分配部102或临时分配重审部103的针对被检测出的目标楼层的临时分配信息、正式分配部104的正式分配信息、以及各号机控制装置501~50K的各号机信息(表示各号机的运行状況的信息),将收集的信息登记到存储于表存储部110的乘客管理表中,并将记录在乘客管理表中的信息作为乘客管理信息进行管理。
临时分配部102作为临时分配单元构成,其参照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乘客管理表,基于新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信息、其他使用者的临时分配信息和正式分配信息、各号机信息,将检测出新的使用者的时刻的最佳的电梯(轿厢)作为临时分配号机临时分配给新的使用者。
临时分配重审部103作为临时分配重审单元构成,其参照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乘客管理表,定期地、例如每隔数100ms重审由临时分配部102生成的临时分配信息或由临时分配重审部103自身生成的临时分配信息,在消除各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重复、或者消除各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的位置向上方楼层集中、或者消除不必要的分乘控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变更各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以变更的内容更新乘客管理表。
即,临时分配重审部103在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使用者在到达电梯门厅之前,参照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乘客管理表,在判断为记录在该乘客管理表中的、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中存在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以变更后的内容更新乘客管理表。
正式分配部104作为正式分配单元构成,其在由第二检测装置3检测出使用者时,将登记在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乘客管理表中的信息中的、由临时分配部102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或者由临时分配重审部103更新(变更)的临时分配号机作为最终分配号机分配给该使用者。这时,各号机控制装置501~50K中将由正式分配部104分配的最终分配号机作为控制对象的号机控制装置,针对由正式分配部104分配的最终分配号机,分别控制至少到达最终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为止的运行。
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将由正式分配部104正式分配的分配号机通知给使用者。例如,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将由正式分配部104正式分配的分配号机与使用者的ID编号相对应地显示在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的显示画面上。
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作为到达预测时间运算单元构成,其基于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以及各号机控制装置501~50K的输出信息,计算各号机到达门厅的预测时间,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临时分配部102和临时分配重审部104。
图2为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在图2中,乘客管理表120a存储在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的表存储部110中,为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表,由使用者ID字段121、出发楼层字段122、目标楼层字段123、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字段124、临时分配号机字段125、以及正式分配号机字段126构成。
使用者ID为用于确定使用者的ID编号,为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的使用者的ID编号。在使用者ID字段121中,作为使用者ID,例如记录有“5103”的信息。出发楼层为检测出使用者的ID编号的第一检测装置2的设置楼层。例如,在第一检测装置2的设置楼层为1层的情况下,出发楼层字段122中记录有“1层”的信息。目标楼层为与使用者的ID编号相关联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例如,在与使用者的ID编号相关联的目标楼层为5层的情况下,在目标楼层字段123中存储有“5层”的信息。
此外,在临时分配号机字段125中记录有临时分配号机的信息的情况下,目标楼层意味着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此外,在正式分配号机字段126中记录有正式分配号机的信息的情况下,目标楼层意味着正式分配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
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为基于第一检测装置2的装置信息、第一检测装置2的检测时刻信息而得到的、使用者的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在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新的使用者时计算。例如,在使用者的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为8点25分30秒的情况下,在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字段124中记录“8:25:30”的信息。临时分配号机为由临时分配部102或临时分配重审部临时分配的、针对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临时分配号机。例如,在由临时分配部102临时分配了1号机的情况下,在临时分配号机字段125中记录“1号机”的信息。此外,在没有对被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临时分配号机的情况下,记录“-”的信息。正式分配号机为由正式分配部104正式分配的、针对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正式分配号机。在由正式分配部104正式分配了1号机的情况下,在正式分配号机字段126中记录“1号机”的信息。
图3为用来说明用于登记新使用者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表示从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新使用者起至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将与新使用者相关的信息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a中为止的处理流程。
在图3中,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监视第一检测装置2的输出,判断第一检测装置2是否检测出新使用者(FC101),并重复该处理至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新使用者为止,在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新使用者的情况下,从第一检测装置2获取新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与使用者ID相关联的目标楼层(FC102),然后从第一检测装置2获取当前时刻、第一检测装置2的装置信息(FC103),并前进至步骤FC104。在此,第一检测装置2的装置信息是表示固有地设定在第一检测装置2的装置ID及装置的设置楼层的信息。
接着,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基于在步骤FC103中获取的当前时刻和装置ID,计算使用者(新使用者)的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并将计算结果和获取的信息输出到临时分配部102。这时,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为从当前时刻起加上使用者的步行时间和余量(margin)的时刻。在此,关于使用者的步行时间,可以在每个第一检测装置2中使用固定的值,也可以设定与每个使用者或者每个使用者的属性对应的步行速度,基于各第一检测装置2和至门厅的步行距離、步行速度分别计算步行时间。
然后,临时分配部102基于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获取、计算出的目标楼层、当前时刻、检测出的第一检测装置2的设置楼层、以及使用者的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对检测出的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进行乘坐号机的临时分配,将其结果通知给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并前进至步骤FC106。
接着,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将在步骤FC102~FC104中获取、计算出的结果和临时分配部102的临时分配结果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a中。具体而言,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将与使用者ID、出发楼层、目标楼层、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临时分配号机相关的信息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a中。
图4为临时分配重审部的结构图。在图4中,临时分配重审部103包括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以及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各部分别由计算机程序构成。
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作为目标楼层重复消除单元构成,其在各轿厢之间检测出1个以上的目标楼层的重复、存在重复的情况下,通过变更轿厢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目标楼层的重复,减少整体的停止楼层数,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即,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例如判断出在乘客管理表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重复并满足由临时分配重审部103规定的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更新乘客管理表,消除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重复。
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作为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单元构成,其检测各轿厢的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在各轿厢的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集中的情况下,通过变更轿厢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各轿厢的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以使各轿厢的负责的楼层集中在较近的层的方式,防止向不需要的上方楼层运行而减少往返一周的时间,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即,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例如在判断为在乘客管理表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并满足由临时分配重审部103规定的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更新乘客管理表,消除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的集中。
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作为不必要的分乘消除单元构成,其检测进行不必要的分乘的状況,在进行了不必要的分乘的情况下,通过变更轿厢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防止由于不必要的分乘而使等待时间增加的状況,提高运行效率。即,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例如在作为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的计算结果参照各轿厢的门厅到达预测时间,判断为在乘客管理表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为不必要的分乘并且满足由临时分配重审部103规定的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更新乘客管理表,消除各号机的目标楼层的不必要的分乘。
图5为表示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图5中,通过由CPU启动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开始该处理。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参照登记了对多个乘客分别正式分配或临时分配轿厢时的信息的乘客管理表(例如,图6的乘客更新表120b),从全部轿厢中抽取两台轿厢设为X号机、Y号机,并判断X号机-Y号机之间是否存在目标楼层的重复(FC201),在存在重复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202,在没有重复的情况下,前进至FC204。
接着,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判断通过变更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是否能够消除重复(FC202),在能够消除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203,在不能消除的情况下,前进至FC204。
在步骤FC202中得到了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变更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的组合(FC203),消除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的重复,并前进至步骤FC204。
接着,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判断是否在全部号机之间完成了重复的目标楼层的搜索(FC204),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205,在已完成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206。
在步骤FC204中得到否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将下一组重复搜索号机设定为X号机、Y号机,然后返回步骤FC201,重复步骤FC201~FC204的处理。
在步骤FC204中得到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基于目标楼层组合的变更结果,更新登记在乘客管理表、例如乘客管理表120b中的信息(FC206),结束该例行程序下的处理。
图6为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重复登记了目标楼层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在图6中,在乘客管理表120b中登记有将出发楼层为1层、目标楼层为3层~6层的12位乘客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给1号机或2号机时的信息。这里,假设1号机和2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为8点35分40秒,在乘客管理表120b中被临时分配的全部乘客(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为“8点35分15秒”~“8点35分35秒”,使用者ID为“5029”~“5100”的乘客)能够乘坐1号机和2号机中的任意一个。此外,将1号机和2号机的轿厢内可乘坐人数假设为6人。根据在乘客管理表120b中登记的信息可知,1号机的目标楼层为3层、5层及6层,2号机的目标楼层为4层、5层及6层。因此,在1号机和2号机中,为5层和6层的目标楼层重复。
在此,对1号机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的目标楼层为5层的使用者有1人,目标楼层为6层的使用者有2人,对2号机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的目标楼层为5层的使用者为2人,目标楼层为6层的使用者为1人。此时,因为对1号机正式分配了1位目标楼层为6层的使用者,所以1号机负责6层这一状况不能变更。对2号机临时分配了1位目标楼层为6层的使用者(使用者ID为“6097”),因此将该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1号机。由此,1号机的使用者变成7人,超过了6人,但是,对1号机临时分配了1位目标楼层为5层的使用者(使用者ID为“5029”),因此,将该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2号机。
即,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在参照乘客管理表120b针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检测出重复登记了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情况下,在各临时分配号机的乘坐定员的范围内,变更临时分配给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目标楼层的重复。
图7为临时分配重审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在图7中,乘客管理表120c为更新乘客管理表120b后得到的表。在该乘客管理表120c中登记了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的临时分配重审后的信息,即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消除重复的目标楼层后的信息。例如,在乘客管理表120c中,对于使用者ID为“6097”的使用者,登记了表示临时分配号机从2号机变更为1号机的信息,对于使用者ID为“5029”的使用者,登记了表示临时分配号机从1号机变更为2号机的信息。此时,临时分配重审部103将由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变更后的临时分配号机分别分配给使用者ID为“6097”的使用者和使用者ID为“5029”的使用者。因此,1号机的目标楼层成为3层和6层,2号机的目标楼层成为4层和5层。将在乘客管理表120c中登记的信息与在图6的乘客管理表120b中登记的信息进行比较,会发现通过由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变更临时分配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1号机、2号机都能够将目标楼层的数各减少1层。
通过如上所述的目标楼层重复消除部103a的处理,消除轿厢的目标楼层的重复,能够减少轿厢整体的停止楼层数,其结果,轿厢升降所需要的往返一周时间缩短,因此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此外,虽然在图6及图7的示例中将1号机及2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设为相同,但是,该门厅到达时刻也可以不同。此外,在该门厅到达时刻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只要时间差在规定值(例如10秒)以下就许可变更组合,如果比规定的值长,则不许可变更组合。
图8是表示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图8中,通过由CPU启动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而开始该处理。
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参照登记有分别对多位乘客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了轿厢时的信息的乘客管理表(例如图9的乘客更新表120d),从全部轿厢中抽取2台轿厢,将负责的目标楼层的最高层较高的一个设为X号机,较低的一个设为Y号机(FC301),然后对X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中位于下方的目标楼层的位置与Y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中位于上方的目标楼层的位置进行比较,判断X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的下方楼层是否位于Y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的上方楼层的下方(FC302)。
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在步骤FC302中得到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即判断为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位置集中于上方楼层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303,在步骤FC302中得到否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即X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的下方楼层没有位于Y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的上方楼层的下方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305。
在步骤FC303中,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变更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来消除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在能够消除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304,在不能消除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305。
在步骤FC304中,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变更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X号机-Y号机之间的目标楼层向目标楼层位置的上方楼层的集中,并前进至步骤FC305。
接着,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判断在全部号机之间对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集中的搜索是否已结束(FC305),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决定下一次向上方楼层的集中的搜索号机(FC306),之后返回步骤FC301,重复步骤FC301~FC306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FC305中得到肯定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基于目标楼层组合的变更结果更新乘客管理表120d(FC307),结束该例行程序(routine)下的处理。
图9是针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使目标楼层集中到上方楼层并登记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在图9中,在乘客管理表120d中登记了出发楼层为1层、目标楼层为2层~7层的12位乘客被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到1号机或2号机时的信息。这里,假设1号机和2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为8点35分40秒,在乘客管理表120d中被临时分配的全部乘客(门厅到达预测时刻为“8点35分15秒”~“8点35分35秒”,使用者ID为“4086”~“5051”的乘客)能够乘坐1号机和2号机中的任意一个。此外,假设1号机和2号机的轿厢内可乘坐人数为6人。根据乘客管理表120d中登记的信息可知,1号机的目标楼层为4层、5层及7层,2号机的目标楼层为2层、3层及6层。因此,1号机和2号机虽然没有重复的目标楼层,但是相对于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为4层、5层、7层,2号机负责的最高的目标楼层为6层,在1号机和2号机中,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集中。这里,因为对2号机临时分配了2位目标楼层为6层的使用者,所以将这些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1号机。由此,1号机的使用者成为8人,超出了6人的定员。但是,对1号机临时分配了2位目标楼层为4层的使用者,因此将这些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2号机。
即,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在参照乘客管理表120d针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检测出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并登记的情况下,在各临时分配号机的乘坐定员的范围内变更对使用者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的集中。
图10是临时分配重审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在图10中,乘客管理表120e是更新乘客管理表120d后得到的表。在该乘客管理表120e中,登记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的临时分配重审后的信息、即针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消除了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之后的信息。例如,使用者ID为“6068”及“6145”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从2号机变更为1号机,使用者ID为“4089”及“4135”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从1号机变更为2号机。因此,1号机的目标楼层变成5层、6层及7层,2号机的目标楼层变成2层、3层及4层。将在乘客管理表120e中登记的信息和在图9所示的乘客管理表120d中登记的信息进行比较会发现,通过利用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执行临时分配重审处理,消除了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
通过如上所述的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部103b的处理,消除轿厢的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将负责的目标楼层的最高位置变更到下方楼层,因此,其结果为,减少了轿厢的往返一周的时间,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此外,在图9及图10的示例中,虽然将1号机及2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设为相同,但是该门厅到达时刻也可以不同。此外,在该门厅到达时刻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只要时间差在规定值(例如10秒)以下就许可变更组合,如果比规定值长,则不许可变更组合。
图11是表示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图11中,通过CPU启动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来开始该处理。
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参照对多位乘客分别登记有被正式分配或临时分配轿厢时的信息的乘客管理表(例如图12中的乘客更新表120f),并且参照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的计算结果,从全部轿厢中抽取2台轿厢,将轿厢到门厅的到达预测时间较短的一个设为X号机、较长的一个设为Y号机,对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f中的使用者即由临时分配号机确定的使用者的人数进行计数,并判断计数值是否在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以下(FC402)。
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在步骤FC402中判断为临时分配人数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403,在判断为临时分配人数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405。
在步骤FC403中,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判断预定乘坐Y号机即轿厢到达门厅更晚的轿厢的使用者能否乘坐轿厢到达门厅更早的X号机,在该步骤中判断为能够乘坐的情况下,将判断为能够乘坐X号机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X号机,并前进至步骤FC405,在步骤FC404中判断为不能乘坐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FC405。
在步骤FC405中,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判断在全部号机间不必要的分乘的搜索是否已结束,在判断为在该步骤中搜索未结束的情况下,设定下一次的不必要的分乘搜索号机(FC406),之后,返回步骤FC401,并重复步骤FC401~FC405的处理,在判断为在步骤FC405中搜索已结束的情况下,基于临时分配号机的变更结果,更新乘客管理表120f(FC407),结束该例行程序下的处理。
图12为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登记了不必要的分乘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
在图12中,在乘客管理表120f中登记有出发楼层为1层、目标楼层为4层~7层的4位乘客被正式分配或者临时分配至1号机或2号机时的信息。在此,假设1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为8点35分20秒,2号机的门厅到达时刻为8点35分40秒。即,假设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f中的全部乘客能够乘坐较早到达门厅的1号机。此外,假设1号机及2号机的轿厢内可乘坐的人数为6人。根据登记在乘客管理表120f中的信息,使用者ID为“7118”、“5071”、“6104”的使用者被临时分配或者正式分配给1号机,使用者ID为“4035”的使用者被临时分配或者正式分配给2号机。因此,对于多个使用者,由1号机和2号机进行了分乘,但是在乘客管理表120f中仅登记了4位乘客,所以能够将通过分乘使使用者ID为“4035”的使用者乘坐2号机这一情况视为不必要的分乘。在此,被临时分配给2号机的使用者能够在1号机到达门厅之前到达门厅,即使将该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1号机,乘坐1号机的预定乘客数也是6人以下,因此将该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1号机。
即,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在参照乘客管理表120f检测出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登记了不必要的分乘的情况下,在各临时分配号机的乘坐定员的范围内,变更被临时分配给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不必要的分乘。
图13为临时分配重审后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在图13中,乘客管理表120g为更新乘客管理表120f而得到的表。在该乘客管理表120g中登记由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进行的临时分配重审之后的信息、即对多个临时分配号机消除了不必要的分乘之后的信息。例如,将使用者ID为“4035”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从2号机变更为1号机。因此,不必要的分乘被消除。
通过如上所述的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的处理,消除了使用者较少的时间段等的不必要的分乘,缩短了被进行了不必要的分乘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此外,在图12及图13的例子中,如果1号机及2号机的到达门厅时刻的时间差为规定值(例如10秒)以下,则许可变更组合,如果大于规定值,则不许可变更组合。
根据本实施例,定期重审对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结果,直至由第二检测装置3检测出使用者并进行正式分配为止,更新乘客管理表,基于登记在已更新的乘客管理表中的信息控制轿厢的运行,因此,能够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此外,由于定期重审对于由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使用者的临时分配结果,并更新乘客管理表,所以能够实施减少了对使用者的到达顺序的依赖性的分配。由此,能够消除在拥挤时容易发生的、依赖于使用者的到达顺序的同一目标楼层的使用者分散到不同号机乘坐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在临时分配结果的重审中,通过变更目标楼层的组合以消除轿厢间的目标楼层的重复,由此能够减少轿厢的停止楼层数,其结果,能够缩短轿厢的往返一周时间,能够进一步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在临时分配结果的重审中,通过变更目标楼层的组合以消除轿厢间的目标楼层位置向上方楼层的集中,由此能够减少轿厢负责的目标楼层的最高目标楼层变更为下方楼层的轿厢的往返一周时间,进一步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在临时分配结果的重审中,通过变更目标楼层的组合以消除不必要的分乘,由此能够缩短被进行了不必要的分乘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轿厢的运行效率。即,虽然在临时分配时预测拥挤并根据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向不同号机进行了分乘,但是在之后不产生使用者而成为不必要的分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临时分配时向各号机分乘的使用者分配到等待时间较短的1台号机,来缩短使用者的等待时间。
(实施例2)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此外,在图14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具有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图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设置第一检测装置21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第二检测装置31来代替第二检测装置3,取消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向使用者所持有的、具有显示部的移动信息终端6进行通知。
通过将使用者所持有的移动信息终端6在第一检测装置21进行扫描(遮挡)等操作,第一检测装置21从移动信息终端6获取使用者的ID信息,将与获取的ID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楼层、出发楼层等向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发送,并且将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连接信息向移动信息终端6发送。
移动信息终端6在从第一检测装置21接收了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连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连接。在移动信息终端6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连接建立或者移动信息终端6与第二检测装置31的电波强度超过规定强度的情况下,视为到达门厅,第二检测装置31将从正式分配部104获取的正式分配结果向移动信息终端6的显示部发送。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自动进行到达门厅的检测,因此减少了用于读取使用者的ID的操作次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实施例3)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此外,在图15中,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或图1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具有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图1或图14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关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一检测装置2检测出使用者时,对使用者进行临时分配号机的通知(指示),在通过第二检测装置2检测出使用者到达门厅时,仅向通知的临时分配号机与正式分配号机不同的使用者通知已变更了最初通知的号机这一内容。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通知与否判断部106,设置第一检测装置22来代替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第二检测装置32来代替第二检测装置3,取消分配号机通知装置4,并向使用者所持有的具有显示部的移动信息终端6进行通知。
通知与否判断部106将通过正式分配部104正式分配的轿厢和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向使用者通知的轿厢进行比较,在正式分配的轿厢和通知的轿厢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通知,在正式分配和临时分配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通知,并且向第二检测装置32发送变更了最初通知的号机这一内容。
第一检测装置22通过将使用者所持有的移动信息终端6在第一检测装置22进行扫描等操作来获取使用者的ID信息,将与获取的ID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楼层、出发楼层等发送至乘客·号机管理部101,并且将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连接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6,进而将临时分配部102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通知给移动信息终端6的显示部。
移动信息终端6在从第一检测装置22接收到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连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连接。在移动信息终端6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连接建立或移动信息终端6与第二检测装置32的电波强度超过规定强度的情况下,第二检测装置32视为使用者已到达门厅,基于通知与否判断部106的结果,在判断为需要通知的情况下通知变更的内容和该变更号机,在判断为不需要通知的情况下,保持状态不变。
图1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乘客管理表的结构图。在图16中,乘客管理表120h为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表,由使用者ID字段121、出发楼层字段122、目标楼层字段123、门厅到达预测时刻字段124、临时分配通知号机字段125、临时分配号机字段126、以及正式分配号机字段127构成。在该乘客管理表120h中,有一部分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乘客管理表不同,追加了临时分配通知号机字段125,在临时分配通知号机字段125中记录对于各使用者ID的临时分配通知号机的信息。由此,通知与否判断部106通过参照由乘客·号机管理部101管理的乘客管理表120h,能够判断通知号机与正式分配号机是否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能够在更早的时刻对使用者通知乘坐号机,并且能够对乘坐的轿厢发生变更的使用者进行个别通知。因此,在使用者的乘坐号机不变更的情况下,使用者乘坐最初向移动信息终端6通知的乘坐号机即可。
图17为用于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7(a)为现有目标楼层预约式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以下称为现有控制)的示例。在图17(a)中,在现有控制中,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分配至3层、5层及6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被分配至4层、5层及6层。此外,显示1号机及2号机处于1层,预订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上升运行,3号机在6层到5层之间处于向下行驶期间。在现有的控制中,分配结果依赖于使用者到达门厅的顺序等,如虚线框的区域所示,存在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和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在5层及6层重复的情况。
另一方面,图17(b)为与图17(a)相对的基于本发明的控制的分配结果例。在本发明的控制中,在检测出使用者的时刻进行临时分配,在直到确定分配号机为止的期间内,检测出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和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在某一目标楼层重复的情况下,变更临时分配给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执行消除目标楼层重复的处理。因此,将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分配至3层及6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分配至4层及5层。由此,在现有的控制中,1号机和2号机的停止次数合计为6个楼层,而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控制中,1号机和2号机的停止次数合计为4个楼层,通过减少停止楼层数,缩短了轿厢的往返一周时间,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
图18为用于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8(a)为现有控制的分配结果的另一例。在图18(a)中,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为4层、5层及7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为2层、3层及6层。此外,显示1号机及2号机位于1层,预订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上升运行,3号机在6层到5层之间处于向下行驶期间。在现有的控制中,分配结果依赖于使用者到达门厅的顺序等,如虚线框的区域所示,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为7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为6层,存在1号机和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图18(b)为与图18(a)相对的基于本发明的控制的分配结果例。在本发明的控制中,在检测出使用者的时刻进行临时分配,在直到确定分配号机为止的期间内,检测出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的情况下,变更临时分配给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执行消除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的处理。因此,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为5层、6层及7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为2层、3层及4层。由此,在现有的控制中,2号机会行驶到6层,而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控制中,2号机会行驶到4层,因此缩短了2号机的行驶距离,由此缩短了轿厢往返一周的时间,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
图19为用于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动作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9(a)为现有控制的分配结果的又一例。在图19(a)中,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为5层、6层及7层,2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2为4层。此外,显示1号机位于1层,是预订上升运行开始,2号机在3层到2层之间处于向下行驶期间,3号机在6层到5层之间处于向下行驶期间。在现有控制中,不考虑之后产生的使用者,在将当前识别为拥挤状况等情况下,如虚线框区域所示,存在即使之后没有产生使用者也会根据目标楼层而向1号机和2号机分乘的情况。
另一方面,图19(b)为与图19(a)相对的基于本发明的控制的分配结果例。在本发明的控制中,在检测出使用者的时刻进行临时分配,在直到确定分配号机为止的期间内检测出不必要的分乘的情况下,变更临时分配给使用者的临时分配号机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执行消除不必要的分乘的处理。因此,1号机负责的目标楼层701为4层、5层、6层及7层,全部目标楼层701仅被分配给1号机。由此,在现有的控制中,4层的使用者使用等待时间较长的2号机,而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控制中,4层的使用者也能够乘坐等待时间较短的1号机,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轿厢的运行效率。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也能够用不必要的分乘消除部103c来代替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5,计算登记在乘客管理表中的分配号机到达门厅的预测时间。上述的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进行了详细说明的示例,并不限定为具有所说明的全部结构。此外,能够将某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其它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也能够在某一实施例的结构中添加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更进一步,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
此外,上述各结构、功能、装置等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也可以通过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等由硬件实现。此外,上述各结构、功能、装置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执行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而由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够记录在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记录装置、或者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存储卡、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等记录介质中。

Claims (14)

1.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其根据电梯的使用者在乘坐所述电梯之前登记的目标楼层,管理多台电梯轿厢的运行,所述电梯群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其在所述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之前的时刻检测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
临时分配单元,其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时刻,针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临时分配从所述多台电梯轿厢中选择的1台电梯轿厢作为临时分配号机;
乘客·号机管理单元,其将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与由所述临时分配单元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相对应地记录在乘客管理信息中进行管理;
第二检测单元,其检测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门厅这一情况;
临时分配重审单元,其在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在参照所述乘客管理信息判断为记录在该乘客管理信息中的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中存在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更新所述乘客管理信息;
正式分配单元,其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时刻,针对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分配记录在已更新的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的临时分配号机作为最终分配号机;和
多个号机控制单元,其分别针对由所述正式分配单元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来控制直到该最终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为止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分配重审单元包括:
目标楼层重复消除单元,其在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重复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重复;
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单元,其在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和
不必要分乘消除单元,其计算记录在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门厅到达预测时间,在基于该计算结果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为不必要的分乘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号机的目标楼层的不必要的分乘,
由所述目标楼层重复消除单元、所述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单元或所述不必要分乘消除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分配重审单元以所述各号机到达门厅的时间差小于规定值为条件,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卡或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通过从所述卡或所述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已到达所述电梯门厅的所述使用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配号机通知单元,其将由所述正式分配单元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通知给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并将用于在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移动信息终端,
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取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建立了连接的情况或者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的连接中的电波强度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视为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已到达所述电梯门厅,将由所述正式分配单元正式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通知给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知与否判断单元,其对由所述临时分配单元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和由所述正式分配单元正式分配的最终分配号机进行比较,以所述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与所述正式分配的最终分配号机不同为条件判断为需要通知,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并将用于在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之间进行通信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将由所述临时分配单元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通知给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
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取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在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建立了连接的情况或者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连接中的电波强度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视为使用者已到达门厅,以所述通知与否判断单元判断为需要通知为条件,对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通知从所述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所述正式分配号机的内容。
8.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其根据电梯的使用者在乘坐所述电梯之前登记的目标楼层,管理多台电梯轿厢的运行,所述电梯群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步骤,在所述使用者到达电梯门厅之前的时刻检测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
临时分配步骤,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时刻,针对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临时分配从所述多台电梯轿厢中选择的1台电梯轿厢作为临时分配号机;
乘客·号机管理步骤,将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使用者的目标楼层与在所述临时分配步骤中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相对应地记录在乘客管理信息中进行管理;
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门厅这一情况;
临时分配重审步骤,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在参照所述乘客管理信息判断为记录在该乘客管理信息中的多个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中存在满足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并更新所述乘客管理信息;
正式分配步骤,在所述第二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时刻,针对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分配记录在已更新的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的临时分配号机作为最终分配号机;和
多个号机控制步骤,分别针对在所述正式分配步骤中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来控制直到该最终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为止的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分配重审步骤包括:
目标楼层重复消除步骤,在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重复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重复;
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步骤,在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集中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号机的目标楼层向上方楼层的集中;和
不必要分乘消除步骤,计算记录在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门厅到达预测时间,在基于该计算结果判断为所述乘客管理信息中存在同一时间段从门厅出发的各号机的目标楼层为不必要的分乘并且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变更属于该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消除所述各号机的目标楼层的不必要的分乘,
通过所述目标楼层重复消除步骤、所述目标楼层位置上方集中消除步骤或所述不必要分乘消除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临时分配重审步骤中,以所述各号机到达门厅的时间差小于规定值为条件,变更属于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组合的各临时分配号机的负责的目标楼层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卡或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
在所述第二检测步骤中,通过从所述卡或所述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已到达所述电梯门厅的所述使用者。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配号机通知步骤,将在所述正式分配步骤中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通知给在所述第二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并将用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与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移动信息终端,
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取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连接,
在所述第二检测步骤中,在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建立了连接的情况或者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的连接中的电波强度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视为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已到达所述电梯门厅,将在所述正式分配步骤中正式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通知给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知与否判断步骤,对在所述临时分配步骤中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和在所述正式分配步骤中正式分配的最终分配号机进行比较,以临时分配的所述临时分配号机与正式分配的所述最终分配号机不同为条件判断为需要通知,
在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中,通过从记录有使用者的ID信息的移动信息终端读取所述使用者的ID信息,检测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之前的所述使用者和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楼层,并将用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与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将在所述临时分配步骤中临时分配的临时分配号机通知给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
所述移动信息终端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获取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开始尝试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连接,
在所述第二检测步骤中,在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建立了连接的情况或者与所述移动信息终端的连接中的电波强度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视为使用者已到达门厅,以在所述通知与否判断步骤中判断为需要通知为条件,对所述移动信息终端具有的显示部通知从所述临时分配号机变更为所述正式分配号机的内容。
CN201510256470.9A 2014-05-19 2015-05-19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084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3240A JP6317176B2 (ja) 2014-05-19 2014-05-19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2014-103240 2014-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4137A CN105084137A (zh) 2015-11-25
CN105084137B true CN105084137B (zh) 2017-04-12

Family

ID=5456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6470.9A Active CN105084137B (zh) 2014-05-19 2015-05-19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7176B2 (zh)
CN (1) CN105084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4295B2 (ja) * 2015-12-25 2018-12-2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用保守端末及びエレベーター保守システム
JP7232670B2 (ja) * 2019-02-27 2023-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制御方法
JP6687779B1 (ja) * 2019-03-08 2020-04-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11724909B2 (en) * 2019-04-18 2023-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based on a detected number of waiting passengers
CN110255303A (zh) * 2019-06-13 2019-09-20 天津大学 一种电梯等待楼层优化方法
CN112607538B (zh) * 2020-12-22 2022-11-04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电梯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581A (zh) * 1999-08-06 2001-0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和轿厢分配控制方法
CN101456502A (zh) * 2007-12-11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电梯的预约操作系统
CN101903273A (zh) * 2007-12-20 2010-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CN102159482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N102159484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N102159481A (zh) * 2008-09-18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2382B (zh) * 2008-08-25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12071980A (ja) * 2010-09-30 2012-04-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112515A (ja) * 2011-11-30 2013-06-1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560307B2 (ja) * 2012-08-06 2014-07-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581A (zh) * 1999-08-06 2001-0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和轿厢分配控制方法
CN101456502A (zh) * 2007-12-11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控制电梯的预约操作系统
CN101903273A (zh) * 2007-12-20 2010-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CN102159481A (zh) * 2008-09-18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2159482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N102159484A (zh) * 2008-09-19 201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4137A (zh) 2015-11-25
JP2015218036A (ja) 2015-12-07
JP6317176B2 (ja)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4137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JP54649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6809708B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1492137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JP2011255991A (ja) 行先階予約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65427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247614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24123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2344058B (zh) 电梯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7683250A (zh)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JP6894982B2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656707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8357992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群管理电梯系统
CN105253726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和电梯控制系统
JP6778659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5253727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和电梯群管理方法
JP625584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21084779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6467258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和群管理方法
CN110785365B (zh) 电梯装置
CN105645201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7000958A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
JP646780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7250017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6339518B2 (ja) 行先階登録装置の設置数演算装置及び演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