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9279B -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9279B
CN101929279B CN201010212020.7A CN201010212020A CN101929279B CN 101929279 B CN101929279 B CN 101929279B CN 201010212020 A CN201010212020 A CN 201010212020A CN 101929279 B CN101929279 B CN 101929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oor
cam surface
passenger
un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20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9279A (zh
Inventor
川岛贵宏
三浦信一
池田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9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9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9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9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非常情况下乘客能够不使用钥匙容易地从乘客室一侧打开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门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设置于铁道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墙与转动式隔离门上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具备转动自如地装在隔离门上的锁定构件、可从所述驾驶室一侧进行转动操作地连结于锁定构件上的把手、以及具有锁定构件能够卡定或脱离的锁定栓槽。而且具有安装于隔离墙,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于该锁定栓槽与锁定构件卡合的突出位置与不卡合于其上的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的滑动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隔离墙,能够使滑动构件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构件、以及连结于转动构件,能够从乘客室一侧实施转动操作的操作旋钮。

Description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车辆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在非常情况下从乘客室一侧打开的开锁装置。
背景技术
向来,在铁道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墙和转动式隔离门上,设置容易从驾驶室一侧打开,而从乘客室一侧不使用钥匙就不能够打开的门锁装置。乘务员从驾驶室前往乘客室时,用手转动隔离门上设置的门锁装置的操作柄等,使锁定构件从隔离墙上设置的锁定栓槽脱离开,走向乘客室后用钥匙转动锁定构件使其卡定于锁定栓槽将门锁住。
在这里,作为采用乘客不使用钥匙就不能够开锁,不能够随便进入驾驶室的结构的另一门锁装置的结构例,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铁道车辆用自动门锁装置。这种门锁装置设置于乘务员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门上,分别独立设置乘务员室侧开锁凸轮与利用上锁凸轮固定的乘客室侧开锁凸轮。这种门锁装置形成只有从乘客室一侧开门的情况下需要钥匙的结构,一旦将门关闭就自动上锁。
但是,为了能够在非常情况下使乘客逃往车外,在铁道车辆上设置能够手动开门、关门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有在铁道车辆用的滑动门开关用的空气汽缸的配管中设置的非常情况下用的开放阀门。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非常情况下对把手进行操作打开滑动门的门锁,能够手动打开滑动门的轻轨列车用滑动门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平6-58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3476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2375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行驶于像隧道内那样的地下区间等情况下,行驶的隧道等的宽度小,从侧面的出入口由列车侧面离开列车有困难,在这种非常情况下,不得不采用打开乘务员室的隔离门的门锁使乘客逃出的方法。
因此,在只有行进方向一侧的驾驶室中有乘务员(驾驶员)的单人(one man)列车的情况下,为了打开没有乘务员的一侧的乘务员室的隔离门,设置有利用开门开关以电气方式打开编组的相反侧的隔离门的门锁的装置。但是,为了设置这样的装置,必须在乘务员室设置开门开关,同时需要设置连接列车编组两端的信号电缆等,在重量上和成本上都不利。
专利文献1的自动门锁装置,由于形成从乘客室不使用钥匙就不能够开门的结构,所以行驶于不能够从侧面逃出的区间的单人车辆不能够使用。
专利文献2的非常情况下用的开放阀门和专利文献3的滑动门装置中,在非常情况下乘客可用手动方式打开、关闭车辆滑动门,但是在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门为转动式的情况下,由于门的结构完全不同,非常情况下用的开放阀门和滑动门装置不能够使用于转动式隔离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铁道车辆在非常情况下容易从乘客室一侧打开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转动式隔离门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其设置于铁道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墙与转动式隔离门上,其特征在于,具备:装在隔离门上,在平行于该隔离门的面上转动的锁定构件、可从所述驾驶室一侧进行转动操作地连结于所述锁定构件上的把手、具有所述锁定构件能够借助于转动从上方卡定或脱离的锁定栓槽,安装于隔离墙而且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于该锁定栓槽与锁定构件卡合的突出位置与不卡合于其上的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的滑动构件、可围绕与该隔离墙正交的轴心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隔离墙,能够使所述滑动构件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构件、以及连结于所述转动构件,能够从乘客室一侧实施转动操作的操作旋钮。
本发明提供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还可以具备容纳所述操作旋钮的旋钮收容室、以及覆盖该旋钮收容室的乘客室侧开口的,乘客用手能够打开的盖。
本发明提供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还可以是,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1和第2凸轮面,所述转动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第2凸轮面择一地卡合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时的位置为所述突出位置,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时的位置为所述后退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还可以设置能够使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的上锁位置与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的开锁位置之间切换,转动构件处于上锁位置上时保持于上锁位置,同时在转动构件处于开锁位置上时保持于开锁位置的支持用的扭转弹簧。
又,本发明提供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还可以设置能够输出检测出所述滑动构件处于后退位置的检测信号的开关装置。
借助于本发明,能够提供铁道车辆在非常情况下容易从乘客室一侧打开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转动式隔离门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的隔离墙和隔离门从乘客室一侧观察时的正视图。
图2是隔离门从驾驶室一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的开锁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从乘客室一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6是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隔离墙
2    隔离门
10   开锁装置
11   锁定构件
12   把手
13   钥匙连结部
14   壳体构件
15   滑动构件
16   转动构件
17   操作旋钮
18   旋钮收容室
19   盖
31   锁定栓槽
33   第1凸轮面
34   第2凸轮面
38   凸轮构件
41   支持用扭转弹簧
51   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对适用于本发明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10的隔离墙1和转动式隔离门2进行简单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隔离墙1和转动式隔离门2(以下简称隔离门2)设置于铁道车辆的驾驶室和乘客室之间。隔离墙1上设置多个带锁的门3,隔离墙1内配设控制车辆用的各种控制装置和配电盘等。
隔离门2安装于隔离墙1而且能够向驾驶室一侧打开。在图1的隔离门2的门面的中段,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扶手4。在图2中,隔离门2的门面的中段的纸面左侧,在铅直方向上设置比扶手4短的把手5。而且以图1、图3~图5的上下左右作为上下左右进行说明,以图1的纸面的跟前一侧作为乘客室一侧,以图1的纸面的深处一侧作为驾驶室一侧进行说明。
下面对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10的总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6所示,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10(以下简称门开锁装置10)由锁定构件11、把手12、钥匙连结部13、壳体构件14、滑动构件15、转动构件16、操作旋钮17、旋钮收容室18、盖19等构成。该开锁装置10设置于隔离墙1和隔离门2上。该开锁装置10在非常情况下即使是没有钥匙也能够从乘客室通过对操作旋钮17进行转动操作将隔离门2打开。
下面对构成门开锁装置10的构成部件中设置于隔离门2的锁定构件11和钥匙连结部13等构成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1~图6所示,锁定构件11与该隔离门2的门面平行地安装于隔离门2上,而且安装于隔离门2的中段的把手5的上方,能够通过一对固定构件21转动自如(参照图2)。
把手12是将金属板中部弯折形成的,利用多个螺丝(未图示)与锁定构件11平行地固定于其上,以便乘务员能够从驾驶室一侧进行手动操作转动锁定构件11(参照图6)。
钥匙连结部13形成于锁定构件11的转动轴11a的前端部,能够与钥匙连结。该钥匙是用于从乘客室一侧使锁定构件11转动的钥匙,可以从乘客室一侧的固定构件21的中心孔插入。
下面对构成开锁装置10的构成部件中设置于隔离墙1的壳体构件14和滑动构件15等构成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3~图6所示,壳体构件14由纵向细长的长方形导向板23与大致为正方形的一对壳体板24、25等构成。该壳体构件14被装入隔离墙1的内部。
导向板23具有长方形开口部23a、以及将壳体板24、25加以固定用的4个连结构件23b。该导向板23借助于多个小螺丝23c固定于隔离墙1的门开口部右侧面上形成的凹状的安装部27。开口部23a形成于导向板23的中央。于是,可以对滑动构件15的锁定栓槽31进行进退驱动,使其能够进退自如地插入该开口部23a。
一对壳体板24、25利用小螺丝与导向板23正交地固定于与导向板23成一整体形成的4个连结部23b。乘客室一侧的壳体板24比驾驶室一侧的壳体板25略微向右方延长,该延长部分用多个小螺丝29a固定于隔离墙1的断面为L字形的卡定部29。驾驶室一侧的壳体板25上,利用小螺丝固定6支圆筒状垫块28、28a~28d的一端部,所述垫块用于使壳体板24、25维持等间隔。垫块28、28a~28d的另一端部铆接(カシメ)状固定于壳体板24。还有,该壳体构件14中,除了导向板23和一对壳体板24、25外,还设置封住上表面的上表面板、封住下表面的下表面板、以及封住右面的右面板,其图示在图3、4中省略。
下面对滑动构件15进行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滑动构件15具有能够借助于锁定构件11的转动从上方解除卡合的U字形锁定栓槽31、平板状的一对限制板32、下述凸轮构件38卡合的第1、第2凸轮面33、34、为滑动构件15导向的导向孔35等。该滑动构件15安装于在隔离墙1上固定的壳体构件14,能够在锁定栓槽31与锁定构件11卡合的突出位置和不与其卡合的后退位置之间水平滑动。
锁定栓槽31由多片金属板叠层的叠层体构成,处于突出位置时突出部分从导向板23突出。该突出部分形成为U字形断面的结构。锁定栓槽31在一对限制板32、32之间用多个小螺丝或焊接等方法固定于限制板32、32。在锁定栓槽31处于后退位置时,锁定栓槽31的前端面与导向板23处于同一面上。
一对限制板32用金属板分别形成为侧面看来为L字形的形状,在右侧下端部分别形成部分圆弧状的第1、第2凸轮面33、34,左侧上部分别形成为水平方向的长孔状导向孔35。垫块28a插入一对导向孔35,支持于壳体构件14,锁定栓槽31与一对限制板32利用该垫块28a支持,使其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该限制板32的左端面在锁定栓槽31向突出方向移动时与导向板23的右端面接触,对滑动构件15的移动加以限制。
下面对转动构件16进行说明。
如图3~图6所示,转动构件16具有形成旋钮安装孔37a的圆柱状的轴主体部37和固定于该轴主体部37而且择一地卡合于滑动构件15的第1、第2凸轮面33、34的凸轮构件38。转动构件16安装于在隔离墙1上固定的壳体构件14,而且能够围绕与隔离墙1垂直的轴心转动。转动构件16能够使滑动构件15在突出位置(参照图3)与后退位置(参照图4)之间切换。
凸轮构件38由一对金属板形成,分别具有择一地卡合于第1、第2凸轮面33、34的突出部38a和限制转动构件16的转动的限制部38b。凸轮构件38的突出部38a卡合于第1凸轮面33时锁定栓槽31处于突出位置上,卡合于第2凸轮面34时锁定栓槽31处于后退位置上。利用操作旋钮17使其处于上锁状态时,限制部38b与壳体构件14上固定的垫块28b接触,利用操作旋钮17使其处于开锁状态时,限制部38b与壳体构件14上固定的垫块28c接触,以此限制转动构件16的转动。这样,垫块28b、28c能够作为制动器起作用。一对限制部38b中,乘客室一侧的限制部38b形成屈曲形状,在该限制部38b的表面上,形成突出状按压构件38c。
如图3、4所示,支持用扭转弹簧41,其一端固定于在壳体构件14上固定的垫块28d,其另一端固定于在凸轮构件38上固定的按压构件38c。支持用扭转弹簧41在切换时利用其弹性以垫块28d为轴对按压构件38c赋能,使转动构件16能够在突出部38a卡合于第1凸轮面33而且锁定构件11卡合于锁定栓槽31的上锁位置,与突出部38a卡合于第2凸轮面34而且锁定构件11从锁定栓槽31脱离的开锁位置之间切换。该扭转弹簧41在转动构件16处于上锁位置时保持于上锁位置,同时在转动构件16处于开锁位置时保持于开锁位置。
下面对操作旋钮17加以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操作旋钮17其轴部插入固定于从壳体板24突出的转动构件16的轴主体部37的旋钮安装孔37a,操作旋钮17连结于转动构件16。通过从乘客室一侧转动选择旋钮17,能够从乘客室一侧使转动构件16转动。操作旋钮17的转动受到转动构件16的限制部38b的限制,从上锁状态只能顺时针转动约90°,从开锁状态只能逆时针转动约90°。该操作旋钮17被收容于下述旋钮收容室18。
下面对旋钮收容室18进行说明。
如图5、图6所示,旋钮收容室18由收容操作旋钮17的容器部分43和成一整体固定于该容器部分43的法兰44形成。在容器部分43的底面的里侧,在与固定于壳体构件14的垫块28、28a~28d相同的位置上固定着多个圆筒状垫块45。多个小螺丝45a从乘客室一侧插通多个垫块45拧在壳体构件14的垫块28、28a~28d上,以此将容器部分43固定于壳体构件14上。法兰44利用多个小螺丝固定于隔离墙1上。
下面对盖19进行说明。
如图5、图6所示,盖19是大致形成为正方形的透明的合成树脂构件,用于覆盖旋钮收容室18的乘客室一侧的开口。该盖19的外周部利用旋钮收容室18的法兰44与金属制造的框架构件47夹持固定,盖19可以由乘客手动打开。框架构件47由多个小螺丝47a固定于隔离墙1。链条49的一端部连接于盖19的左侧下部,另一端部连接于旋钮收容室18的底面。在盖19的上段设置通过使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能够向表面侧取出的把手48,该把手48在将盖19取下时使用。
如图3、图4所示,将开关装置51设置于壳体构件14的左下部。该开关装置51在滑动构件15向后退位置移动时,锁定栓槽31的下部会接触到开关装置51的触头51a,借助于此,能够检测出滑动构件15处于后退位置,将其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未图示)。
下面对该开锁装置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开锁装置10中,平常情况下乘务员从驾驶室走向乘客室时,用手动方式转动驾驶室的把手12,使锁定构件11从锁定栓槽31脱离,打开隔离门2,乘务员走向乘客室,从乘客室一侧将钥匙连结于钥匙连结部13,转动锁定构件11,使锁定构件11卡在锁定栓槽31中,对隔离门2上锁。处在乘客室中的乘客由于没有钥匙,不能够转动锁定构件11打开隔离门2。
但是,在只有行进方向一侧的驾驶室有乘务员的单人列车和自动控制的无人列车等车辆中,在非常情况下乘客迫切需要打开隔离门2,通过驾驶室逃往车外。这时,为了确保打开隔离门2逃生的路线,乘客要打开隔离墙1和隔离门2上设置的开锁装置10。
首先,乘客用手动方式将盖19的切换把手48向外侧切换,使其从盖19突出。接着,通过该切换把手48用手动方式拉动盖19,从开锁装置10取下盖19。这时,盖19通过链条构件49连接于旋钮收容室18,因此不会落在通路上。还有,盖19形成不仅可以用手动方式拉开,而且也可以通过打碎、按压方式取下的结构。
还有,盖19必须以适当的强度安装于开锁装置10,所谓适当的强度也就是平常情况下乘客用手接触的情况下不会脱落,而在有必要打开盖19的非常情况下,即使是力气很小的乘客也能够将其取下的适当的强度。又,同时有必要在该开锁装置10的近旁张贴提醒乘客的告示,提醒乘客不要在无意的情况下或恶作剧的情况下打开盖,警告打开盖的恶作剧行为等其他损害将会被处以罚金以及罚金数额。
接着,将操作旋钮17顺时针转动90°。于是与操作旋钮17连接的转动构件16顺时针转动90°,卡在滑动构件15的第1凸轮面33上的凸轮构件38与第2凸轮面34卡合。这时,凸轮构件38按压第2凸轮面34使限制板32向右方移动,因此锁定栓槽31从突出位置移动到后退位置。
一旦锁定栓槽31被切换到后退位置,锁定构件11就从锁定栓槽31脱离,由于锁定构件11自身的重量而向下方转动,隔离门2的上锁状态被解除。这样一来,乘客不使用钥匙就能够打开隔离门2,因此乘客容易从乘客室一侧走进驾驶室一侧。
还有,在使隔离门2还原到原来的上锁状态的情况下,用手动方式将操作旋钮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90°,将锁定构件11切换到突出位置。然后从驾驶室一侧通过把手12使锁定构件11转动,或从乘客室一侧将钥匙连接于钥匙连结部13使锁定构件11转动,将锁定构件11卡合于锁定栓槽31。借助于此,可以将隔离门2恢复到上锁状态。
该开锁装置10具备可在锁定栓槽31与锁定构件11卡合的突出位置和不与其卡合的后退位置之间水平滑动地安装于隔离墙1的滑动构件15、可围绕与该隔离墙1垂直的轴心转动地安装于隔离墙1,能够使滑动构件15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构件16、以及连接于转动构件16,能够从乘客室一侧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旋钮17。因此在非常状态下可以用手动方式旋转操作旋钮17,通过连接于操作旋钮17的转动构件16,将滑动构件15的锁定栓槽31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而且锁定栓槽31形成为锁定构件11通过转动就能够从上方脱离开的U字形结构。
因此,即使是锁定构件11从上方卡合于U字形的锁定栓槽31的上锁状态,在非常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转动乘客室一侧的操作旋钮17,将锁定构件11从突出位置切换到后退位置,使锁定构件11脱离锁定栓槽31,借助于自重(物体自身的重量)使锁定构件11向下方转动。从而,即使是没有钥匙的乘客也能够不用钥匙就从乘客室一侧打开隔离门2的门锁,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隔离门2打开。
开锁装置10由于具备容纳操作旋钮17的旋钮收容室18、以及覆盖该旋钮收容室18的乘客室一侧的开口的透明合成树脂构件、即乘客可以用手动方式打开的盖19,在非常状态下能够用手动方式打开该盖19,能够容易地使旋钮收容室18中容纳的操作旋钮17处于容易操作的状态。
滑动构件15具有第1、第2凸轮面33、34,转动构件16具有择一地卡合于第1、第2凸轮面33、34的凸轮构件38,在凸轮构件38卡合于第1凸轮面33时处于突出位置,在凸轮构件38卡合于第2凸轮面34时处于后退位置,因此借助于该转动构件16的转动,凸轮构件38择一地卡合于第1、第2凸轮面33、34,能够将滑动构件15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
转动构件16形成能够切换到凸轮构件38卡合于第1凸轮面33的上锁位置与凸轮构件38卡合于第2凸轮面34的开锁位置中的任意位置的结构,由于设置转动构件16处于上锁位置时保持于上锁位置,同时在转动构件16处于开锁位置时保持于开锁位置的扭转弹簧41,借助于此该扭转弹簧41,能够将转动构件16可靠地保持于上锁位置或开锁位置。
又由于设置能够输出检测出滑动构件15处于后退位置的检测信号的开关装置51,因此能够利用该开关装置51检测出滑动构件15处于后退位置的情况。
此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附加各种改变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如果采用本发明,该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具备安装于隔离门上的在平行于该隔离门的面上转动的锁定构件、以及能够从所述驾驶室一侧实施转动操作地连接于上述锁定构件的把手,因此能够从驾驶室一侧用手动方式转动把手打开隔离门。
该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具备具有所述锁定构件能够借助于转动从上方脱出的锁定栓槽,可在水平方向滑动于该锁定栓槽与锁定构件卡合的突出位置和不与其卡合的后退位置之间地安装于隔离墙的滑动构件、可围绕垂直于该隔离墙的轴心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隔离墙,能够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上述滑动构件的转动构件、以及连接于上述转动构件,能够从乘客室一侧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旋钮,因此能够从乘客室一侧对操作旋钮用手动方式进行转动操作,通过连接于操作旋钮的转动构件,使滑动构件的锁定栓槽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
因此,即使是锁定构件从上方卡合于锁定栓槽的上锁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转动乘客室的操作旋钮,使锁定构件从突出位置切换到后退位置,使锁定构件从锁定栓槽脱离,锁定构件由于自重而向下方转动。从而即使是没有钥匙的乘客也能够不用钥匙就从乘客室一侧打开隔离门的锁,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隔离门打开。
由于具备容纳所述操作旋钮的旋钮收容室、以及覆盖该旋钮收容室的乘客室一侧的开口的盖、即乘客能够用手动方式打开的盖,因此在非常情况下可以用手动方式将该盖打开,能够容易地使该旋钮收容室中收容的操作旋钮处于能够操作的状态。
由于上述滑动构件具有第1、第2凸轮面,上述转动构件具有择一地卡合于上述第1、第2凸轮面的凸轮构件,上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时处于上述突出位置,上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时处于上述后退位置,因此借助于该转动构件的转动,能够使凸轮构件择一地卡合于第1、第2凸轮面,使滑动构件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
由于能够将上述转动构件在上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的上锁位置与上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的开锁位置之间切换,且设置转动构件处于上锁位置时,保持于上锁位置,同时在转动构件处于开锁位置时,保持于开锁位置的支持用扭转弹簧,因此能够利用该支持用扭转弹簧可靠地将转动构件支持于上锁位置与开锁位置。
由于设置能够检测所述滑动构件处于后退位置并输出检测信号的开关装置,因此能够利用该开关装置检测出滑动构件处于后退位置的情况。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铁道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设置隔离墙和隔离门的各种开锁装置。

Claims (5)

1.一种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设置于铁道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室之间的隔离墙与转动式隔离门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在隔离门上,在平行于该隔离门的面上转动的锁定构件、
可从所述驾驶室一侧进行转动操作地连结于所述锁定构件上的把手、
具有所述锁定构件能够借助于转动从上方卡定或脱离的锁定栓槽,安装于隔离墙而且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于该锁定栓槽与锁定构件卡合的突出位置与不卡合于其上的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的滑动构件、
可围绕与该隔离墙正交的轴心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隔离墙,能够使所述滑动构件在突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切换的转动构件、以及
连结于所述转动构件,能够从乘客室一侧实施转动操作的操作旋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纳所述操作旋钮的旋钮收容室、以及覆盖该旋钮收容室的乘客室侧开口的,乘客用手能够打开的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1和第2凸轮面,所述转动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第2凸轮面择一地卡合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时的位置为所述突出位置,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时的位置为所述后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能够使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1凸轮面的上锁位置与所述凸轮构件卡合于第2凸轮面的开锁位置之间切换,转动构件处于上锁位置上时保持于上锁位置,同时在转动构件处于开锁位置上时保持于开锁位置的支持用的扭转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能够输出检测出所述滑动构件处于后退位置的检测信号的开关装置。
CN201010212020.7A 2009-06-18 2010-06-18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Active CN101929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5567A JP5231342B2 (ja) 2009-06-18 2009-06-18 運転室仕切りドア開放錠装置
JP2009-145567 2009-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9279A CN101929279A (zh) 2010-12-29
CN101929279B true CN101929279B (zh) 2014-04-23

Family

ID=4336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2020.7A Active CN101929279B (zh) 2009-06-18 2010-06-18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31342B2 (zh)
CN (1) CN101929279B (zh)
TW (1) TWI418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0297B1 (ja) 2013-09-02 2014-05-1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建設機械
CN104024549B (zh) * 2013-09-02 2015-09-2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及施工机械
JP6286973B2 (ja) * 2013-09-20 2018-03-07 株式会社大林組 ドア装置
CN107401328A (zh) * 2017-08-16 2017-11-28 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装置
CN109869052B (zh) * 2019-04-23 2021-02-23 广州通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装置、防护系统及乘用车
CN110481481A (zh) * 2019-09-23 2019-11-22 徐州工程学院 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
CN111959542B (zh) * 2020-08-20 2024-04-19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折线型大开度滑动侧门
JP7032587B1 (ja) 2021-03-04 2022-03-08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蓄電池用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池
CN113482463A (zh) * 2021-07-26 2021-10-0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客车司机室间壁门的锁闭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197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带有锁定机构的开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8030A (ja) * 1992-08-07 1994-03-01 Takigen Seizo Kk 鉄道車輌用自動錠装置
JP3541316B2 (ja) * 2001-05-28 2004-07-07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側引戸の非常用解放コック
JP4006635B2 (ja) * 2001-12-12 2007-11-14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車用側引戸装置
JP4009538B2 (ja) * 2003-02-03 2007-11-14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戸構造の内部解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197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带有锁定机构的开闭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47616A 2002.12.04
JP特开2003-237568A 2003.08.27
JP特开2004-238799A 2004.08.26
JP特开平6-58030A 1994.03.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605A (en) 2011-04-01
CN101929279A (zh) 2010-12-29
JP5231342B2 (ja) 2013-07-10
JP2011001748A (ja) 2011-01-06
TWI418692B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9279B (zh) 驾驶室隔离门开锁装置
US5123691A (en) Electric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tool box
JP2011001748A5 (zh)
US8493193B2 (en) Anti theft locking system
US8899633B2 (en) Lock device
EP2558356B1 (en) Door frame seals
US8438784B1 (en) Automated vehicle cargo door opener
KR20110007369A (ko) 창호용 디지털 잠금장치
CN107060539B (zh) 一种车门隔离锁装置
JP6623413B2 (ja) 車両用ウィンドウガラス開閉システム
AU2015217685B2 (en) Device for unlocking a vehicle door
US10472868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EP3081730B1 (en) Vehicle door system comprising door latch device
CN104537732B (zh) 车载防爆键盘锁控装置
KR200476187Y1 (ko) 도어용 로크핸들
US20090139282A1 (en) Dial lock for luggage
KR20110138039A (ko) 전기식 도어 잠금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한 전기식 도어
JP6150314B1 (ja) 貨物車両用自動開閉ドア
JP2002347616A (ja) 鉄道車両用側引戸の非常用解放コック
US1097155A (en) Car-door lock.
US2001403A (en) Refrigerator doorlock
CN217269486U (zh) 一种用于轨道客车间壁的把手锁结构
WO2019073536A1 (ja) 鉄道車両用錠装置
CN115123319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司机操纵台及一种司机室
JP2001227223A (ja) スライド扉の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0

Address after: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Jukgyo K. K.

Address before: Tokyo Electron Limited

Co-patentee before: Kagohara Manufacturing Ltd.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gyo K. 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6

Address after: Kobe City, Japan Hyogo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Rolling Stock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