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1764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1764B
CN102141764B CN2011100343046A CN201110034304A CN102141764B CN 102141764 B CN102141764 B CN 102141764B CN 2011100343046 A CN2011100343046 A CN 2011100343046A CN 201110034304 A CN201110034304 A CN 201110034304A CN 102141764 B CN102141764 B CN 102141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se member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ion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43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1764A (zh
Inventor
赤川雄飞
杉田慎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676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8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1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1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1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1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送纸部、外壳部件及离子发生单元。外壳部件至少在图像形成部的下方配置,在俯视下与图像形成部及送纸部呈同一形状。离子发生单元内置于外壳部件中。离子发生单元具有:管道,形成将从外壳部件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再次引导到外壳部件的外部的流路;配置在管道内的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管道内产生气流的风扇。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了具有离子发生功能的离子发生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说是办公室等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实际上设置在绝大多数的办公室内。并且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在一般家庭、医院等中也得到普及,对我们而言是存在于身边的设备。
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以下装置:将从图像形成装置周围吸入的空气提供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部、定影部之后,再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作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如JP特开2005-4144号公报所述,存在具有下述空气净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将排出到装置外部的气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去除并净化,在此基础上提供负离子,防止装置内部产生的有害物质排出到装置外部。
在上述JP特开2005-4144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除了需要去除因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动作而产生的调色剂粉末、尘埃、臭氧等,还须使空气净化部中含有的具有电极的离子发生部配置在图像形成部附近且在图像形成部周围形成的气流的内部。在图像形成部含有的定影部中,作为纸张剥离剂使用硅。结果存在以下问题:因图像形成部周围产生的硅等的影响,离子发生部的离子发生效率降低,随着图像形成装置长期使用,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周围空气进行净化的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也可考虑通过增大离子发生部和图像形成部的距离,来防止硅等的影响造成的离子发生效率的降低问题。但为了增大离子发生部和图像形成部的距离,将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单元邻接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侧面、背面或前面等时,另行需要设置该单元的占地空间,结果出现设置图像形成装置所需空间扩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无需扩大设置所需的占地空间,就可长期稳定地产生离子。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送纸部、外壳部件及离子发生单元。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处理。送纸部收容提供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外壳部件至少在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下方配置,在俯视下与图像形成部及送纸部呈同一形状。离子发生单元内置于外壳部件中。离子发生单元具有:管道,形成将从外壳部件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再次引导到外壳部件的外部的流路;配置在管道内的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管道内产生气流的气流发生部。
在该构成中,周围离子发生单元的外壳部件配置在图像形成部的下方,在俯视下与图像形成部及送纸部呈同一形状,因此外壳部件不会从图像形成部及送纸部伸出到外侧。因此,为了设置外壳部件,无需用于设置图像形成部及送纸部的空间以外的新的占地空间。并且,离子发生装置中,两端部配置在向外壳部件外部开口的管道内,因此位于与图像形成部所属的空间隔离的空间内,可防止图像形成部产生的硅等的影响波及离子发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无需扩大设置所需的占地空间,就可长期稳定地产生离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外壳部件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外壳部件的其他例子的透视图。
图4A是表示管道的一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B是表示管道的其他例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部件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送纸部130、外壳部件200、离子发生单元300和控制部140。
图像读取部110具有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AutomaticDocument Feeder)90和扫描单元20。
扫描单元20具有第1原稿台21、第2原稿台22、光源单元23、反射镜单元24、透镜25及固体摄像元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26,进行读取原稿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处理。
ADF90具有:原稿承载盘91、原稿排出盘92、及从原稿承载盘91经由第2原稿台22至原稿排出盘92的原稿传送路径93。
ADF90将原稿逐张地传送到原稿传送路径93。ADF90以前面侧的相反侧即背面侧的端部为支点转动自如地构成,以便开闭自如地覆盖第1原稿台21的上表面。以使前面侧的端部向上方移动的方式转动ADF90并使第1原稿台21的上表面露出到外部,而可以不使用ADF90而通过手动操作将原稿放置到第1原稿台21。
第1原稿台21及第2原稿台22均由硬质玻璃板构成。
光源单元23及反射镜单元24在第1原稿台21及第2原稿台22的下方沿着第1原稿台21及第2原稿台22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自如。反射镜单元24的移动速度是光源单元23的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光源单元23搭载有光源及第1反射镜。反射镜单元24搭载有第2反射镜及第3反射镜。
在读取由ADF90传送的原稿的图像的传送原稿读取方式中,光源单元23停止在第2原稿台22的下方。光源的光照射到在第2原稿台22上通过的原稿的图像面,原稿的图像面形成的反射光由第1反射镜引导到反射镜单元24。
在读取第1原稿台21上放置的原稿图像的停止原稿读取方式中,光源单元23及反射镜单元24在第1原稿台21的下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光源的光照射到第1原稿台21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面上,原稿的图像面产生的反射光由第1反射镜引导到反射镜单元24。
无论是否使用ADF90,原稿的图像面产生的反射光的光路长度一定,被引导到第2反射镜及第3反射镜,经由透镜25入射到CCD26。
CCD26输出和原稿的图像面产生的反射光的光量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部140。这样一来,图像读取部110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控制部140根据需要将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20。
图像形成部120配置在图像读取部110的下方。图像形成部120形成为其一部分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小于图像读取部110,以在图像读取部110的下方具有设置用于收容完成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的排纸盘67的空间。这样一来,图像形成装置10呈所谓体内排出形状。纸张包括普通纸、照相纸、OHP膜等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部120具有:曝光单元3,4个图像形成站51、52、53、54,中间转印带单元6,二次转印辊66,定影装置7,排纸盘67,第1纸张传送路径81,和第2纸张传送路径82。图像形成部120根据图像数据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中间转印带单元6具有中间转印带61、驱动辊62、从动辊63和张力辊。中间转印带61架设在驱动辊62和从动辊63之间,形成环状的移动路径。
图像形成部120使用与黑色以及对彩色图像进行颜色分解后获得的作为减法混色的三原色的青色、品红色及黄色四种颜色的各色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站51、52、53、54中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站51~54沿着中间转印带61的移动路径配置成一列。图像形成站52~54和图像形成站51实质相同地构成。
黑色的图像形成站51具有感光鼓1、带电装置2、显影装置4、一次转印辊5和清洁单元64。
带电装置2使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带电为预定电位。
曝光单元3具有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器、多棱镜、第1fθ透镜、及第2fθ透镜,将由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各色相的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分别照射到图像形成站51~54各自的感光鼓1。在4个感光鼓1各自的圆周面上形成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各色相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4向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感光鼓1的圆周面提供图像形成站51~54各自的色相的调色剂(显影剂),将静电潜影显影为显影剂图像。
清洁单元64用于回收显影及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的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和4个感光鼓1依次相对。在夹持中间转印带61与各感光鼓1相对的各位置上,分别配置一次转印辊5。中间转印带61和感光鼓1彼此相对的各位置是一次转印位置。
为了将感光鼓1圆周面承载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通过恒压控制向一次转印辊5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负)相反极性(正)的一次转印偏压。这样一来,各感光鼓1上形成的各色相的显影剂图像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形成全彩色的显影剂图像。
但当输入了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色相的仅一部分的图像数据时,仅在4个感光鼓1中、和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色相对应的一部分,进行静电潜影及显影剂图像的形成。例如,在黑白打印模式时,仅在和黑色色相对应的图像形成站51的感光鼓1进行静电潜影的形成及显影剂图像的形成,仅黑色显影剂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
在全部图像形成站51~54中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全彩图像形成时,4个一次转印辊5使中间转印带61压接到全部感光鼓1。另一方面,在仅在图像形成站51中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黑白图像形成时,仅在图像形成站51中,一次转印辊5使中间转印带61压接到感光鼓1。
各一次转印辊5向中间转印带61均匀施加高电压。
二次转印辊66夹着中间转印带61而以预定的夹持压力与驱动辊62压接。二次转印辊66将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上承载的显影剂图像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
在各一次转印位置中分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61的旋转,传送到作为中间转印带61和二次转印辊66的相对位置的二次转印位置。
送纸部13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送纸部13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和外壳部件200之间。
送纸部130具有送纸盒131。在送纸盒131中收容有向图像形成部120提供的纸张。第1纸张传送路径81设置在:从送纸盒131经由二次转印位置及定影装置7至排纸盘67之间。在第1纸张传送路径81中配置有多个传送辊12A、12B。送纸盒131中收容的纸张由拾取辊11A逐张地送纸到第1纸张传送路径81,并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
第2纸张传送路径82在纸张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从定影装置7的下游侧到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之间。在第2纸张传送路径82上配置有多个传送辊12C、12D。在第2纸张传送路径82中,通过了定影装置7后排出到排纸盘67的纸张使之前的后端靠前进行传送。这样一来,纸张在正反反转的状态下再次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
并且,向图像形成部120的一个侧面开口的第3纸张传送路径83,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与第1纸张传送路径81合流。大容量送纸装置400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一个侧面邻接配置时,大容量送纸装置400中收容的纸张经由第3纸张传送路径83及第1纸张传送路径81,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
进一步,在送纸部130中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第4纸张传送路径84,其一个端部向下面开口,另一端部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与第1纸张传送路径81合流。在送纸部130之下进一步追加了追加用纸张单元时,追加用送纸单元中收容的纸张经由第4纸张传送路径84及第1纸张传送路径81,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在第4纸张传送路径84中设有传送辊841。
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侧附近,配置有定位辊13。定位辊13在使从送纸部130传送的纸张的前端与形成于中间转印带61表面的显影剂图像的前端对齐的时刻开始旋转,而将纸张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
从送纸部130传送的纸张通过二次转印位置时,对二次转印辊66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例如负)相反极性(例如正)的高电压的转印电压。这样一来,将显影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二次转印到纸张。
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纸张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显影剂,由中间转印带用清洁装置65回收。
定影装置7具有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转印了显影剂图像的纸张被引导到定影装置7,在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通过,从而被加热及加压。这样一来,显影剂图像牢固地定影到纸张表面。显影剂图像定影的纸张,使显影剂图像定影的面朝下,排出到排纸盘67上。
在图像形成部120的筐体中,在定影装置7附近设有排气部,并设有排气用风扇14以从该排气部排气。排气用风扇14构成图像形成部120用的排气部,将图像形成站51~54及定影装置7周围的气体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排气用风扇1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靠近定影装置7的配置位置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20的侧面,但也可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20的背面。
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送纸部130及离子发生单元300在背面电连接,由未图示的电源单元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提供电力。
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送纸部130及外壳部件200在俯视下彼此实质上呈同一形状。
至少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下方配置外壳部件20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部件20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及送纸部130的下方。
外壳部件20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下方,在俯视下与图像形成部120及送纸部130实质上呈同一形状,因此外壳部件200未从图像形成部120及送纸部130伸出到外侧。因此,为设置外壳部件200不会扩大所需的占地空间。
在此,图像形成部120的侧面侧的空间用于: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后的纸张整理等的后处理装置的配置、为去除卡纸的装置的部分打开、排纸盘的配置、手动盘的配置、大容量供给装置400的配置等。图像形成装置120的前面侧的空间用于调色剂的补给、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等。图像形成部120的背面大多沿着设置图像形成装置10的房间的壁面,在背面侧配置外壳部件200等单元时,图像形成部120相对于壁面较大突出,难于有效利用空间。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上方用于收容原稿。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外壳部件200在俯视下与图像形成部120及送纸部130实质上呈同一形状地构成,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下方,因此可防止其妨碍上述后处理装置的配置、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等。
离子发生单元300内置于外壳部件200中。因离子发生单元300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20的外部,所以图像形成部120及离子发生单元300两者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离子发生单元300构成为,通过电晕放电使空气中的水蒸汽离子化,生成彼此基本同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正离子在氢离子(H+)周围附着多个水分子,表示为H+(H2O)m(m是自然数)。负离子是氧离子(O2 -)周围附着多个水分子,表示为O2 -(H2O)n(n是自然数)。这些正离子及负离子附着到在图像形成装置10周围浮游的细菌表面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活性的过氧化氢H2O2或氢氧自由基·OH。该过氧化氢H2O2或氢氧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活性,因此可杀死空气中的浮游细菌。
如图2所示,离子发生单元300具有管道310、离子发生装置320、风扇330和过滤器340。
管道310形成将从外壳部件200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再次引导到外壳部件200的外部的流路。作为一例,管道310中的作为空气吸入侧的吸气侧端部311、及管道310中的作为空气排出侧的排气侧端部312,均在外壳部件200的前面开口。
吸气侧端部311优选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形面中的与排气用风扇14不同的面开口。吸气侧端部311例如设置在远离定影装置7的配置位置侧的图像形成部120的侧面、或图像形成部120的前面。排出图像形成部120内的空气的排气用风扇14和管道310的吸气侧端部31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形面中的不同的面上,因此可防止从排气用风扇14排出的空气吸入到空气离子发生单元300内。因此,可防止图像形成部120产生的硅等的影响波及离子发生装置320。
过滤器340设置在管道310的吸气侧端部311附近。过滤器340构成为,捕捉要进入到管道310内的尘埃、调色剂、纸粉等粉尘。过滤器340原则上只要具有用于捕捉粉尘的一般功能即可,但优选使用具有硅吸附功能的装置。
风扇330包括未图示的驱动源,通过被供电而旋转。风扇330构成气流发生部,用于在管道310内产生从吸气侧端部311朝向排气侧端部312的气流。风扇330优选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和离子发生装置320相比配置在上游侧。
离子发生装置320配置在管道310内。离子发生装置320构成为,通过电晕放电使管道310内的水蒸汽离子化,生成彼此基本同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离子发生装置320配置在与图像形成站51~55所属的空间隔离的空间内,因此可防止图像形成站51~55产生的硅等的影响波及离子发生装置320。因此,离子发生单元300可长期稳定地产生离子。
在上述构成的离子发生单元300中,管道310优选呈沿着一个平面延伸的形状。
作为一例,管道310呈在与外壳部件200的侧面240垂直的一个平面上延伸的形状。管道310可构成为呈沿水平面延伸的形状。离子发生单元300优选,沿着外壳部件200的顶面210或底面220的至少一个配置。管道310呈沿水平面延伸的形状,因此离子发生单元300的整体形状也呈沿水平面延伸的形状。
离子发生单元300靠近外壳部件200的顶面210或底面220的至少一个进行配置,从而可实现外壳部件200的薄型化。
并且,通过使外壳部件200的高度的内部尺寸大于离子发生单元300的高度的外部尺寸,使离子发生单元300靠近外壳部件200的顶面210配置时,在离子发生单元300的下方形成在水平方向较大的收容部230,使离子发生单元300靠近外壳部件200的底面配置时,在离子发生单元300的上方形成在水平方向较大的收容部230。外壳部件200具有使收容部230向前面侧开放的开口部。因此,收容部230中可收容A3尺寸等大型纸张。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靠近外壳部件200的顶面210配置离子发生单元300,在离子发生单元300的下方形成收容部230。因此,和靠近底面220配置离子发生单元300时相比,提高了离子的扩散效果。
在收容部230中可自由收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维护配件。作为维护配件包括:图像形成部120上安装的调色剂盒、送纸部130中收容的纸张、离子发生单元300的更换用过滤器等。通过将图像形成部120、离子发生单元300等的维护配件收容到外壳部件200内,无需另外的维护配件的放置场所。并且,因维护配件离图像形成部120、离子发生单元300等很近,可提高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如图3所示,管道310呈沿垂直面延伸的形状,离子发生单元300也可沿着外壳部件200A的一个侧面240A配置。在离子发生单元300如此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10A中,在离子发生单元300的侧方形成收容部230A。收容部230A向前面侧开口。收容部230A的高度尺寸,与在具有同一高度的外壳部件中使离子发生单元300沿着顶面210或底面220配置时的收容部230相比,变大。因此可收容调色剂盒、大量纸张等高度尺寸较大的维护配件。
如图4A及图4B所示,管道310的排气侧端部312构成为,从水平方向朝上向外壳部件200A的前面侧排气。这样一来,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空气净化用的离子向上吹出,提高了离子的扩散效果。作为从水平方向朝上排气的构成例包括:如图4A所示,在排气侧端部312上设置朝上的天窗350的构成;如图4B所示,使管道310的排气侧端部312附近部分与水平方向相比朝上倾斜的构成。
并且,当管道310呈沿着与外壳部件200的侧面240垂直的一个平面延伸的形状时,也可是如下构成:在排气侧端部312设置朝上的天窗350的构成;或使管道310的前面侧部分从背面侧部分朝上倾斜地配置离子发生单元300的构成。
如图5所示,在具备具有上下层压的多个送纸盒131、132的送纸部130B的图像形成装置10B中,如图6所示,优选在由管道310包围了三方的区域内形成收容部230B。外壳部件200B具有使收容部230B向前面侧开放的开口部。
在离子发生单元300中,为了将从外壳部件200B的前面侧吸气的空气再次引导到前面侧,管道310沿着外壳部件200B的一个侧面240B、背面260B及另一个侧面250B在俯视下U字形延伸地构成。在由管道310包围了三方的区域内形成收容部230B,因此无需增加外壳部件200B的高度就可收容维护配件。
在送纸部130B具有多个送纸盒时,可代替1个送纸盒安装外壳部件200B。因外壳部件200B与送纸盒相比可以薄型化,因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B整体也可抑制高度。
如图7所示,外壳部件200C可构成为,具有:向前面开口的主体部270C;和相对于主体部270C可向前面侧自由拉出地收容的抽屉部280C。
在具有这种外壳部件200C的图像形成装置10C中,离子发生单元300配置在抽屉部280C内。抽屉部280C具有前面、背面260C、二个侧面240C、250C及底面,上面开放。
在离子发生单元300中,管道310沿着外壳部件200C的一个侧面240C、背面260C、及另一个侧面250C在俯视下U字形延伸地构成,以将从抽屉部280C的前面侧吸气的空气再次引导到前面侧。在由抽屉部280C内的管道310包围了三方的区域形成收容部230C。通过在抽屉部280C内配置离子发生单元300,风扇330大型化,可将离子吹到远处。
在图像形成装置10C中,通过将抽屉部280C拉出,易于进行离子发生单元300的维护。并且,送纸部130C由具有送纸部框体、可从送纸部框体自由拉出地收容的送纸盒的多个送纸单元构成,当抽屉部280C相对于送纸部框体可自由拉出地构成时,取代送纸盒而将抽屉部280C安装到送纸部框体内,从而无需更换送纸部框体就可容易地将离子发生功能装备于图像形成装置10C。因此可降低成本。
如图8所示,外壳部件200D可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和送纸部130D之间。在将外壳部件200D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和送纸部130D之间的图像形成装置10D中,外壳部件200D具有用于将送纸部130D提供的纸张引导到图像形成部120的引导部290D。在引导部290D中配置传送辊291D,从送纸部130D传送的纸张经由引导部290D及第1纸张传送路径81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
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D,将外壳部件200D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20和送纸部130D之间,可从图像形成部120和送纸部130D之间吹出离子。通过从较高位置吹出离子,可提高离子的扩散效果。
此外,离子发生单元300的管道310不限于U字形,也可是L字状、直线形状。
例如,如图9及图10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E所具备的外壳部件200E具有:向前面开口的主体部270E;和相对于主体部270E可向前面侧自由拉出地收容的抽屉部280E。
在抽屉部280E内配置直线状的离子发生单元300A1、300A2。抽屉部280E具有前面、背面260E、二个侧面240E、250E及底面,上面开放。
在离子发生单元300A1、300A2中,管道310直线状形成。离子发生单元300A1、300A2分别与抽屉部280E的侧面240E、250E连接地配置。
作为一例,抽屉部280E的侧面240E、250E构成离子发生单元300A1、300A2各自的管道310的一个侧面。
离子发生单元300A2和离子发生单元300A1同样构成。
离子发生单元300A1在抽屉部280E的侧面240E的、背面260E侧端部上,具有吸气口360。外部气体从吸气口360吸入到管道310内。
作为一例,吸气口360向侧方突出。吸气口360的前端面相对于沿着拉出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抽屉部280E的拉出方向中的下游侧端部与上游侧端部相比较大地突出。
并且,主体部270E在收容了抽屉部280E的状态下和吸气口360相对的部分,具有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设置在主体部270E的两个侧面。
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向内侧突出。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的前端面相对于沿着拉出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抽屉部280E的拉出方向中的上游侧端部与下游侧端部相比较大地突出。这样一来,在抽屉部280E收容在主体部270E内的状态下,吸气口360的前端面和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的前端面紧密接触,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和吸气口360连通。优选在吸气口360的前端面或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的前端面设置密封部件。
离子发生单元300A1将从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吸入的空气经由吸气口360及管道310而从排气侧端部312吹出。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以使吸气口360向抽屉部280E的背面260E开口、外部气体吸引口271E向主体部270E的背面开口的方式形成,而从图像形成装置10E的背面侧向管道310内吸气。
并且,可以构成为,外壳部件200相对于图像形成部120及送纸部130中的至少一个在俯视下稍大、稍小或局部形状不同,这些情况下,也能起到防止妨碍上述后处理装置的配置、废调色剂容器的更换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从各方面而言只是示例,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实施方式,而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送纸部,收容提供到上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
外壳部件,至少在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下方配置,在俯视下与上述图像形成部及上述送纸部呈同一形状;以及
离子发生单元,内置于上述外壳部件中,具有管道、离子发生装置和气流发生部,所述管道形成将从上述外壳部件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再次引导到上述外壳部件的外部的流路,所述离子发生装置配置在上述管道内,所述气流发生部使上述管道内产生气流,
上述外壳部件具有在前面开口的主体部以及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向前面侧自由拉出地收容的抽屉部,
上述离子发生单元与上述抽屉部的侧面连接地配置在上述抽屉部内,在上述抽屉部的侧面具有吸气口,
上述吸气口向侧方突出,上述吸气口的前端面相对于沿着上述抽屉部的拉出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上述拉出方向中的下游侧端部与上游侧端部相比较大地突出,
上述主体部在收容了上述抽屉部的状态下和上述吸气口相对的部分,具有外部气体吸引口,
上述外部气体吸引口向内侧突出,上述外部气体吸引口的前端面相对于沿着上述抽屉部的拉出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上述拉出方向中的上游侧端部与下游侧端部相比较大地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外壳部件构成为能够自由收容维护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管道呈沿水平面延伸的形状,
上述离子发生单元配置为,靠近上述外壳部件的顶面或底面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管道沿着上述外壳部件的一个侧面、背面及另一个侧面U字形延伸地构成,以将从上述外壳部件的前面侧吸入的空气再次引导到上述前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管道呈沿垂直面延伸的形状,
上述离子发生单元配置为,靠近上述外壳部件的一个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离子发生功能,
上述管道的吸气侧端部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形面中的与上述图像形成部用的排气部不同的面上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管道的排气侧端部从水平方向朝上地向上述外壳部件的前面侧排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外壳部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配置在上述图像形成部和上述送纸部之间,将从上述送纸部提供的纸张引导到上述图像形成部。
CN2011100343046A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41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7657.4A CN103558747B (zh)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8873 2010-01-29
JP2010018873A JP5017388B2 (ja) 2010-01-29 2010-01-29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657.4A Division CN103558747B (zh)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1764A CN102141764A (zh) 2011-08-03
CN102141764B true CN10214176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34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657.4A Active CN103558747B (zh)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1100343046A Active CN102141764B (zh)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657.4A Active CN103558747B (zh) 2010-01-29 2011-01-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8509647B2 (zh)
JP (1) JP5017388B2 (zh)
CN (2) CN1035587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4764B2 (ja) * 2011-10-21 2015-1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捕集装置
JP2013092561A (ja) * 2011-10-24 2013-05-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9746828B2 (en) * 2015-07-17 2017-08-29 Canon Finetech, Inc. She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910761B2 (ja) * 2016-06-21 2021-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83272B2 (ja) * 2016-07-08 2021-06-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9874337B (zh) * 2017-10-05 2021-11-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过滤器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2847B2 (en) * 2000-03-29 2003-02-1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removing ozone without requiring an increase in external size
JP2003254556A (ja) * 2002-02-28 2003-09-10 Canon Inc 空気調和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33618A (ja) * 2003-01-30 2004-08-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0284A (ja) * 2007-03-05 2008-10-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4825A (ja) * 2007-07-02 2009-01-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8070A (ja) * 1988-10-17 1990-04-1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専用置台
US5128720A (en) * 1991-01-18 1992-07-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vice for collecting contamination products and ozone from a corona charger
JP2649105B2 (ja) * 1991-03-12 1997-09-03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34156A (ja) * 1991-05-08 1992-11-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22841A (ja) * 1996-02-15 1997-08-2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JP4070939B2 (ja) * 2000-06-13 2008-04-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28260A (ja) * 2002-02-04 2003-08-15 Ricoh Co Ltd 冷却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04144A (ja) 2003-06-16 2005-01-0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17771A1 (en) * 2004-11-10 2006-06-08 Akira Fujimor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ir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EP1657599B1 (en) * 2004-11-15 2008-01-09 Ricoh Company, Ltd. Heat extraction unit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47323B2 (ja) * 2005-01-31 2011-03-0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冷却構造およびこの冷却構造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27219B2 (ja) * 2005-06-03 2011-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吸排気システム
JP4869788B2 (ja) * 2005-07-01 2012-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冷却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60600B2 (ja) * 2005-11-25 2011-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77860B2 (en) * 2006-08-25 2009-01-1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air channel that communicates with a handle for a sheet cassette
JP4949862B2 (ja) * 2007-01-10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826763B2 (en) * 2007-03-07 2010-1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zone remova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ozone
JP4611361B2 (ja) * 2007-03-07 2011-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オゾン除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オゾン除去方法
JP5413130B2 (ja) * 2009-11-02 2014-02-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着脱可能なトナー捕集ユニット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359805B2 (ja) * 2009-11-17 2013-12-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14408B2 (ja) * 2009-12-10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2847B2 (en) * 2000-03-29 2003-02-1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removing ozone without requiring an increase in external size
JP2003254556A (ja) * 2002-02-28 2003-09-10 Canon Inc 空気調和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33618A (ja) * 2003-01-30 2004-08-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0284A (ja) * 2007-03-05 2008-10-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4825A (ja) * 2007-07-02 2009-01-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61482A1 (en) 2014-06-12
CN102141764A (zh) 2011-08-03
US20130322914A1 (en) 2013-12-05
CN103558747A (zh) 2014-02-05
CN103558747B (zh) 2016-03-16
US8687998B2 (en) 2014-04-01
US20110188879A1 (en) 2011-08-04
US9158277B2 (en) 2015-10-13
US8509647B2 (en) 2013-08-13
JP5017388B2 (ja) 2012-09-05
JP2011158612A (ja) 201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176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6369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4336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193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4692B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7308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集容器
CN10269283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4045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9965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941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150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81338B (zh) 具有离子生成功能的离子生成单元及提供有该离子生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06303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3726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34010B (zh) 送纸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1712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11436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877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ischarging ozone from charger
JP20140712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オゾンフィルタ及びオゾンフィルタ の製造方法
JP20110810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1076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33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33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