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3250A -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3250A
CN107683250A CN201580081039.3A CN201580081039A CN107683250A CN 107683250 A CN107683250 A CN 107683250A CN 201580081039 A CN201580081039 A CN 201580081039A CN 107683250 A CN107683250 A CN 107683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king machine
user
taking
machine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3250B (zh
Inventor
前原知明
西田武央
羽鸟贵大
星野孝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83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3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3Destination call input before entering the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3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eparation of passengers or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3Periodic re-allocation of call inpu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群控电梯装置,该群控电梯装置能避免发生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乘客集中于一台号机而无法搭乘的状况,并能抑制长时间等待。根据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来求出目标楼层,分配向该所求出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的搭乘号机,并在预测到分配至使用者的搭乘号机发生拥挤时对使用者生成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在预测到拥挤的搭乘号机停止于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确定但预测为满员时,从除该搭乘号机以外的其它搭乘号机之中决定要变更的搭乘号机。

Description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群控电梯控制装置,特别涉及缩短电梯的电梯厅处的等待时间的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规模较大的大厦中,导入有以下系统: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者输送能力而并列设置多台电梯,在电梯厅处进行呼叫登记时,选择最适当的电梯轿厢来进行服务。进而随着大厦规模的扩大,并列设置的电梯的台数也会增多,利用群控装置来对这些多台电梯进行适当控制,以力图提高对于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的减少等服务。
在像这样的群控电梯装置中,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78045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81541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提出有各种系统的方案。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电梯分配装置,该电梯分配装置包括:个人识别装置,该个人识别装置对操作电梯厅按钮的各个使用者进行区分并进行识别;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按个人不同来测量从使用者登记电梯厅呼叫起到轿厢到达为止的等待时间;第1存储单元,该第1存储单元对该等待时间进行存储;第2存储单元,该第2存储单元将相同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平均化并进行存储;第3存储单元,该第3存储单元将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平均化并进行存储;以及优先服务单元,该优先服务单元在按个人区分平均等待时间比所有平均等待时间要长的使用者登记电梯厅呼叫时,使该电梯厅呼叫优先。
由此,能消除以下问题:若相同使用者多次遭遇长时间等待,则会增大对电梯的不信任感和焦躁感,使用者对电梯抱有不满。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群控电梯装置,该群控电梯装置包括:按目标楼层区分电梯厅装置;呼叫登记信息检测部,该呼叫登记信息检测部从按目标楼层区分电梯厅装置检测电梯厅呼叫发生层、目标楼层;分配评价值运算部,该分配评价值运算部基于来自呼叫登记信息检测部等的信息来对分配评价值进行运算;分配候选轿厢选择部,该分配候选轿厢选择部对分配的候选轿厢进行选择;希望服务种类检测部,该希望服务种类检测部从按目标楼层区分电梯厅装置中对希望服务种类进行检测;按呼叫区分评价函数参数设定部,该按呼叫区分评价函数参数设定部根据希望服务种类来设定分配评价函数及其参数;按呼叫区分分配评价函数运算部,该按呼叫区分分配评价函数运算部对分配评价函数进行运算;综合评价函数运算部,该综合评价函数运算部对综合评价函数进行运算;以及综合评价分配轿厢决定部等,该综合评价分配轿厢决定部基于综合评价函数来决定分配轿厢。
由此,能消除以下问题:即使因根据计划、统计处理结果来对运行控制方法进行变更而产生的、产生各个呼叫的每个使用者所希望的服务的质量不同,也无法根据其要求针对各个呼叫的每个呼叫来变更服务的质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780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815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群控电梯装置中,优先对比将所有乘客的等待时间进行平均化后所获得的全平均等待时间要长的按个人区分平均等待时间的乘客提供服务。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群控电梯装置中,针对对每次呼叫都不同的乘客提供所希望的服务。
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的群控电梯装置中,对按个人区分等待时间进行存储,在比全平均等待时间要长的使用者登记电梯厅呼叫时进行优先服务,但在某个使用者到达电梯厅时,因已存在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使用者而无法搭乘,且该使用者的存储的平均等待时间较短,在这种情况下,不将其视作长时间等待的使用者而不将其引导至其它搭乘号机,有可能造成该使用者长时间等待。
即,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群控中,对使用者的长时间等待进行管理,若存在长时间等待的使用者则将使用者的分配搭乘号机变更为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搭乘号机。然而,在未发生长时间等待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判断为未发生长时间等待,因此,会发生以下问题:搭乘号机不发生变更而导致长时间等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无法充分应对该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群控电梯装置,该群控电梯装置能避免发生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乘客集中于一台搭乘号机而无法搭乘的状况,并能抑制长时间等待。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来求出目标楼层,分配向该所求出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的搭乘号机,并在预测到分配至使用者的搭乘号机发生拥挤时生成与使用者相对的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在预测到拥挤的搭乘号机停止于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确定但预测为满员时,从除该搭乘号机以外的其它搭乘号机之中分配要变更的搭乘号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避免发生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乘客集中于一台号机而无法搭乘的状况,并能抑制长时间等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群控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大厦到达检测单元和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的设置场所的电梯厅附近的俯视图。
图3是对群控电梯装置的楼层和搭乘号机的服务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4是对使用者与搭乘号机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性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应用例也包含于其范围内。
最近,办公楼正被大规模化,该办公楼的电梯装置也正在实现群控。而且,在该办公楼中,从安全性管理的观点来看,正在将作为个人识别信息的ID认证码分配给使用者。例如将ID认证码存储于IC卡,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该ID认证码,或者通过触摸传感器来读取该ID认证码。
因此,在群控电梯装置中,能根据读取到的ID认证码来掌握使用者来到电梯的电梯厅的情况,因此,提出有以下系统的方案:预先对大厦楼层分配电梯轿厢并使其待机,从而缩短等待时间。像这样的系统在进出人数基本较多的时间段使电梯轿厢待机于大厦楼层来力图缩短等待时间。本实施例以像这样的系统为背景而完成。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群控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群控电梯装置包括:多台电梯的搭乘号机1A~1N;分别对各搭乘号机1A~1N进行控制的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A~2N;配置于远离电梯厅的位置的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配置于电梯厅的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和通知单元5;使用者管理单元6,该使用者管理单元6与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和通知单元5相连接,对关于使用者的信息进行管理;以及群控控制单元7,该群控控制单元7获取来自使用者管理单元6和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A~2N的各种信息,对个搭乘号机1A~1N进行群控控制。这里,将使用者管理单元6和群控控制单元7概括标记为群控单元GM。
另外,多台电梯的搭乘号机1A~1N设定有对各个搭乘号机的每台搭乘号机进行服务的服务楼层,例如,设定有直达最上层的搭乘号机、直达中间层然后停止于各楼层的搭乘号机、停止于所有楼层的搭乘号机、以及停止于到规定楼层为止的楼层的搭乘号机等。
配置于设置有电梯的大厦的出入口的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对到达电梯厅前使用者到达大厦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对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进行检测。另外,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配置于比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要靠近电梯的进出口的电梯厅,对使用者到达电梯厅的情况进行检测。
通知单元5配置于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的附近,特别对决定变更搭乘号机的使用者进行变更后的分配搭乘号机的引导。此外,通知单元5能采用利用显示画面的通知方法、利用扬声器那样的声音的通知方法、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而得的通知方法。
使用者管理单元6包括:到达检测部8,该到达检测部8获取来自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和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的到达信息;使用者信息管理部9,该使用者信息管理部9将大厦内所登记的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信息、搭乘号机信息、个人识别信息等相关联来进行保存;以及运行信息管理部10,详细情况后述,但该运行信息管理部10从群控控制单元7获取各搭乘号机的当前的运行信息和将来的运行信息来进行管理。
另外,包括等待时间计算部11,该等待时间计算部11在由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检测到使用者到达大厦内时利用其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从使用者信息管理部9获取过去的等待时间信息,以计算出长时间等待频度和本次的预测等待时间等。
此外,还包括:使用者信息发送部12,该使用者信息发送部12将由等待时间计算部11所计算出的长时间等待频度、预测等待时间等的运算结果信息等发送至群控控制单元7;以及变更信息通知部13,详细情况后述,但该变更信息通知部13对在从群控控制单元7决定搭乘号机的变更时通知给使用者的变更后的搭乘号机信息进行管理。
群控控制单元7包括:运行信息管理部14,该运行信息管理部14获取来自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A~2N的各种信息,来对当前的运行信息和将来的运行信息进行管理;以及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该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获取来自使用者管理单元6的使用者信息发送部12的信息,对使用者的运算结果信息和搭乘号机信息进行管理。
另外,包括变更请求生成部16,该变更请求生成部16具备以下功能:利用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的运算结果信息即过去的长时间等待频度和预测等待时间来对长时间等待频度较高的使用者生成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的功能;以及在预测到拥挤的搭乘号机停止于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虽然确定但预测为满员时生成变更请求的功能。
此外,包括: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该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具备对进行搭乘号机的变更的情况下的变更源和变更目标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进行修正的功能;以及运行信息决定部18,该运行信息决定部18具备决定变更并向变更信息通知部13、运行信息管理部14及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A~2N发出通知的功能。
图2是表示上述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和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的设置例的电梯厅附近的俯视图。
在大厦楼层上形成有到达电梯进出口的大厦的各出入口19、20、21,在各出入口19~21上,分别分散配置有对使用者到达大厦的情况、以及个人识别信息进行检测的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
另外,在从各出入口19~21进入的使用者为了在之后走向进出口而通过的电梯厅出入口22上,设置有对使用者到达电梯厅23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在该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的附近,配置有在搭乘号机发生变更的情况下通知变更内容的通知单元5。
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可以是与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同样对使用者到达电梯厅的情况以及个人识别信息进行检测的单元,也可以作为呼叫登记单元而构成,在进行呼叫登记操作时对使用者到达电梯厅的情况进行检测。
由此,利用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和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能对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使用者的移动状态进行监视,能灵活运用这些信息从而利用群控单元GM来对搭乘号机1A~1N的运行进行管理,使得使用者不发生长时间等待。
图3是对大厦的各楼层与各搭乘号机的停止楼层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各搭乘号机1A~1N向1楼至5楼提供服务,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搭乘号机1A仅限于向1楼、2楼和3楼提供服务。另外,搭乘号机1B仅限于向1楼和4楼提供服务,搭乘号机1N仅限于向1楼和5楼提供服务。此外,各搭乘号机1A~1N有时候也存在分别进行相同服务的几台搭乘号机。
由此,在高层的使用者中,能利用搭乘号机1B、搭乘号机1C在短时间内行进至高层,低层的使用者利用搭乘号机1A来行进至1楼、2楼和3楼,但通过缩短除此以外的搭乘号机的运行间隔也能在短时间内行进至各层。当然,并不局限于像这样的服务,即使采用除此以外的服务也没关系。由此,若对每台搭乘号机决定提供服务的楼层,则能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此外,图4是对各搭乘号机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对各使用者A~Z根据其利用楼层预先分配有搭乘号机。在办公楼中,存在入驻有不同的经营者的情况、以及即使是相同的经营者其所属的组织部门也不同的情况。
因此,与使用者所属的经营者、所属的组织部门相对应来决定楼层,因此,与之相对应来对使用者的搭乘号机进行分配。为此,从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检测个人识别信息。
例如在与图3相对应的情况下,与其利用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为1楼、2楼和3楼中的任意楼层)相对应对使用者A预先分配搭乘号机1A。另外,也与其利用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也为1楼、2楼和3楼中的任意楼层)相对应对使用者B预先分配搭乘号机1A。此外,与其利用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为4楼或5楼)相对应对使用者Y、Z预先分配搭乘号机1N。
因此,各个使用者通过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从而时时刻刻都有与使用者相对应的搭乘号机被预先分配。将该被分配的搭乘号机利用通知单元5通知给使用者。将像这样的方式定义为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
在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中,每天所利用的电梯号机基本不变,因此,与每次都指示搭乘号机的方式相比,到各电梯的搭乘口为止能实现更灵活的人的流动。对于使用者,也能减少其在行走过程中忘记所指示的搭乘号机名而再次登记目的地楼层的机会。
另外,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仅在上班时间段、午餐时间段等拥挤时实施,在平常时间段、闲散时间段等不拥挤的状况下不实施而使等待时间优先,从而也能力图提高整个一天的运行效率。
此外,在根据每天的学习状况来变更各使用者的搭乘号机、或存在因维护检查、故障等而无法利用的电梯的情况下,也可以预先对各使用者的搭乘号机进行变更。
接着,对利用该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上述群控电梯装置中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此外,以下所述的控制步骤也能作为控制功能来进行替换,因此,在权利要求中有时候也表现为功能。
首先,在步骤S1中,到达检测部8对使用者的到达进行监视,例如利用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来对使用者A到达大厦出入口19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在无法由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再次返回步骤S1来继续进行监视动作。然后,到达检测部8获取由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所检测到的、使用者A的到达信息和使用者A的个人识别信息,并将其输出至等待时间计算部11。
等待时间计算部11从使用者信息管理部9的存储表格中获取图4所示的与使用者A有关的搭乘号机信息、目的地楼层信息和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信息等,并从运行信息管理部10中获取当前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和将来的运行信息,以对与使用者A相对的本次的预测等待时间进行计算。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信息处理并无特别关系,因此省略与之相关的说明,而是对使用了搭乘号机信息、个人识别信息、目的地楼层信息的处理进行说明。
等待时间计算部11将搭乘号机信息、个人识别信息、目的地楼层信息从使用者信息发送部12发送至群控控制单元7的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每次由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3N检测到使用者A~Z时都执行该处理,在实际进行分配的搭乘号机出发之前将与多个使用者有关的信息保持于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若上述步骤完成,则前进至步骤S2。此后以下的控制步骤由群控控制单元7所控制。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想已检测到包含利用搭乘号机1A行进至3楼的使用者A在内的多个使用者,接着,利用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来对利用搭乘号机1A行进至2楼的使用者B进行检测,在该时刻搭乘号机1A的搭乘率超过规定的设定值,处于成为预测到拥挤的状况的状态。因此,成为使用者B难以乘坐搭乘号机1A的状况。
在步骤S2中,变更请求生成部16具备以下功能:使用保持于使用者信息管理部15的使用者B的搭乘号机信息,对所对应的搭乘号机1A是否处于预测为拥挤的状态进行判定。
在步骤S2中未预测到拥挤的情况下,进行与通常相同的处理,使用者B被分配至搭乘号机1A,跳到结束而结束本处理。此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利用通知单元5将分配至搭乘号机1A的情况通知给使用者B。
然而,作为该判定的结果,若预测为搭乘号机1A发生拥挤的状态,则变更请求生成部16将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信号通知给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这里,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变更请求生成部16也可以附加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信息,设定对是否生成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信号进行判定的阈值。
接收到该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信号的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在以下所说明的步骤S3~步骤S8中,基于从运行信息管理部14所获取到的各种信息,来对进行搭乘号机变更的情况下的变更源和变更目标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进行重新评估。
首先,在步骤S3中,利用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目标楼层停止确定判定功能,来对搭乘号机1A停止于使用者B的目标楼层即2楼的情况是否确定进行判定。
若在步骤S3中判定为确定在2楼停止,则前进至步骤S4,利用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满员预测判定功能,来对是否预测为预定搭乘的搭乘号机1A满员进行判定。在步骤S3中搭乘号机1A停止于使用者B的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并且在步骤S4中不存在搭乘号机1A的满员预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者B能如通常那样利用搭乘号机1A来向2楼的目标楼层移动,因此,也跳到结束而结束本处理。
与之相对,在步骤S3中目的地楼层停止确定判定功能判定为使用者B的目的地楼层即2楼处的停止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4中利用满员预测判定功能判定为预测到搭乘号机1A满员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这里,不仅对从各检测装置收集到的利用信息进行灵活运用,还对每天的电梯利用状况的学习、利用传感器所获得的当前的大厦内利用状况、基于每天的人流信息的人流仿真等进行灵活运用来对满员进行预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然后,在步骤S5中,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目的地楼层停止确定判定功能对是否存在停止于使用者B的目标楼层(2楼)的预定的其它搭乘号机(1B~1N)进行判定。作为其结果,在存在停止的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6,在不存在停止的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7。
在步骤S6中,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临时变更功能对存在停止于使用者B的目的地楼层(2楼)的预定的所有搭乘号机临时变更分配。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对不存在停止于2楼的预定且未预测到满员的所有的搭乘号机临时变更分配。由此,来分别决定除使用者B的搭乘号机1A以外的搭乘号机的分配候选。由使用者B从该分配候选之中选择未长时间等待的恰当的搭乘号机。
由此,已检测到利用搭乘号机1A来行进至3楼的使用者A,接着,检测出利用搭乘号机1A来行进至2楼的使用者B,在该时刻成为预想为搭乘号机1A的搭乘率超过规定的设定值例如80%而发生拥挤的状况的情况下,使用者A直接利用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的搭乘号机1A,而向2楼行进的使用者B并非变更为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的搭乘号机1A,而是变更为其它1台以上的搭乘号机来进行分割搭乘。若分别决定了使用者B的搭乘号机的候选,则前进至步骤S8。这里,搭乘率的规定设定值随着时间段、交通流而发生变更,从而能进一步提高便利性、运行效率。
之后,在步骤S8中,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一周时间判定功能生成临时变更后的各搭乘号机的运行预想路线并分别计算出一周时间,从这些各搭乘号机之中考虑一周时间的增加更小的搭乘号机的运行预想路线信息,作为恰当的搭乘号机来决定变更。
这里,所谓一周时间是指某台搭乘号机从出发层出发来提供服务后再次返回出发层时所用的时间的意思,对在步骤S6和步骤S7中对分配进行临时变更而得的搭乘号机的所有所用的时间进行计算。例如,此处若搭乘号机1B被决定,则搭乘号机1B停止于正常运行时不会停止的使用者B的目标楼层即2楼。
然后,利用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B在搭乘号机1B中对在1楼与4楼间进行往返的变更前的运行路线加以调整,对向1楼、2楼、4楼提供服务的变更后的运行路线变更运行路线。随着该变更,使用者B为了号机1B而进行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得以抑制。此外,若使用者B位于2楼,则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B再次恢复至原来的变更前的运行路线。当然,若存在停止于2楼的搭乘号机,则也可能不变更运行路线而对使用者B执行停止于2楼的服务。
由上述这些说明可知,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在预测到拥挤的搭乘号机1A停止于使用者B的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使用者B停止于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但预测到成为满员的状况时,起到从除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的搭乘号机1A以外的其它搭乘号机之中决定恰当的搭乘号机的功能。然后,若在步骤S8中决定为向一周时间的增加最小的搭乘号机进行变更,则前进至步骤S9。
这里,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利用使用者管理单元3的到达检测部8的信息来对使用者B是否到达电梯厅进行监视。因此,在步骤S9中,若由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检测到使用者B,则将该检测信息通知给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在该时刻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将重新评估信息发送至运行信息决定部18。之后,前进至步骤S10。此外,将规定的推测间隔中的各电梯轿厢的等间隔性也用作为评价指标,从而力图进一步抑制长时间等待。
在步骤S10中,接收到重新评估信息的运行信息决定部18将变更信息发送至使用者管理单元6的变更信息通知部13,由变更信息通知部13对使用者B从图2所示的通知单元5显示表示变更后的搭乘号机为搭乘号机1B的内容的搭乘号机变更信息等,或用声音或显示和声音的组合来进行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未检测到使用者B到达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1、12,执行变更路线的删除处理。在步骤S11中,对被分配的搭乘号机1B是否已出发进行判断。在搭乘号机1B未出发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9,等待使用者B的到达。即,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在步骤S11中变更了分配的搭乘号机从电梯厅楼层出发之前持续进行监视。另外,若在步骤S11中判断为被分配的搭乘号机1B已出发,则前进至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在使用者B到达电梯厅时发生变更的搭乘号机1B已出发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者B未到达电梯厅而发生变更的搭乘号机1B已出发的情况下,从发生变更的搭乘号机控制单元2B删除为使用者B而停止的停止楼层(2楼)信息。
由此,已检测到利用搭乘号机1A来行进至3楼的使用者A,接着,检测出利用搭乘号机1A来行进至2楼的使用者B,此时,若在该时刻成为预想为搭乘号机1A的搭乘率超过规定的设定值而发生拥挤的状况,则使用者A直接利用搭乘号机1A,而向2楼行进的使用者B变更为例如搭乘号机1B来进行分割搭乘。然后,搭乘号机1B变更运行路线并对使用者B实施停止于2楼的服务。当然,若存在停止于2楼的搭乘号机,则也可能不变更运行路线而对使用者B执行停止于2楼的服务。
利用上述处理,使用者B以通常为按个人区分搭乘号机固定方式利用搭乘号机1A来移动至2楼,但作为在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一周时间判定功能中一周时间的增加更小的搭乘号机例如选择了搭乘号机1B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搭乘号机1B停止于2楼,使用者B在2楼出电梯。
因此,即使在搭乘号机1A拥挤的状态下,也不会使利用该搭乘号机1A的使用者们发生长时间等待,另外,也不会使换乘搭乘号机1B的使用者B发生长时间等待,因此,能提高整个大厦的运行效率。
这里,1周时间的增加按照使用者得到各搭乘号机的搭乘口的顺序,根据到达的使用者来预测为搭乘至轿厢里面,基于与电梯轿厢内的搭乘位置相对的下梯层,来计算下梯时间和再搭乘时间,从而能更正确地进行计算。
此外,在变更请求生成部16的拥挤预测判定功能中,进行拥挤预测的判定,在预测到拥挤的情况下,能对使用者B的分配搭乘号机进行变更,使得搭乘上该搭乘号机的乘客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由此,能避免发生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乘客集中于一台号机而无法搭乘的状况,并能抑制长时间等待。
并且,在发生拥挤的搭乘号机1A中对使用者B的搭乘进行变更,因此,仅向除使用者B以外的预定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因此,能防止一周时间变长。这里,通过使用与各个人数据有关的各个人的轿厢内占有率,能更正确地计算出拥挤状况的预测。
另外,如图1所示,在电梯厅中设有向使用者B通知变更内容的通知单元5,因此,能在由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检测到使用者B的时刻提供搭乘号机变更信息,即使与通常的运行不同,也不会发生混乱,能可靠地通知信息。
若将该通知单元5的通知限定于搭乘号机变更,则不会发生混乱,能更灵活地运用。这里,向各个人所拥有的移动终端通知变更内容,从而也能去除通知单元5,通过与通知单元5进行并用,能在每次发生拥挤时作为通知单元5处的变更内容确认发生困难的情况下的辅助手段来利用。
实施例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将图5所示的步骤8进行了变更。由于除此以外的控制步骤都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图6是表示成为实施方式2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8中分别对进行临时变更后的搭乘号机的一周时间进行计算,从其中对一周时间的增加更小的搭乘号机决定变更。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在替换掉步骤S8的步骤S13中,生成临时变更后的各个搭乘号机的运行预想路线并分别计算一周时间,从其中将所有搭乘号机的一周时间最平均化的搭乘号机决定作为变更搭乘号机。
根据像这样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能使各个搭乘号机的等待时间实现平均化,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作为整体的运行服务。
实施例3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也在于,将图5所示的步骤8进行了变更。由于除此以外的控制步骤都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图7是表示成为实施方式3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8中分别对进行临时变更后的搭乘号机的一周时间进行计算,从其中对一周时间的增加更小的搭乘号机决定变更。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在替换掉步骤S8的步骤S14中,生成临时变更后的各个搭乘号机的运行预想路线,从运行预想路线信息中将到达门厅层的间隔平均化的搭乘号机决定作为变更搭乘号机。
根据像这样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在成为基准楼层的门厅层上进行平均化,因此,能使预测拥挤的基准楼层上的等待时间平均化,作为整体而进一步提高运行服务。
实施例4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也在于,将图5所示的步骤8进行了变更。由于除此以外的控制步骤都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图8是表示成为实施方式4的群控电梯装置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分别计算出临时变更后的搭乘号机的一周时间,从其中对一周时间增加最小的搭乘号机决定变更,但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S8替换为步骤S15~步骤S18。
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17的第二周等待时间判定功能为,在步骤S15中,根据预先约定路线信息来分别计算将分配进行临时变更而得的各搭乘号机中的第二周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第二周等待时间判定功能为,在步骤S16中,利用所计算出的等待时间来对是否存在第二周的使用者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搭乘号机进行判定。作为该判定的结果,在存在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搭乘号机的情况下,第二周等待时间判定功能在步骤S17中对将分配临时变更后的搭乘号机中,决定从第二周的使用者的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搭乘号机分配变更为使用者B的等待时间最短的搭乘号机。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6的判定结果,在不存在不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搭乘号机的情况下,第二周等待时间判定功能在步骤S18中在临时变更分配后的搭乘号机中,对使用者B的等待时间最短的搭乘号机变更分配。
根据像这样的搭乘号机变更处理,能一边抑制第二周的使用者的长时间等待一边进行分配变更,因此,能将分配变更所带来的长时间等待的影响抑制为最小,即使作为整体也能进一步提高运行服务。
根据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来求出目标楼层,分配向该所求出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的搭乘号机,并在预测到分配至使用者的搭乘号机发生拥挤时对使用者生成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在预测到拥挤的搭乘号机停止于使用者的目标楼层的情况未被确定时,或者在虽然被确定但预测为满员时,从除该搭乘号机以外的其它搭乘号机之中决定变更搭乘号机。
由此,能一边提高大厦整体的运行效率,一边对使用者的分配搭乘号机进行变更而不发生偏向一边的利用所引起的长时间等待,避免发生额定载客数以上的乘客集中于一台号机而无法搭载的状况,并且,能抑制长时间等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像在步骤S10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与使用者B到达电梯厅的时间性定时相匹配,也可以预先保存从各大厦到达检测单元3A~5N起到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4或搭乘口为止的预测时间,进行反映出这些时间要素的变更。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一定局限于包括说明的所有结构的发明。此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个单元替换成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此外也能将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添加至某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个单元,也可以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标号说明
1A~1N…搭乘号机
2A~2N…搭乘号机控制单元
3A~3N…大厦到达检测单元
4…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
5…通知单元
6…使用者管理单元
7…群控控制单元
9…使用者信息管理部
13…变更信息通知部
16…变更请求生成部
17…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
18…运行信息决定部

Claims (10)

1.一种群控电梯装置,所述群控电梯装置包括:多个搭乘号机,该多个搭乘号机向预先设定的楼层进行服务;以及群控单元,该群控单元对使用者进行个人识别以对向所对应的楼层进行服务的所述搭乘号机进行分配,所述群控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群控单元包括:
变更请求生成部,该变更请求生成部将向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而求出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的所述搭乘号机分配至所述使用者,并在预测到分配至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发生拥挤时生成分配至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
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该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在预测到所述拥挤的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但预测为所述搭乘号机满员时,从除所述搭乘号机以外的其它所述搭乘号机之中分配要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以及
运行信息决定部,该运行信息决定部将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决定为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并将其通知给所述使用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包括:
停止楼层判定功能,该停止楼层判定功能在预测到所述拥挤的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但预测为所述搭乘号机满员时,对是否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进行判定;
临时分配功能,该临时分配功能在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将停止于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搭乘号机进行临时分配,并在不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将除成为满员的所述搭乘号机以外的所有所述搭乘号机进行临时分配;以及
搭乘号机决定功能,该搭乘号机决定功能基于规定条件从所述临时分配后的所述搭乘号机中决定一台要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来自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和大厦到达检测单元的信息输入至所述群控单元,所述群控单元从所述大厦到达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所述个人识别信息中提取出预先保存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其中,所述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设置于电梯厅,对所述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厅的情况进行检测,所述大厦到达检测单元朝向所述电梯厅,比所述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要提前对所述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进行检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由所述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使用者,则所述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向所述运行信息决定部发送要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的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决定部利用设置于所述电梯厅的通知单元来向所述使用者通知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信息决定部在所述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未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下,对运行路线进行变更,使得所述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信息重新评估部的所述搭乘号机决定功能利用运行路线信息来选择一周时间的增加最少的所述搭乘号机、或一周时间最平均化的所述搭乘号机、或将到达门厅层的间隔进行平均化的搭乘号机、或第二周的长时间等待最少的所述搭乘号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群控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信息决定部在所述使用者到达所述电梯厅时发生所述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已出发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使用者未到达所述电梯厅而发生所述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已出发的情况下,从发生所述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的运行路线中删除为了所述使用者而停止的停止楼层信息。
8.一种群控电梯装置中的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该群控电梯装置包括:多个搭乘号机,该多个搭乘号机向预先设定的楼层进行服务;以及群控单元,该群控单元对使用者进行个人识别以对向所对应的楼层进行服务的所述搭乘号机进行分配,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控单元进行如下动作:
将向根据所述使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而求出的目标楼层提供服务的所述搭乘号机分配至所述使用者,并在预测到分配至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发生拥挤时生成分配至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的变更请求,
在预测到所述拥挤的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但预测为所述搭乘号机满员时,从除所述搭乘号机以外的其它所述搭乘号机之中分配并决定要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
将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决定为所述使用者的所述搭乘号机,并将其通知给所述使用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控单元进行如下动作:
在预测到所述拥挤的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不确定时,或者在虽然所述搭乘号机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情况确定但预测为所述搭乘号机满员时,对是否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进行判定,
在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将停止于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搭乘号机进行临时分配,并在不存在停止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目标楼层的所述其它搭乘号机的情况下,将除成为满员的所述搭乘号机以外的所有所述搭乘号机进行临时分配,
基于规定条件从所述临时分配后的所述搭乘号机中决定一台要变更的所述搭乘号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由电梯厅到达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使用者,则所述群控单元利用设置于所述电梯厅的通知单元来向所述使用者通知变更后的所述搭乘号机的变更信息。
CN201580081039.3A 2015-07-03 2015-07-03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Active CN107683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9231 WO2017006378A1 (ja) 2015-07-03 2015-07-03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3250A true CN107683250A (zh) 2018-02-09
CN107683250B CN107683250B (zh) 2019-09-17

Family

ID=57684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039.3A Active CN107683250B (zh) 2015-07-03 2015-07-03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407430B2 (zh)
KR (1) KR20180008738A (zh)
CN (1) CN107683250B (zh)
DE (1) DE112015006614B4 (zh)
GB (1) GB2555343B (zh)
WO (1) WO201700637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967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广州市设计院 电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75775A (zh) * 2018-07-30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路线选择器
CN112938697A (zh) * 2019-11-26 2021-06-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穿梭电梯系统的改进的乘客接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7282B2 (ja) * 2017-03-30 2020-09-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シミュレーター
DE102018213575B4 (de) * 2018-08-13 2020-03-19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ufzuganlage mit Vorgabe einer vorbestimmten Fahrtroute sowie Aufzuganlage und Aufzugsteuerung zur Aus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KR102134199B1 (ko) * 2019-01-15 2020-07-15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개인 인식 기술을 이용한 승강기 운행 제어 장치
KR102432693B1 (ko) * 2020-12-21 2022-08-16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 군관리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1551A (en) * 1976-02-18 1977-08-25 Hitachi Lt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guide of elevator
JP2635128B2 (ja) * 1988-10-14 1997-07-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666776B2 (ja) * 1995-06-16 1997-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10089953A (ja) * 2008-10-10 2010-04-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3269964A (zh) * 2011-01-26 2013-08-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系统
CN104512774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749B2 (ja) * 1977-08-10 198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運転装置
JP2583700B2 (ja) * 1991-09-18 1997-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割当装置
JP2003081541A (ja) * 2001-09-14 2003-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721265B2 (ja) * 2011-06-28 2015-05-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1551A (en) * 1976-02-18 1977-08-25 Hitachi Lt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guide of elevator
JP2635128B2 (ja) * 1988-10-14 1997-07-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666776B2 (ja) * 1995-06-16 1997-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10089953A (ja) * 2008-10-10 2010-04-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3269964A (zh) * 2011-01-26 2013-08-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群管理系统
CN104512774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5775A (zh) * 2018-07-30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路线选择器
CN109733967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广州市设计院 电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938697A (zh) * 2019-11-26 2021-06-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穿梭电梯系统的改进的乘客接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6614T5 (de) 2018-02-22
DE112015006614B4 (de) 2020-03-19
CN107683250B (zh) 2019-09-17
KR20180008738A (ko) 2018-01-24
JPWO2017006378A1 (ja) 2018-02-22
JP6407430B2 (ja) 2018-10-17
GB2555343B (en) 2020-08-19
GB2555343A (en) 2018-04-25
GB201721105D0 (en) 2018-01-31
WO2017006378A1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3250A (zh)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CN107709206B (zh)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CN107235392B (zh)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726624B2 (ja) 行列システム
JP6415417B2 (ja) エレベータ群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エレベータかご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492137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1472822B (zh) 电梯系统和在电梯系统中分配目的地呼叫的方法
JP5608578B2 (ja) エレベータ統合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4649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US11900734B2 (en) Queuing system
CN103249661B (zh) 电梯系统
CN106395513B (zh) 群管理电梯装置
JP65427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492298A (zh) 电梯系统
CN102849546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2017030918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方法
JP2010195238A (ja) 運行乱れ情報配信装置、運行乱れ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運行乱れ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03979372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5084137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2344058B (zh) 电梯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JP6483559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735945B1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配車制御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CN110785365B (zh) 电梯装置
CN105645201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3955596B (zh)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及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