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3237A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3237A
CN101383237A CNA2008102153307A CN200810215330A CN101383237A CN 101383237 A CN101383237 A CN 101383237A CN A2008102153307 A CNA2008102153307 A CN A2008102153307A CN 200810215330 A CN200810215330 A CN 200810215330A CN 101383237 A CN101383237 A CN 10138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
join domain
hous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5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3237B (zh
Inventor
安福献二
西村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3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2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adapted for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88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

Landscapes

  • Slide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通过在从开关接点向壳体外侧突出的端子上设置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在将端子软钎焊在布线基板的连接区域上时,在多个折曲部和连接区域之间形成多个软钎料层,通过该多个软钎料层,能够提高端子强度,因此,能够防止开关从布线基板上脱落或浮起,能够得到可进行可靠操作的开关。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所用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携带电话、个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的推进,在这些设备所使用的开关中,也谋求小型薄型、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开关。
关于这种以往的开关,利用图6~图8进行说明。
图6是以往的开关的剖视图。图7是以往的开关的立体图。在图6、图7中,绝缘树脂制的壳体101为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形。固定接点102由导电金属薄板构成。而且,多个固定接点102通过嵌件成形等被植入(
Figure A200810215330D0003125734QIETU
設)固定在壳体101的内底面。
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103,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地被收纳在壳体101内,并且,操作部103A从壳体101的侧面突出。
弹性金属薄板制的可动接点104,其中间部固定在操作体103的下面。而且,该可动接点104的两端以稍挠曲的状态与中央和右侧的固定接点102弹性接触,从而形成开关接点。
金属薄板制的盖105覆盖壳体101上面的开口部。而且,从固定接点102延伸出并从壳体10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端子106,从根部向上方弯曲,从而构成开关107。
图8是将以往的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的剖视图。在图8中,在布线基板108的上下面上形成有多个布线图案(未图示),在其上面,以比开关107的尺寸稍小的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区域109。另外,在该连接区域109上载置有壳体101的端部下面和端子106。
在将膏状软钎料等涂敷到连接区域109的上面之后,进行加热形成软钎料层110。而且,通过该软钎料层110将多个向上方弯曲的端子106电连接于连接区域109,并且被机械固定,从而构成以往的开关。
这样构成的以往的开关是使操作部103A从操作面板突出地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未图示)的后侧。而且,端子106通过布线基板108的布线图案、与其连接的连接器、导线(未图示)等电连接于设备的电路(未图示)。
当向左侧滑动操作操作部103A时,固定在操作体103的下面的可动接点104向左侧移动,其两端与左侧和中央的固定接点102弹性接触,从而进行开关接点的切换。而且,该电信号从端子106通过布线图案等被输出到设备的电路,从而进行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切换。
在进行这样的操作时,即使在对操作部103A施加稍大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形成在向上方弯曲的端子106和连接区域109之间的软钎料层110,也能够防止端子106从连接区域109剥离,并能防止开关107从布线基板108脱落或浮起。即构成为,使从壳体10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端子106向上方弯曲,并在该端子106和连接区域109之间形成软钎料层110,由此,能够提高将端子106固定在连接区域109上的力,也就是能够提高所谓的端子强度。
此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的信息,公知的有例如日本特开2003-29718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开关中,由于涂敷的软钎料的量,在端子106和连接区域109之间所形成的软钎料层110的大小容易产生偏差,难以得到足够的端子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端子强度且能进行可靠的操作的开关。
在本发明中,在从开关接点向壳体外侧突出的端子上设置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而构成开关。在将端子软钎焊于布线基板的连接区域时,在多个折曲部和连接区域之间形成多个软钎料层,通过该多个软钎料层,能够提高端子强度,因此,能够防止开关从布线基板上脱落或浮起,能够得到可进行可靠操作的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开关的立体图。
图6是以往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7是以往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8是以往的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主要以滑动操作形式的开关为例,采用图1~图5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的立体图。在图1、图2中,上面开口的大致箱形的壳体1由液晶聚合物或聚苯硫醚(PPS)等绝缘树脂构成。固定接点2由铜合金等导电金属薄板构成。而且,多个固定接点2通过嵌入成形等被植入固定在壳体1的内底面。
操作体3由液晶聚合物或尼龙等绝缘树脂构成,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地被收纳在壳体1内。此外,操作部3A从壳体1的侧面突出。
另外,可动接点4由铜合金等弹性金属薄板构成,其中间部固定在操作体3的下面上。而且,该可动接点4的两端以稍弯曲的状态与中央和右侧的固定接点2弹性接触,从而形成开关接点。
铜等金属薄板制的盖5覆盖壳体1的上面的开口部。而且,在从固定接点2延伸出并从壳体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端子12上,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12B,从而构成开关17。
此外,端子12的上下方向的折曲部12A、12B形成为V字状,该V字的相对的折曲部12A、12B的长度大致相等,弯曲部12C、12D的角度为30度~90度,优选形成为50度~70度。
而且,折曲部12A、12B的长度为端子12的厚度的2~5倍,例如,端子12的厚度为0.1mm,长度为0.2mm~0.5mm。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在图3中,在由酚醛纸或加入了玻璃的环氧树脂等构成的布线基板18上下面上,由铜箔等形成有多个布线图案(未图示)。而且,在该上面,以比开关17的尺寸稍大的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区域19。另外,在该连接区域19上载置有端子12。
在膏状软钎料等被涂敷到连接区域19的上面上后,进行加热从而形成软钎料层10。而且,通过该软钎料层10,端子12的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和12B电连接于连接区域19,并且,开关17被机械固定。
在载置于从壳体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并以比开关17的尺寸稍大的间隔设置的连接区域19上的端子12上,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12B。而且,在折曲部12A、12B和连接区域19之间形成多个软钎料层10,开关17被固定于布线基板18。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开关,使操作部3A从操作面板突出并被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未图示)的后侧。而且,端子12通过布线基板18的布线图案、连接在其上的连接器、导线(未图示)等电连接于设备的电路(未图示)。
当将操作部3A向左侧滑动操作时,固定在操作体3的下面上的可动接点4向左侧移动,其两端与左侧和中央的固定接点2弹性接触,从而进行开关接点的切换。而且,该电信号从端子12通过布线图案等被输出到设备的电路,从而进行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切换。
在进行这样的操作时,即使在对操作部3A施加稍大的力的情况下,在软钎焊于多个连接区域19上的多个端子12上,如上所述,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和12B,在这些折曲部和连接区域19之间形成有多个软钎料层10,因此,能够防止端子12从连接区域19剥离。
在从壳体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端子12上,设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和12B,在这些折曲部和连接区域19之间形成有多个软钎料层10,由此,能够提高将端子12固定在连接区域19上的力,也就是所谓的端子强度。因此,即使是在涂敷的软钎料的量上稍存偏差的情况下,也能构防止开关17从布线基板18脱落或浮起,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
此外,端子12的相对的折曲部12A、12B的长度大致相等,弯曲部12C、12D的角度为30度~90度,优选形成为50度~70度,并且折曲部12A、12B的长度为端子12的厚度的2~5倍。由此,形成折曲部12A、12B时的弯曲加工更容易,能够得到加工偏差少的折曲部,并且能够使折曲部12A、12B和连接区域19之间的各软钎料层10形成得更均匀良好。
另外,在布线基板18的上面,以比开关17的尺寸稍大的间隔设置多个连接区域19,将端子12载置在该连接区域19上并涂敷有软钎料。由此,能够防止在加热时从膏状软钎料等析出的焊剂附着在端子12附近的壳体1的下面或侧面上。
此外,优选,如图3所示,使连接区域19的开关侧的内端位于折曲部12B的弯曲部12D的垂下位置的附近。由此,折曲部12B和连接区域19之间的软钎料层10能够良好地形成,并且能够确保开关17的壳体1的端部和连接区域19端部的间隔,能够更确实地实现端子强度的强化和防止焊剂附着在壳体1上。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开关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在图4中,在布线基板18的上面,以比开关17的尺寸稍小的间隔设置多个连接区域19A,在该连接区域19A上载置壳体1的端部下面和端子12并涂敷软钎料,则能够形成多个软钎料层10,该软钎料层10完全填埋多个折曲部12A、12B和连接区域19A之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子强度。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从开关接点向壳体1外侧突出的端子12上设置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12B,在将端子12软钎焊于布线基板18的连接区域19上时,在多个折曲部12A、12B和连接区域19之间形成多个软钎料层10,通过这些多个软钎料层10能够提高端子强度。因此,能够得到防止开关17从布线基板18脱落或浮起、能够可靠地操作的开关。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端子12的折曲部12A、12B的弯曲部12C、12D的角度为30度~90度,优选为50度~70度,相对的两边的长度大致相等,各边的长度为端子12的厚度的2~5倍。但是,虽然端子强度或弯曲加工性稍差,但也可以采用弯曲部的角度不足30度或超过90度的端子、或相对的两边的长度不同的端子、或各边的长度超过端子厚度的5倍的端子。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开关的立体图。在图5中,为一种摆动操作形式的开关,操作体53能摆动地被收纳在壳体51中,在从壳体51向外侧突出的端子12上设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12A和12B,即使是这样的开关,也能够通过上述结构提高端子强度。此外,按压操作方式的开关等各种操作方式的开关中都能够实施本发明。
本发明的开关是一种能够提高端子强度、且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的开关,主要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用的开关使用。

Claims (1)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形的壳体、
可移动地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操作体、
通过所述操作体的移动而进行电连接/断开的开关接点和
从所述开关接点向所述壳体外侧突出的端子,
在所述端子上设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多个折曲部。
CN2008102153307A 2007-09-07 2008-09-05 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2329 2007-09-07
JP232329/2007 2007-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237A true CN101383237A (zh) 2009-03-11
CN101383237B CN101383237B (zh) 2012-02-22

Family

ID=4043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3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237B (zh) 2007-09-07 2008-09-05 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26453B2 (zh)
JP (1) JP5146205B2 (zh)
CN (1) CN1013832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808A (zh) * 2009-08-21 2011-03-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滑动开关
CN102376485A (zh) * 2010-08-23 2012-03-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滑动移位接触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3626Y2 (ja) * 1991-07-19 1998-02-25 ケル株式会社 サーフェスマウント式電子部品
JP2663228B2 (ja) * 1992-10-27 1997-10-1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コネクタのリード部整列構造及び整列方法
US5496180A (en) * 1994-04-06 1996-03-0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able card edge connector
CN2371683Y (zh) 1999-01-08 2000-03-29 蔡周旋 电连接器的端子
JP4061946B2 (ja) 2002-04-04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US6621018B1 (en) * 2002-04-23 2003-09-16 Shin Jiuh Corp. Reciprocal switch
JP4414279B2 (ja) * 2004-05-28 2010-02-10 Sm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4957885B2 (ja) * 2006-05-31 2012-06-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4862697B2 (ja) * 2007-03-08 2012-0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808A (zh) * 2009-08-21 2011-03-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滑动开关
CN101996808B (zh) * 2009-08-21 2013-11-2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滑动开关
CN102376485A (zh) * 2010-08-23 2012-03-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滑动移位接触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237B (zh) 2012-02-22
JP2009081128A (ja) 2009-04-16
JP5146205B2 (ja) 2013-02-20
US8026453B2 (en) 2011-09-27
US20090065334A1 (en)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4558C (zh) 印刷布线板的连接装置
JP4276883B2 (ja)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接続構造
JP4276881B2 (ja)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接続構造
CN100531513C (zh) 印刷布线板的连接装置
CN102316664B (zh)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080153319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
CN105826112B (zh) 按键开关
KR101381135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통신기기용 내장형 안테나
CN101730385A (zh) 电路板结构
US20080217156A1 (en) Switch device
CN102543527B (zh) 开关
CN101383237B (zh) 开关
KR100837892B1 (ko) 피씨비 택트 스위치
CN101420821A (zh) 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492751B (zh)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9516015U (zh) 天线模块
KR102183030B1 (ko) 전기접촉단자의 장착 구조
KR100607043B1 (ko) 피씨비 택트 스위치
CN208638790U (zh) 导电装置及发声器件
CN101198212A (zh) 多层印刷布线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273206B1 (ko) 도전체 접촉을 위한 콘택터
CN201499369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
CN114079183A (zh) 板对板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3514A (zh) 一种pcb的制作方法
JPS61118981A (ja) 接触子形成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