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7377A -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7377A
CN101897377A CN 201010240090 CN201010240090A CN101897377A CN 101897377 A CN101897377 A CN 101897377A CN 201010240090 CN201010240090 CN 201010240090 CN 201010240090 A CN201010240090 A CN 201010240090A CN 101897377 A CN101897377 A CN 101897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minutes
europe lee
aminobutyric acid
high gam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400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7377B (zh
Inventor
刘俊英
辛秀兰
苏东海
杨国伟
兰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0102400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7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7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7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3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将欧李鲜叶委凋、杀青、揉捻、初烘、理条、烘干、筛分等步骤制备的高γ-氨基丁酸茶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增强记忆、镇定神经、抗焦虑,对癫痫病有预防治疗作用,能延缓大脑衰老和调节男性生殖功能;本发明制备的高γ-氨基丁酸茶中含有较高的游离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人体必需支链氨基酸,能为长时间耐力运动提供能量储备,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高γ-氨基丁酸茶中含有较高的天门冬酰胺,可对体内恶变的细胞形成生化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中的咖啡碱会使中枢神经兴奋,所以晚上喝茶常常影响睡眠。
欧李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蔷薇科樱桃属灌木树种,其冠比大、植株矮小,生长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生态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每千克欧李叶中含钙1.73万毫克,因此欧李也叫钙果;欧李叶中还富含铁、锌、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营养成分以及27种氨基酸,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5.41mg/g欧李干叶。研究证实γ-氨基丁酸具有降低血压、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镇定神经、抗焦虑、预防和治疗癫痫、延缓大脑衰老的功能,同时γ-氨基丁酸对男性生殖功能有调节的作用。欧李叶中所含的己酸乙酯、壬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具有果香及玫瑰香气的风味物质,可以将其制备成茶叶供人们饮用。以我国北方针型欧李鲜叶为原料制作高含量γ-氨基丁酸茶叶,目前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以填补市场空白。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有待于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植物叶子自身的功效将其制备茶叶,使其在作为饮品的同时还能提供药用功效,如降低血压、促进睡眠、镇定神经、抗焦虑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高γ-氨基丁酸茶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效果、增强记忆力、镇定神经抗焦虑、对癫痫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延缓大脑衰老和调节男性生殖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锅中,加盖闷杀1.5~2分钟,然后在开盖状态下继续杀青3~6分钟后出料,摊晾10~15分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在78~8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5~6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得到欧李初烘叶;
E、理条:将欧李初烘叶投放到98~100℃的理条设备中,理条处理3~5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
F、烘干:将经过理条处理的物料置于80~10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20~25分钟后出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高γ-氨基丁酸茶;
G、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5~50秒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在98~100℃的烘干设备中初烘5~10分钟后出料,摊晾至室温,得到欧李初烘叶; 
E、烘干:该步骤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将欧李初烘叶在68~72℃的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炒制,第二步将设备温度调至78~82℃继续炒制10~15分钟,第三步将炒制的物料在68~72℃的烘干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足火烘干,出料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水率为4~5%的高γ-氨基丁酸茶;
F、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高γ-氨基丁酸茶具有降低血压、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镇定神经、抗焦虑、预防和治疗癫痫、延缓大脑衰老的功能;
2、本发明的高γ-氨基丁酸茶对男性生殖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3、本发明的高γ-氨基丁酸茶中含有己酸乙酯、壬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具有果香和玫瑰香气的风味物质,可以被有效的用于制备天然果香味茶叶供人们饮用;
4、本发明的高γ-氨基丁酸茶中游离的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人体必需支链氨基酸含量比较高,能够为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提供能量储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5、本发明的高γ-氨基丁酸茶中的天门冬酰胺含量较高,可以对体内恶变的细胞形成生化障碍,阻断恶变细胞的营养,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本实施例的高γ-氨基丁酸茶采用针型欧李鲜叶为原料,该原料生长环境要求日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28~35℃,夜间最低温度可达2~6℃,在这种逆境环境下种植的欧李,欧李叶中γ-氨基丁酸大量积累,提高了欧李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这种高γ-氨基丁酸欧李可以种植在春秋大棚内或日夜温差大的地区。欧李鲜叶的采摘选择在欧李花落时进行人工手采,可以采摘的欧李鲜叶长为2cm左右,一枝芽有4~5个叶,此时的欧李鲜叶苦味较淡,水分含量为70~75%。
本实施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该步骤可以去除欧李鲜叶的青气。把欧李鲜叶薄摊在萎凋帘上,摊放厚度为每平方米摊叶1千克,在室内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条件下放置10~12小时,完成欧李鲜叶的萎凋;经过处理的欧李萎凋叶色泽暗绿、叶面软皱,手捏如棉,略有粘手感,紧握叶子可以成团,欧李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进而产生清香(水果香或花香),欧李叶中的部分水解酶如淀粉酶、蔗糖转化酶、原果胶酶、蛋白酶的活性增强,能够提高萎凋叶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这些水解产物对所制备产品的色、香、味的形成均有积极的意义。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锅中,加盖闷杀1.5~2分钟,待水汽从锅口大量溢出时揭盖,然后在开盖状态下继续杀青3~6分钟后出料,以摊叶厚度为4~5厘米摊晾10~15分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本实施例的杀青锅的最佳温度为190℃。
该步骤是利用高温破坏欧李鲜叶组织和钝化酶的活性,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以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形创造条件;同时随着叶内水分的蒸发,叶内具有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随之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出来,从而保持并增进产品(茶叶)的色泽和风味。
本实施例的杀青锅可以采用6CS-84型锅式杀青机,当锅温为180~200℃时投放4~5千克欧李萎凋叶,迅速加盖闷杀1.5~2分钟,当水蒸汽从锅口大量溢出时即可揭盖进行抖杀3~6分钟,此时叶温可以达到85~90℃。杀青时遵循“锅温先高后低”的原则,采用“抖焖结合,多抖少焖”的方法,焖杀加盖不扬叶,使蒸汽在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避免形成红梗、红叶;抖杀使叶子扬高,以利于水分散发,防止叶色变黄。经杀青处理的欧李叶叶色暗绿,叶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折梗弯曲不断,紧捏叶子能成团,略带粘性,稍有弹性,青气消失,香气显露。简言之叶熟不黄、色翠不生、叶质柔软而不焦。达到上述状态的欧李杀青叶应立即出锅并及时在竹匾(垫)上均匀薄摊晾置,使其尽快散发热气、冷却,以免产生闷气变黄,摊叶厚度为4~5厘米,时间为10~15分钟。
本实施例的杀青步骤也可以采用6CST-30D型或6CST-40D型滚筒杀青机。当进口滚筒壁温达到180℃时,即可投叶杀青,投叶量为每小时30千克,杀青处理1.5分钟左右。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揉捻的目的是将茶叶揉成紧结弯曲的外形,揉捻过程中部份叶细胞扭曲破裂,挤出的茶汁附着在叶子表面上,增加了叶子的粘结性,其中的水溶性物质组成茶汤浓度。揉捻步骤是高γ-氨基丁酸茶制备的主要工序,可以采用6CRW-30型揉捻机无压力轻揉,投叶量为4~5千克/次,回转转速39±1 r/min,揉捻时间为25~30分钟。揉捻处理要求芽叶完整,成条率达80~90%,用手紧握揉叶,有茶汁向外溢出,松手后叶团不散。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即经揉捻的欧李叶)在78~8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5~6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得到欧李初烘叶。
本实施例的初烘烘干设备采用6CHT-30型提香机。
E、理条:将欧李初烘叶投放到98~100℃的理条设备中,理条处理3~5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
本实施例的理条设备采用6CLZ-60D型名茶理条机,当设备温度升至98~100℃时,即可投放欧李初烘叶1千克左右,理条3~5分钟后茶叶条索紧结平直,芽叶完整、峰苗显露。
F、烘干:将经过理条处理的物料置于80~10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20~25分钟后出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高γ-氨基丁酸茶。
本实施例的烘干设备采用CHT3.0电提香机或6CH901碧螺春烘焙机。采用6CH901碧螺春烘焙机时,每隔2~3分钟翻动一次,直到物料足干(含水率4~5%),用手指捻最粗壮的条索能成粉末即可下烘。采用CHT3.0电提香机可一次性烘干。
茶叶干燥的目的:一是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其内在品质;二是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三是排除过多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
E、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将烘干的物料倒入竹匾,稍加冷却后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本实施例的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适用于针形茶的制备。
采用同位素内标法测定欧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
采用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测定欧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见表1,每克欧李茶干重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5.41mg、天门冬酰胺达12.69mg、缬氨酸达1.99mg、谷氨酸含量高达1.01mg、精氨酸达1.17mg、支链异亮氨酸含量达1.19mg。 
表1欧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mg/g欧李叶干重)
序号 氨基酸 含量 序号 氨基酸 含量
1 天门冬酰胺 12.69 15 a-氨基已二酸 0.07
2 丝胺酸 3.37 16 γ-氨基丁酸 5.41
3 甘氨酸 0.11 17 脯氨酸 0.78
4 谷氨酰胺 2.91 18 半胱氨酸 0.02
5 天门冬氨酸 0.32 19 赖氨酸 1.87
6 乙醇胺 1.25 20 甲硫氨酸 0.03
7 组氨酸 0.28 21 缬氨酸 1.99
8 苏氨酸 0.62 22 酪氨酸 0.27
9 β-丙氨酸 0.04 23 同型半胱氨酸 0.04
10 丙氨酸 0.42 24 支链异亮氨酸 1.19
11 谷氨酸 1.01 25 亮氨酸 0.71
12 1-甲基组氨酸 0.01 26 苯丙氨酸 0.44
13 3-甲基组氨酸 0.02 27 色氨酸 0.55
14 精氨酸 1.17
实施例2: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5~50秒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
本实施例的杀青机采用6CAT-30型筒式名茶杀青机,在设备温度达到180~200℃、出叶处空气温度达到90℃时开始投叶,投叶量为每小时30千克左右,投叶要均匀,一般加工叶在滚筒内经历的时间为45~50秒;欧李杀青叶的含水率为55~58%,出叶后要立即摊晾。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本实施例的揉捻设备采用的是6CR-30型揉捻机,将欧李杀青叶1~2千克投入揉捻机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即揉出茶汁,初步成条,初揉结束出叶待烘干。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即经揉捻的欧李叶)在98~100℃的烘干设备中初烘5~10分钟, 其含水率为45~50%(约六成干)后出料,摊晾至室温,得到欧李初烘叶。
本实施例的初烘烘干设备采用6CHW-3型自动式名茶烘干机或6CH-3型手拉百页式名茶烘干机。
E、烘干:该步骤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将欧李初烘叶在68~72℃的烘干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炒制,第二步将烘干设备温度调至78~82℃继续炒制10~15分钟,第三步将炒制的物料在68~72℃的烘干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足火烘干,出料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水率为4~5%的高γ-氨基丁酸茶。
第一步烘干也叫炒三青,第二步烘干也叫辉锅烘干,本实施例的炒三青和辉锅烘干采用的是6CJC-50型球形名茶炒干机;炒三青温度掌握在70℃左右,匀火慢炒,每锅投叶量1.5~2.0千克,炒制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加工叶继续在炒干机内进行辉锅烘干,将温度提高到80℃左右,继续炒制10~15分钟,使形状固定,当含水率为10%左右出料;第三步烘干为足火烘干,足火烘干采用的是6CHW-3型名茶烘干机,机内温度为70℃左右,烘干时间10~15分钟,经足火烘干茶叶含水率为4~5%,出叶摊晾,完成烘干。
F、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将烘干的茶叶倒入竹匾,稍加冷却后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本实施例的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球形茶加工。

Claims (2)

1.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锅中,加盖闷杀1.5~2分钟,然后在开盖状态下继续杀青3~6分钟后出料,摊晾10~15分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在78~8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5~6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得到欧李初烘叶;
E、理条:将欧李初烘叶投放到98~100℃的理条设备中,理条处理3~5分钟后出料,摊晾回潮15~20分钟;
F、烘干:将经过理条处理的物料置于80~100℃的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20~25分钟后出料,冷却至室温,得到高γ-氨基丁酸茶;
G、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2.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采摘的欧李鲜叶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65%的室内薄摊晾置10~12小时,得到含水量为60~64%的欧李萎凋叶;
B、杀青:将欧李萎凋叶投放到温度为180~200℃的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5~50秒钟,得到含水率为55~58%的欧李杀青叶;
C、揉捻:用揉捻设备将欧李杀青叶进行无压力揉捻25~30分钟至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得到欧李成形叶;
D、初烘:将欧李成形叶在98~100℃的烘干设备中初烘5~10分钟后出料,摊晾至室温,得到欧李初烘叶;
E、烘干:该步骤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将欧李初烘叶在68~72℃的烘干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炒制,第二步将烘干设备温度调至78~82℃继续炒制10~15分钟,第三步将炒制的物料在68~72℃的烘干设备中进行10~15分钟的足火烘干,出料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水率为4~5%的高γ-氨基丁酸茶;
F、筛分:将冷却后的高γ-氨基丁酸茶筛去粉末,然后进行包装储藏。
CN2010102400903A 2010-07-29 2010-07-29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7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00903A CN101897377B (zh) 2010-07-29 2010-07-29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00903A CN101897377B (zh) 2010-07-29 2010-07-29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7377A true CN101897377A (zh) 2010-12-01
CN101897377B CN101897377B (zh) 2012-05-30

Family

ID=43223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009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7377B (zh) 2010-07-29 2010-07-29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73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7825A (zh) * 2012-07-03 2012-10-03 童长虹 一种抗衰老的保健品
CN103238682A (zh) * 2013-05-10 2013-08-14 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18101A (zh) * 2017-08-26 2017-12-29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4158636A (zh) * 2021-12-28 2022-03-11 安徽巨茗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茶叶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138A (zh) * 2004-09-30 2005-03-30 王佩峰 钙果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6812A (zh) * 2006-03-10 2007-08-01 丁珊梅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90528A (zh) * 2009-09-28 2010-04-07 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γ-氨基丁酸红茶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138A (zh) * 2004-09-30 2005-03-30 王佩峰 钙果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6812A (zh) * 2006-03-10 2007-08-01 丁珊梅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90528A (zh) * 2009-09-28 2010-04-07 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γ-氨基丁酸红茶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茶叶》 20070810 林智等 gamma-氨基丁酸茶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 , 第04期 2 *
《广西热带农业》 20010930 覃月金 龙北翠甘牌毛尖茶加工工艺技术 , 第03期 2 *
《茶业通报》 20040328 杨昌军等 gamma_氨基丁酸茶(Gabaron Tea)的研究现状 , 第01期 2 *
《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 20050731 权启爱 名优绿茶加工 74-81 1,2 , 1 *
《茶叶生产技术》 20060731 杨亚军 茶叶加工 131-145 1,2 , 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7825A (zh) * 2012-07-03 2012-10-03 童长虹 一种抗衰老的保健品
CN103238682A (zh) * 2013-05-10 2013-08-14 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18101A (zh) * 2017-08-26 2017-12-29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4158636A (zh) * 2021-12-28 2022-03-11 安徽巨茗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茶叶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7377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7033B (zh) 一种金花茶紫芽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12019B (zh) 红茶型连翘叶保健茶
CN103168872A (zh) 茶树花与茶叶复配工艺
CN106879773B (zh) 一种百香果果皮茶的制备方法
CN102754708A (zh) 红叶铁观音茶加工方法
CN104798918A (zh)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1697760B (zh) 苞茶制作工艺
CN101810233A (zh) 一种桑茶的生产工艺
CN105053408B (zh) 一种高γ-氨基丁酸桑叶益生茶的制备方法
CN1647674A (zh) 一种桑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3518911A (zh) 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2422952B (zh) 光皮木瓜叶绿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60370A (zh) 炭香型铁观音茶制作方法
CN102940058A (zh)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CN103168885A (zh) 茶树花与苦荞复配工艺
CN102389012A (zh) 一种养心菜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7535628A (zh) 一种富硒晒青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1897377B (zh)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CN102696841A (zh) 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CN101095446A (zh) 一种柿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1731393A (zh) 枣树芽茶的生产方法
CN104996621A (zh) 金汤红茶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70932A (zh) 金叶榆叶片制作保健茶的用途和方法
CN105010674A (zh) 红豆杉保健茶生产加工工艺
CN101401605B (zh) 富含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枸杞叶茶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