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3460A -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3460A
CN102033460A CN201010502139.8A CN201010502139A CN102033460A CN 102033460 A CN102033460 A CN 102033460A CN 201010502139 A CN201010502139 A CN 201010502139A CN 102033460 A CN102033460 A CN 102033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discharge product
opposite directions
electro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2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3460B (zh
Inventor
植地正树
直井宏夫
井野利昭
高野克也
西村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33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3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3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5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harging apparatus, e.g. cleaning devices, ozone removing devices G03G15/0225, G03G15/0291 takes preced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带电装置(5)包括:带电部(51)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带电部(51)具备:具有屏蔽开口部(511a)的屏蔽壳体(511)、放电电极(512)、以及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旋转轴(513)。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具有吸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层(521),并设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带电部(51)可绕旋转轴(513)的轴线从屏蔽开口部(511a)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经过屏蔽开口部(511a)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进行位移。

Description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装置和具备该带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使担载静电潜像的像担载体即感光体均匀带电的带电部,使用电晕放电方式的带电装置。这种电晕放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具备:具有与感光体相向的开口部的屏蔽壳体、以及放电面为线状、锯齿状或针状且被架设在屏蔽壳体内部的放电电极。带电装置是通过对放电电极施加高电压产生电晕放电,使感光体均匀带电的所谓电晕管(COROTRON),或是通过在放电电极和感光体之间设置栅格电极(grid electrode),对该栅电极施加所期望的电压来使感光体均匀带电的所谓SCOROTRON。
在电晕放电方式的带电装置中,会生成氮氧化物(NOx)等放电生成物。具体地说,通过随着从带电装置放出的电子放电生成的能量,存在于大气中的氮分子(N2)分解为氮原子(N),其与氧分子(O2)结合来生成氮氧化物(二氧化氮:NO2)。
当这样生成氮氧化物时,氮氧化物作为铵盐(硝酸铵)附着在感光体上,成为造成异常图像的原因。特别是,使用有机感光体(OPC)作为感光体时,由于氮氧化物而容易产生空白(void)或图像缺失(imagedeletion)等图像缺陷。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点,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公开有使包括沸石的刷辊从上方侧抵接感光体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公开有使包括沸石的板状部件从上方侧与感光体相向配置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刷辊和板状部件中所包括的沸石,具有吸附氮氧化物或硝酸铵等的性质,因此能够一边用刷辊刮擦感光体表面上附着的硝酸铵一边进行除去吸附,并用板状部件吸附除去感光体附近的空气中悬浮的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因此,能够抑制因感光体上附着的硝酸铵、感光体附近的空气中悬浮的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但是,在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沸石的刷辊一边刮擦感光体上附着的硝酸铵一边进行吸附除去,由此存在感光体的表面上产生伤痕的忧虑,从而由该伤痕导致产生图像缺陷。另外,在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沸石的板状部件配置在感光体的上方侧,所以无法除去沿感光体的表面在下方侧流动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在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不能充分防止因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图像缺陷的产生。进一步地,当放电电极被架设在屏蔽壳体内部的结构的带电装置的情况下,在放电动作之后的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滞留有高浓度的放电生成物,但在特开2003-122187号公报中却未公开能够在不降低带电性能的情况下除去被滞留在该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放电生成物的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在不使带电性能降低的情况下充分除去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氮酸化物等的放电生成物,并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图像缺陷的产生。
本发明是,一种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电部,使被设置成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感光体的表面带电;
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设置在感光体的竖直方向下方侧,具有由吸附剂构成的吸附层,该吸附层对在带电部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进行吸附,
所述带电部具备:
屏蔽壳体(shield case),具有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具有面对与所述长度轴线垂直的一个方向开口的屏蔽开口部;
放电电极,在所述屏蔽壳体内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平行设置(stretchout);以及
旋转轴,被设置成能绕与所述长度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并固定所述屏蔽壳体,
所述旋转轴能经过(遍及)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根据本发明,带电装置包括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部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带电部包括具有屏蔽开口部的屏蔽壳体、设置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的放电电极以及固定屏蔽壳体的旋转轴。而且,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具有吸附在带电部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的由吸附剂构成的吸附层,并设置在感光体的竖直方向下方一侧。
一氧化氮(NO)的分子量为30.0g/mol,二氧化氮(NO2)的分子量为46.0g/mol,而空气的分子量为28.9g/mol,因此由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构成的氮氧化物等的放电生成物重于空气。从而,在带电部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沿着感光体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
对此,在有关本发明的带电装置中,由于具有吸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层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设置在感光体的竖直方向下方一侧,所以能够高效地吸附除去悬浮在感光体附近的空气中、沿着感光体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的放电生成物。由此,带电装置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的图像缺陷的产生。
另外,在放电电极设置在屏蔽壳体内部的结构的带电装置中,在由放电电极的放电动作之后的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滞留有高浓度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在有关本发明的带电装置中,固定屏蔽壳体的旋转轴被设计成能经过屏蔽开口部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屏蔽开口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在带电装置中,当带电部进行位移使得屏蔽开口部与感光体相向时,能够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当带电部进行位移使得屏蔽开口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时,能够高效地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带电装置能够在不使带电性能降低的情况下吸附除去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并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的图像缺陷的产生。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带电部和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对所述感光体在竖直方向下方以此顺序排列配置,
所述带电部通过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旋转180°,从而所述屏蔽壳体的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经过(遍及)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位移。
根据本发明,带电部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对感光体在竖直方向下方以此顺序排列配置。而且,带电部被构成为通过绕旋转轴的轴线旋转180°,从而屏蔽壳体的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经过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位移。在这样构成的带电装置中,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被配置在感光体的竖直方向下方,因此,能够提高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吸附除去悬浮在感光体附近的空气中、沿着感光体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的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带电装置还包括:排气部,使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中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的气流产生,
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沿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并形成为框体状(case shape),并构成为具有:沿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而开口的吸附开口部、以及在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两端部中开口并使排气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气流通过开口部,在面对吸附开口部的底面形成有所述吸附层,
所述旋转轴能经过(遍及)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所述吸附开口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根据本发明,带电装置还包括:排气部,使从感光体的旋转轴线中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的气流产生。此外,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沿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并形成为框体状,并构成为具有:沿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而开口的吸附开口部、以及在与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两端部中开口并使排气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气流通过开口部,在面对吸附开口部的底面形成有吸附层。而且,固定屏蔽壳体的旋转轴被设计成能经过屏蔽开口部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屏蔽开口部与放电生成物吸着除去部的吸附开口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在这样构成的带电装置中,排气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中的气流通过开口部,因此沿着感光体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进入到以框体状形成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被所述气流引导,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底面上所形成的吸附层接触。由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此外,即便是当带电部进行位移使得屏蔽开口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吸附开口部相向,排气部所产生的气流也会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中的气流通过开口部,所以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被所述气流引导,与形成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底面上的吸附层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吸附除去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构成所述吸附层的所述吸附剂为沸石(zeolite)。
根据本发明,构成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吸附层的吸附剂优选为沸石。沸石为对放电生成物的吸附性能优越的材料,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吸附层的厚度为40-100μm。
根据本发明,吸附层的厚度优选为40-100μm。因此,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能力被长期维持。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带电装置还包括:旋转控制部,对所述带电部中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旋转驱动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旋转控制部包括:
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表示使感光体的旋转驱动动作停止的指示的感光体停止信号,
经过时间计测部,对所述带电部被旋转驱动且所述屏蔽壳体的所述屏蔽开口部维持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measure),
旋转驱动控制部,在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感光体停止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带电装置还包括对带电部的旋转驱动动作进行控制旋转控制部。旋转控制部包括停止信号接收部和经过时间计测部以及旋转驱动控制部。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表示停止感光体的旋转驱动动作的指示的感光体停止信号。经过时间计测部对带电部被旋转驱动、屏蔽开口部维持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而且,旋转驱动控制部在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时,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由此,带电装置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高效地吸附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此外,当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的第一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由此,带电装置能够以顺利地进行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动作的方式进行准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湿度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所述带电部附近的湿度的湿度数据,
所述旋转驱动控制部在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湿度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湿度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在判断为湿度数据是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当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湿度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带电部的附近的湿度的湿度数据。而且,旋转驱动控制部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阈值时,判断湿度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湿度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而且,在判断为湿度数据是规定值以下时,当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带电部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根据带电部附近的湿度条件而变动,并随着湿度的降低而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增多。对此,当带电部的附近的湿度为规定的湿度以下时,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因此,在带电部附近的湿度为规定值以下时,能够延长屏蔽开口部维持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之后的经过时间,从而即便是湿度为规定值以下且大量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充分地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感光体被旋转驱动的感光体驱动时间的驱动时间数据,
所述旋转驱动控制部在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驱动时间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判断为驱动时间数据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当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感光体被旋转驱动的感光体驱动时间的驱动时间数据。而且,所述旋转驱动控制部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阈值时,判断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驱动时间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上。而且,在判断为驱动时间数据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当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感光体被旋转驱动而带电的时间越长,即感光体驱动时间越长,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越多。对此,当感光体驱动时间为规定值以上时,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控制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因此,在感光体驱动时间为规定值以上时,能够延长屏蔽开口部从维持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开始的经过时间,从而即便是感光体驱动时间为规定值以上且大量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充分地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体: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曝光部,对处在带电状态的感光体的表面照射基于图像信息的信号光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转印部,使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以及定影部,使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具备所述带电装置,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的图像缺陷的产生,并能够长期形成高品位的图像。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通过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将会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带电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A和图B是表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配置位置和带电部的旋转驱动动作的关系的图。
图6A~图6D是说明带电部的位移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带电装置动作的流程的第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带电装置动作的流程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带电装置动作的流程的第三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另外,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根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或通过原稿读取所得到的图像数据,对记录介质即记录用纸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的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110和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
装置主体110包括:曝光单元1、4个图像形成部P、包括中间转印带61的中间转印单元6、定影单元7、内部供纸单元81、手动供纸单元82、以及排纸单元91。在装置主体110的上部,设有用于载放原稿的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载放台92,而在原稿载放台92的上侧安装有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在原稿载放台92上自动搬送原稿。而且,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被构成为在箭头M方向上可自由转动,通过开放原稿载放台92的上方能够手动放置原稿。
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与黑色(K)、以及对彩色图像进行色分解而得到的减法混色的3原色即青绿色(C)、深红色(M)和黄色(Y)的4种颜色的各色调对应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部P中形成图像。4个图像形成部P在中间转印带61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上被配置成一列。
4个图像形成部P分别为相同的结构,具有显影单元2、感光体3、清洁单元4和有关本发明的带电装置5。感光体3为图像担载体,在其周围配置有显影单元2、清洁单元4和带电装置5。而且,在4个图像形成部P的各显影单元2中,收容有黄色(Y)、深红色(M)、青绿色(C)、黑色(K)的各颜色调色剂。
感光体3呈现圆筒状的鼓(drum)形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围绕轴线被旋转驱动。感光体3具有圆筒状的导电性基体和设置在导电性基体表面上的感光层。
关于带电装置5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其以面对感光体3、沿感光体3的轴线方向从感光体3的表面具有间隙地隔离的方式配置。带电装置5是充电器型装置,使感光体3的表面以规定的电位均一带电。
曝光单元1是具备激光射出部和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曝光单元1的结构包括:激光射出部,射出根据从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或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而被调制的激光;多面反射镜,使从激光射出部射出的激光在主扫描方向上偏转;会聚透镜,使通过多面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上偏转的激光会聚以在感光体3表面成像;以及反射镜,用于反射通过会聚透镜会聚的激光。从激光射出部射出的激光通过多面反射镜被偏转,进一步通过会聚透镜会聚,通过反射镜反射,从而照射到以规定的电位和极性带电的感光体3的表面上,在感光体3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另外,作为曝光单元1,除了所述激光扫描单元(LSU)之外,也可以使用将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以阵列状排列的写入装置(例如,写入头(head))。
显影单元2以与感光体3相向且压接的方式设置,向形成于感光体3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供给显影剂即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像化。
清洁单元4对显影/图像转印后的感光体3表面上所残留的调色剂进行除去和回收。
中间转印单元6配置在感光体3的上方,包括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一次转印辊64、和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
中间转印带61是架设在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和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之间并形成环状移动路径的无端状带部件,其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在夹持该中间转印带61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上,配置有一次转印辊64。中间转印带61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为一次转印位置。
为了将感光体3表面上所担载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一次转印辊64中通过恒压控制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在感光体3上形成的各色调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上,在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但是,当只有黄色、深红色、青绿色和黑色色调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被输入时,在4个图像形成部P的各感光体3中只有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色调对应的一部分中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像。例如,在形成单色图像时,只有在与黑色的色调对应的感光体3中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只转印黑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辊64通过用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乙烯丙烯共聚型橡胶、发泡尿烷等)包覆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为坯料的轴的表面而构成,通过导电性的弹性材向中间转印带61均一地施加高电压。
通过一次转印辊64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61的旋转而搬送到与二次转印辊10的相向位置即二次转印位置。
在形成图像时,二次转印辊10以规定的夹压压接到内周面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的圆周面接触的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当从内部供纸单元81或手动供纸单元82供纸的记录用纸通过二次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61之间时,在二次转印辊10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由此,从中间转印带61的外周面对记录用纸的表面转印调色剂像。另外,为了在二次转印位置恒定地得到所述夹压,二次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的任一方辊的构成材料为由金属等构成的硬质材料,而另一方的辊的构成材料为由弹性橡胶或发泡性树脂等构成的软质材料。
为了防止在下一工序中产生混色,从感光体3的一部分或全部附着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中未转印到记录用纸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被除去/回收。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中,具备抵接中间转印带61来除去调色剂的清洁刀片。
定影单元7具有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导入定影单元7中,经通过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来被加热和加压。由此,调色剂像牢固地定影到记录用纸的表面。另外,在定影单元7中,对加热辊71以接触的方式设置从外部加热加热辊71的外部定影带73,基于通过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数据,进行控制使得加热辊71成为规定的定影温度。调色剂像定影了的记录用纸通过搬送辊12b被排出至排纸单元91上。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有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用纸搬送路S,用于使收容在内部供纸单元81和手动供纸单元82中的记录用纸经由二次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61之间和定影单元7并送至排纸单元91。在用纸搬送路S的附近,配置有取纸(pickup)辊11a、11b、多个搬送辊12a~12d、以及搓纸辊13。
搬送辊12a~12d是用于促进/辅助记录用纸的搬送的小型辊,沿着用纸搬送路S设有多个。拾取辊11a配备在内部供纸单元81的端部附近,将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地从内部供纸单元81拾取后供给到用纸搬送路S。另外,拾取辊11b配备在手动供纸单元82的端部附近,将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地从手动供纸单元82拾取后供给到用纸搬送路S。
搓纸辊13用于暂且保持正搬送于用纸搬送路S中的记录用纸。而且,搓纸辊13具有以使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和记录用纸的前端配合的定时、将记录用纸搬送到二次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61之间的功能。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从内部供纸单元81和手动供纸单元82搬送的记录用纸,通过用纸搬送路S的搬送辊12a被搬送至搓纸辊13,再由搓纸辊13以规定的定时搬送至二次转印辊10,在通过二次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61之间时转印调色剂像。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通过定影单元7,调色剂像因热而被溶化/固接,经搬送辊12b被排出到排纸单元91上。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记录用纸的两面形成图像的两面印字的场合,当结束单面印字而通过定影单元7的记录用纸其后端被搬送辊12b把持时,通过搬送辊12b的逆旋转将记录用纸导入搬送辊12c、12d。被导入搬送辊12c、12d的记录用纸,通过搓纸辊13、二次转印辊10和定影单元7,进行背面的印字,向排纸单元91排出。
另外,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装置控制部21、存储部22、运算部23。装置控制部21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形成动作。
在存储部22中,可存储:经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上表面的操作面板(显示部24、输入部25)的印刷指令;来自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的各部分的各种传感器等的感测结果;从外部设备经由USB/LAN26输入的图像信息;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的各单元动作的各种设定值和数据表格;以及用于执行各种控制的程序等。存储部22可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存储器,例如,可举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等。在外部设备中,能够实现图像信息的形成或取得,并且可使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可电连接的电气/电子设备,例如,可举出计算机、数字照相机等。
运算部23取出存储部22中所存储的各种数据(印刷指令、感测结果、图像信息等)和用于实施各种控制的程序,并进行各种感测和/或判定。装置控制部21根据运算部23中的各种判定结果、运算结果等向相应单元发送控制信号,进行动作控制。
装置控制部21和运算部23例如是通过包括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等实现的处理电路。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例如包括扫描仪和打印机以及外围设备的复合机,包括: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部27;将所读取的原稿图像变换成适当的电信号而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部28;使用调色剂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显像化,在记录用纸形成图像的前述图像形成部P;以及用于控制后处理装置即修整器或分类器等外围设备的外围设备控制部29。
(带电装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即带电装置5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表示带电部51的结构的立体图。带电装置5是使感光体3的表面以规定的电位均一带电的装置,包括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的带电部51、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排气部53、以及带电控制部54构成。
带电部51的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尖锐状突起部512b的板状的放电电极512;保持放电电极512的保持部件515;收容放电电极512和保持部件515的屏蔽壳体511;调整感光体3表面的带电电位的栅格电极514;以及旋转轴513。带电部51是通过向放电电极512施加电压引起电晕放电并使感光体3表面带电,并且,通过向栅格电极514施加规定的栅格电压使感光体3表面的带电状态均一化,使感光体3的表面以规定的电位和极性带电的部分。该带电部51面对感光体3,并沿着感光体3的轴方向配置。
放电电极512是在屏蔽壳体511内沿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平行设置的部件,通过施加几kV的电压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电电极512是薄板状部件,其结构包括:在感光体3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512a、以及从平板部512a的宽度方向(与感光体3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面向宽度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尖锐状突起部512b。作为构成放电电极512的材料,只要通过电压的施加可产生电晕放电并且可形成尖锐状突起部512b,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举出不锈钢、铝、镍、铜、铁等。其中,优选为不锈钢。
保持放电电极512的保持部件515是与放电电极512同样在感光体3的轴线方向上延伸、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为逆T字状的部件,例如是树脂制。放电电极512在其延伸方向(长度轴线)的两端部付近,在保持部件515的突出部分的一侧面通过螺钉部件516螺钉锁紧。
栅格电极514以嵌入屏蔽壳体511的屏蔽开口部511a的方式设置在放电电极512和感光体3之间。栅格电极514由与放电电极512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形成为具有多个贯通孔的板状。而且,在栅格电极514,经由切换开关连接有具有高电压用变压器(TH)的高电压电源(输出电压:-650V)和具有低电压用变压器(TL)的低电压电源(输出电压:-250V)。而且,通过切换开关的动作,施加高电压和低电压互相交替出现的栅格电压,栅格电极514调整感光体3表面的带电状态的偏差,使带电电位均一化。
屏蔽壳体511沿着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延伸,具有面对与所述长度轴线垂直的一个方向而开口的屏蔽开口部511a。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壳体511例如为不锈钢制造,是其外观形状为长方体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面对感光体3的一方面(上表面)具有屏蔽开口部511a的框体状部件。屏蔽壳体511在与放电电极512同一方向上延伸,在底面装接有保持部件515。而且,带电部51使感光体3表面带电的带电动作中,屏蔽壳体511的屏蔽开口部511a与感光体3相隔规定的间隙而相向。
旋转轴513被设置成可绕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并固定屏蔽壳体511。也就是说,旋转轴513固定在与屏蔽壳体511中的屏蔽开口部511a相向的底板的外表面而设置,相对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延伸。而且,旋转轴513能够经过(遍及)屏蔽开口部511a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和屏蔽开口部511a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进行旋转。
如以上所述构成的带电部51被设置成,能以可使屏蔽壳体51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经过与后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进行位移的方式,绕旋转轴513的轴线进行旋转。
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设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侧,具有由吸附剂构成的吸附层521,该吸附层521用于吸附在带电部51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
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只要具有吸附层521,则其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沿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框体状。在以框体状形成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上表面,形成沿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延伸并开口的吸附开口部522,在与上面相向的底面形成有吸附层521。而且,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中的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两端部,形成有作为后述排气部53所产生的气流通过的开口的气流通过开口部523。进一步地,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中,在从上表面连续到底面的侧面,形成有随着从吸附开口部522的边缘部朝向底面而向外方侧倾斜的倾斜面524。
吸附层521是由吸附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的吸附剂构成的层。作为构成吸附层521的所述吸附剂,可举出沸石、硅铝土类吸附剂、硅胶、氧化铝凝胶、活性氧化铝等,但优选为沸石。
沸石是对于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的吸附性能优越的材料,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效率。沸石具有TO4四面体(T=Si,Al)共有顶点的氧(O)原子的三维网络的结构,是包括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可解吸的沸石水和可交换的阳离子的铝硅酸盐质(aluminosilicate)的结晶材料,结晶中具有微小的细孔。
另外,作为将由沸石构成的吸附层521形成在以框体状形成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底面的方法,可举出如下两种方法。在第一方法中,采用硅石/氧化铝凝胶与四丙基铵(tetrapropylammonium)盐的混合水溶液,在高pH区域100~200℃的水热条件下析出结晶,由此能够形成吸附层521。在第二方法中,采用三甘醇(TEG)中分散了沸石粒子的糊状分散液,可通过涂敷法来形成吸附层521。
另外,由沸石构成的吸附层521的厚度的优选范围,根据以下的评价结果而设定。
<空白图像缺陷的评价>
制作吸附层的膜厚不同的10种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并将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搭载到图像形成装置。对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动作,在25℃温度、5%湿度的环境条件下,1个月内执行了3000张。
然后,进一步地对50张记录用纸执行图像形成动作并放置1小时,接着使用执行图像形成动作之后所得到的记录用纸,对中间色调图像的感光体周长间距的空白图像缺陷的产生状态进行目视评价。评价基准为如下。
◎:不产生空白图像缺陷。
○:虽然产生条状的空白图像缺陷,但其宽度为10mm以下。
△:产生条状的空白图像缺陷,其宽度超过10mm且为20mm以下。
×:产生条状的空白图像缺陷,其该宽度超过20mm。
<图像缺失图像缺陷的评价>
制作吸附层的膜厚不同的10种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并将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搭载到图像形成装置。对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动作,在35℃温度、85%湿度的环境条件下,1个月内执行了3000张。
然后,进一步地对50张记录用纸执行图像形成动作并放置1小时,接着使用执行图像形成动作之后所得到的记录用纸,对文字图像中的文字产生模糊(blur)的状态进行目视评价,作为对图像缺失图像缺陷的评价。评价基准为如下。
◎:文字图像中的文字未产生模糊。
○:文字图像中的文字产生稍微模糊。
△:虽然文字图像中的文字产生显著的模糊,但能够充分识别文字。
×:文字产生模糊达到不能识别文字的状态。
<评价结果>
在表1中表示分别搭载了吸附层膜厚不同的10种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空白图像缺陷和图像缺失图像缺陷的评价结果。
【表1】
Figure BSA00000296475500161
从表1可知,具备形成由沸石构成的吸附层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通过吸附层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因此能够抑制产生空白或图像缺失等图像缺陷。
根据表1的评价结果,由沸石构成的吸附层521的厚度优选为40~100μm,更优选为50~100μm。由此,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能力可长期维持。而且,吸附层521的厚度越大,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能力越长期维持,但考虑到成本优选为100μm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还包括排气部53。排气部53用于产生在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中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F流动的气流。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部53是通过旋转来产生气流的排气扇。
在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带电部51、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和排气部53构成的带电装置5中,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设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一侧。
一氧化氮(NO)的分子量为30.0g/mol、二氧化氮(NO2)的分子量为46.0g/mol、而空气的分子量为28.9g/mol,因此由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构成的氮氧化物等放电生成物重于空气。因此,在带电部51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沿着感光体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中,具有吸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层521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设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一侧,所以能够高效地吸附除去悬浮在感光体3附近的空气中且沿着感光体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另外,在放电电极512设置在屏蔽壳体511内部的结构的带电装置5中,在放电电极512的放电动作之后的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滞留有高浓度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中,带电部51被设置得能够绕旋转轴513的轴线旋转,使得屏蔽壳体511的屏蔽开口部511a能够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经过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进行位移。
在带电装置5中,当带电部51进行位移使得蔽开口部511a与感光体3相向时,能够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而当带电部51进行位移使得屏蔽开口部511a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时,能够高效地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在不降低带电性能的情况下吸附并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从而能够防止因放电生成物所导致的空白或图像缺失等的图像缺陷的产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还包括排气部53,使得产生从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中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气流。而且,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沿感光体3的旋转轴线延伸而形成框体状。在这样构成的带电装置5中,排气部53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中的气流通过开口部523,因此沿着感光体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并进入到以框体状形成的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被上述气流所引导,与形成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底面的吸附层521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另外,即使当带电部51进行位移使得屏蔽开口部511a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相向时,排气部53所产生的气流也会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中的气流通过开口部523,因此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被上述气流所引导,与形成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底面的吸附层521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图5A和图5B是表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配置位置和带电部51的旋转驱动动作的关系的图。
如图5A所示,在带电装置5中,带电部51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优选为相对感光体3以该顺序排列并配置在竖直方向下方。在这样构成的带电装置5中,带电部51通过绕旋转轴513的轴线旋转180°,从而屏蔽壳体51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经过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进行位移。在这种带电装置5中,由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配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所以能够提高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悬浮在感光体3附近的空气中并沿着感光体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的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的效率。
另外,带电装置5也可以将带电部51配置在感光体3的竖直方向下方,并将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旋转至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为止时的旋转角度θ设定在90°<θ<270°的范围。例如,当带电部51的所述旋转角度θ设定在135°时,如图5B所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的开口面相对竖直方向不平行,形成具有45°的倾斜度的面。由此,带电装置5能够防止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悬浮在感光体3附近的空气中并沿着感光体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下方流动的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的效率的降低。
图6A~图6D是说明带电部51的位移动作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中,带电部51为绕旋转轴513的轴线旋转驱动的结构,因此必需确保带电部51的旋转空间,使得带电部51能够在不与感光体3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旋转。
在确保带电部51的旋转空间时,存在带电部51和感光体3之间的间隙、带电部51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之间的间隙变得过大的忧虑。若带电部51和感光体3之间的间隙变得过大,则存在带电部51对感光体3的带电性能下降的忧虑;若带电部51和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之间的间隙变得过大,则存在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都52对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除去效率下降的忧虑。
因此,如图6A~图6D所示,也可以将带电部51构成为执行组合了旋转驱动动作和平行移动动作的位移动作。在带电部51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时,如图6A所示,带电部51与感光体3相向配置,使得带电部51和感光体3之间的间隙成为得到所期望的带电性能的间隙。接着,当结束带电部51的带电动作,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吸附除去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时,首先,如图6B所示,带电部51在竖直方向下方平行移动,从而确保带电部51的旋转空间。接着,如图6C所示,带电部51以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的方式,绕旋转轴513的轴线进行旋转驱动。而且,如图6D所示,带电部51沿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接近的方向平行移动,直至屏蔽开口部511a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开口部522接触。由此,带电装置5能够在不降低带电性能的情况下充分除去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
当结束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吸附除去屏蔽壳体511内的放电生成物的动作时,带电部51在竖直方向上方平行移动,从而确保带电部51的旋转空间。接着,带电部51以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的方式,绕旋转轴513的轴线进行旋转驱动。然后,带电都51沿着接近于感光体3的方向平行移动,直至带电部51和感光体3之间的间隙成为得到所期望的带电性能的间隙为止。
返回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5包括带电控制部54。带电控制部54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备的装置控制部21被控制,包括旋转控制部541和排气控制部542。排气控制部542通过带电控制部54被控制,对排气驱动部531所导致的排气部53的排气动作进行控制。
旋转控制部541通过带电控制部54被控制,对带电部51中绕旋转轴513的轴线的旋转驱动动作进行控制。旋转控制部541包括: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湿度数据接收部541d以及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
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基于来自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湿度数据接收部541d以及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的信息,对带电部51的旋转驱动动作进行控制。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从装置控制部21接收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面板的输入部25输入切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的指令而生成的信号,即表示停止感光体3的旋转驱动动作的指示的感光体停止信号。
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对带电部51通过旋转驱动部517旋转驱动、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湿度数据接收部541d从装置控制部21接收由设置在带电部51附近的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数据。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从装置控制部21接收表示感光体3被旋转驱动的感光体驱动时间的驱动时间数据。作为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所接收的驱动时间数据,例如为以百分率表示从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接收到感光体停止信号时开始回溯15分钟时间中感光体3被旋转驱动的时间比例的数据。
图7表示带电装置5动作的流程的第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1中,带电装置5在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此时,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持续进行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
接着,在步骤s2中,响应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形成动作被停止的待机状态,带电装置5停止对感光体3的带电动作而成为待机状态。
接着,在步骤s3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是否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在判断为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进入到步骤s4,在判断为未接收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返回至步骤s2,持续待机状态。
在步骤s4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由此,带电装置5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高效地吸附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
接着,在步骤s5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开始对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然后在步骤s6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阈值(例如,300秒)。在判断为经过时间达到了第一阈值时进入到步骤s7,在判断为经过时间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重复步骤s6。
在步骤s7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由此,带电装置5能够以能顺利地进行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动作的方式进行准备。
接着,在步骤s8中,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停止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然后在步骤s9中,带电控制部54将表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完成吸附除去动作的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发送给装置控制部21。接收了该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的装置控制部21完全切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
图8是表示带电装置5的动作流程的第二例的流程图。在带电部51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根据带电部51附近的湿度条件而变动,并随着湿度的降低而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增多。因此,优选为根据带电部51附近的湿度条件,来控制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除去动作。
在步骤a1中,带电装置5以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此时,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持续进行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
接着,在步骤a2中,响应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被停止而处于待机状态,带电装置5停止对感光体3的带电动作而成为待机状态。
接着,在步骤a3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是否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在判断为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进入到步骤a4,而在判断为未接收到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返回至步骤a2,持续待机状态。
在步骤a4中,湿度数据接收部541d接收湿度数据。然后在步骤a5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高效地吸附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
接着,在步骤a6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开始对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然后在步骤a7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阈值(例如,300秒)。在判断为经过时间达到第一阈值时进入到步骤a8,而在判断为经过时间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重复步骤a7。
在步骤a8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湿度数据接收部541d所接收的湿度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例如,10%)以下。在判断湿度数据为规定值以下时进入到步骤a9,而在判断湿度数据为超过规定值时进入到步骤a10。
在步骤a9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在步骤a8中判断湿度数据为规定值以下时,判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阈值(例如,500秒)。在判断为经过时间达到第二阈值时进入到步骤a10,而在判断为经过时间未达到第二阈值时重复步骤a9。
在步骤a10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以顺利地进行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动作的方式进行准备。
这里,带电部51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根据带电部51附近的湿度条件而变动,并随着湿度的降低而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增多。对此,在表示带电部51附近的湿度的湿度数据为规定值以下时,当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控制带电部51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因此,当湿度数据为规定值以下时,能够延长屏蔽开口部511a从维持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开始的经过时间,从而即便是湿度数据为规定值以下且大量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充分地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
接着,在步骤a11中,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停止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然后在步骤a12中,带电控制部54将表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完成吸附除去动作的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发送给装置控制部21。接收了该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的装置控制部21完全切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
图9是表示带电装置5的动作流程的第三例的流程图。感光体3被旋转驱动而使感光体3带电的时间越长,即感光体驱动时间越长,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越多。因此,优选为根据感光体驱动时间,来控制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的放电生成物的吸附除去动作。
在步骤b1中,带电装置5以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状态下,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此时,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持续进行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
接着,在步骤b2中,响应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被停止而处于待机状态,带电装置5停止对感光体3的带电动作而成为待机状态。
接着,在步骤b3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是否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在判断为停止信号接收部541b接收了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进入到步骤b4,而在判断为未接收到感光体停止信号时返回至步骤b2,持续待机状态。
在步骤b4中,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接收驱动时间数据。然后在步骤b5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高效地吸附除去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放电生成物。
接着,在步骤b6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开始对从屏蔽开口部511a维持在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开始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然后在步骤b7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阈值(例如,300秒)。在判断为经过时间达到第一阈值时进入到步骤b8,而在判断为经过时间未达到第一阈值时重复步骤b7。
在步骤b8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判断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541e所接收的驱动时间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例如,50%)以上。在判断驱动时间数据为规定值以上时进入到步骤b9,而在判断驱动时间数据为小于规定值时进入到步骤b10。
在步骤b9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在步骤b8中判断驱动时间数据为规定值以上时,判断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阈值(例如,500秒)。在判断为经过时间达到第二阈值时进入到步骤b10,而在判断为经过时间未达到第二阈值时重复步骤b9。
在步骤b10中,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旋转驱动带电部51,使得带电部51的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吸附开口部52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因此,带电装置5能够以顺利地进行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动作的方式进行准备。
这里,感光体3被旋转驱动而使带电的时间越长,即感光体驱动时间越长,放电生成物的产生量越多。对此,在驱动时间数据为规定值以上时,当经过时间计测部541c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时,旋转驱动控制部541a控制带电部51的旋转驱动,使得屏蔽开口部511a从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3相向的位置。因此,当驱动时间数据为规定值以上时,能够延长屏蔽开口部511a从维持在与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相向的位置开始的经过时间,从而即便是驱动时间数据为规定值以上且大量放电生成物被滞留在屏蔽壳体511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充分地吸附除去放电生成物。
接着,在步骤b11中,排气控制部542控制排气驱动部531,使排气部53停止产生气流的排气动作。然后在步骤b12中,带电控制部54将表示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52完成吸附除去动作的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发送给装置控制部21。接收了该吸附除去动作完成信号的装置控制部21完全切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其他各种形态。因此,前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不过是例示而已,本发明的范围由专利权利要求书来表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限制。而且,属于专利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电部,使被设置成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感光体的表面带电;
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设置在感光体的竖直方向下方侧,具有由吸附剂构成的吸附层,该吸附层对在带电部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时所产生的放电生成物进行吸附,
所述带电部具备:
屏蔽壳体,具有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具有面对与所述长度轴线垂直的一个方向开口的屏蔽开口部;
放电电极,在所述屏蔽壳体内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平行设置;以及
旋转轴,被设置成能绕与所述长度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并固定所述屏蔽壳体,
所述旋转轴能经过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电部和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对所述感光体在竖直方向下方以此顺序排列配置,
所述带电部通过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旋转180°,从而所述屏蔽壳体的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经过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排气部,使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中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的气流产生,
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沿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并形成为框体状,并构成为具有:沿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延伸而开口的吸附开口部、以及在与所述感光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长度轴线两端部中开口并使排气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气流通过开口部,在面对吸附开口部的底面形成有所述吸附层,
所述旋转轴能经过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感光体相向的位置和所述屏蔽开口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的所述吸附开口部相向的位置地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吸附层的所述吸附剂是沸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厚度为4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旋转控制部,对所述带电部中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旋转驱动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旋转控制部包括:
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表示使感光体的旋转驱动动作停止的指示的感光体停止信号,
经过时间计测部,对所述带电部被旋转驱动且所述屏蔽壳体的所述屏蔽开口部维持在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
旋转驱动控制部,在停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感光体停止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在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湿度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所述带电部附近的湿度的湿度数据,
所述旋转驱动控制部在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湿度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湿度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在判断为湿度数据是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当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控制部还包括: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感光体被旋转驱动的感光体驱动时间的驱动时间数据,
所述旋转驱动控制部在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驱动时间数据接收部所接收的驱动时间数据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判断为驱动时间数据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当所述经过时间计测部所计测的经过时间达到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规定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带电部的旋转驱动,使得所述屏蔽开口部从与所述放电生成物吸附除去部相向的位置位移至与感光体相向的位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体:
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
曝光部,对处在带电状态的感光体的表面照射基于图像信息的信号光来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对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部,使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以及
定影部,使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像定影。
CN2010105021398A 2009-10-01 2010-09-30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3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0007 2009-10-01
JP2009230007A JP4871984B2 (ja) 2009-10-01 2009-10-01 帯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3460A true CN102033460A (zh) 2011-04-27
CN102033460B CN102033460B (zh) 2013-11-27

Family

ID=43823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21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3460B (zh) 2009-10-01 2010-09-30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9747B2 (zh)
JP (1) JP4871984B2 (zh)
CN (1) CN1020334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412A (zh) * 2017-01-17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2004B2 (ja) * 2009-10-28 2014-0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除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484111B2 (ja) * 2019-09-18 2024-05-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像担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2187A (ja) * 2001-10-18 2003-04-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7333A (zh) * 2002-09-25 2004-05-19 夏普株式会社 异物除去机构、异物除去方法、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496852A (zh) * 2002-09-26 2004-05-19 佳能株式会社 吸附带、具有吸附带的成像装置、及吸附带的制造方法
JP2007072212A (ja) * 2005-09-07 2007-03-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01382754A (zh) * 2006-09-05 2009-03-11 施乐公司 充电设备涂层
JP2009069300A (ja) * 2007-09-11 2009-04-0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5172A (ja) 1988-10-14 1990-04-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93866A (ja) * 1990-08-06 1992-03-26 Ricoh Co Ltd コロナ放電器
JPH0962161A (ja) * 1995-08-24 1997-03-07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019816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ita Ind Co Ltd 画像出力機器
JP2001142312A (ja) * 1999-11-15 2001-05-25 Minolta Co Ltd 転写装置および該転写装置を含む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0338A (ja) * 2000-04-04 2001-10-19 Canon Inc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214986A (ja) * 2001-01-23 2002-07-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43894A (ja) * 2001-08-02 2003-02-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74227B2 (ja) * 2004-07-30 2010-06-0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スコロトロン帯電器の清掃構造
JP4411181B2 (ja) * 2004-10-22 2010-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1244A (ja) * 2006-02-13 2007-09-20 Sharp Corp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帯電方法
JP5092474B2 (ja) * 2007-03-16 2012-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放電器、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96229B2 (ja) * 2007-12-10 2013-05-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コロナ帯電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2187A (ja) * 2001-10-18 2003-04-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7333A (zh) * 2002-09-25 2004-05-19 夏普株式会社 异物除去机构、异物除去方法、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496852A (zh) * 2002-09-26 2004-05-19 佳能株式会社 吸附带、具有吸附带的成像装置、及吸附带的制造方法
JP2007072212A (ja) * 2005-09-07 2007-03-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01382754A (zh) * 2006-09-05 2009-03-11 施乐公司 充电设备涂层
JP2009069300A (ja) * 2007-09-11 2009-04-0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412A (zh) * 2017-01-17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8327412B (zh) * 2017-01-17 202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3460B (zh) 2013-11-27
US8369747B2 (en) 2013-02-05
JP4871984B2 (ja) 2012-02-08
JP2011076013A (ja) 2011-04-14
US20110081161A1 (en)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6655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картридж, систем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запоминающая среда для картриджа
CN100541342C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粉回收方法
JP4037189B2 (ja) 電子写真方式のクリーナレス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EP1403744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opting image bearing member cleaner-less system
JP20031569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30473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lectrically charged paper dust removing brush
JP2003316121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9524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60B (zh)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643834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36066B2 (ja) 帯電装置及び帯電部材の軸受
JP37689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325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398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0301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47133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4782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988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200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17347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41574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83239A (ja) 表示装置
JP2003248364A (ja)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8314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1915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