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1386A -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1386A
CN101921386A CN200910033080XA CN200910033080A CN101921386A CN 101921386 A CN101921386 A CN 101921386A CN 200910033080X A CN200910033080X A CN 200910033080XA CN 200910033080 A CN200910033080 A CN 200910033080A CN 101921386 A CN101921386 A CN 101921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lactic acid
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ic acid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30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芳可
刘刚桥
陆榕
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330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13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1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1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该聚合物主要采用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和乳酸经过缩合共聚而成,其中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3,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乳酸的摩尔比为1∶0.1~2,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特性粘数为0.3~2.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90℃,熔点为110~255℃。此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直接作为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或者增容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和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科学家创造了合成聚合物代替天然聚合物。这些耐久聚合物制成一般消费者都能负担得起的制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受这些聚合物制品价格低廉及容易取得等便利性的影响,大部分聚合物产品均未重复使用,造成大量的聚合物废弃物,而此类聚合物材料又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环境下很难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简称PET)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较低的气体透过率,是一种使用量极大的聚合物材料,已经在纤维、薄膜、树脂等各种制品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PET在通常的情况下具有极高的水解稳定性,无法自然分解,对环境造成污染。
聚乳酸(PLA)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如玉米、稻谷、土豆和红薯等。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其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但是纯粹聚乳酸材料的机械性能比较差,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一些研究者尝试开发结合PET和PLA特性的聚合物材料,使其具有两者共同的优点,即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又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乳酸材料的使用又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波兰专利PP 171062 B1将PET与PLA之间进行共混和酯交换,但是PET和PLA之间较差的相容性,会影响共混材料的性能。日本专利JP,H04-504731,A,在PET存在的情况下,开环聚合丙交酯,制备PET和PLA的共混合金。但是其存在的缺陷是,PET的软化点在220℃或以上,远高于丙交酯或聚乳酸的分解温度(185℃),使其获得的产物的分子量较低,现实意义不大。波兰研究者Ewa Olewnik等(Olewnik E,et al.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study of copolymers of L-lactic acid and bis(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7,43:1009-1019)将对苯二甲酸二羟基乙酯(BHET)与低聚乳酸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共聚酯,由于低聚乳酸在聚合过程中较易分解,使获得的产物的分子量不高,数均分子量在2690-3900之间,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共聚物主要采用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和乳酸经过缩合共聚而成,其中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3,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乳酸的摩尔比为1∶0.1~2,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特性粘数为0.3~2.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90℃,熔点为110~255℃。
乳酸可以是L-乳酸、D-乳酸和D,L-乳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为使共聚物适应一些特殊应用要求,如提高共聚物用作纺丝纤维时的可染性,再增加共聚物薄膜的透明性,还比如降低共聚物材料的结晶速度等要求,可以使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分子链中含有其他组分的重复单元,这些其他组分单元的重复单元的单体是选自于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几种:硝基对苯二甲酸、硝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硝基间苯二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磺酸钠、1,4-丁二酸、己二酸、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4,4’-二酚、对乙酰氧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氨基苯甲酸、间氨基苯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ε-己内酯,含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1%~40%。
上述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预缩聚
按上述比例取各原料在预缩聚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预缩聚(可以为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预缩聚催化剂的用量为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重量的0.001%~0.5%(优选0.001%~0.05%),预缩聚温度为100~250℃,预缩聚反应时间为2~20小时(优选3~10小时),得到预缩聚产物;
(2)缩聚
在缩聚催化剂存在下,对预缩聚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所述的缩聚催化剂的用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01%~1%(优选0.001%~0.1%),缩聚温度为150~270℃,反应时间为0.5~10小时,真空度为0.1~100mmHg,或者采用二氧化碳、氮气或氩气为惰性保护气氛进行缩聚;
(3)固相聚合
将缩聚制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粉碎至平均粒度为0.01~5mm,为了更易获得较高分子量的产物,优选0.15~2mm,进行固相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固相缩聚反应温度为100~210℃,时间6~80小时(优选16~60小时)。固相聚合时反应釜内处于真空状态或含有二氧化碳、氮气或氩气,真空状态时真空度小于1mmHg。在含有二氧化碳、氮气或氩气时,气体在反应釜中处于静止状态或强制循环状态。
上述制备方法中,参加共聚的乳酸基本原料是L-乳酸、D-乳酸和D,L-乳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的水溶液,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99%。
其中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3;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乳酸的摩尔比为1∶0.1~2,优选1∶0.3~2。
在预缩聚或缩聚阶段,可以加入其它单体进行共聚,这些单体的加入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1%~40%。
在预缩聚或缩聚阶段可加入共聚的其它单体选自于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共聚:硝基对苯二甲酸、硝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硝基间苯二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磺酸钠、1,4-丁二酸、己二酸、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4,4’-二酚、对乙酰氧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氨基苯甲酸、间氨基苯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ε-己内酯、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
所述的预缩聚催化剂为酸、金属、酸酸盐、钛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缩聚催化剂为酸、醋酸盐、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锗化合物,锑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上述酸为硫酸、磷酸、钛酸、甲基磺酸、甲基苯磺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其中,预缩聚催化剂和缩聚催化剂在使用时可相同,也可不同;
所述的金属为镁、铝、钛、锌、锡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醋酸盐是醋酸钴、醋酸锰、醋酸铜、醋酸铅、醋酸锌、醋酸铝、醋酸锆、醋酸钙、醋酸钠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钛化合物为乙二醇钛、丁氧基钛、四氯化钛、钛酸四甲酯、钛酸钾、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脂、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锡化合物为氧化亚锡、辛酸亚锡、氯化亚锡、乳酸亚锡、三正丙基锡乙酸酯、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正辛基锡二月桂酸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锗化合物为二氧化锗;
所述的锑化合物为醋酸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在预缩聚结束时或缩聚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可以加入稳定剂,稳定剂是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或位阻酚类化合物。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于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氢氧化四乙铵、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Irganox1010)或3,5-二叔丁基-4-羟苯基磷酸二乙酯(Irganox1222)中的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的用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01%~0.5%。
本发明所得共聚物分子链中对苯二甲酸单元与乳酸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5∶5,对苯二甲酸单元与乙二醇单元的摩尔比为30∶70~68∶32。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作为纤维、薄膜、无纺布、包装材料、或增容剂,可以得到应用。
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制作的薄膜,该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0~100MPa,断裂伸长率为2%~400%。
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并且具有生物可降性,可以直接作为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使用。该共聚物还能作为聚合物合金的增容剂,改善聚合物合金的综合性能。乳酸的使用能减少对聚合物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乳酸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进行共聚,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而且由于聚合物含有乳酸单元,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且此聚合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本发明可以直接作为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或者增容剂来使用。另一方面,在聚合过程中还可以在共聚酯中引入其他结构单元使共聚酯性能符合特殊的应用要求,比如引入二乙二醇重复单元,改善作为薄膜时的透明度;引入环己烷二甲醇单元能降低结晶速率,延迟聚合物的结晶直到注射原料被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有利于制备美观、光亮的容器。在制备方法上,在预缩聚阶段加入乳酸并采用固相聚合提高共聚物的分子量,能够很好地抑制了乳酸单元在聚合过程发生热分解,制得的共聚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在10000-300000,特性粘数为0.3~2.0dl/g,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并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实施例。
各实施例中所获得产物的重均分子量采用GPC表征,氯仿和六氟异丙醇复配溶液体积比(90/10)作为共聚物溶剂,氯仿作为流动相;特性粘数采用苯酚/四氯乙烷体积比(50/50)作为溶剂,在(115±2℃)条件下溶解15~20min,然后用乌氏粘度计在水浴(30±0.05℃)上测得。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由DSC测得。薄膜拉伸强度参照ASTM标准D882-02进行。
实施例1
将150g对苯二甲酸、106.4g乙二醇、90g L-乳酸和0.4g钛酸四丁酯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80~230℃,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08g三氧化二锑、0.3g辛酸亚锡和0.2g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100mmHg的条件下缩聚4小时,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940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粒度为0.15-0.5mm的粉末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65℃反应16小时,最终获得的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7690,特性粘数为0.41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9.3℃,熔点为185.3℃。
实施例2
将上述实施例1产物再次固相聚合,在175℃反应16小时和180℃反应16小时,最终得到的产物重均分子量为60628,特性粘数0.69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3℃,熔点为207.5℃。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50.2MPa,断裂伸长率3%。
实施例3
将150g对苯二甲酸、106.4g乙二醇、54g L-乳酸及0.4g钛酸四丁酯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80~230℃,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6~8小时。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08g乙二醇锑、0.3g辛酸亚锡和0.2g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100mmHg的条件下缩聚4小时,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1157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粒度为0.15-0.5mm的粉末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75℃反应16小时,最终获得的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3600,特性粘数0.62dl/g,玻璃化转变温度72.9℃,熔点为207.3℃。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37.7MPa,断裂伸长率156.8%。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的固相聚合产物,再次在185℃固相聚合48小时,获得的最终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25020,特性粘数0.89dl/g,玻璃化转变温度77.2℃,熔点为220.3℃。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47.0MPa,断裂伸长率315.5%。
实施例5
将150g对苯二甲酸、70g乙二醇、30g环己烷二甲醇、67.5g D-乳酸及0.4g钛酸四丁酯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升温至200~230℃,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3~6小时。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5g氯化亚锡和0.45g甲基苯磺酸以及0.4g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100mmHg的条件下缩聚5小时,制得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790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1-2mm的粒度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85℃反应24小时,最终获得的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8000,特性粘数0.738dl/g,玻璃化转变温度76.4℃,熔点为235.7℃。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45.3MPa,断裂伸长率110%。
实施例6
将150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6g乙二醇、59.4g L-乳酸90%水溶液及0.2g醋酸锌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230℃,常压下进行反应6~9小时。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加入0.5g氯化亚锡和0.45g甲基苯磺酸以及0.3g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100mmHg的条件下缩聚3.5小时,制得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1020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0.15-0.5mm的粒度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85℃反应40小时,最终获得的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95300,特性粘数0.826dl/g,玻璃化转变温度73.9℃,熔点为215.8℃。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46.8MPa,断裂伸长率301.3%。
实施例7
将150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6g乙二醇、59.4g L-乳酸90%水溶液、30g 1,4-丁二酸及0.2g二氧化钛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160~230℃,常压下进行反应6~9小时。预缩聚反应结束后,加入0.5g醋酸锑和0.05g醋酸钴以及0.3g亚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30mmHg的条件下缩聚4小时,制得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为25400,特性粘数为0.35dl/g,玻璃化转变温度54.6℃,熔点为181.9℃。
实施例8
将实施例6获得的缩聚产物粉碎,粒度为0.15-0.5mm,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75℃反应24小时,180℃反应24小时,最终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66700,特性粘数0.94dl/g,玻璃化转变温度68.1℃,熔点为198.2℃。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45.7MPa,断裂伸长率330%。
实施例9
将150g对苯二甲酸、70g乙二醇、90g L-乳酸、50g二乙二醇及0.4g钛酸四丁酯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80~230℃,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3~6小时。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5g氯化亚锡、0.45g甲基苯磺酸和0.2g亚磷酸三苯酯,在230℃,压力为0.1~30mmHg的条件下缩聚4小时,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4684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粒度为0.5-1mm的粉末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3小时,150℃反应3小时,175℃反应50小时,最终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92400,特性粘数为1.21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6.3℃,熔点为197.4℃。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40MPa,断裂伸长率391%。
实施例10
将150g对苯二甲酸、96g乙二醇、20g 2,6萘二甲酸二甲酯、50g D-乳酸和0.2g醋酸锰和0.1g醋酸镁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升温至200~230℃,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3~6小时。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3g乙二醇锑以及0.4g磷酸三苯酯,在270℃,压力为0.5mmHg的条件下缩聚10小时,制得共聚物,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8600。将该缩聚样品粉碎成0.5-1mm的粒度后,进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前,反应器中重复通入氮气并抽真空3次,最后真空度控制在1mmHg以下。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加热,135℃反应5小时,190℃反应15小时,210℃反应30小时,最终获得的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92000,特性粘数0.92dl/g,玻璃化转变温度89.2℃,熔点为250℃。由该共聚物制作的薄膜,拉伸强度73.2MPa,断裂伸长率4%。
比较例1
20g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13.7g低聚L-乳酸(数均分子量1000-3000)、0.27g氯化亚锡和0.21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抽真空,压力保持在4mmHg以下,升温至180℃反应6小时,所得共聚物经氯仿溶解,甲醇沉淀后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7050。将共聚物粉碎后,共聚物颗粒在100℃以下就发生粘连,无法进行固相聚合提高分子量。
比较例2
20g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5g低聚L-乳酸(数均分子量1000-3000)、0.2g氯化亚锡和0.15g对甲苯磺酸加入到反应器中,抽真空,压力保持在4mmHg以下,升温至180℃反应6小时,所得共聚物经氯仿溶解,甲醇沉淀后经GPC测得重均分子量为4700。将共聚物粉碎后,共聚物颗粒在100℃以下就发生粘连,无法进行固相聚合提高分子量。

Claims (12)

1.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共聚物主要采用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和乳酸经过缩合共聚而成,其中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3,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乳酸的摩尔比为1∶0.1~2,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特性粘数为0.3~2.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90℃,熔点为110~2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为L-乳酸、D-乳酸、D,L-乳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分子链中还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硝基对苯二甲酸、硝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硝基间苯二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磺酸钠、1,4-丁二酸、己二酸、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4,4’-二酚、对乙酰氧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氨基苯甲酸、间氨基苯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ε-己内酯。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缩聚
取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乳酸在预缩聚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预缩聚,预缩聚催化剂的用量为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01%~0.5%,预缩聚温度为100~250℃,预缩聚反应时间为2~20小时,得到预缩聚产物;
(2)缩聚
在缩聚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预缩聚产物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所述的缩聚催化剂的用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01%~1%,缩聚温度为150~270℃,反应时间为0.5~10小时,真空度为0.1~100mmHg或者采用二氧化碳、氮气或氩气为惰性保护气氛进行缩聚;
(3)固相聚合
将缩聚制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粉碎至平均粒度为0.01~5mm,进行固相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固相聚合反应温度为100~210℃,时间为6~80小时,固相聚合时反应釜内处于真空状态或含有二氧化碳、氮气或氩气,真空状态时反应器真空度小于1mmH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缩聚或缩聚阶段,还加入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共聚:硝基对苯二甲酸、硝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硝基间苯二甲酸,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磺酸钠、1,4-丁二酸、己二酸、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4,4’-二酚、对乙酰氧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氨基苯甲酸、间氨基苯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ε-己内酯、聚乙二醇、聚1,4-丁二醇,用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1%~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缩聚催化剂为酸、醋酸盐、钛化合物、金属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缩聚催化剂为酸、醋酸盐、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锗化合物,锑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硫酸、磷酸、钛酸、甲基磺酸、甲基苯磺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金属为镁、铝、钛、锌、锡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钴、醋酸锰、醋酸铜、醋酸铅、醋酸锌、醋酸铝、醋酸锆、醋酸钙、醋酸钠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钛化合物为乙二醇钛、丁氧基钛、四氯化钛、钛酸四甲酯、钛酸钾、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脂、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锡化合物为氧化亚锡、辛酸亚锡、氯化亚锡、乳酸亚锡、三正丙基锡乙酸酯、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正辛基锡二月桂酸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锗化合物为二氧化锗;所述的锑化合物为醋酸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缩聚结束时或者在缩聚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加入稳定剂,稳定剂是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或位阻酚类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于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氢氧化四乙铵、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或3,5-二叔丁基-4-羟苯基磷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的用量是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的0.001%~0.5%。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作为纤维、薄膜、无纺布、包装材料或增容剂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制作的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0~100MPa,断裂伸长率为2%~400%。
CN200910033080XA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Pending CN1019213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3080XA CN101921386A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3080XA CN101921386A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1386A true CN101921386A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3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3080XA Pending CN101921386A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138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8668A (zh) * 2017-04-28 2017-07-07 东莞市耐格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et厚板及其挤出成型方法
CN11184893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39384A (zh) * 2020-11-08 2021-02-09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7147A (zh) * 2021-08-31 2021-12-2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发泡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552A (zh) * 2021-08-04 2022-09-23 江苏睿安应用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量的乳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乳酸共聚物
CN115124704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解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44148A (zh) * 2023-04-17 2023-05-23 广东永鑫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耐疲劳p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8668A (zh) * 2017-04-28 2017-07-07 东莞市耐格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et厚板及其挤出成型方法
CN11184893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48934B (zh) * 2020-07-23 2022-11-15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39384A (zh) * 2020-11-08 2021-02-09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39384B (zh) * 2020-11-08 2022-08-16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704A (zh) * 2021-03-26 2022-09-30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解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24704B (zh) * 2021-03-26 2024-02-02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解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93552A (zh) * 2021-08-04 2022-09-23 江苏睿安应用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量的乳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乳酸共聚物
CN113817147A (zh) * 2021-08-31 2021-12-2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发泡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44148A (zh) * 2023-04-17 2023-05-23 广东永鑫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耐疲劳p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144148B (zh) * 2023-04-17 2023-06-23 广东永鑫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翘曲耐疲劳p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1386A (zh) 一种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乳酸共聚物
US6399716B2 (en) Co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US8895660B2 (en) Poly(butylene-co-adipate terephtha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EP2820063B1 (en) Poly(butylene-co-adipate terephtha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CN101412804B (zh) 制备芳香族-脂肪族共聚酯的方法
CN102336896B (zh) 一种轻度交联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314637A (zh) 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和制备方法
CN110183633B (zh) 1,4;3,6-二缩水己六醇改性的呋喃二甲酸基无规共聚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2060986A (zh) 一种芳香族—脂肪族嵌段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63B (zh) 低端羧基含量聚丁二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1684173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808A (zh)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酸乙二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3159907A (zh) 一种基于2,3-丁二醇的高分子量聚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8972B (zh) 一种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制备方法
CN102229702A (zh) 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9575257B (zh) 聚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酸新戊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制品
WO2024077921A1 (zh) 一种废弃pet的回收利用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
CN101735435A (zh) 脂肪族聚碳酸亚酯-芳香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8132A (zh) 一种对苯二甲酸丁二醇乳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5322350B (zh) 一种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16883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1815A (zh) 脂肪族聚碳酸亚酯-芳香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7998A (zh) 一种2,5-呋喃二甲酸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563B (zh) 一种枝化脂肪族聚酯及其合成方法
KR102589197B1 (ko) 무수당 알코올계 폴리카보네이트 디올을 포함하는 생분해성 공중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