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2442B - 制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2442B
CN101772442B CN200880100789.0A CN200880100789A CN101772442B CN 101772442 B CN101772442 B CN 101772442B CN 200880100789 A CN200880100789 A CN 200880100789A CN 101772442 B CN101772442 B CN 101772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vel
float
switch
reached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7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2442A (zh
Inventor
山本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72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2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4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reservo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hydraul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60T17/225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brake fluid level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4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including fluid pressurising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pressure of the braking fluid, e.g. including wheel driven pumps for detecting a speed condition, or pump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braking system
    • B60T8/4072Systems in which a driver input signal is used as a control signal for the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which is normally used for braking
    • B60T8/4081Systems with stroke simulating devices for driver in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当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时,ECU发出警告。如果在已经发出警告后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达到比最低液面水平(MIN)低的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时,ECU将正常控制模式切换为失效保护模式,并且采用失效保护模式执行制动控制。

Description

制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施加到车辆的车轮的制动力进行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和制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22843(JP-A-2004-322843)中描述了一种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其对施加到每个车轮的制动力的控制方式使得将针对车辆行驶状态的最佳制动力施加到车辆。该电子控制制动系统采用压力传感器监测每个车轮中的轮缸压力,并且控制电磁流率控制阀以使轮缸压力与基于驾驶员施加的制动踏板操作量计算得到的目标压力相一致。 
同样,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7-35228(JP-U-7-35228)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72497(JP-A-2000-272497)描述的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具有液面水平检测设备,其对储液器中的液面水平变得低于预定液面水平时进行检测。当该液面水平检测装置检测到液面水平变得低于设定的液面水平时,则判定有液体泄漏,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并且改变轮缸压力控制模式。 
在该电子控制制动系统中,需要确保储液器具有足够大的容积,以使液面水平检测设备能够操作。如果储液器的容积太小,由于车辆出厂时所充填的液体量的不同,或者由于发动机舱等中的温度改变所引起的液体压缩,则可能没有充足的液体用于液面水平检测设备的操作。此外,如果液面水平很低,即使液面水平很低是由于制动踏板磨损而不是由于泄漏,液面水平检测装置也可能进行动作,结果液压控制模式可能受到改变。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通常被构造为使得如果检测到液体泄漏,则控制模式被切换到失效保护模式,在该失效保护模式下,主缸中的液体直接供应到轮缸。在该失效保护模式下,制动力比正常操作期间的控制模式下的制动力低,因此常常由于错误的泄漏判定而改变控制模式不是可取的。 
然而,在小型车辆等中,鉴于发动机舱中的空间,有时很难提供具有足够大的容积的储液器。并且,近年来有确保发动机舱罩和储液器之间充足的距离以用于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行人的需求,因此变得更加难于提供具有足够大容积的储液器来防止错误的泄漏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因此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和制动方法,可以防止由于错误的泄漏判定而改变液压控制模式,同时减小储液器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储液器,其存储液体;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储液器中的液面水平;警告发出装置,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储液器中的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预定的第一液面水平时发出第一警告;以及液压控制装置,在已经发出所述第一警告后,直到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比所述第一液面水平低的预定的第二液面水平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用于改变所执行的液压控制模式。 
根据该方面,当液面水平少量下降时首先发出警告。如果液面水平进一步下降,则改变液压控制模式。在改变控制模式之前总会发出警告,因此用户有机会在控制模式改变之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液面水平。这可以防止由于错误的泄漏判定而改变控制模式的情况。 
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固定到储液器的固定部件、以及根据液面水平而相对于固定部件上下移动的第一浮子和第二浮子。当第一浮子相对于固定部件位于预定的第一位置时,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当第二浮子相对于固定部件位于预定的第二位置时,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共用的固定部件来检测两种液面水平,可以使设备以低成本制造。 
固定部件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在所述第一浮子达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从断开切换为接通,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第二浮子 达到所述第二位置时从接通切换为断开。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浮子和第二浮子可以竖直地设置,可以使储液器做得更小。 
第一浮子和第二浮子可以设置在储液器内部的相同轴线上。这使得相比第一浮子的轴线和第二浮子的轴线彼此偏移的情况,储液器能够做得更小。 
制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使液体排出所述储液器的泵。并且,可以通过隔壁将储液器的内部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并且第二浮子可以设置在与所述泵连通的区域中。通过将第二浮子设置在储液器中具有相对较大空间的区域中,可以使储液器做得更小。 
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固定到储液器的固定部件、设置在固定部件上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以及根据液面水平而相对于固定部件上下移动的第三浮子。而且,可以当第三浮子相对于固定部件的第三开关位于预定的第三位置时,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并且,当第三浮子相对于固定部件的第四开关位于预定的第四位置时,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浮子检测两种液面水平,即第一液面水平和第二液面水平,这简化了结构,因此制动控制系统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并且可以使储液器做得更小。 
液面水平判定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液面水平推定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对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进行推定。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提供用于机械地检测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的装置,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制动控制系统,并且储液器可以做得更小。 
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已经经过第一预定时间段时,第二液面水平推定装置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如果存在泄漏,则液面水平将随时间下降,因此可以通过监测时间来对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进行检测。 
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次数时,第二液面水平推定装置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可以基于制动操作的次数来推定液面水平的原因在于,制动 操作的次数越多,储液器中的液面水平下降。 
利用这种方式,通过推定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的时间或基于制动操作的次数来推定液面水平,使得即使由于车辆振动等原因很难检测实际液面水平时,也可以检测第二液面水平。 
当检测到液面水平达到位于第一液面水平和第二液面水平之间的第三液面水平时,警告发出装置发出与第一警告不同的第二警告。警告方法可以变化,使得例如第一警告是视觉警告(如点亮警告灯),第二警告是听觉警告(例如蜂鸣)。因此,即使由于车辆内部较明亮导致不容易看到警告灯,还将发出听觉警告,所以警告被重复。此外,可以在第一警告后采取提高液面水平的措施,从而可以阻止令人厌烦的噪音产生的警告。 
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液面水平推定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一液面水平后对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三液面水平进行推定。 
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已经经过第二预定时间段时,第三液面水平推定装置可以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三液面水平。第二预定时间段小于上述的第一预定时间段。 
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次数时,第三液面水平推定装置可以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三液面水平。第二预定次数小于上述的第一预定次数。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增加浮子的数量就可以检测第三液面水平,这简化了结构,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制动控制系统,并且储液器可以做得更小。 
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一液面水平后已经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段后,警告发出装置可以发出所述第一警告。这使得可以抑制在液面水平由于车辆振动等原因而暂时下降的情况下错误地发出警告。 
制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使液体排出储液器的泵。此外,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后已经经过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时间段的泵的累计操作时间时,液压控制装置采用与正常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即使当储液器中的液体较低时,仍可能有一些液体留在泵 周围。因此,在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的泵的累计操作时间已经经过之前,通过防止控制模式改变,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执行正常控制模式下的制动控制。 
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第二液面水平后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次数时,液压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与正常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因此,同样,当执行这种控制时,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执行正常控制模式下的制动控制。 
第一磁性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浮子上,第二磁性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二浮子上,并且当施加了来自第一浮子上的第一磁性部件的磁力时,第一开关可以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当未施加来自第二浮子上的第二磁性部件的磁力时,第二开关可以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第三磁性部件设置在第三浮子上,并且当施加了来自第三浮子上的第三磁性部件的磁力时,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可以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存储液体的储液器中的液面水平;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预定的第一液面水平时发出第一警告;以及在已经发出第一警告后,直到检测到液面水平达到比第一液面水平低的预定的第二液面水平时,改变执行的液压控制模式。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由以下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类似的标号用来表示类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储液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液面水平检测设备和ECU的电路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控制模式切换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的改变示例的视图;并且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的电路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的框图。该制动控制系统10是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制动(ECB)系统,其基于作为制动操作部件的制动踏板12的操作量来最佳地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的制动。 
制动踏板12连接到主缸14,根据驾驶员执行的下压操作来使主缸14排放液体(即液压液)。并且,制动踏板12具有检测下压行程的行程传感器46。 
行程模拟器24连接到主缸14的一个输出端口14a,行程模拟器24产生与驾驶员下压制动踏板12所用的操作力对应的反作用力。模拟器截止阀23设置在将主缸14和行程模拟器24连接的流动管线的中途。模拟器截止阀23是常闭电磁开关阀,在未通电时关闭,并且在检测到驾驶员对制动踏板12的操作时打开。 
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器26连接到主缸14。该储液器26的结构将在以下详细描述。检测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见图2)设置在储液器26中。 
右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6在一端处连接到主缸14的一个输出端口14a,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将制动力施加到右前轮(未图示)的右前轮轮缸20FR。类似地,左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8在一端处连接到主缸14的另一个输出端口14b,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将制动力施加到左前轮(未图示)的左前轮轮缸20FL。右电磁开关阀22FR设置在右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6的中途,并且左电磁开关阀22FL设置在左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8的中途。右电磁开关阀22FR和左电磁开关阀22FL两者都是常开电磁阀,在未通电时打开,并且在通电时闭合(即当被供应电流时)。 
此外,检测右前轮侧主缸压力的右主压力传感器48FR设置在右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6的中途。类似地,检测左前轮侧主缸压力的左主压力传感器48FL设置在左前轮制动压力控制管线18的中途。利用制动控制系统10,当驾驶员下压制动踏板12时,由行程传感器46检测下压量。然 而,将制动踏板12下压的力(即下压力)也可以通过由右主压力传感器48FR和左主压力传感器48FL检测得到的主缸压力获得。这样,假设行程传感器46失效,那么就失效保护的角度而言,使用右主压力传感器48FR和左主压力传感器48FL两者来监测主缸压力是优选的。 
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的一端连接到储液器罐26。该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的另一端连接到由电机32驱动的油泵34的入口。油泵34的出口连接到高压管线30。蓄压器50和安全阀53也连接到高压管线30。在该示例实施例中,油泵34是至少具有两个活塞(未图示)的往复泵,所述活塞由电机32以往复的形式驱动。并且,该示例实施例中的蓄压器50是将液体的压能转化为充填气体(如氮气)的压能并将其存储的蓄压器。 
蓄压器50存储例如由油泵34加压到约14至22Mpa的液体。此外,安全阀53的阀出口连接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因此如果存储器50中的液体的压力变得异常高时(例如约25Mpa),安全阀53将打开以使高压液体返回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此外,检测蓄压器50的出口压力(即存储器50中的液体的压力)的蓄压器压力传感器51设置在高压管线30中。 
高压管线30经由增压阀40FR连接到右前轮轮缸20FR,经由增压阀40FL连接到左前轮轮缸20FL,经由增压阀40RR连接到右后轮轮缸20RR,并且经由增压阀40RL连接到左后轮轮缸20RF。增压阀40FR至40RL均是常闭电磁流率控制阀(线性阀),其在未通电时闭合,并且在必要时用于增大轮缸20FR至20RL中的压力。此外,为车辆的每个车轮设置未示出的盘式制动单元。这些盘式制动单元的每个通过相应的轮缸20FR至20RL的操作将制动块压靠盘片来产生制动力。 
并且,右前轮轮缸20FR经由降压阀42FR连接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左前轮轮缸20FL经由降压阀42FL连接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降压阀42FR和42FL两者均是常闭电磁流率控制阀(线性阀),在必要时用于降低轮缸20FR和20FL中的压力。类似地,右后轮轮缸20RR经由降压阀42RR连接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左后轮轮缸20RL经由降压阀42RL连接到液压供应排放管线28。降压阀42RR和42RL两者均是常开电磁流 率控制阀。 
并且,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包括检测轮缸压力的轮缸压力传感器,所述轮缸压力是作用在轮缸上的液体压力。即,右前轮轮缸压力传感器44FR设置在右前轮轮缸20FR附近并控制作用在右前轮轮缸20FR上的液体压力,左前轮轮缸压力传感器44FL设置在左前轮轮缸20FL附近并控制作用在左前轮轮缸20FL上的液体压力,右后轮轮缸压力传感器44RR设置在右后轮轮缸20RR附近并控制作用在右后轮轮缸20RR上的液体压力,并且左后轮轮缸压力传感器44RL设置在左后轮轮缸20RL附近并控制作用在左后轮轮缸20RL上的液体压力。 
右电磁开关阀22FR、左电磁开关阀22FL、增压阀40FR至40RL、降压阀42FR至42RL、油泵34、蓄压器50等一起组成制动控制系统10的液压致动器80。该液压致动器80由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简称为“ECU”)200控制。 
ECU 200包括执行各种操作的CPU、其中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的ROM、用于存储数据并用作为执行程序的工作区域的RAM、例如备份RAM(即使在发动关闭时也能保持所存储的内容)的非易失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将从各种传感器等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读取的A/D转换器,以及例如时钟之类的计时器等。 
ECU 200电连接到包括液压致动器80在内的各种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电磁开关阀22FR和22FL、模拟器截止阀23、增压阀40FR至40RL以及降压阀42FR至42RL等。 
ECU 200还电连接到检测控制中所用的信号的各种传感器和开关。即,ECU 200从轮缸压力传感器44FR至44RL接收指示轮缸20FR至20RL中的轮缸压力的信号。 
ECU 200还从行程传感器46接收指示制动踏板12的踏板行程的信号,从右主压力传感器48FR和左主压力传感器48FL接收指示主缸压力的信号,并从蓄压器压力传感器51接收指示蓄压器压力的信号。 
ECU 200还从设置在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见图2)接收指示液面水平的信号。并且,ECU 200连接到警告灯54,用于通知驾 驶员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较低。 
此外,ECU 200从设置在每个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接收指示每个车轮的轮速的信号,从横摆率传感器接收指示横摆率的信号,并且从转向角传感器接收指示转向车轮的转向角的信号。此外,这些传感器在图中示出。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制动控制系统10中,当驾驶员下压制动踏板12时,ECU 200由指示踏板12的下压量的踏板行程以及主缸压力来计算车辆的目标减速度,并且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目标减速度来获得目标压力,该目标压力是每个车轮的轮缸压力的目标值。然后ECU 200控制增压阀40FR至40RL以及降压阀42FR至42RL,使得每个车轮的轮缸压力符合目标压力。 
同时,此时的电磁开关阀22FR和22FL闭合并且模拟器截止阀23打开。因此,驾驶员下压制动踏板12时来自主缸14的液体流过模拟器截止阀23并流入行程模拟器24。 
并且,当蓄压器压力小于预定控制范围的下限值时,ECU 200驱动油泵34来增加蓄压器压力,并且继而在蓄压器器压力进入控制范围时停止油泵34。 
图2是示出储液器26的结构的视图。储液器26的主体14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具有底部的圆筒的形状,从而可以将液体存储在内部。用于充填液体的开口部分144形成在主体140的上部。用于闭合开口部分144的帽142可靠地配合到该开口部分144。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分140中设置有三个基准液面水平,即最高液面水平MAX、最低液面水平MIN和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最高液面水平MAX被设为主体部分140的上表面以下的值。最低液面水平MIN被设定为用来确保具有足够的液体以稳定地为全部四个车轮的轮缸20FR至20RL提供适当的制动力。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被设定为低于最低液面水平MIN,并且表示应该在失效保护模式下控制制动控制系统10的液面水平,这将在以下进行描述。最高液面水平MAX、最低液面水平MIN和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全部都取决于储液器26和液压致动器80而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试和模拟来适当地设定。 
第一隔壁128和第二隔壁130形成为从主体部分140的底板(即底表面)向上延伸。第一隔壁128和第二隔壁130的上端部分的高度在最低液面水平MIN以下。 
第一隔壁128和第二隔壁130将主体部分140内部的在最低液面水平MIN以下的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即,第一液体存储室116形成在第一隔壁128和主体部分140的一个侧壁之间,第二液体存储室118形成在第一隔壁128和第二隔壁130之间,并且正常控制室120形成在第二隔壁130和主体部分140的另一个侧壁之间。 
用于将第一液体存储室116连接到主缸14的一个输出端口14a的第一连接部分122形成在第一液体存储室116的底板上。用于将第二液体存储室118连接到主缸14的另一个输出端口14b的第二连接部分124形成在第二液体存储室118的底板上,并且用于将正常控制室120连接到油泵34的入口的第三连接部分126形成在正常控制室120的底板上。 
检测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的液面水平检测部分100设置在主体部分140中。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包括固定到储液器26的固定部件106、设置在固定部件106上方的第一浮子102、以及设置在固定部件106下方的第二浮子104。 
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是在液体中浮动的浮子,并且被设置为当液体增加和减少时相对于固定部件106上下移动。限制第一浮子102的侧向移动的引导部分(未图示)形成在第一浮子102的侧面。第二浮子104在设置在正常控制室120下方的浮子室146内部向上和向下移动。 
第一磁体108设置在第一浮子102的下部,第二磁体110设置在第二浮子104的上部。并且,第一簧片开关112设置在固定部件106的上部,第二簧片开关114设置在固定部件106的下部。在施加磁力时,第一簧片开关112和第二簧片开关114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第一簧片开关112设置在大体上与最低液面水平MIN等高的位置,并且用作为警告发出开关。第二簧片开关114设置在大体上与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等高的位置,并且用作为失效保护模式操作开关。 
当固定部件106和第一浮子102满足预定的第一位置关系时,液面水 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固定部件106和第一浮子102之间的预定第一位置关系是以下的位置关系:其中设置在第一浮子102上的第一磁体108作用于设置在固定部件106上的第一簧片开关112,从而使第一簧片开关1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当液面水平充分地高于最低液面水平MIN时,第一磁体108则不对第一簧片开关112产生作用,因此第一簧片开关112断开。如果液面水平下降,使得第一浮子102的下表面落到最低液面水平MIN,那么第一磁体108作用于第一簧片开关112,从而将第一簧片开关1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同样,当固定部件106和第二浮子104满足预定的第二位置关系时,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固定部件106和第二浮子104之间的预定第二位置关系是以下的位置关系:其中设置在第二浮子104上的第二磁体110不再对设置在固定部件106上的第二簧片开关114产生作用,从而使第二簧片开关114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当液面水平充分地高于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时,浮力使第二浮子104的上表面抵靠固定部件106的下表面。因此,第二磁体110作用于第二簧片开关114,所以第二簧片开关114接通。如果液面水平下降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以下,那么第二浮子110停止对第二簧片开关114的作用,从而使第二簧片开关114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该示例实施例,可以使用两个浮子(即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来检测两种液面水平,即最低液面水平MIN和最高液面水平MAX。在该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中,固定部件106对于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两者公用,使得该设备能以低成本制造。并且,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竖直地排布,因此储液器26的尺寸可以减小。 
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优选地设置在相同的轴线上,如图2所示。这样使得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可以比第一浮子102的轴线偏离第二 浮子104的轴线的情况做得更小,并且由此储液器26可以做得更小。 
并且,第二浮子104优选地设置在储液器26的正常控制室120中。将第二浮子104设置在储液器26中具有相对更大空间的正常控制室120中,使得储液器26可以做得更小。 
接下来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操作。图3是示出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和ECU 200的电路结构的视图。图3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和ECU 200共同组成用于检测液面水平的液面水平检测装置。图4是示出控制模式切换的图。 
如图3所示,在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中,第一簧片开关112和第二簧片开关114串联连接。第二簧片开关1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簧片开关112的另一端连接到输出端子72。并且,电阻器68与第一簧片开关112并联。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输出端子72经由信号线70连接到ECU 200的输出端子74。 
ECU 200包括二级管60、电阻器62和64、以及电容器66。在ECU200的电路中,图3所示的ECU 200的电路表示与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连接的电路。二级管60的阳极连接到ECU 200的电源电压Vcc,二级管60的阴极连接到电阻器62的一端。电阻器6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器66的一端,电容器66的另一端接地。并且,电阻器64的一端与ECU 200的输入端子74均连接到电阻器62的另一端。电阻器64的另一端是用于检测来自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信号的检测端子76。 
图3所示的第一簧片开关112和第二簧片开关114的状态表示以下的情况,其中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充分地高于最低液面水平MIN,使得第一簧片开关112断开并且第二簧片开关114接通。此时,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cc减去二级管60的偏移电压之差并通过电阻62的阻抗和电阻68的阻抗被分压的电压(即图4中的电压V1和V2之间的电压)。 
当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在电压V1至V2的范围时,作为液压控制装置的ECU 200在正常控制模式下执行制动控制。当在该正常控制模式下下压制动踏板12时,根据制动踏板12的操作量来确定目标压力。然后油泵 34受到驱动,右电磁开关阀22FR和左电磁开关阀22FL关闭。之后,提供到针对所有四个车轮的增压阀40FR至40RL和降压阀42FR至42RL的电流受到控制,使得轮缸压力符合目标压力。 
如果液面水平降至最低液面水平MIN,第一簧片开关1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因此,检测终端76短接到地电势,所以检测终端76处的电压变为图4中的地电势(GND)和电压V1之间的电压。当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在GND至V1的范围内时,ECU 200通过点亮警告灯54向驾驶员发出警告。这种情况下的警告发出装置不限于警告灯,即也可以是例如蜂鸣之类的声响。 
ECU 200还可以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后已经经过预定的时间段后发出警告。这使得可以避免在液面水平由于车辆振动等原因暂时下降的情况下错误地发出警告。该预定的时间段可以通过测试设定为最佳的固定时间或设定为油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 
如果在警告已经发出后液面水平进一步下降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则第二簧片开关114从接通切换为断开。因此,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变为等于电源电压Vcc与二级管60的偏移电压之差(即图4中的电压V2和Vcc之间的电压)。当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在电压V2至Vcc的范围时,ECU 200以不同于先前的控制方式执行制动控制。在该示例实施例中,控制模式切换到失效保护模式。 
在失效保护模式下,右电磁开关阀22FR和左电磁开关阀22FL打开,并且液体从主缸14直接供应到轮缸20FR和20FL。并且,通过关闭增压阀40FR和40FL以及降压阀42FR和42FL并且控制供应到增压阀40FR和40FL以及降压阀42FR和42FL的电流,来控制左后轮轮缸20RL和右后轮轮缸20RR的液压。因此,减小了制动力。 
这样,在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中,当液面水平到达最低液面水平MIN时发出警告,并且如果在已经发出警告后液面水平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则控制模式改变为失效保护模式。因此,在控制模式切换为失效保护模式之前总会发出警告,所以控制模式不会没有警告而突然改变。这可以使用户在控制模式切换前采取提高液面水 平的步骤,可以防止由于错误的泄漏判定而改变控制模式。 
也可以是,当在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后、已经经过等于或大于预定时间段的油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时,ECU 200以不同于先前的控制模式执行液压控制。 
即使当储液器26中的液体较低时,仍可能有一些液体留在油泵34周围。因此,在已经经过了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时间段的、油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之前,通过禁止控制模式改变,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执行正常控制模式下的制动控制。该预定的时间段可以通过测试来适当地设定。 
此外,可以是,当在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后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预定次数时,ECU 200以不同于先前的控制模式执行液压控制。因此,通过执行这种控制,也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执行正常控制模式下的制动控制。该预定次数可以通过测试来适当地设定。 
图5是示出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的控制的流程图。该制动控制的程序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执行。在正常操作期间,制动控制系统10在正常控制模式下受控制。 
首先,ECU 200基于来自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信号来检测第一簧片开关112是否已经从断开切换为接通(步骤S10)。 
如果第一簧片开关112仍是断开(即,步骤S10为“否”),则ECU200判定为液面水平高于最低液面水平MIN,因此在正常控制模式下执行制动控制(步骤S12)。 
如果第一簧片开关112接通(即,步骤S10为“是”),则ECU 200判定为液面水平已经降至最低液面水平MIN,并且通过点亮警告灯54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步骤S14)。 
在已经发出警告后,ECU 200基于来自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信号检测第二簧片开关114是否已经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步骤S16)。 
如果第二簧片开关114仍是接通(即,步骤S 16为“否”),则ECU200判定为液面水平尚未降至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因此在正常控制模式下执行制动控制(步骤S12)。 
如果第二簧片开关114断开(即,步骤S16为“是”),则ECU 200判定为液面水平已经降至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并且将控制模式切换为与检测到第二簧片开关114断开前的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即,ECU 200将控制模式从正常控制模式切换为失效保护模式并继而执行控制(S18)。此外,如果控制模式已经是失效保护模式,则不切换控制模式。 
在图2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中,第一浮子102和第二浮子104设置在相同的轴线上。然而可选地,第一浮子102的轴线可以与第二浮子104的轴线偏离。例如,第一浮子102可以设置在储液器26的中心,第二浮子104可以设置在图2所示的正常控制室120的周边部分中。将第一浮子102设置在储液器26的中心可以使液面存在倾角度时的液面检测精度提高。 
并且,在图5中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4中发出警告的时间和步骤S16中检测到第二簧片开关114断开的时间之间,ECU 200可以将控制模式切换为改变车轮中制动力分配的模式(此后该模式将称为“泄漏抑制模式”),用来确保储液器26中有充足的液体。该泄漏抑制模式是同时仅操作四个轮缸20FR、20FL、20RL和20RR中的两个或三个(而不是同时操作所有的轮缸)的控制模式。 
如果四个车轮的制动器中的一个发生泄漏,则优选地停止存在泄漏的制动器。然而,如果泄漏速率很慢,则很难识别哪个制动器正在发生泄漏。因此,通过将液体选择性地提供到每个系统的轮缸,与当液体同时提供到所有轮缸时相比,可以减少泄漏。 
例如,当三个轮缸作为一组起动时,设定以下的起动状态,即,起动轮缸20FR、20FL和20RR的第一起动状态、起动轮缸20FR、20FL和20RL的第二起动状态、起动轮缸20FR、20RR和20RL的第三起动状态、起动轮缸20FL、20RR和20RL的第四起动状态。然后以此顺序在第一至第四起动状态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来施加制动力。因此,尽管所施加的制动力约为通常所施加的四分之三,然而可以抑制发生泄漏的制动器的泄漏。因此,可以减慢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的下降速率,从而将转换为失效 保护模式下的操作推迟。 
并且,在图3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100的电路中,第一簧片开关112和第二簧片开关114串联连接,然而它们也可以并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需要增加连接到ECU 200的信号线70,ECU 200的电路结构也可以简化。 
图6是根据上述示例实施例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的改变示例的视图。图6中与图2中的组成元件相同或相应的组成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适当之处省略重复的描述。 
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包括杆状固定部件306和环形浮子302。固定部件306形成在储液器26的正常控制室120中,以从主体部分140的底板向上突出。浮子302的中心具有孔,固定部件306插入到该孔中。浮子302根据液面水平沿杆状固定部件306上下移动。环形磁体308设置在浮子302的下部。 
并且,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设置在固定部件306上。第一簧片开关312设置在大体上与最低液面水平MIN等高的位置,并且用作为警告发出开关。第二簧片开关314设置在大体上与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等高的位置,并且用作为失效保护模式操作开关。 
当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一簧片开关312和浮子302满足预定的第三位置关系时,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在图6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中,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一簧片开关312和浮子302之间的预定的第三位置关系是以下的位置关系:其中设置在浮子302上的磁体308作用于设置在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一簧片开关312,从而使第一簧片开关3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当液面水平充分地高于最低液面水平MIN时,磁体308不对第一簧片开关312产生作用,因此第一簧片开关312断开。如果液面水平下降使得浮子302的下表面落到最低液面水平MIN,那么磁体308作用于第一簧片开关312,从而使第一簧片开关3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同样,当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二簧片开关314和浮子302满足预定的第四位置关系时,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 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在图6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中,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二簧片开关314和浮子302之间的预定的第四位置关系是以下的位置关系:其中设置在浮子302上的磁体308对设置在固定部件306上的第二簧片开关314产生作用,从而使第二簧片开关314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当液面水平高于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时,磁体308不对第二簧片开关314产生作用,所以第二簧片开关314断开。如果液面水平下降使得浮子302的下表面落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那么磁体308作用于第二簧片开关314,从而使第二簧片开关314从断开切换为接通。此外,在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中,将第一簧片开关312的灵敏度设定为较高,因此即使浮子302的下表面落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第一簧片开关312仍保持接通。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的电路的视图。如图7所示,在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中,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串联连接。第二簧片开关3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簧片开关312的另一端连接到输出端子72。并且,电阻器68与第一簧片开关312并联,电阻器69与第二簧片开关314并联。ECU 200的电路结构与图3所示的相同。 
图7所示的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的状态表示以下的情况:其中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充分地高于最低液面水平MIN,从而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两者都断开。此时,ECU 200的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cc与二级管60的偏移电压之差并通过电阻器68的阻抗和电阻器69的阻抗进行分压的电压。此时,ECU 200在正常控制模式下执行制动控制。 
如果液面水平降至最低液面水平MIN,则第一簧片开关312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因此,ECU 200的检测端子76处的电压变为等于电源电压Vcc与二级管60的偏移电压之差并通过电阻器62的阻抗和电阻器69的阻抗进行分压的电压。此时,ECU 200通过点亮警告灯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如果液面水平进一步下降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则第二 簧片开关314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因此,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两者都接通,所以检测端子76短接到地电势。此时,ECU 200将控制模式切换为与先前不同的控制模式,即切换到失效保护模式。 
这样,根据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可以使用一个浮子检测两种液面水平,即最低液面水平MIN和最高液面水平MAX。因此,简化了装置的结构,从而使得液面水平检测设备能以低成本制造。并且,由于仅有一个浮子并且不需要浮子室,因此储液器26的尺寸可以减小。 
在图6所示的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中,设置了两个簧片开关,即第一簧片开关312和第二簧片开关314。然而可选择地,液面水平检测设备300可以只在最低液面水平MIN的高度处具有第一簧片开关312,并且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到达最低液面水平MIN后已经经过等于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油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时,ECU 200可以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在这种情况下,ECU 200用作为安全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的推定装置。如果存在泄漏,则液面水平将随时间下降,因此可以通过监测时间来对液面水平达到安全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进行检测。 
并且,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后,ECU 200可以计算制动操作的次数,当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次数时,ECU 200可以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失效保护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可以基于制动操作的次数来推定液面水平的原因在于,制动操作的次数越多,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更进一步地下降。 
以这种方式来推定液面水平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后的时间或基于制动操作的次数推定液面水平,可以使得即使由于车辆振动等原因很难检测实际液面水平时,也可以对液面水平达到安全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进行检测。并且,不需要提供用于以机械的方式对液面水平达到安全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进行检测的装置,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制动控制系统10,并且储液器26可以做得更小。第一预定的时间段和第一预定的次数可以通过测试来适当地设定。 
还可以是,当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位于最低液面水平MIN和安全 模式操作液面水平FL之间的中间液面水平ML时,ECU 200发出警告(以下称为“第二警告”),第二警告与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时所发出的警告(以下称为“第一警告”)不同。警告方法优选地产生变化使得,例如第一警告是视觉警告(如点亮警告灯),第二警告是听觉警告(例如蜂鸣)。因此,即使当车辆内部较明亮时不容易看到警告灯时,还将发出听觉警告,所以警告是重复的。此外,可以在第一警告后采取提高液面水平的措施,从而可以阻止令人厌烦的噪音所表示的警告。 
还可以是,当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后经过了等于第二预定时间段的油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时,ECU200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中间液面水平ML。第二预定时间段小于上述的第一预定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ECU 200用作为中间液面水平ML的推定装置。 
并且,可以是,在检测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最低液面水平MIN后,ECU 200计算制动操作的次数,并且当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次数时,ECU 200推定为液面水平已经达到中间液面水平ML。第二预定次数小于上述的第一预定次数。 
根据这些结构,不用增加浮子的数量就可以检测中间液面水平ML,这简化了结构,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制动控制系统10,并且储液器26可以做得更小。第二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次数可以通过测试来适当地设定。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和结构。相反,本发明意于涵盖各种变形和等同的设置。此外,虽然以不同方式的组合和构造示出了所揭示的本发明的各种元件,然而包括更多、更少或只有单个元件的其它组合和构造也在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制动控制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其用于检测储液器(26)中的液面水平;
警告发出装置(54),其用于在由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预定的第一液面水平时发出第一警告;以及
控制装置(200),在已经由所述警告发出装置发出所述第一警告后,当由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比所述第一液面水平低的预定的第二液面水平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用与已在执行的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
其中,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包括固定到所述储液器(26)的固定部件(106)、根据所述液面水平而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上下移动的第一浮子(102)、以及根据所述液面水平而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106)上下移动的第二浮子(104),
其中,当所述第一浮子(102)下降使得所述固定部件(106)和所述第一浮子(102)形成预定的第一位置关系时,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一液面水平,并且当所述第二浮子(104)下降使得所述固定部件(106)和所述第二浮子(104)形成预定的第二位置关系时,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二液面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
第一开关(112),其在所述第一浮子(102)形成所述第一位置关系时从断开切换为接通以及
第二开关(114),其在所述第二浮子(104)形成所述第二位置关系时从接通切换为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在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的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112)和所述第二开关(114)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1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的输出端子,并且电阻器(68)与所述第一开关(112)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所述第一浮子(102)和所述第二浮子(104)设置在相同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所述第二浮子(104)设置在所述储液器(26)的正常控制室(12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在由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一液面水平后已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段后,所述警告发出装置(54)发出所述第一警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还包括使液体排出所述储液器(26)的泵(34),
其中,在由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2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二液面水平后已经过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时间段的所述泵(34)的累计操作时间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100)采用与已在执行的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当在由所述液面水平检测装置(100)检测到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第二液面水平后制动操作的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次数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200)采用与已在执行的控制模式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设备(10),其中:
当所述液面水平已经达到所述预定的第二液面水平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200)采用失效保护控制模式来执行液压控制;
在所述失效保护控制模式下,根据驾驶员的踩踏操作将主缸的液体供应到前轮的轮缸(20FR,20FL);并且
通过对施加到位于蓄能器(50)和后轮的轮缸(20RR,20RL)之间的增压阀(40RR,40RL)的电流以及施加到使所述后轮的所述轮缸(20RR,20RL)的压力降低的降压阀(42RR,42RL)的电流进行控制,来控制所述后轮的所述轮缸(20RR,20RL)的液压。
CN200880100789.0A 2007-08-10 2008-08-08 制动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2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0143 2007-08-10
JP2007210143A JP4609462B2 (ja) 2007-08-10 2007-08-10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PCT/IB2008/002087 WO2009022209A2 (en) 2007-08-10 2008-08-08 Brake control system and brake control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442A CN101772442A (zh) 2010-07-07
CN101772442B true CN101772442B (zh) 2013-03-20

Family

ID=4034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7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2442B (zh) 2007-08-10 2008-08-08 制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6122B2 (zh)
JP (1) JP4609462B2 (zh)
CN (1) CN101772442B (zh)
DE (1) DE112008002155B4 (zh)
WO (1) WO200902220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49300A1 (de) * 2005-10-12 2007-04-2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s Raddrucks in einem elektronisch ansteuerbaren Kraftfahrzeugbremsenregelungssystem
JP2009040162A (ja) * 2007-08-07 2009-02-26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制御方法
JP5250379B2 (ja) * 2008-10-14 2013-07-3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CN102310851B (zh) * 2010-06-30 2014-07-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转换器以及使用该信号转换器的汽车制动报警系统
JP5948172B2 (ja) * 2012-07-20 2016-07-06 株式会社タダノ 車載用のドレン分離・貯留器
JP6296387B2 (ja) * 2014-03-25 2018-03-2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KR102582454B1 (ko) * 2017-02-16 2023-09-25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전자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DE102017221478A1 (de) * 2017-11-30 2019-06-0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Funktionsprüfung einer elektromechanischen Füllstand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DE102017221723A1 (de) 2017-12-01 2019-06-0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Bremsanlage
DE102017222672A1 (de) * 2017-12-13 2019-06-1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luidbehälter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r Füllstandsüberwachung
DE102017222789A1 (de) * 2017-12-14 2019-06-19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msanlage und Bremsanlage
JP2018083628A (ja) * 2018-02-09 2018-05-3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KR102525980B1 (ko) * 2018-08-27 2023-04-26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전자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
JP7206834B2 (ja) * 2018-11-19 2023-01-18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用制動装置
DE102019200807A1 (de) * 2019-01-23 2020-07-2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msanlage und Bremsanlage
DE102019205502A1 (de) * 2019-04-16 2020-10-22 Zf Active Safety Gmbh Füllstandsensiereinrichtung
CN110263564A (zh) * 2019-06-24 2019-09-20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黑匣子的自动行驶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11951961B2 (en) 2019-08-19 2024-04-09 ZF Active Safety US Inc. Method for the functional testing of a fluid level warning indicator
KR20220056893A (ko) * 2020-10-28 2022-05-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제동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1130B (en) * 1982-05-25 1985-05-30 Gen Motors France Brake-test assemblies for vehicle brake systems
CN85201964U (zh) * 1985-06-03 1986-08-13 阚武 液位上、下预定位置自动控制系统
CN2142564Y (zh) * 1992-12-07 1993-09-22 顾长安 特种干簧接点式液位信号传感器
US5826953A (en) * 1995-09-12 1998-10-27 Fahrzeugtechnik Ebern Gmbh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CN1467486A (zh) * 2002-06-11 2004-01-1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液面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液面检测装置的相片处理装置
JP3565080B2 (ja) * 1999-03-23 2004-09-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2685847Y (zh) * 2004-03-25 2005-03-16 王福双 双位移光纤传感器
CN1807165A (zh) * 2005-01-20 2006-07-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2134U (zh) * 1978-11-13 1980-05-17
DE3328534A1 (de) 1983-08-06 1985-02-21 Alfred Teves Gmbh, 6000 Frankfurt Ventilanordnung
DE3430096A1 (de) 1984-08-16 1986-02-27 Alfred Teves Gmbh, 6000 Frankfurt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ueberwachung des fluessikeitsniveaus in dem behaelter einer schlupfgeregelten bremsanlage
JPH0681933B2 (ja) * 1986-03-13 1994-10-19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ポンプ装置
DE3716135C2 (de) * 1987-05-14 1994-09-22 Teves Gmbh Alfred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der Füllstandshöhe in einem Ausgleichsbehälter
JP2678645B2 (ja) * 1989-01-09 1997-11-17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マスタシリンダ内蔵式車体傾斜センサ
JP2724611B2 (ja) * 1989-03-02 1998-03-09 株式会社ナブコ 助勢装置付きマスタシリンダ
JPH039621A (ja) 1989-06-07 1991-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JPH039621U (zh) * 1989-06-19 1991-01-30
JP2573368Y2 (ja) * 1991-12-20 1998-05-28 株式会社ナブコ 液面検知装置付き作動液リザーバ
JPH0735228A (ja) 1993-07-19 1995-02-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DE19618489C2 (de) 1995-09-12 2000-01-05 Fte Automotive Gmbh Hydraulische Bremsanlag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JP3009621B2 (ja) 1996-02-20 2000-02-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2軸引張り応力下に用いる試験片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試験方法
JPH09263231A (ja) * 1996-03-28 1997-10-07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4320968B2 (ja) * 2000-05-02 2009-08-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4060025B2 (ja) * 2000-06-23 2008-03-12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液面検知装置
US6953229B2 (en) * 2000-12-28 2005-10-1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flow control device
DE10102594A1 (de) 2001-01-20 2002-07-25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Meßeinrichtung für einen Flüssigkeitsbehälter mit stetiger Anzeige des Füllstandes
JP2004322843A (ja) 2003-04-24 2004-11-18 Advics:Kk 車両用制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1130B (en) * 1982-05-25 1985-05-30 Gen Motors France Brake-test assemblies for vehicle brake systems
CN85201964U (zh) * 1985-06-03 1986-08-13 阚武 液位上、下预定位置自动控制系统
CN2142564Y (zh) * 1992-12-07 1993-09-22 顾长安 特种干簧接点式液位信号传感器
US5826953A (en) * 1995-09-12 1998-10-27 Fahrzeugtechnik Ebern Gmbh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JP3565080B2 (ja) * 1999-03-23 2004-09-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1467486A (zh) * 2002-06-11 2004-01-1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液面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液面检测装置的相片处理装置
CN2685847Y (zh) * 2004-03-25 2005-03-16 王福双 双位移光纤传感器
CN1807165A (zh) * 2005-01-20 2006-07-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40359A (ja) 2009-02-26
JP4609462B2 (ja) 2011-01-12
US20120038209A1 (en) 2012-02-16
DE112008002155T5 (de) 2010-06-17
US8246122B2 (en) 2012-08-21
DE112008002155B4 (de) 2012-11-15
WO2009022209A2 (en) 2009-02-19
CN101772442A (zh) 2010-07-07
WO2009022209A3 (en)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442B (zh) 制动控制系统
CN110962815B (zh) 面向自动驾驶的线控液压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67101B (zh) 车辆中的电动控制制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03287417B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04802784B (zh) 具有防碰撞机构的用于车辆的制动设备
CN109843669A (zh) 用于操作电动液压制动设备的方法以及制动设备
KR101894103B1 (ko) 가압 밸브의 기능 상태 정의 방법과 유압식 브레이크 부스터 장치의 가압 밸브를 위한 기능 모니터링 장치
CN107000718A (zh)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
CN102189984B (zh) 液压控制装置
EP1795413A2 (en)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
KR20150052270A (ko) 자동차들을 위한 제동 시스템 및 제동 시스템의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KR20140132761A (ko) 아날로그 제어된 유압 밸브들을 교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수행되는 전자 제어 및 조절 유닛을 포함하는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3596825B (zh) 用于运行制动系统的方法
KR102542982B1 (ko) 전자 기계식 레벨 모니터링 장치의 기능 테스트를 위한 방법
CN109927698A (zh) 一种线控电液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
CN102574513A (zh) 用于在车辆中执行紧急制动过程的方法
CN111448112B (zh) 用于操作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方法、以及制动系统
CN112389397A (zh) 用于测试制动流体传感器的方法
CN101878140B (zh) 制动控制系统
CN107054330B (zh)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线性控制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210062664A (ko) 자동차용 페달 스트로크 검출 장치 및 자동차용 제어 유닛
CN115698568A (zh) 阀块和用于供应清洁介质的方法以及阀块的用途
KR900009364A (ko) 브레이크 장치
JP2001500449A (ja) 手動フェールセーフを備えた電子式ブレーキ管理システム
CN101152864A (zh) 电动汽车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