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015B -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015B
CN101983015B CN2009801120169A CN200980112016A CN101983015B CN 101983015 B CN101983015 B CN 101983015B CN 2009801120169 A CN2009801120169 A CN 2009801120169A CN 200980112016 A CN200980112016 A CN 200980112016A CN 101983015 B CN101983015 B CN 101983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seconds
cure
curing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20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3015A (zh
Inventor
水流和信
飞田宪吾
原口康弘
谷口正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En Ltd filed Critical Ito 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2/00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 A23N12/08Machines for cleaning, blanching, drying or roasting fruits or vegetables, e.g. coffee, cocoa, nuts for drying or roas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96Products in which the original granular shape is maintained, e.g. parboiled 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97Treatment of whole grai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23L7/117 - A23L7/196
    • A23L7/1975Cooking or roas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提取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等优异的麦茶的烘焙麦。本发明的烘焙麦的特征是测定空隙值为1.5mL~2.5mL。上述烘焙麦可以通过包括在一次烘焙工序和二次烘焙工序之间在5秒以内以60~130℃的温度差对麦的材料温度进行骤冷的骤冷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并且优选在二次烘焙工序后进行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滞留16~120秒的缓慢冷却工序。

Description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取麦茶的烘焙麦,尤其涉及适合于茶包的烘焙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麦茶是将作为原料的麦进行烘焙,对烘焙后的麦直接或者粉碎后进行提取而得到的饮料。
近年来,在包内封入烘焙大麦的粉碎物,以使可以用热水或水等提取的“茶包麦茶”正在普及。对于这样的“茶包麦茶”,可包入茶包内的量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是用热水或水等简单地进行提取,因此提取出的麦茶与用热水经过足够的时间熬煮的情况相比,色、香、味等较差。
因此,正在开发即使制成“茶包麦茶”也能提取出色、香、味等优异的麦茶的大麦的烘焙方法等。例如,将原料大麦蒸过后分两次进行烘焙的方法(参照下列专利文献1);烘焙后,将为了防止烤焦而迅速实施冷却处理的着色用麦与实施了浅烘焙处理的着味用麦混合的制造方法(参照下列专利文献2);边伴随着洒水边调整加热温度,不烤焦地进行烘焙的制造方法(参照下列专利文献3)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5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46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65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增强最高级的香味(冲击)通常会加强(加深)烘焙,但如果加强烘焙则会产生独特的烘焙气味(烟味、烟熏味、焦味),或者产生涩味、苦味。另一方面,为了具有甜味或醇厚味(コク)会减弱烘焙以保留原料本来的甜味或醇厚味。
为了兼具这两方面的特征,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地,进行将在其它工序中制造的烘焙的强弱品共混等,但这样的制造方法需要制造烘焙的强弱品的工序和共混工序,生产效率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取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等优异的麦茶的烘焙麦,进一步在于提供制造即使不用共混多种烘焙麦而仅通过烘焙也能提取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等优异的麦茶的烘焙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烘焙麦,其的特征在于:每1粒的测定空隙值为1.5mL~2.5mL。
这样的烘焙麦可以提取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等优异的麦茶。认为这是因为麦中呈膨胀硬实状态,接近于从表面到内部均匀地经烘焙的烘焙麦。
本发明的烘焙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在一次烘焙工序和二次烘焙工序之间在5秒以内以60℃~130℃的温度差对麦的材料温度进行骤冷的骤冷工序。
这样一来,在两次烘焙的烘焙麦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一次烘焙工序和二次烘焙工序之间添加骤冷工序,可以制造能提取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优异的麦茶的烘焙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烘焙麦的剖面图的照片。
[图2]是表示比较例1的烘焙麦的剖面图的照片。
[图3]是表示比较例2的烘焙麦的剖面图的照片。
[图4]是表示比较例3的烘焙麦的剖面图的照片。
[图5]是表示用于测定滤水度的滤水试验机的剖面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烘焙麦的特征在于:测定空隙值为1.5mL~2.5mL、优选为1.7mL~2.3mL、更优选为1.8mL~2.2mL。
本发明中使用的麦,不论二棱种、六棱种等品种,或者带壳、无壳均可使用。
本发明中的测定空隙值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测定1粒麦的重量X(g),然后测定所用的每100g麦的松比重(ml/100g),计算出每1g的松比重Y(ml/g)。然后,通过以下的计算式(1),计算出每1粒的表观容积Z(ml/粒)。
Z=(X×Y)            (1)
接着,垂直地将烘焙后的麦的长轴的中间点切断,计算出其整个截面的面积A和位于内部的空隙的面积B。如图1所示,面积A和面积B的计算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用个人计算机等通过对截面照片的麦的周围(“○”记号)和空隙的周围(“星”记号)进行标绘来决定范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商品名为“BSD8000”的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测定空隙的面积。
并且,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2)算出测定空隙值C。
C=(B/A)×100×Z    (2)
上述测定空隙值优选随机选择烘焙麦3粒以上、更优选5粒以上进行计算。
本发明的烘焙麦每1粒的硬度为1.7kg~2.3kg、特别优选为1.9kg~2.1kg。
只要硬度在该范围内,则麦中呈膨胀硬实状态,且是从表面到内部均匀地经烘焙的。如果不足1.7kg则变得缺乏甜味、醇厚味,如果超过2.3kg则高级的香味减弱。
其硬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测定:将1粒烘焙麦夹入金属板间,加上载重,计测发出破裂声时的载重。
本发明的烘焙麦,完整品(未粉碎品)的L值与粉碎品的L值之差优选为6.5以下,特别优选为6.0以下。
只要L值之差在该范围内,则可以提取出烘焙不均少、具备烘焙的香气和甜味的麦茶。如果超过6.5则难以成为兼具甜味、醇厚味和香气的麦茶。
该L值的差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出:计算出将烘焙麦完整品封入检测池中、用色差计(具体而言,日本电色工业(株)公司制、日本电色SE-2000等)测得的L值,与将烘焙麦完整品10g用手磨(具体而言,ラボミキサ一LM-1等)粉碎3秒并将其均匀地封入检测池中、用色差计测得的L值之差。
本发明的烘焙麦例如可通过一次烘焙工序、骤冷工序、二次烘焙工序、缓慢冷却工序来制造。优选具有骤冷工序、缓慢冷却工序两个工序,也可以是只进行骤冷工序的制法。
一次烘焙工序是用旋转鼓式介质烘焙炉等进行烘焙的工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225℃~290℃、优选235℃~260℃的烘焙温度下烘焙60秒~120秒、优选80秒~100秒。如果为225℃以上则麦容易膨胀,如果为290℃以下则在二次烘焙中变得更稳定。而且如果在60秒以上则热量通达内部,只要在120秒以下就难以发生烘焙不均。
在一次烘焙工序前,对所用的麦进行蒸汽喷雾处理,可以使麦的含水量为14%~30%、优选为20%~28%,同时使体积膨胀1%~20%。蒸汽喷雾处理例如可以在蒸汽喷雾时间5秒~60秒、蒸汽流量20kg/hr~60kg/hr下进行。如果麦的含水率为14%以上则难以发生烤焦,只要为30%以下就难以发生烘焙不均。
骤冷工序是在5秒以内以60℃~130℃、优选为80℃~90℃的温度差对麦的材料温度进行冷却的工序,例如,可以通过对一次烘焙的麦喷雾水或温水或蒸汽,或者喷雾液氮等制冷气体来进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进行喷雾的水等的量或进行喷雾的制冷气体的量来降低至预定温度。通过在5秒以内进行冷却,可以得到理想的空隙,在130℃以内的温度差时香味也变得更良好。
进行骤冷工序之间的麦的L值(色调)优选为30~80、特别优选为40~75,可以得到香而甜的麦茶。
二次烘焙工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250℃~300℃、优选265℃~290℃的烘焙温度下烘焙60秒~120秒、优选80秒~100秒。只要在250℃以上,则具有香气,只要在300℃以下,则可以得到稳定的烘焙麦。
缓慢冷却工序是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内滞留16秒~120秒、优选27秒~60秒的工序,例如,将经二次烘焙后的麦移至冷却装置的传送器(conveyor),通过调整传送器的速度,同时对冷却风扇等进行调整或者喷雾调整温度后的气体,可以调整麦的材料温度和滞留时间。如果滞留时间为16秒~120秒则甜味和醇厚味增加,香味也稳定。
进行缓慢冷却工序之前的麦的L值(色调)优选为15~65、特别优选为20~40。只要为15以上则苦味少,只要为65以下则具有香气。
应予说明,上述L值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测定:用手磨(具体而言,ラボミキサ一LM-1等)将烘焙麦10g粉碎20秒,将其放入检测池中,在检测池内均匀混合后,用色差计(具体而言,日本电色工业(株)公司制,日本电色SE-2000等)进行测定。
这样制成的烘焙麦与以往相比,内部的空隙大而紧实,使用该烘焙麦提取出的麦茶香味、甜味及醇厚味优异。特别是,用于茶包等时,与以往相比在官能方面优异,即使是少量也能释放出香味、甜味及醇厚味,可以有助于废弃物的减少。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由于没有将烘焙的强弱品共混的工序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烘焙麦的制造装置,具备进行一次烘焙以使麦的L值达到30~80的一次烘焙室、进行二次烘焙以使麦的L值达到15~65的二次烘焙室;或者具备进行烘焙温度225~290℃、60~120秒的一次烘焙的一次烘焙室、进行烘焙温度250~300℃、60~120秒的二次烘焙的二次烘焙室;在上述一次烘焙室出口附近或一次烘焙室外还具备用于进行骤冷的液体或气体的喷雾装置,只要形成这样的装置,就可以容易地制造使用上述制法的烘焙麦。
上述烘焙麦的制造装置优选进一步具备对原料麦进行蒸汽喷雾处理以使麦的含水量达到14%~30%、同时使体积膨胀1%~20%的蒸汽喷雾处理室。
将上述烘焙麦或将其粉碎而成的物质(粉碎物)封入过滤器中,可以制成茶包。装有上述烘焙麦或该粉碎物的茶包用热水、常温水或冷水均可提取。另外,只要不妨碍其提取,则烘焙麦或其粉碎物可以全部封入过滤器中。但是,为了有效率地提取,即,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和可在短时间内提取,更优选选择适合于内容物即烘焙麦的过滤器。
例如,优选原材料的滤水度为2.0秒~25.0秒的过滤器,其中更优选原材料的滤水度为7.0秒~24.0秒的过滤器。
滤水度可以通过下列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等来测定。
可以用热水等对所述烘焙麦或其粉碎物进行提取来制造麦茶,并将其填充到容器中制成容器装麦茶饮料。麦茶的提取可以采用以往的制法来进行。填充的容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塑料瓶(所谓的PET瓶)、钢、铝等金属罐、瓶子、纸容器等,特别地,可优选使用PET瓶等透明容器等。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
对作为原料的大麦实施蒸汽喷雾处理以使含水量调整至约25重量%,将该大麦投入旋转鼓式介质烘焙炉中,在255℃烘焙温度下进行90秒的一次烘焙。然后,以0.17L/分的比例以淋浴状喷雾水,瞬间(约1秒)将温度降低90℃,麦的材料温度骤冷至165℃。然后,在280℃的烘焙温度下进行90秒的二次烘焙,将该烘焙后的大麦移入冷却装置的传送器中,调整冷却风扇和传送器的速度进行缓慢冷却以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47秒,而制造烘焙麦。
测定由此制造的100g烘焙麦的松比重。另外,随机选出5粒,分别测定重量,同时垂直地将烘焙麦的长轴的中间点切断以算出测定空隙值。其结果如表1所示,截面的照片如图1所示。
另外,表中所示的硬度可采用以下方式测定:使用横河电机(株)公司制的硬度计(型号:FUDOH RHEO METER RT-2010J-CW),T-SPEED设定为6mm/min、STROKE设定为10mm、BASE LINE设定为60,将1粒烘焙麦放置在测定台上,使测定台上升并用测定台和位于上方的金属板将烘焙麦夹持,在听到烘焙麦的破裂声的时刻停止测定台的上升,读取该时刻的数值,从而测定硬度(以下的比较例也相同)。
[表1]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061
(比较例1)
对作为原材料的大麦实施蒸汽喷雾处理以使含水量调整至约25重量%,将该大麦放入旋转鼓式介质烘焙炉中,在255℃烘焙温度下进行90秒的一次烘焙。然后,在280℃的烘焙温度下进行90秒的二次烘焙,将烘焙后的大麦移至冷却装置的传送器,调整冷却风扇和传送器的速度进行缓慢冷却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13秒,而制造烘焙麦。
测定如此制造的100g烘焙麦的松比重。另外,随机选出5粒,分别测定重量,并且在大致中心位置切断而算出测定空隙值。其结果如表2所示,截面的照片如图2所示。
[表2]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071
(比较例2)
使用市售品即(株)はくばく公司制“丸粒麦茶”30g×12袋装,测定100g该烘焙麦的松比重。另外,随机选出5粒,分别测定重量,并且在大致中心位置切断而算出测定空隙值。其结果如表3所示,截面的照片如图3所示。
[表3]
(比较例3)
使用市售品即加藤产业(株)公司制“麦茶茶包”50袋+2袋装,测定100g该烘焙麦的松比重。并且,从烘焙麦的粉碎品中选择完整品(整粒品),随机选出3粒,分别测定重量,并且在大致中心位置切断而算出测定空隙值。其结果如表4所示,截面的照片如图4所示。
[表4]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082
(比较例4)
使用市售品即小川产业株式会社制“つぶまる”,进行下列评价试验。
(官能评价)
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4的烘焙麦各2g粉碎,用200cc的沸水提取1~2分钟,然后使用开孔0.5mm的金属网捞取粉碎物,分离成提取液(麦茶)和粉碎物,将从实施例1和比较例1~4的烘焙麦得到的提取液(麦茶)分别作为麦茶1~5。
饮用该麦茶1~5,对香气、甜味、醇厚味进行官能评价。
对于官能评价,由评审分别对香气、甜味、醇厚味进行评价,感觉强烈评价为◎、有感觉评价为○、稍有感觉评价为△,几乎感觉不到评价为×。应予说明,由受过官能训练的5个人进行评审,最多的评价记入下列表5中。此外,将甜味、香气、醇厚味的各评价中最多的评价作为麦茶1~5的综合评价。
[表5]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091
(官能评价结果)
麦茶1所有项目均为◎。但是,麦茶2~5的香气、甜味、醇厚味均比麦茶1弱,综合而言不是满意的麦茶。
认为从表1~4所示的测定空隙值可知,这是因为实施例1的烘焙麦内部空隙大且均匀地经烘焙,因此由该烘焙麦提取出的麦茶1的香气、甜味、醇厚味优异。
(极限载重)
如下所示,使用实施例1和比较例1~3的烘焙麦测定极限载重。
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3的烘焙麦完整品分别在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上垂直切开大致4等分,将其1/4的切割品放置在盘子上。从上方将楔形的柱塞(plunger)压在该盘子上的切割品上,以20mm/分的速度使柱塞下降至切割品破碎,将此时的最大载重计测作为极限载重。
本测定使用株式会社イマダ公司制的数字式测力仪(Digital forcegauge)“DPX-5TR”进行。
该测定分别对30个烘焙麦进行。其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092
(极限载重结果)
可以确认实施例1的烘焙麦标准偏差小,此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小,极限载重均匀,烘焙均匀。
另一方面,可以确认比较例1~3的烘焙麦的标准偏差或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烘焙不均。
(L值之差)
使用实施例1和比较例1、2、4的烘焙麦,测定L值之差。
称量实施例1和比较例1、2、4的烘焙麦的完整品各5g,分别封入检测池中、用色差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公司制,日本电色SE-2000)测定L值,将该值作为完整品的L值。
然后,称量实施例1和比较例1、2、4的烘焙麦完整品各10g,分别用手磨(ラボミキサ一LM-1)粉碎3秒,用24目筛将该粉碎品过筛,称取3g过筛后的24目以下的粉碎品,将其均匀封入检测池中、用色差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公司制,日本电色SE-2000)测定L值,将该L值作为粉碎品的L值。另外,由完整品的L值与粉碎品的L值算出差值,求出L值之差。其结果如下列表7所示。
[表7]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01
(L值之差结果)
可以确认实施例1的烘焙麦的L值之差小,另一方面,比较例1、2、4的L值之差大。
从该结果可知,实施例1的烘焙麦的L值之差小,可以均匀烘焙,香气、甜味、醇厚味优异。
如果从实施例1和比较例1、2、4的值进行研究,则可判断L值之差优选为6.5以下。
(骤冷工序)
接着,在骤冷工序中,研究哪个温度差适当。
对于实施例1的制法,按照下表8所示改变骤冷工序中的温度差制造烘焙麦,将2g制成的烘焙麦粉碎,用200cc的沸水提取1~2分钟。使用开孔0.5mm的金属网,将粉碎物与提取液分离,饮用该提取液,采用与上述官能评价相同的方式对甜味、醇厚味、香气进行官能评价。其结果如下表8所示。
[表8]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11
(缓慢冷却工序)
然后,在缓慢冷却工序中,研究麦的材料温度在140~8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多少秒适当。
对于实施例1的制法,按照下表9所示改变缓慢冷却工序中的滞留时间制造烘焙麦,将2g制成的烘焙麦粉碎,用200cc的沸水提取1~2分钟。使用开孔0.5mm的金属网,将粉碎物与提取液分离,饮用该提取液,采用与上述官能评价相同的方式对甜味、醇厚味、香气进行官能评价。其结果如下表9所示。
[表9]
(结果)
在骤冷工序中,通过降低60~130℃,由烘焙产生的甜味、醇厚味、香气增加,浓度感提高。另一方面,得知在缓慢冷却工序中,通过使麦的材料温度在140~80℃的温度范围滞留16~120秒,由烘焙产生甜味、醇厚味、香气增加。
将骤冷的温度下降幅度设定在60~130℃内的任意,将麦的材料温度在140~8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的时间设定为各表所示的秒数,再进行试验。
此时,对于官能评价,使用滤水度17.5秒的热封纸的过滤器制成10cm×9cm的茶包,将在各条件下烘焙的麦粉碎,并将其每个茶包装入10g。
将该茶包浸入1000ml常温的自来水中,静置2小时后,将茶包上下摇晃10次,然后从溶液中取出,制成提取液(麦茶)。在常温下饮用该液体,进行官能评价。
对于评价,对甜味、香气、醇厚味进行评价,感觉强烈评价为◎、有感觉评价为○、稍有感觉评价为△,几乎感觉不到评价为×。另外,由受过官能训练的5个人进行评审,最多的评价记入下列表5中。此外,将甜味、香气、醇厚味的各评价中最多的评价作为实施例1和比较例1~4的综合评价。
其结果如下表10~15所示。
[表10]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21
[表11]
[表12]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32
[表13]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33
[表14]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41
[表15]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42
如表10~15所示,骤冷的下降幅度为80~90℃、在140~8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27~60秒的麦茶甜味和醇厚味增加,也是浓度感最好的麦茶。
<茶包的制作>
制成下列茶包1~5,使用该茶包进行官能评价。
(茶包1)
用粉碎机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粉碎,将该粉碎物封入米坪量(坪量)21.2g/m2,滤水度17.5秒的热封纸过滤器(日本制纸パピリア(株)公司制)中,制成10cm×9cm的茶包1。
(茶包2)
用粉碎机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粉碎,将该粉碎物封入米坪量21.5g/m2,滤水度17.5秒的热封纸过滤器(日本制纸パピリア(株)公司制)中,制成10cm×9cm的茶包2。
(茶包3)
用粉碎机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粉碎,将该粉碎物封入米坪量19.1g/m2,滤水度2.4秒的热封无纺织物过滤器(大纪商事(株)公司制)中,制成10cm×9cm的茶包3。
(茶包4)
用粉碎机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粉碎,将该粉碎物封入米坪量24.1g/m2,滤水度1.8秒的尼龙纱筛(不双产业(株)公司制)中,制成10cm×9cm的茶包4。
(茶包5)
用粉碎机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粉碎,将该粉碎物封入米坪量16.8g/m2,滤水度11.1秒的热封纸过滤器(日本制纸パピリア(株)公司制)中,制成10cm×9cm的茶包5。
(透气度)
透气度采用Gurley测试仪法(JIS P 8117)进行测定,将20张过滤器重叠,测定100ml空气透过的秒数。
(米坪量)
米坪量通过将过滤器切成5cm的正方形测定重量进行计算而求出。
(滤水度)
滤水度使用图5所示的滤水测试仪进行测定。首先,在20℃的水中将测定样品完全浸湿,注意不要进气泡,重叠8张设置在样品支架上。然后将排水口塞住,注入调整至20℃的水至超过筒部的上部刻线为止。然后,放开排水口用计时器测定筒内的水面从通过上部刻线至通过下部刻线的时间(秒)。
(官能评价)
官能评价如下进行,即将各茶包分别浸入1000ml常温的自来水中,在冰箱(5℃)中静置一夜后,将茶包上下摇晃10次,然后从水中取出,饮用该提取液而进行。
评价由10位普通评审进行,采用10分制,对甜味、香气、醇厚味感觉强烈评价为10分、感觉不到评价为1分,分别进行10阶段评价;对于回味(後味),非常良好评价为10分、非常差评价为1分,进行10阶段评价;对于杂味,感觉极强评价为1分、感觉不到评价为1分,进行10阶段评价。对这些评价取平均值四舍五入后得到的值如下表16所示。另外,综合评价作为将各评价合计,将50~47分评价为“◎”、46~43分评价为“○”、42~39分评价为“△”、38分以下评价为“×”。
此外,作为“无过滤器”,将实施例1的烘焙麦10g用粉碎机粉碎,将该粉碎物浸入1000ml常温的自来水中,在冰箱(5℃)中静置一夜后,使用开孔0.5mm的金属网捞取粉碎物,饮用该提取液,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官能评价。
[表16]
Figure BPA00001233630000161
*茶包4为筛型,因此透气度极限趋近于0。
(结果)
在使用滤水度为17.5秒、11.1秒的热封纸过滤器的茶包1、5以及使用滤水度为2.4秒的无纺织物过滤器的茶包3中,即使在稍微过提取的条件下,也几乎感觉不到杂味,回味也良好,成为香味更优异的麦茶。
因此,可确认通过使用滤水度2.0秒~25.0秒的过滤器封入本发明的烘焙麦或其粉碎物而制成茶包,能作出比直接提取更美味的麦茶。

Claims (12)

1.烘焙麦,其每1粒的测定空隙值为1.5mL~2.5mL,并且其制造方法包括:至少在独立进行的一次烘焙工序和二次烘焙工序之间在5秒以内以60℃~130℃的温度差对麦的材料温度进行骤冷的骤冷工序,并且还包括:在二次烘焙工序之后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之间滞留16秒~120秒的缓慢冷却工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焙麦,其硬度为1.7kg~2.3kg。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焙麦,其中完整品的L值与粉碎品的L值之差为6.5以下。
4.烘焙麦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在独立进行的一次烘焙工序和二次烘焙工序之间在5秒以内以60℃~130℃的温度差对麦的材料温度进行骤冷的骤冷工序,该方法还包括:在二次烘焙工序之后使麦的材料温度在80℃~140℃之间滞留16秒~120秒的缓慢冷却工序。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焙麦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一次烘焙工序为在225℃~290℃烘焙温度下烘焙60秒~120秒的工序,所述二次烘焙工序为在250℃~300℃烘焙温度下烘焙60秒~120秒的工序。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烘焙麦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所述一次烘焙工序之前,对原料麦进行蒸汽喷雾处理以使麦的含水量达到14%~30%、同时使体积膨胀1%~20%的工序。
7.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焙麦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中,进行所述骤冷工序之前的麦的L值为30~80,进行所述缓慢冷却工序之前的L值为15~65。
8.在过滤器中封入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焙麦或该烘焙麦的粉碎物而得到的茶包。
9.在过滤器中封入由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烘焙麦或该烘焙麦的粉碎物而得到的茶包。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茶包,其中,过滤器的滤水度具有2.0秒~25.0秒的物性值。
11.填充了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焙麦提取出的麦茶而得到的容器装麦茶饮料。
12.填充了从由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烘焙麦提取出的麦茶而得到的容器装麦茶饮料。
CN2009801120169A 2008-05-23 2009-04-10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983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5938 2008-05-23
JP2008135938 2008-05-23
PCT/JP2009/057713 WO2009142081A1 (ja) 2008-05-23 2009-04-10 焙煎麦、それを用いた麦茶ティーバッグ及び焙煎麦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015A CN101983015A (zh) 2011-03-02
CN101983015B true CN101983015B (zh) 2013-09-18

Family

ID=4134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20169A Active CN101983015B (zh) 2008-05-23 2009-04-10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81457A1 (zh)
JP (1) JP4456178B2 (zh)
CN (1) CN101983015B (zh)
WO (1) WO2009142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6454B2 (ja) * 2011-02-18 2012-11-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075994B2 (ja) * 2011-02-18 2012-11-21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048851B2 (ja) * 2011-02-18 2012-10-17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086455B2 (ja) * 2011-02-18 2012-11-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086459B2 (ja) * 2011-04-04 2012-11-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4824836B1 (ja) * 2011-04-04 2011-11-30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180361B1 (ja) * 2011-11-29 2013-04-10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JP5130396B1 (ja) * 2011-11-29 2013-01-30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麦茶飲料
US20180132503A1 (en) * 2015-05-18 2018-05-17 The Coca-Cola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liquid extract,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ffee with reduced bitterness, process for producing tea,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liquid extract which includes pyrazines
CN106578859A (zh) * 2016-01-20 2017-04-26 张华� 一种烘培大米食品及烘培大米的制备方法
JP6898142B2 (ja) * 2017-04-27 2021-07-07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焙煎穀物飲料及び焙煎穀物の製造方法
JP7156998B2 (ja) * 2018-10-30 2022-10-19 株式会社 伊藤園 飲料用加工麦の製造方法及び飲料用加工麦の抽出性安定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5411A (ja) * 1999-02-25 2000-09-12 Ito En Ltd 麦茶用麦の製造方法
US6387435B1 (en) * 1997-10-10 2002-05-14 Joseph R. Fox Method of processing multiple whole grain mixtures and products therefrom
CN1539308A (zh) * 2003-10-31 2004-10-27 郝邦钦 苦荞茶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984A (en) * 1980-06-30 1982-01-22 Hitachiya Honpo:Kk Preparation of roast barley for ptisan
JP2779100B2 (ja) * 1992-07-24 1998-07-23 ハウス食品株式会社 麦茶の製造方法
JPH0949610A (ja) * 1995-08-07 1997-02-18 Babcock Hitachi Kk 燃焼装置
JPH10309183A (ja) * 1997-05-12 1998-11-24 Kuniyasu Okamura 穀類等の膨化量制御焙煎方法とその装置
JP3854156B2 (ja) * 2002-01-15 2006-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再生式ガスタービン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発電システム
JP4437928B2 (ja) * 2004-02-17 2010-03-24 奥本製粉株式会社 小麦粉食品製造用焙煎麦粉または焙煎麦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焙煎麦粉または焙煎麦粒入り小麦粉食品
JP4725960B2 (ja) * 2005-11-30 2011-07-13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廃棄物溶融設備水砕水汚染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7435B1 (en) * 1997-10-10 2002-05-14 Joseph R. Fox Method of processing multiple whole grain mixtures and products therefrom
JP2000245411A (ja) * 1999-02-25 2000-09-12 Ito En Ltd 麦茶用麦の製造方法
CN1539308A (zh) * 2003-10-31 2004-10-27 郝邦钦 苦荞茶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81457A1 (en) 2011-04-07
WO2009142081A1 (ja) 2009-11-26
JP4456178B2 (ja) 2010-04-28
CN101983015A (zh) 2011-03-02
JPWO2009142081A1 (ja)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015B (zh) 烘焙麦、使用该烘焙麦的麦茶茶包以及烘焙麦的制造方法
TWI432145B (zh) Method of making tea
CN103493944A (zh) 咖啡片及其制备方法
JPH03200558A (ja) 浸出コーヒー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510703A (ja) 望ましい浸出酸味を伴う、浸出力の増強されたよりダークなカップカラーを提供する急速ローストコーヒー
CN105813465A (zh) 咖啡产品
JPS599139B2 (ja) ロ−ストコ−ヒ−もしくは茶の連続抽出方法
WO2019106413A1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блеток из молотого кофе
CN107019059A (zh) 一种红茶发酵前的加工工艺
CA1122053A (en) Aggregated mixed-moisture flaked coffee of high aroma
EP2642871B1 (en) Products with improved foaming properties
JPH09505478A (ja) バランスのとれたフレーバーを有する高収量ローストコーヒー
TWI568363B (zh) Green tea beverag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110258A1 (en) Beverage powder
JP3362250B2 (ja) 麦茶用麦の製造方法
EP0159754A2 (en) Soluble coffee composition
KR101880597B1 (ko) 커피 원료를 이용한 커피간장 제조방법
US1903362A (en) Roasted coffee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7712165A (zh) 一种降脂保健的绿茶粉
KR20110049488A (ko) 에스프레소 커피음료의 제조방법
Kelly The art of coffee roasting: Investigations into sensor developmen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ling coffee roasting
JP2013132261A (ja) 小豆飲料の製造方法
JPS6228654B2 (zh)
Parenti et al. A new method for Espresso Coffee brewing: Caffè Firenze
CA1131066A (en) Extra-thin flaked r&amp;g coffee with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increased extract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