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6497B -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6497B
CN101736497B CN200910206881.1A CN200910206881A CN101736497B CN 101736497 B CN101736497 B CN 101736497B CN 200910206881 A CN200910206881 A CN 200910206881A CN 101736497 B CN101736497 B CN 101736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loom
bar
fram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68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6497A (zh
Inventor
名木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3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6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6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12Controlling warp tension by means other than let-off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18Devices for indicating warp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在调整织机的松经量时,在调整前后尽量不改变在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值的送经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在利用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中,该积极松经机构具备:拉杆,支承松经辊并且可摆动地支承在第1轴;第2杆,支承第1轴并且可摆动地设置在第2轴,该第2轴固定配置在织机的机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的驱动部和连结在驱动部的连杆,并且该驱动机构连结在拉杆而摆动驱动拉杆;连杆通过可摆动地设置在第3轴的第3杆、和连结在第3杆的连接件而连结在拉杆,该第3轴固定配置在织机的机架。

Description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该积极松经机构使引导从送经轴引出的经纱的松经辊积极地进行松经工作,并且在该松经辊通过拉杆等安装张力检测器,在松经动作和经纱的张力检测上共用松经辊。
背景技术
图6表示利用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的过去例。其构成是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有关在织机的送经装置的各部件的驱动装置的连结顺序,将离驱动装置近的一侧的连结部设为驱动侧端部,将远的一侧的连结部设为从动侧端部。从送经轴100引出的经纱101经过背辊102引导到松经辊103,然后引导到织口。该松经辊103的两端部由拉杆104的中间部支承。拉杆104在成为摆动支点的从动侧端部可摆动地支承在第1轴105,在驱动侧端部连结有前进后退的连杆106的从动侧端部。而且,作为对织机的机架支承的驱动部的偏心曲柄部107连结在连杆106的驱动侧端部。另外,第1轴105支承在第2杆108的驱动侧端部。该第2杆108由中间部支承在第2轴109,第2轴109相对于机架可摆动地被支承。因此,积极松经机构通过偏心曲柄部107的驱动,使连杆106的从动侧端部前进后退,由此拉杆104以第1轴105为支点摆动,其结果,使松经辊103位移。
而且,上述织机的送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传动到松经辊103的经纱张力的经纱张力检测机构。经纱张力检测机构利用积极松经机构的一部分,在第2杆108的从动侧端部和织机的机架之间连结张力检测器110。从而,通过经纱101的张力作用于松经辊103的力依次经由拉杆104、第1轴105,作用于以第2轴109为支点的第2杆108,由张力检测器110检测该作用的力,从而检测经纱的张力。日本专利公开2008-19516号公报记载了与图6同样的机构。
但是,在利用上述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中有可调整松经量的技术。例如,松经量的调整通过变更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来进行。
但不足之处是:在上述的过去的送经装置的情况下,若变更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而调整松经量,则即使经纱张力相同,也产生由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值变化的现象。在织机中,基于由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值进行经纱张力的控制,因此若在调整前后对相同的经纱张力的检测值变化,则经纱张力的控制变得不准确,产生织布的品质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人员精心研究的结果,可知这样在调整前后检测值变化的原因是拉杆104和连杆106所成的角度在调整前后变化、及从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到摆动支点即第1轴105的距离在调整前后变化。
详细地,若根据上述送经装置的结构进行解说,如图6所示,由与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销P1和第1轴105的2点支承拉杆104。而且,支承拉杆104的1点的第1轴105通过第2杆108支承在第2轴109。另外,支承拉杆104的剩余的1点的销P1通过连杆106支承在偏心曲柄部107。
在上述结构的送经装置中,若为了调整松经量而变更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则支承拉杆104的2点之中的一方位移,因此将另一方的支承点作为支点,拉杆倾斜,随此拉杆和连杆构成的角度在调整前后变化。
而且,若拉杆104和连杆106构成的角度变化,则在张力检测器110的检测值也变化是因以下理由。在图6中,由与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销P1和第1轴105的2点支承拉杆104。而且,连杆106由与拉杆104的连结位置的销P1支承,在与驱动部107的连结位置旋转自如地构成。从而,作用于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销P1的力关于连杆106的长度方向的成分由销P1支承,而关于其他方向的成分则通过拉杆104由第1轴105支承。
若进一步详细说明,则经纱张力的合力在松经辊103起作用,该合力作用于支承松经辊103的拉杆104。若将作用于松经辊103的轴103a的经纱张力的合力设为矢量F1,则矢量F1分解成销P1方向的矢量F2和第1轴105方向的矢量F3,该矢量F2和矢量F3作用于位于各延长方向的销P1及第1轴105。
在销P1中,作用于销P1的矢量F2分解为连杆106的长度方向的成分即矢量F4和第1轴105方向的成分即矢量F5。如上所述,作用于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力,由销P1仅支承连杆106的长度方向的成分,而对其他方向的成分,则通过拉杆104由第1轴105支承。从而,在销P1中,由销P1仅支承矢量F4,而关于矢量F5则通过拉杆104由第1轴105支承。
例如,连接销P1和第1轴105的直线与连杆106所成的角度为90°时,若将连接销P1和轴103a的直线与连接销P1和第1轴105的直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α°,则在销P1的矢量F2的连杆106的长度方向的成分是F4=F2×sinα°,第1轴105方向的成分是F5=F2×cosα°。在此,若连接上述销P1和第1轴105的直线与连杆106所成的角度从90°偏移θ°,则连杆的长度方向的成分成为F4’=F4×secθ°,第1轴105方向的成分成为F5’=F5+F4’×tanθ°。
根据以上,若拉杆104和连杆106所成的角度变化,则支承在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力的大小变化,并且支承在第1轴105的力的大小也变化,作为这些结果,在张力检测器110的检测值也变化。
而且,为了调整松经量,若变更拉杆104和连杆106的连结位置,则在拉杆104的杆长度(第1轴与连杆106的连结位置的距离)变化的现象也使得作用于第1轴的力的变化增大,其结果,在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值进一步变化。
另外,在织机中,有可调整翘曲线高度、翘曲线长度中的至少1个的织机。在此,翘曲线长度是指松经辊103和未图示的综片框的距离。而且,在利用上述结构的送经装置的织机中,为变更支承松经辊103的拉杆104的位置,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结构通过使支承拉杆104的第1轴105的位置移动来进行。但是,由于第1轴105通过第2杆108支承在第2轴109,因此第1轴105(拉杆104)的位置的变更通过相对于机架变更第2轴109的位置来进行。但是,若为了进行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而变更第1轴105的位置,则支承拉杆104的2点中的一方位移,因此拉杆和连杆所成的角度在调整前后变化。而且,该情况也与上述的松经量的调整的情况同样,经纱张力的检测值在调整前后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该送经装置在调整松经量时,在调整前后尽量不改变在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值,谋求织布的品质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前提是:积极松经机构具备:作为第1杆的左右一对拉杆,为了对松经辊在两端部进行支承而设置;第1轴,可摆动地支承该第1杆;第2轴,相对于织机的机架设置在固定的位置;一对第2杆,可摆动地支承在该第2轴且与所述一对拉杆对应设置,支承所述第1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配置在所述织机的左右一对所述机架的至少一方的驱动部及连结在该驱动部的连杆,并且该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所述拉杆,并且,所述积极松经机构使引导从送经轴引出的经纱的松经辊积极地进行松经动作,所述积极松经机构具备:第3轴,相对于所述织机的机架设置在固定的位置;左右一对第3杆,与所述一对拉杆对应设置且可摆动地支承在所述第3轴;连接件,将该第3杆和所述拉杆连结,
所述驱动机构中的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第3杆及所述连接件而连结在所述拉杆。
本发明还可以:第2轴和第3轴可以支承在织机的机架,也可以通过固定在机架的支承部件而固定地配置。为了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作业容易进行,优选如下。即,所述织机具备一对支承部件,所述一对支承部件与所述机架分体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机架分别被支承为可位移,
所述第2轴及所述第3轴在其端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
各支承部件也可由1个部件构成,也可由多个部件构成。为了分别更准确地进行翘曲线高度及翘曲线长度的调整作业,优选如下。即,所述一对支承部件分别由从所述织机的机架向后方延伸且相对于所述织机的机架被支承为可沿上下方向位移的第1支架部件、和被支承在该第1支架部件且相对于所述第1支架部件被设置为可沿前后方向位移的第2支架部件构成,所述第2轴及所述第3轴被支承在第2支架部件。
第3杆也可仅在1处与连杆连结,但是为在该连结位置进行松经量的调整,也可以变更连结位置。另外,为了使松经量的调整作业容易化,优选如下。即,第3杆具备2处以上与为了可调整松经量的连杆的连结位置。
第3杆仅由单一部件构成,也可配置在共同的支承部件的内侧或外侧,但为了缩短松经辊的总长而减小惯性及降低成本、以及使松经量的调整作业容易进行,优选如下。即,所述第3杆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所述第3杆由相对于支承该第3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配置在内侧的第1部件及配置在外侧的第2部件构成,所述第1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由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3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且贯通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而设置的所述第3轴连结。
第2杆仅由单一部件构成,也可配置在共同的支承部件的内侧或者外侧,但为了张力检测器的调整作业或更换作业容易进行,优选如下。即,所述第2杆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所述第2杆由相对于支承该第2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配置在内侧的第3部件及配置在外侧的第4部件构成,所述第3部件及所述第4部件由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2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且贯通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而设置的所述第2轴连结。
驱动机构也可以仅设置在机架的单侧。此时,为了传动松经动作,需要使第3轴通过左右一对的机架之间而作为一根相通的轴。而且,为防止在第3轴产生弯曲而张力检测变得不稳定的现象,也需要提高第3轴的刚性。作为提高轴的刚性的手法,可举出轴径的扩大或材质的变更。但是,第3轴的惯性通过轴径的扩大而增大,制造成本通过材质的变更而升高。在防止这种现象的对策中优选如下。即,驱动机构设置在左右一对机架的两侧。而且,所述第3轴被支承在左右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的各自上而相互独立地分别设置一根。
第1轴和第3轴沿两轴的轴线方向看相对于连接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侧。但是,若此时调整松经量,则在该调整前后对拉杆的连接件的振幅的中心变化。
根据图7、图8详细地说明。若以拉杆10为基准来考虑,则连接件36相对于拉杆10摆动。而且,该摆动中的振幅中心是从对最后退位置的拉杆10的上述连接件36的角度β1到对最前进位置的拉杆10的上述连接件36的角度β2摆动时的摆动中的振幅的中间点的位置,对拉杆10的角度是(β12)/2的位置。
如图7,第1轴10a和第3轴33a配置在相对于连接件36的另一侧时,例如,若上述摆动的振幅调整为松经量增大,则对最后退位置的拉杆10的上述连接件36的角度β1及对最前进位置的拉杆10的上述连接件36的角度β2朝钝角侧集中而放大,所以作为上述振幅的中心的角度(β12)/2也朝钝角侧移动。一般,经纱张力在织机的1周期内伴随经纱的开口运动或打纬而变动,即使进行松经,该变动也不完全被解除。因此,在送经装置的张力控制中,有时平均化在织机的1周期中(或预定的平均期间)经多次检测出的经纱张力的检测值并作为用于控制的经纱张力值而使用该平均值。但是,在使用这种经纱张力的平均值的情况下,若上述振幅的中心变化,则即使实际的经纱张力相同,计算出的经纱张力值(平均值)在松经量的调整前后也不同。其结果,在使用如上述的平均值作为经纱张力值的送经装置的张力控制的情况下,产生经纱张力的控制变得不准确、织布的品质下降的问题。为了抑制这种现象,优选如下。即,如图8,第1轴10a和第3轴33a从与各轴10a、33a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来看配置在相对于连接件36的相同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连杆通过可摆动地设置在第3轴的第3杆和与第3杆连结的连接件而连结在拉杆,该第3轴固定配置在织机的机架,因此,松经量的调整可以通过变更连杆和第3杆的连结位置来进行,拉杆和连接件所成的角度在调整前后不变化。从而,通过作用于松经辊的经纱张力,支承在连接件的力不变化,所以支承在第1轴的力也不变化。作为该结果,在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值在调整前后不变化,基于该检测值的经纱张力的控制变得准确,织布的品质提高。
在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作业的情况下,需要移动第2轴,此时拉杆和连接件所成的角度在调整前后不变化,即,为了在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值在调整前后不变化,也需要移动第3轴,使得与第2轴的位置关系不变化。
而且,第2轴和第3轴支承在与左右一对织机的机架分体形成的一对支承部件,支承部件被支承为相对于织机的机架可位移,所以通过相对于织机的左右一对机架使支承部件位移,从而不改变拉杆和连接件所成的角度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作业。
将各支承部件由相对于织机的机架支承为沿上下方向可位移且朝后方延伸的第1支架部件、和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支承为沿朝前后方向可位移的第2支架部件的2个支架部件构成,通过作为第2轴及第3轴支承在第2支架部件的结构,使第1支架部件上下位移或者使第2支架部件前后位移,从而更准确地分别进行翘曲线高度及翘曲线长度的调整作业。
通过第3杆具备2处以上的与连杆的连结位置,相对于固定位置进行连结位置的变更,所以松经量的调整作业变得简便。
第3杆由相对于共同的支承部件配置在内侧的第1部件和配置在外侧的第2部件的2个部件构成,通过做成由贯通支承部件的第3轴连结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结构,可连结配置在内侧的第1部件和连接件,可连结配置在外侧的第2部件和连杆。由此,相对于各支承部件在内侧可配置松经辊、拉杆及连接件,相对于支承部件在外侧可配置第3杆和连杆的连结位置,可缩短松经辊的总长而减小惯性及降低成本,而且,相对于各支架能够在外侧容易进行松经量的调整作业。
第2杆由相对于共同的支承部件配置在内侧的第3部件和配置在外侧的第4部件的2个部件构成,通过做成由贯通支承部件的第2轴连结第3部件和第4部件的结构,可连结配置在内侧的第3部件和拉杆,可连结配置在外侧的第4部件和张力检测器。由此,将张力检测器相对于支承部件配置在外侧,容易进行张力检测器的调整作业或更换作业。
通过驱动机构设置在左右一对织机的机架的两侧,与仅在机架的单侧设置驱动机构的情况相比,不提高第3轴的刚性即可,所以可以使第3轴为轻量,可减小惯性。
通过第3轴由在每个支承部件独立设置的一对轴构成,可使第3轴短且轻量,进而可减小惯性。
第1轴和第3轴从与各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来看配置在相对于连接件的相同侧,由此,即使在调整过松经量的情况下,在该调整的前后也抑制对拉杆的连接件的振幅中心变化。从而,在织机的1周期中等,即使将经多次检测出的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用于张力控制的经纱张力值使用,也可以在松经量的调整的前后大致同等地处理各检测值,可以防止伴随松经量的调整的织物品质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在织机的送经装置中的积极松经机构的说明图。
图2是织机的送经装置的俯视图,从送出侧来看表示右侧部分。
图3是织机的送经装置的俯视图,从送出侧来看表示左侧部分。
图4是图2的A方向的向视图,是从织布的幅度方向外侧看张力检测器、偏心曲柄部等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B-B线剖面图,是从织布的幅度方向内侧看第3杆、连接件等的侧视图。
图6是过去的积极松经机构的说明图。
图7是在图1的积极松经机构中的第1轴和第3轴未配置在相对于连接件的相同侧的情况的局部说明图。
图8是在图1的积极松经机构中的第1轴和第3轴配置在相对于连接件的相同侧的情况的局部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5说明具有积极松经机构5的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一例。在以下的记载中,“前后方向”是指根据经纱的送出的经纱的移动方向。而且,将织机的经纱方向的卷取装置侧设为“前侧”,将送经装置1侧设为“后侧”。图1是在上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1中的积极松经机构5的说明图。图的黑圆点是直接或者间接固定在机架的支点。图的白圆点是未固定在机架的支点。图2是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俯视图,从后侧来看表示右侧部分。图3是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俯视图,从后侧来看表示左侧部分。图4是图2的A方向的向视图,是从织布的幅度方向外侧看张力检测器61、作为驱动部的偏心曲柄部31等的侧视图。图5是图3的B-B线剖面图,是从织布的幅度方向内侧看第3杆33、连接件36等的侧视图。
织机的送经装置1具有:多条经纱T被卷成带状的送经轴2、引导从送经轴2引出的经纱T的背辊3、引导从背辊3送出的经纱T的松经辊4、使松经辊4积极地进行松经动作的积极松经机构5、利用积极松经机构5的一部分的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作为支承积极松经机构5的至少一部的支承部件的支架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积极松经机构5将驱动机构30配置在左右一对织机的机架F的两外侧,在两侧驱动松经辊4,另外,做成在驱动机构30中可调整松经量的结构。以下,对各结构要素进行详述。
送经轴2相对于左右一对织机的机架F架设支承为可旋转。而且,背辊3通过支架7相对于左右一对织机的机架F架设支承为可旋转。另外,松经辊4架设支承在积极松经机构5的左右一对拉杆10上。
积极松经机构5具备:支承松经辊4并且在从动侧端部支承于第1轴10a的可摆动的作为第1杆的拉杆10、由驱动侧端部支承第1轴10a并且在驱动侧端部和从动侧端部之间支承在第2轴20a的第2杆20、连结在拉杆10的驱动侧端部并且使拉杆10摆动的驱动机构30。而且,拉杆10、第2杆20和驱动机构30在松经辊4的两侧分别设置为左右一对的积极松经机构5使驱动机构30的力作用于拉杆10的驱动侧端部。另外,在积极松经机构5的左右各结构除了与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相关的部分以外基本上相同,因此,在以下,将积极松经机构5的松经辊4的左右两侧的结构之中的单侧(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侧)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拉杆10是第1杆,且支承松经辊4。拉杆10是与图6所示的过去技术同样的一体物的杆,在从动侧端部设置第1轴10a,由销P1将驱动侧端部连结在驱动机构30的连接件36。
拉杆10在织机的机架F的内侧,在第2杆20的驱动侧端部可摆动地支承在第1轴10a。若详述,则在拉杆10的从动侧端部形成贯通孔11,在该贯通孔11的内侧嵌插滚动轴承12。另外,在第2杆20,连结部23形成为“コ”字状,使得从内外挟着拉杆10的从动侧端部。对应于拉杆10的滚动轴承12,在位于该两侧的该连结部23也形成有一对贯通孔23a。在一对贯通孔23a和滚动轴承12嵌合第1轴10a,第1轴10a的两端部和连结部23由固定螺钉13连结。从而,拉杆10通过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2杆20的第1轴10a支承为可摆动。
另外,松经辊4通过拉杆10在织机的左右机架F之间支承为可旋转。若详述,则在拉杆10,未图示的贯通孔形成在驱动侧端部和从动侧端部之间,并且,在该贯通孔嵌插滚动轴承14,在滚动轴承14中嵌合有松经辊4的轴4a。
第1轴10a是用于支承拉杆10的轴,在图中按每个单侧的拉杆10分别设置,是左右一对的轴。第1轴10a也可以是在左右拉杆10之间延伸而支承左右拉杆10的一根相通的轴。
驱动机构30具备:固定配置在织机的机架F的外侧的偏心曲柄部31、基部连结在偏心曲柄部31的外轮31e的连杆32、在连杆32的从动侧端部连结驱动侧端部,并且以第3轴33a为支点而摆动的第3杆33、在织机的机架F的内侧将两端分别连结在第3杆33的从动侧端部和拉杆10的驱动侧端部的连接件36。
偏心曲柄部31具备: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F的曲柄轴31a、曲柄轴31a通过轮毂31b不能旋转地组装的偏心轮31c(内轮)、嵌合在偏心轮31c的外侧的滚动轴承31d的外轮31e。在外轮31e连结有连杆32的基部。从而,若曲柄轴31a旋转驱动,则偏心轮31c以曲柄轴31a为中心而旋转,通过外轮31e的连杆32的从动侧端部前后进行往返运动。曲柄轴31a通过驱动传动机构等连结在织机的主轴(未图示),与主轴同步旋转。
连杆32的从动侧端部和第3杆33的驱动侧端部介于球面轴承32a通过成为销P2的螺栓连结成可调整松经量。详言而之,在连杆32的从动侧端部设置球面轴承32a,另外,在第3杆33的驱动侧端部朝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形成2处内螺纹孔35c,成为销P2的螺栓的轴部经过球面轴承32a螺合在任意内螺纹孔35c。从而,成为可变更连杆32和第3杆33的连结位置的结构,通过变更该连结位置,伴随连杆32的往返运动的第3杆33的摆动量变化,松经量被调整。而且,如图示的结构,通过将连杆32和第3杆33的连结位置设为2以上的特定位置,与用长孔等无阶段地调整相比,可容易使左右调整量一致,可容易地进行松经量的调整。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形成2处连结位置,但也可设置3处以上的连结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3杆33由相对于支架7配置在内侧的第1部件34、相对于支架7配置在外侧的第2部件35的2个部件构成,由朝内外方向贯通的第3轴33a连结支架7。
第1部件34通过连接件36连结在配置于机架F的内侧的拉杆10。在第1部件34的两端部(驱动侧端部、从动侧端部)形成贯通孔34a、34b,球面轴承36b设置于与从动侧端部的贯通孔34a对应的连接件36的驱动侧端部,成为销P3的螺栓的轴部经过球面轴承36b通过贯通孔34a,在上述轴部的前端螺合有未图示的螺母。
第2部件35连结在配置在机架F的外侧的连杆32的从动侧端部。贯通孔35a与第1部件34的驱动侧端部的贯通孔34b对应而形成于第2部件35的从动侧端部,在支架7也设置未图示的贯通孔,使处于这些贯通孔34b、35a之间,滚动轴承35b嵌插在该贯通孔。而且,相对于贯通滚动轴承35b的第3轴33a,第1部件34和第2部件35分别在贯通孔34b及贯通孔35a通过夹具连结为不能旋转。而且,如上述,在第2部件35的驱动侧端部形成有多个销P2用的内螺纹孔35c。
通过偏心曲柄部31的旋转运动,介于连杆32连结的第3杆33摆动,因此支承第3杆33的第3轴33a也旋转。在图示的结构中,第3轴33a按每个左右第3杆33独立设置一对,因此可以使第3轴33a缩短而轻量,可以减小惯性,在织机快速运转时,能够进行更加迎合的松经动作。
另外,虽未图示,但第3轴33a向左右机架F之间延伸,也可以作为支承左右第3杆33的一根相通的轴来设置。若这样,与两侧驱动或一侧驱动无关,关于松经辊4的左右,可以容易地实现同步调整松经动作的结构。但是,在左右设置偏心曲柄部31和连杆32,即,通过设成两侧驱动可以独立构成第3轴,得到如上述的效果。
如上述,连接件36的固定在该驱动侧端部的球面轴承36b相对于第3杆33的第1部件34,由销P3和螺母连结。另外,同样地,在连接件36的从动侧端部固定有球面轴承36a,该球面轴承36a相对于拉杆10的驱动侧端部,通过为螺栓的销P1和螺母连结。
而且,在图示的结构中,关于对连接件36的第1轴10a及第3轴33a的配置,从与各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来看,第1轴10a和第3轴33a相对于连接件36配置在相同侧。若详述,则图1是从与第1轴10a及第3轴33a的各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到的图,在图1中,连接件36由右斜下的直线表示,相对于该直线的延长线,在上侧配置第1轴10a和第3轴33a。另外,虽未图示,但第1轴10a和第3轴33a相对于连接件36也可以配置在不同侧。
第2杆20支承第1轴10a,并且将施加在第1轴10a的力变换成施加在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张力检测器61的长度方向的力。第2杆20可以将支承于支架7的第2轴20a作为支点摆动,但从动侧端部通过张力检测器61固定在支架7,所以实际上不位移。另外,在此处的说明中,第2杆20对具有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一侧进行了说明,但在不具有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一侧,第2杆20以未将从动侧端部固定在支架7的状态支承第1轴10a。但是,该第2杆20通过由第2轴20a不能与具有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一侧的第2杆20相对旋转地连结,实际上不位移。
第2杆20由相对于支架7配置在内侧的第3部件21、和相对于支架7配置在外侧的第4部件22的2个部件构成,由贯通支架7的第2轴20a连结。另外,在此处的说明中,第2杆20对具有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一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具有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的一侧的情况,第2杆20仅由第3部件21构成,不具有第4部件22。
第3部件21在两端部(驱动侧端部、从动侧端部)形成有贯通孔23a、23b。如上述,在驱动侧端部的贯通孔23a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第1轴10a。
第4部件22在驱动侧端部形成贯通孔22a,该贯通孔22a与第3部件21的从动侧端部的贯通孔23b对应。在支架7也设置未图示的贯通孔,使处于这些贯通孔22a、23b之间,在该贯通孔嵌插有滚动轴承24。而且,在第3部件21和第4部件22的双方的贯通孔23b、22a及滚动轴承24贯通设置有第2轴。而且,相对于第2轴20a,第3部件21和第4部件22通过夹具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从而,第2轴20a实际上不旋转,不产生因旋转引起的惯性,所以根据需要也可以弄粗。
而且,第4部件22在从动侧端部也设置未图示的贯通孔,与该贯通孔对应,在张力检测器61的驱动侧端部设置有球面轴承62。而且,通过相对于该贯通孔和球面轴承62螺合成为销P4的螺栓及螺母来连结第4部件22和张力检测器61。
第2轴20a作为支承左右第2杆20的一根相通的轴而设置。进而,仅在单侧设置张力检测器61,所以通过该张力检测器61可检测施加在松经辊4的经纱张力的总值。另外,也可以按每个左右第2杆20设置一对第2轴20a。此时,若按每个第2杆20设置张力检测器61,则总计由双方的张力检测器61得到的检测值的值与仅在一侧的第2杆20设置张力检测器61的图示的结构时得到的检测值相等。
上述的积极松经机构5的作用如下。通过偏心曲柄部31的旋转运动,介于连杆32连结在偏心曲柄部31的第3杆33摆动。通过第3杆33的摆动,介于连接件36连结在第3杆33的拉杆10与松经辊4一起摆动。即,松经辊4进行松经运动。
经纱张力检测机构6通过拉杆10、第2杆20用张力检测器61检测施加在松经辊4的经纱张力。张力检测器61是测压元件,在两端部设置球面轴承62、63,如上述,连结一端部的球面轴承62和第2杆20的第4部件22。而且,与另一端部的球面轴承63对应,内螺纹孔(未图示)设置在支架7的后述的第2支架部件72,通过将从另一端部的球面轴承63通过的成为销P5的螺栓螺合于内螺纹孔,张力检测器61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7。
而且,基于张力检测器61的检测值,控制送经轴2的旋转。若检测值高于设定值,则提高送经轴2的旋转速度,经纱T的送出速度变快。另外,若检测值低于设定值,则降低送经轴2的旋转速度,经纱T的送出速度变慢。
支架7与织机的机架F为分体,分别相对于左右一对机架F安装成可位移。支架7支承第2轴20a、第3轴33a及张力检测器61。从而,通过使支架7相对于各机架F位移,第2轴20a、第3轴33a及张力检测器61相对于机架F位移,伴随于此,松经辊4位移。该松经辊4的位移用于调整翘曲线W高度或翘曲线长度。
若详细说明结构,则支架7由相对于机架F安装成可朝上下方向位移的第1支架部件71、和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安装成可朝前后方向位移的第2支架部件72的2个支架部件构成。
第1支架部件71由安装在机架F的后面的安装部73、从安装部73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74及从延伸部74的上端部向侧方外侧突出的引导部75构成。
安装部73对准机架F的后面(在图中垂直的面)而具备有垂直的面。在安装部73形成有多个沿上下延伸的长孔73a。通过介于各长孔73a将螺栓B1螺插拧紧于机架F的内螺纹孔(符号省略),安装部73(第1支架部件71)固定于机架F。通过松解螺栓B1,设为第1支架部件71与第2支架部件72一起沿高度方向可位移,调整支承于第2支架部件72的松经辊4的上下位置(翘曲线W高度)。
延伸部74是垂直的平板,将内侧的垂直面设为平滑的引导面,在该引导面抵接第2支架部件72对应的引导面。在延伸部74形成有多个向前后延伸的长孔74a。通过介于各长孔74a将螺栓B2螺插拧紧于机架F的内螺纹孔(未图示),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的侧面,固定第2支架部件72。
引导部75是水平的平板,将上面设为平滑的引导面,在该引导面装载且抵接第2支架部件72对应的引导面。在引导部75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长孔75a。通过介于各长孔75a将螺栓B3螺插拧紧于第2支架部件72的内螺纹孔(未图示),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的上面固定第2支架部件72。
通过松解该引导部75用的螺栓B3和上述的延伸部74用的螺栓B2,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设为第2支架部件72向前后方向可位移,调整松经辊4的前后位置(翘曲线长度)。另外,在引导部75的外侧面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刻度M1,在第2支架部件72固定有表示刻度M1的位置的指针M2。
第2支架部件72呈沿着第1支架部件71的延伸部74的内侧面和引导部75的上面的形状。如上述,第2支架部件72不仅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安装成向前后方向可位移,还可上下移动地支承以防止第2支架部件72的下降及调整高度为目的的支承部件76(定位螺栓)。在第2支架部件72设置上下贯通的内螺纹孔(未图示),在该内螺纹孔螺合定位螺栓76,定位螺栓76的下端面可抵接于机架F的上面。从而,根据定位螺栓76的缔结量调整第2支架部件72的高度。
如上述,第2支架部件72支承第2轴20a和第3轴33a,不仅固定张力检测器61的另一端部,还通过滚柱轴承77可旋转地支承背辊3的轴3a。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在图示的结构中,由配置在支架7的内侧的部件和配置在外侧的部件的2个部件而构成第2杆及第3杆,但取而代之,由单一的部件形成第2杆20及/或第3杆33,也可以仅配置在支架7(或机架F)的内侧或外侧的一方。
而且,在图示的结构中,由作为与机架F分体的部件并相对于机架F安装成沿上下方向可位移的第1支架部件71、和相对于第1支架部件71安装成向前后方向可位移的第2支架部件72的2个支架部件构成支承部件,但取而代之,也可以作为由与机架F分体的单一部件构成的支架来形成。此时,通过将一体的支架的安装部73及机架F的后面设为倾斜的面,将支架设为对机架F沿着上述倾斜的面能够倾斜位移的结构,可以连动并同时调整翘曲线高度和翘曲线长度。
另外,取代将支承部件设为与机架F分体的支架7,在不需要进行翘曲线高度或翘曲线长度的调整时,即,在仅调整松经量即可时,支承部件也可以是机架F的一部分(与机架F为一体物)。
而且,驱动部31不限于偏心曲柄部,也可以是凸轮机构,也可以利用电动电机。

Claims (9)

1.一种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积极松经机构具备:作为第1杆的左右一对拉杆,为了对松经辊在两端部进行支承而设置;第1轴,可摆动地支承该第1杆;第2轴,相对于织机的机架设置在固定的位置;一对第2杆,可摆动地支承在该第2轴且与所述一对拉杆对应设置,支承所述第1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配置在所述织机的左右一对所述机架的至少一方的驱动部及连结在该驱动部的连杆,并且该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所述拉杆,并且,所述积极松经机构使引导从送经轴引出的经纱的松经辊积极地进行松经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极松经机构具备:第3轴,相对于所述织机的机架设置在固定的位置;左右一对第3杆,与所述一对拉杆对应设置且可摆动地支承在所述第3轴;连接件,将该第3杆和所述拉杆连结,
所述驱动机构中的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第3杆及所述连接件而连结在所述拉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机具备一对支承部件,所述一对支承部件与所述机架分体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机架分别被支承为可位移,
所述第2轴及所述第3轴在其端部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支承部件分别由从所述织机的机架向后方延伸且相对于所述织机的机架被支承为可沿上下方向位移的第1支架部件、和被支承在该第1支架部件且相对于所述第1支架部件被设置为可沿前后方向位移的第2支架部件构成,
所述第2轴及所述第3轴被支承在第2支架部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3杆具备2处以上与为了可调整松经量的连杆的连结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杆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
所述第3杆由相对于支承该第3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配置在内侧的第1部件及配置在外侧的第2部件构成,所述第1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由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3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且贯通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而设置的所述第3轴连结。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杆被支承在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
所述第2杆由相对于支承该第2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配置在内侧的第3部件及配置在外侧的第4部件构成,所述第3部件及所述第4部件由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2杆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且贯通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而设置的所述第2轴连结。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设置在左右一对机架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轴被支承在左右的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织机的机架的各自上而相互独立地分别设置一根。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轴和第3轴沿两轴的轴线方向看相对于连接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侧。
CN200910206881.1A 2008-11-10 2009-10-27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Active CN101736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8054 2008-11-10
JP2008288054A JP5344889B2 (ja) 2008-11-10 2008-11-10 積極イージング機構を用いた織機の送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6497A CN101736497A (zh) 2010-06-16
CN101736497B true CN101736497B (zh) 2014-02-19

Family

ID=4150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6881.1A Active CN101736497B (zh) 2008-11-10 2009-10-27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84390A1 (zh)
JP (1) JP5344889B2 (zh)
CN (1) CN1017364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9907B2 (ja) * 2008-07-01 2013-04-24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バックロール持ち上げ装置
CN103015006A (zh) * 2012-12-12 2013-04-03 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
CN103898668B (zh) * 2014-03-24 2015-07-08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送经装置
JP6347981B2 (ja) * 2014-04-24 2018-06-27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におけるイージングロールの退避装置
EP3312323B2 (en) 2016-10-19 2022-06-22 Tsud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arp let-off device of loom
CN108265378B (zh) * 2018-04-03 2023-08-15 青岛天一红旗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双侧积极式松经装置及喷水织机
CN110172774B (zh) * 2019-06-12 2024-01-26 青岛天一红旗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绒布织机积极松绒装置
CN111573416B (zh) * 2020-05-30 2021-10-26 杭州华水布艺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恒张力控制的送经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13699653B (zh) * 2021-09-08 2022-08-09 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织机张力式供经纱梁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7705A1 (en) * 1991-08-12 1993-02-17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warp tension in a weaving loom
EP0547003A1 (en) * 1991-12-13 1993-06-1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Warp tension detecting system for a loom
JP3508372B2 (ja) * 1996-02-29 2004-03-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経糸張力変動抑制方法及び装置
CN1523147A (zh) * 2003-02-19 2004-08-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一种织机的经纱张力检测机构
CN2647882Y (zh) * 2003-07-31 2004-10-13 杭州奇观机电有限公司 快速送经及纱架式恒张力装置
CN1661145A (zh) * 2004-02-25 2005-08-3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送经装置
CN101104976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滚筒支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739B2 (ja) * 1980-04-24 1985-02-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織段の織段防止装置
JPH0241195Y2 (zh) * 1984-09-27 1990-11-01
CN201224808Y (zh) * 2008-06-17 2009-04-22 潍坊金蟀机械有限公司 积极式松经调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7705A1 (en) * 1991-08-12 1993-02-17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warp tension in a weaving loom
EP0547003A1 (en) * 1991-12-13 1993-06-1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Warp tension detecting system for a loom
JP3508372B2 (ja) * 1996-02-29 2004-03-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経糸張力変動抑制方法及び装置
CN1523147A (zh) * 2003-02-19 2004-08-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一种织机的经纱张力检测机构
CN2647882Y (zh) * 2003-07-31 2004-10-13 杭州奇观机电有限公司 快速送经及纱架式恒张力装置
CN1661145A (zh) * 2004-02-25 2005-08-31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送经装置
CN101104976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滚筒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6497A (zh) 2010-06-16
JP2010111981A (ja) 2010-05-20
EP2184390A1 (en) 2010-05-12
JP5344889B2 (ja)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6497B (zh)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US6988516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and guiding a rapier of a weaving machine
CN101104976B (zh) 织机滚筒支撑装置
CN204474873U (zh) 多幅织机中的织布卷取装置
CN1861863B (zh) 提花织机
CN103061011B (zh) 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
CN104420047A (zh) 用于织机中的废边的开口设备
CN101230902B (zh) 织机的驱动量可变的曲柄式驱动装置
CN204058806U (zh) 一种上下双经轴装置
CN105624891B (zh) 一种喷气织机
CN1661145B (zh) 织机的送经装置
CN101724954B (zh) 织机的捕纬边的经线开口装置
JP3552595B2 (ja) 布移動方式のパイル織機の地経糸送り出しテンション装置
CN201003112Y (zh) 浆纱机伸缩筘微动装置
CN214244750U (zh) 宽重型网毯类织机的四经轴送经机构
WO2012065316A1 (zh) 引纬装置
CN102505291A (zh) 碳纤维织机送经张力控制装置
CN101768821B (zh) 流体喷射式织机
CN101358401A (zh) 边撑装置的支撑装置
CN206902348U (zh) 用于挠性小剑杆机上生产双层色织服装面料的结构
CN101858009B (zh) 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
CN204608309U (zh) 宽幅织机用转动导布辊装置
CN212983170U (zh) 一种圆织机
JP3033867B2 (ja) 織機の経糸張力調整装置
EP1710333A2 (en) Driving device for terry motion members in cloth-shifting type pile lo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