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196B - 减振接触元件 - Google Patents

减振接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3196B
CN101933196B CN200880111314.1A CN200880111314A CN101933196B CN 101933196 B CN101933196 B CN 101933196B CN 200880111314 A CN200880111314 A CN 200880111314A CN 101933196 B CN101933196 B CN 101933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element
spring
main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3196A (zh
Inventor
乔治·霍蒂
汉尼斯·温德林
沃尔德马·斯塔布罗思
斯蒂芬·格拉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33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3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元件(1),该接触元件具有插座部分(2),该插座部分用于接收能够插入到所述接触元件(1)的插入式触头(30);导体端子(4),通过该导体端子,电导体能够以导电方式进行连接;以及接触保持部分(17),通过该接触保持部分,接触元件(1)可被紧固在所述连接器中;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该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突入所述插入式触头(30)的触头接收区域(19’)中,并且通过该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接触力可沿着大致横向于插座部分(2)的插入方向(E)延伸的主弹簧通道(F)施加在所述插入式触头(30)上。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以最大可能的接触力保持插入的插入式触头(30),使其尽可能地不受到任何振动的影响,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大致在所述插入方向(E)延伸并且具有大致远离所述插座部分(2)的接触开口(15)定向的自由端(25)用于将所述插入式触头(30)插入到插座部分(2)中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区域(33),通过该至少一个支撑区域,所述主接触弹簧(23)在插入位置(B)倚靠所述接触元件(1),以及在于保持在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中的接触元件(1)被接收到外部主体(9)中,该外部主体(9)作为单独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接触元件(1)。

Description

减振接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具有用于接收可插入到接触元件中的插入式触头的插座部分;导体端子,电导体通过该导体端子能够以导电方式进行连接;以及具有保持区域,接触元件通过该保持区域可被紧固到连接器。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突入到插入式触头的接收区域中,由此接触力可沿着基本横向于插座部分的插入方向延伸的主接触弹簧通道施加在插入式触头上。
背景技术
所述类型的接触元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它们一般被永久地连接到电导体,然后插入到相关的连接器或接收设备。在此,接触元件接收配合连接器的插入式触头,以便将这些电连接到连接于接触元件的电导体。在此情况下,必需在插入状态下尽可能可靠地接触和保持插入到接触元件的插入式触头,需要确保插入力不会太大或者不利地作用在插入式触头上以致于阻碍插入式触头的插入。
如果接触元件用于具有运动部件的车辆或机械中,作用在接触元件和连接到该接触元件的电导体的机械振动或振荡会产生问题。在接触元件中,振动可传导到插座部分,在此它们会引起对插入式触头的触点以及接触元件的磨损。而且,一旦振动力大于接触元件施加的保持力时就会中断接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接触元件,其以最大可能的接触力保持插入的插入式触头,同时使振动冲击最小。
该目的是根据本发明实现的,其在于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大致沿着插入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大致远离插座部分的接触开口定向的自由端用于将插入式触头插入到插座部分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区域,主接触弹簧通过该支撑区域在插入位置倚靠接触元件,以及在于保持在接触保持区域中的接触元件被接收在外部主体中,该外部主体作为单独部件被安装到接触元件。
该解决方案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插入式触头在通过触头接收开口插入到插座部分中时不能撞到主接触弹簧的自由端,避免了使其弯曲或损坏。当在插入位置中插入式触头已经被完全插入到接触元件时,弹力会由于主接触弹簧靠在另外的支撑件上而增加。因此通过主接触弹簧施加在插入式触头上的接触力不必仅在主接触弹簧的根部处得以吸收,而是经由支撑件被另外消散。
而且,将接触元件接收在外部主体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接触元件会以振动方式被接收在外部主体中,其用来将接触元件紧固在电连接器中。另外,元件,例如其会必需另外被布置在接触元件自身上的锁闭弹簧会形成在外部主体上。
外部主体可用来将接触元件接收在连接器元件中或者仅用来使接触元件不受到有害环境的影响。接触元件的任何固定机构,例如锁闭弹簧或定位构件,可形成在外部主体上。因此,接触元件的接触保持部分会具有最小的尺寸,其允许节省材料或者减小结构空间并且在接触元件上为其中的功能元件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方案和空间。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根据需要与以下进一步的有利的研发(development)和进一步的改进相结合。
因此,在第一个有利的研发中,插座部分和接触保持部分以铰接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接触保持部分和导体端子关于移动被大致刚性地连接在一起。
该可能的研发具有的优点为:直接或经由导体端子作用在接触保持部分上的振动会远离插座部分或者与插座部分隔离,因为它们仅能经由铰接连接件费力地穿入插座部分中。
根据另一可能的有利研发,铰接连接件会采用由插座部分和接触保持部分形成为一体的拐点的形式。因此,可以使用接触元件的材料和其他的导电材料。取决于具体要求,拐点可被形成为以使其确保插座部分和接触保持部分之间希望的隔振或者甚至吸收发生在那点的振动并且同时达到与使用的特定条件对应的稳定要求。插座部分和接触保持部分的一体结构确保恒定接触并且有助于避免易受到损坏的连接点。
隔振可简单地予以实现,特别是当根据另一可能的研发进行准备使铰接连接件采用大致为平面的料拱(material bridge)时。振动中继被阻碍,特别是横向或垂直地延伸到平面料拱的振动。
根据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研发,在铰接的连接件中,接触元件的横截面会至少相对于插座部分的区域得以减小。因此,任何振动力和合成应力集中在横截面减小的区域中,并且接触元件的材料的弹性可用于隔振和吸振。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研发,应变区域可由至少一个铰接连接件形成,在该应变区域中偏斜性相对于插座部分的偏斜性和接触保持部分的偏斜性至少沿着接触元件的纵向方向得以增加,并且由于插座部分和保持区域之间的相对移动引起的变形得以集中。衰减区域可以设计为以使其可使纵向和横向穿过接触元件的振动波在它们抵达插座部分之前与插座部分隔离或者将它们吸收。
振动或振荡可更容易地远离主接触弹簧和插入式触头之间的接触点,特别是当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的根部被布置在通过铰接连接件被保持在插座部分上的区域中,其中在所述根部,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被连接到接触元件。主接触弹簧根部的区域中的铰接连接件还可有利地布置为以使其可使在插座部分中出现的剩余振动远离主接触弹簧和插入式触头之间的接触点。这可得以实现,例如,在于主接触弹簧根部处的铰接连接件表现出与保持插座部分的铰接连接件不同的取向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顶部支撑件可沿着主弹簧偏斜通道被布置在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的突起中,主接触弹簧在初始位置倚靠着该顶部支撑件。在该初始位置,插入式触头还没有被插入到接触元件中。在插入式触头的插入之前,主接触弹簧因此在预应力下被定向在插入式触头的触头接收区域的方向上。因此当使主接触弹簧位移时要插入到接触元件中的插入式触头不必克服整个的主弹簧位移,并且插入式触头的插入会变得更容易。然而,在插入状态下作用在插入式触头上的接触力或保持力可根据特定的弹簧常数被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总的弹簧位移决定了保持力。
主接触弹簧然后在预应力下容易地得以保持,特别是当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至少一个凸肩形成在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上时,通过所述凸肩,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倚靠在限制器上。因此,主接触弹簧的接触表面不必用来将主接触弹簧支撑在限制器上。因此,主接触弹簧的接触表面或其中的任何接触点或者其自由端可根据特定要求进行设计,作为支承点而不必另外实现第二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如果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通过该辅助接触弹簧,接触力可沿着大致横向于插座部分和主弹簧偏斜通道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辅助弹簧通道被施加在插入式触头上,那么作用在插入到接触元件中的插入式触头上的保持力可进一步增加。所述辅助弹簧在插入式触头上施加另外的保持力或接触力。这会是有利的,特别是如果要防止接触元件中的插入式触头的任何扭转或旋转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可作为限制器。因此,主接触弹簧可在辅助接触弹簧的辅助下被阻挡或锁定。该锁定可在插入式触头插入到接触元件时得以释放并且在插入式触头缩回时再次起动,由此在插入式触头的插入时在接触元件中触发的机构是可逆式的。
为了通过给辅助接触弹簧施加预应力来进一步增加保持力或接触力,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可以为辅助接触弹簧的限制器,其沿着弹簧偏斜通道位于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的突起中,在初始位置中辅助接触弹簧倚靠在其上。
根据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如果主接触弹簧的至少一个凸肩是辅助接触弹簧的限制器,那么形成在主接触弹簧上的凸肩可执行双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在插入位置可倚靠接触元件的顶部。消散到主接触弹簧的支撑区域中的接触力因此可仅被接触元件的顶部吸收。
为了防止接触元件中可能的振动经由支撑区域被引入到主接触弹簧中,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的有利的研发,接触元件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弹性薄片,至少一个支撑区域在插入位置倚靠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薄片。当支撑主接触弹簧时,弹性薄片提供了另外的柔韧性。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至少两个接触点可形成在至少一个主弹簧上,用于接触插入式触头。多个接触点允许作用在插入式触头上的保持力得以增加。可能在单个接触点中由于接触弹簧的挠曲强度产生的保持力的限制可通过在接触弹簧上形成多个接触点得以避免。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至少一个支撑区域可另外布置在接触点之间和/或在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的自由端处。通过提供任意希望数量的接触点以及布置在这些接触点之间的支撑区域,能用主接触弹簧施加在插入式触头上的接触力因此会根据特定要求得以增加。另外,如果接触弹簧的自由端用来提供支撑,能够为每个接触点提供至少两个支撑区域,接触弹簧的根部还构成了支撑区域或支承点。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突入到接收区域中的接触区域可形成在大致与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相对的接收区域上,以便将插入式触头保持在主接触弹簧和所述接触区域之间。接触区域可形成为以使其在由主接触弹簧施加在插入式触头上的保持力的接触元件处更容易吸收并且局部地增加接触元件的刚性。
另外,接触区域的结构可以和接触弹簧以及形成在其上的任何接触点的结构一致,由此可设置多个接触区域用于接触插入式触头。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接触元件可具有至少一个定位辅助件,用于插入到插入式触头中。在接触元件上具有定位辅助件的情况下,接触元件在连接器元件中的取向可被限定,以便防止不正确的插入。
为了能够将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锁定在连接器元件中,根据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接触元件可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锁闭弹簧,其自由锁闭端能够在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锁闭方向上移动。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因此可在插入到连接器元件中时被锁闭就位并且保持在连接器元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锁闭弹簧可形成在外部主体处。这样,出现在锁闭弹簧处的保持力没有被直接引入到接触元件中,而是经由外部主体被传递到接触元件。另外,用于锁闭弹簧和用于进一步定位和保持的设备的更多可能的实施例可用于外部主体上而不是在接触元件自身上,因为外部主体不必实现接触插入式触头和电导体的接触元件的另外的功能,而是可以仅用于保护接触元件并且固定接触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如果锁闭弹簧沿着纵向方向至少分段地(section-wise)被至少分成为两个并且至少一个定位辅助件在锁闭弹簧的至少两个部分之间至少分段地延伸,那么可改进将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保持于锁闭弹簧。定位辅助件还可用来确保将锁闭弹簧合适地锁闭在连接器元件中的开口并且保护锁闭弹簧使之不受到任何损坏或误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能容易以自动方式或者以工业规模进行制造,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另一可能有利的研发,当接触元件由金属部件形成为一体。这还节省了材料并且降低了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一体结构在当其开始省略接触元件上的任何电连接点时是有利的,其中省略接触元件上的任何电连接点对于接触元件的导电性是不利的。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借助有利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例子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描述的实施例仅表示可能的研发,其中,然而,如上所述的独立部件可被相互独立地得以提供或者被省掉。
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平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的前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和没有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的透视图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外部主体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的平面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剖面线A-A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B-B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的接触元件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C-C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和有关的插入式触头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沿着图9中的剖面线M-M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半插入的插入式触头的接触元件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半插入的插入式触头的接触元件沿着图11的剖面线M-M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的纵向截面图,其中插入式触头恰好插入到端部位置;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沿着图13的剖面线M-M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插入式触头恰好插入到端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配置的接触元件的结构,其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平面视图。接触元件1具有用于接收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的插座部分2。插座部分2经由颈部3被连接到导体端子或用于连接电导体(未示出)的插孔4。
导体端子4设置有开口5,其使电导体(未示出)到导体端子4的连接简单化。另外,导体端子4具有导体压接部分6和绝缘压接部分6’,通过它们,电导体(未示出)及其绝缘层可被固定并且被电连接到导体端子4。
另外,接触元件1设置承载件7,其使接触元件1的机械处理简单化。
形成在插座部分2的是弹性薄片8,其使得到罩住插座部分2的外部主体9的接触元件1的连接简单化并且同时可用来增加作用在插入到插座部分2中的插入式触头(未示出)的保持力。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上安装有外部主体9的接触元件1的侧视图。外部主体9可用夹具10、10’松散地夹在接触元件1的周围并且通过夹具10”被紧固到接触元件1。为了使外部主体9紧固到接触元件1简单化,夹持凹槽11形成在接触元件1上,通过该夹持凹槽,夹具10”可更容易地夹持在接触元件1的周围,而不用沿着接触元件1的纵向方向L滑动。
另外,外部主体9具有定位辅助件12,其使将接触元件1正确地插入和锁定到连接器(未示出)中简单化并且同时防止其中锁闭弹簧或锁闭臂13用来将接触元件1紧固在连接器(未示出)中的损坏。锁闭弹簧13的自由端13’可横向于纵向方向L移动并且用来将接触元件1锁闭在连接器中,在于其在布置在其上的抓取突起之后接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图2中的侧视图使得颈部3、导体压接部分6、绝缘压接部分6’以及承载件7的结构更清楚,它们大致刚性地连接在一起。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和安装在其上的外部主体9一起的示意性前视图。在此,清楚地看到外部主体9的夹具10、10’是如何夹持在接触开口15的边缘14周围,用于将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接收在插座部分2中。夹具10、10’因此在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的插入时保护边缘14并且使插入简单。
另外清楚地看到,锁闭弹簧13已经沿着接触元件1的纵向方向L被分成两个并且定位辅助件12居中地布置在锁闭弹簧13之间。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接触元件1的透视图,一个有外部主体9和一个没有外部主体9,以及单独的外部主体9。
通过图4所示的接触元件1清楚地看到后者是如何被细分为插座部分2、消弱或变形或者拉伸区域16、接触保持部分17和经由颈部3刚性地连接到接触保持部分17的导体端子4。在接触保持部分17中,形成了夹持凹槽11和保持点18,它们用来将接触元件1紧固在其安装环境中或者刚性地耦接到接触元件1,外部主体9用来安装接触元件1。然而,主要是防止经由颈部3和保持点18以及夹持凹槽11引入到接触保持部分17中的振动传递到插座部分2,因为这会导致插入到插座部分2中的插入式触头
(在此未示出)的损坏或者不正确的接触。
为了防止或减小接触保持部分17和插座部分2之间的振荡或振动的传递,凹口20、20’被引入到接触元件1的主体19中以提供应变区域16。留在凹口20、20’的区域中的主体19的材料用作形成铰接连接件的拐点或料拱。
因为凹口20、20’沿着垂直方向H在每种情况下从上下被引入到接触元件1的主体19中,因此当沿着侧向方向S看时,在将插座部分2保持在衰减区域16中的接触元件1的部分中获得了蜿蜒的外形或偏斜。因为主体19沿着侧向方向S在凹口20、20’的区域中还被稍微凹进或消弱,因此比主体19的所述其他区域中的弹性更大的弹性沿着所有的三个方向,即,沿着纵向方向L、沿着垂直方向H以及沿着侧向方向S,出现在应变区域16的所述区域中。
另外从图4可清楚地看到,接触元件1的主体19的插座部分2在侧部具有辅助接触弹簧22,其像弹性薄片8突入到插座部分2的侧部中,以便在此保持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
图4还表示外部主体19如何用其夹具10、10’、10”围绕在夹持凹槽11的边缘和接触元件1上的接触开口15的周围。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平面视图,其上定位有外部主体9。此后参照图6描述了沿着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剖面线A-A得到的纵向截面。
纵向截面中所示的主体19的内部包含布置在插座部分2中的主接触弹簧23,该主接触弹簧23突入到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的触头接收区域19’中。主接触弹簧23在其根部24的区域中被紧固到插座部分2中的主体19并且使其自由端沿着纵向方向L尽可能远地突入到应变区域16中。与触头接收区域19’中的主接触弹簧23相对,接触元件1的基座26在接触区域27中朝向主接触弹簧23弯曲以便突入到触头接收区域19’中。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因此可在基座26、主接触弹簧23和辅助接触弹簧22之间的接触区域27被保持在插座部分2中。连接到主接触弹簧23的根部24的那部分主体19设置有凹口20”,由此主接触弹簧23沿着侧向方向S被柔性地紧固到主体19。
如图4最佳所示,插座部分2通过由凹口20、20’形成在主体19中的应变区域16从与振动有关的接触保持部分17分开。为了防止接触保持部分17的振动经由接触开口15的边缘14沿着安装到其上的外部主体9被引入到插座部分2中,外部主体9的夹具10、10’没有被稳固地连接到边缘14,而是仅松散地夹持在边缘14周围。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C-C的横截面。该图使可清楚地看到主接触弹簧23和基座26的接触区域27如何沿着垂直方向H在第二接触区域29中彼此面向,以便将插入式插头(在此未示出)保持在它们之间。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B-B的横截面视图。该图使可清楚地看到,在垂直方向H上主接触弹簧23和基座26的接触区域27以及在侧向方向S上辅助接触弹簧22是如何面向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第一接触区域28之后的第二接触区域29,以便将插入式触头(在此未示出)保持在它们之间。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在初始位置的纵向截面图。在此所示的插入式触头30容易沿着平行于纵向方向L的插入方向E被插入到接触元件1的接触开口15中。为了牢固地保持插入式触头30,主接触弹簧23具有接触部分31、31’,其在第一接触区域28或第二接触区域29的区域中朝向基座26即沿着主弹簧方向F弯曲。在接触点31、31’之间,主接触弹簧23具有顶部支撑件32,其中其朝向弹性薄片8弯曲。在主接触弹簧23的自由端25附近,其朝向接触元件1的顶部弯曲以使其支撑区域33依靠顶部支撑件32。
另外,主接触弹簧23在接触点31’处依靠在起到限制器作用的辅助接触弹簧22上并且在基座26的方向上,即,在主弹簧偏斜的F方向上显示出预应力。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沿着图9中的剖面线M-M得到的横截面图。该横截面因此布置在第二接触区域29中并且使清楚地看到主接触弹簧23依靠在辅助接触弹簧22上。辅助接触弹簧22依靠在主接触弹簧23上的凸肩34上并且因此不能更靠近在一起。这样,凸肩34沿着辅助接触弹簧22的辅助弹簧通道N用作限制器,由此辅助接触弹簧22也处于预应力之下。
图11表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纵向截面,插入式触头30沿着纵向方向L已经插入到接触元件中远至第一接触区域28。该图使清楚地看到,插入式触头30是如何被夹持在主接触弹簧23上的第一接触点31和基座26的接触区域27之间的。这引起主接触弹簧23变形,以使其在支撑件33的区域中在接触元件1的顶部支撑件32处压靠弹性薄片8。因此,由主接触弹簧23提供的抵抗插入式触头30位移的阻力增加并且由主接触弹簧23提供且作用在插入式触头30上的夹持力和接触力得以增加。
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在图11中的剖面线M-M的区域中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该图使清楚地看到,在图示的第二接触区域29中,当插入式触头30被半插入时主接触弹簧23被提升离开辅助接触弹簧22并且主接触弹簧23上的凸肩34因此释放辅助接触弹簧22。辅助接触弹簧22然后可在侧向方向S上沿着辅助弹簧通道N将插入式触头30夹持在它们之间。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纵向横截面视图,其中插入式触头30被完全插入在插入位置B中。插入式触头30在此通过主接触弹簧23借助于其中的接触点31、31’被保持在第一接触区域28和第二接触区域29中。支撑区域33和支撑区域33’倚靠接触元件1的顶部32或者弹性薄片8并且因此有助于主接触弹簧23保持插入式触头30。同时,主接触弹簧23经由其根部24区域中的凹口20”从关于振动的主体19分离。插座部分2以及因此主体19本身通过凹口20、20”以及最终的拐点21和21’从关于振动的接触保持部分17分离。
借助于接触元件1的元件的振动分离将插入式触头30保持在插座部分2区域中,确保作用在插入式触头30上的保持力或接触力总是大于引入到插座部分2的振动力。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沿着图13中的剖面线M-M得到的横截面视图。该图使清楚地看到,当插入式触头30被完全插入,或在插入位置B时,主接触弹簧23和接触元件1的基座26以及辅助接触弹簧22保持插入式触头30。因此,插入式触头30在侧向方向S和垂直方向H得以固定。
如果插入式触头30在此从接触元件1,即,从图13和14所示的位置被移除,那么主接触弹簧23和辅助接触弹簧22实现与插入过程相反的移动顺序。因此,当插入式触头30从接触元件1缩回时,首先主接触弹簧23落下然后倚靠主接触弹簧23的凸肩34。
上述实施例的修改可能在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除了主接触弹簧23之外也可完全选择使用辅助接触弹簧22。辅助和主接触弹簧22、23的预应力也不是强制性的。预应力增加了夹持力,因此改进了将插入式触头30保持在接触元件1中。
主接触弹簧23和辅助接触弹簧22可在支撑区域33的辅助下承靠接触元件1或承靠形成在接触元件1上的弹性薄片8。在接触元件1中还可为辅助接触弹簧22形成单独的凸肩34,因此限定辅助接触弹簧22的辅助弹簧通道N。如在主接触弹簧23上,在任何希望的实施例中,多个接触点31、31’还可形成在辅助接触弹簧22上。
可选择将外部主体9安装在接触元件1上。形成在外部主体9上的锁闭弹簧13或定位辅助件12可同样形成在接触元件主体19自身上。使用外部主体9简化了关于用于紧固接触元件1的接触保持部分17的振动的分离。
为了使关于振动的接触保持部分17或导体端子4从插座部分2分离,除了在此图示的凹口20之外,还可选择结构元件。当提供绝缘区域16和拐点21时,主要关注点应放在确保这些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的稳定性要求而不管它们的弹性如何,以及确保,在构造它们中,接触元件1的载流横截面对它们来说总是足够大不会构成传导瓶颈或升高传导电阻。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元件(1),该接触元件具有插座部分(2),该插座部分用于接收能够插入到所述接触元件(1)的插入式触头(30);导体端子(4),通过该导体端子,电导体能够以导电方式进行连接;以及接触保持部分(17),通过该接触保持部分,接触元件(1)可被紧固在所述连接器中;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该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突入所述插入式触头(30)的触头接收区域(19’)中,并且通过该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接触力可沿着大致横向于所述插座部分(2)的插入方向(E)延伸的主弹簧偏斜通道(F)施加在所述插入式触头(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大致在所述插入方向(E)延伸并且具有大致远离所述插座部分(2)的接触开口(15)定向的自由端(25)用于将所述插入式触头(30)插入到插座部分(2)中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区域(33),通过该至少一个支撑区域,所述主接触弹簧(23)在插入位置(B)倚靠所述接触元件(1),以及在于保持在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中的接触元件(1)被接收到外部主体(9)中,该外部主体(9)作为单独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接触元件,其中所述插座部分(2)和接触保持部分(17)以铰接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和所述导体端子(4)被大致刚性地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21)采用料拱的形式,其中所述料拱由所述插座部分(2)和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21)采用大致为平面的料拱(21)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21)中,所述接触元件(1)的横截面至少相对于所述插座部分(2)的其他区域被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应变区域(16)是由至少一个铰接(21)形成,在该应变区域中,偏斜性相对于所述插座部分(2)和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的偏斜性至少沿着所述接触元件(1)的纵向方向(L)得以增加,其中由于所述插座部分(2)和所述接触保持部分(17)之间的相对移动引起的变形得以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的根部(24)被布置在通过铰接(21)保持在所述插座部分(2)上的区域中,其中在所述根部处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被连接到接触元件(1)。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限制器(22)沿着所述主弹簧偏斜通道(F)被布置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的突起中,所述主接触弹簧(23)在初始位置(A)倚靠在所述限制器(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凸肩(34)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上,通过该凸肩(34),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倚靠在所述限制器(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具有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22),通过该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接触力可沿着辅助弹簧通道(N)施加在所述插入式触头(30)上,其中所述辅助弹簧通道大致横向于所述插座部分(2)和所述主弹簧偏斜通道(F)的插入方向(E)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器(22)是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是所述辅助接触弹簧(22)的限制器,该限制器沿着所述主弹簧偏斜通道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接触弹簧(22)的突起中,所述辅助接触弹簧(22)在所述初始位置(A)倚靠在所述限制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触弹簧(23)的所述至少一个凸肩(34)是用于所述辅助接触弹簧(22)的所述限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区域(33)在所述插入位置(B)倚靠所述接触元件(1)的顶部(3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具有弹性薄片(8),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区域(33)在所述插入位置(B)倚靠所述弹性薄片(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接触点(31,31’)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上用于接触所述插入式触头(3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区域(33)被布置在所述接触点(31,31’)之间和/或在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的自由端(25)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突入到所述触头接收区域(19’)中的接触区域(27)形成在大致与所述至少一个主接触弹簧(23)相对的所述触头接收区域(19’)上,以便将所述插入式触头(30)保持在所述主接触弹簧(23)和所述接触区域(27)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具有用于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元件的至少一个定位辅助件(1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具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L)延伸的锁闭弹簧(13),该锁闭弹簧的三个锁闭端(13’)能够在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L)延伸的锁闭方向(R)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弹簧(13)形成在所述外部主体(9)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弹簧(13)沿着纵向方向(L)至少分段地被至少分成为两个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定位辅助件(12)在所述锁闭弹簧(13)的至少两个部分之间至少分段地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由金属部件形成为一体。
CN200880111314.1A 2007-10-11 2008-10-10 减振接触元件 Active CN101933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49055A DE102007049055B3 (de) 2007-10-11 2007-10-11 Vibrationsdämpfendes Kontaktelement
DE102007049055.2 2007-10-11
PCT/EP2008/008583 WO2009046993A1 (en) 2007-10-11 2008-10-10 Vibration-damping contact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196A CN101933196A (zh) 2010-12-29
CN101933196B true CN101933196B (zh) 2013-03-27

Family

ID=4004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314.1A Active CN101933196B (zh) 2007-10-11 2008-10-10 减振接触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88505B2 (zh)
EP (1) EP2203958B1 (zh)
CN (1) CN101933196B (zh)
BR (1) BRPI0818245A2 (zh)
DE (1) DE102007049055B3 (zh)
WO (1) WO2009046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8633B1 (ko) * 2009-11-11 2016-02-29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커넥터용 단자
JP5734003B2 (ja) 2011-02-04 2015-06-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JP6055173B2 (ja) * 2011-09-27 2016-12-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
DE102012017949A1 (de) * 2011-09-28 2013-03-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nschlusspassstück
DE102011085767A1 (de) * 2011-11-04 2013-05-08 Robert Bosch Gmbh Steckmodul für einen kunststoffummantelten Bauelementeträger, kunststoffummantelter Bauelementeträger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cken eines kunststoffummantelten Bauelementeträgers in eine entsprechende Aufnahmeeinheit
EP2642598B1 (en) * 2012-03-19 2017-09-13 Yazaki Europe Ltd Electric terminal
US8974256B2 (en) * 2012-04-26 2015-03-1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6124537B2 (ja) * 2012-09-03 2017-05-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メス端子
JP2014049375A (ja) * 2012-09-03 2014-03-17 Yazaki Corp 接続端子
DE102013203289A1 (de) * 2013-02-27 2014-08-28 Franz Baur Verbindungsmittel
CN105284010B (zh) 2013-06-07 2019-06-21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US9972932B2 (en) * 2013-08-19 2018-05-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retention force
JP6219123B2 (ja) * 2013-10-25 2017-10-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ウター付きメス端子
US10230189B2 (en) 2013-12-03 2019-03-12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onnector and pin receiving contact for such a connector
US9118130B1 (en) * 2014-02-06 2015-08-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ow insertion force terminal
WO2015125682A1 (ja) * 2014-02-18 2015-08-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DE102015201635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lement und Bestückungsanordnung mit selbigem
JP6527633B2 (ja) * 2015-07-23 2019-06-0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端子金具
DE102016201103B4 (de) * 2016-01-26 2023-10-05 Lisa Dräxlmaier GmbH Kontaktteil
JP6229742B2 (ja) * 2016-02-16 2017-11-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雌端子及び雌端子の製造方法
CN107317170A (zh) * 2016-04-26 2017-11-03 苏州艾希迪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及其加工方法
DE102016110231A1 (de) * 2016-06-02 2017-12-0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lement und Kontaktsystem
US9905953B1 (en) 2016-09-30 2018-02-27 Slobodan Pavlovic High power spring-actu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919553B (zh) * 2016-10-11 2024-02-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US10096924B2 (en) 2016-11-21 2018-10-09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Header contact for header connector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80138B2 (ja) * 2017-03-01 2020-11-0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電気端子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6780571B2 (ja) * 2017-04-10 2020-11-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6807024B2 (ja) * 2017-04-14 2021-01-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雌端子
JP6644754B2 (ja) * 2017-11-07 2020-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および、導通検査装置
US10193247B1 (en) * 2017-11-14 2019-01-29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spring with extensions
MX2020008873A (es) 2018-02-26 2021-01-08 Royal Prec Products Llc Conector electrico accionado por resorte para aplicaciones con potencia alta.
TW201941505A (zh) 2018-03-16 2019-10-16 美商Fci美國有限責任公司 高密度電連接器
CN108551015B (zh) * 2018-03-31 2021-02-19 温州市力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112956084B (zh) 2018-06-07 2023-10-03 皇家精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内部弹簧部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JP2020042914A (ja) * 2018-09-06 2020-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WO2020154330A1 (en) 2019-01-21 2020-07-30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assembly with boltless busbar system
JP7005117B2 (ja) * 2019-05-29 2022-0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2350092B (zh) * 2019-08-08 2023-07-18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端子
DE112020003846T5 (de) 2019-09-09 2022-05-12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Verbinderaufzeichnungssystem mit lesbaren und aufzeichenbarenkennzeichnungen
US11721942B2 (en) 2019-09-09 2023-08-0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Connector system for a component in a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JP2021089834A (ja) * 2019-12-04 2021-06-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DE112021003303T5 (de) 2020-07-29 2023-05-25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ktrisches verbindungssystem mit zylindrischem klemmenkörper
JP7435362B2 (ja) * 2020-08-25 2024-02-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および連鎖端子
JP7466844B2 (ja) * 2020-12-11 2024-04-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
US11699869B2 (en) * 2021-06-11 2023-07-11 J.S.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female terminal
US20220399666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J.S.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female termin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8936A1 (en) * 1994-04-22 1995-10-2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iniature anti-fretting receptacle terminal
EP0986142A1 (en) * 1998-09-09 2000-03-15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Fema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a coding rib
US6042433A (en) * 1997-05-29 2000-03-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CN1909297A (zh) * 2005-07-21 2007-02-07 蒂科电子公司 双梁插座触头
EP1271702B2 (de) * 2001-06-22 2010-06-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 Anschlussbuch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49577A (en) * 1948-10-30 1951-04-17 United Carr Fastener Corp Two-piec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72017A (en) * 1983-04-01 1984-09-18 Essex Group, Inc. Tab receptacle terminal
DE3817803C3 (de) * 1988-05-26 1995-04-20 Reinshagen Kabelwerk Gmbh Elektrische Flachsteckverbindung
GB9225136D0 (en) * 1992-12-01 1993-01-20 Amp Gmbh Electrical socket terminal
GB9225885D0 (en) * 1992-12-11 1993-02-03 Amp Gmbh Vibration proof electrical receptacle
FR2730864B3 (fr) * 1995-02-17 1997-04-30 Amp France Borne femelle electrique d'une seule piece
GB9516408D0 (en) * 1995-07-28 1995-10-11 Amp Gmbh Electrical receptacle terminal
FR2741204A1 (fr) * 1995-11-14 1997-05-16 Amp France Assemblage de connecteur electrique
DE19651120C1 (de) * 1996-12-09 1998-05-07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Kontaktelemente und Steckverbinder, insbesondere für Kabelbäume
EP1057227B1 (en) * 1998-02-16 2003-05-07 Fci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with a cage
DE19835020C2 (de) * 1998-08-03 2001-02-08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Buchsenkontakt
DE19841232C2 (de) * 1998-09-09 2001-02-15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Buchsenkontakt für elektrische Stecker
JP3779848B2 (ja) * 1998-11-12 2006-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端子
JP3473521B2 (ja) * 1999-10-08 2003-12-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端子金具
JP2002063961A (ja) * 2000-06-07 2002-02-28 Yazaki Corp 雌端子、及び、雌端子と雄端子との接続構造
DE10138755A1 (de) * 2001-08-07 2003-02-20 Bosch Gmbh Robert Kontakt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S6733318B2 (en) * 2002-03-15 2004-05-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3885190B2 (ja) * 2002-11-05 2007-02-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
DE102006009357B8 (de) * 2006-03-01 2008-02-1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 Flachsteckhülse
US7252559B1 (en) * 2006-10-13 2007-08-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 piece electrical terminal
US7419410B2 (en) * 2007-02-02 2008-09-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aled orientation feature for a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8936A1 (en) * 1994-04-22 1995-10-2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iniature anti-fretting receptacle terminal
US6042433A (en) * 1997-05-29 2000-03-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EP0986142A1 (en) * 1998-09-09 2000-03-15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Fema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a coding rib
EP1271702B2 (de) * 2001-06-22 2010-06-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 Anschlussbuchse
CN1909297A (zh) * 2005-07-21 2007-02-07 蒂科电子公司 双梁插座触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49055B3 (de) 2009-03-26
CN101933196A (zh) 2010-12-29
BRPI0818245A2 (pt) 2016-08-09
US20100197178A1 (en) 2010-08-05
US7988505B2 (en) 2011-08-02
WO2009046993A1 (en) 2009-04-16
EP2203958B1 (en) 2018-08-15
EP2203958A1 (en) 201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196B (zh) 减振接触元件
ES2339634T3 (es) Conjunto electrico interruptor.
CN101715620B (zh) 线缆夹
US6893286B2 (en) Connect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direct plug-in connection of conductors
CA2041929C (en) Connector bank fo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145878B1 (ko) 스프링-작동식 클램핑 요소 및 연결 단자
TW20042349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functions of promoting magnetic shield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CN104380533A (zh) 电连接器及阴型端子
KR20170106199A (ko)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ES2411699T5 (es) Dispositivo de soporte de cables
TWI536677B (zh) 插接連接器
US9425521B2 (en) Electrical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107548528A (zh) 接线夹
CN102396114B (zh) 自对准和消除震动作用的电池连接器
CN107438922A (zh) 电气插塞连接件
JP4514065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と中間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8507809B2 (en) Component-equipped-holder mounting structure
KR200445633Y1 (ko) 커넥터용 스페이서
ES2704574T3 (es) Contacto polar de caja de enchufe
KR102010328B1 (ko) 포크인 커넥터
KR20090014099A (ko)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US20130059462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cable to an electric component arranged in a housing
KR20090022961A (ko) 커넥터하우징
US11024986B2 (en) Cab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 parking brake actuator
CN110048259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Bensheim

Patentee after: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Bensheim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