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9507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9507B
CN101859507B CN2010101260883A CN201010126088A CN101859507B CN 101859507 B CN101859507 B CN 101859507B CN 2010101260883 A CN2010101260883 A CN 2010101260883A CN 201010126088 A CN201010126088 A CN 201010126088A CN 101859507 B CN101859507 B CN 101859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on layer
light
bus bar
low reflection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6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9507A (zh
Inventor
稻田利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59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9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9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e.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在具有共通电极及彩色滤光片的基板的背面设置背光元件,与从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的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的构成中,减低已布局的汇流线所造成的外来光线的反射光影响。本发明在形成于观看侧的玻璃基板与设有汇流线的绝缘膜之间的缓冲膜,设置光反射率低于汇流线的光反射率的材料层(低反射层),低反射层被图形化为与汇流线同形状并覆盖汇流线。经由玻璃基板入射的外来光线受到低反射层的遮断而未到达汇流线。外来光线受到低反射层反射的反射光的反射光量少。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各像素中的辉度来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对于从设置像素电极的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的方式有效的光反射抑制机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资讯化社会的进展,以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PDA)等为代表的电子机器已逐渐广泛地受到使用。由于上述电子机器的普及,产生了无论在办公室及室外均可使用的可携式的需求,并期望这些机器的小型轻量化。达成上述目的的手段之一,就是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大致分类为反射式与穿透式。反射式的构成是使从液晶面板的前面入射的光线在液晶面板的背面反射,以此反射光显现出图像;而穿透式的构成是以来自配备在液晶面板的背面的背光元件的透射光来显现出图像。特别是对于进行彩色显示的个人电脑等的显示装置而言,一般是使用具有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的穿透式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而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等的控制元件的有源式驱动的装置受到广泛地使用。
此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面板与背光元件构成。液晶面板的构成是层叠偏光片、具有共通电极及排列成矩阵状的彩色滤光片的一片玻璃基板、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的另一片玻璃基板、偏光片,并在对向的二片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各个像素电极是由薄膜晶体管来控制其开/关(ON/OFF),通过来自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栅极线等的汇流线(bus line)的信号来控制位于各个像素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另外,为了供应足够的电荷来驱动液晶,在每个像素连接与液晶并列的辅助电容的构成亦为已知技术。背光元件是位于液晶面板的背面那一侧,具有射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与传播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并使其扩散至液晶面板那一侧的导光板。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一般而言其构成是在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的玻璃基板(亦称为“阵列基板”)的背面(下方)设置背光元件,从具有共通电极及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亦称为“彩色滤光片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以下称为第一观看模式)。
图9示出第一观看模式的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液晶显示装置是由液晶面板20与背光元件30所构成。液晶面板20是从其前面(上层)那一侧至背面(下层)那一侧,依序层叠偏光膜12、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11、设有彩色滤光片10a及黑色矩阵(black matrix;BM)10b的绝缘膜10、共通电极9、配向膜8、液晶层7、配向膜6、像素电极5、设有薄膜晶体管及汇流线4a的绝缘膜4、缓冲膜3、玻璃基板(阵列基板)2、偏光膜1所构成。在液晶层7内设有间隔物(spacer)13。背光元件30是位于液晶面板20的背面那一侧(玻璃基板(阵列基板)2的背面那一侧),其具有发光二极管31与导光板32。
另一方面,与上述第一观看模式相反,在具有共通电极及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的背面(下方)设置背光元件,而从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的玻璃基板(阵列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的模式(以下亦称为“第二观看模式”)亦为已知技术。
图10示出第二观看模式的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液晶显示装置是由液晶面板20与背光元件30所构成。液晶面板20是从其前面(上层)那一侧至背面(下层)那一侧,依序层叠偏光膜1、玻璃基板(阵列基板)2、缓冲膜3、设有薄膜晶体管及汇流线4a的绝缘膜4、像素电极5、配向膜6、液晶层7、配向膜8、共通电极9、设有彩色滤光片10a及黑色矩阵(blackmatrix;BM)10b的绝缘膜10、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11、偏光膜12所构成。在液晶层7内设有间隔物13。背光元件30是位于液晶面板20的背面那一侧(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11的背面那一侧),其具有发光二极管31与导光板32。
关于此第二观看模式的优点,如以下所列举的各点。如航空电子设备(avionics)液晶显示装置在背光元件30(发光二极管31)光量多的情况下,可能因为来自背光元件30的光线而引起薄膜晶体管的误动作,但是通过在具有共通电极9及彩色滤光片10a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基板)11的背面(下方)设置背光元件30的构成,可以在黑色矩阵10b遮断来自背光元件30的光线。而在黑色矩阵10b反射的光线,则认为其在偏光膜12受到反射之后通过开口部分。然而,由于在黑色矩阵10b反射的光线为圆偏光,因此几乎为偏光膜12所吸收,因此难以发生因为来自背光元件30的光线而引起薄膜晶体管的误动作。
另外,关于应用第二观看模式的例子,亦有底部发光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在此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图像的光线是从阵列基板射出,而从阵列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
但是,第二观看模式也具有其问题。在第一观看模式中,于室外使用时即使外来光线从前面(上方)入射(图9的实线箭号P),由于其反射光在低反射率的黑色矩阵10b受到遮断,因此受到反射光的影响较少(图9的实线箭号Q)。相对于此,在第二观看模式的情况中,可从前面(上方)直接看到已布局的汇流线4a。用于汇流线4a的材料,通常以低电阻性的观点而选用高反射性的金属(例如铝合金等)。因此,在室外等会受到外来光线的影响的环境中,使用第二观看模式的显示装置,因其外来光线从前面(上方)入射(图10的实线箭号X),入射光会在汇流线4a的表面受到反射,而反射光会在观赏侧射出(图10的实线箭号Y),因此有对比较差的问题。
关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二种。第一种方式是沉积光学性薄膜。光学性薄膜在用于抑制入射光的表面反射方面有其效果,例如圆偏光元件是对于表面反射的改善有效的部件之一。另外,第二种方式是将汇流线的材料变更为低反射特性的材料。
然而,在第一种方式中,由于光学性薄膜具有较低的光穿透性(圆偏光元件的光穿透率为40%左右),因此会发生显示装置的辉度降低。另一方面,在第二种方式中,若根据德汝德模型(Drude model),由于低反射特性的金属基本上具有高电阻特性,而在选用光反射率低的金属的情况下,汇流线的电阻将会变高,其结果就是显示特性(例如:显示均一性、小开口率所造成的辉度特性等等)发生恶化。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一层光反射率低于汇流线的光反射率的材料层覆盖于汇流线,使得即使是使用第二观看模式,也不会受到外来光线的影响,并可以呈现高对比、高辉度特性等的优异的显示特性。
用以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控制元件,其对应用以显示图像的各个像素来控制辉度;汇流线,用以操作上述控制元件;以及低反射层,其光反射率低于上述汇流线的光反射率,其中上述低反射层用以覆盖上述汇流线,而未覆盖上述控制元件。
而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是以光反射率低于上述汇流线的光反射率的低反射层来覆盖汇流线。因此,由前面那一侧入射的光线,在此低反射层发生反射,但由于此层的光反射率低,仅有少许的反射光到达观看侧,即使在室外使用的情况,所受到的外来光线的影响很少。此时,由于未设置用来抑制反射光的光学性薄膜,因此不会发生显示装置的辉度降低。另外,由于汇流线的材料并未改变,亦不会提高汇流线的电阻。其结果就是得到优异的显示特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含:基板,形成有上述控制元件及上述汇流线;以及平滑化膜,使上述基板的表面平滑化;其中上述低反射层形成于上述平滑化膜靠近上述基板的那一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是在使基板的表面平滑化的平滑化膜的靠近基板的那一侧,形成低反射层,因此,通过此低反射层可以确实地获得抑制反射光的功能。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控制元件为薄膜晶体管;上述汇流线包含连接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及栅极线与用于储存电容的汇流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设置低反射层覆盖连接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及栅极线与用于储存电容的汇流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由此,可以确实地降低来自这些汇流线的反射光的影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低反射层为金属膜、或是金属膜与金属氧化膜的层叠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使用金属膜、或是金属膜与金属氧化膜的层叠膜作为低反射率层,降低来自汇流线的反射光的影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低反射层为树脂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树脂膜来作为低反射率层,抑制来自汇流线的反射光的影响。例如可使用用于黑色矩阵的黑色光阻剂树脂。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低反射层为半导体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使用半导体膜来作为低反射率层,抑制来自汇流线的反射光的影响。例如由于可使用与控制元件(薄膜晶体管)相同的制作材料,不需要增加用以形成低反射率层的步骤。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含: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各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上述彩色滤光片之间的黑色矩阵,上述黑色矩阵具有光扩散面。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黑色矩阵的表面为光扩散的构造,来自背光元件的光线在黑色矩阵反射的时发生散射,其反射光不会为偏光膜所吸收,之后发生反射而通过开口部(彩色滤光片区)而输出至观看侧。因此,提升了面板的穿透率。
发明效果
若实施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因为是以光反射率低于汇流线的低反射层来覆盖汇流线,即使在室外使用而从阵列基板那一侧观看图像的情况中,从外界入射的光线不会在汇流线反射而回到观看侧,而可以减低外来光线的影响,而可以得到优异的显示特性。
另外,若实施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因为黑色矩阵具有将光线扩散的表面,在黑色矩阵的反射光发生散射而未被偏光膜吸收,之后发生反射而通过开口部(彩色滤光片区)再输出至观看侧,因此可以提升面板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2A至图2C图显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中的低反射层与汇流线的布局图形的位置关系。
图3显示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汇流线的布局图形。
图4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5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6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低反射层与汇流线的布局图形的位置关系。
图7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剖面图。
图8为显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9显示成为第一模式的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10显示成为第二观看模式的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偏光膜              2~玻璃基板(阵列基板)
3~缓冲膜              3a~低反射层
3b~低反射层           4~绝缘膜
4a~汇流线             5~像素电极
6~配向膜              7~液晶层
8~配向膜              9~共通电极
10~绝缘膜             10a~彩色滤光片
10b~黑矩阵            11~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
12~偏光膜             13~间隔物
20~液晶面板           30~背光元件
31~发光二极管         32~导光板
41~栅极线             42~数据线
43~电容汇流线         44~薄膜晶体管
45~多晶硅区           52~玻璃基板
53~缓冲膜             53a~低反射层
54~绝缘膜             54a~汇流线
60~绝缘膜             60a~像素电极
60b~发光元件          60c~控制电极
61~玻璃基板           A~实线箭号
B~虚线箭号            C~实线箭号
D~虚线箭号            E~实线箭号
F~虚线箭号            G~实线箭号
H~虚线箭号            I~箭号
J~箭号                K~箭号
P~实线箭号            Q~实线箭号
X~实线箭号            Y~实线箭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说明书中,在数值相关叙述后接“以上”、“以下”的词来叙述数值范围的情况中,除非另有加注,相关的数值范围是包含上述“以上”、“以下”的词前接的数值。
用以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使用所附图示来作具体的说明。此显示装置为配置有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有源矩阵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且为以彩色滤光片来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此显示装置是第二观看模式(在具有共通电极及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的背面(下方)设置背光元件,而从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的玻璃基板的那一侧观看图像的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应用在行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个人电脑、电视机、车用显示器、航空用显示器、数字相框、可携式DVD播放器(portable DVD player)等的电子机器。
第一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20与背光元件30。
液晶面板20由其前侧(上层)至背侧(下层),依序层叠有偏光膜1、玻璃基板(阵列基板)2、设有本发明特征的低光反射率的材料层3a(以下称的为“低反射层3a”)的缓冲膜3、设有作为控制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及汇流线4a的绝缘膜4、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5、配向膜6、液晶层7、配向膜8、共通电极9、设有R、G、B三色的彩色滤光片10a及黑色矩阵10b的绝缘膜10、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11、偏光膜12。
作为平滑化膜的缓冲膜3,乃用以使玻璃基板2的表面平滑的绝缘性薄膜,例如为由SiOx、SiNx等所构成。在没有缓冲膜3的情况中,玻璃基板2的表面的微细损伤等会对线路造成伤害,而对显示特性造成不良影响。
在缓冲膜3的前侧(靠近玻璃基板2的那一侧),形成有图形化且与汇流线4a相同形状的低反射层3a。低反射层3a是以光反射率低于汇流线4a的光反射率的金属所制作。汇流线4a包含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及栅极线、与用于储存电容的汇流线,且是以铝合金所制作。低反射层3a是以覆盖汇流线4a的方式而形成。然而,低反射层3a并未覆盖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区域。另外,此低反射层3a并未与汇流线4a电性连接,由于二者并未连接而配置为直接对向的状态,因此,不会因为电容组成而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造成影响。
在由聚酰亚胺(polyimide)膜所形成的对向的两配向膜6、8之间的空隙充填液晶物质而形成液晶层7,而元件符号“13”乃代表用以维持液晶层7的厚度的间隔物。在彩色滤光片10a的各个染色像素之间,设置有黑色矩阵10b来作为用以提升对比的遮光图形。黑色矩阵10b是由例如黑色光阻剂树脂所形成。
背光元件30位于液晶面板20的背侧,其具有发光二极管31和导光板32,其中,发光二极管31发出白光,而导光板32传播来自发光二极管31的光线并使其扩散至液晶面板20那一侧。构成发光区域的导光板32的一端具有发光二极管31,导光板32将由发光二极管31所发出的白色光导引至其全表面,并同时使光线扩散至上面,由此具备发光区域的功能。
第2A~2C图显示本发明中的低反射层3a与汇流线4a的布局图形的位置关系。另外为了参考对照,在图3显示未设置低反射层3a的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汇流线的布局图形。
在第2A~2C、3图中,在各像素电极5形成有以硅处理技术所制作的薄膜晶体管44。元件符号“41”、“42”是分别代表对应于薄膜晶体管44的栅极线、数据线,而元件符号“43”则代表对应于辅助电容的汇流线(以下称的为“电容汇流线”)。图中左上方至右下方走向的粗影线(hatching)的区域是多晶硅区45。另外,图中右上方至左下方走向的细影线的区域是低反射层3a的形成区域。
金属制的低反射层3a的形状与汇流线4a的形状相同,并遮蔽汇流线4a而使外来光线不会到达汇流线4a。此低反射层3a,为了以激光退火进行重合处理,优选为移除薄膜晶体管区域。此被移除的区域,包含连接于栅极线41及/或电容汇流线43的辅助电容区域。
第2A图是显示以覆盖栅极线41及电容汇流线43的方式来设置低反射层3a的例子,低反射层3a形成于除了图形化的多晶硅区45以外的栅极线41及电容汇流线43的上层(前面)那一侧的位置。
第2B图显示以覆盖数据线42的方式来设置低反射层3a的例子,低反射层3a形成于除了图形化的多晶硅区45以外的数据线42的上层(前面)那一侧的位置。
第2C图是显示以覆盖全部的汇流线4a(栅极线41、数据线42及电容汇流线43)的方式来设置低反射层3a的例子,低反射层3a形成于除了图形化的多晶硅区45以外的全部的汇流线4a的上层(前面)那一侧的位置。
在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前文所述,在外界的光线从前侧(上方)入射的情况下(图10的实线箭号X),由于此外界的光线是在汇流线4a发生反射而将反射光导出(图10的实线箭号Y)至观看侧,因此反射光会造成观看特性的恶化。
相对于此,在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外界的光线从前侧(上方)入射的情况下(图1的实线箭号A),由于在汇流线4a的上方设有低反射层3a,此外界的光线在低反射层3a受到遮断而不会到达汇流线4a,且因为低反射层3a由光反射率低的金属所形成,因此,由低反射层3a所反射的光极少(图1的虚线箭号B),故不会因为反射光而造成观看特性恶化。
第二实施例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在图4中,关于与图1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元件符号,其说明则予以省略。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缓冲层3的前侧(靠近玻璃基板2的那一侧)设置低反射层3a;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缓冲层3的背侧(在图4中为下表面那一侧)形成图形化为与汇流线4a相同形状的低反射层3a并以绝缘膜4覆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低反射层3a形成为覆盖汇流线4a但未覆盖薄膜晶体管形成区域。另外,低反射层3a并未与汇流线4a电性连接。
而第二实施例中的低反射层3a与汇流线4a(栅极线41、数据线42、电容汇流线43)的布局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前文对第2A~2C图所作叙述者相同。
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亦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外界的光线亦由前侧(上方)入射(图4的实线箭号C),由于在汇流线4a的上方设有低反射层3a,此外界的光线在低反射层3a受到遮断而不会到达汇流线4a,且因为低反射层3a乃由光反射率低的金属所形成,因此,由低反射层3a所反射的光极少(图4的虚线箭号D),故不会因为反射光而造成观看特性恶化。
在第一、二实施例中,乃是针对使用金属膜作为低反射层3a的情况来作说明,但并不限于金属膜。对低反射层3a而言,只要是具有低光反射率的特性即可,亦可以是金属氧化膜与金属膜的层叠构成。此情况,例如可使用CrOx/Cr、MoOx/Mo的层叠体。另外,低反射层3a亦可以是树脂膜,且亦可使用黑色矩阵10b所使用的黑色光阻剂树脂。
第三实施例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在图5中,关于与第1、4图相同的元件是赋予相同的元件符号,其说明则予以省略。
第三实施例为使用半导体膜作为低反射层的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缓冲层3的背侧(在图5中为下表面)形成图形化为与汇流线4a相同形状的低反射层3b并以绝缘膜4覆盖。与第一、二实施例相同,低反射层3b是形成为覆盖汇流线4a但未覆盖薄膜晶体管形成区域。另外,低反射层3b并未与汇流线4a电性连接。
在第三实施例中,利用用于制作薄膜晶体管44的硅层来形成低反射层3b。也就是在制作薄膜晶体管44时,通过留下沿着汇流线4a的硅层来形成低反射层3b。由于构成薄膜晶体管44的硅层可以一并用于低反射层3b,而具有不需增加用于形成低反射层的步骤的优点。
图6显示第三实施例中的低反射层3b与汇流线4a的布局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图6中,关于与第2A~2C图相同或同样的元件是赋予相同的元件符号,其说明则予以省略。图中右上方至左下方走向的细影线的区域是低反射层3b的形成区域;而图中左上方至右下方走向的粗影线的区域是多晶硅区45。图6显示设置低反射层3b覆盖全部汇流线4a(栅极线41、数据线42及电容汇流线43)的例子,且在除了制作薄膜晶体管44而图形化的多晶硅区45以外的全部汇流线4a的上层(前面)那一侧的位置,形成有以半导体膜(硅层)所构成的低反射层3b。
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亦与第一、二实施形态相同,外界的光线从前侧(上方)入射(图5的实线箭号E),由于在汇流线4a的上方设有低反射层3b,此外界的光线在低反射层3b受到遮断而不会到达汇流线4a,且因为低反射层3b乃由光反射率低的半导体膜所形成,因此,由低反射层3b所反射的光极少(图5的虚线箭号F),故不会因为反射光而造成观看特性恶化。
第四实施例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剖面图。有机发光二极管由其前侧(上层)至背侧(下层),依序层叠有玻璃基板52、设有身为本发明特征的低光反射率的材料层53a(以下称的为“低反射层53a”)的缓冲膜53、设有作为控制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及汇流线54a的绝缘膜54、绝缘膜60、玻璃基板61。其中绝缘膜60设有像素电极60a、具有R、G、B三色的发光元件60b以及控制电极60c。
在缓冲膜53的上层(前面)那一侧,形成有图形化为与汇流线54a相同形状的低反射层53a。低反射层53a是以光反射率低于汇流线54a(例如为金合金)的光反射率的金属所制成。低反射层53a是以覆盖汇流线54a的方式而形成。然而,低反射层53a并未覆盖薄膜晶体管形成区域。此低反射层53a并未与汇流线54a电性连接。
具有如上述的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外界的光线从前侧(上层)入射(图7的实线箭号G),由于在汇流线54a的上方设有低反射层53a,此外界的光线在低反射层53a受到遮断而不会到达汇流线54a,且因为低反射层53a由光反射率低的金属所形成,因此,由低反射层53a所反射的光极少(图7的虚线箭号H),故不会因为反射光而造成观看特性恶化。
第五实施例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在图8中,关于与图1相同或同样的元件是赋予相同的元件符号,其说明则予以省略。在第五实施例中,是以对光线反射能力佳的材料构成黑色矩阵10b,黑色矩阵10b具有使光线扩散的表面。
来自背光元件30而导引至液晶面板20的光线(图8的箭号I)在黑色矩阵10b受到反射,但是因为黑色矩阵10b的表面具有光扩散性,其反射光被散射而使其偏光状态瓦解。因此,其反射光(图8的箭号J)不会为偏光膜12所吸收。其结果就是此反射光在背光元件30(导光板32)受到反射之后,再度被导引至液晶面板20。此再度被导引至液晶面板20的光线(图8的箭号J)会通过开口部而到达观看侧。
在以上所述的第五实施例中,由于照射在黑色矩阵10b的光线仍可用于图像的显示,因此可以使输出的光线的比例大于开口率,而可以达成面板透光率的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阵列基板,包括:
控制元件,其对应用以显示图像的各个像素来控制辉度;
汇流线,用以操作该控制元件;以及
低反射层,其光反射率低于该汇流线的光反射率,其中该低反射层是用以覆盖该汇流线而未覆盖该控制元件;
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排列成矩阵的多个R、G、B三色的彩色滤光片;以及
背光元件,
其中该阵列基板与该背光元件位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相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含:
平滑化膜,使该基板的表面平滑化;其中
该低反射层是形成于该平滑化膜的靠近该基板的那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控制元件为薄膜晶体管;以及
该汇流线包含连接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及栅极线、与用于储存电容的汇流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控制元件为薄膜晶体管;以及
该汇流线包含连接该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及栅极线、与用于储存电容的汇流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低反射层为金属膜或是金属膜与金属氧化膜的层叠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低反射层为树脂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低反射层为半导体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含:
设置于相邻的该多个彩色滤光片之间的黑色矩阵,上述黑色矩阵具有光扩散面。
CN2010101260883A 2009-04-01 2010-03-1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859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9062A JP4756178B2 (ja) 2009-04-01 2009-04-01 表示装置
JP089062/09 2009-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507A CN101859507A (zh) 2010-10-13
CN101859507B true CN101859507B (zh) 2013-12-04

Family

ID=4282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60883A Active CN101859507B (zh) 2009-04-01 2010-03-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173B2 (zh)
JP (1) JP4756178B2 (zh)
CN (1) CN101859507B (zh)
TW (1) TWI459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7884A1 (ja) 2010-08-03 2012-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750111B2 (ja) 2010-09-07 2015-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層及びポリマー層形成用組成物、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169906A1 (en) * 2010-09-08 2013-07-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077668A1 (ja) 2010-12-06 2012-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239493B2 (en) 2010-12-22 2016-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3196919A (ja) * 2012-03-21 2013-09-30 Sony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CN103487974A (zh) * 2012-06-13 2014-01-01 蔡熊光 视觉界面装置
US10031367B2 (en) * 2012-09-27 2018-07-24 Apple Inc. Display with inverted thin-film-transistor layer
US9599869B2 (en) 2013-01-23 2017-03-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278876B1 (ko) 2014-01-10 2021-07-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93091B1 (ko) * 2014-05-22 2020-1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낮은 반사율을 갖는 블랙 매트릭스를 구비한 평판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53381B (zh) * 2015-02-09 2016-10-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7797332A (zh) * 2017-11-22 2018-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90237644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Mikro Mesa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multi-layer isolation structure
CN110275345A (zh) 2019-06-05 2019-09-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8255A (zh) * 2019-11-19 2020-03-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708196A (zh) * 2020-06-23 2020-09-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0961B (en) * 1998-07-28 2002-09-0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0462B2 (ja) * 1992-05-13 1998-05-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US5668649A (en) * 1994-03-07 1997-09-16 Hitachi, Ltd.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 antireflection
JPH08179355A (ja) * 1994-12-27 1996-07-12 Sharp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JPH08334753A (ja) * 1995-06-02 1996-12-17 Sharp Corp 表示用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66783B2 (ja) * 1995-07-25 2007-01-1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H09211493A (ja) * 1996-02-05 1997-08-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10240162A (ja) * 1997-02-28 1998-09-11 Sony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JPH117044A (ja) * 1997-06-16 1999-01-12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用アレイ基板
JP2000310795A (ja) 1999-04-28 2000-11-07 Canon Inc 液晶素子
JP4462515B2 (ja) * 2000-02-29 2010-05-12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812276B2 (ja) * 2000-03-29 200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
JP2002107743A (ja) * 2000-09-25 2002-04-1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52963A (ja) * 2001-05-23 2002-12-06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03017272A (ja) * 2001-07-03 2003-01-17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140159A (ja) * 2001-11-02 2003-05-14 Sony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40303B2 (ja) * 2002-05-24 2010-09-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4051237B2 (ja) * 2002-07-30 2008-02-2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4086581B2 (ja) * 2002-07-31 2008-05-14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83870A (ja) * 2004-03-29 2005-10-13 International Display Technology Kk 画像表示装置
JP5301895B2 (ja) * 2008-07-01 2013-09-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0961B (en) * 1998-07-28 2002-09-0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81645A 2001.10.10
JP特开平9-211493A 1997.08.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507A (zh) 2010-10-13
JP2010243577A (ja) 2010-10-28
JP4756178B2 (ja) 2011-08-24
US20100253605A1 (en) 2010-10-07
TW201037403A (en) 2010-10-16
TWI459076B (zh) 2014-11-01
US8520173B2 (en) 201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9507B (zh) 显示装置
JP41670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30029037A (ko) 전기광학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US2016031359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86562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7072741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025141B2 (en) Display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401028A (zh) 显示装置
US808127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276510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500482B1 (ko) 액정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전자 기기
JP690342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53389A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75421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522531B1 (ko) 미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483263B2 (ja)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077940A (ko) 보더리스타입 표시장치
JP532646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5644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0762A (ko) 양방향 표시 장치
US20180151761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9053417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423395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977303B2 (en) Display device
JP4042540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NGBAO OPTO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CORP.

Address before: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TO: INNOLUX DISPLAY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3

Address after: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industry zon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