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9546A -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9546A
CN102849546A CN2012102165086A CN201210216508A CN102849546A CN 102849546 A CN102849546 A CN 102849546A CN 2012102165086 A CN2012102165086 A CN 2012102165086A CN 201210216508 A CN201210216508 A CN 201210216508A CN 102849546 A CN102849546 A CN 102849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mentioned
floor
registration
boarding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65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真锅嘉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49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9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在群管理控制装置(20)中具备:管理表(21a),其存储包含通过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登记的目的楼层和相应登记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分配控制部(23),其根据在管理表(21a)中存储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从各号梯中包含对登记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以及显示控制部(24),其在选择号梯对登记楼层能够在第1圈应答时,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上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并在选择号梯对登记层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根据该号梯的当前应答状况,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上显示满员等待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1-143338(申请日:2011年6月28日)为基础,并享受该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日本专利申请,包含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在乘梯处能够登记目的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使用电梯时,使用者按下在乘梯处设置的UP方向(上行方向)或者DN方向(下行方向)的键以登记乘梯处呼叫。当电梯的轿厢到达登记了该乘梯处呼叫的楼层时,使用者搭乘到轿厢内,并按下在该轿厢内设置的目的楼层键以进行称为登记轿厢呼叫的操作。
与此相反,在具备在乘梯处能够登记目的楼层的装置(称之为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电梯中,由于使用者事先在乘梯处登记了目的楼层,因此,不需要在轿厢内的登记操作。
在此,在具有多个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当使用者在乘梯处登记目的楼层时,一般是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能够搭乘的号梯的号码。使用者在所显示的号梯的乘梯处等待,在号梯到达后,搭乘该号梯移动到目的楼层。
但是,当建筑物内的交通需要增加时,即使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了能够搭乘的号梯电梯的号码,当该号梯电梯以接近满员的状态到达时,也可能不能乘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必须再次登记目的楼层,感觉不愉快。
此外,通常,当满员而不能乘梯时,例如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请稍候”这样的满员等待状态。但是,由于这种满员等待的显示给在乘梯处等待的使用者带来焦虑,因此,最好尽可能限制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通过在使用者在乘梯处登记了目的楼层时,尽可能不显示满员等待,而是在使用者能够乘梯的时刻进行号梯显示,能够不给使用者带来焦虑,高效地运行。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控制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多个号梯的运行,具备: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其设置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用于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并附带显示功能;管理表,其存储包含通过该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登记的目的楼层和相应登记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分配控制部,其根据在该管理表中存储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从上述各号梯中包含对上述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在由该分配控制部选择的号梯对上述登记楼层能够在第1圈应答时,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并在上述所选择的号梯对上述登记楼层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根据该号梯的当前应答状况,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满员等待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能够在使用者在乘梯处登记了目的楼层时尽可能不显示满员等待,而是在使用者能够乘梯的时刻进行号梯显示。由此,能够不给使用者带来焦虑而高效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在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登记控制部中设置的管理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号梯满员而不能搭乘的情形的图。
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的内容的图。
图5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在此,示出了对三个电梯的运行进行群管理控制的构成。另外,当存在多个电梯时,有“号梯”这一表述。此外,当只说电梯时,一般表示“轿厢”。
单体控制部11a、11b、11c与轿厢12a、12b、12c对应地设置,进行包含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控制和/或门的开关控制等的在号梯单体中的控制。轿厢12a、12b、12c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操作。
另一方面,在各楼层的乘梯处至少各设置1个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a、13b、13c……。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a、13b、13c……是用于使用者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登记目的楼层的装置。该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a、13b、13c……具有用于登记目的楼层的操作部14a、14b、14c……和用于显示分配号梯等的显示部15a、15b、15c……。另外,作为目的楼层的登记方法,一般是采用数字小键盘的操作的方法,但如果能够在乘梯处登记目的楼层,则也可以是例如读卡器和/或无线IC等。
当通过各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a、13b、13c……进行目的楼层的登记时,将以目的楼层和登记楼层(进行了目的楼层的登记操作的楼层)两个信息作为1组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向群管理控制部20输出。另外,也有将“目的楼层”称为“目标楼层”、“登记楼层”称为“发生楼层”的表述。
在群管理控制装置20中,当接收到乘梯处呼叫信息时,根据从单体控制装置11a、11b、11c得到的各号梯(轿厢12a、12b、12c)的运行信息(轿厢位置、运行方向、门开关状态等),从上述各号梯中选择分配乘梯处呼叫信息的最佳号梯。
另外,将被最终分配了乘梯处呼叫信息的号梯称为“分配号梯”。当决定了分配号梯时,在设置在相应的乘梯处呼叫的登记楼层处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上进行一定时间的号梯显示。
群管理控制装置20是总控制各号梯的运行的装置。该群管理控制装置20由搭载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群管理控制装置20中具备登记控制部21、应答时间计算部22、分配控制部23和显示控制部24。这些是由微处理器上的软件执行的处理部,能够如图1所示地在各部之间进行信息的提供和接收。
另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虽然将登记控制部21、应答时间计算部22、分配控制部23、显示控制部24全部配置在群管理控制装置20中,但并不必需配置在同一装置中,也可以配置在分开的装置中。
登记控制部21具有如图2所示的管理表21a。登记控制部21将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a、13b、13c……处登记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和从分配控制部23输出的分配号梯登记在管理表21a中。如上所述,在乘梯处呼叫信息中包含目的楼层和登记楼层两个信息。
在图2的例子中,以下的三个信息被登记在管理表21a中。这些信息在分配号梯的应答结束时删除。
·在7层设置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处登记1层,并向A号梯分配输出
·在4层设置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处登记1层,并向C号梯分配输出
·在1层设置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处登记10层,并向B号梯分配输出
此外,在决定了分配号梯时,对单体控制装置11a、11b、11c中相应的单体控制装置11输出目的楼层信息。这样,通过单体控制装置11在轿厢12内自动登记轿厢呼叫。例如,作为目的楼层信息,如果输出“1层”,则在轿厢12内自动登记去往1层的轿厢呼叫。
应答时间计算部22对在登记控制部21中新登记的乘梯处呼叫,对各号梯的每一个计算成为分配的指标的应答时间。该应答时间根据已登记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当前的轿厢位置、运行方向、门开关状态等进行计算。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答时间”,使用从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开始直到分配号梯到达上述目的楼层为止的时间(将其称为服务时间)。即,将在从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开始直到号梯到达乘梯处呼叫的登记楼层为止的第1时间上进一步加上从该登记楼层开始直到该号梯到达用户登记的目的楼层为止的第2时间后的时间(第1时间+第2时间)计算为在分配控制中使用的应答时间。
另外,上述第1时间被计算为使用者的等待时间,上述第2时间被计算为使用者的乘梯时间。
分配控制部23根据在管理表21a中存储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从上述各号梯中包含对上述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具体地,将所有号梯作为对象,以通过上述应答时间计算部22计算出的应答时间(等待时间+乘梯时间)为基础计算评价值。然后,对评价最高的号梯进行该乘梯处呼叫信息的分配输出。另外,所谓评价值是相对乘梯处呼叫信息表示最佳性的数值。通常,该评价值的数值越低,表示评价越高。
在显示控制部24中,将由分配控制部23选择的号梯在使用者操作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中显示。具体地,在对登记层能够在第1圈应答时,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中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此外,在上述所选择的号梯对登记层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根据该号梯的当前应答状况,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中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另外,所谓“第2圈以后的应答”是指在选择号梯经过登记楼层一次后在任意楼层反转方向后对同一登记楼层进行应答。与此相对,所谓“第1圈的应答”是指选择号梯没有经过登记层而进行应答。
在此,参照图3以及图4,对由于满员而不能乘梯的情形与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内容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各号梯满员而不能搭乘的情形的图。现在假设使用者操作了7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登记了1层作为目的楼层。
此时,假设各号梯在如下所述的状态下满员。
A号梯:已经有额定人数(在该例子中是5名)的使用者乘梯。
B号梯:如果在同一层(在该例子中是7层)等待的其它使用者乘梯,则满员。
C:如果在其它层(在该例子中是4层)等待的其它使用者乘梯,则满员。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A号梯不开门而经过,但由于B号梯和C号梯开门,因此,使用者有可能误乘梯。此外,一般地,在A号梯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显示了满员等待的状态,因此,给使用者带来焦虑。
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当C号梯对7层应答并打开门时,轿厢内空着。在这种情况下,在系统(群管理控制装置20)的内部处理中,由于已经包含了在4层的呼叫登记进行管理,因此,判断为在该时刻是接近满员的状态。
图4是表示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中显示的内容的图,示出了正常时和满员时的显示例子。
所谓正常时是指正常地在第1圈的应答下使用者能够搭乘停靠在登记楼层的号梯的状态。例如,如图4(a)所示,假设使用者通过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登记1层作为目的楼层。A号梯被决定为选择号梯,在正常地对登记楼层应答时,如图4(b)所示,在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中即时地显示A号梯应答的信息。
与此相对,当选择号梯处于接近满员的状态时,变成如图4(c)或者图4(d)那样的显示。即,例如在A号梯处于已经接近满员的状态而对登记楼层没有应答预定时,变成如图4(c)所示的与正常时一样的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变成第1圈满员经过,在第2圈或者第2圈以后进行应答。使用者虽然不知道满员经过而等待,但由于显示了自己搭乘的号梯,因此,与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相比焦虑减少。
另一方面,例如在C号梯是选择号梯而该C号梯处于应答中或者有应答预定时,如图4(d)所示出现等待显示。即,由于C号梯在应答了登记楼层时开门,因此,如果不显示等待而显示选择号梯,则登记了1层的使用者有可能误乘梯。为了防止这种误乘梯,出现如图4(d)那样的等待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在C号梯经过后,出现图4(e)那样的显示。
以下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20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另外,在该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群管理控制装置20读入指定程序来执行。
如果通过在任意楼层设置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使用者登记了目的楼层(步骤A11的是),则将包含该目的楼层和登记楼层的信息的乘梯处呼叫信息提供给群管理控制装置20,并存储在设置在登记控制部21中的管理表21a中(步骤A12)。
当在管理表21a中登记新的乘梯处呼叫信息时,分配控制部23根据该乘梯处呼叫信息,从各号梯中包含对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步骤A13)。
具体地,通过应答时间计算部22将所有号梯作为对象,求出等待时间(第1时间)和乘梯时间(第2时间),并以将这些时间相加后的应答时间(服务时间)为基础选择最佳号梯。在这种情况下,优先选择应答时间(服务时间)最短的号梯。
在此,分配控制部23判断选择号梯是否能够在第1圈应答(步骤A14)。这通过从管理表21a的登记信息中推测选择号梯在各楼层停止时的使用者的上下梯人数并检查当在第1圈应答时是否是接近满员的状态来进行。
所谓接近满员的状态,如在图3中所说明的,是接近额定人数的数量的使用者已经乘梯的情况(A号梯的例子)、由于在同一层等待的其它使用者乘梯而满员的情况(B号梯的例子)、由于在其它层等待的其它使用者乘梯而满员的情况(C号梯的例子)。
如果是接近满员的状态,则使选择号梯在第2圈以后应答。在该时刻,只选择最佳号梯,而对该选择号梯不进行乘梯处呼叫信息的分配输出。另外,在此所说的“接近满员的状态”还包含满员的状态。
如果选择号梯不是接近满员的状态,而是正常地能够在第1圈应答(步骤S14的否),则分配控制部23制成能够在第1圈应答的运行时间表(步骤A15)。分配控制部23按照该运行时间表对上述选择号梯进行分配输出,使选择号梯对登记楼层应答。此时,分配控制部23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显示上述选择号梯应答的信息。
此时的显示例子是图4(b)。在该例中,显示了A号梯应答的信息。这样,使用者能够在A号梯应答时乘梯去往目的楼层(在该例子中是1层)。
另一方面,当选择号梯处于接近满员的状态而变成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步骤A14的是),则分配控制部23制成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的运行时间表(步骤A17)。
此时,分配控制部23参照管理表21a,判断在第2圈以后应答的选择号梯对登记楼层是处于应答中还是有应答预定(步骤A18)。其结果,当既不处于应答中也没有应答预定时(步骤A18的否),分配控制部23按照第2圈以后的运行时间表对上述选择号梯进行分配输出,使选择号梯对登记楼层应答。此时,分配控制部23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显示上述选择号梯应答的信息(步骤A16)。
此时的显示例子是图4(c)。虽然显示了A号梯应答的信息,但实际上,第1圈满员经过。使用者不知道第1圈满员经过而等待,但由于没有出现等待显示,因此,使用者的焦虑减小。
此外,当处于应答中或者有应答预定时(步骤S18的是),为了防止在选择号梯应答时使用者误乘梯,分配控制部23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显示处于满员等待的状态(步骤A19)。
此时的显示例子是图4(d)。在该例子中,如“拥挤。请稍后”那样显示了满员等待的状态。
此外,如果选择号梯经过登记楼层而在下一次应答下能够乘梯(步骤A20的是),则分配控制部23按照第2圈以后的运行时间表对上述选择号梯进行分配输出,使选择号梯对登记楼层应答。此时,分配控制部23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显示上述选择号梯应答的信息(步骤A16)。
此时的显示例子是图4(e)。在该例子中,显示了C号梯应答的信息。这样,使用者能够在下次C号梯应答时乘梯去往目的楼层(在该例子中是1层)。
根据第1实施方式,当使用者在乘梯处登记目的楼层时,包含第2圈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并根据该选择号梯的应答状况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这样,能够尽可能不显示满员等待,可以在使用者能够乘梯的时刻进行号梯显示,对使用者不带来焦率,高效地运行。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始终以运行效率为优先进行分配控制,因此,根据选择号梯的应答状况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但是,在使用者少的空闲时段,如果显示这种满员等待的状态,则使用者会感觉不快。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空闲时段极力避免满员等待的显示。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1的构成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6中,在群管理控制装置20中,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外,还具备交通状况判断部25。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当前的交通状况是空闲时段还是拥挤时段。在此所说的“空闲时段”是电梯的使用者少的状态,所谓的“拥挤时段”是电梯的使用者多的状态。
分配控制部23在由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为空闲时段时,检测有无能够在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中即时显示的号梯。然后,当检测到相应的号梯时,分配控制部23选择该号梯作为最佳号梯,并使显示控制部24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此外,当通过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为拥挤时段或者未检测到能够即时显示的号梯时,分配控制部23从各号梯中包含对上述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20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该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群管理控制装置20读入指定程序来执行。
如果通过在任意楼层设置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使用者登记了目的楼层(步骤B11的是),则将包含该目的楼层和登记楼层的信息的乘梯处呼叫信息提供给群管理控制装置20,并存储在设置在登记控制部21中的管理表21a中(步骤B12)。
在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当进行乘梯处呼叫信息的分配控制时,由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是空闲时段还是拥挤时段(步骤B13)。空闲时段/拥挤时段的判断条件是“服务时间”或者“时间段”。
所谓作为上述空闲时段/拥挤时段的判断条件的“服务时间”是从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开始直到号梯到达上述目的楼层为止的时间,相当于由应答时间计算部22计算出的应答时间。对每个号梯求出服务时间,如果这些服务时间的每单位时间(例如1小时)的平均值小于等于一定值,则判断为是电梯的使用者少的空闲时段。另一方面,如果上述服务时间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超过一定值,则判断为是电梯的使用者多的拥挤时段。
所谓作为上述空闲时段/拥挤时段的判断条件的“时间段”是能够预测空闲/拥挤的时间段。例如,如果是办公楼,则是上班时间段、下班时间段等。根据建筑物的交通需求预先设定空闲/拥挤的时间段。
如果是拥挤时段,则需要高效地运送多数使用者。因此,在由上述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为拥挤时段时(步骤B13的否),分配控制部23执行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的处理(步骤B14)。
即,如图5的步骤A13~A20所示,从各号梯中包含第2圈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然后,根据该选择号梯的应答状况,在设置在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中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这样,能够让使用者正确地搭乘能够搭乘的号梯,高效地运行。
另一方面,如果在空闲时段显示满员等待,则由于让使用者感觉不快,因此,希望尽可能不显示满员等待。因此,当由上述交通状况判断部25判断为空闲时段时(步骤B13的是),分配控制部23检测有无能够在设置在登记楼层的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13的显示部15上即时显示的号梯(步骤B15)。然后,当检测到有相应的号梯时(步骤B16的是),分配控制部23将该号梯选择为最佳号梯(步骤B17),使显示控制部24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步骤B18)。
此时所显示的应答号梯是能够即时显示的号梯,如果从电梯系统整体看,并不必须是运行效率好。即,原来,如果向着相同目的楼层的使用者多,则为了运行效率优先而分配相同的号梯。与此相对,在优先即时显示时,即使是向着相同目的楼层的使用者,也可以分配不同的号梯,这有可能出现长时间等待。但是,在空闲时段,即使效率有些差,也希望对使用者提前显示能够搭乘的号梯。
另外,在上述步骤B16中,当未检测到相应的号梯时,分配控制部23执行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的处理(步骤B14)。
根据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通过在拥挤时段优选有效率的运行,在空闲时段优选即时显示,能够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进行适合的号梯显示,并能够不对在乘梯处等待的使用者带来焦虑。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具有三个号梯(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大于等于三个的号梯,如果需要,也可以是群管理控制至少两个号梯的构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其在使用者在乘梯处登记了目的楼层时,尽可能不显示满员等待,而是在使用者能够乘梯的时刻进行号梯显示,从而能够不给使用者带来焦率,高效地运行。
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味着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其它各种形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中,同时也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控制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多个号梯的运行,其特征在于,具备:
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其设置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用于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并附带显示功能;
管理表,其存储包含通过该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登记的目的楼层和相应登记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
分配控制部,其根据在该管理表中存储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从上述各号梯中包含对上述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在由该分配控制部选择的号梯对上述登记楼层能够在第1圈应答时,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并在上述所选择的号梯对上述登记楼层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根据该号梯的当前应答状况,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满员等待状态或者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上述所选择的号梯对上述登记楼层能够在第2圈以后应答时,如果在该号梯接近满员的状态下对上述登记楼层处于应答中或者有应答预定,则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满员等待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该号梯经过上述登记楼层后,当在下一次应答中能够乘梯时,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交通状况判断部,其判断是空闲时段还是拥挤时段;
上述分配控制部在由上述交通判断部判断为空闲时段时,检测有无能够在上述乘梯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上即时显示的号梯,当检测到相应的号梯时,将该号梯选择为最佳号梯,并使上述显示控制部显示该号梯应答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配控制部在由上述交通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拥挤时段时或者在未检测到能够即时显示的号梯时,从上述各号梯中包含对上述登记楼层的第2圈以后的应答而选择最佳号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通状况判断部在使用者从登记目的楼层开始直到到达上述目的楼层为止的服务时间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小于等于一定值时,判断为是空闲时段,并在上述平均值超过一定值时,判断为是拥挤时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通状况判断部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判断是空闲时段还是拥挤时段。
CN2012102165086A 2011-06-28 2012-06-27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28495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3338A JP5721265B2 (ja) 2011-06-28 2011-06-28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143338/2011 2011-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9546A true CN102849546A (zh) 2013-01-02

Family

ID=4739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65086A Pending CN102849546A (zh) 2011-06-28 2012-06-27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21265B2 (zh)
CN (1) CN10284954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0593A (zh) * 2018-11-05 2019-01-22 上海木木聚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器人与多电梯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1137762A (zh) * 2018-11-05 2020-05-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运行状况显示系统以及运行状况显示方法
CN111344244A (zh) * 2017-12-06 2020-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1296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3708307B (zh) * 2014-01-07 2016-05-04 广东达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电梯控制系统
JP5969074B1 (ja) * 2015-03-10 2016-08-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7683250B (zh) * 2015-07-03 2019-09-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控电梯装置及群控的搭乘号机的分配方法
JP6350767B1 (ja) * 2016-10-04 2018-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および自律移動体制御装置
JP6968752B2 (ja) * 2018-06-01 2021-11-1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32478B2 (ja) * 2020-06-24 2022-03-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22024754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1A (zh) * 1993-11-11 1995-11-15 科恩股份公司 控制电梯群的方法
US20050077114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Miroslav Kostk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JP2005119846A (ja) * 2003-10-20 2005-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表示装置
CN101987707A (zh) * 2009-08-03 2011-03-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在电梯门厅预约目的地楼层的电梯群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9545A (ja) * 1994-10-28 1996-05-14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9120346A (ja) * 2007-11-15 2009-06-0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1A (zh) * 1993-11-11 1995-11-15 科恩股份公司 控制电梯群的方法
US20050077114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Miroslav Kostk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JP2005119846A (ja) * 2003-10-20 2005-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表示装置
CN101987707A (zh) * 2009-08-03 2011-03-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在电梯门厅预约目的地楼层的电梯群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4244A (zh) * 2017-12-06 2020-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CN111344244B (zh) * 2017-12-06 2022-0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CN109250593A (zh) * 2018-11-05 2019-01-22 上海木木聚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器人与多电梯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1137762A (zh) * 2018-11-05 2020-05-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运行状况显示系统以及运行状况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1265B2 (ja) 2015-05-20
JP2013010587A (ja) 201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9546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US8662256B2 (en)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with car stop destination floor registration device
CN105692366B (zh) 电梯系统及电梯系统的管理方法
US9957132B2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s
CN102583119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US8047334B2 (en) Destination entry group elevator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ransport of large items
CN103723586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目的地调用指引顺序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672614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案内システム
EP3798169A1 (e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control method
CN104973468B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US8162109B2 (en) Elevator system which limits the number of destination call registrations to be allocated to the single car
CN105324322A (zh) 电梯系统
JP2017178475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5939950B (zh) 群呼管理
JP2011255991A (ja) 行先階予約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3253560A (zh) 电梯组管理控制系统
CN102431857A (zh) 电梯系统
JP2011105452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群管理方法
JP5849021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3303753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1233063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4180426B (zh) 一种机器人搭乘电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060225964A1 (en) Call registration device for elevator
US20150090535A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CN104030100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