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1145A - 织机的送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送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61145A CN1661145A CN2004101044713A CN200410104471A CN1661145A CN 1661145 A CN1661145 A CN 1661145A CN 2004101044713 A CN2004101044713 A CN 2004101044713A CN 200410104471 A CN200410104471 A CN 200410104471A CN 1661145 A CN1661145 A CN 16611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thread
- warp
- cylinder
- mitigation
- thread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18—Devices for indicating warp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织机的送经装置(1),将来自一个送经轴(4)的经纱片(5)分为多个并独立地引导到各缓和滚筒(2、3)上,在各经纱片(5a、5b)上形成开口(9);并且只根据一个经纱片(5a)的张力来驱动送经轴,使得一个经纱片(5a)的经纱张力达到设定张力,对另外的经纱片(5b),由缓和装置(14)只在对应于另外的经纱片(5b)的缓和滚筒(3)上进行缓和运动。缓和装置(14)具有对应的缓和滚筒及通过该缓和滚筒对另外的经纱片(5b)施加作用力的缓和弹簧(16),缓和弹簧被设定为在根据一个经纱片与纬纱交错数及另外的经纱片与纬纱交错数不同而产生的与设定张力不同的另外的经纱片的恒定张力下,使缓和滚筒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送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用缓和滚筒引导经纱片的过程中设定经纱张力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织机的送经装置相关、经纱张力的控制技术。该技术,将来自送经轴的经纱片分为两片,在将各经纱片独立地引导到对应的缓和滚筒过程中,在每个经纱片上形成经纱开口,并且分别用弹簧对各缓和滚筒施加弹力,以便对相应的经纱片施加适当的张力。如果利用该张力控制,则可检测出被分开的经纱片当中、与纬纱的交错多且经纱消耗率高的一方的经纱张力,并以此控制送经马达,所以其结果是能只根据经纱消耗率高一方的经纱张力进行织造。
因此,在与纬纱的交错少且经纱消耗率低的经纱片上,设置了缓和装置。该缓和装置,在打纬前后积极地放松经纱,并随着打纬而将经纱的放松向织口转移,并在织物上吸收经纱的放松。以此,经纱消耗率低的经纱片,被施加了与经纱消耗率高的经纱片同样程度的经纱张力,能够进行织造。
上述的技术,是根据从一个经纱片检测出的张力来控制送经轴,但经纱消耗率低一方的经纱片的张力也必须控制为同等程度的张力,像缓和装置那样的复杂结构成为必要。并且,经纱消耗率低的经纱片的经纱张力,在每次用缓和装置织成一个循环时,变动较大,因此,会导致织物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当经纱消耗率高经纱片比经纱消耗率低经纱片其经纱根数少时,根据经纱根数少的经纱片的张力来控制送经轴,所以有加大设定误差的危险。
【专利文献1】专利第2764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在具有多个缓和滚筒、且在每个缓和滚筒上将经纱分成多片并输送的送经装置上,以简单的构成进行良好的织造。
首先,本发明之1是一种织机的送经装置,其具有多个缓和滚筒,将来自一个送经轴的经纱片分为多个并独立地分别引导到各个缓和滚筒上,在每个被分开的经纱片上形成开口,其特征在于:只根据所述一个经纱片的张力来驱动送经轴,使得多个经纱片当中的一个经纱片的经纱张力达到设定张力,并且对另外的经纱片利用缓和装置只在对应于另外的经纱片的缓和滚筒上进行缓和运动,所述缓和装置,具有对应的缓和滚筒及通过该缓和滚筒对另外的经纱片施加作用力的缓和弹簧,所述缓和弹簧,被设定为在根据所述一个经纱片与纬纱的交错数、及所述另外的经纱片与纬纱交错数不同而产生的与所述设定张力不同的另外的经纱片恒定张力下,使所对应的缓和滚筒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
然后,本发明之2的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缓和滚筒,被设置为能变更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
只对多个经纱片当中的一个经纱片的经纱张力控制,通常,为了缩小根数间的张力误差,用电气驱动机构、或机械的驱动机构进行对经纱根数多一方的经纱片的张力控制。
经纱设定张力的电气设定,是对一条经位置线,设定作为目标张力的设定张力以后,检测出实际的经纱张力,并为了使设定张力与该被检测出的经纱张力的偏差为零,而利用控制送经马达的旋转而进行设定。当被检测出的经纱张力比目标张力高时,加速送经马达的旋转,或再开动送经马达的旋转,相反,若被检测出的经纱张力比目标张力低时,减缓送经马达的旋转,或停止动送经马达的旋转。
经纱设定张力的机械设定,是对一条经位置线,用重锤使缓和滚筒向与经纱抗衡的方向位移,以对经纱施加张力。支撑缓和滚筒的缓和杠杆及驱动送经轴的无极变速装置,通过重锤杠杆连动,利用重锤杠杆的位移而改变无极变速装置的速比。具体的是,当缓和滚筒在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向织口侧位移时增速,向织口侧相反位移时减速。以此,积极地抑制缓和滚筒在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的位移,并且随着送经轴卷径的减少逐渐增加旋转。这样,缓和滚筒维持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为大致一定的位置,即,在大致一定的范围进行缓和运动,并且送经轴的旋转,随着卷径的减少而增加。
而且,虽然以一片为单位检测一片经纱片的张力,但设定张力是以每根经纱的张力而设定。因此,经纱根数多的经纱片,如果种类相同,则必然根数多的比少的经纱片张力大。另外,上述缓和弹簧,通常,有压缩螺旋弹簧或拉伸缩螺旋弹簧的结构,但必须是能允许所对应的缓和滚筒进行摆动运动(缓和运动)的弹簧。因此,即使对应的缓和滚筒的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移动了,缓和弹簧也能对应缓和运动,并在能弹性形变状态、即为压缩螺旋弹簧时能使其不被压实且比自由长度缩短,并且,在是拉伸螺旋弹簧时不被拉直且比自由长度伸长,无论是压缩螺旋弹簧还是拉伸螺旋弹簧,应是合适弹性力范围的长度。因此,缓和弹簧可以对应经纱路径随着经纱开口运动的长度变化的周期(从最大经纱开口经过闭口、最大逆经纱开口、闭口再达到最大经纱开口的周期),根据随着经纱路径长度变化产生的经纱张力的变化进行弹性变形,使对应的缓和滚筒位移,以缓和经纱路径长度的变化,并且不管随着缓和运动缓和滚筒的位移如何,都能在合适的弹性力范围的长度,向对应的缓和滚筒施加适当的弹力,即能用缓和滚筒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
下面,进行具体的详述。缓和弹簧,通过所对应的缓和滚筒,对另外的经纱片向前后方向朝反织口侧施加作用力。因此,当随着向最大经纱开口或最大逆经纱开口的转移、加长了经纱路径长度并增大了经纱张力时,所对应的缓和滚筒,克服缓和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前后方位移,向经纱路径长度变短的织口侧位移。在所对应的缓和滚筒的该位移位置,缓和弹簧加大作用力,并且当是压缩弹簧时能使其不被压实,维持适当的弹性力范围的长度,不以异常高的弹性力对缓和滚筒施加作用力。另外,当是拉伸弹簧时不被拉直且维持适当的弹性力范围的长度,仍然不以异常高的弹性力对缓和滚筒施加作用力。然后,随着经纱开口向闭口的移动,缩短了经纱路径长度并降低了经纱张力时,受到缓和弹簧施加的、使所对应缓和滚筒向前后方位移,向经纱路径长度更长的反织口侧位移。在所对应的缓和滚筒的该位移位置,缓和弹簧减小了作用力,并且当是压缩弹簧时,能使其维持比自由长度断且适当的弹性力范围的长度,不以异常低的弹性力对缓和滚筒施加作用力。另外,当是拉伸弹簧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比自由长度长,且维持适当的弹性力范围的长度,仍然不以异常低的弹性力对多对应的缓和滚筒施加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变更弹簧使用长度,即,可以变更弹簧常数,可以变更弹簧的力(作用力)并能进行经纱消耗率不同的组织的织造,但也可以根据情况更换缓和弹簧,针对线径、卷数、长度、卷径及材质等任何一个而更换缓和弹簧。
根据本发明,若另外的经纱片和纬纱交错数与一个经纱片和纬纱交错数不同,且因此产生经纱消耗率的不同,使对应于另外的经纱片的缓和滚筒位移,则因该位移而改变缓和弹簧的作用力,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张力(详细的是,随着缓和运动而变化的经纱张力的平均值)改变,成为恒定张力。即,由于另外的经纱片随着经纱张力的变化而改变了与纬纱的经纬交错程度,所以若改变经纱消耗率并逐渐接近上述一个经纱片的经纱消耗率,使经纱消耗率相同,则另外的经纱片没有经纱张力的变化,成为恒定张力。例如,当另外的经纱片与纬纱的交错数比一个经纱片与纬纱的交错数多、因此另外的经纱片比一个经纱片的经纱消耗率大时,对应的缓和滚筒,在经位置线上逐渐缩短经纱路径,因此向缩短经纱路径的方向、即织口侧逐渐位移。因此另外的经纱片,使缓和弹簧的作用力逐渐增大,使得经纱张力逐渐增大。当另外的经纱片使经纱张力的逐渐增大时,其与纬纱的经纬交错程度逐渐减小并逐渐降低经纱消耗率,即,经纱消耗率逐渐接近一个经纱片。反之,若另外的经纱片与纬纱的交错数比一个经纱片与纬纱的交错数少、因此另外的经纱片比一个经纱片的经纱消耗率小时,对应的缓和滚筒逐渐向反织口侧位移,逐渐降低缓和弹簧的作用力以逐渐减小经纱张力。另外的经纱片,当逐渐减少经纱张力时,其与纬纱的经纬交错程度逐渐加大并逐渐增加经纱消耗率,即,经纱消耗率逐渐接近一个经纱片。当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消耗率与一个经纱片相同时,则经纱张力没有变化,另外的经纱片也达到一定张力,即恒定张力。以该恒定张力、通过所对应的缓和滚筒能一边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一边织造,因此,经纱随着缓和运动而不会异常地松弛或拉紧,不会产生开口不良,并能继续织造。
另外的经纱片,以其常规的张力,通过对应的缓和滚筒一边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一边织造。另外的经纱片,在达到恒定张力之前不会不能织造,并且在达到恒定张力之后也能继续织造。即,缓和弹簧被设定为一边对应于所对应的缓和滚筒的位移一边对应从织造开始时的张力逐渐升高到恒定张力的经纱张力、或逐渐降低的经纱张力,在跨过随着经纱开口运动经纱路径长度变化的周期、适当的弹性变形范围,对另外的经纱片施加适当的经纱张力。因此另外的经纱片,无论所对应的缓和滚筒在刚开始织造后的位置、还是处于恒定张力的位置、或其他位置,都不会因随着缓和运动的经纱张力变动而产生异常张力,也不会因异常张力使另外的经纱片异常松弛或拉紧,并不会因异常的松弛拉紧而产生开口不良(本发明之1)。
由于所述对应的缓和滚筒,被设置为能沿前后方向变更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所以另外的经纱片能一边可靠地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一边织造(本发明之2)。
上述对应的缓和滚筒,被设置为能向前后方向改变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具体的是,当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消耗率大时,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被设定在靠织口侧,当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消耗率小时,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被设定在靠反织口侧。
关于对应的缓和滚筒,当将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设定在靠织口侧时,缩小了经纱卷绕角。因此,即使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消耗率大,即,另外的经纱片的恒定张力高,但由于减小了经纱卷绕角,所以能通过对应的缓和滚筒抑制自经纱张力对缓和弹簧施加的力。因此,缓和弹簧,在缓和运动中被置于能弹性变形状态,并且能维持适当弹力范围的长度,是压缩弹簧时至少不被压紧,并且,是拉伸弹簧时至少不被拉直。因此,另外的经纱片不会随着缓和运动被异常拉紧、或因拉伸弹簧被拉直而损坏其性能。
此外,关于对应的缓和滚筒,当将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设定在靠近反织口侧时,更缩小了经纱卷绕角。因此,即使另外的经纱片其经纱消耗率小,即、另外的经纱片的恒定张力低,但由于减小了经纱卷绕角,所以能通过对应的缓和滚筒确保自经纱张力对缓和弹簧施加的力。因此,缓和弹簧,在缓和运动中被置于能弹性变形状态并且能维持适当弹力范围的长度,是压缩弹簧时至少也比自由长度短,另外,是拉伸弹簧时至少也比自由长度长。因此,另外的经纱片不会随着缓和运动而异常松弛。
在实施例中,设有保持对应的缓和滚筒且被机架枢轴支撑的摆动部件、一端被机架支撑的缓和弹簧、摆动部件与缓和弹簧另一端的配合部件,并使配合部件沿其延伸方向变形,使得能改变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侧视图。
图2是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在单侧部分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3是第2缓和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侧视图。
图5是在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送经轴4的电气驱动系统的方块图,表示经纱张力控制装置90。
图6是在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送经轴4的机械驱动系统的侧视图,表示经纱张力控制装置100。
图7是在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对第1缓和滚筒2和第2缓和滚筒3一起给予积极的缓和运动的驱动系统的侧视图。
图8是在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对第1缓和滚筒2给予积极的缓和运动并对第2缓和滚筒3给予消极的缓和运动的侧视图。
图中:1-织机的送经装置,2-第1缓和滚筒,3-第2缓和滚筒,4-送经轴,5、5a、5b-经纱片,6-导辊,7-纬纱,8-机架,9-经纱开口,9a-织口,10-轴,11、11a、11b-第1缓和杠杆,12-第2缓和杠杆,13-第1缓和装置,14-第2缓和装置,15-第1缓和弹簧,16-第2缓和弹簧,17-综片,18、19、20、21、22-轴承,23-滚筒支架,24-轴承箱,25、26-止脱螺栓,27-固定螺栓,28-轴承支座,29、30-外螺纹,31-第1缓和杆,32-载荷测定器,33-止档部,34、45-螺母,37-支座,38-第1缓和销,39-第2缓和杆,40-杆座,41-弹簧座,42-连结杆,43-连结销,44-第2缓和销,46-运算器,47-设定器,48-比较器,49-送经马达,50-送经控制装置,51-驱动装置,52-重锤杆,53-重锤杆销,54-重锤,55-重锤吊杆,56-无极变速机,57-织机马达,58-变速杠杆,59-变速杆,60、64-销,61-第1缓和杠杆,62-第2缓和杠杆,63-第2缓和杠杆,65、66-支点轴,67、69、71、75、78、81-销,68、70、76、79-杠杆,72、83-连杆,73、82-偏心销,74、84-圆板,77、86-轴,80-支点销,85-拉伸弹簧,90、100-经纱张力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出示的是本发明织机送经装置1。此外,图2只显示左右一对机架8当中的一侧,省略另一侧。
在图1及图2上,织机送经装置1,具有多个、例如两个缓和滚筒的第1缓和滚筒2、第2缓和滚筒3,除此以外,还具有送经轴4及一个导辊6。第1缓和滚筒2及第2缓和滚筒3的轴的左右端,分别能转动地被轴承18、19支撑在左右一对第1缓和杠杆11a、第2缓和杠杆12的前端部。
第1缓和杠杆11a的基端部,以止转的状态被固定在导辊6的轴10上,第2缓和杠杆12的基端部,能相对于导辊6的轴10灵活旋转地被轴承20所支撑。在导辊6的轴10上以止转的状态固定着其他的第1缓和杠杆11b,该第1缓和杠杆11b与上述第1缓和杠杆11a,以导辊6的轴10作为连结部件构成第1缓和杠杆11。
而且,第2缓和滚筒3两端的轴承19,通过位置自由调整的轴承支座28可调整地安装在第2缓和滚筒3上。利用该轴承支座28的安装位置调整,可以调整第2缓和滚筒3相对于第1缓和滚筒2的高度。
此外,导辊6的左右端部,被轴承21能灵活旋转地支撑在轴10上,轴10,被与滚筒支架23形成一体的轴承箱24及2个轴承22能灵活旋转地支撑在机架8上。这样,第1缓和滚筒2及第2缓和滚筒3,具有与导辊6的轴10轴心共同的摆动中心,轴10由轴承箱24及滚筒支架23能灵活摆动地设置在机架8上。
滚筒支架23,作为导辊6的支撑部分,由例如上下方向的长孔及安装螺栓能灵活调节高度地被安装在机架8上。此外,轴承箱24,在相对于水平面45度左右的分合的面向上下分离,下侧部分(承受部分),与滚筒支架23形成一体,但其上侧部分(盖部分),通过松开多个固定螺栓27,可在开合面从下侧的承受部分拆下。
将轴承箱24上侧盖部分拆下,则可以将轴10、与轴10形成一体的第1缓和滚筒2、第2缓和滚筒3或导辊6、第1缓和杠杆11(第1缓和杠杆11a及第1缓和杠杆11b)、第2缓和杠杆12等一起从机架8拆下。拆卸轴10,有利于使上机作业变的容易。
经纱片5,作为多根经纱呈片状地被卷绕在送经轴4的卷绕筒体上,并从其引出,与导辊6接触后,在此例如被分成两片成为经纱片5a、5b。经纱片5a、5b分别独立地被引导到所对应的各个第1缓和滚筒2、第2缓和滚筒3,并在高度不同的位置形成经位置线,利用综片17的上下运动,形成经纱开口9,并在此与被投纬的纬纱7交错。纬纱7,被打纬运动打入织口9a。此外,虽未图示,但经纱片5也可以在从送经轴4被引出后立刻分开,一组的经纱片5b或5a,在与导辊6接触后,独立地被引导到第2缓和滚筒3、或第1缓和滚筒2,另一组的经纱片5a或5b,不与导辊6接触而原样地直接被引导到第1缓和滚筒2或第2缓和滚筒3。
第1缓和滚筒2及第2缓和滚筒3,由设在左右一对第1缓和杠杆11及第2缓和杠杆12与机架8之间的缓和装置、即第1缓和装置13及第2缓和装置14向反织口9a方向、即织机的后方施加作用力,对经纱片5a、5b施加规定的张力。各第1缓和装置13及第2缓和装置14,为了把经纱片5a、5b的张力维持在规定的张力值,在各个第1缓和滚筒2的一方侧、实施例中为左侧位置,及第2缓和滚筒3的左右位置,设有作为缓和弹簧的第1缓和弹簧15及第2缓和弹簧16。
第1缓和弹簧15,在本例中是拉伸螺旋弹簧,其允许第1缓和滚筒2的缓和运动(摆动运动),同时对第1缓和滚筒2向织机后方施加作用力。此外,第2缓和弹簧16,在本例中是压缩螺旋弹簧,其允许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摆动运动),同时对第2缓和滚筒3向织机后方施加作用力。
第1缓和装置13,除了第1缓和弹簧15以外,还由第1缓和杠杆11(左右一对第1缓和杠杆11a及第1缓和杠杆11b)、第1缓和杆31、测力计(电阻应变传感器)或水晶式测力传感器等的载荷测定器32等构成。第1缓和杠杆11b,通过轴10与左右一对的第1缓和杠杆11a一体化。即,第1缓和杠杆11b,相对于第1缓和杠杆11a以规定的中心角度(弯曲角度)由例如对开紧固等固定机构以止转状态安装在轴10左侧的前端,在下前端设有具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孔的止档部33及夹持该止档部33并位于上下位置的多个通孔。第1缓和弹簧15的一端,与止档部33靠接,并且其螺旋线被插入通孔且与第1缓和杠杆11b配合。而且,第1缓和弹簧15的另一端,通过被拧入支座37外周的螺旋槽而结合。
第1缓和杆31,贯通第1缓和弹簧15,并能向杆轴向灵活移动地贯穿止档部33的中心孔,在其另一端的部分,通过第1缓和销38,能绕第1缓和销38灵活转动地被枢轴支撑在机架8的侧面上。支座37,被拧入第1缓和杆31的外螺纹的2个螺母34所夹持,并能调整相对于第1缓和杆31的相对位置而固定。而且,第1缓和杆31,在止档部33侧,用止脱螺栓25防止脱动。
通过支座37的对第1缓和杆31的位置调整,使第1缓和弹簧15向轴线方向移动,第1缓和杠杆11转动,第1缓和滚筒2产生位移。因此,第1缓和滚筒2被设置在不会与第2缓和滚筒3发生干涉的位置。在织造时,第1缓和滚筒2的缓和量,可用调整第1缓和弹簧15的、被拧入支座37外周的螺旋槽的螺纹进行变更。若加大螺旋拧入量并缩短第1缓和弹簧15的使用长度,则加大弹簧常数并减小缓和量。
经纱5a的张力,根据作用于第1缓和杆31的力间接地测定。载荷测定器32,被安装在第1缓和杆31的中途,其测定作用于第1缓和杆31上的力,并检测与第1缓和滚筒2靠接经纱5a的张力,向图5的运算器46输出与该张力成正比的电的张力信号。经纱5a的张力值,即,电的张力信号,在图5的送经控制装置50中被用于维持以经纱5a的张力作为目标张力的设定张力的控制。
此外,第2缓和装置14,除了第2缓和杠杆12、第2缓和弹簧16以外,还具有第2缓和杆39、杆座40、弹簧座41等。第2缓和杆39,贯通第2缓和弹簧16的中心,再贯通弹簧座41的中心孔,并且一端部分能向杆轴向灵活移动地贯通杆座40的孔,另一端部分通过用螺纹结合的连结杆42、连结销43,能灵活转动地被连结在第2缓和杠杆12的前前端部。
第2缓和弹簧16,一端部与杆座40靠接,另一端部通过拧入弹簧座41的外周的螺旋槽而结合。杆座40,被第2缓和销44能灵活绕第2缓和销44转动地枢轴支撑于机架8的侧面上。而且,第2缓和杆39,通过用止脱螺栓26固定在杆座40上而防止脱落。
弹簧座41,由其中心孔相对于第2缓和杆39向轴线方向移动,但被拧入第2缓和杆39的外螺纹30的两个螺母45所夹持,能变更相对于第2缓和杆39的位置而被固定。通过对弹簧座41相对于第2缓和杆39的位置调整,使第2缓和杆39沿轴线方向移动,第2缓和杠杆12转动,并将第2缓和滚筒3配置在适当的位置。
这样,第2缓和弹簧16,一端通过杆座40及第2缓和销44被机架8所支撑,另外,第2缓和杠杆12,形成摆动部件,保持第2缓和滚筒3并通过轴10、轴承20、22而被枢轴支撑在机架8上。另外,作为第2缓和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2缓和杠杆12的配合部件,设有第2缓和杆39、弹簧座41、连结杆42、及螺母45。利用变更两个螺母45的螺纹拧入位置并变更第2缓和杆39与弹簧座41的相对位置,上述配合部件沿第2缓和杆39的延伸方向变形并能改变第2缓和滚筒3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
图3表示变更第2缓和弹簧16弹簧常数的方法及第2缓和滚筒3的起动位置设定方法。以调整第2缓和弹簧16对弹簧座41外周螺旋槽的螺旋拧入的方法,能调整第2缓和弹簧16的弹簧常数。即,在弹簧常数的调整时,如果松开两个螺母45,转动弹簧座41,改变第2缓和弹簧16的使用圈数。增加第2缓和弹簧16的使用圈数,则弹簧常数变小,相反,如果减少第2缓和弹簧16的使用圈数,则弹簧常数变大。另外,在第2缓和滚筒3的起动位置设定时,松开两个螺母45,改变第2缓和杆39与弹簧座41的相对位置,并将第2缓和滚筒3向前后移动。
图1是根据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数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少、而将第2缓和滚筒3配置在向后方、即反织口9a侧的实例。该第2缓和滚筒3的位置设定,如上所述,是利用增加第2缓和弹簧16的使用圈数、或改变两个螺母45的拧入位置来改变第2缓和杆39与弹簧座41的相对位置,并将第2缓和杆39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因第2缓和杆39的移动而使第2缓和杠杆12转动,并可以通过远离第2缓和弹簧16来设定第2缓和滚筒3。与其相反,图4是根据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数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多而将第2缓和滚筒3配置在稍微向前方、即织口9a侧的实例。
这样,将第2缓和弹簧16设定为可按照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使第2缓和滚筒3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并且还被设定为能将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变更。因此,第2缓和滚筒3能按照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并抑制经纱片5b的异常张力升高或松弛。即,随着使经纱片5b的张力向达到恒定张力的、第2缓和滚筒3的位移,第2缓和弹簧16呈比织造开始时伸长的状态或压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2缓和弹簧16进行用于缓和随着开口运动的经纱路径长度变动的缓和运动。
若分开说明[1]另外的经纱片5b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多、[2]另外的经纱片5b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少的情况,则具体的如下所述。
[1]另外的当经纱片5b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多时,因在刚开始织造后,另外的经纱片5b的经纱消耗率大,所以第2缓和滚筒3向开口9的织口9a侧位移。此时,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变得比一个经纱片5a的设定张力大。此时,(1)使用通过交换或调整而加大弹簧常数的第2缓和弹簧16。以此,按照升高的张力进行缓和运动,以此,即使第2缓和滚筒3位移到最靠织口9a侧时,第2缓和弹簧(压缩弹簧)16也不被压缩,若是拉伸弹簧则不被拉直,也不超过作为适当弹性变形范围的弹性极限。并且,(2)将第2缓和滚筒3配置在更靠近织口9a侧,缩小经纱片5b对第2缓和滚筒3的卷绕角。以此,即使是相同经纱张力,也能减小第2缓和滚筒3的摆动力矩,以高张力抑制施加于第2缓和弹簧16的力,即使因缓和运动第2缓和滚筒3位移于最靠织口9a侧时,第2缓和弹簧(压缩弹簧)16也不会被压缩,若是拉伸弹簧则不被拉直,能可靠地不超过作为适当弹性变形范围的弹性极限。在该例中,利用松开定位弹簧座41的两侧的螺母45,变更弹簧座41与第2缓和杆39的相对位置,能使第2缓和滚筒3更位于织口9a侧。
[2]当另外的经纱片5b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少时,因在刚开始织造后,另外的经纱片5b的经纱消耗率大,所以第2缓和滚筒3向远离织口9a的方向位移。此时,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变得比一个经纱片5a的设定张力小。此时,(1)使用通过交换或调整而减小弹簧常数的第2缓和弹簧16。以此,通过按照低的张力进行缓和运动,即使是在第2缓和滚筒3向最离开织口9a侧的方向位移时,由于确保了第2缓和弹簧(压缩弹簧)16不足自由长度且在适当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所以经纱片5b(经纱)不在瞬间松弛。即使是拉伸弹簧,由于也能确保比自由长度长的状态,且在适当弹性变形范围内,所以经纱不会瞬间地松弛。并且,(2)将第2缓和滚筒3配置在更靠近反织口9a侧,加大经纱片5b对第2缓和滚筒3的卷绕角。以此,加大第2缓和滚筒3的摆动力矩,即使在低张力下也能确保施加于第2缓和弹簧16的力,在因缓和运动而使缓和滚筒向最靠反织口9a侧位移时,由于第2缓和弹簧(压缩弹簧)16,确保不足自由长度且在适当弹性变形范围内,所以经纱片5b(经纱)不会瞬间地松弛。即使是拉伸弹簧,但由于也能确保比自由长度长的状态,且可靠地处于适当弹性变形范围,所以经纱7不会瞬间地松弛。在该例中,将第2缓和滚筒3位于靠近反织口9a侧。
以下,图5表示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的电动式经纱张力控制装置90。送经控制装置50,为了缩小根数间的经纱张力的设定误差,根据以经纱根数多的经纱片5a作为目标张力的设定张力的设定,在织造中,检测经纱片5a的张力,并根据检测出的张力与设定张力之差驱动送经轴4,以此使经纱片5a张力达到设定张力。
在图5中,作为载荷测定器32的输出的张力信号,输入运算器46,并被换算为一根经纱的张力。对于被检测出的张力与被设定器47预先设定的作为目标张力的设定张力,由比较器48来进行比较,并向送经控制装置50传送来自其差的、作为张力的偏差的信号。送经控制装置50,其根据张力偏差,对送经马达49的送经方向的旋转进行增速或减速,同时使送经轴4向送经方向旋转,从而调节经纱片5a的张力并进行送经。
与经纱片5a的张力控制连动,另外经位置线的经纱片5b也被维持在一定值。即,在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数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多且经纱片5b的消耗多时,即,经纱消耗率比经纱片5a的经纱消耗率高时,由于在该经位置线上缩短了经纱路径,所以第2缓和滚筒3逐渐向缩短经纱路径的方向、即织口9a侧方向位移。以此,逐渐加大第2缓和弹簧16对经纱片5b的作用力(按压力),并逐渐加大经纱片5b的张力。当经纱片5b的张力逐渐增大时,逐渐减小了经纱片5b与纬纱7交织的程度,经纱片5b逐渐降低了经纱消耗率,即,经纱消耗率逐渐接近经纱片5a。相反,当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数比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少、因此经纱片5b比经纱片5a的经纱消耗率少时,第2缓和滚筒3逐渐向织口侧位移,逐渐降低第2缓和弹簧16的作用力,使经纱张力逐渐变小。经纱片5b,当经纱张力逐渐变小时,逐渐加大了与纬纱7交织的程度,并逐渐增加了经纱消耗率。即,经纱消耗率逐渐接近经纱片5a。当经纱片5b其经纱消耗率与经纱片5a相同时,经纱张力不变化,经纱片5b达到并维持经纱张力、详细的是随着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而变动的经纱张力平均值为一定张力、即恒定张力,并且第2缓和滚筒3维持其位置,详细的是维持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为一定。
即使第2缓和滚筒3移动到织口9a侧或反织口9a侧,第2缓和装置14都不改变而进行缓和运动。即,由于第2缓和弹簧16被设定为按照恒定张力能使第2缓和滚筒3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所以,即使应该达到恒定张力的第2缓和滚筒3移动,作为压缩弹簧的第2缓和弹簧16也处于能弹性变形的状态,即,没有靠紧接触的状态,且比自由长度短的状态,并且能维持适当的弹力范围的长度状态,经纱片5b不会随着缓和运动而异常地松弛,或异常地被拉紧。
在该例中,调整第2缓和弹簧16对弹簧座41外周螺旋槽的螺纹的拧入,以改变弹簧使用长度,并以此改变弹簧常数,能织造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程度不同的组织。此外,也可以在不改变弹簧使用长度而改变第2缓和弹簧16的弹簧常数时,更换不同直径的压缩螺旋弹簧。若更换为直径大的压缩螺旋弹簧,则加大了弹簧常数,若更换为直径小的压缩螺旋弹簧,则减小了弹簧常数。当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变高时,进一步加大第2缓和弹簧16的弹簧常数,使其不能因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而瞬间地变密,经纱张力不会异常升高,当恒定张力变低时,进一步减小第2缓和弹簧16的弹簧常数,使其不能因缓和运动而瞬间地达到自由长度以上,经纱片5b不会异常松弛,并能织造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程度不同的组织。
而且,第2缓和滚筒3,被设置为能改变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以便获得以恒定张力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因此,第2缓和滚筒3,被配置在以导辊6为摆动中心的摆动范围的织口9a侧或反织口9a侧,以能缩小或加大经纱的卷绕角而配置。当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升高时,第2缓和滚筒3被配置在织口9a侧,减小了经纱的卷绕角,从经纱片5b通过第2缓和滚筒3而施加到第2缓和弹簧16的力受到抑制,第2缓和弹簧16,被维持在不因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而瞬间压缩的状态。当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降低时,第2缓和滚筒3被配置在反织口9a侧,加大了经纱的卷绕角,确保了从经纱片5b通过第2缓和滚筒3而施加到第2缓和弹簧16的力,第2缓和弹簧16被维持在不因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而瞬间超过自由长度的状态。这样,经纱片5b不会随着缓和运动而异常拉紧或松弛,能织造经纱片5b与纬纱7的交错程度不同的组织。在该例中,移动螺旋拧入第2缓和杆39的外螺纹30的两个螺母45,以改变弹簧座41与第2缓和杆39的相对位置,一端与杆座40靠接,利用第2缓和销44改变被枢轴支撑在机架8上的第2缓和弹簧16与第2缓和滚筒3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第2缓和滚筒3的配置位置、即第2缓和滚筒3的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
这样,在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来自一个送经轴4的经纱片5被分为两个并独立地被分别引导到第1缓和滚筒2及第2缓和滚筒3,在于每个被分开的经纱片5a、5b上形成开口9的织造时的送经的过程中,只根据一个经纱片5a的张力来驱动送经轴4,能对多个经纱片5a、5b中的一个经纱片5a使经纱张力达到设定张力,并且对另外的经纱片5b,为了缓和随着开口运动的经纱路径长度变化而在由第2缓和装置14对应的第2缓和滚筒3上进行缓和运动。
此外,第2缓和装置14具有第2缓和滚筒3及通过该第2缓和滚筒3对经纱片5b施加作用力的第2缓和弹簧16,第2缓和弹簧16被设定为,在根据上述一个经纱片5a与纬纱7交错数不同而产生的与上述设定张力不同的另外的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之下、能获得第2缓和滚筒3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另外,第2缓和滚筒3被配置为,在根据上述一个经纱片5a与纬纱7交错数不同而产生的与上述设定张力不同的另外的经纱片5b的恒定张力下、能获得第2缓和滚筒3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
通过开口运动或打纬运动,虽然经纱片5a、5b的经纱张力值急剧地升高或降低而松弛,但此时第1缓和滚筒2、第2缓和滚筒3,因各个第1缓和装置13的第1缓和弹簧15的弹性吸收作用、第2缓和装置14的第2缓和弹簧16的弹性吸收作用,向抑制经纱张力的升高方向、或消除松弛的方向移动。因此,经纱张力能被极力地维持在设定张力及恒定张力下。
以下,图6表示在本发明的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用机械式驱动装置51驱动送经轴4,且机械地设定经纱张力的实例,并出示了机械式张力控制装置100。第1缓和装置13第1缓和杆31的第1缓和销38,与L字状的重锤杆52的一端连结,L字状的重锤杆52,其弯曲部能灵活转动地被重锤杆销53枢轴支撑在机架8的侧面上,在另一端的多个定位槽内,以能调节有效杠杆长度(有效臂长)的状态与挂着重锤54的重锤吊杆55。重锤54配合。重锤54,通过重锤杆52、第1缓和杆31及支座37来牵引第1缓和弹簧15的一端,在第1缓和弹簧15上施加转动第1缓和杠杆11a、11b的作用力。重锤54的总重量,可以利用增减多个重锤本体(砝码)个数进行调整,并利用重锤54的重量调整而调整第1缓和弹簧15的作用力(拉伸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通过第1缓和杠杆11a、11b作用于第1缓和滚筒2,为了最终压接经纱片5a,机械地设定该经纱的张力。
另一方面,驱动装置51的无极变速装置56,其以织机马达57的旋转作为输入,并以输出旋转按照织造的进行使送经轴4向送经方向旋转,送出经纱片5。无极变速装置56的速比,可以利用变速杠杆58无极变速。变速杠杆58,由变速杆59及其两端的销60连结在重锤杆52的长杆适当的有效杠杆长度(有效臂长)的位置。
在织造中,当第1缓和滚筒2位移于织口9a侧时,由于第1缓和杠杆11a、11b及与其连动的重锤杆52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变速杠杆58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无极变速装置56增速,增加送经量。与此相反,当第1缓和滚筒2位移于反织口9a侧时,由于第1缓和杠杆11a、11b及与其连动的重锤杆52向图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变速杠杆5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无极变速装置56减速,减少送经量。即使在机械地增减该送经量过程中,第1缓和弹簧15,也保持在重锤54作用且缓和运动下的一定平均长度,第1缓和弹簧15的作用力(拉伸方向的作用力),使经纱片5的经纱张力保持在大致近似设定张力值。以此,第1缓和滚筒2,被维持在大致一定的位置,并且送经轴4随着卷径的减少而提高转数。
这样,织机的送经装置1的机械式经纱张力控制装置100,由:输入侧与织机马达57侧连结、且输出侧与送经轴4侧连结的无极变速装置56、能转动地被支撑于机架8上的重锤杆52、被保持于重锤杆52上的重锤54、连结重锤杆52和无极变速装置56的变速杠杆58的变速杆59、第1缓和滚筒2、作为被枢轴支撑于机架2上的摆动部件而支撑第1缓和滚筒2的第1缓和杠杆11a、11b、作为连结上述摆动部件和重锤杆52连结部件的第1缓和杆31、支座37、及第1缓和弹簧15构成。
另外,图7是在本发明的织机的送经装置1上,对第1缓和滚筒2和第2缓和滚筒3一起给予积极缓和运动的实例。在图7上,分别以可移动状态将第1缓和滚筒2用第1缓和杠杆61及支点轴65支撑在机架8上,而将第2缓和滚筒3用销64连结的两个第2缓和杠杆62、63及支点轴66支撑在机架8上。
第1缓和杠杆61的一端,利用销67、杠杆68、销69与杠杆70连结,杠杆70,其一端利用销71、连杆72和偏心销73与销75与圆板74连结,其另一端利用销75与杠杆76连结。圆板74,被轴77能灵活旋转地支撑在机架8上,并与织机的主运转同步旋转,以此使杠杆70以销75为中心进行摆动,最终对第1缓和杠杆61施加摆动运动,使第1缓和滚筒2摆动,以避免经纱路径长度因开口运动而变化。由于杠杆76的一端被销78、杠杆79、支点销80支撑在机架8上,所以杠杆79之间的载荷测定器32,在该位置间接地检测经纱片5a的张力。送经控制装置50,根据该检测出的张力,驱动送经马达49。而且,作用于杠杆79的力,与杠杆79的摆动方向几乎呈直角方向,即,为摆动圆的大致半径方向,因此杠杆76、79几乎不动,所以杠杆70,以销75为摆动中心摆动。
另一方面,第2缓和杠杆62,通过销81、连杆83、偏心销82与圆板84连结,并且第2缓和杠杆63,被支点轴66能灵活摆动地支撑在机架8上,利用拉伸弹簧85向对经纱片5b施加张力的方向对第2缓和杠杆62施加作用力。圆板84,被轴86能灵活旋转地支撑在机架8上,并与织机的主运转同步旋转,以此使杠杆62以销64为中心摆动,最终对第2缓和滚筒3施加缓和运动,并使第2缓和滚筒3摆动,以抑制经纱路径长度因开口运动而变化所引起的经纱张力的变动。此外,拉伸弹簧85,吸收第2缓和滚筒3缓和运动中的张力变化,并且根据经纱消耗率的不同随着第2缓和滚筒3的位移而使长度逐渐变化并逐渐变化作用力,以此将经纱5b的张力转移到恒定张力,并维持该张力。
并且,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织机送经装置1上只对第1缓和滚筒2给予积极缓和运动并且对第2缓和滚筒3给予消极缓和运动的实例。第1缓和滚筒2,由与图7同样的机构所支撑,并进行积极缓和运动。与其相反,第2缓和滚筒3,与图7一样,虽由第2缓和杠杆62、63所支撑,但利用与图1、图2、图4及图6几乎相同构成的第2缓和装置14,进行消极的缓和运动,利用第2缓和弹簧16及拉伸弹簧85施加作用力,抑制经纱张力的变动。
如以上所述,缓和运动可以是消极缓和、积极缓和的任何一种,此外,也可以在一个经纱片5a及另一个经纱片5b上有所不同。如上述各实例所示,为了一个经纱片5a达到设定张力,而根据一个经纱片5a的张力驱动送经轴4,但送经轴4的驱动,是利用电气控制的送经马达49,并将织机的原动旋转机械地变速,改变送经轴4的旋转,但无论怎样,都根据经纱根数多的经纱片5a的经纱张力进行控制。这是为了减小经纱张力的设定误差的缘故。
利用与开口运动连动的凸轮装置,也可以构成缓和运动。
Claims (2)
1.一种织机的送经装置,送经装置(1),具有多个缓和滚筒(2、3),将来自一个送经轴(4)的经纱片(5)分为多个并独立地分别引导到各个缓和滚筒(2、3)上,在每个被分开的经纱片(5a、5b)上形成开口(9),其特征在于:
只根据所述一个经纱片(5a)的张力来驱动送经轴(4),使得多个经纱片(5a、5b)当中的一个经纱片(5a)的经纱张力达到设定张力,并且对另外的经纱片(5b)利用缓和装置(14)只在对应于另外的经纱片(5b)的缓和滚筒(3)上进行缓和运动,所述缓和装置(14),具有对应的缓和滚筒(3)及通过该缓和滚筒(3)对另外的经纱片(5b)施加作用力的缓和弹簧(16),所述缓和弹簧(16),被设定为在根据所述一个经纱片(5a)与纬纱(7)的交错数、及所述另外的经纱片(5b)与纬纱(7)交错数不同而产生的与所述设定张力不同的另外的经纱片(5b)恒定张力下,使所对应的缓和滚筒(3)进行正常的缓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缓和滚筒(3),被设置为能沿前后方向变更缓和运动范围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49049 | 2004-02-25 | ||
JP2004049049 | 2004-02-25 | ||
JP2004049049A JP2005240206A (ja) | 2004-02-25 | 2004-02-25 | 織機の送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1145A true CN1661145A (zh) | 2005-08-31 |
CN1661145B CN1661145B (zh) | 2010-12-08 |
Family
ID=3501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1010447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1145B (zh) | 2004-02-25 | 2004-12-29 | 织机的送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5240206A (zh) |
KR (1) | KR20050086363A (zh) |
CN (1) | CN1661145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6609A (zh) * | 2010-11-13 | 2011-08-10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喷气织机的后梁驱动机构 |
CN102199834A (zh) * | 2010-11-13 | 2011-09-28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织机的后梁驱动机构 |
CN101597832B (zh) * | 2008-06-05 | 2012-06-27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织机的张力辊支撑机构 |
CN103061011A (zh) * | 2011-10-19 | 2013-04-24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 |
CN103469451A (zh) * | 2013-04-03 | 2013-12-25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带花经张力调节的纺织小样机 |
CN101736497B (zh) * | 2008-11-10 | 2014-02-19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
CN104178890A (zh) * | 2014-09-18 | 2014-12-03 | 中安(天津)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剑杆织机的送经装置 |
CN105544072A (zh) * | 2016-01-25 | 2016-05-04 | 绍兴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毛巾剑杆织机的经线张力调节机构 |
CN107923076A (zh) * | 2015-09-01 | 2018-04-17 | 必佳乐公司 | 用于优化纺织过程的器械和方法 |
CN108961534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钞箱及存取款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40705B1 (ko) * | 2011-12-23 | 2013-03-07 | 최정호 | 직기에 있어서 경사의 장력 감지장치 |
KR101552860B1 (ko) | 2015-07-07 | 2015-09-14 | 안현덕 | 필름직물 제직용 워터젯 직기 |
CN105274708A (zh) * | 2015-11-13 | 2016-01-27 | 江南大学 | 小提花织物的抗起泡双轴织造工艺 |
CN110093708B (zh) * | 2019-05-15 | 2024-02-13 | 广东康特斯织造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织机经纱张力扭矩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64638B2 (ja) * | 1990-05-18 | 1998-06-11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テンストライプ織物などの製織方法 |
-
2004
- 2004-02-25 JP JP2004049049A patent/JP2005240206A/ja active Pending
- 2004-12-29 CN CN2004101044713A patent/CN16611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9 KR KR1020040115414A patent/KR2005008636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7832B (zh) * | 2008-06-05 | 2012-06-27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织机的张力辊支撑机构 |
CN101736497B (zh) * | 2008-11-10 | 2014-02-19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积极松经机构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
CN102199834A (zh) * | 2010-11-13 | 2011-09-28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织机的后梁驱动机构 |
CN102146609A (zh) * | 2010-11-13 | 2011-08-10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喷气织机的后梁驱动机构 |
CN103061011B (zh) * | 2011-10-19 | 2015-05-27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 |
CN103061011A (zh) * | 2011-10-19 | 2013-04-24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织机的张力检测装置 |
CN103469451A (zh) * | 2013-04-03 | 2013-12-25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带花经张力调节的纺织小样机 |
CN103469451B (zh) * | 2013-04-03 | 2015-01-14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带花经张力调节的纺织小样机 |
CN104178890A (zh) * | 2014-09-18 | 2014-12-03 | 中安(天津)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剑杆织机的送经装置 |
CN104178890B (zh) * | 2014-09-18 | 2015-09-30 | 中安(天津)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剑杆织机的送经装置 |
CN107923076A (zh) * | 2015-09-01 | 2018-04-17 | 必佳乐公司 | 用于优化纺织过程的器械和方法 |
CN105544072A (zh) * | 2016-01-25 | 2016-05-04 | 绍兴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毛巾剑杆织机的经线张力调节机构 |
CN108961534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钞箱及存取款机 |
CN108961534B (zh) * | 2017-05-19 | 2021-05-14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钞箱及存取款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240206A (ja) | 2005-09-08 |
KR20050086363A (ko) | 2005-08-30 |
CN1661145B (zh) | 201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61145A (zh) | 织机的送经装置 | |
CN1289373C (zh) | 卷材的供给装置 | |
CN1847700A (zh) | 把输入轴第一旋转运动调节成输出轴第二旋转运动的装置 | |
CN205617038U (zh) | 一种恒压力高效卷布机 | |
CN1072183C (zh) | 绳索类张力调节机构 | |
CN108588947A (zh) | 一种高效的针纺织品上蜡装置 | |
CN115947179A (zh) | 一种张紧力度可调的化纤丝张力缓冲装置 | |
CN208452443U (zh) | 一种瓦楞纸挤压成型装置 | |
CN1046948A (zh) | 具有低应力经纱张力装置的织机 | |
CN1766189A (zh) | 用于整经的方法和整经装置 | |
CN1757802A (zh) | 梭口形成装置和设有这种梭口形成装置的织机 | |
CN1724740A (zh) |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 |
CN101074511A (zh) | 布移动式毛圈织机的起毛圈构件的驱动机构 | |
CN1086559A (zh) | 缝纫机 | |
CN217026244U (zh) | 可调节经纱的张紧度的并轴机 | |
CN2780793Y (zh) | 经线张力平衡装置 | |
CN1786309A (zh) | 毛圈经纱张力的调整方法 | |
CN108085863A (zh) | 一种高效的针纺织品上蜡装置 | |
CN1794417A (zh) | 灯丝自动绕制设备的钨丝送丝控制装置 | |
CN209777939U (zh) | 一种纺织棉线缠绕张紧装置 | |
CN100338282C (zh) | 织机的机架结构 | |
CN206902348U (zh) | 用于挠性小剑杆机上生产双层色织服装面料的结构 | |
CN1856608A (zh) | 织带机 | |
CN219151201U (zh) | 一种辊轮矫直机 | |
CN215887386U (zh) | 一种智能分纱筘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