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0062A - 电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0062A
CN102030062A CN2010105039828A CN201010503982A CN102030062A CN 102030062 A CN102030062 A CN 102030062A CN 2010105039828 A CN2010105039828 A CN 2010105039828A CN 201010503982 A CN201010503982 A CN 201010503982A CN 102030062 A CN102030062 A CN 102030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vehicle seat
frame section
pair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39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山统邦
矢崎真人
寺田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0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3/0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62J43/1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for propulsion
    • B62J43/1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for propulsion on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3/0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62J43/2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10)包括具有后部框架(18)的车身框架(12)。后部框架(18)包括第一框架部(42a、42b)、在比充电器(74)靠下方的位置上与第一框架部(42a、42b)连接并且在充电器(74)的下方向后方延伸的第二框架部(44a、44b)、连接第二框架部(44a、44b)并支撑充电器(74)的充电器支撑部(46)、以及支撑车座(98)的第一车座支撑部(48)和第二车座支撑部(50)。蓄电池(68)设置在第一框架部(42a、42b)之间,并且蓄电池(68)被配置为从侧面看时与第一框架部和第二框架部的连接部P1(P2)重叠。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充电器支撑部(46)的前方,第二车座支撑部(50)连接第二框架部(44a、44b)。

Description

电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二轮车,特别涉及具有蓄电池和充电器的电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这种现有技术被例如WO2004/069638公开。
WO2004/069638公开的电动二轮车包括左右一对下管和与左右一对下管连接的左右一对后部框架。并且,确保倾斜角并考虑被水浸泡的可能性而在左右一对后部框架之间配置蓄电池,在一对后部框架上以下垂的方式安装有支架(bracket),并在该支架上配置有充电器。
在该电动二轮车中,由于路面凹凸等缘故会产生振动,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的大小取决于从下管和后部框架之间的连接部开始经由后部框架和支架到达充电器为止的长度。在WO2004/069638中,由于从下管和后部框架之间的连接部开始经由后部框架和支架到达充电器为止的长度长,因此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大,对于充电器来说不是优选的。
发明内容
基于这样的原因,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的电动二轮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二轮车,包括:车身框架,具有后部框架;车座,被后部框架支撑,用于乘坐人员乘坐;脚踏板,比车座的一部分配置在前方且下方,并被车身框架支撑;后臂,其前端部与车身框架连接;电动马达,设置在后臂上;后轮,被支撑在后臂的后端部,并且被电动马达驱动;蓄电池,向电动马达供应电力;以及充电器,配置在车座的下方且后轮的上方,用于对蓄电池充电;后部框架包括:左右一对第一框架部,在脚踏板的后方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左右一对第二框架部,在比充电器靠下方的位置上与一对第一框架部连接,并且在充电器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充电器支撑部,设置在第二框架部上,并且支撑充电器;第一车座支撑部,支撑车座的前部;以及第二车座支撑部,比第一车座支撑部位于后方,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并且支撑车座,蓄电池设置在一对第一框架部之间,并且蓄电池被配置为从电动二轮车的侧面看时与第一框架部和第二框架部的连接部重叠,第二车座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充电器支撑部的前方。
在该发明中,第一框架部比现有技术形成得短,以使第一框架部和第二框架部的连接部比充电器位于下方并且从侧面看时与蓄电池重叠。另外,第二框架部比现有技术形成得短,以使在充电器的下方向后方延伸。由此,能够使从车身框架中的后部框架的连接部(端部)至充电器的部件(路径)的长度比现有技术明显地短。因此,能够减轻从该连接部通过后部框架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另外,通过利用第二车座支撑部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能够坚固地支撑一对第二框架部,由此也能够减轻对充电器的振动。并且,例如当第二车座支撑部与第二框架部的后端连接时,第二框架部的振动显然变大。特别是,由于乘坐人员的体重被施加到第二车座支撑部,因此不良影响大。在该发明中,通过第二车座支撑部以第二车座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充电器支撑部的前方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能够避免负荷集中到第二框架部的后端的情况。由此,可以抑制第二框架部的振动,减轻对充电器的振动。如上所述,通过缩短后部框架、坚固地支撑一对第二框架部并且设计第二车座支撑部的安装位置等的多个结构特征,可以减轻对充电器的振动。
优选的是:第二车座支撑部以横跨充电器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通过第二车座支撑部以横跨充电器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第二车座支撑部不会妨碍充电器的配置,能够将充电器配置在前方。其结果是,支撑充电器的充电器支撑部也能够位于前方,能够缩短设置有充电器支撑部的第二框架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从车身框架中的后部框架的连接部至充电器的部件(路径)的长度,能够进一步减轻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
另外,优选的是:第二车座支撑部包括:与一对第二框架部连接的一对下部、以及位于一对下部和车座之间并且与一对下部连接的一对上部,各上部具有比与该上部连接的下部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当电动二轮车具有与充电器连接的充电线时,通过将充电线配置在第二车座支撑部的上部的外侧,能够使充电线不会凌乱并顺利进行收纳。
并且,优选的是:充电器的前端比蓄电池的后端位于前方。当以充电器的前端比蓄电池的后端位于前方的方式配置充电器时,与此对应地充电器的后端也靠前。因此,能够缩短保持充电器的第二框架部,能够进一步抑制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第一车座支撑部和第二车座支撑部的连接部。如果第一车座支撑部和第二车座支撑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则能够进一步坚固地支撑第二车座支撑部,进而能够进一步坚固地支撑第二框架部,能够进一步抑制传递到充电器的振动。
另外,优选的是:还包括与充电器连接并且被收纳在车座和充电器之间的充电线。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得充电线的收纳空间大,即使是长的充电线也能够容易地收纳,并且能够提高充电作业中的乘坐人员的便利性。另外,能够以小的曲率收纳充电线,也能够提高充电线本身的耐用性。
并且,优选的是:蓄电池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充电器的前端比蓄电池的上端位于下方,并且充电器以向前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充电器和车座之间的充电线的大的收纳空间。
本发明的上述的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示出后部框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的充电器支撑部及其周边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后部框架、蓄电池、以及充电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后部框架、蓄电池、充电器、以及车座的一个例子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示出安装在充电器支撑部上的充电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3的A-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示出充电器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收纳了充电线的电线收纳盘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收纳了充电线的电线收纳盘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电线收纳盘、后部上盖、以及后部下盖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设置在后部下盖上的散热口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设置在后部下盖上的散热口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示出蓄电池的蓄电池主体和服务插销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电线收纳盘和插销盖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取下插销盖的状态下的电线收纳盘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取下了插销盖的状态下的电线收纳盘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取下了插销盖的状态下的电线收纳盘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取下了插销盖和服务插销的状态下的电线收纳盘以及蓄电池主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左右、前后、上下表示以乘坐人员朝向车把24乘坐在电动二轮车10的车座98上的状态为基准的左右、前后、上下。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10具有车身框架12。车身框架12包括:头管14、从头管14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前部框架16、以及与前部框架16的后部连接并向后上方倾斜立起的后部框架18。
在头管14内可自由转动地插入有转向轴20。转向轴20的上端安装有车把支撑部22,在车把支撑部22上固定有车把24。转向轴20的下端安装有前叉26,前叉26的下端可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前轮28。头管14的前方设有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用于将来自蓄电池68(后述)的输出电压转换成用于提供给辅机的低电压(这里是将48V转换成12V)。
前部框架16包括左右一对下管16a、16b(参照图2)。一对下管16a、16b分别大致形成为向后下方倾斜延伸之后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V字形状。一对下管16a、16b的弯曲部分附近安装有一对脚踏板32。一对下管16a、16b的后端部分别设有支架17a、17b,支架17a、17b上经由枢轴17c安装有后臂34的前端部,后臂34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在后臂34的后端部34a中例如内置有轴隙式电动马达36。电动马达36与后轮38连接并且旋转驱动后轮38。在后臂34中内置有驱动单元40。驱动单元40与电动马达36电连接并且控制电动马达36的旋转驱动。
参照图2,后部框架18包括:左右一对第一框架部42a、42b、左右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充电器支撑部46、第一车座支撑部48、第二车座支撑部50、悬架安装部52。
一对第一框架部42a、42b分别在脚踏板32的后方与一对下管16a、16b连接,并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从一对第一框架部42a、42b开始延伸,并且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框架部42a、42b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通过弯曲一根框架来形成并且在整体上看时是大致的V字形状,弯曲部的中心部相当于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的连接部P1。同样地,第一框架部42b和第二框架部44b通过弯曲一根框架来形成并且在整体上看时是大致的V字形状,弯曲部的中心部相当于第一框架部42b和第二框架部44b的连接部P2。
还参照图3,充电器支撑部46被形成为板状,并将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直线状地连接。充电器支撑部46包括:将第二框架部44a、44b的后端部相互连接的板状的连接部54、以及安装在连接部54上的绝缘板56。连接部54和绝缘板56通过多个(在这里为3个)例如螺栓等固定部件58来连接。
参照图2和图4,第二车座支撑部50比第一车座支撑部48位于后方,以横跨安装在充电器支撑部46的充电器74(后述)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并且支撑车座98。第二车座支撑部50包括:位于充电器支撑部46的前部附近并且从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的大致中央部立设的一对下部60a、60b、与一对下部60a、60b连接的一对上部62a、62b、以及将一对上部62a、62b连接并且支撑车座98的板状的连接部62c。一对下部60a、60b和一对上部62a、62b通过螺栓63连接。一对上部62a、62b被设置成越靠上方相互之间的间隔越小,一对上部62a、62b和连接部62c在整体上看时被形成为π字状。
第一车座支撑部48包括:在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前方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并且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俯视时呈大致U字状的管65、以及设置在管65的前端部并且支撑车座98的前部的连接部100(后述)。管65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连接部64a、64b与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下部60a、60b连接。另外,管65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管66a、66b连接在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的连接部P1附近以及第一框架部42b和第二框架部44b的连接部P2附近。悬架安装部52安装在左侧的第一框架部42a的上端部(连接部P1)附近。
参照图4和图5,如上所述的后部框架18的一对第一框架部42a、42b之间设有向电动马达36和DC-DC转换器30提供电力的蓄电池68。在一对第一框架部42a、42b之间,在从第一框架部42a、42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稍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蓄电池固定架70,在第一车座支撑部48的前端部朝向后方安装有按压部72。蓄电池68被蓄电池固定架70保持,并且蓄电池68的上表面被按压部72按压。由此,从侧面看时蓄电池68被配置为与第一框架部42a(42b)和第二框架部44a(44b)的连接部P1(P2)重叠。另外,蓄电池68以前方上部的角部C1位于后方上部的角部C2的上方的方式向后方倾斜配置。并且,蓄电池68包括例如锂离子电池等多个电池单元68a。各电池单元68a被配置为其轴线68b指向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在该情况下,与各电池单元68a的轴线68b指向前后方向的情况相比,即使增加蓄电池容量也能够抑制车长过大。
蓄电池68的后方设有BMC(蓄电池、管理、控制)69。BMC69与驱动单元40、蓄电池68以及充电器74电连接。
参照图6和图7,充电器支撑部46的绝缘板56上安装有用于对蓄电池68充电的充电器74。充电器74以穿过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方式配置。充电器74的底面上形成有例如大致角柱形状的多个(在这里是3个)突起部76,各个突起部76和绝缘板56通过例如螺栓等固定部件78连接。这样一来,充电器74配置在车座98的下方并且后轮38的上方,并且以充电器74的前端F位于蓄电池68的后端(角部C2)之前的方式配置充电器74(参照图5)。另外,从侧面看时,充电器74比第二框架部44a、44b配置在上方。换言之,第一框架部42a、42b形成得短,并且将连接部P1、P2的距地面的高度设定得比充电器74位于下方并且比现有技术低,以便能够将充电器74配置在第二框架部44a、44b的上方。并且,充电器74的前端F比蓄电池68的上端(角部C1)位于下方并且充电器74被配置为向前方倾斜(参照图5)。
参照图8,充电器74包括例如铝制的上面开口的壳体80,并且在壳体80的侧面形成有散热用的多个散热片81。壳体80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例如由树脂构成的盖子82。在壳体80中容纳有IC基板84。IC基板84上安装有以与壳体80的内壁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散热板86,并且以与散热板86接触的方式安装有晶体管88。晶体管88通过施压部件90被向散热板86施压。另外,在IC基板84上安装有线圈92和变压器94等。并且,在壳体80内以覆盖IC基板84的程度覆盖有灌封剂96。
如上所述,通过以覆盖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的IC基板84的程度填充灌封剂96,能够减少灌封剂96的使用量,并且能够使充电器74轻量化,并且减轻后部框架18的振动的影响。
另外,通过将散热板86设置在壳体80的内壁,能够与后部下盖112a的散热口114(后述)一起提高散热性。并且,通过将作为散热部件的晶体管88通过施压部件90向散热板86施压,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参照图1、图5以及图13,车座98包括:车座主体98a、设置在车座主体98a的下表面的多个突部98b、以及设置在车座主体98a的后端部的盖子98c。参照图4和图5,第一车座支撑部48的前端部经由连接部100与车座主体98a的下表面前端部附近连接,车座98能够以连接部100为支点开闭(摆动)。当车座98被关闭时多个突部98b的平面状的下表面与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连接部62c的上表面接触,车座98的位置被限制。返回图1,悬架安装部52和摆臂34通过悬架102连接。
并且,参照图5、图9以及图10,在第一车座支撑部48、第二车座支撑部50、以及充电器74之上配置电线收纳盘104。
电线收纳盘104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盘主体104a。盘主体104a的顶端部形成有以越靠顶端越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104b,倾斜部104b的两侧形成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嵌合部104c、104d。嵌合部104c、104d的截面被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以使管65的两侧嵌入。嵌合部104c的附近形成有用于引出与充电器74连接的充电线106的贯穿孔104e,嵌合部104c、104d之间形成有为了与充电线106配合而稍微弯曲的配合部104f。盘主体104a的后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部104g。突部104g包括前臂104h、左右的侧壁104i、104j、后壁104k、以及顶板104l。突部104g在被前壁104h和左右的侧壁104i、104j包围的位置形成有插入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一对上部62a、62b的贯穿孔104m。当对贯穿孔104m插入了一对上部62a、62b时,连接部62c从贯穿孔104m露出。另外,前壁104h的前方立设有爪状的卡定部104n。前壁104h和卡定部104n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能够卡定充电线106的插销106a。并且,盘主体104a的后半部上形成有大致半椭圆形状的外壁104o。
在这样的电线收纳盘104上收纳充电线106,由此充电线106被收纳在车座98和充电器74之间。当收纳时,充电线106以通过外壁104o和突部104g之间的方式卷绕在突部104g的侧壁104i、后壁104k、侧壁104j以及配合部104f,并且插销106a通过突部104g的前壁104h和卡定部104n而被卡定。另外,电线收纳盘104的附近设有握持部107。
参照图1,头管14的前部以覆盖DC-DC转换器30的方式安装有前板108,前部框架16的附近安装有前盖110,后部框架18的附近安装有后部下盖112a和与后部下盖112a组合的后部上盖112b。
参照图11~图13,后部下盖112a中的充电器74的左右两侧面的附近分别设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5个)散热口114。各散热口114被形成为例如长孔形状。
根据如上所述的电动二轮车10,第一框架部42a(42b)比现有技术形成得短,以使第一框架部42a(42b)和第二框架部44a(44b)的连接部P1(P2)比充电器74位于下方并且从侧面看时与蓄电池74重叠。另外,第二框架部44a(44b)比现有技术形成得短,以使第二框架部44a(44b)在充电器74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因此,第一框架部42a(42b)和第二框架部44a(44b)的总长度比现有技术短。并且,充电器74被直线状地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的充电器支撑部46支撑。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比现有技术短的后部框架18并且不利用支架而利用直线状地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的充电器支撑部46,能够使从前部框架16和后部框架18的连接部X1(X2)(参照图2、图5)开始经由第一框架部42a(42b)、第二框架部44a(44b)以及充电器支撑部46而到达充电器74为止的长度、即从前部框架16和后部框架18的连接部X1(X2)至充电器74的部件(路径)的长度比现有技术明显地短。因此,能够减轻从连接部X1(X2)通过后部框架18传递到充电器74的振动。另外,通过利用第二车座支撑部50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能够坚固地支撑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由此也能够减轻对充电器74的振动。并且,通过第二车座支撑部50以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充电器支撑部46的前方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能够避免负荷集中到第二框架部44a、44b的后端的情况。由此,可以抑制第二框架部44a、44b的振动,减轻对充电器74的振动。如上所述,通过缩短后部框架18并且坚固地支撑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并且设计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安装位置等的多个结构特征,可以减轻对充电器74的振动。
通过第二车座支撑部50以横跨充电器74的方式连接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第二车座支撑部50不会妨碍充电器74的配置,能够将充电器74配置在前方。其结果是,支撑充电器74的充电器支撑部46也能够位于前方,能够缩短设置有充电器支撑部46的第二框架部44a、44b。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从前部框架16和后部框架18的连接部X1(X2)至充电器74的部件(路径)的长度,能够进一步减轻传递到充电器74的振动。
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上部62a具有比与上部62a连接的下部60a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同样地,上部62b具有比与上部62b连接的下部60b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因此,通过将充电线106配置在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上部62a、62b的外侧,能够使充电线106不会凌乱并顺利进行收纳。
由于以充电器74的前端比蓄电池68的后端位于前方的方式配置充电器74,因此与此对应地充电器74的后端也靠前。因此,能够缩短保持充电器74的第二框架部44a、44b,能够进一步抑制传递到充电器74的振动。
由于第一车座支撑部48和第二车座支撑部50通过连接部64a、64b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坚固地支撑第二车座支撑部50,进而能够进一步坚固地支撑第二框架部44a、44b,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传递到充电器74的振动。
充电线106被收纳在车座98和充电器74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得充电线106的收纳空间大,即使是长的(例如,2m左右)充电线106也能够容易地收纳,并且能够提高充电作业中的乘坐人员的便利性。另外,能够以小的曲率收纳充电线106,也能够提高充电线106本身的耐用性。
蓄电池68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并且充电器74的前端F比蓄电池68的上端(角部C1)位于下方并且充电器74以向前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确保充电器74和车座98之间的充电线106的大的收纳空间。
充电线106以通过电线收纳盘104的外壁104o和突部104g之间的方式收纳,因此抑制充电线106的凌乱并且容易进行收纳。
另外,充电线106在与设置在盘主体104a的前后的配合部104f和后壁104k配合的情况下卷绕,因此抑制充电线106的凌乱并且容易进行收纳。
并且,插销106a被突部104g的前壁104h和卡定部104n卡定,因此抑制充电线106的凌乱并且容易进行收纳。
通过将充电器74和充电线106安装在电动二轮车10上,能够利用任意的通常用的电源进行充电,能够提高便利性。
通过在充电器74和连接部54之间插入绝缘板56,能够使充电器74与第二框架部44a、44b绝缘。
另外,参照图4、图5、图14以及图19,蓄电池68包括容纳多个电池单元68a的蓄电池主体116、以及可对蓄电池主体116装卸的服务插销118。服务插销118用于可靠地在机械上切断蓄电池68的导通状态。蓄电池主体116在其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具有插销安装部120(参照图19)。通过将服务插销118安装在插销安装部120上并将服务插销118的连接导体122与蓄电池主体116的服务插座124连接,蓄电池68被导通。另一方面,通过将服务插销118从插销安装部120取下并且使服务插销118的连接导体122和蓄电池主体116的服务插座124成为非连接状态,蓄电池68被断开。
参照图16,当服务插销118安装在蓄电池主体116的插销安装部120上时,服务插销118在俯视时位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并且设置在被第一车座支撑部48从3个方向包围的位置,并且设置成从侧面看时位于充电器74的前方。
为了使对这样的服务插销118的接近变得容易,代替电线收纳盘104使用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那样的电线收纳盘126以及插销盖128。
电线收纳盘126配置在第一车座支撑部48、第二车座支撑部50、蓄电池68、以及充电器74之上。电线收纳盘126在与蓄电池68的服务插销118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贯穿孔126a。另外,电线收纳盘126包括:设置在第一车座支撑部48上的盘前部126b、设置在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盘后部126c、以及以沿着盘后部126c的方式设置的大致半椭圆形状的外壁126d。
插销盖128包括:盖主体128a、从盖主体128a的前部立设并且向横向弯曲的配合部128b、以及设置在盖主体128a上的板状部128c。插销盖128能够对电线收纳盘126进行装卸,能够堵上贯穿孔126a并配置在蓄电池68的服务插销118的上方。在安装插销盖128时,确定插销盖128的位置,以便配合部128b位于前方。
当收纳充电线130时,充电线130卷绕在盘后部126c和配合部128b上,并且插销130a被收纳在盘前部126b和盘后部126c之间。
当使用这样的电线收纳盘126以及插销盖128时,如下地接近服务插销118。
首先,在图17所示的状态,抓住插销盖128的配合部128b来提起插销盖128,取下插销盖128。于是,如图18所示,位于插销盖128之下的服务插销118露出。然后,从上方接近服务插销118,如图19所示将服务插销118从蓄电池主体116取下。
通过利用这样的电线收纳盘126和插销盖128,能够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以不让服务插销118露在外部的方式进行收纳。另一方面,服务插销118被设置在:俯视时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并且蓄电池主体116的上表面这样的容易接近的位置,仅通过将插销盖128取下就能够从上方容易地接近服务插销118。
另外,服务插销118安装在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的蓄电池主体116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因此即使是服务插销118安装在蓄电池主体116上的状态下蓄电池68也不会向上方突出,能够在蓄电池68的上方确保空间。
并且,插销安装部120位于车座98的下方。因此,即使是取下插销盖128并且将服务插销118从蓄电池主体116取下了的状态下,也能够仅通过使车座98倒下来覆盖插销安装部120,能够防止垃圾等异物从插销安装部120进入到蓄电池主体116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具有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框架部42a、42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只要至少向后方延伸即可,例如也可以具有向正后方延伸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通过弯曲一根框架来形成为整体呈近似V字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也可以通过弯折一根框架来形成。在该情况下,弯折部相当于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的连接部P1。另外,第一框架部42a和第二框架部44a也可以是不同的框架并将它们通过例如焊接等来连接。对于第一框架部42b和第二框架部44b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车座支撑部50的一对上部62a、62b被设置成越靠上方相互之间的间隔越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上部62a优选的是具有比与上部62a连接的下部60a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同样地,上部62b优选的是具有比与上部62b连接的下部60b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脚踏板32优选的是配置在车座98的一部分的前方并且下方。
充电器支撑部46也可以与一对第二框架部44a、44b中的任一个连接,具有所谓的悬臂式结构。
第二车座支撑部50优选的是被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充电器支撑部46的前方。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以及技术思想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范围只通过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动二轮车,包括:
车身框架,具有后部框架;
车座,被所述后部框架支撑,用于乘坐人员乘坐;
脚踏板,比所述车座的一部分配置在前方且下方,并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撑;
后臂,其前端部与所述车身框架连接;
电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后臂上;
后轮,被支撑在所述后臂的后端部,并且被所述电动马达驱动;
蓄电池,向所述电动马达供应电力;以及
充电器,配置在所述车座的下方且所述后轮的上方,用于对所述蓄电池充电;
所述后部框架包括:
左右一对第一框架部,在所述脚踏板的后方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左右一对第二框架部,在比所述充电器靠下方的位置上与所述一对第一框架部连接,并且在所述充电器的下方向后方延伸;
充电器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部上,并且支撑所述充电器;
第一车座支撑部,支撑所述车座的前部;以及
第二车座支撑部,比所述第一车座支撑部位于后方,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框架部,并且支撑所述车座,
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框架部之间,并且所述蓄电池被配置为从所述电动二轮车的侧面看时与所述第一框架部和所述第二框架部的连接部重叠,所述第二车座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充电器支撑部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第二车座支撑部以横跨所述充电器的方式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框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第二车座支撑部包括:与所述一对第二框架部连接的一对下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下部和所述车座之间并且与所述一对下部连接的一对上部,所述各上部具有比与该上部连接的所述下部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充电器的前端比所述蓄电池的后端位于前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电动二轮车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车座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车座支撑部的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电动二轮车还包括与所述充电器连接并且被收纳在所述车座和所述充电器之间的充电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蓄电池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所述充电器的前端比所述蓄电池的上端位于下方,并且所述充电器以向前方倾斜的方式配置。
CN2010105039828A 2009-09-30 2010-09-30 电动二轮车 Pending CN1020300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9053 2009-09-30
JP2009-229053 2009-09-30
JP2009-294090 2009-12-25
JP2009294090A JP5443152B2 (ja) 2009-09-30 2009-12-25 電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0062A true CN102030062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41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39828A Pending CN102030062A (zh) 2009-09-30 2010-09-30 电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783965A1 (zh)
JP (1) JP5443152B2 (zh)
CN (1) CN102030062A (zh)
ES (1) ES2470667T3 (zh)
TW (1) TWI4172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99A (zh) * 2015-05-29 2018-01-02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车辆用车座
CN112874680A (zh) * 2019-11-29 2021-06-01 铃木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839B (zh) * 2012-05-29 2016-03-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机车坐垫结构及其坐垫铰链
CN103507910B (zh) * 2013-10-28 2016-01-27 孙剑山 车载式电动车充电器防震散热装置
WO2019086449A1 (en) 2017-11-02 2019-05-09 Piaggio & C. S.P.A. Electric drive motorcycle
US11390350B2 (en) 2018-08-07 2022-07-1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Seat caddy for charging cable
CN112638762B (zh) * 2018-08-28 2022-06-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DE102019115466A1 (de) * 2019-06-07 2020-12-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rad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aftrades
EP4037135B1 (en) * 2019-09-27 2024-04-03 Honda Motor Co., Ltd. Charger for portable battery
JP3239499U (ja) 2019-10-31 2022-10-20 ザップ・エレクトリック・ビークルズ・リミテッド 電動バイク
CN212022872U (zh) * 2020-04-17 2020-11-27 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换电又能保护电池的智能安全车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8155A (ja) * 1993-04-09 1994-10-25 Suzuki Motor Corp 電動式スクータ型車両
CN2353645Y (zh) * 1999-01-24 1999-12-15 吴希民 电动车车架
US20030213631A1 (en) * 2002-05-16 2003-11-20 Electric Cycle Company Frames for electric motor driven cycles
WO2004069638A1 (ja) * 2003-02-07 2004-08-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電動二輪車
CN1572646A (zh) * 2003-05-30 2005-02-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座椅下方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8667A (ja) * 1993-01-26 1994-10-0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JP3347433B2 (ja) * 1993-10-19 2002-11-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充電コード収納構造
JP4454188B2 (ja) * 2001-06-25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装置
JP4274759B2 (ja) * 2002-08-16 2009-06-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JP2004187329A (ja) * 2002-10-11 2004-07-02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JP2007015641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CN101486368A (zh) * 2009-02-25 2009-07-22 无锡亿威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机动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8155A (ja) * 1993-04-09 1994-10-25 Suzuki Motor Corp 電動式スクータ型車両
CN2353645Y (zh) * 1999-01-24 1999-12-15 吴希民 电动车车架
US20030213631A1 (en) * 2002-05-16 2003-11-20 Electric Cycle Company Frames for electric motor driven cycles
WO2004069638A1 (ja) * 2003-02-07 2004-08-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電動二輪車
CN1572646A (zh) * 2003-05-30 2005-02-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座椅下方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99A (zh) * 2015-05-29 2018-01-02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车辆用车座
CN112874680A (zh) * 2019-11-29 2021-06-01 铃木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CN112874680B (zh) * 2019-11-29 2022-11-22 铃木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17219B (zh) 2013-12-01
EP2305548A3 (en) 2013-01-23
EP2305548A2 (en) 2011-04-06
EP2305548B1 (en) 2014-04-23
EP2783965A1 (en) 2014-10-01
JP2011093510A (ja) 2011-05-12
ES2470667T3 (es) 2014-06-24
TW201134720A (en) 2011-10-16
JP5443152B2 (ja)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0062A (zh) 电动二轮车
CN109606523B (zh) 小型摩托车
US9132878B2 (en) Electric motorcycle
US8789640B2 (en) Electric motorcycle
KR101482367B1 (ko) 스쿠터형 전동 차량
EP3670311B1 (en) Battery storage device for vehicle
US9085342B2 (en) Power assisted vehicle
CN103140414A (zh) 两轮电动车辆
TW201238834A (en) Electric vehicle
CN111163999B (zh) 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CN103569267B (zh) 骑乘型车辆
EP3670312A1 (en) Battery storage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247062B (zh) 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JP6880210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CN104010934A (zh) 跨乘型电动车辆
JP5764644B2 (ja) 電動二輪車
CN104010935A (zh) 跨乘型电动车辆
CN102642477B (zh) 电动车辆
US11007882B2 (en) Saddle-type electric vehicle
CN107146921B (zh) 用于延长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里程的自推进式电池冷却系统
CN105644698A (zh) 鞍骑型电动车辆
CN212386636U (zh) 电池的收纳组件及电动自行车
CN110626160A (zh) 用于车辆的非对称电池组
CN1094438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电源用电池安装结构
CN207825959U (zh) 一种移动蓄能式的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