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3966A -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3966A
CN101823966A CN201010190939A CN201010190939A CN101823966A CN 101823966 A CN101823966 A CN 101823966A CN 201010190939 A CN201010190939 A CN 201010190939A CN 201010190939 A CN201010190939 A CN 201010190939A CN 101823966 A CN101823966 A CN 101823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so
reaction
hexanaphthene
ionic liqui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0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平平
黄淑娟
沈敏亮
张萍波
赵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90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3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3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整个合成过程中都不含芳香化合物,产品的结构中不含有芳环,直接以反应物正丁醇为带水剂,避免了使用有毒的带水剂甲苯、环己烷等。其优点是酯化反应结束后,酸价可以达到0.5-3mgKOH/g,粗产品经过适当的后处理可以得到分子结构中不含苯环结构的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纯度>99.5%。本发明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与目前大量使用的浓硫酸等酯化催化剂相比,具有用量小、重复性好、不腐蚀设备、酯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涉及一种无毒增塑剂的合成方法,具有经济环保等优点,其制法是将环己烷1,2-二甲酸酐与正丁醇在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中和、脱醇、脱水,脱色、得到纯度和色泽都很好的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属于精细化工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助剂中产能和消费最大的类别,我国增塑剂品种较单一,产品构成还不尽合理,主要以邻苯二甲酸酯为主,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所占比例较大,约为全部增塑剂的60%~70%。由于增塑剂存在的毒性问题,研究表明DOP、DBP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癌危险,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结构中含苯环可致癌,这使得传统主增塑剂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国家均已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欧盟等已禁止将邻苯类增塑剂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与儿童玩具等塑料制品。而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创新的非邻苯二甲酸酯,结构中不含苯环,符合欧盟“限制在玩具和儿童用品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这一新的规定,可用来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有希望应用于儿童玩具、医疗器械类PVC、PVC糊树脂制品、PVC塑胶粒子、电线电缆用料等。
目前酯化反应大多为浓硫酸催化,具有腐蚀设备、废酸污染、副反应多、后处理工艺复杂、水污染严重等缺点。而新型的离子液体具有几乎没有蒸汽压、不挥发、化学稳定性很强、阴阳离子及酸度可以调节等特点。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环己烷1,2-二甲酸酐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具有催化活性高、产品色泽浅且质量高、副反应少、后处理简单等优点,为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绿色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催化制备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此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如下式所示:
第一步,生成单酯过程:
Figure GSA00000127412500021
第二步,生成双酯过程:
Figure GSA0000012741250002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酯化合成过程中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环己烷1,2-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反应原料,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经中和、水洗、脱水脱醇、高温减压蒸馏,得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酯化率达到98%以上。整个合成过程中都不含芳香化合物,产品的结构中不含有芳环;步骤为: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环己烷1,2-二甲酸酐、0.5-0.7mol正丁醇,醇酐摩尔比为2.5-3.5∶1,同时加入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投入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的0.5%~2%,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10~150℃,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反应时间5~8h,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酸值降为小于3mgKOH/g结束反应,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催化剂为室温下为液体的可设计的离子液体,可从市场采购或自行合成。所用离子液体选用[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SO3-p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pyro]CH2SO3(1-甲基-2-吡咯烷酮甲基磺酸盐)、[HSO3-pHpyro]CH2SO3(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甲基磺酸盐)、[HSO3-pN(C2H5)3]HSO4(三乙胺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SO3-pmim]HSO4(N-甲基咪唑丙烷磺酸硫酸氢盐)之一种;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进行高温减压蒸馏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可达90%以上。
进行高温减压蒸馏:在0.09MPa、230-250℃减压蒸馏将产品蒸出,除去有色物质,产品色度20-100号,代替了以往的活性炭或双氧水脱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酯化率高,可达98.0%~99.5%;(2)催化剂采用了无腐蚀、无毒、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的新型催化剂离子液体,用量小,用量仅为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的0.5%~2%,不腐蚀设备,绿色环保;(3)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110~150℃;(4)反应时间短,5~8h可完成反应;(5)直接以反应物正丁醇为带水剂,避免了使用有毒的带水剂甲苯、环己烷等。
附图说明
图1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自己合成出离子液体[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
合成方法如下:往备有磁力搅拌、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 1-甲基-2-吡咯烷酮,在冰浴条件下用滴液漏斗往瓶内滴加0.1mol浓H2SO4,滴加时间为30min。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将所得液体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最终得到[Hpyro]HSO4,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30.8g)环己烷1,2-二甲酸酐(分子量为154.17)、0.5mol正丁醇,同时加入0.61g的催化剂[Hpyro]HSO4,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反应3h,酸值降为2.76mgKOH/g,酯化率98.8%,结束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0.09MPa)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在250℃下减压蒸馏(0.09MPa)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可达90%以上。
实施例2-6
除反应时间不同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环己烷1,2-二甲酸酐用量为0.2mol,正丁醇用量为0.5mol,离子液体[Hpyro]HSO4用量为0.62g,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表1实施例2-6
  实施例   反应时间/h   酯化率/%
  2   4   99.0
  3   5   99.2
  4   6   99.4
  5   7   99.1
  6   8   99.2
实施例7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同实施例1,自己合成出离子液体[Hpyro]HSO4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环己烷1,2-二甲酸酐、0.5mol正丁醇,同时加入0.16g的催化剂[Hpyro]HSO4,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反应8h,酸值降为2.12mgKOH/g,酯化率99.1%,结束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0.09MPa)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在250℃下减压蒸馏(0.09MPa)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可达90%以上。
实施例8-9
除催化剂用量不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环己烷1,2-二甲酸酐用量为0.2mol,正丁醇用量为0.5mol,离子液体为[Hpyro]HSO4,反应时间8h,反应终点温度150℃,催化剂用量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计。
表2实施例8-9
  实施例   催化剂用量%   酯化率/%
  8   1   99.5
  9   2   99.4
实施例10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自己合成出离子液体[HSO3-p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硫酸氢盐)。
合成方法如下:往备有磁力搅拌、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 1-甲基-2-吡咯烷酮和0.1mol 1,3-丙烷磺内酯,再加入10mL无水乙醚作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无水乙醚。再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得到离子液体前体HSO3-pHpyro(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而后在冰浴条件下用滴液漏斗往离子液体前体中滴加0.1mol浓H2SO4,滴加时间为30min。滴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再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最终得到[HSO3-pHpyro]HSO4,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环己烷1,2-二甲酸酐、0.5mol正丁醇,同时加入0.31g的催化剂[HSO3-pHpyro]HSO4,加热回流搅拌,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反应8h,酸值降为1.73mgKOH/g,酯化率99.2%,结束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0.09MPa)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在250℃下减压蒸馏(0.09MPa)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可达90%以上。
实施例11-15
除所用催化剂不同外,实施例11-15所用催化剂分别为:[Hpyro]CH2SO3(1-甲基-2-吡咯烷酮甲基磺酸盐)、[HSO3-pHpyro]CH2SO3(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甲基磺酸盐)、[HSO3-pN(C2H5)3]HSO4(三乙胺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SO3-pmim]HSO4(N-甲基咪唑丙烷磺酸硫酸氢盐)、浓H2SO4
各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如下。
实施例11:往备有磁力搅拌、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 1-甲基-2-吡咯烷酮,在冰浴条件下用滴液漏斗往瓶内滴加0.1mol甲基磺酸,滴加时间为30min。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将所得液体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最终得到[Hpyro]CH2SO3,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实施例12-14:往备有磁力搅拌、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 1-甲基-2-吡咯烷酮(或三乙胺、N-甲基咪唑)和0.1mol 1,3-丙烷磺内酯,再加入10mL无水乙醚作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无水乙醚,再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得到相应的离子液体前体HSO3-pHpyro(或HSO3-pN(C2H5)3、HSO3-pmim)。而后在冰浴条件下,用滴液漏斗往离子液体前体中滴加0.1mol甲基磺酸(或浓H2SO4),滴加时间为30min。滴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再用40mL乙酸乙酯洗涤2次后减压(0.09MPa)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酸乙酯,再在60℃下真空(0.09MPa)干燥7h,最终得到[HSO3-pHpyro]CH2SO3(或[HSO3-pN(C2H5)3]HSO4、[HSO3-pmim]HSO4),为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其余工艺条件均与实施例10相同,环己烷1,2-二甲酸酐用量为0.2mol,正丁醇用量为0.5mol,反应时间8h,反应终点温度150℃,催化剂用量为1%(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计)。
表3实施例11-14
  实施例   催化剂种类   酯化率/%
  11   [Hpyro]CH2SO3   99.5
  12   [HSO3-pHpyro]CH2SO3   99.2
  13   [HSO3-pN(C2H5)3]HSO4   99.1
  14   [HSO3-pmim]HSO4   99.4
  15   浓H2SO4   99.5
实施例16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自己制备合成出离子液体[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环己烷1,2-二甲酸酐、0.4mol正丁醇(醇酐比2∶1),同时加入0.31g的催化剂[Hpyro]HSO4,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反应8h,酸值降为15.94mgKOH/g,酯化率93.1%,结束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0.09MPa)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在250℃下减压蒸馏(0.09MPa)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可达90%以上。
实施例17-19
除酸醇摩尔比不同外,其余工艺条件均与实施例15相同,环己烷1,2-二甲酸酐用量为0.2mol,离子液体为[Hpyro]HSO4,用量1%,反应时间8h,反应终点温度150℃,催化剂用量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计。
表4实施例17-18
  实施例   酸醇摩尔比   酯化率/%
  17   1∶2.5   99.5
  18   1∶3.0   99.3
  19   1∶3.5   97.8
综合考察上述实施例,选择酯化条件为:醇酐摩尔比为2.5-3.5∶1,加入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投入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的0.5%~2%,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10~150℃,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反应时间5~8h,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的测定详参照GB/T1668-2008,酸值降为小于3mgKOH/g结束反应,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产品表征
1、通过红外光谱来确认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
如图1所示,2800-3000cm-1的特征峰是环己基六元环的C-H伸缩振动,1731cm-1处的特征峰为酯υc=o,1000-1500cm-1为正丁基的C-H弯曲振动。从红外谱图判断,产品为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
2、25℃时,产品的折光率nD=1.4521。
3、转速150转/分钟、扭矩+74.6%、剪切应力183.0D/cm2时,产品的黏度为:16.26厘泊。
4、用铂钴比色法测得产品色度为:20-100号。

Claims (2)

1.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环己烷1,2-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反应原料,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经中和、水洗、脱水脱醇、高温减压蒸馏,得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整个合成过程中都不含芳香化合物,产品的结构中不含有芳环;步骤为:
(1)酯化反应
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2mol环己烷1,2-二甲酸酐、0.5-0.7mol正丁醇,醇酐摩尔比为2.5-3.5∶1,同时加入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投入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质量的0.5%~2%,通N2并加热回流搅拌,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10~150℃,使反应生成的水从分水器分出,反应时间5~8h,每隔一小时测一次酸值,酸值降为小于3mgKOH/g结束反应,反应终点温度不超过150℃;
所用离子液体选用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SO3-pHpyro]HSO4,1-甲基-2-吡咯烷酮甲基磺酸盐[Hpyro]CH2SO3、1-甲基-2-吡咯烷酮丙烷磺酸甲基磺酸盐[HSO3-pHpyro]CH2SO3、三乙胺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SO3-pN(C2H5)3]HSO4、N-甲基咪唑丙烷磺酸硫酸氢盐[HSO3-pmim]HSO4之一种;
(2)产物的提纯
将酯化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入质量浓度5%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pH8~9,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环己烷1,2-二甲酸酐及反应生成的环己烷1,2-二甲酸单丁酯,而后将粗产品用100mL水洗涤2-3次至中性,而后减压蒸馏除去正丁醇及水分,制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再进行高温减压蒸馏将产品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蒸出,色度20-100号,纯度99.6%,收率达9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高温减压蒸馏:在0.09MPa、230-250℃减压蒸馏将产品蒸出,除去有色物质,产品色度20-100号,代替了以往的活性炭或双氧水脱色。
CN201010190939A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Pending CN101823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939A CN101823966A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939A CN101823966A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3966A true CN101823966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8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0939A Pending CN101823966A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396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1109A (zh) * 2011-07-28 2012-03-28 诺泰生物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水溶性二元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CN103910656A (zh) * 2014-03-20 2014-07-09 浙江工业大学 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在乳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
US20140336320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ester plasticizer and ester plasticizer prepared therefrom
CN106810716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张海飞 一种蓖麻油酸环己二醇单甲醚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1813A (zh) * 2019-01-31 2019-05-1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磺酸型双核离子液体在催化合成羧酸正丁酯中的应用和方法
CN110713439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己烷-1,2-二甲酸酯类环保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02936A (zh) * 2020-03-31 2020-06-19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3824A (zh) * 2006-08-03 2007-01-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清洁的生产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的酯化方法
CN1962736A (zh) * 2006-11-16 2007-05-16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己烷多羧酸酯化物的可塑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4822A (zh) * 2008-06-06 2008-10-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环氧脂肪酸二元醇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3824A (zh) * 2006-08-03 2007-01-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清洁的生产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的酯化方法
CN1962736A (zh) * 2006-11-16 2007-05-16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己烷多羧酸酯化物的可塑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4822A (zh) * 2008-06-06 2008-10-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环氧脂肪酸二元醇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GXIA XIE,ET AL.: "Synthesis of plasticizer ester using acid-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 as catalyst",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王国华等: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1109A (zh) * 2011-07-28 2012-03-28 诺泰生物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水溶性二元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CN102391109B (zh) * 2011-07-28 2014-10-08 诺泰生物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水溶性二元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US20140336320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ester plasticizer and ester plasticizer prepared therefrom
US9127141B2 (en) * 2013-05-08 2015-09-08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ester plasticizer and ester plasticizer prepared therefrom
CN103910656A (zh) * 2014-03-20 2014-07-09 浙江工业大学 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在乳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
CN103910656B (zh) * 2014-03-20 2016-07-06 浙江工业大学 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在乳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
CN106810716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张海飞 一种蓖麻油酸环己二醇单甲醚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1813A (zh) * 2019-01-31 2019-05-1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磺酸型双核离子液体在催化合成羧酸正丁酯中的应用和方法
CN110713439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己烷-1,2-二甲酸酯类环保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02936A (zh) * 2020-03-31 2020-06-19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3966A (zh) 一种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的方法
CN102320970B (zh) 以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制备柠檬酸三丁酯的方法
CN102260221A (zh) 异氰脲酸丙烯酸酯或异氰脲酸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2304045B (zh) 活性炭固载硫酸催化剂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一体化工艺
CN102228840A (zh) 负载型Fe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用负载型Fe2O3催化剂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2775310A (zh) 一种二元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0404495C (zh) 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柠檬酸三丁酯的方法
CN102311420B (zh) 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
CN102212189A (zh) 一种环氧聚酯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66770A (zh) 一种环氧改性蓖麻油的制备方法
CN103497157B (zh) 一种2-咪唑烷酮的合成方法
CN100491435C (zh) 氢化萜烯马来酸酐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4892418A (zh) 一种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方法
CN107641197B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与环氧环己烷为单体的共聚反应催化剂
CN110713439A (zh) 一种环己烷-1,2-二甲酸酯类环保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06404A (zh)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65507A (zh) 一种含1,1‑双(4‑氨基苯基)环己烷基团的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70051A (zh) 一种柠檬酸三正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13385225B (zh) 一种超分子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26984B (zh) 聚(碳酸酯-醚)二硫醇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7218B (zh) 一种磷酸三(2-氯丙基)酯的制备方法
CN110330428B (zh) 制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方法
CN106928065A (zh) 一种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CN101239911A (zh) 一种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方法
CN110327972A (zh) 羟基聚醚官能化杂多酸聚离子液体及其在一锅法合成环氧油酸甲酯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