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9331A -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 Google Patents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9331A
CN101749331A CN200910261042A CN200910261042A CN101749331A CN 101749331 A CN101749331 A CN 101749331A CN 200910261042 A CN200910261042 A CN 200910261042A CN 200910261042 A CN200910261042 A CN 200910261042A CN 101749331 A CN101749331 A CN 101749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tainer
outer ring
intermediate member
rail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1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9331B (zh
Inventor
水野浩一郎
酒井良成
吉井辰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4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9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3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0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 F16D3/20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 F16D3/205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having three pins, i.e. true tripod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0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 F16D2003/20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with linear rolling bearings between raceway and trunnion mounted sho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64/00Rotary shafts, gudgeons, housings, and flexible couplings for rotary shafts
    • Y10S464/904Homokinetic coupling
    • Y10S464/905Torque transmitted via radially extending 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中间部件(40)在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可摆动地设置,轴状转动体(50)能够在中间部件(40)的外周循环并且在外圈(10)的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与中间部件(40)的动力传递面(41b)之间可转动地通过保持器(60)保持。并且,在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上形成有在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轨道凹部(17、18),轴状转动体(50)嵌入轨道凹部(17、18),并且能够沿着轨道凹部(17、18)的底面(17a、18a)转动。并且保持器(60)配置在轨道凹部(17、18)的外部。

Description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2008年12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324502以及2008年12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325882的说明书、附图、摘要在此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例如日本特开2003-65350号公报记载的方案。JP特开2003-65350号公报记载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在转动体相互地相对于中间部件被定位的状态下通过保持器进行支承。在通过该构成传递动力时,在转动体与中间部件以及转动体与轨道槽之间,除了滚动阻力以外,还会因滑动而产生较大阻力。
因此,为了降低这种阻力而提出了例如日本特许第2763624号公报记载的方案。日本特许第2763624号公报记载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转动体由滚针构成,该转动体在中间部件的外周可循环地由保持器进行支承。由此,能够大宽度降低由在转动体与中间部件以及转动体与轨道槽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的阻力。
然而,在将滚针用作转动体时,会在滚针上产生偏斜。所谓偏斜是指滚针的轴中心相对于滚针的滚动方向倾斜的状态。由于在滚针上产生偏斜,因此会在滚针上产生沿着轴向的力。
为此,在日本特许第2763624号公报记载的等速万向节中,滚针由于偏斜而相对于外圈的轨道槽在滚针的轴向上往复移动。该滚针的轴向的两端,通过保持器以夹持方式保持。因此,随着滚针相对于轨道槽在其轴向上移动,保持滚针的保持器也相对于轨道槽在滚针的轴向上移动。
这里,在该等速万向节中,采用保持器与外圈的轨道槽嵌合的构成。为此,当在滚针上发生偏斜时,成为保持器在滚针与轨道槽之间被夹压的状态。为了在被夹压的情况下也充分确保保持器的耐久性,必须将保持器的弯曲刚度设定为较高。例如,增加保持器的板厚、或者对保持器实施热处理。这些处理成为保持器的高成本化以及质量增大的要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通过降低保持器从滚针以及外圈受到的载荷,能够实现保持器的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
本发明的方式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包括:筒状的、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3条轨道槽的外圈;具有与主轴(shaft)连结的凸部、以及、插入从上述凸部的外周面分别面向上述凸部的径向外侧延伸而立设的各个上述轨道槽的3个三球销轴部的三球销;在上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上相对于上述三球销轴部可摆动地设置而在外表面上具有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相对的动力传递面的中间部件;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与上述动力传递面之间,沿着上述轨道槽的侧面能够转动地设置的多个轴状转动体;以上述轴状转动体能够在上述中间部件的外周循环的方式支承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上形成在上述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轨道凹部,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位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侧的部分嵌入上述轨道凹部,并且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凹部的底面转动,上述保持器配置在上述轨道凹部的外部。
根据上述一种方式,轴状转动体嵌入轨道凹部。由此,在因偏斜而在轴状转动体上产生会使其在轴向上移动的力时,轴状转动体通过轨道凹部限制该移动。另外,保持器配置在轨道凹部的外部。即,保持器没有容置在轨道凹部的内部。因此,仅轨道凹部起到对偏斜引起的轴状转动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作用,保持器为没有该移动限制作用的构成。这样,本发明并非现有技术那样通过保持器自身与外圈接触来限制保持器以及轴状转动体因偏斜引起的移动。为此,能够抑制保持器与外圈接触而受到较大载荷的情况。其结果是,不必实施用于提高保持器的弯曲刚度的处理、例如增加板厚或者进行热处理。即,能够实现保持器的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
下面参照附图以及下述的实施例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特征及优点。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等速万向节1的立体图,表示在轴向上切断外圈10的状态。
图2为在等速万向节1部分装配的状态下从外圈10的开口侧看的图。
图3为等速万向节1局部的径向断面图。
图4为中间部件40的分割部件41的立体图,加括号表示分割部件42。
图5A~图5E按照顺序为分割部件41的主视图(从图4的上方看的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
图6为在保持器60上装配轴状转动体5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为保持器60的主视图,图7B为图7A的A-A断面图,图7C为图7A的B-B断面图。
图8为除去外圈10的等速万向节1的外圈旋转轴向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以下简称“等速万向节”)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等速万向节以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主轴的连结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是用于与差动齿轮连结的轴部和驱动主轴的中间主轴之间的连结部位的情况。
参照图1~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等速万向节1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等速万向节1由外圈10、三球销20、滚子单元30构成。
如图1所示,外圈10由筒状部11和连结轴部12构成。筒状部11形成为有底筒状。连结轴部12以从筒状部11的底部向轴向外侧延伸的方式与筒状部11同轴且一体地形成。该连结轴部12与差动齿轮(未图示)连结。
并且,如图1~图3所示,在筒状部11的内周面上,在外圈旋转轴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轨道槽16,在外圈旋转轴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3条。各轨道槽16上与槽延伸方向直交的断面形状为朝向外圈10的旋转轴中心开口的コ字形。即,各轨道槽16具有大致形成为平面状的槽底面161、以及形成为与槽底面直交的大致平面状并且分别平行地相对向的侧面162、163。
在各个侧面162、163上形成有在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轨道凹部17、18。该轨道凹部17、18,在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上形成于外圈10径向的大致中央部。该轨道凹部17、18的开口宽度(图2、3的上下宽度)逐渐增大地形成。即,轨道凹部17、18具有大致平面状的底部17a、18a和倾斜的壁部17b、18b。
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三球销20在外圈10的筒状部11的内侧配置。该三球销20具有凸部21和3个三球销轴部22。凸部21为环状而在其内周侧形成有内齿花键21a。该内齿花键21a与中间主轴2的端部的外齿花键嵌合连结。另外,凸部21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面凸状。
各个三球销轴部22以从凸部21的外周面分别朝凸部21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立设。这些三球销轴部22,在凸部21的周向上等间隔(120deg间隔)地形成。并且,各个三球销轴部22的至少先端部插入外圈10的筒状部11的各个轨道槽16内。各个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面形成为球面凸状。这里,通过该球面凸状的曲率中心附近而与三球销20的旋转轴(中间主轴2的旋转轴)直交的直线,成为三球销轴部22的中心轴(以下也称为“三球销轴”)。
滚子单元30,如图1所示整体形状为环状,在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侧配置。另外,滚子单元30以能够在轨道槽16延伸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与轨道槽16嵌合。该滚子单元30由中间部件40、多个转动体50、保持器60构成。
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中间部件40由一对分割部件41、42构成。在一体地看一对分割部件41、42时,中间部件40的作为整体形状的外形大致形成为矩形。另外,在将中间部件40作为整体看时,在中间部件40的中央形成有与圆形孔相当的部分。
一对分割部件41、42相对于通过三球销轴(图3的上下方向)以及中间主轴2的旋转轴(图3的前后方向)的平面以面对称形状分体构成而各自独立。并且,一对分割部件41、42如图1以及图3所示配置为从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的两侧夹持三球销轴部22。即,两分割部件41、42以从动力传递方向(绕外圈旋转轴或者中间主轴旋转轴的方向)的两侧夹持三球销轴部22的方式配置。并且,一对分割部件41、42设置为相对于三球销轴部22在从三球销轴部22的轴直交方向的各方向看时可摆动。
这里,参照图4以及图5对分割部件41的具体形状进行说明。另外,另一分割部件42,如上所述,与该分割部件41对称,因此仅在图中加括号标记符号而省略具体说明。
分割部件41形成为矩形块状。该分割部件41的周面包括三球销接触面41a、动力传递面41b、轴向端面41c、41d。这里,在将中间部件40作为一体看时,三球销接触面41a形成内周面,动力传递面41b以及轴向端面41c、41d形成外周面。
三球销接触面41a形成相对于三球销轴部22在从三球销轴部22的轴直交方向的各方向看时可摆动地接触的部分球面凹状。并且,三球销接触面41a的球面中心在三球销接触面41a的图3的上下方向宽度(分割部件41的厚度)的中央附近,位于三球销轴部22的图3的前后方向宽度(分割部件41的长尺寸方向的长度)的中央附近。即,三球销接触面41a与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面嵌合,在嵌合的状态成为在三球销轴部22的轴向上不脱离的形状。
动力传递面41b在三球销接触面41a的背面侧即图4的右手前侧设置。动力传递面41b大致以平面状形成为矩形状。该动力传递面41b的外圈旋转轴向的两端侧形成为稍弯曲。即,在图3中,动力传递面41b的中央部在图3的左右方向的外侧最突出。
并且,以一方的分割部件41的动力传递面41b相对于轨道槽16的侧面163大致平行地相对的方式配置分割部件41。并且,另一方的分割部件42也同样地以动力传递面42b相对于轨道槽16的侧面162大致平行地相对的方式配置。即,在外圈10的旋转轴与中间主轴2的旋转轴一致的姿态(万向节角0deg)下,动力传递面41b与通过三球销轴部22的中心轴和中间主轴2的旋转轴的平面大致平行。并且,动力传递面41b具有能够与多个(本实施方式中3~4个)轴状转动体50接触的范围。
轴向端面41c、41d是位于图4的左手前侧以及右内侧、即分割部件41的长尺寸方向的两端的部位。该两轴向端面41c、41d由与动力传递面41b大致直交的平面构成。即,轴向端面41c、41d由与轨道槽16的侧面163大致直交的平面构成。
该轴向端面41c、41d中存在分割部件42的一侧部位上形成有凹部41e、41f。凹部41e、41f在分割部件41装配于三球销轴部22的状态下成为以三球销轴部22的轴向为长尺寸方向的矩形状。该凹部41e、41f在图5(b)的左右两侧、即外圈10的径向两侧具有能够卡定后述的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的缘部。并且,该凹部41e、41f的长尺寸方向的宽度W即两缘部的间隔距离W,设定为三球销轴部22相对于保持器60在外圈10的径向上能够移动的距离以上。
轴状转动体50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为大径的滚针。并且如图1所示,多个轴状转动体50设置为能够在将中间部件40作为一体看时的外周循环。多个轴状转动体50中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3~4个)设置为在轨道槽16的侧面与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动力传递面41b、42b之间能够沿着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以及动力传递面41b、42b转动。即,经由轴状转动体50在动力传递面41b、42b与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之间传递动力。
该轴状转动体50包括:在外周上具有转动面51a的圆柱状的转动面部51;以及,在柱延伸直交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切断的断面为圆形而分别从转动面部51的轴向两端面突出的突起部52。在转动面部5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转动面51a的柱延伸长度与轨道凹部17、18的底面部17a、18a的宽度相等或者设定为比底面部17a、18a的宽度略短。
该转动面部51的两端面形成锥状。该锥状的端面51b形成与轨道凹部17、18的壁部17b、18b大致相同的锥状。即,转动面部51设置为轨道面部51的位于轨道槽的侧面侧的部位嵌入轨道凹部17、18。具体而言,锥状端面51b相对于轨道凹部17、18的壁部17b、18b,成为在轴状转动体50的轴向上卡合的关系。即,轴状转动体50通过轨道凹部17、18被限制了在轴状转动体50的轴向上移动。并且,转动面部51的外周的转动面51a,能够沿着轨道凹部17、18的底面17a、18a转动。
突起部52形成为直径比转动面部51的外径小。并且,两侧的突起部52的先端间距离、即轴状转动体50的轴向长度形成为比轨道凹部17、18的底面部17a、18a的开口宽度大。即,突起部52位于轨道凹部17、18的外部。
如图6以及图7(a)~(c)所示,保持器60整体形状为环状。保持器60以轴状转动体50能够在中间部件40的外周循环的方式支承轴状转动体50。并且,保持器60大致被容置在轨道槽16的内部。该保持器60构成为包括:形成轴状转动体50的循环路的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以及连结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一对连结部63、64。
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位于保持器60的周縁而形成长圆形。该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成为包围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形状。具体而言,循环路形成部件61构成为包括:相对的直线部61a、61b、以及连结直线部61a、61b的半圆弧状的弯曲部61c、61d。并且,另一循环路形成部件62与上述循环路形成部件61同样地由直线部和弯曲部构成。
另外,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以对轴状转动体50在其轴向上进行夹持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在该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上分别插入轴状转动体50的突起部52,并且形成与转动面部51的锥状端面51b卡合的コ字形断面形状。这样,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支承两突起部52。即,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径向宽度(内周縁与外周縁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轴状转动体50的转动面部51的最大径小。因此,轴状转动体50的转动面部51从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外周縁向外侧突出,并且从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内周縁向内侧突出。
并且,各个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コ字形的开口侧,在以比轴状转动体50的转动面部51轴向长度略长的距离间隔的状态下相对设置。因此,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相对方向的最大宽度设定为比轨道凹部17、18的开口宽度大。并且,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被容置在轨道槽16的内部,并且位于轨道凹部17、18的外部。
另外,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直线部61a、61b间的宽度,设定为比轨道槽16的槽宽度(轨道凹部17的开口部与轨道凹部18的开口部之间的距离)小。即,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相对于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隔开间隙地配置。
一对连结部63、64与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弯曲部61c、61d中的周向中央部分(图7(a)的上下端部分)分别连结。即,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之间在连结部63、64以外的部位开口。
如图7(c)所示,连结部63、64作为整体形成为在保持器60的外侧开口的コ字形形状。连结部63、64由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突起63c、64c构成。
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为L字型形状。该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的L字型一侧壁,与循环路形成部件61的弯曲部61c、61d的内侧各自周向中央部分连结,位于与循环路形成部件61大致同一平面上。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的L字型另一侧壁形成为相互平行地相对,并且从L字型一侧壁向循环路形成部件61的コ字开口侧弯曲。
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成为与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大致相同的L字型形状。该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的L字型一侧壁与循环路形成部件62的弯曲部(与61c、61d相当的部分)内侧各自的周向中央部分连结,位于循环路形成部件62大致同一平面。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的L字型另一侧壁形成为相互平行地相对并且从L字型一侧壁向循环路形成部件62的コ字开口侧弯曲。此时,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的L字型另一侧壁与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的L字型另一侧壁中的保持器60的中心侧的面通过焊接等方式接合。
并且,突起63c、64c从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的L字型另一侧壁略微弯曲地一体设置。即,突起63c、64c相对于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的L字型另一侧壁以及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的L字型另一侧壁朝向保持器60的中心侧突出。这里,突起63c、64c用作被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支承的板簧。即,突起63c、64c能够弹性变形。该突起63c、64c朝向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突出,插入到凹部41e、41f、42e、42f中(参照图8)。
并且,轴状转动体50在轨道凹部17、18中位于最接近轨道槽16的槽底侧(图3的上侧),并且在保持器60相对于轴状转动体50位于最接近轨道槽16的槽底侧的状态下,在保持器60与轨道槽16的槽底面161之间设置间隙。该间隙根据轨道凹部17、18与转动面部51的轴向移动量、轴状转动体50与保持器60的轴向移动量、保持器60的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的轴向厚度等来决定。
并且设置为,轨道槽16的开口部位于保持器60的外圈10的径向内侧。即,位于保持器60的径向内侧的循环路形成部件62,在外圈10的径向外侧与轴状转动体50抵接,但是对于外圈10的径向内侧没有任何限制。
接着,对上述等速万向节1的装配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冲压成型保持器60。具体而言,一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61与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另一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62与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以及突起63c、64c也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第一L字型部件63a、64a与第二L字型部件63b、64b通过点焊接而接合。这样形成保持器60。该保持器60准备3个。
接着,在各个保持器60的循环路、即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61、62之间插入多个轴状转动体50。接着,将一对分割部件41、42以夹持三球销20的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在该状态下,将保持器60嵌入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外周。
此时,突起63c、64c与凹部41e、41f、42e、42f的缘部钩挂。为此,使突起63c、64c远离保持器60的中心那样地进行弹性变形,并且使突起63c、64c通过凹部41e、41f、42e、42f的缘部。在突起63c、64c通过凹部41e、41f、42e、42f缘部之后,突起63c、64c插入凹部41e、41f、42e、42f。因此、突起63c、64c成为被凹部41e、41f、42e、42f的两缘部卡定的状态。同样地,也相对于另一三球销轴部22嵌入一对分割部件41、42以及保持器60。
这样,维持三球销20、一对分割部件41、42、保持器60以及轴状转动体50一体保持的状态。因此,突起63c、64c能够在凹部41e、41f、42e、42f的内部以凹部41e、41f、42e、42f的长尺寸方向宽度W的量相对移动。
接着,将如上所述装配的一体部件嵌入外圈10的筒状部11的内部。具体而言,各个保持器60嵌入筒状部11的轨道槽16。这样完成等速万向节1的装配。
对上述等速万向节1的动作进行说明。当一端侧与差动齿轮连结的外圈10接受动力而旋转时,从外圈10向与轨道槽16的轨道凹部17、18嵌合的轴状转动体50传递动力。并且,从轴状转动体50向一对分割部件41、42中与传递动力的该轴状转动体50接触的部件传递动力。并且,从动力传递侧的分割部件41、42向三球销轴部22传递动力。
并且,轴状转动体50在中间部件40的外周能够循环地被支承。因此,轴状转动体50在分割部件41、42中作为动力传递侧的部件的动力传递面41b、42b与轨道槽16的轨道凹部17、18之间,相对于轨道凹部17、18以及动力传递面41b、42b不会在轨道槽16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地转动。由此,能够抑制诱因(誘起)推力的产生。
另外,一对分割部件41、42中经由多个轴状转动体50接受动力的部件向通过三球销接触面41a、42a抵接的三球销轴部22传递动力。此时,当如上所述附加万向节角时,三球销轴部22在外圈10的径向上往复运动。为此,与三球销轴部22球面嵌合的分割部件41、42,追随三球销轴部22,因此相对于轴状转动体50在外圈10的径向上滑动。由此,动力传递面41b上作用最大动力的载荷点在轴状转动体50的轴向上往复运动。
但是,一对分割部件41、42在动力传递侧及其背面侧各自独立。由此,即使在动力传递侧产生的三球销轴部22的载荷位置发生了変化,一对分割部件41、42中的动力传递侧的部件的动作,也不会对其背面侧的分割部件41、42的动作造成影响。因此,能够防止位于背面侧的分割部件41、42对轨道槽16作用较大的力,抑制由此引起的诱因(誘起)推力的产生。
并且,根据上述的等速万向节1,轴状转动体50嵌入轨道凹部16。由此,在因偏斜而在轴状转动体50产生会使其轴向移动的力时,轴状转动体50通过轨道凹部17、18限制该移动。然而,保持器60配置在轨道凹部17、18的外部。因此,仅有轨道凹部17、18发挥对偏斜引起的轴状转动体5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作用,保持器60成为不发挥该移动限制作用的构成。即,不会通过保持器60自身与外圈10接触来限制保持器60以及轴状转动体50的因偏斜引起的移动。
特别是,在轴状转动体50在轨道凹部17、18中位于最接近轨道槽16的槽底161侧,并且保持器60相对于轴状转动体50位于最接近轨道槽16的槽底161侧的状态下,在保持器60与轨道槽16的槽底面161之间设置间隙。由此,即使在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保持器60与外圈10的轨道槽16的槽底面161接触。
并且,保持器60相对于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隔开间隙配置。由此,能够防止保持器60与轨道槽16的侧面162、163接触。并且,轨道槽16的开口部位于保持器60的外圈10的径向内侧。因此,即使在保持器60相对于外圈10朝向外圈径向内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保持器60与外圈10的构成部位接触。
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器60与外圈10接触而受到较大载荷的情况。其结果是,可以取消用于提高保持器60的弯曲刚度的处理,例如增加板厚或者进行热处理。即,能够实现保持器60的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
这样,保持器60由于避免了与外圈10的接触而不必具有过高的弯曲刚度。即,保持器60只要具有能够形成轴状转动体50的循环路并且能够限制与中间部件40的位置程度的弯曲刚度即可。这样,保持器60例如可以不采用金属材料而也可以通过例如树脂进行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进行易于成型且廉价的冲压成型。
然而,按照等速万向节1的装配顺序进行了说明,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插入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并且,在等速万向节1进行动力传递时,三球销轴部22相对于外圈10的筒状部11的轨道槽16在外圈10的径向上相对移动。下面对在该状态下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如何动作进行说明。
一对分割部件41、42与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面嵌合。因此,一对分割部件41、42相对于三球销轴部22摆动,并且与三球销轴部22一起在外圈10的径向上移动。另一方面,保持器60嵌入外圈10的筒状部11的轨道槽16。因此,保持器60能够朝轨道槽16延伸的方向移动,但是在外圈10的向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此时,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在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的内部,被容许以其宽度W的量在外圈10的径向上相对移动。因此,保持器60在外圈10的径向上受到限制,在一对分割部件41、42能够在外圈10的径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突起63c、64c插入凹部41e、41f、42e、42f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与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在转矩传递中容许保持器60相对于中间部件40在外圈10的径向上移动所定距离,并且在保持器60与中间部件40在外圈10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量超过所定距离时用作限制相对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由此,在等速万向节1的装配时以及分解时,能够防止保持器60从中间部件40脱离。因此,等速万向节1的装配变得非常容易,并且等速万向节1的分解时的维护性也非常容易。另外,突起63c、64c和凹部41e、41f、42e、42f,以所定距离容许保持器60与中间部件40的相对移动。因此,装配后在三球销20与外圈10之间传递动力时,即使中间部件40与三球销轴部22一起相对于外圈10在外圈10的径向上移动,保持器60也能够在所定位置上稳定保持轴状转动体50。
另外,突起63c、64c采用能够弹性变形的构成,能够容易地通过凹部41e、41f、42e、42f的缘部,因此中间部件40与保持器60的装配变得容易。
这里,中间部件40是有助于转矩传递的部件,而保持器60则无助于转矩传递,只要是能够保持轴状转动体50的部件即可。因此,通过在刚性可以比较低的保持器60上设置突起63c、64c,易于使突起63c、64c弹性变形。特别是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来成型保持器60,易于成型为使突起63c、64c能够弹性变形。
另外,突起63c、64c与凹部41e、41f、42e、42f设置在夹持三球销轴部22的两侧。由此,能够可靠防止保持器60从中间部件40脱离。
并且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间部件40由分离的一对分割部件41、42构成。这样,易于将中间部件40装配到三球销轴部上。并且,通过分离的一对分割部件41、42构成中间部件40,能够如上所述,在进行动力传递的面的背面侧,抑制中间部件40与外圈10的轨道槽16的接触。并且,即使做成以分离的一对分割部件41、42构成中间部件40,也能够将一对分割部件41、42做成与三球销轴部22的外周面嵌合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将保持器60装配到一对分割部件41、42上的状态下,防止中间部件40以及保持器60从三球销轴部22脱离。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独立的一对分割部件41、42来构成中间部件40,但是也可以采用一体的中间部件40。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起到上述分割部件41、42的效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壁部1b、18以及锥状端面51b为锥状,但是不限于锥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与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设置在夹持三球销轴部22的两侧。除此以外,只要能够确保足够保持力,也可以仅采用突起63c与凹部41e、42e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能够弹性变形,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一对分割部件41、42的凹部41e、41f、42e、42f的缘部能够弹性变形。但是由于中间部件41、42的材质而比较困难,因此比较容易采用如上所述使保持器60的突起63c、64c能够弹性变形的构成。
另外,在保持器60上设置突起63c、64c,在一对分割部件41、42上设置凹部41e、41f、42e、42f。也可以交换设置突起和凹部的部件。此时,可以采用使突起与凹部的缘部中至少某一方能够弹性变形的构成。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包括:筒状的、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3条轨道槽的外圈;具有与主轴连结的凸部、以及、从上述凸部的外周面分别向上述凸部的径向外侧延伸地立设而插入各个上述轨道槽的3个三球销轴部的三球销;在上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上相对于上述三球销轴部可摆动地设置而在外表面具有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相对的动力传递面的中间部件;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与上述动力传递面之间,沿着上述轨道槽的侧面能够转动地设置的多个轴状转动体;以上述轴状转动体能够在上述中间部件的外周循环的方式支承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保持器,
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形成在上述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轨道凹部,上述轴状转动体位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侧的部分嵌入上述轨道凹部,并且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凹部的底面转动,上述保持器配置在上述轨道凹部的外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轴状转动体嵌入轨道凹部。由此,即使在由于偏斜而在轴状转动体上产生会使其轴向移动的力时,轴状转动体也能够通过轨道凹部来限制该移动。并且,保持器在轨道凹部的外部配置。即,保持器不是在轨道凹部的内部容置。因此,仅轨道凹部发挥对偏斜引起的轴状转动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作用,保持器则采用不发挥该移动限制作用的构成。这样,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不是现有技术那样通过保持器自身与外圈接触来对保持器以及轴状转动体因偏斜引起的移动进行限制。为此,能够抑制保持器与外圈接触而受到较大载荷的情况。其结果是,可以取消用于提高保持器的弯曲刚度的处理、例如增加板厚或者进行热处理。即,能够实现保持器的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轴状转动体在上述轨道凹部中位于最接近上述轨道槽的槽底侧,并且上述保持器相对于上述轴状转动体位于最接近上述轨道槽的槽底侧的状态下,可以在上述保持器与上述轨道槽的槽底面之间设置间隙。
轴状转动体在轨道凹部,存在限制轴状转动体的轴向移动的情况以及容许在该轴向上略微移动的情况。上述构成中的“轴状转动体在轨道凹部中位于最接近轨道槽的槽底侧”,在轴状转动体在轨道凹部上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是指其受到限制的位置,在容许移动的情况下是指轴状转动体在轨道凹部上向轨道槽的槽底侧移动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位置。另外,保持器相对于轴状转动体,存在外圈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以及容许外圈径向上的略微移动的情况。上述构成中的“保持器相对于轴状转动体位于最接近轨道槽的槽底侧”,在保持器相对于轴状转动体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是指其受到限制的位置,在容许移动的情况下是指保持器相对于轴状转动体向轨道槽的槽底侧移动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状态中,在保持器与轨道槽的槽底面之间设有间隙。由此,即使在产生偏斜时,也能够防止保持器与外圈的轨道槽的槽底面接触。即,保持器不会从轨道凹部承受载荷,并且也能够防止从轨道槽的槽底面承受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器的弯曲刚度的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持器可以相对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隔开间隙配置。这样,能够防止保持器与轨道槽的侧面接触。即,能够防止保持器从轨道槽的侧面承受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器的弯曲刚度的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上述轨道槽的开口部位于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外圈的径向内侧。这样,保持器外圈径向内侧完全没有外圈的部位存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限制保持器本身而在轨道槽的开口部上朝保持器的外圈径向内侧形成突起。与此相对,在上述构成中,在保持器的外圈径向内侧上没有突起存在,轨道槽的开口部处于这样的位置。因此,即使保持器相对于外圈向外圈径向内侧移动时,也能够防止保持器从外圈的构成部位承受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器的弯曲刚度的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轴状转动体还包括:在外周具有转动面的转动面部;以及从该转动面部的轴向两端面分别向轴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上述转动面部嵌入上述轨道凹部,上述转动面部的上述转动面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凹部的底面转动,上述突起部可以位于上述轨道凹部的外部,被上述保持器支承。
这样,保持器对位于轨道凹部的外部的突起部进行支承。由此,保持器能够可靠地成为在轨道凹部的外部配置的状态。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成为不是现有技术那样通过保持器自身与外圈接触来对保持器以及轴状转动体因偏斜引起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构成。
并且,两上述突起部的先端间距离可以设定为比上述轨道凹部的开口宽度大。这样,能够成为突起部未进入轨道凹部的内部的轴状转动体的形状。由此,能够确保支承突起部的保持器不会进入轨道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持器还可以包括:分别为环状,且以夹持上述轴状转动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对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两上述突起部进行支承的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连结上述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的连结部。
采用这种保持器,能够有效地实现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这里,中间部件和保持器采用在外圈的径向上能够相对移动的构成。另外,在初始制造时的装配时以及分解时,如果中间部件与保持器脱离,则作业性会变差。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还可以具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之间设置,容许上述保持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件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上移动所定距离,并且当上述保持器与上述中间部件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量超过上述所定距离时限制上述相对移动。
这样,通过移动限制部能够在装配时以及分解时,防止保持器从中间部件脱离。因此,装配变得非常容易,并且分解时的维护性也非常容易。另外,移动限制部容许保持器与中间部件移动所定距离。因此,装配后在三球销与外圈之间传递动力时,即使中间部件与三球销轴部一起相对于外圈在外圈的径向上移动,保持器也能够在所定位置稳定保持转动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移动限制部是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一方上形成的凹部,且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另一方插入其中,上述凹部可以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两侧具有对上述中间部件和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另一方进行卡定的缘部。这样,能够通过凹部可靠地发挥移动限制部功能。
并且,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另一方,可以具有朝向上述凹部突出而插入上述凹部的突起。由突起和凹部来构成移动限制部,中间部件与保持器的装配性更加容易。另外,由凹部和突起构成移动限制部,可以避免大型化而以所定距离容许保持器与中间部件的相对移动。这里,在具有突起的情况下,在对中间部件和保持器进行装配时,必须使突起通过凹部的缘部。
因此,上述突起能够弹性变形地形成。这样,通过使突起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中间部件与保持器的装配变得容易。另外,中间部件是有助于转矩传递的部件,而保持器则无助于转矩传递,只要是能够保持转动体的部件即可。因此,中间部件可以做成具有比较高的刚性,而保持器做成具有比较低的刚性。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突起可以在上述保持器上设置。通过在保持器上设置突起,能够将突起部设置为易于弹性变形。在如上所述具有突起的情况下,在对中间部件和保持器进行装配时,突起必须通过凹部的缘部。
因此,上述缘部可以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通过使缘部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中间部件与保持器的装配变得容易。并且如上所述,中间部件是有助于转矩传递的部件,而保持器则无助于转矩传递,只要是能够保持转动体的部件即可。因此,中间部件可以做成具有比较高的刚性,而保持器具有比较低的刚性。
因此,上述凹部可以设置在上述保持器上。通过在保持器上设置凹部,能够使凹部的缘部设置为易于弹性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持器可以通过对板部件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这样,易于使突起或凹部的缘部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因此,中间部件与保持器的装配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持器包括:分别为环状,且以夹持上述轴状转动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使上述轴状转动体循环的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分别联结上述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中位于上述外圈旋转轴向两侧的部分的一对的连结部,上述移动限制部可以设置在上述中间部件的上述外圈旋转轴向的两端面与上述一对的连结部各自之间。
根据该构成,移动限制部设置在夹持三球销轴部的两侧。由此,能够可靠防止保持器从中间部件脱离。
并且,上述中间部件由以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的两侧夹持上述三球销轴部的方式并以分离状态配置的一对的部件构成,上述一对的部件相对于上述三球销轴部可摆动地设置,并且分别与上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面嵌合,上述移动限制部可以设置在上述一对的部件的至少一方与上述保持器之间。
根据该构成,中间部件由分离的两个部件构成。这样,易于将中间部件装配到三球销轴部上。并且,通过分离的两个部件构成中间部件,能够在进行动力传递的面的背面侧,抑制中间部件与外圈的轨道槽的接触。
并且如上所述,中间部件采用分离的两个部件,成为能够在三球销轴部的外周面嵌合中间部件的形状,从而能够防止中间部件以及保持器从三球销轴部脱离。

Claims (10)

1.一种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包括:
筒状的、在内周面形成有在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3条轨道槽的外圈;
具有与主轴连结的凸部、以及、以从上述凸部的外周面分别朝上述凸部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立设而插入各个上述轨道槽的3个三球销轴部的三球销;
在上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相对于上述三球销轴部可摆动地设置而在外表面具有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相对的动力传递面的中间部件;
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与上述动力传递面之间,沿着上述轨道槽的侧面能够转动地设置的多个轴状转动体;
以上述轴状转动体能够在上述中间部件的外周循环的方式支承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轨道槽的侧面形成有在上述外圈旋转轴向上延伸的轨道凹部,
上述轴状转动体位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侧的部分嵌入上述轨道凹部,并且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凹部的底面转动,
上述保持器在上述轨道凹部的外部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状转动体在上述轨道凹部中位于最接近上述轨道槽的槽底侧,并且上述保持器相对于上述轴状转动体位于最接近上述轨道槽的槽底侧的状态下,在上述保持器与上述轨道槽的槽底面之间设置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器相对于上述轨道槽的侧面隔开间隙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状转动体包括:在外周具有转动面的转动面部,以及从该转动面部的轴向两端面分别朝轴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转动面部嵌入上述轨道凹部,
上述转动面部的上述转动面能够沿着上述轨道凹部的底面转动,
各上述突起部位于上述轨道凹部的外部,被上述保持器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两上述突起部的先端间距离设定为比上述轨道凹部的开口宽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器包括:
分别为环状,且以夹持上述轴状转动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对上述轴状转动体的两上述突起部进行支承的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
连结上述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的连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之间设置,容许上述保持器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件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上移动所定距离,并且当上述保持器与上述中间部件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量超过上述所定距离时限制上述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限制部,是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一方上形成的凹部,且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另一方插入其中,
上述凹部在上述外圈的径向两侧,具有对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另一方进行卡定的缘部,
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另一方,具有朝向上述凹部突出而插入上述凹部的突起,
上述突起能够弹性变形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器包括:
分别为环状,且以夹持上述轴状转动体的方式彼此相对地配置,使上述轴状转动体循环的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
分别联结上述一对的循环路形成部件中位于上述外圈旋转轴向的两侧的部分的一对的连结部;
上述移动限制部,设置在上述中间部件的上述外圈旋转轴向的两端面与上述一对的连结部各自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部件由以从上述轨道槽侧面的两侧夹持上述三球销轴部的方式并以分离状态配置的一对的部件构成,
上述一对的部件相对于上述三球销轴部可摆动地设置,并且与上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面分别嵌合,
上述移动限制部,设置在上述一对的部件的至少一方与上述保持器之间。
CN200910261042XA 2008-12-19 2009-12-17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9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4502 2008-12-19
JP2008324502 2008-12-19
JP2008325882 2008-12-22
JP2008-325882 2008-12-2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6634.8A Division CN103352928B (zh) 2008-12-19 2009-12-17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9331A true CN101749331A (zh) 2010-06-23
CN101749331B CN101749331B (zh) 2013-11-13

Family

ID=4204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66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2928B (zh) 2008-12-19 2009-12-17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CN20091026104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9331B (zh) 2008-12-19 2009-12-17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66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2928B (zh) 2008-12-19 2009-12-17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62763B2 (zh)
EP (1) EP2202420B1 (zh)
JP (2) JP5376239B2 (zh)
CN (2) CN10335292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2553A (zh) * 2014-02-06 2015-08-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接头
CN108757757A (zh) * 2018-07-27 2018-11-06 浙江德福精密驱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移动节结构
WO2022021081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三球销式联轴器和转向机构
CN115045920A (zh) * 2021-11-25 2022-09-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变速器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2925B (zh) 2008-06-24 2015-08-0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
JP5316329B2 (ja) 2009-09-08 2013-10-1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摺動式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JP6561505B2 (ja) * 2015-01-13 2019-08-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等速ジョイント
JP6497167B2 (ja) * 2015-02-23 2019-04-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ライド式等速ジョイント
JP6459664B2 (ja) * 2015-03-16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等速ジョイン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8534A (en) * 1986-12-16 1989-05-09 Glaenzer Spicer Transmission joint including a damping of load reversals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s
US5073144A (en) * 1989-06-26 1991-12-1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rive assembly for universal joint
US5277660A (en) * 1992-02-04 1994-01-11 Gkn Automotive, Inc.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with chain linked roll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1552A (en) * 1949-07-18 1953-09-08 Roulements A Aiguilles Soc Sa Flat bearing means
US2952144A (en) * 1959-09-01 1960-09-13 F A B Mfg Company Universal joint
JPS544590Y2 (zh) * 1971-02-20 1979-02-27
JPS5940016A (ja) * 1982-08-31 1984-03-05 Ntn Toyo Bearing Co Ltd 等速自在継手
US4729670A (en) * 1987-05-18 1988-03-08 The Torrington Company Roller bearing
US4830516A (en) * 1988-08-25 1989-05-16 The Torrington Company Roller bearing
DE4019956A1 (de) * 1989-06-26 1991-01-10 Gen Motors Corp Antriebsanordnung fuer universalgelenk
JP2763624B2 (ja) 1989-10-31 1998-06-11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等速ジョイント
DE3936602C2 (de) * 1989-11-03 1994-10-27 Loehr & Bromkamp Gmbh Tripodegelenk
JPH0417513U (zh) * 1990-06-01 1992-02-13
US5160297A (en) * 1991-02-12 1992-11-03 Gkn Automotive, Inc.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having multiple component rollers
JPH086757B2 (ja) * 1991-03-06 1996-01-29 ジーケーエヌ・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等速自在継手
US5169239A (en) * 1991-10-15 1992-12-08 Gkn Automotive, Inc. Roller bearing and case assembly
DE19610916C2 (de) * 1996-03-20 1998-04-09 Loehr & Bromkamp Gmbh Tripodegelenk mit Kugelzapfen
JP2003065350A (ja) 2001-08-28 2003-03-05 Ntn Corp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DE102006012623A1 (de) * 2006-03-20 2007-09-27 Schaeffler Kg Wälzkörperkette
JP2008064252A (ja) * 2006-09-08 2008-03-21 Ntn Corp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JP2008138795A (ja) * 2006-12-04 2008-06-19 Ntn Corp 揺動軸受用保持器、揺動軸受、およびエアー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8534A (en) * 1986-12-16 1989-05-09 Glaenzer Spicer Transmission joint including a damping of load reversals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s
US5073144A (en) * 1989-06-26 1991-12-1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rive assembly for universal joint
US5277660A (en) * 1992-02-04 1994-01-11 Gkn Automotive, Inc.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with chain linked roller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2553A (zh) * 2014-02-06 2015-08-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接头
CN104832553B (zh) * 2014-02-06 2017-10-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接头
CN108757757A (zh) * 2018-07-27 2018-11-06 浙江德福精密驱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移动节结构
WO2022021081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三球销式联轴器和转向机构
CN115045920A (zh) * 2021-11-25 2022-09-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变速器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2928A (zh) 2013-10-16
EP2202420A2 (en) 2010-06-30
CN103352928B (zh) 2015-06-17
CN101749331B (zh) 2013-11-13
US8162763B2 (en) 2012-04-24
JP5376239B2 (ja) 2013-12-25
EP2202420A3 (en) 2017-01-25
JP2010169250A (ja) 2010-08-05
EP2202420B1 (en) 2019-02-20
JP5741633B2 (ja) 2015-07-01
JP2013174362A (ja) 2013-09-05
US20100160051A1 (en) 201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9331B (zh)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CN101809306B (zh)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
US3789626A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01169162A (zh) 球形万向联轴节
JP2558890B2 (ja) 等速自在継手
CN102057171A (zh) 球头节
JP2001153148A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のケ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CN103562579B (zh) 等速万向联轴器
CN101410644B (zh)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
CN101542147A (zh) 滚珠花键装置
CN101353050A (zh)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及车辆用转向装置
CN102124243A (zh) 滑动式三角架等速度接头
CN102822548B (zh) 等速万向接头
JP2001526363A (ja) 同速リンクのボールカップリングを仕上げる方法
CN106763138B (zh) 一种球铰链
JP4537304B2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CN102483098B (zh)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CN2492277Y (zh) 两足行走玩具
KR102448141B1 (ko) 2축 바퀴 장치
WO2021186634A1 (ja) 車輪、及び、車輪の製造方法
JP5176717B2 (ja) 摺動式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JPH10184718A (ja) クロスグルーブ型等速自在継手
JPH04262115A (ja) 線形軸受アセンブリ
JP2004092665A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CN220204364U (zh) 万向球轴承及活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