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0176A -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0176A CN102050176A CN2010105435853A CN201010543585A CN102050176A CN 102050176 A CN102050176 A CN 102050176A CN 2010105435853 A CN2010105435853 A CN 2010105435853A CN 201010543585 A CN201010543585 A CN 201010543585A CN 102050176 A CN102050176 A CN 1020501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cover
- grab rail
- vehicle
- flange
- type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62)的车辆中,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将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后罩和乘员握持的扶手杆重合并将它们一并紧固安装于左右一对座位导轨的机动二轮车。
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中,扶手杆构成为使大致U形的扶手本体部和将扶手本体部的左右端部之间连结的横梁部一体成形的铝合金铸造件,横梁部兼具加强一对座位导轨之间的横梁的作用。因此,扶手杆要求具有高刚性并作为铝铸造件而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4706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扶手杆自后罩朝车宽方向伸出而被安装。因此,与未安装扶手杆的情况相比,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不得不增大。另外,近年来对于各种车辆而言,实际情况是希望具有连续且一体的外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在第一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中,在后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后轮46)的上方覆着有后罩(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扶手杆62),该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罩上设置凹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70L、70R),并且在所述扶手杆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所述后罩的凹部收纳所述扶手杆的端部,并利用所述后罩和所述扶手杆的端部形成连续的面。
第二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杆的端部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凸缘(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中间凸缘83L、83R),并且在所述后罩的车辆内侧部分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部凸缘72L、72R),使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连续。
第三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罩及所述扶手杆的上方设置乘员乘坐的座位(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座位16),并将所述座位设置成包围所述第一凸缘及所述第二凸缘。
第四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的端部与所述后罩连结。
第五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为树脂制。
第六方面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为大致U形,并具有将左右相对的一对端部连结的连结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结部80A)。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由于扶手杆形成自后罩连续的面,因此可以降低因行进风而带来的空气阻力。另外,可以将扶手杆作为后罩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表现出连续且一体的优良外观品质,并且,可以减小后罩的体积,从而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二方面发明,可以将扶手杆作为后罩的一部分,如果将各凸缘用作其他部件的定位部等,则不需要另行设置定位部件。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不需要另行设置安装座位时的定位部,可以谋求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由于将扶手杆与后罩连结,故后罩和扶手杆的定位变得容易。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通过将扶手杆设为树脂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且因成形容易,故可以提高生产率。
根据第六方面发明,由于扶手杆形成为闭合结构,故可以防止成形后的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车辆后部的俯视图;
图4是自后罩拆下扶手杆等后的状态下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5是自后罩拆下扶手杆等后的状态下车辆后部的俯视图;
图6是扶手杆的立体图、(A)是自斜上方看扶手杆的立体图、(B)是自斜下方看扶手杆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6 座位 46 后轮
60L、60R 后罩 62 扶手杆
70 凹部 72L、72R 前部凸缘(第二凸缘)
75 扶手本体部 76L、76R 车辆侧安装部(端部)
80A 连结部 83L、83R 中间凸缘(第一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一例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附图的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辆左侧的箭头LH。在以下说明中,适当使用这些方向。
机动二轮车1的车架2构成为具有:构成前端的头管3、自头管3向斜下后方延伸的主架4、自主架4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位导轨5L、5R、自主架4的前端部大致向下方接着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降架6L、6R、通过自主架4的后部向斜下后方接着向下方延伸而分别与下降架6L、6R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中心架7L、7R、分别跨在座位导轨5L、5R及中心架7L、7R之间的左右一对副架8L、8R。在图1中,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座位导轨5R、下降架6R、中心架7R、副架8R。
在头管3上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前叉9,在主架4上安装有燃料箱10。在中心架7L、7R上安装有左右一对枢轴板11L、11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11R),在枢轴板11L、11R上支承有由发动机12及变速器13构成的动力单元14,并且,上下摇动自如地支承有摇臂15。而且,在座位导轨5L、5R的上方配置有乘员乘坐的座位16,在座位导轨5L的后部左侧方支承有后部侧方保护部件17。
前叉9构成为利用顶桥接部19及配置于该顶桥接部19下方的底桥接部20将左右一对叉单体18L、18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18R)连结,在顶桥接部19上安装有操纵手柄21。在顶桥接部19及底桥接部20上安装有罩支承柱(未图示),在罩支承柱上支承有前罩24。在前罩24上支承有用附图标记25表示的前侧用车牌照支承托架、仪表、内罩、方向指示灯支承柱等。附图标记26表示覆盖前轮27上方的前挡泥板。
在燃料箱10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箱33,收纳箱33位于主架4和发电机12的汽缸部34之间,经由托架35安装于主架4的下部。燃料箱10后方的一部分被座位16的前部覆盖,座位16沿着座位导轨5L、5R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固定于在座位导轨5L、5R的前端适当部位等形成的固定部(未图示)。
在座位16的下方设有踏板36,踏板36安装于自副架8L、8R向斜下后方延伸的杆部件37的下端。附图标记38表示加强杆,该加强杆用于加强自枢轴板11L、11R向后方延伸而设置的杆部件37。
摇臂15是经由未图示的枢轴安装于枢轴板11L、11R的部件,在其后端部安装后轮46及左右一对后缓冲单元47L、47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47R)各自的下端。后缓冲单元47L、47R的上端安装于导轨下部托架48L、48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48R),该导轨下部托架48L、48R分别安装于座位导轨5L、5R。而且,摇臂15的周围被链罩49包围,链罩49覆盖将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轮46的链条及该链条卷挂的从动链轮(未图示)。而且,在座位导轨5L、5R及导轨下部托架48L、48R上安装有覆盖后轮46上方的后挡泥板51。
发动机12配置成使设置于汽缸部34的缸盖52朝向前方,并利用形成于枢轴板11L、11R的动力单元支承托架53~55支承于车体。在发动机12的缸盖52的下部连接有排气管57,在该排气管57的后端连接有消音器58。消音器58的上部被杆部件37及加强杆38的端部支承。
在车辆后部覆着(日文:被着)有自侧方覆盖座位导轨5L、5R后部的左右一对后罩60L、60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60R),在车辆大致中央,覆着有自侧方覆盖座位导轨5L、5R的前部、中心架7L、7R及副架8L、8R的左右一对侧罩61L、61R(仅示出纸面跟前侧的61R)。后罩60L、60R及侧罩61L、61R构成为前后相连而构成一体的外观设计,在后罩60L、60R上设有乘员握持的扶手杆62。后罩60L、60R、侧罩61L、61R及扶手杆62分别由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树脂材料成形。
以下,对设置有上述后罩60L、60R、侧罩61L、61R及扶手杆62等的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进行详述。
如图2所示,后罩60L、60R分别构成沿座位导轨5L、5R前后延伸的长尺形状,并以朝后上方稍微倾斜的状态安装。如图3所示,后罩60L、60R一体地具有外壁面63L、63R和上壁面64L、64R而形成,其中,该外壁面63L、63R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辆内侧平缓地弯曲且俯视时呈弧状,该上壁面64L、64R自该外壁面63L、63R的上部弯折且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外壁面63L、63R在纵剖面图中也形成为弧状,并且该外壁面63L、63R也构成朝上方并向车宽方向内侧稍微弯曲的形状。外壁面63L、63R是构成露出到外部的设计面的部位,上壁面64L、64R是安装有座位16时被座位16周缘覆盖的部位(参照图1)。
图4、图5分别表示在车辆后部拆下侧罩61L、61R及扶手杆62后的状态。如该图所示,在后罩60L、60R的前端形成有朝车宽方向内侧呈弧状延伸的前部固定片65L、65R,而且,在后罩60L、60R的后部内侧形成有朝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后部固定片66L、66R(参照图5)。通过将前部固定片65L、65R利用螺栓紧固于在座位导轨5L、5R上形成的后罩托架67L、67R(在图4中仅表示纸面跟前侧的67R),并且将后部固定片66L、66R利用螺栓紧固于在座位导轨5L、5R后端形成的后罩联结孔68L、68R(参照图5),从而将后罩60L、60R固定于车体侧。
在后罩60L、60R被安装于车体侧的状态下,前部固定片65L、65R成为覆盖后缓冲单元47L、47R上端的状态,而且,在后罩60L、60R的后端部之间设有后中心罩69(参照图5)。后中心罩69将后罩60L、60R的后端部之间连结,该后中心罩69固定于在后罩60L、60R上形成的未图示的联结孔。后中心罩69的后端构成与后罩60L、60R的弧状外壁面63L、63R光滑相连的弧状。
继续参照图4、图5,在后罩60L、60R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扶手杆62的凹部70L、70R。凹部70L、70R在后罩60L、60R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区域,形成为在外壁面63L、63R及上壁面64L、64R开设切口。如图5中最清楚地所示的那样,后罩60L、60R的外壁面63L、63R的设计面及上壁面64L、64R的连续面被凹部70L、70R分断。在凹部70L、70R前方侧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扶手杆62的扶手杆安装孔。
另外,在凹部70L、70R的前方及后方,在后罩60L、60R的上壁面64L、64R上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板状前部凸缘72L、72R及后部凸缘73L、73R。前部凸缘72L、72R自后罩60L、60R的前端延伸至凹部70L、70R的正前方(日文:前),后部凸缘73L、73R自凹部70L、70R的正后方(日文:後)延伸至后罩60L、60R的后端。
扶手杆62是供乘员握持的部件,通过利用螺栓、螺母与扶手杆安装孔74L、74R联结而被安装于后罩60L、60R。如图3所示,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该扶手杆62上形成有乘员握持的大致U形扶手本体部75和一体形成于该扶手本体部75的大致U形的两端部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即,扶手杆62的大致U形扶手本体部75的两端部作为车辆侧安装部76L、76R而构成。
参照图6,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为局部弯曲的板状,一并参照图2、图3,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由与扶手本体部75的外侧面连续的外壁部77L、77R和自外壁部77L、77R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壁部78L、78R构成。
外壁部77L、77R的长度尺寸及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与后罩60L、60R的凹部70L、70R侧部的前后方向长度及高度、换言之与根据凹部70L、70R被开设切口的外壁面63L、63R的间隙部分的前后方向长度及高度大致相同。上壁部78L、78R的长度尺寸及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与后罩60L、60R的凹部70L、70R上部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宽度方向长度、换言之与根据凹部70L、70R被开设切口的上壁面64L、64R的间隙部分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宽度方向长度大致相同。
而且,外壁部77L、77R及上壁部78L、78R呈自凹部70L、70R正前方的后罩60L、60R朝后方光滑相连的俯视时构成弧状的形状,并且对于外壁部77L、77R而言,在纵剖面视时也形成为弧状。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构成如下形态:以大致无间隙地填补在后罩60L、60R上形成的凹部70L、70R的方式被收纳,且形成与后罩60L、60R的外壁面63L、63R及上壁面64L、64R光滑连续的面。
如图3所示,在上壁部78L、78R的前部形成有螺栓插通孔79L、79R,在上壁部78L、78R的后部内侧形成有朝车宽方向突出的板状固定片80L、80R。在固定片80L、80R上各形成有一对螺栓插通孔81L、81R。一并参照图5,通过将车辆侧安装部76L、76R收纳于凹部70L、70R,并将螺栓插通孔79L、79R与形成于凹部70L、70R的扶手杆安装孔74L、74R通过螺栓紧固,并且将形成于固定片80L、80R的螺栓插通孔81L、81R与连结座位导轨5L、5R后端部之间的横梁82的螺栓联结孔82A...通过螺栓紧固,从而将扶手杆62固定于车体侧。
而且,在此,在将扶手杆62固定于后罩60L、60R时,车辆侧安装部76L、76R以大致无间隙地填补在后罩60L、60R上形成的凹部70L、70R的方式被收纳并构成后罩60L、60R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与后罩60L、60R的外壁面63L、63R及上壁面64L、64R光滑连续的面以构成设计面。
而且,在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的上壁部78L、78R上,形成有朝上方延伸的板状中间凸缘83L、83R,中间凸缘83L、83R跨在上壁部78L、78R的前后端部之间延伸。中间凸缘83L、83R的前端与后罩60L、60R的前部凸缘72L、72R的后端邻接,且中间凸缘83L、83R的后端与后罩60L、60R的后部凸缘73L、73R的前端邻接。中间凸缘83L、83R填补被凹部70L、70R分断的前部凸缘72L、72R和后部凸缘73L、73R之间以构成自前方朝后方延伸的一连串的壁体。另外,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的左右固定片80L、80R由一体形成的连结部80A连结在一起。
另外,参照图3,与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结合的扶手本体部75形成为其外侧面大致沿着后罩60L、60R的外壁面63L、63R的后部弧状面的弧状。扶手杆62被固定于后罩60L、60R时,扶手本体部75构成不会自后罩60L、60R的侧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形态。
另外,侧罩61L、61R自侧方覆盖后罩60L、60R的前端而安装。参照图4,在座位导轨5L、5R的后罩托架67L、67R上,形成有侧罩安装孔84L、84R(仅表示纸面跟前侧的84R),在座位16下方的座位导轨5L、5R上形成有前部侧罩托架85L、85R(仅表示纸面跟前侧的85R),在中心架7L、7R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区域形成有下部侧罩托架86L、86R(仅表示纸面跟前侧的86R)。侧罩61L、61R通过利用螺栓紧固于这些侧罩安装孔84L、84R、前部侧罩托架85L、85R及下部侧罩托架86L、86R,从而如图2所示被安装于车体侧。
参照图2、图3,侧罩61L、61R形成为一体地具有: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辆内侧平缓地弯曲且俯视时为弧状的外壁面87L、87R、自该外壁面87L、87R的上部弯折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壁面88L、88R。如图3中最清楚地所示的那样,侧罩61L、61R与后罩60L、60R一同构成俯视时呈流线型的外观设计。
另外,在侧罩61L、61R的上壁面88L、88R上也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板状凸缘89L、89R。该凸缘89L、89R的后端与形成于后罩60L、60R的上壁面64L、64R的前部凸缘72L、72R的前端邻接。凸缘89L、89R自前部凸缘72L、72R的前端在前方连续地延伸,并与后罩60L、60R的前部凸缘72L、72R、后部凸缘73L、73R及填补它们之间的扶手杆62的中间凸缘83L、83R一起,构成自前方朝向后方延伸的一连串的壁体90。在安装座位16时,该壁体90因被座位16的下部包围而具有作为定位机构的作用。
图7表示车辆1后部的纵剖面图(沿着图1的A-A线的剖面)。如该图所示,座位16的底板16A的周缘内侧形成为自底面凹陷。座位16以利用该底板16A的凹部16B包围由上述前部凸缘72L、72R等构成的壁体90的方式设置于后罩60L、60R及扶手杆62的上方。由此,壁体90将座位16保持于规定位置,并作为定位机构起作用。另外,也可以仅由后罩60L、60R的前部凸缘72L、72R、后部凸缘73L、73R及填补它们之间的扶手杆62的中间凸缘83L、83R而构成座位16的定位机构。
如以上记载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中最清楚地所示的那样,在机动二轮车1的车辆后部,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且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安装部76L、76R,在所述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根据该结构,扶手杆62形成自后罩60L、60R连续的面,因此可以降低因行进风而带来的空气阻力。另外,由于可以将扶手杆62作为后罩60L、60R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表现出连续且一体的优良外观品质,并且,由于可以减小后罩60L、60R的体积,故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示例,即设置成使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填补根据凹部70L、70R被开设切口的后罩60L、60R的整个空白区域,但只要利用车辆侧安装部76L、76R至少填补根据凹部70L、70R被开设切口的后罩60L、60R的外壁面63L、63R即更通俗地讲填补成为设计面侧的部位,则能够将车辆侧安装部76L、76R作为后罩60L、60R的一部分,并能够利用后罩60L、60R和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因此,凹部70L、70R及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的形态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考虑到各种形态,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的形态。
另外,在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上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中间凸缘83L、83R,并且在后罩60L、60R的车辆内侧部分即上壁面64L、64R上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前部凸缘72L、72R及后部凸缘73L、73R,使中间凸缘83L、83R与前部凸缘72L、72R及后部凸缘73L、73R连续。而且,在后罩60L、60R及扶手杆62的上方设置座位16,并将座位16设置成包围中间凸缘83L、83R与前部凸缘72L、72R及后部凸缘73L、73R。根据该结构,可以将扶手杆62作为后罩60L、60R的一部分,不需要另行设置安装座位16时的定位部,可以谋求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利用扶手杆安装孔74L、74R与后罩60L、60R连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扶手杆62与后罩60L、60R连结,故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外,扶手杆62设为树脂制,由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且因成形容易,故可以提高生产率。另外,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并具有将左右相对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的固定片80L、80R的一部分连结的连结部80A,由此,扶手杆62形成为闭合结构,故可以防止成形后的形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形成为大致U形的情况说明了扶手杆62,但该大致U形并非严密地限于俯视时呈U形的情况,其概念也包含コ形或V形。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包含部件结构或构造、形状、大小、数量及配置等在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机动二轮车,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或四轮汽车(バギ一車)等。
Claims (6)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该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罩上设置有凹部,并且在所述扶手杆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和安装于车辆侧的端部,
在所述后罩的凹部收纳所述扶手杆的端部,并利用所述后罩和所述扶手杆的端部形成连续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杆的端部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凸缘,并且在所述后罩的车辆内侧部分设置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
使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连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罩及所述扶手杆的上方设置乘员乘坐的座位,并将所述座位设置成包围所述第一凸缘及所述第二凸缘。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的端部与所述后罩连结。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为树脂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为大致U形,并具有将左右相对的一对端部连结的连结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57134A JP5315214B2 (ja) | 2009-11-10 | 2009-11-10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JP257134/09 | 2009-11-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0176A true CN102050176A (zh) | 2011-05-11 |
CN102050176B CN102050176B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395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43585 Active CN102050176B (zh) | 2009-11-10 | 2010-11-08 |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15214B2 (zh) |
CN (1) | CN102050176B (zh) |
AR (1) | AR078915A1 (zh) |
BR (1) | BRPI1004696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73924B2 (ja) * | 2013-01-29 | 2016-08-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レール構造 |
JP2016088330A (ja) * | 2014-11-06 | 2016-05-2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N112188980B (zh) * | 2018-05-23 | 2022-03-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4382A (zh) * | 2002-12-04 | 2004-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
JP2005145203A (ja) * | 2003-11-13 | 2005-06-09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CN101016063A (zh) * | 2006-02-10 | 2007-08-15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JP2009227024A (ja) * | 2008-03-21 | 2009-10-08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グラブレール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8068Y2 (ja) * | 1987-08-06 | 1995-08-3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オ−トバイ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H0187978U (zh) * | 1987-12-03 | 1989-06-09 | ||
JP3547067B2 (ja) * | 1997-02-27 | 2004-07-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リヤフェンダとリヤカウルの取付構造 |
JP3901563B2 (ja) * | 2002-04-11 | 2007-04-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シートロック装置及びグラブレ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
-
2009
- 2009-11-10 JP JP2009257134A patent/JP53152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1-04 AR ARP100104097 patent/AR078915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1-05 BR BRPI1004696-8A patent/BRPI1004696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1-08 CN CN 201010543585 patent/CN1020501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4382A (zh) * | 2002-12-04 | 2004-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
JP2005145203A (ja) * | 2003-11-13 | 2005-06-09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CN101016063A (zh) * | 2006-02-10 | 2007-08-15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JP2009227024A (ja) * | 2008-03-21 | 2009-10-08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グラブレール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15214B2 (ja) | 2013-10-16 |
BRPI1004696B1 (pt) | 2019-06-04 |
CN102050176B (zh) | 2013-07-03 |
JP2011102064A (ja) | 2011-05-26 |
AR078915A1 (es) | 2011-12-14 |
BRPI1004696A2 (pt) | 2013-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53303U (zh) | 跨骑式车辆的侧罩结构 | |
JP2019119292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 |
CN101423078B (zh) | 车辆的乘车检测结构 | |
US7798511B2 (en) | Steering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 |
EP2743160B1 (en) | Rear structure of 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 |
CN182745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 |
JP2013248980A (ja) | 鞍乗型車両 | |
EP2591962B1 (en) | Motorcycle with ABS | |
CN102050176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 |
JP539621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 |
CN102582730B (zh) | 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 | |
CN101990378B (zh) | 电子产品安装装置 | |
CN204871320U (zh) |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 |
CN107709146A (zh) | 摩托车内后挡泥板结构 | |
CN102001388A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02139727B (zh)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
JP677342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090120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护罩结构 | |
JP4144219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後輪懸架装置 | |
JP5706964B2 (ja) | 鞍乗り型自動二輪車 | |
JP2012183898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090122C (zh) | 两轮摩托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 | |
CN1067014A (zh) |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 | |
CN105501335A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EP2679477B1 (en) | Motorcy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