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4382A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4382A
CN1504382A CNA200310115467A CN200310115467A CN1504382A CN 1504382 A CN1504382 A CN 1504382A CN A200310115467 A CNA200310115467 A CN A200310115467A CN 200310115467 A CN200310115467 A CN 200310115467A CN 1504382 A CN1504382 A CN 1504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gage rack
sidepiece handle
handle
mentioned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5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7156C (zh
Inventor
水田里佳
下地智丈
南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71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1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7/00Luggage carriers
    • B62J7/02Luggage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on cycles
    • B62J7/04Luggage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on cycles arranged above or behind the rear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如果将行李架15与扶手杆16一体形成,则不容易更换,因而最好是容易更换的,同时也容易安装的。另外,在设置行李架15和扶手杆16时,希望外观好。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这些要求。在形成于收容箱10的上端的侧部把手14上连接行李架15的前端,将它们一齐固定到车身侧。而且,在行李架15上安装分别形成的扶手杆16。由于通过这些安装使侧部把手14位于扶手杆16的前方,因而支起支架时平衡性良好。另外,由于还将扶手杆16安装在行李架15的车身安装部附近,因而提高了安装刚性。

Description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特别涉及设置于座位后方的行李架以及扶手杆的有利的安装结构。此外,本申请中,前后、左右是以车身的前进方向为基准的。
背景技术
将行李架的前部向前方延伸形成侧部把手,并通过向行李架的上方突出扶手杆,使行李架、侧部把手以及扶手杆形成一体(专利文献1)。
另外,也有将扶手杆相对于行李架单独形成,可以自由拆卸的结构(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实公平4-45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80362号公报图6、图10
发明内容
如上述专利文献1,若将行李架、侧部把手以及扶手杆一体形成,因大型化而增加重量,并且使形状变得复杂。另外,对于组装性而言,也有待改进。此外也有更换一部分部件的期望。
如果如专利文献2,分别形成,则虽然解决了专利文献1的问题点,但由于在支起支架时要抓住扶手杆,要抓住比后轮车轴更靠后方的部分,所以为了平稳地支起支架,有必要将该把手部更靠前方设置。并且,最好使行李架与扶手杆的安装部分具有统一感,以提高外观的美感。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这些要求。
为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是一种在座位下方设置收容箱,并在座位下方设置行李架的两轮摩托车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箱朝着上方开口,同时,在车身后部侧面上设置有把后侧上端部朝外侧方折回,并朝下方延伸的侧部把手,将上述行李架的前端部插入该侧部把手的后端部内侧,与上述侧部把手的内侧重叠,同时,与上述行李架的侧部把手不重叠的外观部和侧部把手的后端部连接成一个表面。
权利要求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行李架与收容箱一起固定在车身框架上。
权利要求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部把手用作在支起支架时的把手部。
权利要求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箱带有前方的收容部和后方的罩部,在该罩部的侧方设置着上述侧部把手。
权利要求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李架的与侧部把手的连接部附近安装有扶手杆,这三个构件的连接部形成一个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1,由于将行李架前部与侧部把手的内侧重叠安装在车身上,同时,使形成行李架的后部侧的外观部与侧部把手的连接部形成一个表面,因而能够获得具有统一感的外观,提高了外观的美感。另外,由于行李架的前方设置侧部把手,因而能够在车身侧面上比行李架更靠前方设置侧部把手。而且,由于将行李架与侧部把手分别制成单体,因此能够单独更换行李架。
根据权利要求2,由于行李架与收容箱固定在一起,因而能够同时削减部件数目和安装工序数。
根据权利要求3,由于侧部把手可以用作在支起支架时的把手部,在支起支架时能够抓住比行李架更靠前方的侧部把手,因而平衡性很好。
根据权利要求4,由于从设在收容箱后部的部朝着侧方突出设置侧部把手,因而能够容易地将侧部把手设置在车身后部侧。
根据权利要求5,由于将扶手杆安装在行李架的与侧部把手的连接部的附近,扶手杆与行李架单独形成,从而可以单独更换扶手杆及行李架,同时,还提高了扶手杆的安装刚性。另外,由于让这三个构件的连接部形成一个表曲面,因而能够获得具有统一感的外观,提高了外观的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踏板式小型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两轮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收容箱10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侧部把手、行李架、扶手杆的安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安装图。
图7是表示行李架15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行李架15的俯视图。
图9是行李架15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车身安装用的紧固结构的斜视图。
图11是车身安装用的紧固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沿图1的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5的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5的14-14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收容箱,11:座位,12:燃料箱,14:侧部把手,15:行李架,16:扶手杆,26:连接线,27:连接线,28: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踏板式小型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在这些图中,前轮1通过前叉2支撑在设置于车体框架3前端的前管4上,通过车把5可自由操纵方向。
车体框架3的中间带有用于形成低垫式地板6的鞍座,在其后方重新变高的框架后部3a的下方可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撑着摆动式动力组件7,在其后端部上支撑着后轮8。在摆动式动力组件7与框架后部3a之间连接着减震器组件9。
朝上方开口的收容箱10被支撑在框架后部3a上。收容箱10具有可以收容头盔等的大容积,其上方通过座位11开闭。座位11作成能够前后乘坐两个人的长度,座位11的后部下方支撑着燃料箱12等辅助机具类物品,其由座位11与收容箱10一起从上方覆盖住。
包括收容箱10、座位11的车身侧面形成燃料箱12的下方,并由后罩13覆盖,燃料箱12的后部与后罩13的上部的交界处设置着侧部把手14,在支起支架车身时可以用手握住它。
该侧部把手14的形成位置相当于座位11的后方和燃料箱12的侧方,是比主支架19的轴支承点更靠后方并比后轮车轴稍高的位置。
从该侧部把手14朝着后方,沿斜上方向延伸出行李架15。行李架15是载物品的货架,它由具有规定强度的金属或者树脂等适当的材料通过铸造等公知的方法形成。而在行李架15的前部上,与侧部把手14的连接部附近位置安装着从侧面看斜着向上并向后方突出的扶手杆16的下端。
扶手杆16主要用于让同乘的人在行驶中握住以保持稳定的姿势,由橡胶、人造橡胶或者适当的树脂等制成,为了使握感良好,最好至少将其表面做成柔软的。其形状如图2所示,在车身左右方向形成大致拱形,其左右两端部连接在行李架15上。
图1中的符号17是覆盖前管4的前方的前罩,18是覆盖其后方侧的护腿板,19是主支架。
图3示出了收容箱10的俯视形状,前半侧的储物部20与后部的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一体形成,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上面形成有与座位11的间隙相临的孔,以及开闭它用的盖子22,在其侧方一体形成有侧部把手14。这些均由比较有刚性的适当的树脂材料等制成。
侧部把手14具有断面大致呈倒U字形的沟状部分的外侧部分(参照图12),从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部向车体外侧方伸出,形成比较有刚性的露到外面的部分。
另外,在形成侧部把手14的后端部内侧的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端部左右形成有一对车身安装用的孔23。在储物部20的前端设置有连接燃料箱12的前端的铰链24。C是车身中心线。
图4是为表示侧部把手14、行李架15以及扶手杆16的安装状态的从斜后方看座位后部附近的斜视图,图5是其侧视图,图6是安装图,图7是表示在扶手杆安装之前的状态下行李架15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行李架15的俯视图,图9是行李架15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车身安装用的紧固结构的斜视图,图11是这种紧固结构的说明图,图12是沿图1的12-12线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5的13-13线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5的14-14线的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侧部把手14、行李架15以及扶手杆16连接成从侧面看大致呈Y字形。更严格地说,扶手杆16通过设置于其下端部的连接罩25从外观上连接到侧部把手14及行李架15上。
若设各自的连接线为26-28,则这三条线从侧面看大致呈Y字形。此外,侧部把手14、行李架15以及扶手杆16均具有向外侧方突出的棱线14a、15a及16a,它们互相连接在一个表面。另外,如图12-14所示,每个连接部都在一个表面上,从而可获得外观上的整体感。
如图5所示,框架后部3a的后端部附近设置有朝上方直立的突起30,在形成其后方的后端上设置朝斜上方突出的突起31。在突起30的上端通过焊接等设置着朝着车身内侧大致水平地突出的支柱32,作为收容箱的后部的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和行李架15在这里以后述的方式紧固在一起。
在行李架1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通过螺栓34固定从突起31朝斜上方延伸的支柱33的上端部。此外,座位11的侧部被设置于燃料箱12的突起30附近部分的支柱35支承。
如图6的详细描述,扶手杆16在行李架15的前端部上面侧向上方突出形成的突起36处,从下方插入螺栓37,通过紧固到埋入扶手杆16的下端的螺母38而固定为一体。
突起36的后方在扶手杆16的下部与行李架15之间形成有间隙39(参照图9),该间隙39以及突起36的侧面用连接罩25盖住,从而形成良好的外观。连接罩25,如图6所示,由合成树脂等适当材料形成为环状,套在突起36的周围。其上端与扶手杆16的下端连接成一个表面,下部被切割成同作为连接对方,的侧部把手14及行李架15连接成一个表面的形状。另外,如图14所示,连接罩25的下部与在行李架15的侧面中比棱线15a靠上的部分重叠。
由此,围住扶手杆16的下端部与行李架15之间,从外观上看不出突起36及间隙39,同时,连接罩25本身也成了外观构件,与相邻的相对侧构件连接成形成一个表面,使扶手杆16的下部与行李架15形成如同连续的外观。
此外,连接罩25并不限于如本实施例的环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及结构,例如可由将上述环状分成左右各一半的一对分割片来构成,可从突起36的左右安装,由覆盖突起36的前后及外侧面侧的单个的片来构成也是可以的。
如图8、9所示,行李架15在其前端部左右一体地设置安装肘部40,在其上面形成有突起36,同时,一体地形成有朝着前端内侧向车身宽度方向中央侧突出的支柱41,在其顶端侧形成有螺栓插孔42。被左右的安装肘部40夹住的部分的前端形成沿着座位11的后端带有间隔的连接缘44。
另外,安装肘部40的前端外侧形成阶梯状的凹部43,在此与侧部把手14的后端部侧面14b重叠。此外侧部把手14的后端部上面14c形成朝上方突出的弯曲面(参照图6、图7)。符号45是与支柱33的上端重叠的,形成有固定螺栓34的螺母的突起。
如图6及图7所示,将行李架15的安装肘部40与座位11一并固定到支柱32上,并将扶手杆16安装到行李架15的突起36上,然后将行李架15与扶手杆16的连接部用连接罩覆盖住,这样便完成了行李架15与扶手杆16的安装。这时,行李架15把安装肘部40向侧部把手14的后端部内侧插入,通过把侧部把手14的后端部侧面14b与凹部43的外侧相重叠,决定使支柱41的螺栓插孔42同孔23的下方重叠的位置。
如图7及图10所示,设置在行李架15上的左右的支柱41分别位于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端部下方,其螺栓插孔42与在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端部左右所设的孔23相重叠,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一致,同时,这些均可以重叠在支柱32上,并一起固定起来。此外,图10是将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端部左侧的孔23部分切开,从斜上方看的斜视图。
图11是说明该固定在一起的结构的图,支柱32位于支柱41的下方,焊接在其顶端部上的螺母46在上下方向与螺栓插孔42以及孔23相一致,从上方用螺栓47将三个构件一次一起固定。支柱32设置有一对,其具有与支柱41大致相同的形状,分别从框架后部的左右向车身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延伸。
图12表示侧部把手14的剖面结构,侧部把手14从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侧部朝上方突出弯曲,外侧方向斜下方朝外侧扩展延伸,形成大致倒U字状的剖面。但是,外侧方形成朝下方的延伸远比内侧长的结构,在该外侧方的内侧形成比较大的凹部空间48。
该凹部空间48形成为,在利用主支架19支起支架时,可通过将手伸入该空间握住侧部把手14的下端部。此外,在凹部空间48内伸入有后罩13的上端部,通过其侧面凹入车身内侧,使凹部空间48扩大。
图13示出了沿着侧部把手14和行李架15的各棱线14a及15a的剖面上的连接状态,由于各棱线14a及15a夹着连接线27形成沿连续曲面50的曲面,因而侧部把手14与行李架15的连接部相互形成一个表面。
图14表示扶手杆16与行李架15的连接状态的剖面,示出了在沿着各棱线14a及15a的剖面上的连接状态,由于扶手杆16的侧面下部和连接罩25以及行李架15的侧面上部的各表面沿着夹着连接线27连续的共同平面51,所以形成一个表面。此外,在图中省略的侧部把手14与扶手杆16之间也通过连接罩25,并夹着连续线27形成一个表面。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如图4、5所示,若在车身侧安装行李架15,并将扶手杆16安装到行李架15上,则其连接线26、27、28连接成从侧面看大致形成Y字形,并且三个构件处在同一个表面上。因而,从外观上能够使这三个构件成为一体,成为优良的设计。
另外,由于在座位11的下方可将行李架15直接安装到车身侧,因而提高了安装刚性。再加上,由于座位11和行李架15可以固定在一起,因而能够削减部件数目和安装工序数。而且,在因局部的破损而要更换一部分,或者把扶手杆16用作靠背,或者把行李架15做得更大等需要更换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行李架15、扶手杆16分别进行更换,因而非常经济。
另外,由于将把手14设置在行李架15的前方位置,在支起主支架19立着停车时,可在平衡良好的位置上抓住车身,可容易地支起支架。但是,在不支起支架时也可以用作把手部,在这种情况下,因在移动车身时一般可在比后轮8更靠车身前方位置的车身侧面握住把手部,因而操作性良好。并且,由于将扶手杆16安装在行李架15的车身侧安装位置附近,因而还提高了扶手杆16的安装刚性。
而且,由于把行李架15和设置在收容箱10上的辅助机具类物品罩21的后端部一齐固定到车身框架3的后部框架3a上,因而能够削减部件数目和安装工序数。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有各种变形或者应用,例如收容箱并不一定要具有辅助机具类物品罩。在这种情况下,从收容箱的收容部的上端开口缘部向侧方突出设置侧部把手也是可以的。另外也不一定是两个人乘用的车辆,一个人乘用的车辆也是可以的,而且,并不一定需要扶手杆。在省略扶手杆16的情况下,在座位上代替把手设置安全带也是可以的。另外在一个人乘用的车辆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安全带本身。

Claims (5)

1.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在座位的下方设置收容箱,并在座位的下方设置行李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容箱朝着上方开口,同时,在车身后部侧面上设置有从其后侧上端部朝外侧方折回、朝下方延伸的侧部把手,
把上述行李架的前端部朝着该侧部把手的后端部内侧插入,与上述侧部把手的内侧重叠,同时,与上述行李架的侧部把手不重叠的外观部和侧部把手的后端部连接成一个表面。
2.如权利要求1的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行李架与收容箱一起固定在车身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1的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部把手成为支起支架时的握手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箱具有前方的收容部和后方的罩部,该罩部的侧方设置着上述侧部把手。
5.如权利要求1的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行李架的与侧部把手的连接部附近安装有扶手杆,这三个构件的连接部形成一个表面。
CNB2003101154672A 2002-12-04 2003-11-26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1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2253/2002 2002-12-04
JP2002352253A JP4238291B2 (ja) 2002-12-04 2002-12-04 自動2輪車の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4382A true CN1504382A (zh) 2004-06-16
CN1317156C CN1317156C (zh) 2007-05-23

Family

ID=3275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54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156C (zh) 2002-12-04 2003-11-26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238291B2 (zh)
CN (1) CN1317156C (zh)
MY (1) MY131855A (zh)
TW (1) TWI23219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364C (zh) * 2004-11-22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CN100447036C (zh) * 2005-03-31 2008-12-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CN102050176A (zh) * 2009-11-10 2011-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1670868B (zh) * 2009-09-28 2011-08-03 重庆新源模具有限公司 高档摩托车尾框及其精密、复杂注塑模具
CN10868875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步式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5290B2 (ja) * 2005-03-02 2010-07-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JP4502863B2 (ja) * 2005-03-31 2010-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ES2352989B1 (es) * 2007-12-28 2012-01-02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ctura de compartimento portaobjetos para motocicleta.
JP5005591B2 (ja) * 2008-03-21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グラブレール構造
CN101559796B (zh) * 2008-04-16 2010-12-0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头盔防盗装置
JP5225778B2 (ja) * 2008-07-31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ブレール取付部構造
JP5835690B2 (ja) * 2011-09-29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3136345A (ja) * 2011-12-28 2013-07-1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911173B2 (ja) 2012-05-31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872447B2 (ja) * 2012-12-13 2016-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JP6129693B2 (ja) * 2013-09-03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5993Y2 (zh) * 1987-10-16 1992-10-28
CN2065173U (zh) * 1990-04-06 1990-11-07 潘健生 摩托车后护器
JPH08318886A (ja) * 1995-05-24 1996-12-03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
JP3549085B2 (ja) * 1997-12-24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キャリア装置
DE19841747A1 (de) * 1998-09-11 2000-03-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Motorradverkleidung
JP4108287B2 (ja) * 2001-03-28 2008-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ピリオンステップホルダ構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364C (zh) * 2004-11-22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CN100447036C (zh) * 2005-03-31 2008-12-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CN101670868B (zh) * 2009-09-28 2011-08-03 重庆新源模具有限公司 高档摩托车尾框及其精密、复杂注塑模具
CN102050176A (zh) * 2009-11-10 2011-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2050176B (zh) * 2009-11-10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868875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步式车辆
CN108688754B (zh) * 2017-03-31 2021-07-0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步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31855A (en) 2007-09-28
TWI232190B (en) 2005-05-11
JP2004182108A (ja) 2004-07-02
JP4238291B2 (ja) 2009-03-18
TW200415060A (en) 2004-08-16
CN1317156C (zh)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227132C (zh)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CN1603146A (zh) 车辆横向稳定杆装置安装结构
CN1895959A (zh) 电动自行车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229254C (zh)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CN1079756C (zh) 前罩安装构造
CN1120104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架
CN1498810A (zh)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
CN1196616C (zh) 摩托车的燃油箱支承结构
CN102372056B (zh) 自动二轮车
CN1174889C (zh) 机动二轮车的踏板构造
US20060289215A1 (en) Rear fender and rear carrier bar
CN1990333A (zh) 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
CN1273345C (zh)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282581C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903647A (zh) 低地板式车辆
CN1292953C (zh) 鞍乘型车辆的头盔收纳构造
CN1706705A (zh) 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
CN1090119C (zh) 小型两轮摩托车
CN1030902C (zh) 水型摩托车的动力机组悬挂装置
CN105501335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0339268C (zh) 车辆的载货台结构
CN1196622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