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923B -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7923B
CN102067923B CN 200910109755 CN200910109755A CN102067923B CN 102067923 B CN102067923 B CN 102067923B CN 200910109755 CN200910109755 CN 200910109755 CN 200910109755 A CN200910109755 A CN 200910109755A CN 102067923 B CN102067923 B CN 102067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eaf
spreading
leaves
enzym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097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7923A (zh
Inventor
陈素芹
何群仙
钱晓军
颜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bao Huac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bao Huac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bao Huac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bao Huac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097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7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7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7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存放在一定温湿度环境下进行摊放、酶解;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杀青处理,以破坏酶的活性、降低鲜叶含水量;3)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凉至一定温度;4)将摊凉叶进行二次酶解;5)将二次酶解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6)将步骤5)处理后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20~30%,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左右;7)包装。本发明采用鲜叶酶解工艺,综合加上杀青、二次酶解、揉捻干燥等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大大提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使得绿茶产品更加鲜爽可口,后期饮料产品滋味更加鲜醇。

Description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茶叶为生产原料制备的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全国茶饮料的总产量接近300万吨,200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500万吨。随着茶饮料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产品市场定位的不断细化,生产企业和消费市场对茶饮料原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急需开发一系列有特色的原料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由于饮料用茶不同于一般的名优茶,其原料一般比较粗老,茶叶咖啡碱和茶多酚合成显著增加,氨基酸含量下降,成品茶滋味苦涩,鲜味不足,品质低下。
目前,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或是通过提高茶品香味来改善茶叶品质,或是采用一次酶解处理方式来解决成品茶滋味苦涩的问题,以提高其鲜爽度。然而,实际加工中,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成品茶滋味苦涩,氨基酸含量不足,品质低下之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在鲜叶表面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喷洒量为鲜叶重量的0.2%-0.3%,在温度为30-40℃、湿度为80%-95%,pH值5.5~6.5的环境下进行酶解、摊放16-20小时;
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杀青处理,采用滚筒杀青或高温热风杀青处理方式,杀青温度为200-300℃,杀青时间为20-60秒;
3)、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凉至常温;
4)、将步骤3)处理所得的摊凉叶进行二次酶解,在摊凉的茶叶上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其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1-0.2%,温度50~60℃、湿度80~95%,pH值5.5~6.5,时间为1-2小时;
5)、将二次酶解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30~60分钟;
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20~30%,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
7)、包装。
加工过程中的第一次酶解是在摊放开始时,鲜叶表面喷洒一种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制剂中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1.5‰,喷洒量为鲜叶重量的0.2%~0.3%,温度30~40℃,湿度80~95%,PH值5.5~6.5,酶解与摊放同时进行,时间为16~20小时。由于酶解及PH值温度将影响酶的活性,本发明采用复合酶制剂,且通过长时间低温、高湿度的摊放、酶解,既可保持鲜叶的色泽,同时降低茶叶的固涩味,保证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充分水解以及氨基酸的浸出率。
所述杀青处理采用滚筒杀青或高温热风杀青处理方式,然后摊凉置常温(25℃左右),其中杀青温度200~300℃,杀青时间20~60秒,可使茶叶在短时间内的加热升温过程中迅速脱水,以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保证外表色泽的翠绿;还可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挥发青草气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所述二次酶解是在摊凉、酶解后的茶叶上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制剂中蛋白酶、纤维素酶含量与第一次酶解含量相同,其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1-0.2%,控制酶解温度50~60℃、湿度80~95%,PH5.5~6.5,酶解时间60~120分钟。这样,可进一步降低茶叶的固涩味,大大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优化成品茶品质和口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加工方法制备的高氨基酸绿茶。
综上,本发明采用鲜叶酶解工艺,综合加上杀青、二次酶解、揉捻干燥等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大大提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使得绿茶产品更加鲜爽可口,后期饮料产品滋味更加鲜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采用的原料为:以一芽三叶、四叶为主的茶鲜叶,茶鲜叶可以是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茶鲜叶,也可以是雨水叶、手采叶或者是机采叶。
加工过程:
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存放在温度为30℃、湿度为80%左右的空调房内,在鲜叶表面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酶制剂添加量为鲜叶重量的0.2%,pH5.5左右,进行酶解、摊放,时间为16小时左右;
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滚筒杀青,充分破坏酶的活性、降低鲜叶含水量,杀青温度200℃,杀青时间20秒;
3)、将步骤2)所得的杀青叶摊凉至25℃;
4)、将步骤3)处理所得的摊凉叶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1%,并控制酶解温度50℃、湿度80%,酶解时间2小时左右;
5)、将步骤4)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揉捻时间60分钟左右;
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20%,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左右;
7)、包装。
实施例2:
采用的原料为:以一芽三叶、四叶为主的茶鲜叶,茶鲜叶可以是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茶鲜叶,也可以是雨水叶、手采叶或者是机采叶。
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存放在温度35℃、湿度85%左右的空调房内,在鲜叶表面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剂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5‰),添加量为鲜叶重量的0.25%,pH6.0左右,进行酶解、摊放,时间为18小时左右;
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高温热风杀青,充分破坏酶的活性、降低鲜叶含水量,杀青温度250℃,杀青时间40秒;
3)、将步骤2)所得的杀青叶摊凉至25℃;
4)、将步骤3)处理所得的摊凉叶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剂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5‰),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15%,并控制酶解温度55℃、湿度90%,酶解时间1小时左右;
5)、将步骤4)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揉捻时间30分钟左右;
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25%左右,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左右;
7)包装。
实施例3:
采用的原料为:以一芽三叶、四叶为主的茶鲜叶,茶鲜叶可以是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茶鲜叶,也可以是雨水叶、手采叶或者是机采叶。
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存放在温度40℃、湿度95%左右的空调房内,在鲜叶表面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剂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25‰),添加量为鲜叶重量的0.3%,pH6.5左右,进行酶解、摊放,时间为20小时左右;
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滚筒杀青或高温热风杀青,充分破坏酶的活性、降低鲜叶含水量,杀青温度300℃,杀青时间60秒;
3)、将步骤2)所得的杀青叶摊凉至25℃;
4)、将步骤3)处理所得的摊凉叶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剂水溶液(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溶液中的含量均为1.25‰),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2%,并控制酶解温度60℃、湿度95%,酶解时间1.5小时左右;
5)、将步骤4)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揉捻时间50分钟左右;
6)、将步骤5)处理所得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30%,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左右。
上述制备过程制得的绿茶,其氨基酸含量占干茶重量的3%以上、酚氨比控制在10∶1以下,茶叶色泽鲜亮,完全符合有关食品卫生和茶叶卫生的国家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茶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然后在鲜叶表面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喷洒量为鲜叶重量的0.2%-0.3%,在温度为30-40℃,湿度为80%-95%,pH值5.5~6.5的环境下进行酶解、摊放16-20小时;
2)、将步骤1)处理过的茶鲜叶进行杀青处理,采用滚筒杀青或高温热风杀青处理方式,杀青温度为200-300℃,杀青时间为20-60秒;
3)、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凉至常温;
4)、将步骤3)处理所得的摊凉叶进行二次酶解,在摊凉的茶叶上再次喷洒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制剂,其添加量为摊凉叶重量的0.1-0.2%,温度50~60℃、湿度80~95%,pH值5.5~6.5,时间为1-2小时;
5)、将二次酶解处理所得的叶子进行揉捻30~60分钟;
6)、将步骤5)处理后的揉捻叶进行干燥,先毛火烘至含水量20~30%,再足火干燥至含水量5%;
7)、包装。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制备的高氨基酸绿茶。
CN 200910109755 2009-11-19 2009-11-19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02067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09755 CN102067923B (zh) 2009-11-19 2009-11-19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09755 CN102067923B (zh) 2009-11-19 2009-11-19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923A CN102067923A (zh) 2011-05-25
CN102067923B true CN102067923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02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09755 Active CN102067923B (zh) 2009-11-19 2009-11-19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79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2914A (zh) * 2011-11-02 2012-04-2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蛋白茶含片
CN103960385B (zh) * 2014-05-05 2015-12-30 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清甜型铁观音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5875914A (zh) * 2014-12-29 2016-08-24 福建富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氨基酸含量铁观音茶叶的生产方法
CN104886282A (zh) * 2015-04-30 2015-09-09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黄茶加工工艺
CN105166142B (zh) * 2015-10-23 2019-01-22 龙岩学院 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410209A (zh) * 2015-11-25 2016-03-23 德清三叶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蒙顶淡紫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7258982A (zh) * 2017-07-18 2017-10-20 尤溪县好汉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虫香美人茶的制备方法
CN108338223A (zh) * 2018-01-30 2018-07-31 普安县宏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膨化茶叶的制备方法
CN108713614B (zh) * 2018-04-18 2022-04-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
CN109349370A (zh) * 2018-12-21 2019-02-1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一种富硒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10178917A (zh) * 2019-05-08 2019-08-30 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汉中仙毫茶的茯茶发花加工工艺
CN113519649A (zh) * 2021-07-23 2021-10-22 湛江广垦雄鸥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果风味的蒸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3752B (zh) * 2021-12-21 2024-03-29 泉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一种铁观音夏暑茶的制备方法
CN114794255B (zh) * 2022-02-25 2023-09-19 吴金安 一种富含茶多酚茶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957A (zh) * 2007-10-09 2008-03-19 浙江大学 绿茶浓缩液的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957A (zh) * 2007-10-09 2008-03-19 浙江大学 绿茶浓缩液的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宇.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第13卷(第3期),第284页第1栏至第286页第2.5栏. *
王云等.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6,第19卷(第6期),第1122页第1栏至第1126页第3栏. *
肖文军等.无苦味茶叶提取物加工技术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33卷(第2期),第209页第1栏至第211页第3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923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923B (zh) 一种高氨基酸绿茶及加工方法
CN102067922B (zh) 一种降低绿茶苦涩味加工方法及产品
CN103444921B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3349097A (zh) 一种绿茶的新式加工方法
CN103918817A (zh) 一种祁眉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3478330B (zh)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CN103947773B (zh) 一种回甘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47050B (zh) 一种生物复合酶制剂及利用该复合酶制剂提高茶叶品质的黑茶制茶工艺
CN102067921B (zh)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及产品
CN106172923A (zh)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CN103960379B (zh) 黑茶的制备方法及黑茶茶砖
CN106857895A (zh) 红茶加工工艺
CN105558115A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489149A (zh) 毛尖黑茶发酵生产工艺
CN103478332A (zh) 一种低咖啡因、高γ氨基丁酸桑叶复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669312B (zh) 一种提高白茶滋味浓度的加工方法
CN109042936A (zh) 红茶加工方法
CN105166103A (zh) 一种夏季原料茶的加工方法
CN105211345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719519A (zh) 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61560B (zh) 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308299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4543058A (zh) 一种尖茶的加工方法
CN106035784A (zh) 醇甘型古树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醇甘型古树普洱茶
CN112120091A (zh) 一种扁形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