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808B - 滑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滑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808B
CN101996808B CN2010102439320A CN201010243932A CN101996808B CN 101996808 B CN101996808 B CN 101996808B CN 2010102439320 A CN2010102439320 A CN 2010102439320A CN 201010243932 A CN201010243932 A CN 201010243932A CN 101996808 B CN101996808 B CN 101996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asing
slide switch
fa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39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808A (zh
Inventor
林真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6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开关,其不增加加工费用,能够抑制钎焊时的变形且能够实现薄型化。该开关装置具备:滑动构件(5),其沿固定方向滑动;滑动件(38),其设置于滑动构件(5),且与滑动构件(5)一起滑动;以及箱体(2),其收容滑动构件(5),且以使固定触点部(32)在滑动件(38)滑动的滑动面露出的方式保持固定触点部(32),其中,滑动面形成为在与滑动构件(5)的滑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倾斜。

Description

滑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开关,尤其涉及用于音乐播放器或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的电子设备的滑动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样的滑动开关,已知有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而形成为薄型的滑动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滑动开关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箱体内收容与操作部相连的滑块而构成。通过镶嵌成形将固定触点部埋设于箱体的底壁部,在与该底壁部对置的滑块的下表面安装有与箱体的底壁部弹性接触的可动触点构件。
并且,通过操作操作部,使滑块在箱体内滑动,根据可动触点构件与固定触点部的接触状态来切换滑动开关的ON/OFF。另外,该滑动开关的箱体通过在上下两个模具中填充熔融的合成树脂而成形,通过以底壁部分薄的方式成形,由此能够实现滑动开关整体的进一步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006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滑动开关中,由于来自可动触点构件的触点压力始终作用于薄壁的箱体的底壁部,因此可能会因钎焊时产生的回流热而导致箱体产生翘曲。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形成如下结构:在与箱体的侧壁部对置的滑块的侧面设置可动触点构件,在比底壁部壁厚的侧壁部承受可动触点构件。
然而,在实现滑动开关的薄型化的情况下,不能将可动触点构件的触点宽度取得较大。进而,由于在箱体成形时必须将固定触点部(端子)垂直地保持,因此除了上下两个模具外,还需要支承固定触点部的滑动型芯,存在加工费用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开关,该滑动开关不增加加工费用,能够抑制钎焊时的变形且能够实现薄型化。
本发明的滑动开关具备:滑动构件,其沿固定方向滑动;可动触点构件,其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且与所述滑动构件一起滑动;以及箱体,其收容所述滑动构件,且以使固定触点部在所述可动触点构件滑动的滑动面露出的方式保持固定触点部,其中,所述滑动面形成为在与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倾斜。
根据该结构,由于箱体的滑动面在与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倾斜而形成,因此在宽度方向上能够使形成有滑动面的壁部的厚度变化。因此,通过使承受来自可动触点构件的触点压力的部分形成为厚壁,能够抑制因钎焊时产生的回流热导致的箱体上产生的变形。另外,与在沿滑动开关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箱体的壁部以立起状态保持固定触点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将可动触点构件的触点宽度取得较大,并且能够实现滑动开关的薄型化。进而,能够通过两个模具成形箱体,因此加工费用不会增加。
另外,本发明以上述滑动开关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构件设置有操作部,在位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壁部形成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且使所述操作部向所述箱体的外侧延伸出的开口部,所述滑动面以从与所述一壁部对置的所述另一壁部侧向所述一壁部侧变低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由于滑动面在宽度方向上从另一壁部侧向一壁部侧变低地倾斜,因此能够将一壁部与滑动构件的卡合面取得较大,能够防止滑动构件经由开口部从箱体脱离。
另外,本发明以上述滑动开关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的所述一壁部侧比所述另一壁部侧形成得厚。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一壁部侧滑动构件形成得厚,因此能够将滑动构件与形成有开口的一壁部的卡合面取得较大,能够进一步防止滑动构件经由开口部从箱体脱离。
另外,本发明以上述滑动开关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触点部连接钎焊部,所述钎焊部从所述另一壁部向所述箱体的外侧延伸出。
根据该结构,滑动面在另一壁部侧高地倾斜,形成有滑动面的壁部在另一壁部侧形成为厚壁,因此在钎焊时从钎焊部向固定触点部传递回流热时,能够通过厚壁部分抑制箱体上产生的变形。
另外,本发明以上述滑动开关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高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高部侧相连,低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低部侧相连,所述高部面及低部面中的至少一方平坦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在宽度方向,高部面及低部面中的至少一方平坦地形成,由此使滑动面在狭窄的范围内倾斜,能够使滑动面的倾斜角度变大。
另外,本发明以上述滑动开关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点构件与所述滑动面平行地接触。
根据该结构,使可动触点构件与设置于滑动面的固定触点部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在不增加加工费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钎焊时的变形并实现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实施方式的图,是上部打开后的滑动开关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实施方式的图,是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在与滑动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开滑动开关而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实施方式的图,是滑动开关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实施方式的图,是箱体用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动开关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
1  滑动开关
2  箱体
3  罩
5   滑动构件
6   棘爪弹簧(click spring)
7   辅助弹簧
11  侧壁部(一壁部)
12  侧壁部(另一壁部)
15  底壁部
21  凹部(开口部)
22  倾斜面(滑动面)
23  高部面
24  低部面
25  支承槽
26  阶梯部
31a、31b、31c  端子
32a、32b、32c  固定触点部
33a、33b、33c  钎焊部
36  操作部
38  滑动件(可动触点构件)
101 上型
102 下型
103 空洞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部打开后的滑动开关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滑动开关1是安装于音乐播放器等未图示的基板而使用的开关,具备上表面开口的箱体2和安装在箱体2的开口上的罩3。在箱体2内收纳有具有操作部36且能够沿一方向滑动的滑动构件5、对滑动构件5赋予喀哒感的棘爪弹簧6及辅助弹簧7。
箱体2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长方体的箱形。将箱体2内沿长度方向分隔的隔壁部16在箱体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延伸,通过该隔壁部16,在箱体2内形成两个收容部17、18。在由隔壁部16分隔的一个收容部17中将滑动构件5保持为能够滑动,在另一个收容部18中保持有棘爪弹簧6及辅助弹簧7。
位于箱体2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部11与隔壁部16一同从两侧引导滑动构件5,在箱体2外形成有使操作部36露出的凹部21。凹部21沿侧壁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允许操作部36随着滑动构件5的滑动而移动。收容部17的内底面包括:沿滑动构件5的滑动方向延伸、且以在侧壁部11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22;位于倾斜面22的高部侧的水平的高部面23;以及位于倾斜面22的低部侧的水平的低部面24。在该情况下,倾斜面22作为安装于滑动构件5的滑动件38的滑动面而发挥功能。
在收容部18侧,在位于箱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部13、14形成有支承棘爪弹簧6及辅助弹簧7的一对支承槽25。各支承槽25具有收纳棘爪弹簧6及辅助弹簧7的槽宽,在收纳棘爪弹簧6的部分形成有阶梯部26。支承槽25的阶梯部26在安装辅助弹簧7时抑制辅助弹簧7倾倒,且在安装辅助弹簧7后安装棘爪弹簧6,由此使安装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在与侧壁部11对置的侧壁部12形成有开口部27。设置于罩3且从背面支承辅助弹簧7的支承弹簧55位于开口部27。并且,在侧壁部12隔着开口部27而形成有一对倒角部28。一对倒角部28以从箱体2内朝向外侧使开口部27变窄的方式倾斜,来退让棘爪弹簧6及辅助弹簧7的挠曲。
将罩3卡止的卡止突起29从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而形成在两侧壁部13、1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在箱体2的四角将罩3固定。在箱体2的底壁面15沿长度方向埋设有三个端子31a、31b、31c。各端子31a、31b、31c的一端侧为在收容部17的内底面露出的固定触点部32a、32b、32c,另一端侧形成为从侧壁部11侧向箱体2侧延伸出的钎焊部33a、33b、33c。固定触点部32a、32b、32c的露出面与内底面为同一平面,与内底面同样地具有倾斜面22、高部面23、低部面24。
滑动构件5包括:滑动主体35;与滑动主体35相连的操作部36;组装于滑动主体35及操作部36的框架部37;以及安装于滑动主体35的作为可动触点构件的滑动件38。滑动主体35具有沿滑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滑动壁部41、42和连接滑动壁部41、42的上部的平板部43,由一对滑动壁部41、42及平板部43形成侧视观察下的凹状。
另外,滑动壁部41、42在收容于收容部17的状态下与内底面的高部面23及低部面24对置。与内底面的低部面24对置的滑动壁部41形成得比与高部面23对置的滑动壁部42厚。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内底面的低部面24处收容部17形成得深,因此能够将侧壁部11的比凹部21形成得低的部分与滑动壁部41的卡合面取得较大,能够防止滑动构件5从箱体2脱落。
操作部36与滑动壁面41连接,并经由侧壁部11的凹部21向箱体2外延伸出。框体部37由金属板形成,具有加强操作部36及滑动主体35的加强框架部45和与加强框架部45相连且与棘爪弹簧6弹性卡合的卡合框架部46。加强框架部45以一部分插入操作部36内且从滑动主体35的上表面露出的方式通过镶嵌成形而进行组装。
卡合框架部46为沿着箱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在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相对于加强框架部45垂直地折弯而形成。并且,卡合框架部46相对于滑动壁部42隔开间隔而被折弯,并且,卡合框架部46在滑动构件5收容于箱体2的状态下,在收容部18中以沿着隔壁部16的侧面的方式配置。在卡合框架部46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向棘爪弹簧6侧突出的卡合部47,卡合部47在滑动构件5滑动时与在棘爪弹簧6上形成的突出部52卡合或脱离。
滑动件38通过将金属板等导电性的板材折弯而形成,具有从中间部向滑动方向的前后延伸的一对悬臂弹簧51a、51b。滑动件38的中间部通过一对悬臂弹簧51a、51b的基端部及制造工序中残留的飞边而形成为大致十字状。该大致十字状的交差部分被压入滑动主体35,从而滑动件38被安装于滑动构件5。安装于滑动构件5的滑动件38在倾斜面22上沿滑动方向滑动。
此外,滑动件38的与倾斜面22相接的触点部只要具有与倾斜面22能够接触的面即可,可以与高部面23及低部面24平行而平坦地形成,也可以形成为稍弯曲来确保与倾斜面22的接触性。
棘爪弹簧6通过将长条状的金属板折弯而形成,在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具有向滑动构件5侧突出的突出部52。棘爪弹簧6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的下半部被切去,与形成于侧壁部13、14的一对支承槽25的阶梯部26卡合。辅助弹簧7为长条状的金属板,从背面侧对棘爪弹簧6施加弹力。在该情况下,辅助弹簧7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以一面与阶梯部26抵接而定位的状态支承在形成于侧壁部13、14的一对支承槽25内。
罩3安装于箱体2的上部,与箱体2一起形成收容部17、18。在罩3的四角形成有卡止片54,卡止片54与在箱体2的四角形成的卡止突起29卡止,从而罩3被安装于箱体2的上面。在该罩3的一侧方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从上板垂直地折弯而形成有支承弹簧55。
支承弹簧55是向箱体2内突出的双支承弹簧(両持ちバネ),经由侧壁部12的开口部27对辅助弹簧7的背面侧施加弹力。如此,在滑动开关1中,由于通过辅助弹簧7、支承弹簧55对棘爪弹簧6施加弹力,因此在滑动构件5滑动时能够得到强的喀哒感。
参照图3,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箱体。图3是在与滑动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开滑动开关而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在图3中,(a)表示在箱体的平坦的底壁部配置有固定触点部的滑动开关(比较例1),(b)表示在箱体的侧壁以立起状态配置有固定触点部的滑动开关(比较例2),(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
如图3(a)所示,在比较例1的滑动开关61中,箱体62的底壁部71具有使固定触点部72露出的平坦的内底面,以同样的厚度形成为薄壁。并且,箱体2的底壁部71承受由安装于滑动构件65的下表面的滑动件74向下方施加的触点压力。因此,在将比较例1的滑动开关61钎焊于电路基板时,底壁部71因作用在其上的触点压力和回流热而容易翘曲。
另外,如图3(b)所示,在比较例2的滑动开关81中,箱体82的底壁部91具有平坦的内底面,并以同样的厚度形成为薄壁。并且,在箱体82的侧壁部92设有固定触点部93,安装于滑动构件85的侧面的滑动件94与使该固定触点部93露出的侧面抵接。在该情况下,由于滑动开关81中不对底壁部91作用触点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因钎焊时的回流热导致的翘曲,但是由于滑动件94及固定触点部93的宽度使得滑动开关81形成为比比较例1的滑动开关61厚的厚型。
另一方面,如图3(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1中,箱体2的内底面具有夹着倾斜面22的平坦的低部面24及高部面23。因此,对于箱体2的底壁部15来说,在低部面24处底壁部15形成为薄壁,在倾斜面22处底壁部15的厚度增加,在高部面23处底壁部15形成为比低部面24厚的厚壁。并且,在箱体2的底壁部15埋设有固定触点部32,固定触点部32的上表面相对于内底面为同一平面。
倾斜面22承受由安装于滑动主体35的下表面的滑动件38向下方施加的触点压力。在该情况下,倾斜面22在与滑动件38接触的部分具有能够抑制由触点压力及钎焊时的回流热导致的翘曲的厚度。因此,在滑动开关1的钎焊时,能够防止滑动开关1的翘曲。并且,通过将不作用触点压力的底壁部15的低部面24形成为薄壁,能够使滑动开关1薄型化。
另外,在固定触点部32连接有从高部面23侧通过底壁部15内并向箱体2外延伸出的钎焊部33。如此,由于钎焊部33在底壁部15的厚壁侧延伸出,因此,在滑动开关1的钎焊时,回流热经由底壁部15的厚壁侧向薄壁侧传递,在厚壁侧能够抑制在箱体2上产生的变形。并且,倾斜面22由高度不同的平坦的低部面24及高部面23夹持,使倾斜面22在狭窄的范围内倾斜,从而使倾斜角度形成得大。
参照图4,说明滑动开关的切换动作。图4是滑动开关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如图4(a)所示,在滑动构件5位于图示右侧时,滑动件38的触点部与端子31a、31b的固定触点部32a、32b接触,卡合框架部46的卡合部47位于棘爪弹簧6的突出部52的图示右侧。在该情况下,棘爪弹簧6由辅助弹簧7及设置于罩3的支承弹簧55从背面侧支承。若从该状态利用操作部36使滑动构件5向图示左侧滑动,则滑动件38的触点部从端子31a、31b的固定触点部32a、32b开始脱离,棘爪弹簧6的突起部52被卡合框架部46的卡合部47按压,从而棘爪弹簧6、辅助弹簧7及支承弹簧55抵抗弹力而向开口部27侧开始挠曲。
接着,如图4(b)所示,当滑动构件5滑动到箱体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时,滑动件38的触点部从端子31a、31b的固定触点部32a、32b完全脱离,棘爪弹簧6、辅助弹簧7及支承弹簧55挠曲得大,卡合框架部46的卡合部47上行到棘爪弹簧6的突出部52。在该情况下,通过在侧壁部12形成的一对倒角部28,允许辅助弹簧7向开口部27侧的挠曲。
若滑动构件5进一步向图示左侧滑动,则滑动件38的触点部与端子31b、31c的固定触点部32b、32c开始接触,卡合框架部46的卡合部47从棘爪弹簧6的突出部52脱离,棘爪弹簧6、辅助弹簧7及支承弹簧55在弹力的作用下被向内侧推回。然后,如图4(c)所示,若滑动构件5到达图示左侧,则滑动件38的触点部与端子31b、31c的固定触点部32b、32c完全接触,卡合框架部46的卡合部47位于棘爪弹簧6的突出部52的图示左侧。如此,由于通过辅助弹簧7及支承弹簧55对棘爪弹簧6施加弹力,因此在滑动构件5滑动时能够得到强的喀哒感。
参照图5,说明箱体的成形方法。图5是箱体用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在图5中,(a)为上述的比较例2的箱体用的模具,(b)为本实施方式的箱体用的模具。此外,在图5中,为了方便说明,将箱体的形状简化记载。
如图5(a)所示,使用上型105、下型106及滑动型芯107成形比较例2的滑动开关81的箱体82。具体而言,使上型105及下型106上下重合,使滑动型芯107从侧方与上型105及下型106压接,由此形成用于成形箱体82的空洞部108。在该情况下,滑动型芯107将端子95压紧于上型105及下型106的侧面,将端子95以立起状态支承。
然后,当向空洞部108填充熔融的合成树脂时,在侧壁部92以立起状态埋设有端子95的箱体82被成形。如此,在比较例2的滑动开关81中,除了上型105及下型106以外,还需要支承端子95的滑动型芯107,从而加工费用变高。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使用上型101及下型102成形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1的箱体2。具体而言,通过使上型101及下型102上下重合,由此形成用于成形箱体2的空洞部103。在该情况下,端子31由下型102从下方支承。然后,向空洞部103填充熔融的合成树脂,在底壁部15埋设有端子31的箱体2被成形。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1中,由于通过上型101及下型102成形箱体2,因此能够抑制加工费用。
如以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开关1,由于箱体2的倾斜面22在宽度方向倾斜,因此在宽度方向能够使底壁部15的厚度变化。因此,通过使承受来自滑动件38的触点压力的部分形成为厚壁,能够抑制因钎焊时产生的回流热导致的箱体2上产生的变形。并且,与在侧壁部11以立起状态保持端子31的结构相比,能够将滑动件38的触点宽度取得较大,并且能够实现滑动开关1的薄型化。进而,由于能够通过上型105及下型106成形箱体2,因此加工费用不会增加。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底壁部设置固定触点部的结构,但不局限于该结构。如图6所示,也可以形成如下结构:在侧壁部形成作为滑动面的倾斜面,使设置于滑动构件的侧面的滑动件相对于设置在该滑动面的固定触点部滑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滑动件的触点部相对于固定触点部倾斜地接触的结构,但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形成滑动件的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平行地接触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滑动件的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的接触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使作为滑动面的倾斜面呈直线状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此。只要倾斜面在箱体的宽度方向上(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使底壁部的厚度变化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曲面状地倾斜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固定触点部的上表面相对于内底面为同一平面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固定触点部从内底面露出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从内底面略微突出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如下结构:将滑动构件的一对滑动壁部形成为与内底面的低部面对置的部分比与内底面的高部面对置的部分形成得厚,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滑动构件不脱离箱体即可,也可以以相同的厚度形成滑动构件的一对滑动壁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使倾斜面以朝向形成有操作部的延伸用的凹部的侧壁部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滑动构件不从箱体脱离即可,也可以形成为使倾斜面以向形成有凹部的侧壁部侧变高的方式倾斜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通过在侧壁部形成的作为开口部的凹部使操作部向箱体外延伸出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是使操作部向箱体外延伸出的结构即可,也可以形成为在侧壁部设置孔部而使操作部向箱体外延伸出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高部面及低部面形成水平的平坦面,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可以形成为以与倾斜面相连的方式使高部面及低部面这两方倾斜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仅使任一方倾斜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罩设置支承弹簧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只要能够通过棘爪弹簧和辅助弹簧对滑动构件赋予充分的喀哒感,也可以形成为在罩上不设置支承弹簧的结构。
另外,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点为例示,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仅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范围,还包括由权利要求的范围示出的、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意思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发明具有在不增加加工费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钎焊时的变形并实现薄型化的效果,尤其在用于音乐播放器或便携式电话机等小型的电子设备的滑动开关中有用。

Claims (8)

1.一种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动构件,其沿固定方向滑动;
可动触点构件,其设置于所述滑动构件,且与所述滑动构件一起滑动;
箱体,其收容所述滑动构件,且以使固定触点部在所述可动触点构件滑动的滑动面露出的方式保持固定触点部,
所述滑动面形成为在与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22),
所述箱体(2)的内底面具有夹着所述倾斜面(22)的低部面(24)及高部面(23),
不作用触点压力的所述箱体(2)的底壁部(15)的所述低部面(24)形成为薄壁,并且,在所述固定触点部(32)连接有从所述高部面(23)侧通过所述箱体(2)的底壁部(15)内并向所述箱体(2)外延伸出的钎焊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构件设置有操作部,
在位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一壁部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且使所述操作部向所述箱体的外侧延伸出,
所述滑动面以从与所述一壁部对置的另一壁部侧向所述一壁部侧变低的方式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构件的所述一壁部侧比所述另一壁部侧形成得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钎焊部从所述另一壁部向所述箱体的外侧延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钎焊部从所述另一壁部向所述箱体的外侧延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度方向,所述高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高部侧相连,所述低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低部侧相连,
所述高部面及低部面中的至少一方平坦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构件与所述滑动面平行地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构件与所述滑动面平行地接触。
CN2010102439320A 2009-08-21 2010-07-30 滑动开关 Active CN101996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1962 2009-08-21
JP2009191962A JP5396195B2 (ja) 2009-08-21 2009-08-21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808A CN101996808A (zh) 2011-03-30
CN101996808B true CN101996808B (zh) 2013-11-27

Family

ID=4378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39320A Active CN101996808B (zh) 2009-08-21 2010-07-30 滑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96195B2 (zh)
CN (1) CN101996808B (zh)
TW (1) TWI424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6721B2 (ja) * 2009-09-01 2013-12-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1263Y (zh) * 1998-10-09 1999-09-29 总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拨开关的改良结构
CN101261907A (zh) * 2007-03-08 2008-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01171006Y (zh) * 2008-03-07 2008-12-24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开关
CN101383237A (zh) * 2007-09-07 2009-03-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9603U (ja) * 1983-09-12 1985-04-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ボリユ−ム
JPS641444U (zh) * 1987-06-23 1989-01-06
JP2795477B2 (ja) * 1989-08-24 1998-09-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動復帰式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3969146B2 (ja) * 2002-03-22 2007-09-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切替スイッチ
TWM341917U (en) * 2008-02-22 2008-10-01 Diptronics Mfg Inc Sliding switc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1263Y (zh) * 1998-10-09 1999-09-29 总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拨开关的改良结构
CN101261907A (zh) * 2007-03-08 2008-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1383237A (zh) * 2007-09-07 2009-03-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关
CN201171006Y (zh) * 2008-03-07 2008-12-24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开关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81918A 1991.04.08
JP昭64-1444U 1989.01.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808A (zh) 2011-03-30
JP2011044342A (ja) 2011-03-03
TWI424457B (zh) 2014-01-21
JP5396195B2 (ja) 2014-01-22
TW201115610A (en) 201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9003B (zh) 插孔
JP3176438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2012843B1 (ko) 커넥터 단자 어셈블리
JP5594919B1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ンタクト
KR19990067869A (ko) 동축 커넥터
US8152541B2 (en) Card connector
US8957332B2 (en) Key switch structure
CN103633462A (zh) 连接器
JP5761510B2 (ja) 圧接型コネクタ
JP2011044405A (ja) コネクタ
US9166333B2 (en) Connector
CN101996808B (zh) 滑动开关
JP647104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6218713B2 (ja) 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を備えた開閉器
CN100458993C (zh) 开关的接点构造
EP2584765B1 (en) Slide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6079965B2 (ja) 取出し機構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717307B1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
JP594320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4154351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2084404A (ja) コネクタ
EP4170826A1 (en) Connection device
JP4573819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672708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5320489B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