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7496A -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7496A
CN102087496A CN2010102283420A CN201010228342A CN102087496A CN 102087496 A CN102087496 A CN 102087496A CN 2010102283420 A CN2010102283420 A CN 2010102283420A CN 201010228342 A CN201010228342 A CN 201010228342A CN 102087496 A CN102087496 A CN 102087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block
photographic fixing
fixing band
backer roll
inter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8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7496B (zh
Inventor
马场基文
上原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7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7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7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热的发热层,并且通过发热层的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加压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当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时,在咬合形成部分与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驱动力传递部分与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加热部件。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安装到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上的定影装置中,已知一种应用电磁感应的加热系统。
例如,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03-186322描述了一种电磁感应系统的定影装置,在该定影装置中,作为磁通量产生单元的电磁感应线圈布置在定影辊内,该定影辊由用磁性金属制成的芯筒构成,并且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在定影辊中诱发出涡电流以直接加热定影辊。
此处,与包括常规定影辊的构造相比,通常通过用具有小热容量的带部件构造在定影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来直接加热的定影部件,可以缩短设定为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状态所需的时间。然而,具有小热容量的定影部件也具有容易出现热量流出情况的特性,这是妨碍缩短达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状态所需的时间的一个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用带部件构造的加热部件的加热装置中,缩短将加热部件设定到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热的发热层,并且通过所述发热层的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移动单元,其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分离地形成,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布置成沿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的方向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二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并且受到来自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以形成所述咬合部分,所述弹性部件构造为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比与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图像;转印单元,其将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加热单元,其加热已经转印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部件,其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热的发热层,并且通过所述发热层的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通过受加热体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移动单元,其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九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分离地形成,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布置成沿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的方向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第九方面所述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并且受到来自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以形成所述咬合部分,所述弹性部件构造为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比与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包括用带部件构造的加热部件的加热装置中可以缩短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期间可以抑制热量从加热部件中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驱动力传递部分的弹性变形对相邻咬合形成部分的影响,并且使咬合压力在彼此相邻的驱动力传递部分和咬合形成部分上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力传递部分的弹性变形对相邻咬合形成部分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将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构造成易于以预定变形量发生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包括用带部件构造的加热部件的加热装置中可以缩短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期间可以抑制热量从加热部件中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包括用带部件构造的加热部件的加热装置中可以缩短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在将加热部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期间可以抑制热量从加热部件中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驱动力传递部分的弹性变形对相邻咬合形成部分的影响,并且使咬合压力在彼此相邻的驱动力传递部分和咬合形成部分上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力传递部分的弹性变形对相邻咬合形成部分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与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将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构造成易于以预定变形量发生弹性变形。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应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实例;
图2是示出定影装置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示出定影装置的构造;
图4是定影带的层构造剖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加压辊在纵向上的构造;
图6A和图6B详细地示出了加压辊的动力传递部分的构造;
图7A和图7B示出了退避机构使加压辊的辊主体部分与定影带接触或分离的操作;
图8A和图8B示出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到加压辊的传递;
图9是示出感应加热器(IH)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定影带在咬合部分附近的区域中的状态;
图11是示出由主控制器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内容实例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详细地示出了加压辊的动力传递部分的另一构造;
图13是定影装置的构造剖视图;以及
图14是定影装置的构造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的描述>
图1示出了应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加热单元或加热装置)60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构造实例。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是所谓的“串联式”彩色打印机,并且包括:图像形成部分10,其基于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主控制器31,其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通信部分32,其与例如个人计算机(PC)3进行通信以接收图像数据;图像读取器33,其从文档读取图像并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器34,其对由通信部分32接收的图像数据或者由图像读取器33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图像处理,并将经过处理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图像形成部分10;以及用户接口(UI)35,其接收由用户输入的操作或者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部分10是由例如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图像的构造部分,并且包括作为图像形成单元实例彼此并行布置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在下文,统称为“图像形成单元11”)。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1都包括如下功能部件:感光鼓12,在感光鼓12朝着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同时在感光鼓12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随后的调色剂图像;充电单元13,其以预定电势对感光鼓12的表面充电;曝光单元14,其基于图像数据将已经由充电单元13充电的感光鼓12曝光;显影单元15,其利用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鼓清洁器16,其对执行转印之后的感光鼓12的表面进行清洁。
除了容纳在显影单元15中的调色剂不同之外,图像形成单元11基本上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并且图像形成单元11形成相应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
图像形成部分10包括:中间转印带20,在中间转印带20上转印并叠加由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1的感光鼓12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一次转印辊21,其将由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1形成的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顺序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图像形成部分10还包括:二次转印辊22,其将转印并叠加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记录纸张)的片材P上;以及作为加热单元(加热装置)实例的定影装置60,其将已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P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应该注意的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中间转印带20、一次转印辊21和二次转印辊22构成转印单元。
图像形成部分10的图像形成单元11通过应用上述功能部件利用电子照相法形成相应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由一次转印辊21将图像形成单元11所形成的彩色调色剂图像顺序地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由此形成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而成的合成调色剂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20的移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合成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布置有二次转印辊22的二次转印区域Tr,并且被静电转印到从片材容器40供应的片材P上。随后,静电转印到片材P上的合成调色剂图像由定影装置60进行定影处理而定影在片材P上。然后,形成有定影图像的片材P被传送到设置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出口部分处的片材堆叠部分45进行堆叠。
同时,通过鼓清洁器16和带清洁器25分别去除在执行一次转印之后粘附到感光鼓12上的调色剂(一次转印之后的残余调色剂)和在执行二次转印之后粘附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二次转印之后的残余调色剂)。因此,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按照要生产的印刷品数量循环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定影单元整体构造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
图2和图3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的构造。图2是从插入片材P的方向观看的定影装置60的正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定影装置60的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定影装置60在支撑体69(参考图2)的内部包括:作为磁场产生部件实例的感应加热器(IH)63,其用于形成交变磁场;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定影带61,其通过受到感应加热器63的电磁感应加热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弹性部件64,其布置在定影带61的内侧;作为加压部件实例的加压辊62,其布置成与定影带61对置;以及辅助剥离部件70(参考图3),其帮助从定影带61上剥离片材P。
<定影带的描述>
定影带61用原形(basic form)呈圆筒形的环带部件来构造,并且形成为例如直径是30mm并且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是380mm的原形(圆筒形)。此外,如图4所示(定影带61的层构造的剖视图),定影带61构造成具有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基层611、层压在基层611上的导电发热层612、改善调色剂图像定影性能的弹性层613和布置为最外层的表面防粘层614。
定影带61的基层611支撑作为薄层的导电发热层612,并且由用于保证定影带61的整体机械强度的耐热片状部件来构造。此外,基层611由具有允许磁场穿过的性质(相对导磁率或电阻率)以及相应厚度的材料制成,并且基层611自身构造为在磁场的影响下不发热或者很少发热。具体地说,例如,采用诸如厚度为大约30μm至大约200μm的非磁性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厚度为大约60μm至大约200μm的树脂材料等来形成基层611。
定影带61的导电发热层612是发热层的实例并且是电磁感应加热体层,该电磁感应加热体层借助IH 63产生的交变磁场而受到电磁感应加热。换句话说,导电发热层612通过使来自IH 63的交变磁场沿着导电发热层612的厚度方向穿过导电发热层612,而产生涡电流。
此处,根据广泛使用的通用电源,由IH 63产生的交变磁场的频率为大约20kHz至大约100kHz。因此,导电发热层612构造为使得频率为大约20kHz至大约100kHz的交变磁场可以进入和穿过。例如,可以采用诸如Au、Ag、Al、Cu、Zn、Sn、Pb、Bi、Be、Sb等金属或者这些元素任意组合的合金作为构成导电发热层612的材料。
具体地说,使用厚度为大约2μm至20μm且电阻率为大约2.7×10-8Ω·m或更小的诸如Cu等非磁性金属(相对导磁率大约等于1的顺磁材料)作为导电发热层612的构造。考虑到缩短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在下文中,称为“预热时间”),将导电发热层形成为薄层以减小热容量。
定影带61的弹性层613由诸如硅橡胶等耐热弹性体构成。保持在作为待定影对象的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层压粉末状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而形成。为了在咬合部分N处向整个调色剂图像均匀地供热,弹性层613构造为产生变形,以便与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凹凸一致。例如,可以使用厚度为大约100μm至大约600μm、JIS-A硬度为大约10至大约30的硅橡胶作为弹性层613。
定影带61的表面防粘层614直接接触保持在片材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因此,可以使用对于调色剂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作为表面防粘层614。例如,可以使用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树脂)、PTFE(聚四氟乙烯)、硅酮共聚物或者包括上述成分的任意组合的复合材料层用于表面防粘层614。如果表面防粘层614太薄,则其耐磨性不够。另一方面,如果表面防粘层614太厚,则定影带61的热容量变得太大,这将导致预热时间长。因此,考虑到耐磨性与热容量之间的平衡,将表面防粘层614的厚度设为大约1μm至大约50μm。
应该注意的是,定影带61可以具有由单一材料制成的单层构造。例如,定影带61可以构造为具有由厚度为大约50μm的诸如Ni等金属制成的单层。
<弹性部件的描述>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中,弹性部件64在定影带61的内侧布置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弹性部件64用外径为大约30mm的圆筒辊形成并且紧固(胶合)地配合在旋转轴99上,上述圆筒辊例如由诸如JIS-A橡胶硬度为大约15至大约45的橡胶、高弹体(例如硅橡胶)等弹性体构成。此外,弹性部件64的外周面结合到定影带61的内周面上。因此,定影带61具有在内侧插入包括旋转轴99和弹性部件64在内的弹性辊的构造,并且定影带61随着旋转轴99的旋转而受驱动地旋转。
在该情况下,定影带61可以构造为使得插在定影带61内部的弹性部件64的外径比处于原形(圆筒形形状)的定影带61的直径(例如30mm)稍大。这改善了弹性部件64的外周面和定影带61的内周面之间的结合能力。例如,通过将弹性部件64的外径设为31mm,即比处于原形的定影带的30mm直径大1mm,由于来自弹性部件64的弹性力,可以增强弹性部件64和定影带61之间的结合能力。
利用这种构造,加压辊62布置成通过接触/退避机构(将在下文进行描述)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因此由于弹性部件64和加压辊62两者的弹性力而使得定影带61与加压辊62之间形成咬合部分N。另一方面,当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成借助接触/退避机构与定影带61分离时,整个定影带61的原形(圆筒形)得以恢复。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弹性部件64的功能(参考图8A和图8B)。
此外,如图2所示,具有这种构造的定影带61的旋转轴99的两端由支撑体69可旋转地支撑。在通过接触/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处于按压接触的状态下,加压辊62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因此,定影带61受到整个加压辊62施加的摩擦力而跟随加压辊62旋转。同时,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设置在加压辊62的两个端部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还参考图5A和5B)与定影带61的两个端部按压接触,并且定影带61受到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施加的摩擦力而跟随加压辊62旋转。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用于驱动定影带61和加压辊62的机构(参考图8A和图8B)。
<加压辊的描述>
如图2所示,加压辊62在纵向上构造有:辊主体部分62A,其位于包括最大尺寸(例如A3)片材的片材通过区域(最大片材通过区域Rmax)的区域内;以及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其形成在辊主体部分62A的两个端部(最大片材通过区域Rmax之外的区域)上。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构造为:对于咬合部分N处的压力而言,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弹性变形率大于辊主体部分62A的弹性变形率,在该咬合部分N处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此处,“弹性变形率”是指在施加咬合压力时每单位体积的弹性变形量。
此外,如图3所示,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构造有:耐热弹性层621,其由例如泡沫硅橡胶等制成;以及防粘层622,其由例如厚度为例如大约50μm的含碳的PFA等耐热橡胶涂层或者耐热树脂涂层形成。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形成为外径为大约28mm并且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大约370mm。因此,加上沿纵向的长度均为大约10mm的各个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整个加压辊62形成为沿纵向的长度为大约390mm。整个加压辊62沿着定影带61的旋转轴99的方向与定影带61平行地布置,并且构造为通过接触/退避机构与定影带61接触和从定影带61上退避(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此外,如图2所示(还参考图6A和图6B)加压辊62设置有旋转轴94,该旋转轴贯穿加压辊62的旋转中心。在旋转轴94的一个端部上固定有驱动传动齿轮93,在支撑体69内,旋转轴94被支撑为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旋转轴94的方向在预定范围内移动并且可旋转。加压辊62经由驱动传动齿轮93从驱动电动机90接受驱动力,并且朝着图3中箭头C的方向旋转。因此,加压辊62使得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这时,加压辊62在与定影带61接触并按压定影带61的位置形成咬合部分N。保持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穿过咬合部分N,从而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
<加压辊在纵向上的构造的描述>
图5A和图5B示出了加压辊62在纵向上的构造。图5A示出了通过接触/退避机构(在下文中,称为“退避机构”)而处于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的加压辊62,图5B示出了加压辊62的处于与定影带61分离状态的辊主体部分62A。
如图5A所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62中,咬合部分N是在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时由弹性部件64和辊主体部分62A形成的,其中弹性部件64在从加压辊62的用作咬合形成部分实例的辊主体部分62A接受到按压力时发生弹性变形,辊主体部分62A在受到弹性部件64的反作用力时发生弹性变形。这时,构造为与辊主体部分62A相比具有更大弹性变形率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受到压缩而在咬合部分N具有与辊主体部分62A的表面位置S一致的表面位置。也就是说,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由JIS-A橡胶硬度为大约15至大约35的泡沫硅橡胶弹性体(海绵)构成,并且由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支撑,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形成为直径比辊主体部分62A的直径小。因此,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被挤压在由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的外径与受到弹性部件64的反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的辊主体部分62A的外径之间的差值所形成的空间中,因此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表面位置与已经弹性变形的辊主体部分62A的表面位置S一致。因此,咬合部分N处的咬合压力即使在其两个端部区域中也几乎不受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影响,并且该咬合压力主要通过辊主体部分62A和弹性部件64之间的弹性力的平衡而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均匀地设定。
接下来,如图5B所示,当退避机构移动加压辊62时,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移动到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且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保持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的状态的位置。也就是说,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移动到如下位置: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完全分离,而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通过使加压辊62以这种状态旋转,借助定影带61与加压辊62的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实例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之间的摩擦力使加压辊62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定影带61。因此,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完全分离的状态下,加压辊62也能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加压辊的动力传递部分的构造的描述>
图6A和图6B详细地示出了加压辊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构造。图6A示出了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剖面构造,图6B是示出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组装构造的透视图。应该注意的是,图6A和图6B仅仅示出了位于加压辊62的一个端部侧的动力传递部分62B,然而,位于另一个端部侧的动力传递部分62C以相同的方式构造。
如图6B所示,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安装并配合在与辊主体部分62A一体形成的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上,从而固定到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上。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形成为具有例如大约3mm的壁厚d1,该壁厚d1是外径r1(大约32mm)与内径r2(大约26mm)之间的差值的一半(=(r1-r2)/2)。同时,如图6A所示,用来支撑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形成为具有大约26mm的外径R2,该外径R2与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内径r2相同。因此,在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中,差值d0作为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的外径与辊主体部分62A的外径R1(大约28mm)之间差值的一半被设定为大约1mm。
另一方面,当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分离时,退避机构将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之间的间隙设为例如大约1.5mm。因此,在退避机构将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具有大约3mm壁厚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被压缩并变形至具有大约2.5mm(该值是大约1.5mm的间隙和大约1mm的差值d0之和)的壁厚,并且在该状态下与定影带61接触(按压接触)。因此,如图5B所示,在例如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被压缩并变形为壁厚d1从大约3mm减小至大约2.5mm的状态下,来自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弹性力导致定影带61受到摩擦力,并且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的旋转而旋转。因为在该情况下定影带61不执行传送片材P的操作,所以用于驱动定影带61所需的驱动力矩较小,例如为大约0.05N至0.1N。因此,基于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在压缩和变形状态下的弹性力,来自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摩擦力充分地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此外,如图5A所示,当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时,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被挤压到由辊主体部分62A的表面位置S与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的外周面之间的差值d0(大约1mm)所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表面位置与已经弹性变形的辊主体部分62A的表面位置S一致。因此,咬合部分N处的咬合压力主要通过辊主体部分62A和弹性部件64之间的弹性力的平衡而在加压辊6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均匀地设定。
应该注意的是,可以在定影带61内侧并在弹性部件64的与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对置的区域处设置由刚度比弹性部件64的刚度高的材料(具有更低的弹性变形率)制成的薄壁圆筒部件所构成的支承部件。这使得能够根据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以及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更可靠地使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以预定变形量被弹性压缩。
具体地说,因为具有高刚度(低弹性变形率)的支承部件受到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按压力,所以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更易于以预定变形量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保证了能可靠地将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挤压到由辊主体部分62A的表面位置S与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的外周面之间的差值d0所形成的空间内。此外,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保证了在压缩变形的预定状态下与定影带61接触(按压接触)的可靠性。
<加压辊的接触/退避机构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作为移动单元实例使上述加压辊62朝着靠近或背离定影带61的方向移动的退避机构(接触/退避机构)。
如图2所示,对于退避机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旋转轴81,其由支撑体69可旋转地支撑;变位电动机(displacement motor)80,其使旋转轴81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变位;以及凸轮82和83,其固定到旋转轴81的两个端部的与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对置的区域,从而可以根据旋转轴81的变位而摆动。定影装置60还包括弹簧84和85,弹簧84和85连接到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的两个端部区域以朝着背离定影带61的方向(箭头的方向)推压加压辊62。
图7A和图7B示出了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接触或分离的操作。首先,如图7A所示,在变位电动机80使旋转轴81变位而使得凸轮82和83(在图7A和图7B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凸轮82)的顶部F0与定影带61的旋转轴99对置的状态下,凸轮82(凸轮83)的顶部F0抵抗弹簧84和85的推压力朝定影带61(朝箭头的方向)挤压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于是,加压辊62被设定在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处,辊主体部分62A在定影带61置于辊主体部分62A和弹性部件64之间的情况下按压弹性部件64。
接下来,如图7B所示,在变位电动机80使旋转轴81变位而使得凸轮82(凸轮83)的顶部F0从旋转轴99的方向倾斜角度θ的状态下,弹簧84和85(参考图2)的推压力使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朝着背离定影带61的方向(沿图7B中箭头的方向)顺着凸轮82的侧面F1在设于支撑体69中的运动限制区域W内移动。这样,加压辊62被设定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位置。
设于支撑体69中的运动限制区域W构造为:当使得加压辊62朝着背离定影带61的方向移动时,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和定影带61之间的间隙处于一定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保持在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例如,辊主体部分62A和定影带61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大约1.5mm。
如上所述,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接触或分离。退避机构在定影装置60的定影操作开始或完成时执行加压辊62的接触/退避操作。也就是说,在定影操作开始时,加压辊62设置为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因此,在定影操作中,受到来自驱动电动机90(参考图2)的旋转驱动力的加压辊62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在执行定影操作之前,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保持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并且定影带61在该状态下旋转以执行通过IH 63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在下文中,称为“预热操作”)。
<定影带的驱动机构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驱动加压辊62的机构(在下文中,称为“驱动机构”)。
如图2所示,对于驱动机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动机90;驱动传动齿轮92,其固定到驱动电动机90的旋转轴91上;以及驱动传动齿轮93,其固定到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上。定影装置60还包括:可摆动支撑部件97,其由加压辊62的旋转轴94可摆动地支撑;以及传动齿轮95,其固定到由可摆动支撑部件97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96上,并且与加压辊62的驱动传动齿轮93啮合。传动齿轮95借助于可摆动支撑部件97保持与加压辊62的驱动传动齿轮93啮合,即使在由退避机构执行加压辊62的接触/退避操作时也是如此。通过推压单元(未示出)将可摆动支撑部件97朝驱动传动齿轮92推压,从而将传动齿轮95朝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按压。
随后,将描述驱动电动机90的驱动力在定影装置60的驱动机构中的传递。如上所述,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相对于定影带61进行接触/退避操作。因此,定影装置60的驱动机构构造为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以及分离的两种状态下从驱动电动机90向加压辊62传递驱动力。
图8A和图8B示出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90到加压辊62的传递。图8A示出了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图8B示出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
如上所述,推压单元(未示出)将朝向驱动传动齿轮92的推压力F施加到可摆动支撑部件97上,从而将传动齿轮95朝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按压。因此,如图8A所示,在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由可摆动支撑部件97(受到朝向驱动传动齿轮92侧的推压力F)支撑的传动齿轮95与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啮合。传动齿轮95也与加压辊62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3啮合。因此,利用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与传动齿轮95之间的啮合以及传动齿轮95与加压辊62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3之间的啮合,从驱动电动机90向加压辊62侧传递旋转驱动力,从而驱动加压辊62旋转。加压辊62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此外,如图8B所示,当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时,加压辊62侧的旋转轴94和驱动传动齿轮93朝着背离定影带61的方向(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然后,由于可摆动支撑部件97(受到朝向驱动传动齿轮92的推压力F)的摆动而使得传动齿轮95朝向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的方向(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因此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与传动齿轮95之间的啮合状态得以保持。这样,利用驱动电动机90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2与传动齿轮95之间的啮合以及传动齿轮95与加压辊62侧的驱动传动齿轮93之间的啮合,即使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旋转驱动力也会从驱动电动机90传递至加压辊62,从而驱动加压辊62旋转。此外,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如上所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中,当尚未开始定影操作并且借助于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设置在不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时,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并且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另一方面,在定影操作开始并且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整个加压辊62(通过上述驱动机构使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
<IH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IH 63,该IH 63将交变磁场施加至定影带61的导电发热层612上来执行电磁感应加热处理。
图9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IH 63的构造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IH 63包括:支撑体631,其由诸如耐热树脂等非磁性材料构成;励磁线圈632,其产生交变磁场;弹性支撑部件633,其由诸如硅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以将励磁线圈632固定到支撑体631上;以及多个磁芯634,其沿着定影带61的宽度方向布置,以形成由励磁线圈632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路。IH 63还包括:多个调节磁芯639,其沿着定影带61的宽度方向设置,以使励磁线圈632产生的交变磁场在支撑体631的纵向上均匀;磁芯保持部件637,其从上方保持和覆盖磁芯634;加压部件636,其由诸如硅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以在磁芯保持部件637置于加压部件636和磁芯634之间的情况下朝着支撑体631对磁芯634加压;屏蔽罩635,其屏蔽磁场并抑制磁场泄漏到外部;以及励磁电路638,其向励磁线圈632供应交流电。
支撑体631由例如耐热玻璃、聚碳酸酯、诸如PPS(聚苯硫醚)等耐热树脂、或者通过将玻璃纤维混入这些材料的任一种中制成的耐热树脂等耐热非磁性材料构成。支撑体631的横截面呈随着定影带61的表面形状弯曲的形状,并且支撑体631的支撑励磁线圈632的支撑表面631a形成为与定影带61的表面保持预定尺寸的间隙(例如为约0.5mm至2mm)。
励磁线圈632通过将绞合线缠绕成中空的卵形、椭圆形或矩形形状的闭环来构造,并且该绞合线通过捆扎例如90根直径为(例如)大约0.17mm的相互绝缘的铜制线材来形成。从励磁电路638向励磁线圈632供应预定频率的交流电,由此在励磁线圈632周围产生以缠绕成闭环的绞合线为中心的交变磁场。从励磁电路638供应给励磁线圈632的交流电的频率在大约20kHz至大约100kHz的范围内,该频率范围由广泛使用的通用电源所产生。
弹性支撑部件633是由诸如硅橡胶和氟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片状部件。弹性支撑部件633设置成将励磁线圈632按压在支撑体631上,从而使励磁线圈632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固定在支撑体631的支撑表面631a上。
将圆弧形状的铁磁体应用作磁芯634,其中,铁磁体由诸如烧结铁氧体、铁氧体树脂、坡莫合金、热敏磁性合金等具有高导磁率的氧化物或合金材料构成。磁芯634使励磁线圈632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磁通量)指向磁芯634的内侧,并且形成从磁芯634穿过定影带61并返回到磁芯634的磁力线的路径(闭合磁路)。因此,励磁线圈632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力线H集中在定影带61的面对磁芯634的区域。
每个磁芯保持部件637由诸如SUS、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保持每个磁芯634以部分或完全地覆盖磁芯634。
使用矩形(块状)铁磁体作为调节磁芯639,其中该铁磁体由诸如烧结铁氧体、铁氧体树脂等具有高导磁率的材料构成。调节磁芯639使得磁芯634产生的交变磁场的沿支撑体631的纵向(即定影带61的宽度方向)的不规则性均匀化,从而减小定影带61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变化(温度波动、温度起伏)。
利用这种方式,IH 63产生穿过定影带61的厚度方向的磁力线H,以在定影带61的导电发热层612中产生与每单位面积的磁力线H数量(磁通密度)的变化量成比例的涡电流I。因此,IH 63在导电发热层612中产生焦耳热W以加热定影带61,该焦耳热是导电发热层612的电阻率R与涡电流I的平方的乘积(W=I2R)。
<弹性部件的功能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定影带61的内侧的弹性部件64的功能。
如上所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使得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接触或分离的退避机构。当在开始定影操作之前借助于IH 63执行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时,借助于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设置到与定影带61分离的位置。因此,产生如下状态,即,几乎不出现热量从具有小热容量的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因此,能高效地加热定影带61,并且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在下文中,称为“预热时间”)。此外,在预热操作期间,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由此可以使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
当通过预热操作将定影带61加热到接近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且比该温度低的预定温度时,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着,利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以及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弹性部件64两者的弹性力在定影带61和加压辊62之间形成咬合部分N。当形成咬合部分N并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时,将片材P传送到咬合部分N以开始定影操作。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定影带61在咬合部分N附近的区域的状态。图10A示出了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情况,图10B示出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情况。
如图10A所示,在定影操作期间,加压辊62布置成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因此,在咬合部分N,由加压辊62和弹性部件64提供预定咬合压力,此时,加压辊62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在定影带61置于加压辊62与弹性部件64之间的情况下按压弹性部件64,弹性部件64受到来自加压辊62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
以这种方式,当将加压辊62布置成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时,弹性部件64受到来自加压辊62的按压力并弹性变形,由此形成咬合部分N。在此情况下,由弹性变形的加压辊62以及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64两者将咬合压力稳定地设定为预定压力。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在预热操作期间,利用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成与定影带61分离。此时,在定影带61的整个圆周上,定影带61和弹性部件64的形状恢复。
如上所述,在预热操作期间,利用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由此提供如下的状态,即,在定影带61的外侧不出现热量从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因此,实现了使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预热时间缩短的构造。此时,定影带61构造为借助于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而跟随加压辊62旋转,由此可以使预热操作期间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
如上所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中,在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以及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这两种状态下,驱动机构都将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由此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这使得用于驱动定影带61旋转的构造简化,并且降低了定影装置60的成本,缩小了定影装置60的尺寸。
<图像形成处理的操作控制的描述>
图11是示出由主控制器31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内容实例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在提供图像形成指令之前,主控制器31基于来自图像读取器33、UI 35或通信部分32的信号监视由用户执行的诸如将文档放在图像读取器33上等的操作(在下文中,称为“用户操作”)(步骤101)。在主控制器31识别出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101中结果为是),主控制器31向定影装置60提供开启驱动电动机90(参考图2)的指令,以使定影带61在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不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步骤102)。此后,主控制器31提供执行预热操作的指令(步骤103)。
在该阶段,因为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所以提供了如下的状态:即,在定影带61的外侧不出现热量从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因此,抑制了热量从具有小热容量的定影带61流出,由此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预热时间。在此情况下,借助于驱动机构使定影带61旋转,该驱动机构与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驱动机构相同。
另一方面,在主控制器31未识别出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101中结果为否),主控制器31继续监视用户操作(步骤101)。
当通过预热操作将定影带61加热到接近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且比该温度低的预定温度时(在步骤104中结果为是),主控制器31借助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步骤105)。当与加压辊62按压接触的定影带61被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时(在步骤106中结果为是),主控制器31向图像形成部分10提供开始执行调色剂图像形成处理的指令(步骤107)。
在该阶段,因为加压辊62布置成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所以由弹性部件64和加压辊62两者的弹性力在定影带61和加压辊62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咬合压力的咬合部分N。借助驱动机构使加压辊62旋转,该驱动机构与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使用的驱动机构相同。
当主控制器31识别出已完成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时(步骤108),主控制器31返回到步骤101并监视用户操作。
<设置在加压辊上的动力传递部分的其它构造的描述>
将针对设置在加压辊62上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描述与图6A和图6B所示的构造不同的构造。参考图6A和图6B,在所描述的构造中,利用与辊主体部分62A一体形成的动力传递支撑部分62J和62K来支撑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下面,将描述与辊主体部分62A分离地形成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构造。
图12A和图12B详细地示出了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另一构造。图12A示出了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剖面构造,图12B是示出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组装构造的透视图。应该注意的是,图12A和图12B仅仅示出了位于加压辊62的一个端部侧的动力传递部分62B,然而,位于另一个端部侧的动力传递部分62C以相同的方式构造。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辊主体部分62A分离地构造,并且安装并配合在旋转轴94上。如图12A所示,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布置成与辊主体部分62A相邻,并且在旋转轴94的方向上在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辊主体部分62A之间存在间隙g。
因此,当加压辊62布置成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时,已经弹性变形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沿旋转轴94的方向在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相邻的区域与辊主体部分62A按压接触(辊主体部分62A在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形成咬合部分N),从而抑制辊主体部分62A的两个端部处的不均匀咬合压力。换句话说,通过分离地形成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辊主体部分62A,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弹性变形对辊主体部分62A几乎没有影响。此外,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与辊主体部分62A之间的间隙g保持已弹性变形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和已弹性变形的辊主体部分62A彼此不接触,因此进一步使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弹性变形对辊主体部分62A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采用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的构造,保证了辊主体部分62A的两个端部处的咬合压力的均匀性。
应该注意的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采用设置在定影带61的整个内侧的弹性部件64的情况,然而,弹性部件64可以设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受加压辊62或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按压的部分区域。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实例,然而,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采用喷墨系统。
如上所述,在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期间,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通过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为与定影带61分离,从而提供了如下的状态,即在定影带61的外侧不出现热量从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此外,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在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以及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均将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从而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这样,不仅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而且可以使在预热操作期间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此外,简化了用于驱动定影带61旋转的构造,从而降低了定影装置60的成本并缩小了定影装置60的尺寸。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构造,即,在借助于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布置成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以及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成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在整个宽度上布置有弹性部件64的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如下构造,即,在驱动机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类似的条件下,通过利用加压辊62使定影带61(靠近定影带61的内周面布置有弹性部件64)跟随加压辊62旋转。应该注意的是,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构造,且未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定影单元的构造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
图13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的构造剖视图。如图13所示,定影装置160包括:作为磁场产生部件实例的感应加热器(IH)63,其用于产生AC(交流)磁场;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定影带61,其通过受到感应加热器63的电磁感应加热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加压辊62,其布置成与定影带61对置;以及按压垫63A,其在定影带61位于加压辊62与按压垫63A之间的情况下被加压辊62按压。定影带61相对于支架65被可旋转地支撑。此外,按压垫63A布置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
定影装置160还包括:支架65,其支撑诸如按压垫63A等组成部件;热敏磁性部件67,其通过诱发IH 63产生的AC磁场而形成磁路;感应部件66,其感应穿过热敏磁性部件67的磁力线;以及辅助剥离部件70,其帮助从定影带61上剥离片材P。
<定影带的描述>
定影带61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带类似,如图4所示(层构造的剖视图),定影带61是具有包括基层611、导电发热层612、弹性层613和表面防粘层614在内的多层结构的带部件。
<按压垫的描述>
按压垫63A由诸如硅橡胶或含氟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并且通过支架65支撑在与加压辊62对置的位置。于是,按压垫63A布置成在定影带61位于加压辊62与按压垫63A之间的情况下被加压辊62按压的状态,并且与加压辊62形成咬合部分N。
另外,在咬合部分N的片材进入侧的预咬合区63a(沿着片材P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咬合部分N的片材排出侧的剥离咬合区63b(沿着片材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按压垫63A分别具有不同的咬合压力。具体地说,预咬合区63a在加压辊62侧的表面呈与加压辊62的外周表面大致对应的圆弧形状,并且形成宽度均一且比较宽的咬合部分N。此外,剥离咬合区63b在加压辊62侧的表面呈被来自加压辊62的表面的较大咬合压力局部压下的形状,使得通过剥离咬合区63b的定影带61的曲率半径可以是小的。由此在通过剥离咬合区63b的片材P上形成朝向使片材P从定影带61表面分离的方向的卷曲(向下卷曲),从而促使片材P从定影带61表面剥离。
<热敏磁性部件的描述>
接下来,热敏磁性部件67呈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对应的圆弧形状,并且布置成接近但不接触定影带61的内周面,从而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例如0.5mm至1.5mm)。将热敏磁性部件67布置成接近定影带61的原因是为了获得以下构造:热敏磁性部件67的温度随着定影带61的温度而变化,也就是说,热敏磁性部件67的温度基本上等于定影带61的温度。另外,将热敏磁性部件67布置成不接触定影带61的原因是为了在打开图像形成设备1的主开关之后定影带61自加热到定影设定温度时,抑制定影带61的热量流入热敏磁性部件67,从而缩短预热时间。
此外,热敏磁性部件67由以下材料形成:该材料的“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参考说明书的后面部分),即磁性导磁率剧烈变化的温度,不低于各种颜色调色剂图像开始熔化时的定影设定温度,并且该材料的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还设置在低于定影带61的弹性层613和表面防粘层614的耐热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具体地说,热敏磁性部件67由以下材料形成:在包含定影设定温度的温度范围内,该材料的特性(“热敏磁性”)在铁磁性与非磁性(顺磁性)之间可逆地变化。因此,热敏磁性部件67用作在不高于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热敏磁性部件67中的磁路的磁路形成部件,在该温度范围内热敏磁性部件67具有铁磁性。此外,在不高于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热敏磁性部件67诱发IH 63产生的、穿过定影带61到达定影带61内部的磁力线,并且形成磁路,使得磁力线可以在热敏磁性部件67内部通过。因此,热敏磁性部件67形成将定影带61和IH 63的励磁线圈82(参见图9)包括在内的闭合磁路。同时,在高于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热敏磁性部件67使IH 63产生的、穿过定影带61的磁力线穿过热敏磁性部件67,从而在热敏磁性部件67的厚度方向上横穿热敏磁性部件67。然后,IH 63产生的、通过定影带61的磁力线形成如下磁路,在磁路中,该磁力线穿过热敏磁性部件67,然后经过感应部件66内部,再返回到IH 63。
应该注意的是,例如,这里的“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是指导磁率(例如通过JIS C2531测量的导磁率)开始连续下降时的温度,并且例如指穿过例如热敏磁性部件67等部件的磁通量(磁力线的数量)开始变化的温度点。因此,虽然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是接近居里点(失去磁性的温度)的温度,但是该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是与居里点概念不同的温度。
热敏磁性部件67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坡莫合金、热敏磁性合金等Fe-Ni二元合金或Fe-Ni-Cr三元合金,其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设置在140℃(定影设定温度)至240℃的范围内。例如,在Fe-Ni二元热敏磁性合金中,可以通过将Fe与Ni的比例分别设为约64%和36%(原子数量比)来将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设为约225℃。包括坡莫合金以及热敏磁性合金在内的上述金属合金等适合用于热敏磁性部件67,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极好的成形性和可加工性、高导热性以及较低的成本。这种材料的另一实例包括由Fe、Ni、Si、B、Nb、Cu、Zr、Co、Cr、V、Mn、Mo等制成的金属合金。
另外,相对于IH 63产生的AC磁场(磁力线),热敏磁性部件67的厚度形成为小于集肤深度δ(参考上述式(1))。具体地说,例如,当使用Fe-Ni合金作为热敏磁性部件67的材料时,热敏磁性部件67的厚度可以设置为约50μm至300μm。应该注意的是,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热敏磁性部件67的构造和功能。
<支架的描述>
支撑按压垫63A的支架65由具有高刚度的材料形成,使得在按压垫63A受到来自加压辊62的按压力的状态下,挠曲量可以为某一值或更小。这样,咬合部分N处的压力(咬合压力N)的大小在纵向上保持均匀。此外,因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采用定影带61借助电磁感应来自加热的构造,所以支架65由以下材料形成:该材料对感应磁场没有影响或者几乎没有影响,并且不受或者几乎不受感应磁场影响。例如,使用诸如混合了玻璃的PPS(聚苯硫醚)等耐热树脂,或者诸如Al、Cu或Ag等顺磁性金属材料。
在支架65的两个端部形成有支撑轴98,并且支撑轴98由支撑体69(参考图2)支撑。因此,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按压垫63A、支架65、热敏磁性部件67、感应部件66等固定到支撑体69上。另一方面,相对于支架65被可旋转地支撑的定影带61也相对于支撑体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这点上,支撑轴98的功能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弹性部件64的旋转轴99的功能类似。
<感应部件的描述>
感应部件66呈与热敏磁性部件67的内周面对应的圆弧形状,并且布置成不接触热敏磁性部件67的内周面。这里,感应部件66与热敏磁性部件67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例如1.0mm至5.0mm)。感应部件66由例如具有较小电阻率的非磁性金属(诸如Ag、Cu和Al)形成。当热敏磁性部件67的温度上升到不低于导磁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度时,感应部件66诱发IH 63产生的AC磁场(磁力线),从而形成比定影带61的导电发热层612更容易产生涡电流I的状态。因此,感应部件66的厚度形成为充分大于集肤深度δ(参考前面的式(1))的预设厚度(例如1.0mm),以允许涡电流I容易地从中流过。
<加压辊的描述>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62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62具有相同的构造。如图2所示,加压辊62构造有:辊主体部分62A;以及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其形成在辊主体部分62A的两个端部(最大片材通过区域Rmax之外的区域)上。此外,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加压辊62设置有退避机构(接触/退避机构、移动单元)和驱动机构(参考图2)。随着定影装置160的定影操作开始,通过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因此,在执行定影操作时,定影带61跟随从驱动电动机90(参考图2)接受旋转驱动力的加压辊62旋转。在定影操作开始之前,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保持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借助于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旋转,并且执行借助于IH 63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预热操作。
<加压辊的功能的描述>
如上所述,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中,当在开始定影操作之前借助于IH 63执行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时,通过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设置到与定影带61分离的位置。因此,产生如下状态,即,几乎不出现热量从具有小热容量的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因此,能高效地加热定影带61,并且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在下文中,称为“预热时间”)。此外,在预热操作期间,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由此可以使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
另一方面,当通过预热操作将定影带61加热到接近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且比该温度低的预定温度时,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着,利用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按压垫63A以及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两者的弹性力在定影带61和加压辊62之间形成咬合部分N。当形成咬合部分N并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时,将片材P传送到咬合部分N以开始定影操作。
如上所述,在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期间,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通过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成与定影带61分离而提供了如下的状态,即,在定影带61的外侧不出现热量从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此外,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60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在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以及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均将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从而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这样,不仅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而且可以使在预热操作期间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此外,简化了用于驱动定影带61旋转的构造,从而降低了定影装置160的成本并缩小了定影装置160的尺寸。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如下构造,即,在驱动机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类似的条件下,通过利用加压辊62使定影带61(片状发热部件68布置成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接触)跟随加压辊62旋转。应该注意的是,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构造,且未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定影单元的构造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260。
图14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60的构造剖视图。如图14所示,定影装置260包括:片状发热部件68;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定影带61,其布置成与片状发热部件68接触,并且利用片状发热部件68进行加热,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加压辊62,其布置成与定影带61对置;以及按压垫63A,其在定影带61位于加压辊62与按压垫63A之间的情况下被加压辊62按压。定影带61相对于支架65被可旋转地支撑。此外,按压垫63A布置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
定影装置260还包括:支架65,其支撑诸如按压垫63A等组成部件;以及辅助剥离部件70,其帮助从定影带61上剥离片材P。片状发热部件68通过支撑片状发热部件68的发热部件支撑体68a被支架65支撑。
<定影带的描述>
定影带61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带部件,该多层结构构造有基层、弹性层和表面防粘层。基层形成为具有例如大约30μm至大约200μm的厚度,并且采用诸如聚酰亚胺等耐热树脂以及诸如SUS、铝等金属来形成基层611。例如,可以使用厚度为大约100μm至大约600μm、JIS-A硬度为大约10至大约30的硅橡胶作为弹性层。可以使用相对于调色剂具有高防粘性的材料作为表面防粘层。例如,可以使用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树脂)、PTFE(聚四氟乙烯)、硅酮共聚物或者包括上述成分的任意组合的复合材料层用于表面防粘层。应该注意的是,弹性层和表面防粘层的功能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弹性层和表面防粘层的功能。
利用基层与片状发热部件68接触所传导的热量来加热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带61。
片状发热部件68形成为具有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一致的弯曲形状,并且布置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片状发热部件68具有层叠结构,在该结构中,作为加热体实例的固有发热层、导热层和绝缘层层叠在由绝缘体形成的基体上。片状发热部件68的基体由发热部件支撑体68a支撑,并且导热层布置成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形成面接触,由此加热定影带61。
应该注意的是,可以采用任何构造用于片状发热部件68,只要片状发热部件68构造为通过将热传导至定影带61来加热定影带61即可。片状发热部件68可以布置成不与定影带61的内周面接触。
<按压垫和支架的描述>
按压垫63A和支架65构造为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按压垫63A和支架65类似。在支架65的两个端部形成有支撑轴98,并且支撑轴98由支撑体69(参考图2)支撑。因此,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片状发热部件68、按压垫63A、支架65等固定到支撑体69上。另一方面,相对于支架65被可旋转地支撑的定影带61也相对于支撑体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这点上,支撑轴98的功能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弹性部件64的旋转轴99的功能类似。
<加压辊的描述>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62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62具有相同的构造。如图2所示,加压辊62构造有:辊主体部分62A;以及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其形成在辊主体部分62A的两个端部(最大片材通过区域Rmax之外的区域)上。此外,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加压辊62设置有退避机构(接触/退避机构/移动单元)和驱动机构(参考图2)。随着定影装置260的定影操作开始,通过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触的同时按压)。因此,在执行定影操作时,定影带61跟随从驱动电动机90(参考图2)接受旋转驱动力的加压辊62旋转。在定影操作开始之前,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保持在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借助于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旋转,并且执行借助于片状发热部件68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预热操作。
<加压辊的功能的描述>
如上所述,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60中,当在开始定影操作之前借助于片状发热部件68执行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时,通过退避机构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设置到与定影带61分离的位置。因此,产生如下状态,即,几乎不出现热量从具有小热容量的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因此,能高效地加热定影带61,并且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在下文中,称为“预热时间”)。此外,在预热操作期间,加压辊62的动力传递部分62B和62C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由此可以使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
另一方面,当通过预热操作将定影带61加热到接近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且比该温度低的预定温度时,借助于退避机构使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形成按压接触。接着,利用在定影带61的整个宽度上布置在定影带61内侧的按压垫63A以及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两者的弹性力在定影带61和加压辊62之间形成咬合部分N。当形成咬合部分N并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时,将片材P传送到咬合部分N以开始定影操作。
如上所述,在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的操作(预热操作)期间,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60通过将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布置成与定影带61分离而提供了如下的状态,即,在定影带61的外侧不出现热量从定影带61流出到加压辊62的情况。此外,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60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在加压辊62与定影带61按压接触的状态下以及在加压辊62的辊主体部分62A与定影带61分离的状态下均将驱动力传递至加压辊62,从而使定影带61跟随加压辊62旋转。这样,不仅缩短了将定影带61加热到能够执行定影处理的温度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而且可以使在预热操作期间定影带61在旋转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此外,简化了用于驱动定影带61旋转的构造,从而降低了定影装置260的成本并缩小了定影装置260的尺寸。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基于2009年12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77781并要求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Claims (12)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部件,其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热的发热层,并且通过所述发热层的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
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
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
移动单元,其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分离地形成,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布置成沿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的方向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
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并且受到来自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以形成所述咬合部分,所述弹性部件构造为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比与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低。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加热单元,其加热已经转印有图像的记录介质,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
加热部件,其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热的发热层,并且通过所述发热层的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
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
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
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8.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部件,其通过受加热体加热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及
加压部件,其构造为能够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供记录介质通过的咬合部分,
所述加压部件构造为包括:咬合形成部分,在所述加压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分;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分,在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与所述加热部件接触,并且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加热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
移动单元,其使所述加压部件朝着靠近或背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加压部件的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加热部件分离的位置直到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为止,并且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到所述预定温度时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咬合形成部分设置在按压所述加热部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分离地形成,并且都固定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布置成沿所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的方向彼此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
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并且受到来自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力而弹性变形以形成所述咬合部分,所述弹性部件构造为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比与所述咬合形成部分对置的区域的弹性变形率低。
CN201010228342.0A 2009-12-07 2010-07-14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087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7781A JP5446803B2 (ja) 2009-12-07 2009-12-07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7781 2009-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7496A true CN102087496A (zh) 2011-06-08
CN102087496B CN102087496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08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8342.0A Active CN102087496B (zh) 2009-12-07 2010-07-14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06467B2 (zh)
JP (1) JP5446803B2 (zh)
CN (1) CN1020874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3408A (zh) * 2020-08-06 2022-02-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2203B2 (en) * 2003-03-27 2014-10-1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device with temperature modulator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2011232734A (ja) * 2010-04-06 2011-11-17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0662A (ja) * 2011-08-31 2013-03-14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87177B2 (ja) * 2011-09-21 2014-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389B2 (ja) * 2013-03-15 2016-04-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819B2 (ja) * 2013-07-19 2017-0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83957B2 (ja) * 2014-02-06 2016-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7522B2 (ja) * 2014-03-04 2018-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6724B2 (ja) * 2015-02-27 2019-01-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7950A (ja) *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179A (ja) * 2002-04-24 2003-11-06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21900A (zh) * 2005-02-15 2006-08-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09673A (ja) * 2007-10-29 2009-05-21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4591A (ja) 2001-09-13 2003-03-19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3770125B2 (ja) 2001-09-18 2006-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3186322A (ja) * 2001-10-09 2003-07-04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22149A (ja) 2001-10-09 2003-04-25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2003223064A (ja) 2002-01-31 2003-08-08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803962B2 (ja) 2004-03-02 2011-10-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4333518B2 (ja) * 2004-08-05 2009-09-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7950A (ja) *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179A (ja) * 2002-04-24 2003-11-06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21900A (zh) * 2005-02-15 2006-08-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09673A (ja) * 2007-10-29 2009-05-21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3408A (zh) * 2020-08-06 2022-02-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装置
CN114063408B (zh) * 2020-08-06 2023-11-1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06467B2 (en) 2012-11-06
JP2011118298A (ja) 2011-06-16
US20110135356A1 (en) 2011-06-09
CN102087496B (zh) 2014-11-26
JP5446803B2 (ja)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7496B (zh)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561652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944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87497B (zh)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55642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13906B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磁场产生装置
CN101846945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45887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1390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243922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24392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device
US8655248B2 (en)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ndless fixing belt
JP5853388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46922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328340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991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816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9017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82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3286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2103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0022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338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