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457B - Slide switch - Google Patents

Slide switc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457B
TWI424457B TW99115963A TW99115963A TWI424457B TW I424457 B TWI424457 B TW I424457B TW 99115963 A TW99115963 A TW 99115963A TW 99115963 A TW99115963 A TW 99115963A TW I424457 B TWI424457 B TW I4244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asing
slide switch
wall portion
sli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5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5610A (en
Inventor
Makoto H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15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5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457B/zh

Links

Description

滑動開關
本發明係關於滑動開關,尤其係關於音樂播放器或行動電話等小型電子機器中所使用之滑動開關。
先前,作為此種滑動開關,已知有隨著電子機器之小型化而形成為薄型之滑動開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滑動開關係於合成樹脂製之殼體內收納與操作部相連之滑動件而構成。藉由嵌入成形而將固定觸點部埋設於殼體之底壁部,在與該底壁部對向之滑動件之下表面安裝有與殼體之底壁部彈性接觸之可動觸點構件。
而且,藉由對操作部進行操作而使滑動件於殼體內滑動,根據可動觸點構件與固定觸點部之接觸狀態而切換滑動開關之ON/OFF(接通/斷開)。另外,該滑動開關之殼體雖係於上下兩個模具中填充熔融之合成樹脂而成形,但藉由以使底壁部分變薄之方式成形而實現滑動開關整體之更加薄型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340061號公報
然而,於上述之先前之滑動開關中,由於來自可動觸點構件之觸點壓力始終作用於薄壁之殼體之底壁部,因此存在因焊接時產生之回流熱而導致殼體產生翹曲之虞。為了解決該問題而考慮有如下構成:於與殼體之側壁部對向之滑動件之側面設置可動觸點構件,於較底壁部之壁厚之側壁部承受可動觸點構件。
然而,於實現滑動開關之薄型化之情形時,不能採用較大之可動觸點構件之觸點寬度。此外,由於在殼體成形時必需將固定觸點部(端子)保持為垂直,因此除了上下兩個模具外,還需要支持固定觸點部之滑動型芯,從而存在加工費用變高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滑動開關,該滑動開關不增加加工費用便可抑制焊接時之變形且可實現薄型化。
本發明之滑動開關包括:滑動構件,其於固定方向滑動;可動觸點構件,其設置於上述滑動構件且與上述滑動構件一起滑動;以及殼體,其收納上述滑動構件,且以使固定觸點部露出於上述可動觸點構件所滑動之滑動面之方式作保持;且上述滑動面形成為於與上述滑動構件之滑動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上傾斜。
根據該構成,由於殼體之滑動面係於與滑動構件之滑動方向正交之短方向傾斜而形成,因此能夠改變寬度方向上之形成有滑動面之壁部之厚度。因此,使承受來自可動觸點構件之觸點壓力之部分形成為厚壁,從而可抑制因焊接時產生之回流熱所導致之殼體上產生之變形。另外,與使固定觸點部以立起狀態保持於沿滑動開關之厚度方向延伸之殼體之壁部之構成相比,可採用較寬之可動觸點構件之觸點寬度,並且可實現滑動開關之薄型化。此外,可藉由兩個模具成形殼體,因此加工費用不會增加。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滑動開關之特徵在於:於上述滑動構件設置有操作部,於位於上述殼體之寬度方向之一壁部形成有於上述滑動方向延伸、且使上述操作部延伸至上述殼體之外側之開口部,上述滑動面以自與上述一壁部對向之上述另一壁部側向上述一壁部側變低之方式傾斜。
根據該構成,滑動面於寬度方向上自另一壁部側向一壁部側變低地傾斜,因此可擴大一壁部與滑動構件之扣合面,從而可防止滑動構件經由開口部自殼體脫離。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滑動開關之特徵在於:上述滑動構件之上述一壁部側形成為比上述另一壁部側厚。
根據該構成,於一壁部側滑動構件形成得較厚,因此可擴大滑動構件與形成有開口之一壁部之扣合面,從而可進一步防止滑動構件經由開口部自殼體脫離。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滑動開關之特徵在於:於上述固定觸點部連接有焊接部,上述焊接部自上述另一壁部延伸至上述殼體之外側。
根據該構成,滑動面於另一壁部側傾斜得較高,使得形成有滑動面之壁部於另一壁部側形成為厚壁,因此當於焊接時自焊接部向固定觸點部傳遞回流熱時,可以厚壁部分抑制殼體上產生之變形。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滑動開關之特徵在於: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高部面與上述滑動面之高處部側相連,低部面與上述滑動面之低處部側相連,上述高部面及低部面中之至少一方形成為平坦。
根據該構成,於寬度方向上使高部面及低部面中之至少一方形成為平坦,藉此使滑動面於狹窄之範圍內傾斜,從而可加大滑動面之傾斜角度。
另外,本發明之上述滑動開關之特徵在於:上述可動觸點構件平行地接觸於上述滑動面。
根據該構成,使可動觸點構件與設置於滑動面上之固定觸點部之接觸面積變大,因此可提高接觸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不增加加工費用便可抑制焊接時之變形並實現薄型化。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上部打開後之滑動開關之整體立體圖。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1及圖2所示,滑動開關1係安裝於音樂播放器等之未圖示之基板而使用之開關,其包括上表面開口之殼體2及安裝於殼體2之開口上之外罩3。於殼體2內收納有具有操作部36且能夠沿一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5、對滑動構件5賦予喀噠感之棘爪彈簧6及輔助彈簧7。
殼體2形成為上表面開口之長方體之箱形。將殼體2內沿長度方向隔開之間隔壁部16於殼體2之短方向之大致中間部延伸,藉由該間隔壁部16而於殼體2內形成有兩個收納部17、18。於藉由間隔壁部16隔開之一個收納部17中可滑動地保持有滑動構件5,於另一個收納部18中保持有棘爪彈簧6及輔助彈簧7。
位於殼體2之短方向之側壁部11係與間隔壁部16一同自兩側導引滑動構件5,於殼體2外形成有使操作部36露出之凹部21。凹部21沿側壁部11之長度方向延伸,允許操作部36隨著滑動構件5之滑動而移動。收納部17之內底面包括:於滑動構件5之滑動方向延伸、且以於側壁部11側變低之方式傾斜之傾斜面22;位於傾斜面22之高處部側之水平之高部面23;以及位於傾斜面22之低處部側之水平之低部面24。於該情形時,傾斜面22作為安裝於滑動構件5之滑動件38之滑動面而發揮功能。
於收納部18側,於位於殼體2之長度方向之兩側壁部13、14形成有支持棘爪彈簧6及輔助彈簧7之一對支持槽25。各支持槽25具有容納棘爪彈簧6及輔助彈簧7之槽寬,於容納棘爪彈簧6之部分形成有階梯部26。支持槽25之階梯部26於安裝輔助彈簧7時抑制輔助彈簧7傾倒,且藉由在安裝輔助彈簧7之後安裝棘爪彈簧6而使安裝作業之作業性提高。
於與側壁部11對向之側壁部12形成有開口部27。設置於外罩3且自背面支持輔助彈簧7之支持彈簧55位於開口部27上。且於側壁部12上隔著開口部27而形成有一對倒角部28。一對倒角部28以自殼體2內朝向外側使開口部27變窄之方式傾斜,來退避棘爪彈簧6及輔助彈簧7之撓曲。
卡止外罩3之卡止突起29自外表面向外側突出而形成於兩側壁部13、14之短方向之兩端部,將外罩3固定於殼體2之四角。於殼體2之底壁面15之長度方向埋設有三個端子31a、31b、31c。各端子31a、31b、31c之一端側係露出於收納部17之內底面之固定觸點部32a、32b、32c,另一端側成為自側壁部11側向殼體2側延伸之焊接部33a、33b、33c。固定觸點部32a、32b、32c之露出面與內底面成為同一平面,與內底面同樣地具有傾斜面22、高部面23、低部面24。
滑動構件5包括:滑動主體35;與滑動主體35相連之操作部36;組裝於滑動主體35及操作部36上之框架部37;以及安裝於滑動主體35上之作為可動觸點構件之滑動件38。滑動主體35具有與滑動方向平行地延伸之滑動壁部41、42、及連接滑動壁部41、42之上部之平板部43,藉由一對滑動壁部41、42及平板部43而形成側視下為凹狀。
另外,滑動壁部41、42於收納於收納部17之狀態下與內底面之高部面23及低部面24對向。與內底面之低部面24對向之滑動壁部41形成得較與高部面23對向之滑動壁部42厚。於該情形時,於內底面之低部面24處收納部17形成得較深,因此可採用較寬之藉由側壁部11之凹部21而形成得較低之部分與滑動壁部41之扣合面,從而可防止滑動構件5自殼體2脫落。
操作部36連接於滑動壁面41,並經由側壁部11之凹部21向殼體2外延伸。框體部37由金屬板形成,其具有加強操作部36及滑動主體35之加強框架部45及與加強框架部45相連且與棘爪彈簧6彈性扣合之扣合框架部46。加強框架部45以一部分插入操作部36內且自滑動主體35之上表面露出之方式藉由嵌入成形而進行組裝。
扣合框架部46為於殼體2之長度方向延伸之板狀,其係於延伸方向之兩端部相對於加強框架部45垂直地折彎而形成。此外,扣合框架部46相對於滑動壁部42隔開間隔而折彎,扣合框架部46於滑動構件5收納於殼體2之狀態下,於收納部18中以沿著間隔壁部16之側面之方式配置。於扣合框架部46之延伸方向之中間部形成有向棘爪彈簧6側突出之扣合部47,扣合部47於滑動構件5滑動時與形成於棘爪彈簧6上之突出部52扣合或脫離。
滑動件38係將金屬板等導電性之板材折彎而形成,其具有自中間部向滑動方向之前後延伸之一對單懸臂彈簧51a、51b。滑動件38之中間部藉由一對單懸臂彈簧51a、51b之基端部及製造工序中殘留之飛邊而形成為大致十字狀。將該大致十字狀之交差部分壓入滑動主體35而將滑動件38安裝於滑動構件5。安裝於滑動構件5之滑動件38於傾斜面22上沿滑動方向滑動。
此外,滑動件38之與傾斜面22相接之觸點部只要具有可接觸於傾斜面22之面即可,既可平坦地形成為與高部面23及低部面24平行,亦可形成為稍彎曲以確保與傾斜面22之接觸性。
棘爪彈簧6係將長條狀之金屬板折彎而形成,於延伸方向之中間部具有向滑動構件5側突出之突出部52。棘爪彈簧6之延伸方向之兩端部之下半部形成缺口,與形成於側壁部13、14之一對支持槽25之階梯部26扣合。輔助彈簧7為長條狀之金屬板,自背面側對棘爪彈簧6賦予彈力。於該情形時,輔助彈簧7之延伸方向之兩端部以一面與階梯部26抵接而定位之狀態支持於形成於側壁部13、14之一對支持槽25內。
外罩3安裝於殼體2之上部,與殼體2一起形成收納部17、18。於外罩3之四角形成有卡止片54,卡止片54與形成於殼體2之四角之卡止突起29卡止而將外罩3安裝於殼體2之上表面。於該外罩3之一側方之長度方向之兩端部自上板垂直地折彎而形成有支持彈簧55。
支持彈簧55係向殼體2內突出之雙懸臂彈簧,經由側壁部12之開口部27對輔助彈簧7之背面側賦予彈力。如此,於滑動開關1中藉由輔助彈簧7、支持彈簧55對棘爪彈簧6賦予彈力,因此於滑動構件5滑動時能夠獲得較強之喀噠感。
參照圖3,一面與比較例進行比較一面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殼體。圖3係於與滑動方向正交之平面切斷滑動開關之剖面模式圖。於圖3中,(a)表示於殼體之平坦之底壁部配置有固定觸點部之滑動開關(比較例1),(b)表示於殼體之側壁以立起狀態配置有固定觸點部之滑動開關(比較例2),(c)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
如圖3(a)所示,於比較例1之滑動開關61中,殼體62之底壁部71具有使固定觸點部72露出之平坦之內底面,以均勻之厚度形成為薄壁。此外,殼體2之底壁部71承受自安裝於滑動構件65之下表面之滑動件74向下方之觸點壓力。因此,於將比較例1之滑動開關61焊接於電路基板時,底壁部71因作用於其上之觸點壓力與回流熱而容易翹曲。
另外,如圖3(b)所示,於比較例2之滑動開關81中,殼體82之底壁部91具有平坦之內底面,並以均勻之厚度形成為薄壁。此外,於殼體82之側壁部92設有固定觸點部93,安裝於滑動構件85之側面之滑動件94抵接於使該固定觸點部93露出之側面。於該情形時,由於滑動開關81未對底壁部91作用有觸點壓力,因此抑制因焊接時之回流熱導致之翹曲,但因滑動件94及固定觸點部93之寬度而使得滑動開關81較比較例1之滑動開關61成為厚型。
另一方面,如圖3(c)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1中,殼體2之內底面具有夾持傾斜面22之平坦之低部面24及高部面23。因此,對於殼體2之底壁部15來說,於低部面24處底壁部15形成為薄壁,於傾斜面22處底壁部15之厚度增加,於高部面23處底壁部15較之低部面24形成為厚壁。此外,於殼體2之底壁部15埋設有固定觸點部32,固定觸點部32之上表面相對於內底面為同一平面。
傾斜面22承受自安裝於滑動主體35之下表面之滑動件38向下方之觸點壓力。於該情形時,傾斜面22於與滑動件38接觸之部分具有可抑制因觸點壓力及焊接時之回流熱導致之翹曲之厚度。因此,於焊接滑動開關1時,可防止滑動開關1翹曲。此外,藉由將不作用有觸點壓力之底壁部15之低部面24形成為薄壁,可使滑動開關1薄型化。
另外,於固定觸點部32連接有自高部面23側通過底壁部15內並向殼體2外延伸之焊接部33。如此,由於焊接部33於底壁部15之厚壁側延伸,因此,於焊接滑動開關1時,回流熱經由底壁部15之厚壁側向薄壁側傳遞,於厚壁側可抑制於殼體2上產生之變形。此外,傾斜面22由高度不同之平坦之低部面24及高部面23夾持,使傾斜面22於狹窄之範圍內傾斜,從而使傾斜角度形成得較大。
參照圖4說明滑動開關之切換動作。圖4係滑動開關之切換動作之說明圖。
如圖4(a)所示,於滑動構件5位於圖示右側時,滑動件38之觸點部接觸於端子31a、31b之固定觸點部32a、32b,扣合框架部46之扣合部47位於棘爪彈簧6之突出部52之圖示右側。於該情形時,棘爪彈簧6由輔助彈簧7及設置於外罩3上之支持彈簧55自背面側支持。若自該狀態使用操作部36使滑動構件5向圖示左側滑動,則滑動件38之觸點部自端子31a、31b之固定觸點部32a、32b開始脫離,棘爪彈簧6之突起部52受到扣合框架部46之扣合部47按壓,從而棘爪彈簧6、輔助彈簧7及支持彈簧55抵抗彈力而向開口部27側開始撓曲。
然後,如圖4(b)所示,當滑動構件5滑動至殼體2之長度方向之中間位置時,滑動件38之觸點部自端子31a、31b之固定觸點部32a、32b完全脫離,棘爪彈簧6、輔助彈簧7及支持彈簧55大幅撓曲,扣合框架部46之扣合部47碰觸於棘爪彈簧6之突出部52。於該情形時,藉由形成於側壁部12之一對倒角部28而允許輔助彈簧7向開口部27側撓曲。
若滑動構件5進一步向圖示左側滑動,則滑動件38之觸點部開始接觸於端子31b、31c之固定觸點部32b、32c,扣合框架部46之扣合部47自棘爪彈簧6之突出部52脫離,棘爪彈簧6、輔助彈簧7及支持彈簧55於彈力之作用下向內側回壓。然後,如圖4(c)所示,若滑動構件5到達圖示左側,則滑動件38之觸點部完全接觸於端子31b、31c之固定觸點部32b、32c,扣合框架部46之扣合部47位於棘爪彈簧6之突出部52之圖示左側。如此,由於藉由輔助彈簧7及支持彈簧55對棘爪彈簧6施加彈力,因此於滑動構件5滑動時能夠獲得較強之喀噠感。
參照圖5說明殼體之成形方法。圖5係殼體用之模具之剖面模式圖。於圖5中,(a)為上述之比較例2之殼體用之模具,(b)為本實施形態之殼體用之模具。此外於圖5中,為了方便說明而簡化記載殼體之形狀。
如圖5(a)所示,比較例2之滑動開關81之殼體82係使用上模105、下模106及滑動型芯107進行成形。具體而言,使上模105及下模106上下重合,且使滑動型芯107自側方壓接上模105及下模106,藉此形成用於成形殼體82之空洞部108。於該情形時,滑動型芯107將端子95壓於上模105及下模106之側面而以立起狀態支持端子95。
然後,當向空洞部108填充熔融之合成樹脂時,成形出於側壁部92以立起狀態埋設有端子95之殼體82。如此,於比較例2之滑動開關81中,除了上模105及下模106以外,還需要支持端子95之滑動型芯107,從而加工費用變高。
另一方面,如圖5(b)所示,使用上模101及下模102成形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1之殼體2。具體而言,藉由使上模101及下模102上下重合而形成用於成形殼體2之空洞部103。於該情形時,端子31由下模102自下方支持。然後,向空洞部103填充熔融之合成樹脂而成形出於底壁部15埋設有端子31之殼體2。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1中,由於藉由上模101及下模102成形殼體2,因此能夠抑制加工費用。
如以上所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滑動開關1,由於殼體2之傾斜面22向短方向傾斜,因此於短方向上可改變底壁部15之厚度。由此,藉由使承受來自滑動件38之觸點壓力之部分形成為厚壁,而可抑制因焊接時產生之回流熱導致之殼體2上產生之變形。此外,與使端子31以立起狀態保持於側壁部11之構成相比,可採用較大之滑動件38之觸點寬度,並且可實現滑動開關1之薄型化。此外,由於可藉由上模105及下模106成形殼體2,因此加工費用不會增加。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於底壁部設置有固定觸點部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如圖6所示,亦可設為如下構成:於側壁部形成作為滑動面之傾斜面,使設置於滑動構件之側面之滑動件相對於設置於該滑動面之固定觸點部而滑動。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滑動件之觸點部相對於固定觸點部傾斜地接觸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亦可設為滑動件之觸點部與固定觸點部平行地接觸之構成。藉由該構成,可提高滑動件之觸點部與固定觸點部之接觸性。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使作為滑動面之傾斜面呈直線狀之構成,但不侷限於此。只要傾斜面於殼體之短方向上(與滑動方向正交之方向)改變底壁部之厚度即可,例如亦可設為呈曲面狀地傾斜之構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固定觸點部之上表面相對於內底面為同一平面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只要固定觸點部自內底面露出即可,例如亦可為自內底面略微突出之構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如下構成:將滑動構件之一對滑動壁部之與內底面之低部面對向之部分形成得厚於與內底面之高部面對向之部分,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只要滑動構件不脫離殼體即可,亦可以相同之厚度形成滑動構件之一對滑動壁部。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使傾斜面以朝向形成有操作部之延伸用之凹部之側壁部側變低之方式傾斜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只要滑動構件不自殼體脫離即可,亦可設為使傾斜面以於形成有凹部之側壁部側變高之方式傾斜之構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藉由形成於側壁部之作為開口部之凹部而使操作部向殼體外延伸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只要係使操作部向殼體外延伸之構成即可,亦可設為於側壁部設置孔部而使操作部向殼體外延伸之構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高部面及低部面形成為水平之平坦面,但不侷限於該構成。既可形成為使高部面及低部面之兩方以與傾斜面相連之方式傾斜之構成,亦可形成為僅使任一方傾斜之構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於外罩設置有支持彈簧之構成,但不侷限於該構成。只要可藉由棘爪彈簧與輔助彈簧而對滑動構件賦予充分之喀噠感,亦可設為於外罩上未設置有支持彈簧之構成。
此外,此次揭示之實施形態之所有方面僅為例示,本發明不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為僅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內容,其藉由申請專利範圍來表示,並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思以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發明具有不增加加工費用便可抑制焊接時之變形並且可實現薄型化之效果,尤其於音樂播放器或行動電話等小型電子機器中所使用之滑動開關中有用。
1、61、81...滑動開關
2、62、82...殼體
3、63、83...外罩
5、65、85...滑動構件
6...棘爪彈簧
7...輔助彈簧
11、12、13、14、92...側壁部
15、71、91...底壁部
16...間隔壁部
17、18...收納部
21...凹部(開口部)
22...傾斜面(滑動面)
23...高部面
24...低部面
25...支持槽
26...階梯部
27...開口部
28...倒角部
29...卡止突起
31、31a、31b、31c、95...端子
32、32a、32b、32c、72、93...固定觸點部
33、33a、33b、33c...焊接部
35...滑動主體
36...操作部
37...框體部
38、74、94...滑動件(可動觸點構件)
41、42...滑動壁部
43...平板部
45...加強框架部
46...扣合框架部
47...扣合部
51a、51b...單懸臂彈簧
52...突出部
54...卡止片
55...支持彈簧
101、105...上模
102、106...下模
103、108...空洞部
107...滑動型芯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實施形態之圖,且係上部打開後之滑動開關之整體立體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實施形態之圖,且係滑動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圖3(a)~(c)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實施形態之圖,且係於與滑動方向正交之平面切斷滑動開關之剖面模式圖;
圖4(a)~(c)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實施形態之圖,且係滑動開關之切換動作之說明圖;
圖5(a)、(b)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實施形態之圖,且係殼體用之模具之剖面模式圖;及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滑動開關之變形例之圖。
1、61、81...滑動開關
2、62、82...殼體
3、63、83...外罩
5、65、85...滑動構件
6...棘爪彈簧
7...輔助彈簧
11、92...側壁部
15、71、91...底壁部
16...間隔壁部
22...傾斜面(滑動面)
23...高部面
24...低部面
32、72、93...固定觸點部
33...焊接部
35...滑動主體
38、74、94...滑動件(可動觸點構件)
41、42...滑動壁部

Claims (8)

  1. 一種滑動開關,其特徵在於包括:滑動構件,其於固定方向滑動;可動觸點構件,其設置於上述滑動構件且與上述滑動構件一起滑動;殼體,其收納上述滑動構件,且以使固定觸點部露出於上述可動觸點構件所滑動之滑動面之方式作保持,上述滑動面形成為於與上述滑動構件之滑動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上傾斜。
  2. 如請求項1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於上述滑動構件設置有操作部,於位於上述殼體之寬度方向之一壁部形成有開口部,該開口部於上述滑動方向延伸,且使上述操作部延伸至上述殼體之外側,上述滑動面以自與上述一壁部對向之上述另一壁部側向上述一壁部側變低之方式傾斜。
  3. 如請求項2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上述滑動構件之上述一壁部側形成為比上述另一壁部側厚。
  4. 如請求項2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於上述固定觸點部連接有焊接部,上述焊接部自上述另一壁部延伸至上述殼體之外側。
  5. 如請求項3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於上述固定觸點部連接有焊接部,上述焊接部自上述另一壁部延伸至上述殼體之外側。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高部面與上述滑動面之高處部側相連,低部面與上述滑動面之低處部側相連,上述高部面及低部面中之至少一方形成為平坦。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上述可動觸點構件平行地接觸於上述滑動面。
  8. 如請求項6上述之滑動開關,其中上述可動觸點構件平行地接觸於上述滑動面。
TW99115963A 2009-08-21 2010-05-19 Slide switch TWI4244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1962A JP5396195B2 (ja) 2009-08-21 2009-08-21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5610A TW201115610A (en) 2011-05-01
TWI424457B true TWI424457B (zh) 2014-01-21

Family

ID=4378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5963A TWI424457B (zh) 2009-08-21 2010-05-19 Slide switch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96195B2 (zh)
CN (1) CN101996808B (zh)
TW (1) TWI424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6721B2 (ja) * 2009-09-01 2013-12-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9603U (ja) * 1983-09-12 1985-04-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ボリユ−ム
CN2341263Y (zh) * 1998-10-09 1999-09-29 总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拨开关的改良结构
JP2003281970A (ja) * 2002-03-22 2003-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ンテナ切替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スライダ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TWM341917U (en) * 2008-02-22 2008-10-01 Diptronics Mfg Inc Sliding switch
CN201171006Y (zh) * 2008-03-07 2008-12-24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444U (zh) * 1987-06-23 1989-01-06
JP2795477B2 (ja) * 1989-08-24 1998-09-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動復帰式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4862697B2 (ja) * 2007-03-08 2012-0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5146205B2 (ja) * 2007-09-07 2013-02-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9603U (ja) * 1983-09-12 1985-04-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ボリユ−ム
CN2341263Y (zh) * 1998-10-09 1999-09-29 总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指拨开关的改良结构
JP2003281970A (ja) * 2002-03-22 2003-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ンテナ切替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スライダ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TWM341917U (en) * 2008-02-22 2008-10-01 Diptronics Mfg Inc Sliding switch
CN201171006Y (zh) * 2008-03-07 2008-12-24 圜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44342A (ja) 2011-03-03
CN101996808B (zh) 2013-11-27
CN101996808A (zh) 2011-03-30
JP5396195B2 (ja) 2014-01-22
TW201115610A (en) 201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9568B1 (ko) 메모리카드용 어댑터
JP6325720B1 (ja) 多接点コネクタ
TW201921805A (zh) 連接器端子組件以及連接器
JP2001210176A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その装着方法
JP2011034832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I424457B (zh) Slide switch
JP2015115211A (ja) 薄型コネクタ
JP2010118336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電子機器
JP5093823B2 (ja) コネクタ
US8748765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contact member in switch device
JP2008021528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3956806B2 (ja) 押釦スイッチ
JP5366721B2 (ja)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4414279B2 (ja)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4418378B2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
US8455776B2 (en) Push switch
JP2013089552A (ja) 金属製イジェクト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30786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20149806A (ja) 導通切換機構
JP2010033843A (ja) スライド操作型電気部品
JP6010863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100983B2 (ja)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2003317832A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4044775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100982B2 (ja) スイッ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