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1110A -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1110A
CN102051110A CN 201010587278 CN201010587278A CN102051110A CN 102051110 A CN102051110 A CN 102051110A CN 201010587278 CN201010587278 CN 201010587278 CN 201010587278 A CN201010587278 A CN 201010587278A CN 102051110 A CN102051110 A CN 102051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olac
percent
wood lacquer
acid
terephtha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872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1110B (zh
Inventor
胡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bang Changrun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872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1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1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1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1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1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原料配方中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大豆油酸18.3~28.3%、甘油10.2~20.2%、季戊四醇3.8~7.8%、对苯二甲酸回收料17.6~21.6%、减色剂0.05~0.2%、抗氧剂0.05~0.2%、苯酐2.5~5.5%、苯甲酸3.2~7.2%、二甲苯2~5%、对稀溶剂18~30%;润湿分散剂0.05~0.2%。本发明采用对苯二甲酸,其独特的化学性能赋予树脂较好的干性、耐候性;还利用石化企业生产的废、次品对苯二甲酸,因此生产成本较常规生产的醇酸树脂低,同时还为石化企业减少了浪费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做到废物利用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涂料用树脂,尤其涉及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一般是由油脂(或油酸)、多元醇、多元酸等有机化工原料经缩合化学反应制得的有机高分子树脂。合成醇酸树脂所用多元酸常用的多为邻苯二甲酸酐(PA,简称苯酐)。
醇酸树脂涂料作为传统调和漆、木器漆和磁漆的主要成膜物质,其成本高低直接影响油漆的生产成本,因此降低醇酸树脂生产成本势在必行。
降低醇酸树脂生产成本的方法很多,如用植物油酸代替植物油、用松香生产改性醇酸树脂、用涤纶废料代替苯酐等方法,这些产品的成本比传统的醇酸树脂要低一些,但其性能也较低且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不能满足现在形势的要求。
目前,有很多油漆厂家已经开始试验用对苯二甲酸(PTA)废次料(包括水池料、落地料、破包料等)取代邻苯二甲酸酐(PA)生产醇酸树脂,但由于二者在结构和性能上有较大差别,不能直接替代,很多厂家运用得不理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是对苯二甲酸熔点高、反应慢,合成工艺不好掌握。
对苯二甲酸化学结构对称在与多元醇及其它原料反应时需较高的反应条件才能进行反应。
在相同的醇酸树脂生产设备的条件下,采用对苯二甲酸作为原料反应较为困难,很难制得清澈透明的与用苯酐作为原料制得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性能相近的树脂。
在化学工业中对苯二甲酸一般是用来做聚酯切片的原料,而用对苯二甲酸废次料来生产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困难还在于对苯二甲酸原料组份的复杂,除主要含对苯二甲酸外还含有少量苯甲酸、顺酐、偏苯三酸酐等杂质,使其配方设计较难,配方计算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对苯二甲酸回收料作为原料的、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原料配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18.3~28.3%;
甘油                   10.2~20.2%;
季戊四醇                3.8~7.8%;
对苯二甲酸回收料       17.6~21.6%;
减色剂                 0.05~0.2%;
抗氧剂                 0.05~0.2%;
苯酐                    2.5~5.5%;
苯甲酸                  3.2~7.2%;
二甲苯                    2~5%;
对稀溶剂                 18~30%;
润湿分散剂              0.05~0.2%。
上述大豆油酸、甘油和季戊四醇均为市售产品,其中甘油采用工业级的即可实现本发明,如99.5%甘油或95%等。
上述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是指石化企业在生产精对苯二甲酸时所产生的废、次品,包括水池料、落地料、破包料等。当然本发明这里的对苯二甲酸回收料用精对苯二甲酸来替换也能实现本发明,但是成本就会提高,也不能体现本发明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由于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对树脂颜色要求较高,因此本发明的配方中需要加入减色剂和抗氧剂以降低制得的树脂颜色使之不大于铁钴比色计6号色,一般制得的树脂颜色在4号色左右;所述减色剂可采用次磷酸、亚磷酸酯或亚磷酸盐;所述抗氧剂可采用酚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
上述原料配方中,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若原料配方中多元酸全用对苯二甲酸,则反应需要在250~260℃高温下进行,反应后期不易控制,容易发生胶化事故,且树脂的颜色也相应加深;因此本发明通过对方案设计和数据优化后,发现原料配方中加入少量的苯酐和苯甲酸,能够降低反应的温度,使反应易于控制,温度降低同时使制得的树脂颜色较浅。
上述二甲苯的作用是作为酯化反应时候的回流溶剂,并且在反应过程中带出反应体系中的小分子水,使得反应平稳并向我们希望的方向进行。
上述对稀溶剂的作用是降低整个树脂体系粘度,易施工,采用任何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进行醇酸树脂制备时所常用的对稀溶剂均可实现本发明,对稀溶剂一般是选用有机溶剂,如芳香烃类有机溶剂、酯类有机溶剂、醚酯类有机溶剂或酮类有机溶剂等等。
因为用对苯二甲酸回收料为原料所做醇酸树脂的润湿分散性差,对颜料、填料等物质的润湿分散性能不够好,所以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在上述原料配方中还添加了润湿分散剂,润湿分散剂可使得树脂能够很好地与颜料或填料等混合分散;润湿分散剂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醇酸树脂涂料制备时所常用的任何一种润湿分散剂,如BYK-103、BYK163、BYK110、EFKA4010、EFKA-5010等。
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是采用上述原料配方,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制备而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大豆油酸、甘油、季戊四醇、对苯二甲酸回收料、减色剂和抗氧剂投入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通氮气并升温至80℃,开动搅拌并继续升温到230~240℃,保温1小时,(随时分出反应水),然后继续快速升温至250~260℃,保温抽样观察树脂是否转清,以后每15min抽样一次直至树脂清澈透明后马上降温;
步骤2.当步骤1降温至200℃以下,向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和用于回流的二甲苯,升温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温;
步骤3.保温1小时后开始抽样,至样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温至180℃以下,加入对稀溶剂和润湿剂,对稀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开创了制备醇酸树脂又一种新的化工原料,在原有生产设备上能成功生产出性能与传统生产的醇酸树脂性能相当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且由于对苯二甲酸独特的化学性能赋予了由其生产的树脂有较好的干性、耐候性,又由于利用石化企业生产的废、次品对苯二甲酸因此生产成本较常规生产的醇酸树脂低同时还为石化企业减少了浪费保护了环境不被污染,做到了废物利用节能减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23.11%;
99.5%甘油             15.60%;
季戊四醇              5.02%;
对苯二甲酸回收料      19.09%;
减色剂                0.15%;
抗氧剂                0.15%;
苯酐                  3.52%;
苯甲酸                5.53%;
二甲苯                3.01%;
对稀溶剂              24.72%;
润湿分散剂             0.1%。
上述大豆油酸、99.5%甘油和季戊四醇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是指石化企业在生产精对苯二甲酸时所产生的废、次品;
上述减色剂为次磷酸;
上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
上述对稀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润湿分散剂为EFKA4010。
本实施例木器漆用醇酸树脂,是采用上述原料配方,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步骤1.将大豆油酸、99.5%甘油、季戊四醇、对苯二甲酸回收料、减色剂和抗氧剂投入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通氮气,并升温至80℃,开始搅拌并继续升温到230~240℃,保温1小时,(随时分出反应水),然后继续快速升温至250~260℃,保温抽样观察树脂是否转清,以后每15min抽样一次直至树脂清澈透明后马上降温;
步骤2.当步骤1降温至200℃以下,向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和用于回流的二甲苯,升温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温;
步骤3.保温1小时后开始抽样,至样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温至180℃以下,加入对稀溶剂和润湿分散剂,对稀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
性能测定结果如下:
颜色及外观:≤3.8#(Fe-Co比色计)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黄色粘稠液体;
粘度:92000mpa.s/25℃(NDJ-4旋转粘度计);
酸值:11.8mgKOH/g;
固含:69.68%;
细度:20μm(50μm刮板细度计)。
对比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23.11%;
99.5%甘油              15.60%;
季戊四醇              5.02 %;
对苯二甲酸回收料      19.09%;
减色剂                 ——
抗氧剂                 ——
苯酐                    3.52%;
苯甲酸                 5.53 %;
二甲苯                 3.01 %;
对稀溶剂               25.12%;
润湿分散剂              ——
上述大豆油酸、99.5%甘油和季戊四醇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是指石化企业在生产精对苯二甲酸时所产生的废、次品;
上述对稀溶剂为二甲苯。
本实施例木器漆用醇酸树脂,是采用上述原料配方,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步骤1.将大豆油酸、99.5%甘油、季戊四醇、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投入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通氮气,并升温至80℃,开始搅拌并继续升温到230~240℃,保温1小时,(随时分出反应水),然后继续快速升温至250~260℃,保温抽样观察树脂是否转清,以后每15min抽样一次直至树脂清澈透明后马上降温;
步骤2.当步骤1降温至200℃以下,向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和用于回流的二甲苯,升温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温;
步骤3.保温1小时后开始抽样,至样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温至180℃以下,加入对稀溶剂,对稀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性能测定结果如下所示:
颜色及外观:≤9.8#(Fe-Co比色计)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棕黄色粘稠液体;
粘度:89000mpa.s/25℃(NDJ-4旋转粘度计);
酸值:11.2mgKOH/g;
固含:69.50%;
细度:20μm(50μm刮板细度计)。
通过将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两个树脂进行性能对比后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了减色剂和抗氧剂的实施例1树脂的颜色浅;且在相同的条件下配制木器用透明底漆进行分散,实施例1树脂只需30分钟油漆细度达到要求既混合均匀,而对比实施例1树脂却需用2小时,说明加了润湿分散剂确实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23.11 %;
99.5%甘油             15.60 %;
季戊四醇               5.02%;
对苯二甲酸回收料       19.09%;
减色剂                0.15 %;
抗氧剂                 0.15%;
苯酐                   3.52 %;
苯甲酸                 5.53 %;
二甲苯                 3.01%;
对稀溶剂                24.72 %;
润湿分散剂                0.1 %。
上述大豆油酸、99.5%甘油和季戊四醇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是指石化企业在生产精对苯二甲酸时所产生的废、次品;
上述减色剂为次磷酸;
上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
上述对稀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润湿分散剂为EFKA4010。
本实施例木器漆用醇酸树脂,是采用上述原料配方,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步骤1.将大豆油酸、99.5%甘油、季醇、对苯二甲酸回收料、减色剂和抗氧剂投入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通氮气,并升温至80℃,开始搅拌并继续升温到230~240℃,保温1小时,(随时分出反应水),然后继续快速升温至250~260℃,保温抽样观察树脂是否转清,以后每15min抽样一次直至树脂清澈透明后马上降温;
步骤2.当步骤1降温至200℃以下,向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和用于回流的二甲苯,升温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温;
步骤3.保温1小时后开始抽样,至样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温至180℃以下,加入对稀溶剂和润湿剂,对稀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性能测定结果如下所示:
颜色及外观:≤3.5#(Fe-Co比色计)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黄色粘稠液体;
粘度:90000mpa.s/25℃(NDJ-4旋转粘度计);
酸值:11.2mgKOH/g;
固含:69.85%;
细度:20μm(50μm刮板细度计)。
将实施例2制备的醇酸树脂和用苯酐制得的常规醇酸树脂YTM1270(长润发公司生产)用相同的木器底漆配方,在相同的条件下分散均匀并配漆喷板成膜后,检测其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醇酸树脂制漆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实施例2制备的醇酸树脂所配底漆 YTM1270树脂所配底漆
表干时间 28分钟 35分钟
实干时间 2小时15分钟 3小时30分钟
铅笔硬度 48h HBˉ B
打磨性 5h打磨不粘砂子 5h打磨轻微粘砂
填充性 较好 较好
透明性 一般 一般
活化期 h 3h后粘度增稠 3.5h后粘度增稠
防沉性 较好 较好
光泽 60 o光泽仪 25o 28o
耐黄变性   按GB/T23983-2009标准 △E=4.3 △E=5.4
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2制备的醇酸树脂所制的油漆在干性、硬度及耐黄变性能上比YTM1270要好,其它性能相当。
通过上述几个实施例的对比,说明本发明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选择确实赋予了醇酸树脂很好的性能,而且该醇酸树脂所制的油漆某些性能也优于现有苯酐制备的醇酸树脂所制油漆。特别是由于利用了废、次品对苯二甲酸使产品的成本效益较高。

Claims (6)

1.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各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18.3~28.3%;
甘油                   10.2~20.2%;
季戊四醇                3.8~7.8%;
对苯二甲酸回收料       17.6~21.6%;
减色剂                 0.05~0.2%;
抗氧剂                 0.05~0.2%;
苯酐                    2.5~5.5%;
苯甲酸                  3.2~7.2%;
二甲苯                    2~5%;
对稀溶剂                 18~30%;
润湿分散剂              0.05~0.2%;
上述对苯二甲酸回收料为石化企业在生产精对苯二甲酸时所产生的废、次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色剂为次磷酸、亚磷酸酯或亚磷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酚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稀溶剂为芳香烃类有机溶剂、酯类有机溶剂、醚酯类有机溶剂或酮类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分散剂为BYK-103、BYK163、BYK110、EFKA4010或EFKA-501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这制备方法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原料配方,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的:
步骤1.将大豆油酸、甘油、季戊四醇、对苯二甲酸回收料、减色剂和抗氧剂投入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通氮气,并升温至80℃,开始搅拌并继续升温到230~240℃,保温1小时,然后继续快速升温至250~260℃,保温抽样观察树脂是否转清,以后每15min抽样一次直至树脂清澈透明后马上降温;
步骤2.当步骤1降温至200℃以下,向反应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和用于回流的二甲苯,升温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温;
步骤3.保温1小时后开始抽样,至样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温至180℃以下,加入对稀溶剂和润湿分散剂,对稀得到所需木器漆用醇酸树脂。
CN 201010587278 2010-12-14 2010-12-14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51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87278 CN102051110B (zh) 2010-12-14 2010-12-14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87278 CN102051110B (zh) 2010-12-14 2010-12-14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1110A true CN102051110A (zh) 2011-05-11
CN102051110B CN102051110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95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87278 Active CN102051110B (zh) 2010-12-14 2010-12-14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1110B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28A (zh) * 2011-06-09 2011-11-23 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装修底漆用短油度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222A (zh) * 2011-11-02 2012-06-20 佛山市国化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2617838A (zh) * 2011-12-19 2012-08-01 成都巴德士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漆用天然环保树脂
CN102702493A (zh) * 2012-06-29 2012-10-03 惠州市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773A (zh) * 2012-06-28 2012-10-24 兰州理工大学 溴碳醇酸树脂透明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590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广东华兹卜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百草素养生木器漆
CN103102775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4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红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6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七分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8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实木填充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0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位水晶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2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亮光白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462A (zh) * 2013-12-02 2014-04-02 安庆菱湖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废对苯二甲酸制备涂料用醇酸树脂的方法
CN104231891A (zh) * 2014-09-23 2014-12-24 安徽菱湖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灰室内钢结构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244A (zh) * 2013-06-09 2014-12-24 上海富臣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两只单元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
CN104788654A (zh) * 2014-05-27 2015-07-22 天长市开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环保醇酸树脂
CN104877492A (zh) * 2015-06-04 2015-09-02 苏州市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净味快干高附着性油漆
CN105418903A (zh) * 2015-12-03 2016-03-23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松香型高固体分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967A (zh) * 2016-05-21 2016-09-21 南阳星港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改性pta合成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6497368A (zh) * 2016-11-23 2017-03-15 安徽菱湖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487A (zh) * 2016-12-11 2017-05-10 钦州学院 一种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401A (zh) * 2018-11-22 2019-03-29 广东百川化工有限公司 净味、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132A (zh) * 2020-07-21 2020-11-17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漆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288A (zh) * 2007-04-12 2007-09-12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制备
CN101070375A (zh) * 2007-06-14 2007-11-14 王龙 利用对苯二甲酸废料生产醇酸树脂的工艺
CN101875719A (zh) * 2010-07-14 2010-11-03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288A (zh) * 2007-04-12 2007-09-12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制备
CN101070375A (zh) * 2007-06-14 2007-11-14 王龙 利用对苯二甲酸废料生产醇酸树脂的工艺
CN101875719A (zh) * 2010-07-14 2010-11-03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28A (zh) * 2011-06-09 2011-11-23 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装修底漆用短油度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222A (zh) * 2011-11-02 2012-06-20 佛山市国化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2617838B (zh) * 2011-12-19 2013-09-18 成都巴德士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漆用天然环保树脂
CN102617838A (zh) * 2011-12-19 2012-08-01 成都巴德士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装修漆用天然环保树脂
CN102746773A (zh) * 2012-06-28 2012-10-24 兰州理工大学 溴碳醇酸树脂透明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773B (zh) * 2012-06-28 2014-07-09 兰州理工大学 溴碳醇酸树脂透明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93A (zh) * 2012-06-29 2012-10-03 惠州市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93B (zh) * 2012-06-29 2014-08-20 惠州市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590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广东华兹卜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百草素养生木器漆
CN103102775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0B (zh) * 2013-01-22 2015-04-29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位水晶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2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亮光白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6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七分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8B (zh) * 2013-01-22 2015-05-06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实木填充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4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红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0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位水晶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8A (zh) * 2013-01-22 2013-05-15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实木填充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4B (zh) * 2013-01-22 2015-04-22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红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5B (zh) * 2013-01-22 2015-04-22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76B (zh) * 2013-01-22 2015-06-10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七分光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82B (zh) * 2013-01-22 2015-04-29 重庆市品胜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亮光白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244A (zh) * 2013-06-09 2014-12-24 上海富臣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两只单元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
CN103694462A (zh) * 2013-12-02 2014-04-02 安庆菱湖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废对苯二甲酸制备涂料用醇酸树脂的方法
CN104788654A (zh) * 2014-05-27 2015-07-22 天长市开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环保醇酸树脂
CN104231891A (zh) * 2014-09-23 2014-12-24 安徽菱湖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灰室内钢结构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492A (zh) * 2015-06-04 2015-09-02 苏州市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净味快干高附着性油漆
CN105418903A (zh) * 2015-12-03 2016-03-23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松香型高固体分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967A (zh) * 2016-05-21 2016-09-21 南阳星港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改性pta合成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6497368A (zh) * 2016-11-23 2017-03-15 安徽菱湖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487A (zh) * 2016-12-11 2017-05-10 钦州学院 一种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401A (zh) * 2018-11-22 2019-03-29 广东百川化工有限公司 净味、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132A (zh) * 2020-07-21 2020-11-17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漆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1110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110B (zh)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3416B (zh) 一种异氰酸酯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806B (zh) 一种高流平透明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093B (zh) 一种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391439B (zh) 一种环氧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5219B (zh) 一种低voc含量醇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İşeri-Çağlar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nseed oil based alkyd paints
CN100526362C (zh) 水溶性醇酸氨基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502B (zh) 一种绝缘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255B (zh) 利用地沟油制备热熔压敏胶的方法
CN102702493B (zh) 一种哑光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89B (zh) 一种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615A (zh) 醇酸树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8559B (zh) 铜包铝的漆包线漆及其生产工艺
CN101367918A (zh) 用于醇酸树脂合成的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US6686399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yd resin
CN106854277A (zh) 一种超快干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8903B (zh) 一种无松香型高固体分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1286B (zh) 分散剂
CN108949000A (zh) 一种水分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054A (zh) 一种木器漆用饱和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4678A (zh) 一种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1171B (zh) 色浆通用型超支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1505B (zh) 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合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1874A (zh) 一种用地沟油生产的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0 No. 30, Petrochemical Road, Huizhou, Dayaw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ntang Industrial Zone, Qiu Lo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221 No. 30 Xiayong Petrochemical Avenue, Daya Ba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bang Changrun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 Xiayong Petrochemical Avenue, Daya Bay,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Changrunfa Coat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