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9770B - 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9770B CN101939770B CN200980104206.6A CN200980104206A CN101939770B CN 101939770 B CN101939770 B CN 101939770B CN 200980104206 A CN200980104206 A CN 200980104206A CN 101939770 B CN101939770 B CN 1019397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dorous substance
- concentration
- foul smell
- drive di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3/00—Alarms responsive to un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5/00—Identifying, scaring or incapacitating burglars, thieves or intruders, e.g. by explosives
- G08B15/02—Identifying, scaring or incapacitating burglars, thieves or intruders, e.g. by explosives with smoke, gas, or coloured or odorous powder or liquid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00—Systems for signalling characterised solely by the form of transmission of the signal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4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smoke, fire or coloured ga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 Alarm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唤起注意的作用较强且安全性较高。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构成为,包括臭气物容器、驱动部(10)、检测器(4)以及作为控制部的电路部(7)。臭气物容器收容臭气物质。空气中的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驱动部(10)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检测器(4)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被输入来自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放出臭气物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通过产生臭气来对火灾等异常事态进行报知。
背景技术
第1以往技术的报警装置为,检测由于火灾而产生的热、烟、气体以及火焰的光等,将这些单独使用、或者为了防止误报等而将这些组合,来判断火灾。检测到火灾而输出的信号被赋予灭火装置,在使铃等鸣响的同时,喷淋冷却器等进行动作。
作为第2以往技术的报警装置,公开有对听觉有障碍的人们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报知火灾发生的火灾报警装置。在该火灾报警装置中,在火灾发生时通过排放臭气来报知火灾这种异常事态的发生。在该火灾报警装置中,作为臭气气体主要使用甲硫酸(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326326号公报)。
第1以往技术的报警装置的报警存在的问题点为,难以被听觉有障碍的人注意到,而避难开始产生延迟。
在第2以往技术的火灾报知装置中使用的甲硫酸存在的问题点为,其致死量(Lethal Dose50、简称“LD50”)为2.4mg/kg,当接触到皮肤时会引起发红、疼痛,当接触到液体时会引起冻伤,当进入眼睛时会引起发红、疼痛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唤起注意的作用较强、且安全性较高。
根据本发明,臭气产生报警装置构成为,包括臭气物容器、筒状的壳体、驱动部、检测器以及控制部。臭气物容器包括喷嘴头以及填充有臭气物质和压缩气体的压力容器。空气中的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不能忍受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筒状的壳体形成能够收纳上述臭气物容器的收纳空间,并形成有向从上述喷嘴头放出上述臭气物质的方向扩大直径的锥状的放出孔。驱动部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检测器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被输入来自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工作,使臭气物质放出,上述臭气物质包含异硫氰酸烯丙酯,上述喷嘴头在上述收纳空间内被固定于上述壳体上,上述压力容器能够在上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上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上述驱动部具有能够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的活塞,上述驱动部使上述活塞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通过按压上述压力容器,使上述压力容器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使得上述臭气物质和上述压缩气体从上述压力容器中放出,上述驱动部,在使用上述臭气产生报警装置的对象区域中使异硫氰酸烯丙酯均匀地扩散时,使上述对象区域的空气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
根据本发明,在发生了异常事态时,能够通过气味来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臭气物质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因此在空气中的臭气物质的浓度达到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之前,人便能够注意到臭气物质的气味。因此,能够实现唤起注意的作用较强且安全性较高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
附图说明
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更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简化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立体图。
图3是简化地表示臭气产生单元1a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具备臭气产生单元1a的报警系统2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喷雾罐11处于放出状态时的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异常事态报知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方式中对于与在先前的方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的事项相对应的部分付与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仅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时,构成的其它部分与先前说明的方式相同。在实施的各方式中不仅具体地说明了的部分的组合,特别是只要对组合不产生障碍,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之间部分地进行组合。以下的说明也包括对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的立体图。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是报知火灾等异常事态的装置。异常事态报知方法是利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来报知火灾等异常事态的方法。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构成为,包括作为臭气物容器的喷雾罐11、驱动部10、检测器4以及作为控制部的电路部7。其中喷雾罐11、驱动部10以及电路部7包括在臭气产生单元1a中,并一体地形成。
喷雾罐11收容臭气物质。臭气物质为,空气中的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驱动部10从喷雾罐11放出臭气物质。检测器4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电路部7被输入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10放出臭气物质。驱动部10使臭气物质从喷雾罐11向装置外空间放出,并使装置外空间的臭气物质的浓度为低于最大无作用浓度的预定浓度。由此使在装置外空间中睡眠状态的人觉醒。并且,对于不是睡眠状态而是觉醒的人,报知异常事态并唤起注意。
图2是简化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立体图。图3是简化地表示臭气产生单元1a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具备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的报警系统2的电气构成的框图。报警系统2为,当检测到火灾等异常事态时,使喷淋冷却器等灭火装置3动作。灭火装置3在异常事态时,通过作为报警单元起作用的臭气产生单元1a来报知为异常事态的情况。参照图4,报警系统2构成为,包括检测器4、灭火装置3、臭气产生单元1a以及其它的作为报警单元起作用的报警铃5和报警灯6。
检测器4为检测构件,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当检测到发生了异常事态时,向灭火装置3赋予表示发生了异常事态的检测信号。检测器4构成为,例如检测由于火灾而产生的热、烟、一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火焰的光等,将这些单独使用、或者为了防止误报等而将这些组合,来判断火灾。检测器4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而判断为是火灾的情况下,向灭火装置3赋予检测信号。
灭火装置3与检测器4电连接,当被赋予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时,开始灭火动作。灭火装置3例如使喷淋冷却器等灭火构件以及排烟装置等动作。另外,灭火装置3为,当被赋予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时,控制报警构件1、5、6以便发出报警。报警铃5、报警灯6以及臭气产生单元1a为报警构件,分别与灭火装置3电连接,当被赋予来自灭火装置3的检测信号时,发出报警。报警铃5产生报警音,报警灯6进行发光,臭气产生单元1a产生臭气。
下面,参照图4对臭气产生单元1a的电气构成进行详细说明。臭气产生单元1a构成为,包括电路部7、电源部8、引发器9、驱动部10以及喷雾罐11。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而假想地表示未被电连接的驱动部10以及喷雾罐11。电路部7具有作为控制构件的功能,当被赋予来自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时,使引发器9动作。电路部7与检测器4电连接,当被赋予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时,向引发器9供给电流。引发器9通过电流而发热,而引发器9具备的点火剂(火药)着火。当点火剂着火时,通过火药的热量,气体发生剂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驱动部10通过该气体的压力进行动作,使喷雾罐11位移。由此,填充在喷雾罐11内的臭气液被放出。因此,引发器9以及驱动部10具有作为切换构件的功能,通过使喷雾罐11相对于壳体12位移,由此从放出停止状态切换为放出状态。
图5是表示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图。一起参照图2以及图3,来对臭气产生单元1a的机械构成进行说明。臭气产生单元1a构成为,还包括壳体12以及电源开关13。壳体12由沿预定的轴线延伸的筒状部件形成,在其内部形成有可收纳喷雾罐11的收纳空间以及可收纳各部件的配置空间。配置空间与收纳空间邻接地形成,并收纳有电源部8、驱动部10、引发器9以及电路部7。并且,在壳体12的外周部设置有电源开关13,并构成为能够切换从电源部8向电路部7的供电状态。
电路部7构成为,包括端子台14、电路基板15、电容器16以及连接器17。端子台14是经由电缆等与检测器4电连接的部分。如图3所示,端子台14例如被配置在壳体12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并向外部露出地设置。端子台14与电路基板15电连接。因此,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经由端子台14被赋予电路基板15。
电源开关13构成为,与电路部7电连接,并能够切换来自电源部8的电压的状态。电源部8构成为,例如通过电池8来实现,并装卸自由地设置于臭气产生单元1a,通过被安装在臭气产生单元1a上而能够向电路基板15供电。电池8例如通过干电池8等1次电池或者充电电池等2次电池来实现。
电路基板15为,将来自电池8的供电预先对电容器16充电为了使引发器9的火药着火所需要的能量。电路基板15与电容器16以及连接器17电连接。电路基板15根据从端子台14赋予的检测信号,向连接器17赋予电容器16放电的电流。连接器17与引发器9电连接,向引发器9赋予来自电容器16的电流而使其动作。
引发器9如上述那样,通过由电路部7从电容器16赋予的电流来进行动作,并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向由壳体12、引发器9以及驱动部10形成的密闭空间18放出,使密闭空间18内的压力上升。这样的密闭空间18通过O形环来保持气密性。驱动部10如上述那样,通过由引发器9产生的气体来进行动作。
驱动部10构成为,包括活塞19和缓冲构件20。活塞19为,形成密闭空间18,能够沿着壳体12的轴线方向而在放出停止位置和放出位置之间位移。缓冲构件20为,对喷雾罐11相对于壳体12进行位移时产生的冲击进行缓冲。缓冲构件2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弹簧部件20来实现。弹簧部件20赋予弹力,以便活塞19朝向轴线方向一方。
喷雾罐11装卸自由地设置在形成在壳体12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的收纳空间内。喷雾罐11为,填充有臭气液以及压缩空气等压缩气体,通过使由压缩气体施加了压力的臭气液从喷嘴头21的细孔放出,能够将臭气液微粒状地放出。喷雾罐11构成为,能够在放出臭气液的放出状态与放出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喷雾罐11例如通过压缩气体瓶来实现。喷雾罐11为大致圆柱状,并以其轴线与壳体12的轴线成为大致同轴的方式设置在收纳空间中。喷雾罐11的顶部设置在壳体1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侧。喷雾罐11包括放出臭气液的喷嘴头21、以及填充有臭气液和压缩气体的压力容器22。在喷雾罐11的顶部设置有对填充在喷雾罐11中的臭气液进行放出的喷嘴头21。喷雾罐11通过向喷嘴头21与压力容器22接近的方向相对位移来放出臭气液。压力容器22被设置为,能够在收纳空间内相对于喷嘴头21接近位移。在喷雾罐11被收纳在收纳空间内的状态、喷雾罐11处于放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形成收纳空间的壳体12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的端壁部12a,与压力容器22的面向喷嘴头21一侧的端面22a离开。并且,喷嘴头21为,在喷雾罐11被收纳在收纳空间内的状态下,在收纳空间内被固定设置在壳体12上。
壳体12为,沿着从喷嘴头21的放出口21a放出臭气液的方向、即半径方向形成放出孔23。放出孔23为,形成为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大直径的锥状。这样,通过将放出孔23形成为锥状,能够使从喷嘴头21放出的微粒状的臭气液不会附着在面向放出孔23的内周面上、而有效地扩散。这样的壳体12以及驱动部10,使用不会由于由引发器9产生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不希望的变形的材料,例如使用黄铜、不锈钢以及合成树脂等材料。
图6是表示喷雾罐11处于放出状态时的臭气产生单元1a的截面图。活塞19在未作用引发器9的压力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弹簧部件20的弹力而位于靠轴线方向一方的放出停止位置上(参照图5)。如上述那样,当通过由引发器9产生的气体而密闭空间18的压力上升时,气体的压力对活塞19进行作用,并反抗弹簧部件20的弹力,从放出停止位置至朝向轴线方向另一方位移到放出位置(参照图6)。
喷嘴头21通过壳体12来限制位移,压力容器2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2从成为放出停止状态的罐停止位置(参照图5)位移到成为放出状态的罐放出位置(参照图6)。如图5所示,在压力容器22处于罐放出停止位置、活塞19处于放出停止位置时,喷雾罐11的底部处于与活塞19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的面部抵接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活塞19位移而处于放出位置时,活塞19将压力容器22的底部朝向轴线方向另一方侧按压,使其从罐放出停止位置朝向轴线方向另一方侧位移到罐放出位置。由此壳体12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的端壁部12a,与压力容器22的面向喷嘴头21一侧的端面22a抵接。由于喷嘴头21由壳体12固定,因此通过使压力容器22相对于喷嘴头21向接近罐放出位置的方向进行位移,由此从喷嘴头21放出臭气液。由引发器9产生的气体处于密闭空间18内,因此该气体的压力使活塞19位移到放出位置(参照图6),并保持该状态。因此,压力容器22也保持处于罐放出位置的状态,因此从喷嘴头21持续地放出臭气液。
填充在喷雾罐11中的气体,选定在火焰中也不燃烧的气体或空气。填充在喷雾罐11中的臭气液的臭气药剂,以传达为异常事态的情况、促进避难行动为前提来选定。具体地,臭气物质包括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略称“AIT”;化学式“CH2=CHCH2N=C=S”)。AIT是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中又被称为“3-isothiocyanate-1-propene”的物质,也被称为烯丙基芥子油,是成为芥末的刺激味的来源的物质。
AIT为,厚生省生活卫生局食品化学课在食品卫生法中,作为用于调味目的的食品添加物被认可,在肉食加工品(70ppm)、西式腌菜(80ppm)、调味酱类等调味料(50ppm)等中广泛使用。难以溶解于水而具有挥发性。另外,AIT也是由通产省管辖的、对使用于杂货等化学成品的原料进行限制的化学物质审查限制法,作为使用原料被认可。
AIT从物质量超过1ppm(parts per million;简略标号“ppm”)的浓度时,人开始感觉到刺激味,从5ppm时被识别为是芥末的气味。以下,在使用单位“ppm”时,表示以将摩尔(“mol”)作为单位的物质量进行了比较时的比。已知,当AIT成为10ppm以上的浓度时,在该气氛下人变得难以忍受。AIT对于人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为74.3ppm,人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最大无作用浓度。
该情况成为能够避免吸入毒性的主要因素。4小时暴露时的吸入致死浓度(吸入LC50),在小鼠为155ppm、在大鼠为173ppm。经口投服的致死量(LD50),在小鼠为310mg/kg。甲硫酸的经口投服的LD50为2.4mg/kg,因此AIT与甲硫酸相比是安全的物质。
在使用了家兔的点眼试验中,当用玉米油将AIT稀释到0.1%~10%来进行点眼时,只出现暂时性的浮肿和结膜充血。由于对于人来说具有催泪作用,因此发现毒性对于眼睛的危险,变得比使用了家兔的点眼试验更低。急性经皮毒性在兔子上LD50为88mg/kg。AIT在卷心菜、菜花以及西洋甘蓝等十字花植物中也含有40~120ppm程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并使装置外空间的空气中的AIT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因此,在该浓度范围内,AIT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并且,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的装置外空气中,优选AIT浓度为5ppm以上且15ppm以下的范围。通过实验确认了人会由于该浓度的AIT臭气而觉醒。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在喷雾罐11中的AIT,在所使用的对象区分中均匀地扩散了时、成为上述浓度范围那样的物质量被一次性地喷射。由此在发生了异常事态时,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人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
作为臭气物质,只要是在空气中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最大无作用浓度的物质,也可以使用AIT以外的物质,并且也可以将AIT以外的臭气物质与AIT一起混合使用。例如也可以包含薄荷脑((1RS,2RS,5RS)-2-isopropy1-5-methylcyclohexano以及其对映异构体)。
如图1所示,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还包括操作部24。操作部24通过来自外部的操作而能够切换为多个状态,并对作为控制部的电路部7输出表示各状态的信号。在驱动部10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之后,当操作部24被从与预定状态不同的状态切换为预定状态时,电路部7使驱动部10停止从臭气物容器进一步放出臭气物质。在上述预定状态下,也可以构成为驱动部10的运转本身停止;也可以构成为,如果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开始运转时操作部24为上述预定状态,则驱动部10为能够驱动,并在从上述预定状态向其它的状态切换了一次之后,通过再次切换为上述预定状态来停止驱动部10的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4例如由翘板开关或滑动开关等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4使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的2种方式,在开启状态下使向驱动部10进行电力供给的布线成为导通状态,在关闭状态下使向驱动部10进行电力供给的布线在其途中位置成为非导通状态。
由此,在人认识到异常事态之后,人可以停止驱动部10进一步放出臭气物质。在通过驱动部10放出臭气物质而人认识到异常事态之后,不需要进一步提高装置外空间的臭气物质浓度。通过人使臭气物质的放出停止,能够防止需要以上的臭气物质浓度的上升。并且,在发生了异常事态时,能够防止臭气物质的气味妨碍在装置外空间中对应异常事态的人的行动。
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构成为,包括作为臭气物容器的喷雾罐11、驱动部10、检测器4以及作为控制部的电路部7。臭气物容器收容臭气物质。空气中的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驱动部10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检测器4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电路部被输入来自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10工作,使臭气物质放出。
由此,在发生了异常事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气味来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臭气物质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因此空气中的臭气物质浓度在达到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之前,人便能够注意到臭气物质的气味。因此,能够实现唤起注意的作用较强且安全性较高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
驱动部10为,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向装置外空间放出,并使装置外空间的臭气物质浓度为低于最大无作用浓度的预定浓度。由此,使在装置外空间中的睡眠状态的人觉醒。因此,能够安全地使睡眠状态的人觉醒。
臭气物质含有异硫氰酸烯丙酯。在空气中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为该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的7分之1以下。因此,即使装置外空间的臭气物质的浓度调整产生了误差,在装置外空间中,也能够调整为超过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且小于最大无作用浓度的浓度。
驱动部使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并使装置外空间的空气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在空气中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10ppm。因此,能够向人可靠地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并且,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以物质量为74.3ppm。因此,不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向人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异常事态报知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异常事态报知方法构成为,使用臭气物容器、驱动部10、检测器4以及控制部,并包括检测工序以及臭气放出工序。在检测工序中,通过检测器4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在臭气放出工序中,作为控制部的电路部7使驱动部10从作为臭气物容器的喷雾罐11放出臭气物质。由此,在发生了异常事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气味来报知异常事态的发生。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臭气物质的浓度低于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因此在空气中的臭气物质浓度达到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之前,人便能够注意到臭气物质的气味。
〈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包括多个臭气物容器。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中设置有多个臭气产生单元1a,在各臭气产生单元1a中各设置1个作为臭气物容器的喷雾罐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1中设置有3个臭气产生单元1a。驱动部10放出一次臭气物质的臭气物容器为多个臭气物容器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10一次从1个喷雾罐11进行放出,进行3次放出。驱动部10能够停止从喷雾罐11进一步放出臭气物质。其形成为,能够在一次放出之后停止第二次以后的臭气物质放出,在第二次放出之后停止第三次的臭气物质的放出。
在臭气放出工序中,驱动部10以时间不同的多次来放出臭气物质。具体地,臭气放出工序由第1臭气放出工序、第2臭气放出工序以及第3臭气放出工序构成,这3个臭气放出工序隔开时间间隔而分3次进行。喷雾罐11具有多个。在臭气放出工序中,驱动部10放出一次臭气物质的喷雾罐11为多个喷雾罐11中的一部分,具体地是在一次的臭气放出工序中从1个喷雾罐11进行臭气物质的放出。
假设如果驱动部10从1个喷雾罐11分多次使臭气物质放出,则驱动部10需要在使臭气物质放出的途中停止从喷雾罐11放出臭气物质,但是通过使喷雾罐11为多个、并一次从一部分喷雾罐11进行放出,由此能够不停止从已放出了的雾罐11放出臭气物质,而分多次使臭气物质浓度上升。由此,与在放出臭气物质的途中停止从喷雾罐11放出臭气物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1次放出的臭气物质量的误差。因此,能够以高精度使装置外空间中的臭气物质浓度阶段性地上升。
在臭气放出工序中,驱动部10以不同时间的多次来放出臭气物质,因此在臭气物质所放出的装置外空间中,能够使臭气物质的浓度分多次地上升。因此,在臭气物质浓度到达人能够识别的浓度为止的时间、与臭气物质浓度到达上述预定浓度为止的时间之间,能够设置时间差。由此,在与臭气物容器所收容的臭气物质全部被放出的状态的装置外空间中的臭气物质浓度相比、臭气物质浓度为低浓度的状态下,也能够使人识别异常事态的发生。因此,与驱动部10一次放出臭气物质、而使装置外空间的臭气物质浓度为预定浓度的构成相比,在人从识别了异常事态的发生到离开该场所为止的时间中,能够降低人感觉到的气味的强度。因此,在发生了异常事态时,能够防止臭气物质的气味妨碍在装置外空间中对应异常事态的人的行动。
〈实施例〉
确认上述那样的构成的效果的实验如下进行:使对象区分为1.7米(meters;略称“m”)×2.15m×2.5m、容积9.51m3的室内,在该室内使用一个仅填充了压缩气体的样品罐和3个喷雾罐。在被验者的床的头部附近的墙壁上设置4个浓度传感器,通过这些浓度传感进行测定。从喷雾罐11的AIT放出,隔开50秒~100秒的间隔进行了3次。此时包含空气中的AIT浓度上升2ppm左右、并超过24ppm的浓度条件而进行了实验。
在1.8m×2.2m×2.0m、容积7.92m3的室内也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并确认了上述构成的效果。在与上述其它实施方式的异常事态报知方法同样地每次进行一个喷雾罐的放出的实验中,通过从第1个喷雾罐的AIT放出,使被验者所在的室内的AIT浓度为5ppm。该浓度是AIT在室内整体均匀扩散了时的浓度。接着,通过从第2个喷雾罐的AIT放出,使室内的AIT浓度为10ppm,并通过从第3个喷雾罐的AIT放出而成为15ppm。在实验中以成为更高浓度的方式进行AIT放出,作为人能够从睡眠状态觉醒、且不妨碍避难行动的AIT的浓度范围,而决定了上述的浓度范围。
在这些实验中确认了如下情况:在对象区分中的空气中的AIT浓度作为物质量比成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时,能够使在对象区分中睡眠中的人安全地觉醒。并且发现了如下情况:在对象区分中的AIT浓度为5ppm以上且15ppm以下时,能够使在对象区分中睡眠中的人安全地觉醒,并且与AIT浓度超过15ppm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对象区分内的人的不愉快感。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而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各方面不过是单纯的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专利请求范围所示的内容,不被说明书文字进行限制。并且,属于专利请求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都是本发明范围内的发明。
Claims (4)
1.一种臭气产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气物容器,包括喷嘴头以及填充有臭气物质和压缩气体的压力容器,该臭气物质为,空气中的该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上述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
筒状的壳体,形成能够收纳上述臭气物容器的收纳空间,并形成有向从上述喷嘴头放出上述臭气物质的方向扩大直径的锥状的放出孔;
驱动部,从上述臭气物容器放出臭气物质;
检测器,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以及
控制部,被输入来自上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放出臭气物质,
上述臭气物质包含异硫氰酸烯丙酯,
上述喷嘴头在上述收纳空间内被固定于上述壳体上,
上述压力容器能够在上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上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
上述驱动部具有能够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的活塞,上述驱动部使上述活塞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按压上述压力容器,由此使上述压力容器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使得上述臭气物质和上述压缩气体从上述压力容器中放出,
上述驱动部,在使用上述臭气产生报警装置的对象区分中使异硫氰酸烯丙酯均匀地扩散时,使上述对象区分的空气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使上述臭气物质从上述臭气物容器向装置外空间放出,并使上述装置外空间的上述臭气物质的浓度为低于上述最大无作用浓度的预定浓度,由此使在上述装置外空间中睡眠状态的人觉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产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15ppm以下。
4.一种异常事态报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臭气产生报警装置,该臭气产生报警装置包括:
臭气物容器,包括喷嘴头以及填充有臭气物质和压缩气体的压力容器,该臭气物质为,空气中的该臭气物质的、人对气味的强度变得难以忍受的浓度,低于上述臭气物质的最大无作用浓度;
筒状的壳体,形成能够收纳上述臭气物容器的收纳空间,并形成有向从上述喷嘴头放出上述臭气物质的方向扩大直径的锥状的放出孔;
驱动部,从上述臭气物容器放出臭气物质;
检测器,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并输出检测信号;以及
控制部,被输入来自上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使驱动部放出臭气物质;
上述喷嘴头在上述收纳空间内被固定于上述壳体上,上述压力容器能够在上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上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上述驱动部具有能够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的活塞,
该异常事态报知方法包括:
检测工序,通过检测器检测异常事态的发生;和
臭气放出工序,当在检测工序中检测到异常事态的发生时,控制部使驱动部将臭气物质从臭气物容器放出,
上述臭气物质包含异硫氰酸烯丙酯,
在上述臭气放出工序中,上述驱动部使上述活塞沿着上述壳体的上述轴线方向位移,按压上述压力容器,由此使上述压力容器向接近上述喷嘴头的方向位移,使得上述臭气物质和上述压缩气体从上述压力容器中放出,上述驱动部,在使用上述臭气产生报警装置的对象区分中使异硫氰酸烯丙酯均匀地扩散时,使上述对象区分的空气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浓度以物质量为5ppm以上且20pp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25759A JP4422186B2 (ja) | 2008-02-05 | 2008-02-05 | 臭気発生警報装置および異常事態報知方法 |
JP2008-025759 | 2008-02-05 | ||
PCT/JP2009/051995 WO2009099157A1 (ja) | 2008-02-05 | 2009-02-05 | 臭気発生警報装置および異常事態報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9770A CN101939770A (zh) | 2011-01-05 |
CN101939770B true CN101939770B (zh) | 2014-05-07 |
Family
ID=4095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42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9770B (zh) | 2008-02-05 | 2009-02-05 | 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82274B2 (zh) |
EP (1) | EP2249323B1 (zh) |
JP (1) | JP4422186B2 (zh) |
KR (1) | KR101639452B1 (zh) |
CN (1) | CN101939770B (zh) |
HK (1) | HK1144328A1 (zh) |
TW (1) | TWI469097B (zh) |
WO (1) | WO20090991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06072B2 (en) * | 2008-12-01 | 2010-10-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rcury release alerting |
US9285341B2 (en) | 2011-09-06 | 2016-03-15 | Atonarp Inc. | Apparatus monitoring for abnormalities |
GB2495339A (en) * | 2011-10-08 | 2013-04-10 | Paul Harmer | Alert device for attracting attention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
US9373870B2 (en) * | 2013-03-15 | 2016-06-21 | Elwha Llc | Battery damage indicator |
US9437849B2 (en) * | 2013-03-15 | 2016-09-06 | Elwha Llc | Battery damage indicator |
RU2622947C2 (ru) * | 2015-08-10 | 2017-06-21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новационные химические технологии" | Полимерный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игнала о локальных перегревах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
US10366598B1 (en) * | 2016-02-18 | 2019-07-30 | Wilson Ekanyie Ashu | Combination air freshener and security alarm |
US9898916B2 (en) | 2016-03-21 | 2018-02-20 | Nabors Drilling Technologies Usa, Inc. | Alarm system |
US10062261B2 (en) * | 2016-08-25 | 2018-08-28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Water heater odor precursor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KR101815869B1 (ko) * | 2017-08-19 | 2018-01-08 | 한울로드주식회사 | 와이어 방식을 이용한 조립식 목교 |
KR101823883B1 (ko) * | 2017-08-19 | 2018-01-31 | 한울로드주식회사 | 캐노피를 갖는 조립식 목교 |
KR101823881B1 (ko) * | 2017-08-19 | 2018-01-31 | 한울로드주식회사 | 현수교 방식을 이용한 조립식 목교 |
KR102148081B1 (ko) * | 2018-11-21 | 2020-08-26 | 배수효 | 비닐장갑 제조장치 |
KR102148080B1 (ko) * | 2018-11-21 | 2020-08-26 | 배수효 | 비닐롤백 제조장치 |
KR102149597B1 (ko) * | 2019-02-18 | 2020-08-28 | 조창희 | 반투명한 태양전지를 이용한 온실 |
KR102134091B1 (ko) * | 2019-02-18 | 2020-07-15 | 조창희 | 에너지 자립형 온실 |
KR102134092B1 (ko) * | 2019-02-18 | 2020-07-15 | 조창희 | 태양 전지 모듈을 구비한 유리 온실 |
KR200491670Y1 (ko) * | 2019-02-19 | 2020-05-18 | (주)부원 | 지퍼백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통해 제작되는 지퍼백 |
KR102002095B1 (ko) * | 2019-02-19 | 2019-10-01 | (주)지에스티 | 스마트 가공 발주 시스템 |
US11813926B2 (en) | 2020-08-20 | 2023-11-14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Binding agent and olfaction sensor |
US11636870B2 (en) | 2020-08-20 | 2023-04-25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Smoking ces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828210B2 (en) | 2020-08-20 | 2023-11-28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ehicles using olfaction |
US11760170B2 (en) | 2020-08-20 | 2023-09-19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Olfaction sensor preserv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932080B2 (en) | 2020-08-20 | 2024-03-19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Diagnostic and recircula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760169B2 (en) | 2020-08-20 | 2023-09-19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Particul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lfaction sensors |
US12017506B2 (en) | 2020-08-20 | 2024-06-25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Passenger cabin ai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881093B2 (en) | 2020-08-20 | 2024-01-23 |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moking in vehicl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70559A (ja) * | 2001-06-18 | 2002-12-24 | Nisshin Seifun Group Inc | 自動車用居眠り防止装置 |
JP2007122606A (ja) * | 2005-10-31 | 2007-05-17 | Nippon Koki Co Ltd | 臭気発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83491A (en) * | 1969-01-30 | 1971-06-08 | Serlachius Oy |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 construction |
GB8427011D0 (en) * | 1984-10-25 | 1984-11-28 | Shirley Inst | Early warning systems |
US5055822A (en) * | 1990-07-06 | 1991-10-08 | Gordon Campbell | Scent alarm device |
JPH0676179A (ja) | 1992-08-24 | 1994-03-18 | Tokuji Tago | 警報装置 |
JPH11151079A (ja) * | 1997-11-21 | 1999-06-08 | Orchid:Kk | 食品日持ち向上剤 |
US6881382B2 (en) * | 2002-04-02 | 2005-04-19 | 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 Inc. | Fragrance signaling of an event |
JP3745337B2 (ja) | 2003-02-12 | 2006-02-15 | 三恵機工株式会社 | カラー液発射装置 |
JP4292381B2 (ja) * | 2003-04-23 | 2009-07-08 | 株式会社シームス | 火災報知装置 |
JP4597609B2 (ja) | 2004-08-18 | 2010-12-15 |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ーカー物質放出装置及びマーカー物質放出システム |
JP2006146599A (ja) | 2004-11-19 | 2006-06-08 | Medeiumu Japan:Kk | 侵入者撃退用噴射装置及び防犯システム |
-
2008
- 2008-02-05 JP JP2008025759A patent/JP44221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2-05 CN CN200980104206.6A patent/CN1019397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2-05 KR KR1020107018061A patent/KR10163945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2-05 EP EP09708454.5A patent/EP224932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2-05 TW TW98103989A patent/TWI46909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2-05 US US12/735,638 patent/US90822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2-05 WO PCT/JP2009/051995 patent/WO20090991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
- 2010-11-23 HK HK10110874.8A patent/HK1144328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70559A (ja) * | 2001-06-18 | 2002-12-24 | Nisshin Seifun Group Inc | 自動車用居眠り防止装置 |
JP2007122606A (ja) * | 2005-10-31 | 2007-05-17 | Nippon Koki Co Ltd | 臭気発生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44328A1 (en) | 2011-02-11 |
WO2009099157A1 (ja) | 2009-08-13 |
KR101639452B1 (ko) | 2016-07-13 |
US9082274B2 (en) | 2015-07-14 |
US20100308995A1 (en) | 2010-12-09 |
EP2249323A4 (en) | 2012-02-29 |
KR20150088919A (ko) | 2015-08-04 |
TW200939159A (en) | 2009-09-16 |
JP2009187227A (ja) | 2009-08-20 |
TWI469097B (zh) | 2015-01-11 |
EP2249323B1 (en) | 2013-04-24 |
CN101939770A (zh) | 2011-01-05 |
EP2249323A1 (en) | 2010-11-10 |
JP4422186B2 (ja) | 2010-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9770B (zh) | 臭气产生报警装置以及异常事态报知方法 | |
JP2001521653A (ja) | 危険探知、警告、及び応答システム | |
JP2009148585A (ja) | 消火ガス噴射器および災害警報システム | |
CN205174056U (zh) | 多功能消防应急灯 | |
CN204254455U (zh) | 一种语音提示安全应急灯 | |
JP5073296B2 (ja) | 消火ガス噴射器 | |
CN204759679U (zh) | 一种智能烟雾警报器 | |
US9691244B2 (en) | Multi-functional self-defensive spraying device | |
CN205516102U (zh) | 一种新型智能警报灭火器 | |
CN204745426U (zh) | 一种多功能灭火器 | |
JP5033321B2 (ja) | 臭気発生装置 | |
KR102246200B1 (ko) | 선박화재 진압을 위한 소화시스템 | |
KR200487403Y1 (ko) | 기울임에 기반하여 위급상황을 알리는 펜 장치 | |
GB2393402A (en) | Warning device containing perfume for a respiratory protection product | |
CN101435584A (zh) | 防爆器 | |
CN220495473U (zh) | 灭火器压力检测报警装置 | |
CN204502174U (zh) | 预报警呼吸装置 | |
KR101623376B1 (ko) | 화재 진압 시에 사전 퇴거 유도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자동화 소화 시스템 | |
CN220370351U (zh) | 一种小型自动巡检报警灭火装置 | |
JP5426145B2 (ja) | 臭気発生警報装置 | |
CN218900639U (zh) | 一种灭火装置 | |
CN220070564U (zh) | 一种便携式消防灭火器 | |
CN210813588U (zh) | 一种防毒面具装置 | |
KR20100002366A (ko) | 졸음방지용 경보장치 | |
CN115841736A (zh) | 一种新型的芥末气味可燃气体报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