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8583B - 车辆用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8583B
CN101978583B CN2008801281486A CN200880128148A CN101978583B CN 101978583 B CN101978583 B CN 101978583B CN 2008801281486 A CN2008801281486 A CN 2008801281486A CN 200880128148 A CN200880128148 A CN 200880128148A CN 101978583 B CN101978583 B CN 101978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gnet
claw
lead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8583A (zh
Inventor
井上正哉
守田正夫
新川宽治
吉泽敏行
枦山盛幸
赤井博和
田中和德
西村慎二
秋田裕之
下村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7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8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8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85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02Details
    • H02K21/04Windings on magnets for additional excitation ; Windings and magnets for additional excitation
    • H02K21/042Windings on magnets for additional excitation ; Windings and magnets for additional excitation with permanent magnets and field winding both rotating
    • H02K21/044Rotor of the claw 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7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 H02K3/528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of the claw-pol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该车辆用旋转电机在轭铁部设置谷部,在谷部架设保持永久磁铁的磁铁保持件,确保励磁线圈的引出线的引出空间,实现永久磁铁的配置和励磁线圈的导线的粗线化。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谷部形成在沿周向相邻的爪状磁极部间的各个轭铁部的部位,磁铁保持件架设在谷部,永久磁铁保持在磁铁保持件。另外,引出线从励磁线圈通过由谷部和磁铁保持件围住的空间内从转子引出。

Description

车辆用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等车辆用旋转电机,特别是涉及具有永久磁铁的伦德尔(Lundell)型的转子的励磁线圈的引出线的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伦德尔型转子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在机动车中已使用了数十年。由于近年来的环境问题,因此车载的电气装置的负荷剧增,要求进一步增加发电量。 
以往,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开了这样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在伦德尔型的转子的轴向两端配置风扇,将永久磁铁保持在风扇、配置于在周向邻接的爪状磁极部间的轭铁部的外周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7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伦德尔型的转子中,需要从转子引出励磁线圈的引出线,连接到供电用的滑环,但在专利文献1中对励磁线圈的引出线没有任何记载。 
一般情况下,励磁线圈的引出线从转子内部沿在周向邻接的爪状磁极部间的轭铁部的外周面引出到转子的外部,连接到滑环。然而,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以往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永久磁铁配置于在周向邻接的爪状磁极部间的轭铁部的外周侧,所以,难以确保励磁线圈的引出线的引出空间。 
另外,除了永久磁铁的配置外,通过向转子磁极施加磁场磁通势, 能够进一步高输出化。在这里,为了增加磁场磁通势,需要减少励磁线圈的匝数,使励磁线圈的导线变粗,增大向励磁线圈通电的励磁电流。特别是机动车用电源的电压低到12V左右,所以,将直径1mm左右的粗电线用于励磁线圈的导线。同时,励磁线圈的引出线也使用直径1mm左右的粗电线。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以往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励磁线圈的引出线的粗线化使得更难确保引出线的引出空间。因此,考虑避开与永久磁铁相对的爪状磁极部地使励磁线圈的引出线通过永久磁铁的外周侧,从转子引出到外部。 
然而,在转子按高达近20,000rpm的转速高速旋转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作用在引出线的离心力随引出线的粗线化而增大,所以,引出线的支撑结构变大。另外,在使引出线通过永久磁铁的外周侧的场合,引出线的位置移往外径侧,作用于引出线的离心力变得更大,所以,引出线的支撑结构变得更大。 
这样,在以往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除了配置永久磁铁外,还使励磁线圈的导线粗线化、增加磁场磁通势,从而能够实现高输出化,但是,配置永久磁铁占据了引出线的引出空间,使得难以实现励磁线圈的导线的粗线化,导致不能增加磁场磁通势这样的矛盾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该车辆用旋转电机在轭铁部设置谷部,在谷部架设用于保持永久磁铁的磁铁保持件,确保励磁线圈的引出线的引出空间,实现永久磁铁的配置和励磁线圈的导线的粗线化。 
本发明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和定子;该转子具有磁极铁心和励磁线圈;该磁极铁心具有毂部、一对轭铁部及多个爪状磁极部;该一对轭铁部从该毂部的轴向两端缘部往径向外方延伸设置;该多个爪状磁极部分别从该一对轭铁部交替地在轴向延伸设置并且相互啮合地在周向排列;在沿周向相邻的上述爪状磁极部间的各个上述轭铁部的部位形成谷部;该磁极铁心固定在插通于上述毂部的轴心位置的旋转轴;该励磁线圈收容在由上述毂部、上述一对轭铁部及上述多个爪 状磁极部围成的空间内;该定子隔着规定的气隙围绕上述转子的外周配置。另外,本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架设在上述谷部的磁铁保持件和在上述爪状磁极部的前端侧的内周面隔开规定间隙与之相向地保持在上述磁铁保持件的永久磁铁,引出线从上述励磁线圈通过由上述谷部和上述磁铁保持件围住的空间内从上述转子引出。 
按照本发明,磁铁保持件架设在形成于轭铁部的谷部,所以,能够通过由谷部和磁铁保持件形成的空间将引出线引出。因此,能够实现永久磁铁的配置和励磁线圈的导线的粗线化,能够实现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高输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为说明在构成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磁极铁心体安装永久磁铁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4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图5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图6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图7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 图,图2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为说明在构成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磁极铁心体安装永久磁铁的方法的立体图,图4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在图1至图4中,车辆用交流发电机1具有壳体4、转子13、带轮6、风扇7、定子10、一对滑环8及一对电刷9;该壳体4由分别大致为碗状的铝制前托架2和后托架3构成;该转子13通过轴承5将旋转轴16支承在壳体4,能够自由旋转地配置在壳体4内;该带轮6固定在从壳体4的前侧延伸出的旋转轴16的端部;该风扇7固定在转子13的旋转轴16的轴向的两端面;该定子10相对于转子13具有一定气隙29地围绕转子13的外周固定在壳体4;该一对滑环8固定在旋转轴16的后侧,向转子13供给电流;该一对电刷9在各滑环8滑动地配置在壳体4内。虽然图中未表示,但在壳体4内配置有将在定子10中产生了的交流整流成直流的整流器、调整在定子10中产生了的交流电压的大小的调压器等。下面,将与旋转轴16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 
定子10具有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1和卷装在定子铁心11的定子线圈12;该定子线圈12随着转子13的旋转,利用来自后述的励磁线圈14的磁通的变化产生交流。 
转子13具有励磁线圈14、磁极铁心15及旋转轴16;该励磁线圈14通过流过励磁电流而产生磁通;该磁极铁心15覆盖励磁线圈14地设置,由其磁通形成磁极;该旋转轴16贯装在磁极铁心15的轴心位置。 
磁极铁心15被分割构成为分别例如用S10C等低碳钢通过冷锻法制作的第1及第2磁极铁心体17、21。 
第1磁极铁心体17具有第1毂部18、第1轭铁部19及第1爪状磁极部20;该第1毂部18将外周面形成为圆筒形状,贯通轴心位置地形成旋转轴插通孔18a;该第1轭铁部19为厚壁环状,从第1毂部 18的一端缘部向径向外侧延设;该第1爪状磁极部20从第1轭铁部19的外周部向轴向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第1爪状磁极部20将其最外径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周向宽度朝前端侧逐渐变窄,而且径向厚度朝前端侧逐渐变薄,形成为细头形状,在第1轭铁部19的外周部在周向按相等角间距配置例如8个。 
第1谷部25在第1轭铁部19的位于各相邻的第1爪状磁极部20间的部位凹设成朝内径侧弯曲为凸状的U字状。第1保持槽27在第1磁极铁心体17的各第1爪状磁极部20的根部侧分别在各第1谷部25的内壁面的上部侧的相对的部位开口,并且将槽方向作为轴向从第1轭铁部19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贯通地凹设。在这里,第1保持槽27形成为适合于后述的第1磁铁保持件3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嵌装部形状的コ字状截面的槽形状。即,第1保持槽27具有コ字状截面的槽形状,由第1磁铁保持件30的上下面卡合的一对平行且平坦的侧面和第1磁铁保持件30的侧面卡合的平坦底面构成。 
第2磁极铁心体21具有第2毂部22、第2轭铁部23及第2爪状磁极部24;该第2毂部22将外周面形成为圆筒形状,贯通轴心位置地形成旋转轴插通孔22a;该第2轭铁部23为厚壁环状,从第2毂部22的另一端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该第2爪状磁极部24从第2轭铁部23的外周部向轴向一端侧延伸设置。第2爪状磁极部24将其最外径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周向宽度朝前端侧逐渐变窄,而且径向厚度朝前端侧逐渐变薄,形成为细头形状,在第2轭铁部23的外周部在周向按相等角间距配置例如8个。 
第2谷部26在第2轭铁部23的位于各相邻的第2爪状磁极部24间的部位凹设成U字状。第2保持槽28在第2磁极铁心体21的各第2爪状磁极部24的根部侧分别在各第2谷部26的内壁面的上部侧的相对的部位开口,而且,将槽方向作为轴向从第2轭铁部23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贯通地凹设。在这里,第2保持槽28形成为适合于后述的第2磁铁保持件35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嵌装部的形状的コ字状截面的槽形状。即,第2保持槽28具有コ字状截面的槽形状,由第2磁铁保持 件35的上下面卡合的一对平行且平坦的侧面和第2磁铁保持件35的侧面卡合的平坦底面构成。 
第1磁铁保持件30使用铁、铁系磁性合金等磁性材料通过冷锻法、拉拔加工等制作成比第1轭铁部19的轴向厚度更薄的柱状体。第1磁铁保持件30被制作成柱状体,上下面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坦面,两侧面形成为其间隔朝上面逐渐变宽的倾斜面,两端面形成为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坦面,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为梯形。槽方向为第1磁铁保持件30的厚度方向的第1嵌合槽31,在第1磁铁保持件30的上面开口地凹设。该第1嵌合槽31形成为楔状,其底面为与第1磁铁保持件30的上下面平行的平坦面,其槽宽朝开口逐渐变窄。 
第1永久磁铁32制作成柱状体,其上下面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坦面,两侧面形成为其间隔朝上面逐渐变窄的倾斜面,两端面形成为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坦面,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为梯形。第1永久磁铁32具有与第1磁铁保持件30同等的厚度,其下端侧形成为与第1嵌合槽31的槽形状相同的外形形状。 
第2磁铁保持件35使用与第1磁铁保持件30相同的材料制作成相同形状。与第1嵌合槽31相同形状的第2嵌合槽36在第2磁铁保持件35的上面开口地凹设。第2永久磁铁37使用与第1永久磁铁32相同的材料制作成相同的形状。 
在组装这样构成的转子13时,先从第1磁铁保持件30的厚度方向将第1永久磁铁32的下端侧嵌装在第1嵌合槽31,根据需要涂敷粘接剂,从而将第1永久磁铁32磁连接地保持在第1磁铁保持件30。同样,从第2磁铁保持件35的厚度方向将第2永久磁铁37的下端侧嵌装在第2嵌合槽36,根据需要涂敷粘接剂,从而将第2永久磁铁37磁连接地保持在第2磁铁保持件35。 
接着,使第1永久磁铁32的上面朝径向外方地将第1磁铁保持件30从轴向外侧压入到相对的第1保持槽27,根据需要涂敷粘接剂,按架设在各第1谷部25之上的状态磁连接,从而安装在第1磁极铁心体17。同样,使第2永久磁铁37的上面朝径向上方地从轴向外侧将第2 磁铁保持件35压入到相对的第2保持槽28,根据需要涂敷粘接剂,按架设在各第2谷部26之上的状态磁连接,从而安装在第2磁极铁心体21。 
接着,使第1及第2爪状磁极部20、24交替地啮合,而且使第1毂部18的另一端面对接在第2毂部22的一端面,将旋转轴16贯通安装在旋转轴插通孔18a、22a,从而一体地固定第1及第2磁极铁心体17、21。此时,卷绕在绕线管(图中未表示)的励磁线圈14被安装在由第1及第2毂部18、22、第1及第2轭铁部19、23以及第1及第2爪状磁极部20、24围住的空间。然后,励磁线圈14的引出线40从由第2磁铁保持件35和第2谷部26围住的空间引出,连接在一方的滑环8。 
在这里,连接在另一方的滑环8的引出线虽然未图示,但实际上2根引出线从相同的第2谷部26引出,或从不同的第2谷部26引出,分别连接在一对滑环8。而且,第1及第2毂部18、22及第1及第2轭铁部19、23分别相当于磁极铁心15的毂部及一对轭铁部。 
在这样组装了的转子13中,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分别架设在第1及第2谷部25、26之上。在轴向,第1及第2爪状磁极部20、24的前端侧分别与第2及第1轭铁部23、19重叠。另外,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上面分别隔开规定间隙地与第2及第1爪状磁极部24、20的前端侧内周面相向。 
另外,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嵌装在第1及第2保持槽27、28,径向、周向及轴向的移动受到阻止地保持在第1及第2磁极铁心体17、21。另外,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嵌装在第1及第2嵌合槽31、36,径向、周向及轴向的移动受到阻止地保持在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 
另外,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如图1所示,在与对励磁线圈14通电而产生的磁场5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磁化取向。另外,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磁化方向52的延长线与相向的第2及第1爪状磁极部24、20的前端侧内周面相向。在使流过励磁线圈14的励磁 电流产生的磁场51的方向反转了的设计的场合,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也在相反方向磁化取向。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1的动作。 
首先,电流从蓄电池(图中未表示)通过电刷9、滑环8及引出线40供给到转子13的励磁线圈14,产生磁通。由该磁通将第1磁极铁心体17的第1爪状磁极部20磁化成N极,将第2磁极铁心体21的第2爪状磁极部24磁化成S极。 
另一方面,发动机的转矩通过带(图中未表示)及带轮6传递到旋转轴16,使转子13旋转。因此,将旋转磁场施加在定子10的定子线圈12,在定子线圈12中产生电动势。该交流的电动势由整流器整流成直流电流,对蓄电池充电,或供给到电负荷。 
在励磁线圈14通电而产生了的磁通从第1爪状磁极部20通过气隙29进入到定子铁心11的齿部。进入到了定子铁心11的磁通从定子铁心11的齿部通过铁心背(コアバツク)部向周向移动,从与相邻的第2爪状磁极部24相向的齿部通过气隙29进入到该第2爪状磁极部24。然后,进入到了第2爪状磁极部24的磁通通过第2轭铁部23、第2毂部22、第1毂部18、第1轭铁部19到达第1爪状磁极部20。 
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成为与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51的方向相反方向地磁化取向。因此,从第1永久磁铁32产生的磁通进入到第1磁铁保持件30。在这里,在第1磁铁保持件30的下方存在第1谷部25,即存在大的空间。因此,进入到了第1磁铁保持件30的磁通在第1磁铁保持件30内流往周向两侧,进入到第1轭铁部19,通过第1毂部18、第2毂部22、第2轭铁部23及第2爪状磁极部24,经由空隙返回到第1永久磁铁32。另外,从第2永久磁铁37产生的磁通通过空隙进入到第1爪状磁极部20,经过第1轭铁部19、第1毂部18、第2毂部22进入到第2轭铁部23。进入到了第2轭铁部23的磁通在第2轭铁部23的第2谷部26的两侧往径向外方流动,从第2磁铁保持件35的周向两侧进入到第2磁铁保持件35,返回到第2永久磁铁37。 
这样,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产生的磁通成为与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通相反的方向,能够大幅度减少构成第1及第2磁极铁心体17、21的磁性体的磁通密度。这样,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所导致的磁饱和被消除,与定子10交链的磁通增加,能够增加发电量。 
另外,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与第2及第1爪状磁极部24、20的前端侧内周面相向地配置,所以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磁路成为在转子13内部闭合的磁路。因此,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产生的磁通中的与定子铁心11交链的磁通成分(漏磁通)变少。结果,无负荷无励磁的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感应电压的产生得到抑制。 
在这里,在第1及第2磁极铁心体17、21中,例如在由冷锻法成型使爪状磁极部相当部从轭铁部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形状的铁心体后,使从轭铁部向径向外方伸出的爪状磁极部相当部大致直角地折曲,形成爪状磁极部。在该实施方式1中,具有第1及第2谷部25、26,所以,当由冷锻法成型铁心体之际,如将第1及第2谷部25、26一体形成在铁心体,则容易大致直角地折曲爪状磁极部相当部,能够提高爪状磁极部相当部的折曲工序中的合格率。 
另外,由于设置第2谷部26,在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所以,能够将由第2磁铁保持件35和第2谷部26围住的空间用作励磁线圈14的引出线40的引出空间。因此,能够实现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配置和引出线40的粗线化,实现车辆用交流发电机1的高输出化。 
另外,由于励磁线圈14的引出线40从由第2磁铁保持件35和第2谷部26围成的空间引出到转子13的外部,所以,即使离心力作用在引出线40,引出线40的径向移动也由第2磁铁保持件35限制。另外,从转子13引出的引出线40的径向位置变低,作用在引出线40的离心力也减小。因此,即使引出线40粗线化,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引出线40,实现高输出化。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1及第2保持槽27、28从第1 及第2轭铁部19、23的一端侧贯通到另一端侧地凹设,其槽方向与轴心平行,但第1及第2保持槽未必在轴向贯通,只要在第1及第2轭铁部19、23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开口即可。在该场合,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插入到第1及第2保持槽27、28的方向被限定在轴向单侧,封口侧作为规定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的轴向移动的止动件起作用,容易进行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30、35的轴向定位。 
另外,第1及第2保持槽27、28的槽方向与轴向大致平行即可,例如也可与爪状磁极部的前端侧内周面平行地倾斜。在该场合,即使使用包含旋转轴16的轴心的平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也能够在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的上面与第2及第1爪状磁极部24、20的前端侧内周面间形成均匀的间隙。 
另外,虽然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形成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梯形截面,但只要第1及第2永久磁铁32、37嵌合、保持在第1及第2磁铁保持件的嵌合槽,则其截面形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由冷锻法将第1及第2谷部25、26与铁心体一体地成型,但第1及第2谷部25、26也可在大致直角地折曲爪状磁极部相当部而形成爪状磁极部后,由拉削加工、端铣加工等机械加工形成。 
实施方式2 
图5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在图5中,槽方向为第2磁铁保持件35A的厚度方向(轴向)的引出槽41在第2磁铁保持件35A的下面开口,从第2磁铁保持件35A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另外,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通过引出槽41内,引出到转子13的外部。在这里,可以在引出线40被引出的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A,在余下的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也可在所有的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A。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 
按照该实施方式2,引出线40通过在第2磁铁保持件35A的下面从第2磁铁保持件30的轴向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的引出槽41内引出,所以,除了引出线40朝径向外方的移动外,朝周向的移动也受到限制。因此,即使施加发动机的振动、行驶时的车辆的振动,引出线40在第2谷部26的通过位置的位移也受到抑制,能够稳定地保持引出线40。这样,由引出线40在第2谷部26的通过位置的位移引起的,集中在引出线40与滑环8的连接部、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的引出部的应力被减轻。结果,引出线40与滑环8的连接部、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的引出部的断线的产生得到抑制。 
实施方式3 
图6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在图6中,槽方向为第2轭铁部23的轴向的引出槽42在比第2保持槽28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在第2谷部26的表面开口,从第2轭铁部23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通过引出槽42内被引出到转子13的外部。在这里,可仅在将引出线40引出的第2谷部26形成引出槽42,也可在所有的第2谷部26形成引出槽42。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 
按照该实施方式3,引出线40通过在比第2保持槽28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在第2谷部26的表面开口、从第2轭铁部23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的引出槽42内引出,所以,除了引出线40朝径向外方的移动外,朝周向的移动也由引出槽42的内周面限制。因此,即使施加发动机的振动、行驶时的车辆的振动,引出线40在第2谷部26内的通过位置的位移也受到抑制,能够稳定地保持引出线40。结果,引出线40与滑环8的连接部、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的引出部的断线的产生得到抑制。 
实施方式4 
图7为从后侧观看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的转子的要部端面图。 
在图7中,孔方向为第2磁铁保持件35B的厚度方向(轴向)的引出孔43在比第2嵌合槽36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在轴向贯通第2磁铁保持件35B地穿设。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通过引出孔43内引出到转子13的外部。在这里,可在引出线40被引出的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B,在余下的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也可在所有第2谷部26架设第2磁铁保持件35B。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 
按照该实施方式4,引出线40通过在比第2嵌合槽36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在轴向贯通第2磁铁保持件35B地穿设的引出孔43内引出,所以,除了引出线40朝径向外方的移动外,朝周向的移动也受到限制。因此,即使施加发动机的振动、行驶时的车辆的振动,引出线40也不会有在第2磁铁保持件35B内的通过位置的位移,能够稳定地保持引出线40。结果,引出线40与滑环8的连接部、引出线40从励磁线圈14的引出部的断线的产生得到抑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但本发明不限于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即使适用于车辆用电动机、车辆用发电电动机等车辆用旋转电机,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磁铁保持件嵌装、保持在凹设于轭铁部的保持槽的情况,但也可不形成保持槽,而是通过粘接、焊接等将磁铁保持件直接保持在轭铁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谷部架设磁铁保持件,但磁铁保持件只要架设在引出线被引出的谷部,则也可从余下谷部任意选择地架设。在该场合,最好在周向平衡良好地架设磁铁保持件。采用这样的构成,与在所有谷部架设了磁铁保持件的场合相比,虽然输出稍下降,但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由廉价的结构提高输出。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定子、磁铁保持件及永久磁铁;该转子具有磁极铁心和励磁线圈;该磁极铁心具有毂部、一对轭铁部及多个爪状磁极部;该一对轭铁部从该毂部的轴向两端缘部往径向外方延伸设置;该多个爪状磁极部分别从该一对轭铁部交替地在轴向延伸设置并且相互啮合地在周向排列;在沿周向相邻的上述爪状磁极部间的各个上述轭铁部的部位形成谷部,该磁极铁心固定在插通于上述毂部的轴心位置的旋转轴;该励磁线圈收容在由上述毂部、上述一对轭铁部及上述多个爪状磁极部围成的空间内;
该定子隔着规定的气隙围绕上述转子的外周配置;
该磁铁保持件以周向两端设置于爪状磁极部的根部侧的方式架设在上述谷部;
该永久磁铁隔开规定间隙与上述爪状磁极部的前端侧的内周面相向地保持于上述磁铁保持件;
引出线从上述励磁线圈通过由上述谷部和上述磁铁保持件围住的空间内,然后从上述转子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引出槽使槽方向为轴向地在上述磁铁保持件的下面开口,从该磁铁保持件的轴向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
上述引出线通过上述引出槽内从上述转子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引出槽在上述磁铁保持件的内径侧使槽方向为轴向地在上述谷部的表面开口,从该轭铁部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地凹设,
上述引出线通过上述引出槽内从上述转子引出。
4.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定子、磁铁保持件及永久磁铁;该转子具有磁极铁心和励磁线圈;该磁极铁心具有毂部、一对轭铁部及多个爪状磁极部;该一对轭铁部从该毂部的轴向两端缘部往径向外方延伸设置;该多个爪状磁极部分别从该一对轭铁部交替地在轴向延伸设置并且相互啮合地在周向排列;在沿周向相邻的上述爪状磁极部间的各个上述轭铁部的部位形成谷部,该磁极铁心固定在插通于上述毂部的轴心位置的旋转轴;该励磁线圈收容在由上述毂部、上述一对轭铁部及上述多个爪状磁极部围成的空间内;
该定子隔着规定的气隙围绕上述转子的外周配置;
该磁铁保持件以周向两端设置于爪状磁极部的根部侧的方式架设在上述谷部;
该永久磁铁隔开规定间隙与上述爪状磁极部的前端侧的内周面相向地保持于上述磁铁保持件;
引出孔在轴向贯通上述磁铁保持件地穿设,并且,
引出线从上述励磁线圈通过上述引出孔内,然后从上述转子引出。
CN2008801281486A 2008-03-21 2008-03-21 车辆用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85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55253 WO2009116164A1 (ja) 2008-03-21 2008-03-21 車両用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8583A CN101978583A (zh) 2011-02-16
CN101978583B true CN101978583B (zh) 2013-02-27

Family

ID=4109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14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8583B (zh) 2008-03-21 2008-03-21 车辆用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24780B2 (zh)
JP (1) JP4975165B2 (zh)
CN (1) CN101978583B (zh)
DE (1) DE112008003781B4 (zh)
WO (1) WO2009116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6994B2 (en) * 2008-10-01 2013-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8368274B2 (en) * 2008-11-10 2013-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otor therefor
CN107370262B (zh) 2012-02-15 2019-08-06 株式会社电装 转子以及电动机
DE102013002181B4 (de) * 2012-02-15 2021-03-25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und Moto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7384B2 (en) * 2002-01-24 2004-06-08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lternator hybrid magnet rotor desig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13404A (en) 1981-11-13 1986-11-04 Theodore E. Spielberg Ultrafiltering hybrid artificial organ
JPS5883965U (ja) * 1981-12-01 1983-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EP0580208B1 (en) * 1992-07-20 1996-10-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magnetic rotor parts
US5543676A (en) 1995-03-16 1996-08-06 Ford Motor Company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magnetic inserts
DE19642784A1 (de) 1996-10-17 1998-04-23 Bosch Gmbh Robert Klauenpolgenerator
US5793143A (en) 1997-08-05 1998-08-11 Ford Motor Company Ro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H11127561A (ja) 1997-10-22 1999-05-11 Denso Corp 磁石併用型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85879B2 (ja) 1998-10-12 2001-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JP4046444B2 (ja) 1999-07-16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3661931B2 (ja) 2001-01-26 2005-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ランデル型ロータを有するタンデム式回転電機
JP4048730B2 (ja) * 2001-05-10 2008-0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JP3882725B2 (ja) * 2002-03-12 2007-0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4043932B2 (ja) 2002-12-12 2008-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4380652B2 (ja) * 2005-08-26 2009-1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4654970B2 (ja) * 2006-05-15 2011-03-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692428B2 (ja) * 2006-07-21 2011-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994684B2 (en) 2006-09-01 2011-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tomotive alternating-current generator
WO2008044347A1 (en) 2006-10-10 2008-04-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volving electric device
US7560851B2 (en) * 2007-06-20 2009-07-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4344395B2 (ja) 2007-07-03 2009-10-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09028228A1 (ja) 2007-08-28 2009-03-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回転電機
JP4912258B2 (ja) 2007-09-11 2012-04-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4926276B2 (ja) * 2008-04-04 2012-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8546994B2 (en) * 2008-10-01 2013-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8368274B2 (en) * 2008-11-10 2013-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otor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7384B2 (en) * 2002-01-24 2004-06-08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lternator hybrid magnet rotor desig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1-127561A 1999.06.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01374A1 (en) 2011-01-06
WO2009116164A1 (ja) 2009-09-24
CN101978583A (zh) 2011-02-16
DE112008003781T5 (de) 2011-02-24
JP4975165B2 (ja) 2012-07-11
DE112008003781B4 (de) 2021-09-23
US8324780B2 (en) 2012-12-04
JPWO2009116164A1 (ja) 201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62617B1 (en) Alternator for vehicle
JP5264927B2 (ja) 回転電機
CN101946389B (zh) 旋转电机
US7095154B2 (en) Generator motor for vehicles
JP5279691B2 (ja) 回転電機
JP4762315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01517862A (zh) 爪形极转子轴、配备有这种轴的爪形极转子和配备有这种转子的旋转电机
CN101978583B (zh) 车辆用旋转电机
CN105794085A (zh) 马达用铁心和马达
JP5328826B2 (ja) 回転電機
CN101946390B (zh) 旋转电机
CN102171911B (zh) 旋转电机
JP4650849B2 (ja) 回転電機
CN110417156A (zh) 旋转电机
CN104718688A (zh) 两相旋转电机
JP4959598B2 (ja) 回転電機
JP5241366B2 (ja) 回転電機
JP5157291B2 (ja) 回転電機
JP2009124862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4453092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JP6425081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5312061B2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