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7205B - 灭菌箱 - Google Patents

灭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7205B
CN101987205B CN201010159377.3A CN201010159377A CN101987205B CN 101987205 B CN101987205 B CN 101987205B CN 201010159377 A CN201010159377 A CN 201010159377A CN 101987205 B CN101987205 B CN 101987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ing
chamber
gas
sterilizing gas
pipe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9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7205A (zh
Inventor
横井康彦
山本宏
中尾敦
大西二朗
福井慎二
岩间明文
原田雅树
杉村佳昭
平井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7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2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0Gaseous substances, e.g. vapours
    • A61L2/208Hydrogen per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1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e.g. vaporisers, UV 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5Biocide distribution means, e.g. nozzles, pumps, manifolds, fans, baffles, spray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用于和外部室连接的连接部的筐体、设置于筐体的内部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灭菌用室、灭菌气体供给回路,灭菌用室具备:用于将被灭菌物从外部取出和放入的第一门、设置于用于和外部室连通的连接部的第二门、用于导入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导入口,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将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向灭菌用室的灭菌气体导入口供给的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其一端具有用于向外部室供给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输出端口的第二气体供给回路,通过上述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和第二气体供给回路供给灭菌气体。

Description

灭菌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箱。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下述的隔离器,其与保温箱(インキュベ一タ)连结,且为了对该保温箱中培养的细胞无菌地实施规定的前处理等而与外部空气隔离。另外,已知有下述的灭菌箱,其与该隔离器连结,且为了在将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搬入该隔离器之前对其进行灭菌而与外部空气隔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灭菌箱具备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等灭菌装置。例如,作业者首先在将隔开隔离器及灭菌箱的室彼此之间的门关闭的状态下,将细胞及物品等搬入灭菌箱的室内,并在该室内对其进行灭菌。接着,作业者打开上述的门,将在灭菌箱的室内进行了灭菌的细胞及物品等搬入保持无菌状态的隔离器的室内。
上述的无菌地实施的作业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无菌环境是指为了避免作业所需要的物质以外的物质混入而无限接近无尘、无菌的环境。另外,上述灭菌是指用于实现无菌环境的处理。
另外,灭菌由(1)前处理工序、(2)气体暴露工序、(3)置换工序组成,
(1)前处理工序是包含灭菌对象空间的漏泄试验的、直至供给灭菌气体前的准备工序,
(2)暴露工序是将灭菌气体向对象空间供给的工序,
(3)置换工序是将灭菌对象空间的灭菌气体无害化后排出,并与外部空气置换的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1138号公报
例如,有时将在保温箱中培养的细胞经由隔离器从灭菌箱搬出后,再次使该隔离器成为无菌状态。该情况下,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隔离器及灭菌箱中,在将隔开各室之间的门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将从灭菌箱的外装灭菌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等产生的灭菌气体导入隔离器的室,对该室进行灭菌。其存在灭菌效率恶化且灭菌处理耗费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在隔离器中也设置灭菌装置,该室内的灭菌的效率提高,但这样的话,隔离器及灭菌箱双方都分别具备灭菌装置,因此,存在由此带来的设备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灭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用于和外部室连接的连接部的筐体、设置于该筐体的内部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灭菌用室、灭菌气体供给回路,所述灭菌用室具备:用于将被灭菌物从外部取出和放入的第一门、设置于用于和所述外部室连通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二门、用于导入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导入口,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将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向所述灭菌用室的灭菌气体导入口供给的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其一端具有用于向所述外部室供给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输出端口的第二气体供给回路,通过上述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和第二气体供给回路供给所述灭菌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灭菌箱,能够使隔离器的室高效灭菌且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灭菌箱的隔离系统的构成例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灭菌箱的外观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灭菌用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5是表示灭菌用室及细胞操作用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6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的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细胞操作用室的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7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细胞操作用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8是表示连结装置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9是表示连结装置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10是表示Op室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清洁用过滤器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11表示Op室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流的回路图;
图12是表示另外一个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其它的另外一个隔离系统的外观构成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灭菌箱 1a、上部 1b、中央部 1c、下部 1d、控制装置
1e、筐体 1f、连接部 1g、密封材料 3、隔离器 3a、3b、3c、手套
4、保温箱 5、离心分离机 6、隔离系统 10、灭菌气体产生装置
11、灭菌用室 11a、灭菌气体导入口 11d、灭菌气体排出口
11b、24a、25a、26a、30c、35a、气体导入口
11c、11e、24b、25b、26b、30d、30e、35b、气体排出口
12、15、33、34、送风机 12a、流量计
13、13a、13b、13c、162b、163b、输出端口
14、147c、输入端口 24、25、26、Op室 30、细胞操作用室
30a、40a、门 30b、灭菌气体导入口
31、32、101、107、113、114、172、清洁用过滤器
35、连结装置 40、细胞培养用室 103、泵 104、容器 111、第一门
112、第二门 152b、171a、301b、302b、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灭菌箱的构成]
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灭菌箱1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灭菌箱1的隔离系统6的构成例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灭菌箱1的外观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隔离系统6的外观构成例的图。另外,该图中,图(a)表示图(b)的正面外观沿A-A′的剖面。
(相对于灭菌用室和Op室的输出及输入端口)
如图1所示,灭菌箱1具备: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具备用于放入被灭菌物的第一门111的灭菌用室11、向例如三个显微镜用室(外部室)24、25、26(以下,称为“Op室24、25、26”)输出灭菌气体的输出端口13a、13b、13c(总称为输出端口13)、从Op室24、25、26输入灭菌气体的输入端口14、用于分别在灭菌用室11及Op室24、25、26使灭菌气体循环的配管等装置。
用于使灭菌气体在灭菌用室11内循环的装置具备配管167、161、117、105、电磁阀161a、117a、送风机12。详细而言,灭菌气体发生装置10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通过配管167分支为电磁阀161a、162a、163a、164a、165a、166a,其中的电磁阀161a和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导入口11a通过配管161连接。另一方面,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和送风机12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17并经由电磁阀117a连接,送风机12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和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05并经由流量计12a连接。根据以上的构成,灭菌气体通过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导入口11a向该室11内供给,通过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向该室11外排出。使灭菌气体在该灭菌用室11循环的构成与第一气体供给回路相对应。另外,在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排出口11d的正下游侧设置有用于捕集微粒子的例如HEPA过滤器等清洁用过滤器114。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灭菌用室11等的室“使灭菌气体循环”意思是重复如下所述的工序,即,将包含由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产生的灭菌气体的空气向室供给,并将包含在该室内进行灭菌后的残留灭菌气体的空气向该室外排出,相对于排出的空气,混合通过灭菌产生装置10产生的灭菌气体,并将混合了灭菌气体的空气再一次向室供给。
用于使灭菌气体在Op室24、25、26循环的装置具备配管167、184、185、186、164、165、166、144、145、146、147、108、106、105、电磁阀164a、165a、166a、147a、108a、106a、送风机12而构成。详细而言,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通过配管167分支为电磁阀161a、162a、163a、164a、165a、166a,其中的例如电磁阀164a和输出端口13a通过配管184连接,输出端口13a和室24的气体导入口24a通过配管164连接。另一方面,Op室24的气体排出口24b和输入端口14通过配管144连接,输入端口14和送风机12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47、108、106并经由电磁阀147a、108a、106a连接,送风机12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和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05并经由流量计12a连接。根据以上的构成,灭菌气体例如通过Op室24的气体导入口24a向该室24内供给,并通过Op室24的气体排出口24b向该室24外排出。如图1所例示,对于其它的Op室25、26的气体导入口25a、26a及气体排出口25b、26b、和与分别与该室25、26相对应的电磁阀165a、166a、输出端口13b、13c、配管185、186、配管165、166、及配管145、146也与上述同样。该使灭菌空气在Op室24、25、26循环这样的结构与第二气体供给回路相对应。另外,输入端口14的下游侧的配管108及配管106的边界,设置有清洁用过滤器107。
另外,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设有收容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H2O2)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的容器104、从该容器104汲取原料的泵103、用于将汲取的原料经由清洁用过滤器101向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供给的配管102。
本实施方式中,灭菌箱1还具备用于控制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各种电磁阀、各种送风机等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1d。
(细胞操作用室的第二门及输出端口)
如图1所例示,灭菌箱1还具备:将灭菌气体向隔离器3(参照图3)的细胞操作用室(外部室)30输出的输出端口162b、第二门112、用于使灭菌气体在细胞操作用室30循环的配管等装置。
用于使灭菌气体在细胞操作用室30循环的装置具备配管167、162、304、117、105、电磁阀162a、117a、送风机12而构成。详细而言,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通过配管167分支为电磁阀161a、162a、163a、164a、165a、166a,其中的电磁阀162a和输出端口162b通过配管162连接,输出端口162b和细胞操作用室30的灭菌气体导入口30b通过配管304连接。另一方面,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和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的连接方法采用用于使灭菌气体在上述灭菌用室11循环的装置,与上述相同。
根据以上的构成,灭菌气体通过细胞操作用室30的灭菌气体导入口30b向该室30内供给,并经由开放的第二门112,通过灭菌用室11的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向该室11外排出。使灭菌气体在该细胞操作用室30循环的构成与第二气体供给回路相对应。
另外,细胞操作用室30是为了对细胞培养用室40中培养的细胞无菌地实施规定的前处理等而与外部空气隔离的空间。灭菌用室11是为了在将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搬入细胞操作用室30之前对其进行灭菌而与外部空气隔离(比细胞操作用室30小)的空间。细胞操作用室30经由其第二门112与灭菌用室11无间隙地连结。
另外,细胞操作用室30在与灭菌用室11的第二门112对置的一侧具备用于将已灭菌的物品等搬出至细胞培养用室40侧的门30a(参照图3)。
另外,在细胞操作用室30设置有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301b、302b、配管301、302、电磁阀301a、302a、送风机33、34,作为用于使该室30内残留的灭菌气体通过气体导入口30c及气体排出口30d并利用空气进行置换的装置。
另外,为了对气体导入口30c的正上游侧的清洁用过滤器31及气体排出口30d的正下游侧的清洁用过滤器32进行灭菌,在细胞操作用室30设置有用于通过该过滤器31、32使送风机33的空气循环的配管等装置。在此,该装置为将细胞操作用室30的气体导入口30c及气体排出口30e经由送风机33连接的配管303、和设置于该配管303上的电磁阀303a。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配管167、电磁阀162a、配管162、及输出端口162b与第二气体供给回路相对应。
(与连结装置相对的输出及输入端口)
如图1所例示,灭菌箱1具备:将灭菌气体向连结上述细胞操作用室30及保温箱4(参照图3)的细胞培养用室40的中空连结装置(外部室)35输出的输出端口163b、从该连结装置35输入灭菌气体的输入端口147c、用于使灭菌气体在该连结装置35循环的配管等装置。
使灭菌气体在连结装置35循环的装置具备配管167、163、351、352、147、108、106、105、电磁阀163a、147b、108a、106a、送风机12。详细而言,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通过配管167分支为电磁阀161a、162b、163a、164a、165a、166a,其中的电磁阀163a和输出端口163b通过配管163连接,输出端口163b和连结装置35的气体导入口35a通过配管351连接。另一方面,连结装置35的气体排出口35b和输入端口147c通过配管352连接,输入端口147c和送风机12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47、108、106并经由电磁阀147b、108a、106a连接,送风机12的气体流出侧(图1的纸面上侧)和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气体流入侧(图1的纸面下侧)通过配管105并经由流量计12a连接。
根据以上的构成,灭菌气体通过连结装置35的气体导入口35a向该装置35内供给,并通过连结装置35的气体排出口35b向该装置35外排出。使灭菌气体在该连接装置35中循环的结构与第二供给回路相对应。
另外,保温箱3的细胞培养用室40经由中空连结装置35与细胞操作用室30无间隙地连结。另外,细胞培养用室40在与细胞操作用室30连结时,在与该室30的门30a相对置的一侧具备用于送入灭菌物的门40a。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配管167、电磁阀163a、配管163及输出端口163b与第二气体供给回路相对应。
(用于利用空气置换灭菌用室及Op室的灭菌气体的结构)
如图1所例示,灭菌箱1具备:送风机15、设置于灭菌用室11的气体导入口11b正上游侧的清洁用过滤器113、用利用空气置换灭菌用室11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配管等装置、用于利用空气置换Op室24、25、26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配管等装置。
用于利用空气置换灭菌用室11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装置具备配管152、115、116、171、电磁阀152a、115a、116a。利用空气置换灭菌用室11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结构与置换回路相对应。
用于利用空气置换Op室24、25、26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配管等装置具备配管152、151、106、105、167、184、185、186、164、165、166、144、145、146、147、108、173、171、电磁阀152a、151a、106a、164a、165a、166a、147a、173a。利用空气置换该Op室24、25、26内残留的灭菌气体的结构与置换回路相对应。
另外,在配管152的大气侧的开口端部设置有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52b,同时,在配管171的大气侧的开口端部设置有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71a。
(用于对清洁用过滤器进行灭菌的结构)
如图1所例示,灭菌箱1具备用于为了对清洁用过滤器113、114进行灭菌而通过该过滤器113、114使送风机15的空气循环的配管等装置。在此,该装置具备配管118、115、和电磁阀115a、118a。
(外观构成例)
如图2所例示,灭菌箱1具备:设置有灭菌用室11的中央部1b、设置于该中央部1b的竖直方向上侧并收纳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等的上部1a、设置于该中央部1b的竖直方向下侧并起到架台的功能的下部1c、设置于由该下部1c形成的空间内的所述控制装置1d。
本实施方式中,上部1a及下部1b构成筐体1e。在上部1a内收纳有例如收容过氧化氢水等灭菌气体原料的容器14或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等,设置有用于将灭菌气体向细胞操作用室30供给的所述输出端口162b、用于将灭菌气体向连结装置35供给的所述输出端口163b。中央部1b中的设有第二门112的一侧作为与隔离器3相对的连接部,在开闭第二门112的开口的周围设置有规定的密封材料1g。图中,省略上述的其它的端口13、14、147c的图示。
如图3所例示,灭菌箱1的灭菌用室11、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一侧(图3的纸面右侧)经由该灭菌用室11的第二门112无间隙地连结。
另外,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另一侧(图3的纸面左侧)、保温箱4的细胞培养用室40经由中空的连结装置35、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及细胞培养用室40的门40a无间隙地连接。
另外,在细胞操作用室30设置有例如手套3a、3b、3c及离心分离机5等。例如使用手套3a,能够在将细胞操作用室30保持于无菌的状态下,开闭门30a。另外,例如使用手套3c,能够在将灭菌用室11保持于无菌的状态下,开闭第二门112。
灭菌气体从灭菌箱1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经由配管162、304向细胞操作用室30供给,且灭菌气体经由配管163、351向连结装置35供给。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隔离器3及灭菌箱1构成隔离系统6。
[灭菌箱的动作]
参照图4~图11,对具备上述的结构的灭菌箱1的灭菌工序及置换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灭菌用室11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体流的回路图。
图5是表示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6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11的清洁用过滤器113、114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细胞操作用室30的清洁用过滤器31、32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7是同时表示灭菌用室11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细胞操作用室30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流的回路图。
图8是表示连结装置35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9是表示连结装置35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10是表示Op室24在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清洁用过滤器107在的灭菌工序中的灭菌气流的回路图。
图11是表示Op室24在置换工序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回路图。
另外,为方便起见,图4~图11中,只对与各个粗线所表示的灭菌气体或空气的流动有直接关系的部件标注编号。其中,各部件的编号与所述图1中标注的编号相同。
(灭菌用室的暴露工序)
如图4的粗线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灭菌气体经由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1a、配管161,从灭菌气体导入口11a向灭菌用室11内供给。接着,包含在灭菌用室11内进行灭菌后的残留灭菌气体的空气(其也称为“灭菌气体”)从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向灭菌用室11外排出,并经由清洁用过滤器114、配管117、该配管117上的电磁阀117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进入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内,与通过该装置10新生成的灭菌气体混合。另外,图4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
以上的灭菌气流通过送风机12形成。另外,灭菌工序中,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执行从通过泵103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生成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的动作。
(细胞操作用室的灭菌工序)
如图5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且打开了灭菌用室11的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灭菌气体经由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2a、配管162、输出端口162b、配管304,从灭菌气体导入口30b向细胞操作用室30内供给。接着,包含对细胞操作用室30内进行灭菌后的残留灭菌气体的空气(其也称为“灭菌气体”)在供给至关闭了第二门112的状态下的灭菌用室11后,从灭菌气体排出口11d向该室11外排出,并经由配管117、该配管117上的电磁阀117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进入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内,与通过该装置10新生成的灭菌气体混合。另外,图5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另外,对细胞操作用室30内进行灭菌后的灭菌气体也能够在灭菌用室11内进行灭菌。即,通过灭菌气体导入口30b向细胞操作用室30供给的灭菌气体不仅在该室30内进行灭菌,且从开放的第二门112向灭菌用室11供给,而在该室11内灭菌,并从该灭菌气体排出口11d排出。由此,对细胞操作用室30内进行了灭菌时,也对灭菌用室11内进行灭菌。
以上的灭菌气流通过送风机12形成。另外,在灭菌工序中,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执行如下动作:由通过泵103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生成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
由此,隔离器3能够将来自灭菌箱1的灭菌气体通过输出端口162b直接取入细胞操作用室30内,因此,能够在该室30内高效率地进行灭菌。由此,也能够缩短灭菌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另外,隔离器3不需要分别地具备灭菌装置,因此,能够降低这部分的设备成本。
(灭菌用室及细胞操作用室的清洁用过滤器的灭菌工序)
如图6的右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空气经由送风机15、配管115、该配管115上的电磁阀115a、清洁用过滤器113,从气体导入口11b向灭菌用室11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11e向灭菌用室11外排出,并经由清洁用过滤器114、配管118、该配管118上的电磁阀118a,返回送风机15。另外,图6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15形成。另外,在这样的空气的循环时,并行形成有用于在上述图4所例示的灭菌用室11内进行灭菌的灭菌气流。或者,这样的空气的循环时,灭菌用室11内也可以在上述图4所例示的灭菌工序完成后处于灭菌气体滞留的状态。
如图6的左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全部关闭了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空气经由送风机33、配管303、清洁用过滤器31,从气体导入口30c向细胞操作用室30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30e向细胞操作用室30外排出,并经由清洁用过滤器32、配管303、该配管303上的电磁阀303a,返回送风机33。另外,图6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了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33形成。另外,在这样的空气的循环时,并行形成有用于在上述图5所例示的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内进行灭菌的灭菌气流。或者,这样的空气的循环时,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内也可以在上述图5所例示的灭菌工序完成后处于灭菌气体滞留的状态。
另外,在灭菌工序中,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执行如下动作:由通过泵103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生成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
另外,上述的例中,灭菌用室11的清洁用过滤器113、114的灭菌工序、和细胞操作用室30的清洁用过滤器31、32的灭菌工序分别地进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打开第二门112的状态下同时进行双方的工序。通过同时对灭菌用室11的清洁用过滤器113、114、和细胞操作用室30的清洁用过滤器31、32进行灭菌,例如双方的室11、30的过滤器113、114、31、32的灭菌处理协同作用,因此,灭菌效果也提高。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对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的各自的内部更可靠地进行灭菌。
(灭菌用室及细胞操作用室的置换工序)
上述的图4~图6所例示的灭菌用室11、细胞操作用室30、清洁用过滤器113、114、31、32等的灭菌工序之后,进行利用大气中的空气置换残留的灭菌气体的工序。
如图7的右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大气中的空气经由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52b、配管152、该配管152上的电磁阀152a、送风机15、配管115、该配管115上的电磁阀115a、清洁用过滤器113,从气体导入口11b向灭菌用室11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11c向灭菌用室11外排出,并经由清洁用过滤器114、配管116、该配管116上的电磁阀116a、配管171、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71a,放出至大气中。另外,图7中,为了使空气形成该图的右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15形成。
如图7的左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全部关闭了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及第二门112的状态下,首先,大气中的空气经由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301b、配管301、该配管301上的电磁阀301a、送风机33、清洁用过滤器31,从气体导入口30c向细胞操作用室30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30d向细胞操作用室30外排出,并经由清洁用过滤器32、配管302、该配管302上的电磁阀302a、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302b、送风机34,放出至大气中。另外,图7中,为了使空气形成该图的左侧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33、34形成。
另外,上述的实例中,灭菌用室11的置换工序、和细胞操作用室30的置换工序分别地进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打开第二门112的状态下同时进行双方的工序。通过同时进行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的双方的置换工序,例如来自双方的室11、30内的灭菌气体的去除协同作用,因此,灭菌气体的去除效果也提高。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在灭菌工序后,更可靠地从灭菌用室11及细胞操作用室30的各自的内部去除对细胞等产生影响的灭菌气体。
(连结装置的灭菌工序)
如图8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夹持中空的连结装置35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及细胞培养用室40的门40a的双方的状态下,灭菌气体经由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3a、配管163、输出端口163b、配管351,从气体导入口35a向连结装置35内供给。接着,包含在连结装置35内进行灭菌后的残留灭菌气体的空气(其也称为“灭菌气体”)从气体排出口35b向连结装置35外排出,并经由配管352、输入端口147c、配管147、该配管147上的电磁阀147b、配管108、该配管108上的电磁阀108a、清洁用过滤器107、配管106、该配管106上的电磁阀106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进入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内,与通过该装置10新生成的灭菌气体混合。另外,图8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
以上的灭菌气流通过送风机12形成。另外,灭菌工序中,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执行如下动作:由通过泵103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生成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
由此,例如能够在将各自的室30、40内保持于无菌状态的情况下,将隔离器3和保温箱4连结。
(连结装置的置换工序)
上述的图8所示的连结装置35的灭菌工序之后,执行利用大气中的空气置换残留的灭菌气体的工序。
如图9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在关闭了夹持中空的连结装置35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及细胞培养用室40的门40a的双方的状态下,大气中的空气经由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52b、配管152、该配管152上的电磁阀152a、送风机15、配管151、该配管151上的电磁阀151a、清洁用过滤器107、配管106、该配管106上的电磁阀106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3a、配管163、输出端口163b、配管351,从气体导入口35a向连结装置35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35b向连结装置35外排出,并经由配管352、输入端口147c、配管147、该配管147上的电磁阀147b、配管108、配管173、该配管173上的电磁阀173a、清洁用过滤器172、配管171、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71a,放出至大气中。另外,图9中,为了使空气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15形成。
另外,上述的置换工序中,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及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双方均没有残留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内部,另外,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中的从灭菌气体的原料生成灭菌气体的动作及泵103的动作双方都停止。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在灭菌工序后,更可靠地从连结装置35的内部去除对细胞等产生影响的灭菌气体。
(Op室的灭菌工序及清洁用过滤器的灭菌工序)
对例如使用灭菌箱1对Op室24进行灭菌的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10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首先,灭菌气体经由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4a、配管184、输出端口13a、配管164,从气体导入口24a向Op室24内供给。接着,包含在Op室24内进行灭菌后的残留灭菌气体的空气(其也称为“灭菌气体”)从气体排出口24b向Op室24外排出,并经由配管144、输入端口14、配管147、该配管147上的电磁阀147a、配管108、该配管108上的电磁阀、清洁用过滤器107、配管106、该配管106上的电磁阀106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进入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内,与通过该装置10新生成的灭菌气体混合。另外,图10中,为了使灭菌气体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灭菌气流通过送风机12形成。
另外,关于其它的Op室25、26,也与以上相同。
另外,对清洁用过滤器107进行灭菌的工序的情况下,空气的流动也与图10的灭菌气流相同。但是,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并行形成灭菌气流,或者在灭菌气体的灭菌工序完成后,灭菌气体滞留于Op室24、25、26。
根据以上所述,能够利用灭菌箱1对保温箱4中培养的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进行灭菌,同时,即使在没有与该灭菌箱1经由门连结的Op室24、25、26,也能够进行物品的外装灭菌及室内的灭菌等。另外,Op室24、25、26不需要分别地具备灭菌装置,因此,能够降低这部分的成本。
(Op室的置换工序)
上述的图10所例示的Op室24的灭菌工序之后,执行利用大气中的空气置换残留的灭菌气体的工序。
如图11的粗线的箭头指向所例示,大气中的空气经由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52b、配管152、该配管152上的电磁阀152a、送风机15、配管151、该配管151上的电磁阀151a、清洁用过滤器107、配管106、该配管106上的电磁阀106a、送风机12、配管105、该配管105上的流量计12a、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配管167、电磁阀164a、配管184、输出端口13b、配管164,从气体导入口24a向Op室24内供给。接着,空气从气体排出口24b向Op室24外排出,并经由配管144、输入端口14、配管147、配管108、配管173、该配管173上的电磁阀173a、清洁用过滤器172、配管171、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171a,放出至大气中。另外,图11中,为了使空气形成粗线的箭头指向所示的流动,通过控制装置1d,设定了各种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上的空气的流动通过送风机15形成。
另外,上述的置换工序中,从容器104汲取的灭菌气体的原料(例如过氧化氢水)及灭菌气体(例如过氧化氢气体)双方均没有残留在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的内部,另外,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中的从灭菌气体的原料生成灭菌气体的动作及泵103的动作双方都停止。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在灭菌工序后,更可靠地从Op室24、25、26的内部去除对细胞等产生影响的灭菌气体。
[隔离系统6′、6″]
本实施方式的隔离系统不限定于上述图3所例示的隔离系统6,也可以为例如以下的图12及图13分别例示的隔离系统6′、6″。
图12是表示隔离系统6′的外观结构例的图。其中,该图中,(a)表示(b)的正面外观的B-B′的剖面。
图13是表示隔离系统6″的外观结构例的图。其中,该图中,(a)表示(b)的正面外观的C-C′的剖面。
在此,图3、图12、及图13所例示的部件中,对于同一部件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隔离系统6′)
图12所例示的隔离系统6′具备两个隔离器3、3′及一个灭菌箱1′。在此,灭菌箱1′在与灭菌用室11′的第一门111邻接的两侧具备第二门112、112′。
灭菌箱1′的灭菌用室11′和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一侧(图12的纸面右侧)经由该灭菌用室11′的第二门112无间隙地连结。隔离器3的操作用室3的另一侧(图12的纸面左侧)和保温箱4的培养用室40经由中空的连结装置35、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及细胞培养用室40的门40a无间隙地连结。灭菌气体从灭菌箱1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经由配管162、304向细胞操作用室30供给,且灭菌气体经由配管163、351向连结装置35供给。另外,在细胞操作用室30设置有例如手套3a、3b、3c及离心分离机5等。
灭菌箱1′的灭菌用室11′和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的一侧(图12的纸面左侧)经由该灭菌用室11′的第二门112′无间隙地连结。隔离器3的操作用室3′的另一侧(图12的纸面右侧)和保温箱4′的培养用室40′经由中空的连结装置35′、细胞操作用室30′的门30a′、及细胞培养用室40′的门40a′无间隙地连接。灭菌气体从灭菌箱1′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经由配管162′、304′向细胞操作用室30′供给,且灭菌气体经由配管163′、351′向连结装置35′供给。另外,在细胞操作用室30′设置有例如手套3a′、3b′、3c′及离心分离机5′等。
根据具备以上的构成的隔离系统6′,能够利用一个共同的灭菌箱1′,对例如在两个保温箱4、4′中分别培养的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进行灭菌。
(隔离系统6″)
图13所例示的隔离系统6″具备两个隔离器3、3″及一个灭菌箱1′而构成。在此,灭菌箱1′与上述图12的情况相同。
灭菌箱1′的灭菌用室11′、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保温箱4的细胞培养用室40的关系与上述图12的情况相同。
灭菌箱1′的灭菌用室11′、隔离器3″的细胞操作用室30″、保温箱4′的细胞培养用室40′的关系,除了细胞操作用室30″的形状以外,与上述图12的情况相同。
另外,如图13所例示,灭菌气体从灭菌箱1′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10经由配管184、164向Op室24供给。
根据具备以上的构成的隔离系统6″,能够利用一个共同的灭菌箱1′,对例如在两个保温箱4、4′中分别培养的细胞及培养所需要的物品等进行灭菌,同时,即使在没有与该灭菌系统6″经由门连结的Op室24,也能够进行物品的灭菌及室内的灭菌等。
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易于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进行变更及改良,另外,本发明包含其等效物。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灭菌气体使用了过氧化氢气体,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臭氧等。

Claims (9)

1.一种灭菌箱,其包括:具有用于和外部室连接的连接部的筐体、设置于该筐体的内部的灭菌气体产生装置、灭菌用室、灭菌气体供给回路,
所述灭菌用室具备:用于将被灭菌物从外部放入和取出的第一门、设置于用于和所述外部室连通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二门、用于导入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导入口,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将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向所述灭菌用室的灭菌气体导入口供给的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其一端具有输出端口的第二气体供给回路,所述第二气体供给回路的所述输出端口用于向所述外部室供给在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灭菌气体,通过该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和第二气体供给回路供给所述灭菌气体,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还具备:经过清洁用过滤器向所述灭菌用室供给大气中的空气,将所述灭菌用室内的空气经过清洁用过滤器排出到大气中,使残留于所述灭菌用室的灭菌气体与空气进行置换的置换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多个所述输出端口,通过这些多个输出端口向外部室供给所述灭菌气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具备用于回收经由所述输出端口向所述外部室供给的灭菌气体的输入端口,在该输入端口的下游侧设置有清洁用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用室具备用于排出所述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排出口,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的所述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所述灭菌气体排出口的下游侧设置有清洁用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用室具备用于排出所述灭菌气体的灭菌气体排出口,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的所述第一气体供给回路在所述灭菌气体排出口的下游侧设置有清洁用过滤器。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还具备将残留于所述外部室的灭菌气体与空气进行置换的置换回路,在所述灭菌用室以及所述外部室的置换回路的大气侧开口端部设置有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供给回路还具备将残留于所述外部室的灭菌气体与空气进行置换的置换回路,在所述灭菌用室以及所述外部室的置换回路的大气侧开口端部设置有用于减少灭菌气体的催化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为过氧化氢气体,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以过氧化氢水为原料产生所述灭菌气体,所述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气体无害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菌箱,其中,
所述灭菌气体为过氧化氢气体,所述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以过氧化氢水为原料产生所述灭菌气体,所述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气体无害化。
CN201010159377.3A 2009-07-30 2010-03-31 灭菌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7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8086A JP5581018B2 (ja) 2009-07-30 2009-07-30 滅菌庫
JP178086/09 2009-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7205A CN101987205A (zh) 2011-03-23
CN101987205B true CN101987205B (zh) 2014-11-05

Family

ID=4222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93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7205B (zh) 2009-07-30 2010-03-31 灭菌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21983B2 (zh)
EP (1) EP2283874B1 (zh)
JP (1) JP5581018B2 (zh)
CN (1) CN101987205B (zh)
TW (1) TWI4347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1018B2 (ja) * 2009-07-3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滅菌庫
JP5539586B2 (ja) * 2011-03-29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除染液噴霧装置
ITMI20112334A1 (it) * 2011-12-21 2013-06-22 Absolute Up S R L Sterilizzatrice a vapore
JP5717773B2 (ja) * 2013-02-04 2015-05-1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滅菌庫及び滅菌庫を備えた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5717774B2 (ja) * 2013-02-04 2015-05-1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WO2014156136A1 (ja) 2013-03-29 2014-10-02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DE102014202592A1 (de) * 2014-02-13 2015-08-13 Robert Bosch Gmbh Isolator zur Verarbeitung medizinischer Stoffe und Verfahren zum Dekontaminieren eines Isolators
JP6408894B2 (ja) * 2014-12-17 2018-10-17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6444741B2 (ja) * 2015-01-15 2018-12-26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6851635B2 (ja) * 2015-03-31 2021-03-31 スライブ バイオサイエン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細胞培養インキュベータ
WO2016161169A2 (en) 2015-03-31 2016-10-06 Thrive Bioscience, Inc. Cell culture incubators with integrated cell manipulation systems
US10736981B2 (en) 2015-04-16 2020-08-11 Skan Ag Arrangement for performing a decontamination process by means of a decontamination agent introduced into a containment
JP2019013151A (ja) * 2015-11-27 2019-01-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CN114617999A (zh) 2017-03-27 2022-06-14 里珍纳龙药品有限公司 灭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672A (en) * 1992-03-13 1996-02-20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Steri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component sterilant
CN2415766Y (zh) * 2000-04-06 2001-01-24 赵平林 一种多功能消毒保洁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0512A (en) * 1986-02-24 1992-06-09 Senichi Masuda Apparatus for sterilizing objects to be sterilized
EP0785850B1 (en) 1994-10-08 1998-08-12 Don Whitley Scientific Limited Anaerobic cabinets and systems
US5792435A (en) * 1997-04-08 1998-08-11 Steris Corporation Vapor phase decontaminant isolator apparatus with integral vapor phase decontaminant generator system
JP3681538B2 (ja) * 1998-05-13 2005-08-10 東急車輛製造株式会社 滅菌方法、滅菌装置及び無菌試験装置
JP2000254212A (ja) * 1999-03-05 2000-09-1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パスボックス
JP2001340432A (ja) 2000-05-30 2001-12-1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オゾン滅菌装置
JP2002301138A (ja) 2001-04-05 2002-10-15 Shibuya Kogyo Co Ltd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の滅菌方法
GB2393393B (en) * 2002-09-24 2005-06-15 Bioquell Uk Ltd A pre-sterilisation ante-chamber for a processing enclosure
GB2407048B (en) 2003-10-15 2007-07-11 Biotrace Internat Plc Laboratory apparatus
JP3104211U (ja) * 2004-03-25 2004-09-16 日科ミクロン株式会社 安全キャビネット型クリーンベンチ
JP2005278565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hibuya Kogyo Co Ltd 無菌培養方法及び無菌培養装置
JP4529593B2 (ja) * 2004-08-31 2010-08-2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2007195956A (ja) 2005-12-28 2007-08-09 Akira Matsui 常圧、低酸素下で滅菌性過熱水蒸気を利用した滅菌装置
JP2007195772A (ja) * 2006-01-27 2007-08-09 Daikin Ind Ltd 滅菌システム
US7666369B2 (en) * 2006-09-29 2010-02-23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ycling sterilant gas
JP5020839B2 (ja) 2008-01-30 2012-09-05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新規微生物および新規微生物を用いた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924570B2 (ja) 2008-08-26 2012-04-2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5581018B2 (ja) * 2009-07-3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滅菌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672A (en) * 1992-03-13 1996-02-20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Steri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component sterilant
CN2415766Y (zh) * 2000-04-06 2001-01-24 赵平林 一种多功能消毒保洁盒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54212A 2000.09.19 *
JP特开2006-68122A 2006.03.16 *
JP特开平11-319046A 1999.11.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21983B2 (en) 2014-05-13
TWI434708B (zh) 2014-04-21
JP5581018B2 (ja) 2014-08-27
TW201103581A (en) 2011-02-01
US20140205507A1 (en) 2014-07-24
JP2011030655A (ja) 2011-02-17
EP2283874B1 (en) 2015-07-08
EP2283874A1 (en) 2011-02-16
US20110027146A1 (en) 2011-02-03
CN101987205A (zh)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7205B (zh) 灭菌箱
JP6081269B2 (ja)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KR102316664B1 (ko) 무균 작업 시스템
JP4300863B2 (ja) 無菌システムとその使用方法
JP5852792B2 (ja) アイソレータ、培養物の移動方法
JP5717774B2 (ja)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US20110189649A1 (en)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KR20150058053A (ko) 인큐베이터 및 인큐베이터 오염 제거 방법
CN204868917U (zh) 一种高可靠生物安全柜
CN110479388A (zh) 一种用于干细胞制备的无菌操作装置
US20120183456A1 (en) Sterilized connection apparatus
WO2004114378A1 (ja) クリーンユニット、クリーンユニットシステム、機能ユニット、機能ユニットシステム、材料処理方法、素子製造方法、細胞系育成方法および植物体育成方法
JP6636626B2 (ja) 安全キャビネットおよびアイソレータ
JP5903532B2 (ja) 作業用チャンバー
JP5717773B2 (ja) 滅菌庫及び滅菌庫を備えた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2018057396A (ja) 無菌作業システム
IT201800000749A1 (it) Impianto compatto a contaminazione controllata per il trattamento di linee cellulari
TWI766982B (zh) 隔離系統之換氣方法
JP2016028613A (ja) アイソレータ、培養物の移動方法
JP6972199B2 (ja) アイソレ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14

Address after: Ehime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