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8692B - Cockpit compartment door unlock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ockpit compartment door unlock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8692B
TWI418692B TW99119046A TW99119046A TWI418692B TW I418692 B TWI418692 B TW I418692B TW 99119046 A TW99119046 A TW 99119046A TW 99119046 A TW99119046 A TW 99119046A TW I418692 B TWI418692 B TW I4186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ckpit
lock
cam
partition door
engag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9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1605A (en
Inventor
Takahiro Kawashima
Shinichi Miura
Chikara Ikeda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Heavy Ind Ltd
Takigen Mf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Heavy Ind Ltd, Takigen Mfg Co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1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1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8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8692B/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鐵道車輛中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特別是關於在緊急時可從客艙側開放之開鎖裝置。
以往,於鐵道車輛之駕駛艙與客艙間之分隔壁與旋動式分隔門設置有從駕駛艙側可容易開鎖而從客艙側不使用鑰匙便無法開鎖之鎖裝置。在工作人員從駕駛艙往客艙移動之場合,以手動旋動設於分隔門之鎖裝置之操作桿等,使鎖構件從設於分隔壁之鎖承載部脫離而開鎖,往客艙移動後以鑰匙使鎖構件旋動並卡合於鎖承載部而上鎖。
在此,做為為了使乘客不任意侵入駕駛艙而構成為不使用鑰匙便無法開鎖之其他鎖裝置之構成例,有例如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鐵道車輛用自動鎖裝置。此鎖裝置係設置於工作人員艙與客艙間之分隔門,分別獨立設有工作人員艙側開鎖凸輪與被上鎖凸輪固定之客艙側開鎖凸輪。此鎖裝置係構成為僅在從客艙側開門之場合以鑰匙為必要,一旦將門關閉便自動被上鎖。
由於在緊急時可能發生必須使乘客往車外脫離之事態,故於鐵道車輛設有以手動使門可開閉之裝置。例如,於專利文獻2記載有設於鐵道車輛用之側拉門開閉用之空氣汽缸之配管中之緊急用開放旋塞。此外,於專利文獻3記載有於緊急時操作把手解除側拉門之上鎖,以手動使側拉門成為可開放之電車用側拉門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580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34761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237568號公報
然而,在如地下區間等般在隧道內行駛之場合等,在行進之隧道等之寬度甚窄而往列車之側方從側出入口之脫離為困難之場合,於緊急時必須採用開放工作人員艙之分隔門以讓乘客脫離之方法。
因此,在僅於行進方向側駕駛艙有工作人員(駕駛員)之單人列車中,為了開放沒有工作人員側之工作人員室之分隔門而設置有以開放開關構成之將相反之分隔門之分隔門鎖以電子式開放之裝置。但設置此種裝置必須將開放開關設置於工作人員室且需要連接列車構成之兩端之信號纜線等,於重量面與成本面皆必定較不利。
以專利文獻1之自動鎖裝置,由於係從客艙側沒有鑰匙門就不會被開啟之構成,故在在無法往側方脫離之區間行駛之單人車輛無法使用。
於專利文獻2之緊急用開放旋塞或專利文獻3之側拉門裝置中雖係適於在緊急時乘客以手動使車輛側拉門為可開閉,但在駕駛艙與客艙間之分隔門為旋動式之場合,由於門之構成完全不同,故無法將此等緊急用開放旋塞或側拉門裝置適應於旋動式分隔門。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於鐵道車輛中於緊急時可將駕駛艙與客艙間之旋動式分隔門從客艙側容易開放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之請求項1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係一種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設於鐵道車輛之駕駛艙與客艙間之分隔壁與旋動式分隔門,其特徵在於具備:裝備於分隔門且在平行於該分隔門之面上旋動之鎖構件;於前述鎖構件被連結為可從前述駕駛艙旋動操作之把手;具有前述鎖構件可藉由旋動而從上方卡脫之鎖承載部且於分隔壁裝備為可涵蓋該鎖承載部卡合於鎖構件之突出位置與不卡合之退入位置於水平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於前述分隔壁裝設為可繞與此分隔壁正交之軸心旋動且可將前述滑動構件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之旋動構件;連結於前述旋動構件且可從客艙側旋動操作之操作旋鈕。
請求項2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具備收容前述操作旋鈕之旋鈕收容室、覆蓋此旋鈕收容室之客艙側開放口之罩蓋且可以乘客之手動開放之罩蓋。
請求項3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前述滑動構件具有第1、第2凸輪面,前述旋動構件具有擇一地卡合於前述第1、第2凸輪面之凸輪構件,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時為前述突出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時為前述退入位置。
請求項4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設有保持用扭力彈簧,可將前述旋動構件切換為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之上鎖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之開鎖位置,旋動構件為上鎖位置時保持於上鎖位置且旋動構件為開鎖位置時保持於開鎖位置。
請求項5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設有可輸出檢出前述滑動構件成為退入位置之檢出信號之開關手段。
利用本發明,提供於鐵道車輛中於緊急時可將駕駛艙與客艙間之旋動式分隔門從客艙側容易開放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
以下,關於實施本發明之形態基於實施例說明。
首先,關於本發明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10被適用之分隔壁1與旋動式分隔門2簡單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分隔壁1與旋動式分隔門2(以下稱為分隔門2)係設於鐵道車輛之駕駛艙與客艙間。於分隔壁1設有複數帶鎖之門3,於分隔壁1內配設有為了控制車輛之各種控制裝置或配電盤等。
分隔門2係安裝為相對分隔壁1往駕駛艙側開啟。於圖1之分隔門2之門面之中段部於水平方向設有扶手4。於圖2中於分隔門2之門面之中段部之紙面左側於鉛直方向設有比扶手4短之把手5。另外,以圖1、圖3~圖5之上下左右為上下左右說明,並以圖1之紙面近側為客艙側、圖1之紙面遠側為駕駛艙側說明。
其次,針對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10之全體構成說明。
如圖1~圖6所示,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10(以下稱為開鎖裝置10)係由鎖構件11、把手12、鑰匙連結部13、外殼構件14、滑動構件15、旋動構件16、操作旋鈕17、旋鈕收容室18、罩蓋19等構成。此開鎖裝置10係設於分隔壁1與分隔門2。此開鎖裝置10於緊急時從客艙即使無鑰匙亦可藉由旋動操作操作旋鈕17使分隔門2為開放狀態。
其次,針對構成開鎖裝置10之構成零件之中,設於分隔門2之鎖構件11或鑰匙連結部13等構成零件說明。
如圖1~圖6所示,鎖構件11係於分隔門2裝備為與該分隔門2之門面平行且係透過一對固定構件21可自由旋動地裝備於分隔門2之中段部之把手5之上方(參照圖2)。
把手12係彎曲金屬板之途中部而被形成,以複數螺絲構件(圖示省略)於鎖構件11平行固定為工作人員可從駕駛艙側以手動旋動操作鎖構件11(參照圖6)。
鑰匙連結部13係形成於鎖構件11之旋動軸部11a之前端部,可與鑰匙連結。此鑰匙係為了從客艙側旋動操作鎖構件11者,可從客艙側之固定構件21之中心孔插入。
其次,針對構成開鎖裝置10之構成零件之中,設於分隔壁1之外殼構件14或滑動構件15等構成零件說明。
如圖3~圖6所示,外殼構件14係由縱方向細長之導引板23、大致正方形狀之一對外殼板24、25等構成。此外殼構件14係組裝於分隔壁1之內部。
導引板23具有長方形狀之開口部23a與為了固定外殼板24、25之4個連結部23b。此導引板23係以複數螺絲23c固定於形成於分隔壁1之門開口部右側面之凹狀之安裝部27。開口部23a係形成於導引板23之中央。此外,滑動構件15之鎖承載部31係可自由進退地被插入此開口部23a而進退驅動。
一對外殼板24、25係以螺絲構件對導引板23正交狀地固定於一體形成於導引板23之4個連結部23b。客艙側外殼板24比駕駛艙側外殼板25稍往右方被延長,此延長部係以複數螺絲29a固定於分隔壁1之剖面L形之卡合部29。於駕駛艙側外殼板25以螺絲構件固定有為了將外殼板24、25間維持為等間隔之6根圓筒狀之間隔件28、28a~28d之一端部。間隔件28、28a~28d之另一端部係於外殼板24固定為套管狀。另外,於此外殼構件14除導引板23、一對外殼板24、25外雖還設有封閉上面之上面板、封閉下面之下面板、封閉右面之右面板,但在圖3、圖4中係省略圖示。
其次,針對滑動構件15說明。
如圖3~圖6所示,滑動構件15具有鎖構件11可藉由旋動而從上方卡脫之U形之鎖承載部31、平板狀之一對限制板32、後述之凸輪構件38卡合之第1、第2凸輪面33、34、為了導引滑動構件15之導引孔35等。此滑動構件15係裝備於固定於分隔壁1之外殼構件14,可涵蓋鎖承載部31卡合於鎖構件11之突出位置與不卡合之退入位置於水平方向滑動。
鎖承載部31係由積層有複數金屬板之積層體形成,位於突出位置時突出部分從導引板23突出。此突出部分係構成為剖面U形狀。鎖承載部31係在一對限制板32、32間以複數之螺絲或溶接等固定於限制板32、32。鎖承載部31位於退入位置時,鎖承載部31之前端面係與導引板23位於同一面上。
一對限制板32係從金屬板側面視分別形成為逆L形,於右側下端部分別形成有圓弧狀之第1、第2凸輪面33、34,於左側上部於水平方向分別形成有長孔狀之導引孔35。間隔件28a係被插入一對導引孔35而被外殼構件14支持,鎖承載部31與一對限制板32係被此間隔件28a支持為可於水平方向滑動。此限制板32之左端面係在鎖承載部31往突出方向移動時抵接於導引板23之右端面,限制滑動構件15之移動。
其次,針對旋動構件16說明。
如圖3~圖6所示,旋動構件16具有形成有旋鈕裝設孔37a之圓柱狀之軸本體部37、固定於此軸本體部37且擇一地卡合於滑動構件15之第1、第2凸輪面33、34之凸輪構件38。旋動構件16係於固定於分隔壁1之外殼構件14裝設為可繞與分隔壁1正交之軸心旋動。旋動構件16可將滑動構件15於突出位置(參照圖3)與退入位置(參照圖4)切換。
凸輪構件38由一對金屬板形成且分別具有擇一地卡合於第1、第2凸輪面33、34之突出部38a、限制旋動構件16之旋動之限制部38b。凸輪構件38之突出部38a卡合於第1凸輪面33時鎖承載部31為突出位置,卡合於第2凸輪面34時鎖承載部31為退入位置。藉由將操作旋鈕17操作為上鎖狀態時,限制部38b抵接於固定於外殼構件14之間隔件28b,將操作旋鈕17操作為開鎖狀態時,限制部38b抵接於固定於外殼構件14之間隔件28c,限制旋動構件16之旋動。如上述,間隔件28b、28c具有做為止動件之機能。一對限制部38b之中客艙側之限制部係彎曲而被形成,於此限制部38b之表面突出狀地形成有壓具38c。
如圖3、圖4所示,保持用扭力彈簧41係一端固定於固定於外殼構件14之間隔件28d,另一端固定於固定於凸輪構件38之壓具38c。保持用扭力彈簧41係於切換時以間隔件28d為軸彈性按壓壓具38c,可將旋動構件16切換為突出部38a卡合於第1凸輪面33且鎖構件11卡合於鎖承載部31之上鎖位置、突出部38a卡合於第2凸輪面34且鎖構件11從鎖承載部31脫離之上鎖位置。此保持用扭力彈簧41係旋動構件16為上鎖位置時保持於上鎖位置且旋動構件16為開鎖位置時保持於開鎖位置。
其次,針對操作旋鈕17說明。
如圖3~圖6所示,操作旋鈕17係操作旋鈕17之軸部插入固定於從外殼板24突出之旋動構件16之軸本體部37之旋鈕裝設孔37a,操作旋鈕17係連結於旋動構件16。藉由從客艙側旋動操作操作旋鈕17而可從客艙側旋動操作旋動構件16。操作旋鈕17因旋動構件16之限制部38b之旋動限制而從上鎖狀態只能順時針旋動操作至約90度,從開鎖狀態只能逆時針旋動操作至約90度。此操作旋鈕17係收容於後述之旋鈕收容室18。
其次,針對操作旋鈕收容室18說明。
如圖5、圖6所示,旋鈕收容室18係以收容操作旋鈕17之收容部分43、一體固定於此收容部分43之凸緣部44形成。於收容部分43底面之背面側於與固定於外殼構件14之間隔件28、28a~28d相同位置固定有複數之圓筒狀之間隔件45。藉由複數之螺絲45a從客艙側插通複數之間隔件45而螺合於外殼構件14之間隔件28、28a~28d,使收容部分43固定於外殼構件14。凸緣部44係以複數之螺絲固定於分隔壁1。
其次,針對罩蓋19說明。
如圖5、圖6所示,罩蓋19係形成為大致正方形狀之透明合成樹脂製之構件,係為了覆蓋旋鈕收容室18之客艙側開放口者。此罩蓋19之外周部係被旋鈕收容室18之凸緣部44與金屬製之框構件47夾持固定,罩蓋19可以乘客之手動開放。框構件47係以複數之螺絲47a固定於分隔壁1。鏈條構件49之一端部係連結於罩蓋19之左側下部,另一端部係連結於旋鈕收容室18之底面。於罩蓋19之上段部設有藉由於水平方向使旋轉而可於表側取出之把手48,此把手48係於卸下罩蓋19時被使用。
如圖3、圖4所示,開關手段51設於外殼構件14之左下部。此開關手段51係藉由於滑動構件15移動至退入位置時鎖承載部31之下部抵接於開關手段51之接觸子51a來檢出滑動構件15成為退入位置,並對控制裝置(圖示略)輸出該控制信號。
其次,針對此開鎖裝置10之作用及效果說明。
於此裝置中,於平常時工作人員從駕駛艙往客艙移動之場合,以手動旋動操作駕駛艙之把手12,使鎖構件11從鎖承載部31脫離而打開分隔門2往客艙移動,從客艙側將鑰匙連結於鑰匙連結部13並旋動操作鎖構件11,使鎖構件11卡合於鎖承載部31而將分隔門2上鎖。由於在客艙內之乘客沒有鑰匙,故無法旋動鎖構件11以將分隔門2開鎖。
於僅行進方向側駕駛艙有工作人員之單人列車或被自動控制之無人列車等中,於緊急時可能受乘客打開分隔門2並通過駕駛艙往車外脫離之必要所迫。此時,為了使分隔門2為開放狀態以確保脫離路線,乘客會操作設於分隔壁1與分隔門2之開鎖裝置10。
首先,乘客以手動將罩蓋19之切換把手48切換至外側以使其從罩蓋19突出。其次,透過此切換把手48以手動拉罩蓋19,將罩蓋19從開鎖裝置10卸下。此時,由於罩蓋19係透過鏈條構件49連結於旋鈕收容室18,故不會往通路落下。另外,罩蓋19除以手動拉外,構成為可藉由切斷、按壓等卸下亦可。
另外,罩蓋19必須以於平常時乘客不小心碰到之程度不會脫落,且於開放罩蓋19為必要之緊急時即使是力量較弱之乘客亦可卸下之程度之適當強度安裝於開鎖裝置10。此外,同時為了避免魯莽乘客於平常時惡作劇卸下,必須將警告進行惡作劇之場合之懲罰或為了損害賠償之金額之揭示張貼於此開鎖裝置10之附近。
其次,將操作旋鈕17往順時針方向旋動操作90度。如此,連結於操作旋鈕17之旋動構件16往順時針方向旋動90度,卡合於滑動構件15之第1凸輪面33之凸輪構件38卡合於第2凸輪面34。此時,由於凸輪構件38按壓第2凸輪面34使限制板32往右方移動,故鎖承載部31從突出位置往退入位置移動。
鎖承載部31被切換為退入位置後,鎖構件11從鎖承載部31脫離,因鎖構件11之自重而往下方旋動,分隔門2之上鎖狀態被解除。如此,乘客不使用鑰匙便可使分隔門2為開放狀態,故乘客可從客艙側往駕駛艙側容易移動。
另外,在將分隔門2恢復為原本之上鎖狀態之場合,將操作旋鈕17以手動往逆時針方向旋動操作90度,將鎖構件11切換為突出位置。接著,從駕駛艙側透過把手12使鎖構件11旋動,或從客艙側將鑰匙連結於鑰匙連結部13以使鎖構件11旋動,使鎖構件11卡合於鎖承載部31。藉此,使分隔門2回到上鎖狀態。
此開鎖裝置10具備於分隔壁1裝備為可涵蓋鎖承載部31卡合於鎖構件11之突出位置與不卡合之退入位置於水平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15;於分隔壁1裝設為可繞與此分隔壁1正交之軸心旋動且可將滑動構件15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之旋動構件16;連結於旋動構件16且可從客艙側旋動操作之操作旋鈕17。因此,於緊急時以手動旋動操作操作旋鈕17,透過連結於操作旋鈕17之旋動構件16可將滑動構件15之鎖承載部31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另外,鎖承載部31係形成為鎖構件11可藉由旋動而從上方卡脫之U形。
因此,即使為鎖構件11從上方卡合於U形之鎖承載部31之上鎖狀態,於緊急時旋動操作客艙側之操作旋鈕17可使鎖構件11從突出位置切換為退入位置,使鎖構件11從鎖承載部31脫離,使鎖構件11因自重而往下方旋動。因此,即使沒有鑰匙之乘客亦可不使用鑰匙便從客艙側將分隔門2開鎖,故可容易使分隔門2為開放狀態。
開鎖裝置10具備收容操作旋鈕17之旋鈕收容室18、覆蓋此旋鈕收容室18之客艙側開放口之透明合成樹脂製之構件且可以乘客之手動開放之罩蓋19,故於緊急時可以手動開放此罩蓋19,使收容於旋鈕收容室18之操作旋鈕17為可容易操作之狀態。
滑動構件15具有第1、第2凸輪面33、34,旋動構件16具有擇一地卡合於第1、第2凸輪面33、34之凸輪構件38,凸輪構件38卡合於第1凸輪面33時為突出位置,凸輪構件38卡合於第2凸輪面34時為退入位置,故藉由此旋動構件16之旋動,凸輪構件38擇一地卡合於第1、第2凸輪面33、34,可將滑動構件15切換為突出位置、退入位置。
由於設有構成為可將旋動構件16切換為凸輪構件38卡合於第1凸輪面33之上鎖位置、凸輪構件38卡合於第2凸輪面34之開鎖位置,旋動構件16為上鎖位置時保持於上鎖位置且旋動構件16為開鎖位置時保持於開鎖位置之保持用扭力彈簧41,故可藉由此保持用扭力彈簧41將旋動構件16確實保持於上鎖位置或開鎖位置。
由於設有可輸出檢出滑動構件15成為退入位置之檢出信號之開關手段51,故可以此開關手段51檢出滑動構件15成為退入位置。
此外,若為當業者,可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以對前述實施例附加各種變更之形態實施。
根據請求項1之發明,此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具備:裝備於分隔門且在平行於該分隔門之面上旋動之鎖構件;於前述鎖構件被連結為可從前述駕駛艙旋動操作之把手;故從駕駛艙側可以手動旋動操作把手將分隔門開鎖。
此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具備:具有前述鎖構件可藉由旋動而從上方卡脫之鎖承載部且於分隔壁裝備為可涵蓋該鎖承載部卡合於鎖構件之突出位置與不卡合之退入位置於水平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於前述分隔壁裝設為可繞與此分隔壁正交之軸心旋動且可將前述滑動構件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之旋動構件;連結於前述旋動構件且可從客艙側旋動操作之操作旋鈕,故可從客艙側以手動旋動操作操作旋鈕,透過連結於操作旋鈕之旋動構件可將滑動構件之鎖承載部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
因此,即使為鎖構件從上方卡合於鎖承載部之上鎖狀態,旋動操作客艙側之操作旋鈕17可使鎖構件從突出位置切換為退入位置,使鎖構件從鎖承載部脫離,使鎖構件因自重而往下方旋動。因此,即使沒有鑰匙之乘客亦可不使用鑰匙便從客艙側將分隔門開鎖,故可容易使分隔門2為開放狀態。
根據請求項2之發明,由於具備收容前述操作旋鈕之旋鈕收容室、覆蓋此旋鈕收容室之客艙側開放口之罩蓋且可以乘客之手動開放之罩蓋,故於緊急時可以手動開放此罩蓋,使收容於旋鈕收容室之操作旋鈕為可容易操作之狀態。
根據請求項3之發明,前述滑動構件具有第1、第2凸輪面,前述旋動構件具有擇一地卡合於前述第1、第2凸輪面之凸輪構件,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時為前述突出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時為前述退入位置,故藉由此旋動構件之旋動,凸輪構件擇一地卡合於第1、第2凸輪面,可將滑動構件切換為突出位置、退入位置。
根據請求項4之發明,由於設有保持用扭力彈簧,其構成為可將旋動構件切換為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之上鎖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之開鎖位置,旋動構件為上鎖位置時保持於上鎖位置且旋動構件為開鎖位置時保持於開鎖位置,故可藉由此保持用扭力彈簧將旋動構件確實保持於上鎖位置或開鎖位置。
根據請求項5之發明,由於設有可輸出檢出前述滑動構件成為退入位置之檢出信號之開關手段,故可以此開關手段檢出滑動構件15成為退入位置。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於設於鐵道車輛之駕駛艙與客艙間之分隔壁與分隔門之各種開鎖裝置。
1...分隔壁
2...分隔門
10...開鎖裝置
11...鎖構件
12...把手
13...鑰匙連結部
14...外殼構件
15...滑動構件
16...旋動構件
17...操作旋鈕
18...旋鈕收容室
19...罩蓋
31...鎖承載部
33...第1凸輪面
34...第2凸輪面
38...凸輪構件
41...保持用扭力彈簧
51...開關手段
圖1為設有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之分隔壁與分隔門之從客艙側觀察之前視圖。
圖2為分隔門之從駕駛艙側之前視圖。
圖3為顯示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之上鎖狀態之爆炸圖。
圖4為顯示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之開鎖狀態之爆炸圖。
圖5為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之從客艙側觀察之前視圖。
圖6為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之剖面圖。
10...開鎖裝置
11...鎖構件
13...鑰匙連結部
14...外殼構件
15...滑動構件
16...旋動構件
17...操作旋鈕
21...固定構件
23...導引板
23a...開口部
23b...連結部
24...外殼板
25...外殼板
28...間隔件
28a...間隔件
28b...間隔件
28c...間隔件
28d...間隔件
31...鎖承載部
33...第1凸輪面
34...第2凸輪面
35...導引孔
37...軸本體部
37a...旋鈕裝設孔
38...凸輪構件
38a...突出部
38b...限制部
38c...壓具
41...保持用扭力彈簧
51...開關手段
51a...接觸子

Claims (5)

  1. 一種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設於鐵道車輛之駕駛艙與客艙間之分隔壁與旋動式分隔門,其特徵在於具備:裝備於分隔門且在平行於該分隔門之面上旋動之鎖構件;於前述鎖構件被連結為可從前述駕駛艙旋動操作之把手;具有前述鎖構件可藉由旋動而從上方卡脫之鎖承載部,於分隔壁裝備為可涵蓋該鎖承載部卡合於鎖構件之突出位置與不卡合之退入位置於水平方向滑動之滑動構件;於前述分隔壁裝設為可繞與此分隔壁正交之軸心旋動,可將前述滑動構件於突出位置與退入位置切換之旋動構件;連結於前述旋動構件,可從客艙側旋動操作之操作旋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具備收容前述操作旋鈕之旋鈕收容室、覆蓋此旋鈕收容室之客艙側開放口之罩蓋且可以乘客之手動開放之罩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前述滑動構件具有第1、第2凸輪面,前述旋動構件具有擇一地卡合於前述第1、第2凸輪面之凸輪構件,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時為前述突出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時為前述退入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設有保持用扭力彈簧,可將前述旋動構件切換為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1凸輪面之上鎖位置、前述凸輪構件卡合於第2凸輪面之開鎖位置,旋動構件為上鎖位置時保持於上鎖位置且旋動構件為開鎖位置時保持於開鎖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駕駛艙分隔門開鎖裝置,其中,設有可輸出檢出前述滑動構件成為退入位置之檢出信號之開關手段。
TW99119046A 2009-06-18 2010-06-11 Cockpit compartment door unlocking device TWI418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5567A JP5231342B2 (ja) 2009-06-18 2009-06-18 運転室仕切りドア開放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605A TW201111605A (en) 2011-04-01
TWI418692B true TWI418692B (zh) 2013-12-11

Family

ID=4336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9046A TWI418692B (zh) 2009-06-18 2010-06-11 Cockpit compartment door unlock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31342B2 (zh)
CN (1) CN101929279B (zh)
TW (1) TWI418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0297B1 (ja) 2013-09-02 2014-05-1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建設機械
CN104024549B (zh) * 2013-09-02 2015-09-2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及施工机械
JP6286973B2 (ja) * 2013-09-20 2018-03-07 株式会社大林組 ドア装置
CN107401328A (zh) * 2017-08-16 2017-11-28 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装置
CN109869052B (zh) * 2019-04-23 2021-02-23 广州通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装置、防护系统及乘用车
CN110481481A (zh) * 2019-09-23 2019-11-22 徐州工程学院 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
CN111959542B (zh) * 2020-08-20 2024-04-19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折线型大开度滑动侧门
JP7032587B1 (ja) 2021-03-04 2022-03-08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蓄電池用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池
CN113482463A (zh) * 2021-07-26 2021-10-0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客车司机室间壁门的锁闭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8030A (ja) * 1992-08-07 1994-03-01 Takigen Seizo Kk 鉄道車輌用自動錠装置
TWI224166B (en) * 2003-02-03 2004-11-21 Takigen Mfg Co Interior unlocking device for door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1316B2 (ja) * 2001-05-28 2004-07-07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側引戸の非常用解放コック
JP4006635B2 (ja) * 2001-12-12 2007-11-14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車用側引戸装置
JP4584021B2 (ja) * 2005-05-13 2010-11-17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ロック付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8030A (ja) * 1992-08-07 1994-03-01 Takigen Seizo Kk 鉄道車輌用自動錠装置
TWI224166B (en) * 2003-02-03 2004-11-21 Takigen Mfg Co Interior unlocking device for door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605A (en) 2011-04-01
CN101929279A (zh) 2010-12-29
JP5231342B2 (ja) 2013-07-10
JP2011001748A (ja) 2011-01-06
CN101929279B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8692B (zh) Cockpit compartment door unlocking device
US5123691A (en) Electric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tool box
JP2011001748A5 (zh)
US10214945B2 (en) Door latch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EP2463462B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US9016733B2 (en) Falling latch locking device
US20090121500A1 (en) Double latch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1164241A2 (en) Latch assembly and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latch assembly
US20190032373A1 (en)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JP2018058520A (ja) ドアの開閉スイッチ
JP6338921B2 (ja) 車両用のドアラッチ装置
US10472868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JP6623413B2 (ja) 車両用ウィンドウガラス開閉システム
KR101262148B1 (ko) 차량 출입문의 비상 완해 조절장치
US5676409A (en) Child-safety power door locking system
CN109281555B (zh) 车辆侧门闩锁设备
CA2936778C (en) Door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 and door system provided with door latch device
GB2304796A (en) A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JP4382473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US20230374829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motor vehicle lock
CN112840093B (zh) 车辆用车门的操作杆装置
US20130340492A1 (en) Locking Device And Leaves Outfitted Therewith And Leaf Installation
JP3541316B2 (ja) 鉄道車両用側引戸の非常用解放コック
EP1785557A2 (en) Door Latch
US11959312B2 (en) Vehicular latch bushing with cable 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