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3341B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3341B
CN102103341B CN201010593314.9A CN201010593314A CN102103341B CN 102103341 B CN102103341 B CN 102103341B CN 201010593314 A CN201010593314 A CN 201010593314A CN 102103341 B CN102103341 B CN 102103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ing light
light emitter
scanning direction
image
main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33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3341A (zh
Inventor
入山德夫
吉泽将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0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photographic printing, e.g. by laser printers
    • G06K15/1238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photographic printing, e.g. by laser printers simultaneously exposing more than one point
    • G06K15/1257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photographic printing, e.g. by laser printers simultaneously exposing more than one point on more tha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G06K15/1261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photographic printing, e.g. by laser printers simultaneously exposing more than one point on more tha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an array of light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B41J2/47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using multiple light beams, wavelengths or colou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111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with overlapping swath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基于显示/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从第一到第八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图像。作为图案图像,在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并且第二线图像被布置在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打印机和复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传统上使用多波束(multi-beam)系统激光单元,其中具有多个激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发射激光并且同时扫描多条扫描线以写图像,用以实现加速和高分辨率。
在多波束系统激光单元中,期望毫无失配(misalignment)地布置各个激光源。然而,因为在现实的制造工艺中有时会发生激光源之间的失配,尽管它较小,但是激光单元存在的问题是图像的写起始位置变得失配。
已知一种在相同纸张上使用多线的光源形成垂直线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每个垂直线图像垂直于主扫描方向,所述多线的光源具有被强制延迟的多个延迟时间。该图像形成装置随后确认当形成垂直线图像为最细直线时的延迟时间,并且使用所确认的延迟时间作为操作值来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写定时(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2005-53000)。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2005-53000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写定时,因为随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通过视觉地确认垂直线中的细微失配来判断哪一个是作为最细直线的垂直线图像是不太容易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旨在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这两者使得用户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通过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写定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照射部件利用从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形成预定屏幕角度,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形成预定屏幕角度,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六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使得用户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通过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写定时。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方面、优点和配置。属于本发明实施的下列描述往往不限于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配置图;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件的示意配置图;
图3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配备的光源部件的示意配置图;
图4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被移位,因此来自第一激光源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的位移变成通过将调整值与定义值相加获得的量;
图6A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在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位移量通过从图5中图示的量减去一(-1)点而改变;
图6B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在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位移量通过从图5中图示的量减去零点五(-0.5)点而改变;
图6C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在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位移量改变如与图5中图示的量相同的量;
图6D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在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位移量通过从图5中图示的量加上零点五(+0.5)点而改变;
图6E是示意性示出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在从第一激光源和第八激光源分别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位移量通过从图5中图示的量加上一(+1.0)点而改变;
图7是本发明的组合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图8A是示出以下状态的图:其中,当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存在于写起始位置的状态下图7的图案图像被输出时在第一激光源侧上存在延迟;
图8B是示出以下状态的图:其中,当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存在于写起始位置的状态下图7的图案图像被输出时在第八激光源侧上存在延迟;
图9A是本发明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的第二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图10A是当本发明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存在于写起始位置的状态下被输出时的示意图;
图10B是当本发明的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存在于写起始位置的状态下被输出时的示意图;
图11A是用于解释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当在某一调整值下在纸张上输出图案图像时,波纹均匀地出现在第一屏幕图像和第二屏幕图像中,并且在组合图案图像中未形成缝隙线;
图11B是用于解释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当在某一调整值下在纸张上输出图案图像时,密集波纹出现在第一屏幕图像中,并且在第一线图像的左侧上形成缝隙线;
图11C是用于解释下列状态的图:其中,当在某一调整值下在纸张上输出图案图像时,密集波纹出现在第二屏幕图像中,并且在第二线图像的左侧上形成缝隙线;
图12是示意性示出其中本发明的图案图像被输出在纸张上的状态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调整屏幕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案图像的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其中在纸张上输出的图12的图案图像的状态由指定颜色图案表示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是本发明的第三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图17B是本发明的第四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图18A是示出在下列情况下由第七、第八、第一和第二激光源形成的图像的视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发生在第一到第八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并且在第一激光源侧上有延迟的状态下,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形状和左右不对称形状;
图18B是示出在下列情况下由第一到第四激光源形成的图像的视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发生在第一到第八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并且在第一光源侧上有延迟的状态下,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形状和左右不对称形状;
图18C是示出在下列情况下由第一到第四激光源形成的图像的视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未发生在第一到第八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的状态下,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形状和左右不对称形状;
图18D是示出在下列情况下由第一到第四激光源形成的图像的视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发生在第一到第八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并且在第八激光源侧上有延迟的状态下,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形状和左右不对称形状;
图18E是示出在下列情况下由第七、第八、第一和第二激光源形成的图像的视图: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发生在第一到第八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并且在第八光源侧上有延迟的状态下,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形状和左右不对称形状;
图19A是示出与图17A中所示的第三屏幕图案图像相比不同的第三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和
图19B是示出与图17B中所示的第四屏幕图案图像相比不同的第四屏幕图案图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用作彩色复印机和打印机,并且包括用于各种颜色的多个图像形成部件2A-2D、中间传送带3、检测部件4、传送辊5、定影部件6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附加到附图标号末端的字母A-D是被附加用于以下列方式解释每种颜色的配置的标记,A代表青色(C),B代表品红色(M),C代表黄色(Y),D代表黑色(K)。下面,假设如果附图标号未添加有字母A-D,则该附图标号表示各种颜色中相同的配置,并且代表各种颜色来描述任意一种颜色的配置。
沿着中间传送带3相对于各种颜色以预定间隔放置图像形成部件2A-2D,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件2A-2D将显影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中间传送带3,以便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部件2包括光敏鼓10、充电部件11、激光单元12、显影部件13、清洁器14和电子去除部件15,如图2所示。
光敏鼓10利用从激光源部件20照射的激光形成调色剂图像,以便将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中间传送带3。光敏鼓10被配置成能够旋转成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副扫描方向)。
充电部件11对光敏鼓10的表面均匀地充电。
显影部件13通过将调色剂粘附到由激光单元10形成的潜像在光敏鼓1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清除器14去除通过显影部件13粘附到光敏鼓10的外围表面的调色剂,并且保留在该外围表面上。
电子去除部件15去除光敏鼓10的表面上由充电部件11充电的电子。
中间传送带3是作为图像运送部件的环形带,并且在各个图像形成部件2A-2D的光敏鼓10A-10D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中间传送带3。
检测部件4由光传感器等组成。检测部件4被布置在检测部件4能够检测在中间传送带3上形成的位置失配的检测测试图案的位置处,并且将所检测的测试图案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后述的控制部件30。可以任意地确定将要放置的检测部件4的数量。
传送辊5使得中间传送带3与纸张P一起在辊5之间被插入并且通过。传送辊5被配置成对纸张P压印中间传送带3,从而从光敏鼓10A-10D传送到中间传送带3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递到纸张P。
在记录纸张传递方向上相对于传送辊5的下游侧提供定影部件6。定影部件6包括加热辊61、压力辊62等。加热辊61和压力辊62对加热辊61和压力辊62之间传递的纸张分别进行加热和通过压送压力进行按压,从而在纸张上定影调色剂图像。随后,调色剂图像被定影的纸张通过相对于定影部件6在下游侧布置的纸张排出辊(未示出)被传递并被排出到托盘(未示出)。
激光单元12是多波束系统的一个单元,通过照射多束激光同时扫描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在光敏鼓10上的多条扫描线来进行写。如图3所示,激光单元12包括激光源部件20、准直透镜21、狭缝22、柱面透镜23、多角镜24、fθ透镜25、柱面透镜26、反射镜27和光接收传感器28。
激光源部件20是配备有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的激光器阵列,每个激光源发射激光。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等间隔被布置与副扫描方向倾斜角度θ的直线上,所述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垂直。该倾斜的结构使得来自第一激光源LD1和第八激光源LD8的激光的发射位置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产生P(点)的位移作为定义值。该定义值P是在先设定用以校正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的数值,该失配是在它们的制造工艺中产生的。
准直透镜21将从激光源部件20发射的激光转换为平行光。
狭缝22限制从准直透镜21发射的八束光的传输,以便在光敏鼓10上形成射束点。
柱面透镜23利用穿过狭缝22的激光在光敏鼓10上形成图像。
多角镜24是其侧表面为镜表面的多角柱状物。多角镜24被配置成通过未示出的电机在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可旋转。因为多角镜24以根据旋转位置的方向反射穿过柱面透镜23的激光以便偏转激光,因此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曝光。多角镜24反射的一部分激光朝着反射镜27射出。
fθ透镜25是用于校正从多角镜24到光敏鼓10的表面的距离间的差的透镜,以便偏置对主扫描速度的影响,所述差是由激光在多角镜24上的反射位置的差引起的。
柱面透镜26利用穿过fθ透镜25的激光在光敏鼓10的表面上形成图像。然后,在光敏鼓10上形成为图像的八束激光沿着图3中所示的扫描线S1-S8进行扫描。因为光敏鼓10被配置成以图3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可旋转,因此能够使得从柱面透镜26照射的激光根据旋转量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
反射镜27朝着光接收传感器28反射从多角镜24进入的激光。
光接收传感器28是用于接收由反射镜27反射的激光的传感器。光接收传感器28被配置成检测来自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中任一个的光量,该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之一在生成同步时钟变为一个标准。
接着将参考图4的方框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结构包括如图4所示的控制部件30和显示/设定部件50。
控制部件30包括:中央控制部件31,其配备有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组成的存储部件32;相应于各个图像形成部件2A-2D的激光单元12A-12D提供的每个部件控制部件33A-33D;LD1驱动控制部件34A-34D、...、和LD8驱动控制部件41A-41D,用于驱动每个激光单元12A-12D的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时钟生成部件42A-42D;时间测量部件60,用于测量时间,等等。
中央控制部件31由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配置。中央控制部件31利用CPU读取存储部件32中存储的各种程序,以便扩展RAM中的读出的程序,从而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操作的集中控制。更具体地,中央控制部件31向每个部件控制部件33A-33D发送上后述图案图像和存储在存储部件32中的各种颜色的调整值X,并且进行控制以利用图像形成部件2A-2D基于时钟生成部件42A-42D生成的同步时钟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中央控制部件31被进一步配置成使得能够控制相对于各种颜色提供的多角镜24的旋转速度和/或控制图像时钟的调整,并且能够在纸张P上形成包括上面图案图像以便在主扫描方向上以一放大比率放大的图像。
每个部件控制部件33A-33D分别配备有图像信号控制部件43A-43D和LD驱动控制部件44A-44D。
图像信号控制部件43A-43D形成驱动信号用以基于从中央控制部件31发送的图案图像数据来进行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的开/关控制。
LD驱动控制部件44A-44D使得时钟生成部件42A-42D分别生成同步时钟,以便控制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写起始位置。再者,LD驱动控制部件44A-44D通过来自每个激光单元12A-12D的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的激光进行写开始的控制,以便将激光单元12A-12D的写起始位置针对副扫描方向彼此对准。
然后,LD驱动控制部件44A-44D基于各个时钟生成部件42A-42D生成的时钟来确定八束激光的写起始位置,并且利用被同步的同步时钟向LD1驱动控制部件34A-34D、...、LD8驱动控制部件41A-41D分配由图像信号控制部件43A-43D生成的驱动信号。
时钟生成部件42A-42D基于来自激光源的由光接收传感器28A-28D接收的激光生成同步时钟,该同步时钟用于根据来自LD驱动控制部件44A-44D的指示改变向光敏鼓10A-10D照射由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发射的激光的定时。
更具体地,时钟生成部件42A-42D针对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生成同步时钟,使得从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可以在直线U上彼此对准,如图5所示。
直线U与副扫描方向倾斜一预定角度,使得从第一激光源LD1和第八激光源LD8发射的激光的写起始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移位,从而位置LD1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移可以是P+0.1X(点),这是通过将调整值X(0.1点)与定义值P(点)相加而获得的。调整值X是用户利用后述显示/设定部件50对于每种颜色输入并设定的数值。
因此,在来自第一激光源LD1的光的写起始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强制移位一个通过将用户设定的调整值X与定义值P相加而获得的值的状态下,激光源部件20基于时钟生成部件42A-42D生成的同步时钟,利用多束激光进行扫描。结果,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调整值X来校正各个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中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所述失配是在制造工艺中产生的。
而且,当图像形成部件2A-2D形成上述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的图像时,如图6A-6E所示,时钟生成部件42A-42D不仅生成用于产生写起始位置的位移P+0.1X(点)的同步时钟(下文中称作第三时钟),还是生成用于产生写起始位置的位移P+0.1X-1(点)的同步时钟(下文中称作第一时钟)、用于产生写起始位置的位移P+0.1X-0.5(点)的同步时钟(下文中称作第二时钟)、用于产生写起始位置的位移P+0.1X+0.5(点)的同步时钟(下文中称作第四时钟)或者用于产生写起始位置的位移P+0.1X+1(点)的同步时钟(下文中称作第五时钟)。然后,当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被输出到纸张P如图12所示时,图像形成部件2A-2D基于所生成的第一时钟到第五时钟顺序地输出该图案图像。图12中的第一块到第五块的图像是基于第一时钟到第五时钟而分别形成的图案图像。
存储部件3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将由中央控制部件31的CPU执行的各种程序以及作为图案图像的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存储部件32进一步存储由显示/设定部件50设定的各种颜色的调整值X。
组合图案图像100是包括连续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组合图像103的图像,在每个组合图像103中两个第一线图像101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第二线图像102被布置在第一线图像101之间,如图7所示。
每个第一线图像101是其中在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多个激光源当中仅第一激光源LD1发射激光的情况下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扫描而沿着主扫描线线性地形成了连续形成的激光光斑的图像。另一方面,每个第二行图像102是其中在仅第八激光源LD8发射激光的情况下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扫描而沿着主扫描线线性地形成了连续形成的激光光斑的图像。第八激光源LD8位于在激光源部件20中布置的激光源当中在副扫描方向上距第一激光源LD1最远距离的位置处。结果,认为从第八激光源LD8发射的激光与从第一激光源LD1发射的激光之间在光敏鼓10上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照射位置误差变得最大(换句话说,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很可能看起来很明显)。
结果,例如,在其中从第一激光源LD1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定时针对从第八激光源LD8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定时存在如图8A所示的延迟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中从第八激光源LD8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定时针对从第一激光源LD1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定时存在如图8B所示的延迟的情况下,归因于第一激光源LD1和第八激光源LD8的写起始位置之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在第一线图像101的直线与第二线图像102的直线之间的边界分割中形成缝隙104(和重叠105)。
因此,通过在纸张P上重复地在副扫描方向上输出组合图像103,用户能够观察到如图11B和11C所示的缝隙线106,每条缝隙线由在副扫描方向上连续形成的缝隙104组成。换句话说,用户能够通过调整调整值X以消除缝隙线106的生成来校正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
屏幕图案图像150包括图9A所示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图9B所示的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在图9A和9B中,黑矩形表示黑像素,白矩形表示白像素。图9中的大括号表示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数目(其中激光源部件20在副扫描方向上同时执行扫描的周期)。
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是其中第一屏幕图案161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图像。每个第一屏幕图案161是其中多个半色调点被形成在某些区域中的图像,每个半色调点是基本矩形形状的虚点区域,其由多个黑像素组成。当在激光源部件20中布置的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存在位移的状态下在纸张P上输出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时,如图10A所示,输出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该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的位置对应于原始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中的黑像素的虚线区域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移位。每个第一屏幕图案16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数目被设定为7,如图9A所示,其数目与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数目8互为质数关系。结果,如图10A的区域165中所示,归因于激光源部件20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的周期与每个第一屏幕图案16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目之间的差,形成从其它相邻黑像素投影的隔离点165a。该隔离点165a是电子摄像处理中难以进行图像形成的位置。结果,与其它区域166等相比,图像形成时区域165的面积的视在差容易发生,并且在区域165中容易出现波纹。与确定具有与激光源数目的公约数的数目为像素数目的情况相比,通过确定与激光源的数目成相对质数的数目为像素的数目,像素数目和激光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变得更大。结果,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中产生波纹的周期变大,从而用户能够在纸张P上输出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时容易地观察到波纹。
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是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重复地布置第二屏幕图案171而生成的图像,每个第二屏幕图案171是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161而获得的。图10B示出了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其是在激光源部件20中布置的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存在位移的情况下被输出在纸张P上,这类似于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形成从其它相邻黑像素投影的隔离点175a时,例如图10B的区域175中所示,波纹变得易于出现。
换句话说,通过不仅在纸张P上输出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还输出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用户能够判断激光的照射定时的延迟是发生在第一激光源LD1侧还是第八激光源LD8侧。
时间测量部件60执行时间测量处理。时间测量部件60将测量时间作为预定信号输出到中央控制部件31。
随后,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时间测量部件60所测量的时间是否达到用于对图12中所示的第一到第五块中的每一块开始图像形成的第一定时器值,以及所测量的时间是否达到停止图像形成的第二定时器值。换句话说,中央控制部件31进行控制以便利用纸张P的运送机构(未示出)将纸张P运送到每一块的上端位置,直到所测量的时间达到第一定时器值为止,并且在纸张P上形成每块之间的空白部分。中央控制部件31进一步进行控制以便使得图像形成部件2A-2D遵照同步时钟(第一到第五时钟)根据每个块从所测量的时间到达第一定时器值的时间点到所测量的时间达到第二定时器值的时间点来执行图案图像的图像形成,由此中央控制部件31在每个块中输出图案图像。
显示/设定部件50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提供以覆盖LCD的触摸板和其它操作按键组。显示/设定部件50遵照从中央控制部件31输入的显示信号在LCD上显示预定屏幕。当用户根据所显示的屏幕操作触摸板或操作按键组时,显示/设定部件50被配置成将根据操作的内容的信号输出到中央控制部件31。
作为在显示/设定部件50上显示的屏幕,是如图13所示的调整屏幕200等。在调整屏幕200中,各种颜色的调整值X的现值被显示在现值显示栏201A-201D中。利用设定值输入栏202,用户可以将各种颜色的每个调整值X设定为期望值。再者,当用户利用调整屏幕200设定调整值X时,显示/设定部件50基于所设定的调整值X显示装备有用于开始图案图像的输出(打印)的开始按钮的屏幕(未示出)。
另外,设定调整值X经由中央控制部件31被存储在存储部件32中。
将参考图11A-11C和图12来描述下列情况下用户校正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的过程:在用户利用显示/设定部件50设定的某些调整值X之下,图像形成部件2基于时钟生成部件生成的同步时钟在纸张P上输出图案图像。
此处假设基于第三时钟在纸张P上输出的图案图像是图11A-11C中的任一个。进一步假设图12的第三时钟中所示的图像对应于图11A-11C中所示的图像的任一个。图12的第一块、第二块、第四块和第五块中的图像是将分别基于第一时钟、第二时钟、第四时钟和第五时钟输出到纸张P的图案图像,所述时钟是与第三时钟一起生成的。在图12中,彼此分离的C、M、Y和D中每一个的相应线表示第一块到第五块的图像被形成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中相应颜色的图像。而且,为了描述性目的,假设对于图11中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矩形中的密集倾斜线表示出现了强烈的波纹,稀倾斜线表示出现了微弱波纹。
首先,如图11A所示,当波纹均匀地出现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两者中并且在组合图案图像100中未形成缝隙线106时,可以认为在图11A的输出时已经通过调整值X校正了写起始位置的失配。
其次,如图11B所示,当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中观察到密集波纹和在第二线图像102的右侧观察到缝隙线106时,估计在第一激光源LD1侧存在写起始位置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值X变为更小的值。然后,当基于改变后的调整值X在纸张P上输出图案图像时可以观察到图11A中所示的图像时,认为已经校正了写起始位置的失配。
可以通过观察此处基于第四时钟和第五时钟输出的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图12中示出的第四块和第五块中的图像)来设定调整值X的变化量。其理由是,因为第四时钟和第五时钟是用于比图6D和6E所示的第三时钟更强调第一激光源LD1侧上的写起始位置的延迟的同步时钟,因此用户能够在第四块和第五块的图像中更明显地发现图11B中观察到的趋势。
再次,如图11C所示,当在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中观察到密集波纹和在第二线图像102的左侧观察到缝隙线106时,估计写起始位置的延迟存在于第八激光源LD8侧。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值X变为更大的值。然后,当基于改变后的调整值X在纸张P上输出图案图像时可以观察到图11A中所示的图像时,认为已经校正了写起始位置的失配。
可以通过观察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输出的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图12中示出的第一块和第二块中的图像)来设定调整值X的变化量。其理由是,因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是用于比图6A和6B所示的第三时钟更强调第八激光源LD8侧上的写起始位置的延迟的同步时钟,因此用户能够在第一块和第二块的图像中更明显地观看到图11C中观察到的趋势。
另外,通过判断缝隙线106的水平位置或者通过选择观察到强烈波纹的屏幕图案图像来进行上述调整。结果,也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1配置成在纸张P上仅输出组合图案图像100和屏幕图案图像150之一,并且允许用户通过观察输出的图案图像来进行调整。然而,在这点上,当图像形成装置1被配置成能够输出如图11A-11C中所示的图案图像两者时,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易于观察的图案图像来进行调整。
接着,将使用图14的流程图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图案图像的输出处理。
首先,当用户操作显示/设定部件50的触摸板或操作按键组来进行调整屏幕200的调用操作时,中央控制部件31在显示/设定部件50的LCD上显示调整屏幕200(步骤S101)。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用户是否设定调整值X(步骤S102)。然后,当中央控制部件判断用户没有设定调整值X时,中央控制部件31等待调整值X的输入(步骤S102:否)。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设定了调整值X时(步骤S102:是),中央控制部件31将所设定的调整值X存储在存储部件32中(步骤S103)。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用户是否利用显示/设定部件50执行图案图像的输出开始指示(步骤S104)。然后,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用户没有执行输出开始指示时(步骤S104:否),中央控制部件31进行等待,直到用户执行输出开始指示为止。
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用户执行输出开始指示时(步骤S104:是),中央控制部件31向每个部件控制部件33A-33D发送存储在存储部件32中的组合图案图像100、屏幕图案图像150和调整值X,并且使得时钟生成部件42A-42D生成第一时钟用以输出第一块中的图像(步骤S105)。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开始利用时间测量部件60测量运送纸张P的时间(步骤S106)。然后,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是否达到第一计时器值(步骤S107)。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未达到第一时间值时(步骤S107:否),中央控制部件31持续地进行纸张P的运送。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达到第一计时器值时(步骤S107:是),中央控制部件31基于时钟生成部件42A-42D中当前同时生成的时钟在纸张P上进行图案图像的输出(步骤S108)。这时,中央控制部件31进行多角镜24的旋转速度或图像时钟的调整控制,上述图案图像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以预定放大比率放大的状态下被输出。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是否到达第二计时器值(步骤S109)。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未达到第二时间值时(步骤S109:否),中央控制部件31重复步骤S108及其后步骤的处理。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所测量的时间达到第二计时器值时(步骤S109:是),中央控制部件31停止图案图像的输出(步骤S110)。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图案图像的输出是否已经以最后块(第五块)结束(步骤S111)。然后,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图案图像的输出未以最后块结束时(步骤S111:否),中央控制部件31使得时钟生成部件42A-42D生成用于输出下一块图像的同步时钟(步骤S112),并且重复步骤S106及其后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图案图像的输出已经以最后块结束时(步骤S111:是),中央控制部件31使得纸张P得以排出(步骤S113)。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允许在步骤S112观察所排出纸张P的用户利用显示/设定部件50选择写起始位置的位移的调整是否已完成(步骤S114)。然后,当用户选择调整仍未完成时(步骤S114:否),中央控制部件31重复步骤S101及其后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用户选择完成了调整时(步骤S114:是),中央控制部件31将同步时钟设定为第三时钟(步骤S115),并且在当前处理及其后处理执行基于第三时钟进行图像形成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用户能够通过查明缝隙线106是否形成于输出到纸张P的组合图案图像100中,容易地把握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是否存在。也就是,因为用户仅需要查明缝隙线106的存在,因此用户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容易地观察到写起始位置的失配。当用户查明缝隙线106的存在时,用户可以再次利用显示/设定部件50来设定调整值X,以免缝隙线106未形成于组合图案图像100中。从而用户可以仅通过所述设定和调整来容易地调整图像的写定时。结果,上述调整方式远远易于下列方式:从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多个垂直线图像中视觉上指定被形成为最细直线的垂直线图像。
而且,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用户观察到在将被输出到纸张P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中出现了密集波纹,从而用户能够把握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是否存在。而且,因为分别构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的第一屏幕图案161和第二屏幕图案17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数目被设定为与激光源的数目8互为质数关系,波纹出现的周期得以延长,并且用户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容易地观察到波纹。再者,当用户观察到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中出现更密集波纹时,用户可以再次利用显示/设定部件50设定调整值X,以便能够观察到甚至均匀地出现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160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170两者中的波纹。仅通过那些操作,用户就能够容易地调整图像的写定时。
尽管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通过仅将组合图案图像100或屏幕图案图像150之一作为图案图像输出到纸张P来进行调整,但是因为图像形成装置1被配置成能够输出两种图案图像,因此用户能够适当地选择易于观察的图案图像,结果调整变得更容易。
而且,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中央控制部件31执行调整控制以控制多角镜24的旋转速度或图像时钟,从而包括图案图像的图像能够以该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按预定放大比率放大的状态被输出在纸张P上。结果,用户能够在图案图像上更容易地观察缝隙线106和波纹。
而且,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因为在形成图案图像时可以在纸张P上形成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各种颜色的图像,如图12所示,因此降低了在不同纸张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图案图像的难度。另外,因为可以对所有颜色同时进行上述图像的写定时的调整,因此能够快速地执行调整。
接着,将描述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变型。此处将主要描述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
在上述实施例1中,尽管中央控制部件31被配置成在形成图案图像时在纸张P上形成带有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各种颜色的图像,但是本变型1被配置成能够改变组成各种上述颜色的图像的各个颜色图案、以及通过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用途指定上述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颜色而产生的指定颜色图案,以便通过所指定颜色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
更具体地,例如,当用户希望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用途是电子照片的图像形成时,只要图像是由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形成的图案图像,就能够根据电子照片的属性来进行波纹的发现,但是在黄色(Y)图像中是难以发现波纹(波纹不显眼)。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利用可以发现波纹的颜色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就足够了。
因此,通过将用途与颜色相关联在先地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用途(例如,用于指定用途的各种条件,包括纸张P的纸张类型和重量、待形成的图像的种类)以及用于根据上述颜色中的使用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的一种或多种颜色存储在存储部件32中。然后,中央控制部件31从存储部件32中提取(指定)所述一种或多种颜色,并且利用所指定的颜色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从而,实现了如图15中所示的所指定的颜色图案。在图15中,“指定颜色1”和“指定颜色2”示出上述指定颜色。
接着,将使用图16的流程图来描述改变各种颜色图案和指定颜色图案的改变处理。
首先,用户操作显示/设定部件50的触摸板或操作按键组来选择各种颜色图案或者指定颜色图案(步骤S11)。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在步骤S11选择的图案是否是相应颜色图案(步骤S12)。
然后,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在步骤S12选择了该相应颜色图案时(步骤S12:是),中央控制部件31将预定标志值设定为一(1)以便对该相应颜色图案执行改变设定(步骤S13),并且结束当前处理。另一方面,当中央控制部件31判断选择了该指定颜色图案时(步骤S12:否),中央控制部件31将上述标志值设定为零(0)以便对该指定颜色图案执行改变设定(步骤S14),并且结束当前处理。
接着,中央控制部件31基于上述设定的标志值进行图14中所示的图案图像的输出处理。在这场合下,当中央控制部件31在步骤S108在纸张P上执行图案图像的输出时,中央控制部件31参考在步骤S13或S14设定的标志值。然后,当标志值为一(1)时,中央控制部件31实现如图12中所示的相应颜色图案。另一方面,当标志值为零(0)时,中央控制部件31通过形成如图15所示的仅由从存储部件32指定的颜色组成的图案图像来实现指定颜色图案。
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型,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用途从相应颜色中指定一种或多种颜色,并且可以利用所指定的颜色在纸张P上形成图案图像。结果,仅对波纹显著的颜色能够适当地进行图像写定时的调整。再者,因为中央控制部件31能够基于用户的选择改变相应颜色图案和指定颜色图案,因此用户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调整的简易性来选择合适的图案。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2。此处主要将描述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点。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存储部件32存储屏幕图案图像250以代替屏幕图案图像150,并且中央控制部件31在纸张P上形成屏幕图案图像250。
图像形成装置1a的配置类似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配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用与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的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屏幕图案图像250包括如图17A所示的第三屏幕图案图像260和如图17B所示的第四屏幕图案图像270。此处在图17中,黑色矩形表示黑像素,白色矩形表示白像素。而且,图17A和图17B中所示的大括号表示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数目(其中激光源部件20在副扫描方向上同时执行扫描的周期)。
第三屏幕图案图像260如图17A所示,它是第一屏幕图案261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使得屏幕角度可为+α(>0)的图像,其中每个第一屏幕图案261包括多个虚线点部分(半色调点263),每个虚线点部分包括多个形成基本矩形形状作为其确定区域的黑像素。另外,第一屏幕图案26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数目是7,其类似于第一屏幕图案161、与布置在激光源部件20中的激光源的数目8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像素的数目被设定,以便波纹可以容易地出现和可以容易地观察到该波纹。
屏幕角度是由主扫描方向上的屏幕线和平行线形成的角度。结果,因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屏幕图案261被引导为以下列状态布置:归因于屏幕角度+α,它们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移位数个像素(图17A中一个像素),因此半色调图案262具有非正交形式(平行四边形形状)。
另一方面,第四屏幕图案图像270如图17B所示,它是第一屏幕图案261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图像,以至可以形成与第三屏幕图案260的屏幕角度(+α)反对称的屏幕角度(-α)。结果,因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屏幕图案261被引导为以下列状态布置:归因于屏幕角度-α,它们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移位数个像素(与图17A中所示的第一屏幕图案261的方向相反),因此半色调图案272具有与半色调图案262反对称的非正交形式(平行四边形形状)。
然后,当中央控制部件31在纸张P上形成屏幕图案图像250(其是以上述半色调图案262和272具有非正交形式的方式形成的)时,在纸张P上引起在与主扫描方向倾斜一屏幕角度的方向上(如图11的矩形中的斜线所示)的带条纹的波纹。结果,当基于图12中所示的纸张P校正写起始位置的失配时,用户可以看到在屏幕图案图像260中由写起始位置的失配引起的倾斜方向上的带条纹的波纹与上述波纹以外的带条纹的波纹(其平行于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并且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每个部件(例如各个辊)的配置造成)之间的差异。
现在,人们期望第一屏幕图案261中包括的半色调点263(和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屏幕图案161中包括的半色调点)形成左右对称形状,从而当中央控制部件31执行图像形成时能够容易地看到写起始位置的失配。图18A-18E示出了在第一激光源LD1到第八激光源LD8的写起始位置LD1a-LD8a中发生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的状态下分别在半色调点是左右对称情况下以及半色调点是左右不对称情况下形成的图案。
首先,当半色调点是“左右不对称形状1”(这不是左右对称形状,如图18A所示)时,尽管第一激光源侧上出现了延迟(LD1a位于与右侧移位的位置处),但是在纸张P上形成的半色调点已经造成第一激光源侧的延迟不能被查明的状态。当半色调点是“左右不对称形状2”(这不是左右对称形状,类似地如图18E所示)时,尽管第八激光源侧上出现了延迟(LD8a位于与右侧移位的位置处),但是在纸张P上形成的半色调点已经造成第八激光源侧的延迟不能被查明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可以从图18A-18E中看出,在半色调点形成左右对称形状的情况下,当在纸张P上形成半色调点时,输出具有取决于写起始位置的失配的形状的半色调点。
因此,通过将半色调点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会发现在执行图像形成时变得容易看到写起始位置的失配。
如上所述,根据当前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a,当然会达到如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效果,并且当中央控制部件31在纸张P上形成屏幕图案图像250时,可以在纸张P上发生在倾斜屏幕角度α的方向上的带条纹的波纹。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在由写起始位置的失配造成的波纹与除了上述波纹以外的带条纹的波纹(其与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平行)之间进行区分来进行图像写定时的调整。结果,能够进行更容易且精确的调整。
而且,通过形成左右对称形状的半色调点263(和包含在实施例1的第一屏幕图案161中的半色调点),变得在执行图像形成时易于看到写起始位置的失配,并且用户能够执行图像的更精确的写定时的调整。
接着,将描述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型。此处将主要描述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的点。
在上述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第四屏幕图案图像270是其中第一屏幕图案261被重复地布置成形成与第三屏幕图案图像260的屏幕角度反对称的屏幕角度的图像。另一方面,甚至当第四屏幕图案图像270被第四屏幕图案图像270a替换时,也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其中每一个是反转到垂直方向的第一屏幕图案261的第四屏幕图案271a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如图19所示,类似于第二屏幕图案17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通过多波束系统将图像写定时容易地调整到主扫描方向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地,除了组合图案图像以外,所述控制部件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也就是,用户观察到在将被输出到纸张的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中出现了强烈的波纹,从而用户能够把握是否存在布置在激光源部件中的激光源的写起始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失配。然后,因为分别构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的第一屏幕图案和第二屏幕图案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数目被设定为一个与激光源的数目成质数关系的数目,因此波纹出现的周期得以延长,并且用户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能够容易地观察到波纹。再者,当用户观察到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中出现了强烈的波纹时,用户再次利用显示/设定部件来设定调整值,并且为了可以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中均匀地观察到波纹,能够仅通过执行调整来容易地调整图像写定时。
优选地,控制部件能够在纸张上形成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种图像。
也就是,降低了在不同纸张上形成各种颜色的图案图像的难度,并且对于所有颜色可以同时执行上述图像的写定时的调整。结果,变得能够快速地执行调整。
优选地,控制部件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用途从所述颜色中指定一种或多种颜色,并且利用所指定的颜色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也就是,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用途来指定一种或多种颜色,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所指定的颜色来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图像。结果,可以仅对于波纹显著的颜色适当地执行图像的写定时的调整。
优选地,控制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被放大预定放大比率的图像。
也就是,用户可以更容易地在图案图像中进行缝隙线和波纹的观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形成预定屏幕角度,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允许除了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以外还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四屏幕图案图像,在第四屏幕图案图像中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形成与所述第三屏幕图案图像的屏幕角度反对称的屏幕角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允许除了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以外还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第四屏幕图案图像,在第四屏幕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和副扫描方向上。
也就是,当控制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屏幕图案图像时,可以在纸张上引起在倾斜一屏幕角度的方向上的带条纹的波纹。也就是,。用户能够通过在由写起始位置的失配造成的波纹与除了上述波纹以外的带条纹的波纹(其与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平行)之间进行区分来进行图像写定时的调整。结果,用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精确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包括的半色调点的形状具有左右对称属性。
也就是,通过按左右对称形状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包括的半色调点,在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写起始位置的失配变得易于发现,用户能够更精确地调整写定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第三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三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形成预定屏幕角度,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
也就是,可以提供一种甚至对于高分辨率图像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多波束系统容易地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写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实施例。可以适当地改变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配置和具体操作。
例如,尽管每个实施例的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是八,但是所述数目自然不限于八,并且可适当地进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是仅在存储部件32中存储屏幕图案图像150,在屏幕图案图像150中第一屏幕图案161和第二屏幕图案171中每一个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数目与变化后的激光源的数目是互为质数关系。
而且,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揭露了使用硬盘驱动器(HDD)作为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作为其它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应用诸如致密盘可读存储器(CD-ROM)的便携式记录媒体、诸如闪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而且,作为通过通信线路提供程序数据的媒体,也可以应用载波。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
照射部件,用于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
定时设定部件,用于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和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允许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而不从所述激光源之中的除了该第一激光源之外的激光源发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而不从所述激光源之中的除了该第二激光源之外的激光源发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除了组合图案图像以外,所述控制部件在纸张上形成第一屏幕图案图像和第二屏幕图案图像,在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由预定数目的像素组成的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组成每个第一屏幕图案的像素的数目被确定为与在所述激光源部件中布置的激光源的数目互为质数关系,并且在第二图案图像中通过垂直地反转每个第一屏幕图案而产生的每个第二屏幕图案被重复地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屏幕图案图像中包括的半色调点的形状具有左右对称属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可以在纸张上形成包括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的颜色的各种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用途从所述颜色中指定一种或多种颜色,并且在纸张上利用所指定的颜色形成图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以预定放大比率放大的图像。
7.一种使用激光源部件、照射部件和定时设定部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激光源部件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副扫描方向上布置的多个激光源,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照射光敏体,以及所述定时设定部件设定所述照射部件利用从所述激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光敏体的定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定时设定部件中设定的定时通过利用激光照射光敏体,在纸张上形成组合图案图像,在所述组合图案图像中多个组合图像被连续地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在每个组合图像中,两个第一线图像和一个第二线图像以所述第二线图像被布置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线图像之间的方式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而不从所述激光源之中的除了该第一激光源之外的激光源发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二线图像通过仅利用从所述激光源中的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而不从所述激光源之中的除了该第二激光源之外的激光源发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地进行扫描而形成,其中第二激光源对在第一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第二激光源的照射位置之间的光敏体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最大误差。
CN201010593314.9A 2009-12-18 2010-12-17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103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206/09 2009-12-18
JP2009287206 2009-12-18
JP2010061920A JP5440296B2 (ja) 2009-12-18 2010-03-18 画像形成装置
JP061920/10 2010-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3341A CN102103341A (zh) 2011-06-22
CN102103341B true CN102103341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73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3314.9A Active CN102103341B (zh) 2009-12-18 2010-12-17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49009A1 (zh)
EP (1) EP2335931B1 (zh)
JP (1) JP5440296B2 (zh)
CN (1) CN102103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1576B2 (ja) * 2010-01-27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9315B2 (ja) 2012-04-26 2016-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1323B2 (ja) * 2013-12-18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6631180B2 (ja) * 2015-11-12 2020-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39774B2 (ja) * 2019-05-24 2023-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922B1 (en) * 1998-02-19 2001-08-2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75592A (zh) * 2005-11-28 2007-06-06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5290A (ja) * 1998-12-17 2000-08-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21775A (ja) * 2001-10-17 2003-04-23 Ricoh Co Ltd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JP2004050515A (ja) * 2002-07-17 2004-02-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6278A (ja) * 2002-10-03 2004-04-22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23934A (ja) * 2003-01-24 2004-08-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3000A (ja) * 2003-08-06 2005-03-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43120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write head for producing a printing plate
JP2006123391A (ja) * 2004-10-29 2006-05-1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013948B2 (ja) * 2004-12-13 2007-11-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25403B2 (ja) * 2005-03-22 2010-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305879A (ja) * 2005-04-28 2006-11-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098185A (ja) * 2007-10-12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922B1 (en) * 1998-02-19 2001-08-2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75592A (zh) * 2005-11-28 2007-06-06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21775A 2003.04.23
JP特开2004-223934A 2004.08.12
JP特开2005-134920A 2005.05.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49009A1 (en) 2011-06-23
EP2335931B1 (en) 2014-08-27
CN102103341A (zh) 2011-06-22
JP2011145639A (ja) 2011-07-28
EP2335931A2 (en) 2011-06-22
JP5440296B2 (ja) 2014-03-12
EP2335931A3 (en)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1318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829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CN105959501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210334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68390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hotoconductive body,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7903134B2 (en) Laser scanning apparatus having a photodetector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receiving units
US76392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8690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head to machine skew and margin adjustmen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
US8736655B2 (en) Light scanning uni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75329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01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6571B2 (ja)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169099B2 (ja)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4480662B2 (ja) 評価用画像パターンの作成方法および評価チャート
JP2008170518A (ja)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EP0919883A1 (en) Laser scanning unit module
JP2004341153A (ja) 評価チャート、発光素子の評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62586A (ja) マルチビーム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11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4249569A (ja) テストプリントの濃度測定方法
JPH11842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12087A (ja) レーザ露光装置および露光制御調整プログラム
JP2004184770A (ja) マルチビー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ズレ修復方法
JP2005352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