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1217A - 采血器具 - Google Patents

采血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1217A
CN101721217A CN200910205668A CN200910205668A CN101721217A CN 101721217 A CN101721217 A CN 101721217A CN 200910205668 A CN200910205668 A CN 200910205668A CN 200910205668 A CN200910205668 A CN 200910205668A CN 101721217 A CN101721217 A CN 101721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opening
mentioned
lid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1217B (zh
Inventor
关根滋
横井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ro Corp filed Critical Nipr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2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1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1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12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具,其可采用通用于片类型的采血器具的开口装置,另外,在用手开口时,难以产生因血液产生的污染。采血管(10)包括具有开口端(20)的管主体(11);将开口端(20)封闭的片(12);叠置于片12上的橡胶片(13);盖(14),其中,橡胶片(13)和片(12)的一部分从顶板(22)的开口(24)向外部露出,并且顶板(22)与片(12)接合,该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密封强度小于片(12)和盖(14)的顶板(22)的密封强度。

Description

采血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容器中贮存已采取的血液的采血器具。
背景技术
在过去,以诊断等为目的,从人体等的生物体采取血液,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分析作为血液检查而进行。为了从生物体采取血液,采用注射器等,以及称为采血管的采血器具。该采血管主要为管状的容器通过橡胶塞等,以气体密封方式封闭的类型。另外,通过橡胶塞封闭的容器的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保持在减压状态。此外,根据需要,血清分离剂、凝固剂等的化学剂密封于容器的内部。如果在安装有采血针的采血针保持架上安装采血管,则采血针贯穿橡胶塞,将采血针穿过其减压状态的内部空间,吸引生物体的血液。如果将适当量的血液吸引到容器内,则将采血管从采血针保持架上取下。在取下采血管时,从橡胶塞抽出采血针,采血针的刺穿路通过橡胶的弹性而以液体密封方式封闭。在采血后的采血管在照原样进行离心分离等的处理之后,进行开口处理,采取采血管内的血液或血清等,进行各种血液的检查(专利文献1)。
在上述的采血管中,代替橡胶塞,而具有采用气体隔绝性的薄膜,以气体密封方式将容器封闭的类型的管。为了确保拔针之后的液体密封,在该薄膜的一部分上安装橡胶片。采血针贯穿该橡胶片,像前述的那样,通过采血针,将血液吸引到容器的内部。另外,在进行离心分离等的处理之后,将薄膜剥离,由此,将容器开封,采取容器内的血液或血清(专利文献2)。
另外,在上述采血管中,具有将管状的覆盖体覆盖于橡胶塞上的类型的采血管。该覆盖体覆盖橡胶栓和容器的边界部分。在取下橡胶塞而进行开口操作时,具有在橡胶塞和容器的边界产生间隙、外气流入容器的内部,通过该外气等的流动,容器内的血液飞散,血液飞沫从橡胶栓和容器的间隙,向外部飞出的危险,但是,由于覆盖体覆盖橡胶塞和容器的边界,故其血液飞沫附着于覆盖体的内面侧。由此,已飞出的血液飞沫不污染作业者的手、周围的环境(专利文献3)。
此外,在橡胶塞的法兰部分中,具有设置覆盖容器的外周的裙部的类型的采血管。同样在该采血管中,在取下橡胶塞时,从容器飞出的血液飞沫附着于裙部的内面侧,由此,已飞出的血液飞沫不污染作业者的手、周围的环境(专利文献4)。
还有,具有在橡胶塞和容器的边界部分通过薄膜覆盖的类型的采血管。该薄膜在取下橡胶塞时,与橡胶塞一起相对容器而拧转,由此,一部分破裂。在取下橡胶塞时,从容器飞出的血液飞沫附着于薄膜的内面侧,由此,已飞出的血液飞沫不会将作业者、周围的环境污染(专利文献5)。
另外,前述的采血管中,具有片铺于橡胶塞的顶面上的类型。判断该片的有无、是否具有针刺入片中的轨迹,是否使用完或灭菌完(专利文献6)。
此外,在前述的采血管中,具有管状容器的开口部通过片部件以气体密封方式封闭,在该片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盖部件的类型。该盖部件相对管状容器而扭转,由此,将片部件破裂。另外,在将片部件破裂之后,与管状容器的开口嵌合。由此,即使在将未通过橡胶栓,通过片部件而以气体密封方式封闭的采血管开封之后,仍可通过盖部件,再次将管状容器封闭(专利文献7)。
还有,人们提出有开口装置,其中,在采血后,将通过片而将容器以气体密封方式封闭的采血管开口。该开口装置将保持销刺穿安装于采血管的片上的橡胶片等,接着,将开口切割器对橡胶片的周围进行冲压,由此,对采血管进行开口操作(专利文献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2819号文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1965号文献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145987号文献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76023号文献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587号文献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296122号文献
专利文献7:日本特许3533023号文献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8-184168号文献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采血管中,通过橡胶塞,以气体密封方式将容器封闭的类型的采血管具有在从容器采取血液之后,可再次通过橡胶塞将容器封闭,保存残留的血液的优点。另一方面,在自动地对采血管的橡胶塞进行开口的装置虽然存在,导入医院、检查中心等的设施中的开口装置中的许多为象专利文献8公开的那样,对片进行冲压而进行开口的类型,在导入这样的对所谓的片的类型的采血管的开口装置的设施中,具有为了对橡胶塞类型的采血管的开口进行自动化处理,必须进一步导入另外的开口装置,大量地对橡胶栓类型的采血管进行开栓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片类的采血管,已采用可导入大量设施中的开口装置,谋求开口的自动化处理。另外,通过手而将密封剥离,这样也可通过手动作业进行开口操作,即使在未导入开口装置的设施中,仍可马上采用。但是,在将密封剥离时,具有附着于片上的血液容易附着于作业者的手的缺点。另外,在将片剥离时,还发生具有从片和容器的间隙,像上述那样,血液飞沫飞出的危险的缺点。
按照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的采血管,使安装于片部件的外表面上的盖部件呈二重筒状,在开口时飞出的血液飞沫附着于盖部件的内面上,由此,可防止作业者、周围的环境受到血液的污染的情况。但是,为了能够将盖部件嵌合于管状容器上,必须设置与管状容器的内面接触的嵌合量。于是,象专利文献7中的各图所示的那样,盖部件从密封部件向轴向外侧大大地突出。如果这样,由于即使在安装于通用的采血针保持架上,仍存在采血针未到达片部件的危险,故必须采用专用的采血针保持架或采血针。同样,如果盖部件从片部件向轴向外侧大大突出,则会产生无法采用已导入的开口装置的故障。
此外,为了通过手对专利文献7中公开的采血管进行开口,通过将盖部件扭转,在与该盖部件一起扭转的片部件上作用有剪切力、进行破裂,通过该片部件的破裂,对管状容器进行开口。但是,难以发生这样的剪切力一样地作用于片部件上,沿盖部件的周缘,均匀地使片部件破断的情况。其结果是,比如,具有下述的危险。没有完全破裂的片部件部分地残留,必须将该片部件的一部分与管状部件剥离,具有在该作业中,血液附着于作业者的手上的危险。另外,具有产生片部件的碎片,该碎片混入管状容器内的血液中的危险。
本发明是针对这些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具,其可采用通用于片类型的采血器具的开口装置,另外,在通过手而开口时难以产生血液的污染。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具,其可采用通用于片类型的采血器具的开口装置,另外,在通过手而开口时,难以产生血液污染,并且在通过手开口之后,可再次封闭。
(1)本发明的采血器具包括容器,具有开口的第1端,可在内部空间贮留血液;片,其与上述容器的第1端接合,将上述开口封闭;针刺用片,相对上述片中的位于上述容器的外侧的第1面,按照在其周围第1面被露出的方式叠置针刺用片;盖,其具有形成开口的顶板,从该顶板沿上述容器的外面而伸出的筒体部,从该顶板的开口,上述针刺用片和上述片的第1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并且该顶板接合于上述第1面上,该盖外嵌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上述容器和上述片的密封强度小于上述片和上述盖的密封强度。
对于本发明的采血器具,比如,其安装于周知的采血针保持架上,采血针贯穿针刺用片和片,由此,通过采血针将血液采取到容器的内部空间中。片接合于该容器的第1端,容器的开口以液体密封方式封闭。在该片的第1面上,叠置针刺用片。该针刺用片的外形小于片的外形。于是,片还具有在于第1面上叠置针刺用片的状态,未叠置针刺用片的第1面。在容器中的第1端,从片的顶侧嵌合盖。该盖的顶板从片的顶侧,与容器的第1端接触,筒体部覆盖容器的外面的第1端附近的一部分。从形成于盖的顶板上的开口,针刺用片和片的第1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于是,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可通过盖的开口而与片接触,对片进行冲压。
盖的顶板与片的第1面接合。容器和片的密封强度小于片和盖的密封强度。于是,外嵌于容器的第1端的盖与容器脱开,则在片与盖的顶板脱开之前,将片与容器剥离。由此,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可将片与容器剥离开,对容器进行开口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密封强度”通过按照比如,JIS Z 0238的片加热强度(7.袋的加热密封强度试验)而测定的测定值而进行数值化处理,可客观地比较。于是,如果“密封强度”处于强弱的关系,则容器和片的接合,与片和盖的接合可任意采用热用接合、超声波用接合等的熔接,粘接剂的粘接、轻易剥离等的公知的接合方法的组合。
(2)上述容器和上述片的接合也可通过轻易剥离而实现。
轻易剥离指食品包装等所采用的公知的密封方法。轻易剥离根据剥离形态分成界面剥离、凝聚剥离、层间剥离。在界面剥离中,作为剥离层,采用比如,添加有粘接剂的乙烯-乙烯醇树脂,其剥离强度通过粘接剂的种类而调整。对于凝聚剥离,作为剥离层,采用比如聚丙烯、聚乙烯和其它的树脂的聚合嵌段物,其剥离强度通过聚合嵌段物的凝聚力的控制而调整。对于层间剥离,在支承层和粘接层之间设置中间层,通过在粘接层和中间层的层间粘接力的调整,调整剥离强度。作为剥离强度,按照比如,上述JISZ 0238的片加热强度而测定的测定值在1~15N/15mm的范围内的称为轻易剥离。容器和片的接合通过轻易剥离而实现,片和盖的接合通过其它的熔接或粘接而实现,由此,可使容器和片的密封强度小于片与盖的密封强度。
(3)上述盖的筒体部也可呈沿上述容器的外面的筒状。
于是,容器和片的边界通过盖的筒体部覆盖。在像上述那样,对容器进行开口时,盖不必完全从容器的第1端取下,比如,可按照从容器稍稍上浮的程度脱开,或相对容器而相对扭转。即,片和容器的边界可处于通过盖的筒体部覆盖。于是,在片与容器剥离时,即使在容器内的血液从容器和片的间隙飞散的情况下,已飞散的血液飞沫附着于盖的筒体部的内面上,作业者的手、周围的环境不因血液飞沫污染。
(4)上述片也可通过上述容器的第1端和上述盖的顶板夹持,在该夹持的部分,分别与上述容器和上述顶板接合。
在开口操作时,如果比如,盖按照从容器稍稍上浮的方式上推,则将容器和片接合的区域,与片和盖接合的区域沿盖移动的方向并列。于是,相对片,难以产生与第1面相垂直的方向的剪切力。另外,如果比如,盖按照相对容器而扭转的方式脱开,则由容器的第1端和盖的顶板夹持的状态,片与盖的顶板一起而旋转,由此,与第1面相垂直的方向的剪切力难以相对而产生。于是,在盖与容器脱开时,片破裂,片与容器剥离开。
(5)上述针刺用片也可在上述片接合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的状态,设置于上述第1端的开口的内侧。
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可对片的针刺用片以外的部分进行冲压。
(6)也可在从嵌合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的上述盖的顶板的开口而露出的上述片的露出部分,包括上述片的第1面的至少上述针刺用片的周围的部分的全部。
由此,在开口装置的保持销穿刺针刺用片的状态,开口切割器可在针刺用片的周围冲压片。
(7)还可在上述容器中,其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片而以气体密封方式保持,并且其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处于减压状态。
比如,通过气体隔绝性的片,容器的内部空间长期保持在减压状态。由此,简单而低价格地实现内部空间的压力减小的采血器具。
(8)本发明的采血器具包括容器,其具有开口的第1端,可在内部空间贮存血液;盖,其与上述容器的第1端嵌合,形成有与上述第1端的开口连续的开口;片,其与上述盖接合,将上述盖的开口封闭;针刺用片,相对上述片中的位于上述盖的外侧的第1面,按照在其周围第1面被露出的方式叠置针刺用片。
本发明的采血器具安装于比如,周知的采血针保持架上,采血针贯穿针刺用片和片,由此,穿过采血针,在容器的内部空间采取血液。盖嵌合于该容器的第1端。在盖和容器的嵌合中,该嵌合部分处于液体密封状态。通过该盖,覆盖容器的第1端和容器的外面的第1端附近的一部分。在该盖上,形成与容器的第1端的开口连续的开口。即,在盖嵌合于容器的第1端的状态,未将容器的第1端完全封闭,通过盖的开口和第1端的开口,盖的外侧和容器的内部空间连续。
片接合于盖上,将该开口以液体密封方式封闭。在该片的第1面上,叠置针刺用片。该针刺用片的外形小于片的外形。于是,片在于第1面上叠置针刺用片的状态,还存在不叠置针刺用片的第1面。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可对应于盖的开口,从盖的外侧对片进行冲压。另外,如果从容器上取下盖,则可从容器上将盖与片和针刺用片一起取下,进行开口操作。由此,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可对容器进行开口操作。如果再次将盖嵌合于容器的第1端,则再次将容器的第1端封闭。
(9)上述针刺用片也可在上述片封闭上述盖的开口的状态,设置于上述开口和上述容器的开口连续的空间的内侧。
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可对片的针刺用片以外的部分进行冲压。
(10)也可在上述容器中,其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盖以气体密封方式保持,并且其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处于减压状态。
通过比如,气体隔绝性的片和盖,容器的内部空间长期地保持在减压状态。由此,简单而低价格地实现内部空间减压的采血器具。
(11)上述针刺用片也可刺穿采血针,并且可以液体密封方式将在抽出采血针之后,通过该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封闭。
通过比如,加硫橡胶、弹性体实现针刺用片。由此,即使在采血后的采血器具供给离心分离等的处理的情况下,血液仍不从刺穿通路向外部泄漏。
按照本发明的采血器具,片接合于容器的第1端,将开口封闭,盖从该片的顶侧而外嵌,从形成于盖的顶板上的开口,针刺用片和片的第1面的一部分在外部露出,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穿过盖的开口而接触片,能够冲压片。由此,实现可利用通用于片类的采血器具的开口装置的采血器具。
另外,如果容器和片的密封强度小于片和盖的密封强度,外嵌于容器的第1端的盖从容器上取下,则片与盖的顶板剥离开之前,将片与容器剥离,这样,作业者可不直接接触片,而将片与容器剥离,对容器进行开口操作。由此,实现在作业者通过手进行开口操作时难以产生血液的污染的采血器具。此外,该盖可再次外嵌于容器的第1端,形成于盖的顶板的开口处于通过片封闭的状态,这样实现可再次将容器塞闭的采血器具。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采血器具,盖嵌合于容器的第1端,覆盖容器的第1端和容器的外面的第1端附近的一部分,通过该盖的开口和第1端的开口,盖的外侧和容器的内部空间连续,该盖的开口通过片而封闭,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对准盖的开口,可从盖的外侧冲压片。由此,实现可利用通用于片类的采血器具的开口装置的采血器具。
还有,如果从容器取下盖,由于可将盖与片和针刺用片一起,从容器取下,进行开口操作,故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可对容器进行开口操作。由此,实现在作业者通过手而开口操作时难以产生血液的污染的采血器具。另外,由于该盖可再次与容器的第1端嵌合,故实现可再次对容器进行塞闭的采血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采血管1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采血管10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采血管10的俯视图;
图4为采血管10的仰视图;
图5为采血管10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沿图3中的VI-VI切断线的采血管10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盖14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通过开栓装置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采血管3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12为采血管30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采血管30的俯视图;
图14为采血管30的仰视图;
图15为采血管30的主视图;
图16为表示图13中的XVI-XVI剖面线的采血管30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的盖32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18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图19为表示通过开口装置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图20为表示通过开口装置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显然可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改变实施方式。
(附图的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采血管1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采血管10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采血管10的俯视图。图4为采血管10的仰视图。图5为采血管10的主视图。另外,采血管10的右视侧图,左视图和背视图与主视图相同。图6为表示沿图3中的VI-VI剖面线的采血管10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盖14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8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图9和图10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采血管3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2为采血管30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为采血管30的俯视图。图14为采血管30的仰视图。图15为采血管30的主视图。另外,采血管30的右侧视图、左视图和背视图与主视图相同。图16为表示图13中的XVI-XVI剖面线的采血管30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7为图16的盖32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18为表示通过手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图19和图20为表示通过开口装置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作业的剖视图。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仅在称为“顶侧”或“底侧”的场合,图2的轴线方向101为上下方向,图2的顶侧为“顶侧”,图2的底侧为“底侧”。
(采血管10的外观结构)
像图1~图5所示的那样,第1实施方式的采血管10的主要部件为管主体11;关闭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的片12;安装于片12上的橡胶片13;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的盖14。本实施方式的管主体11相当于本发明的容器,片12相当于本发明的片,橡胶片13相当于本发明的针刺用片,盖14相当于本发明的盖。
(管主体11)
像图2所示的那样,管主体11呈圆筒形状。像图4和图5所示的那样,管主体11的底侧作为半球形状的底而被封闭。管主体11的顶侧作为开口端20而被开放。于是,血液等的液体从开口端20流入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或从该内部空间流出。另外,如果按照图1等所示的姿势维持管主体11,血液等的液体可贮留于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该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端。
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为与圆筒形状的管主体11的轴线方向101相垂直的平面。该开口端20的平面用作片12的接合面。
管主体11可将比如,聚邻苯二酸乙二酯作为主原料而成形,但是也可采用其它的公知的材料。另外,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通过片12而封闭,由此,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作为减压状态而保持气密状态,由此,最好具有气体隔绝性。该气体隔绝性不必一定通过单一的原料实现,也可在管主体11的外面或内面上,叠置气体隔绝性薄膜等而实现。
此外,也可在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注入血清分离剂、凝固促进剂等的公知的化学剂,虽然关于这一点未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具体描述。
(片12)
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接合,将开口端20封闭。在接合片12的状态,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以液体密封并且气体密封方式维持。片12的接合在减压气氛下进行,由此,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处于减压状态。在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接合的状态,在片12中朝向外侧的面称为“外面”,管主体11中的朝向内部空间的面称为“内面”。即,片12的内面侧与开口端20接合。片12的外面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面。
像图2所示的那样,片12为其外径等于开口端20的外径的圆盘形状的薄膜。片12具有气体隔绝性,以便以气密方式保持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另外,片12不使贮存于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中的血液等的液体通过,并且对液体具有抵抗性。此外,片12可通过安装于采血管保持架上的采血针而刺穿。这样的片12通过比如,铝和聚乙烯等的叠置薄膜实现,但是,也可采用其它的树脂片,复合片等。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接合通过后述的轻易剥离方式而实现。另外,如果片12和盖14的接合通过熔接实现,则最好,片12的外面为可与盖14熔接的材料。
(橡胶片13)
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橡胶片13安装于片12的外面上。橡胶片13大致呈圆盘状,其外径充分地小于片12的外径。在橡胶片13的中间部分,形成凹陷部21,通过该凹陷部21,橡胶片13的中间部分沿上下方向(轴线方向101)而为薄壁。该凹陷部21用于使采血针容易贯穿。
像图1和图3所示的那样,橡胶片13按照其中间部对准片12的中间部的方式设置于片12的外面上,与片12接合。片12和橡胶片13的接合通过公知的粘接剂等而实现。通过该接合,橡胶片13叠置于片12的外面上。由于像上述那样,橡胶片13的外径充分地小于片12的外径,通过该配置,像图1和图3所示的那样,在叠置于片12的橡胶片13的周围,片12的外面露出。
像上述那样,橡胶片13可刺穿采血针。另外,橡胶片13可在抽出采血针之后,以液体密封的方式封闭通过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这样的橡胶片13的特性通过天然橡胶、异丙烯橡胶、硅橡胶等的公知的橡胶而实现。另外,既可为橡胶以外的材料,也可通过加硫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弹性材料而实现。
(盖14)
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盖14的主要结构部为圆环形状的顶板22和圆筒形状的主体部23。顶板部22和筒体部23以比如,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甲酸乙二酸酯等的合成树脂为主原料而成一体形成。
像图2所示的那样,顶板22的外径稍大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的外径。于是,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顶板22的中间与开口端20的中间一致的配置中,顶板22的周缘向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的外侧突出。筒体部23从该顶板22的周缘向下方伸出。由此,像图1和图5所示的那样,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筒体部23沿管主体11的外周面,向下方伸出。即,筒体部23围绕管主体11的周围。另外,该筒体部23的筒状可对应于管主体11的外径而变更。另外,也可在筒体部23的外周面上形成防滑用的凹凸形状等,以便容易从管主体11取下盖14,虽然关于这一点在各图未示出。
像图7所示的那样,在筒体部23的内面上,形成环状的鼓出部25。鼓出部25从筒体部23的内面朝向径向内侧均等地突出。鼓出部25的内径稍小于管主体11的外径。于是,如果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则在鼓出部25的附近,筒体部23稍稍向外侧弹性变形,通过其反力,鼓出部25压接于管主体11的外周面上。由此,盖14压接于管主体11上,盖14不容易与管主体11脱离。
像图2和图6所示的那样,盖14按照片12接合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上,覆盖盖片12的周缘的方式嵌于开口端20。像这样,如果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上,则在管主体11的外周面侧露出的片12和开口端20的接合边界的全部通过盖14覆盖。
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在顶板22的中间部分形成开口24。开口24沿厚度方向(轴线方向101)贯通顶板22。开口24的内径与管主体11的内径相同。像图1、图3和图6所示的那样,如果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则顶板22与片12的外面的周围接触,片12的中间部分从顶板22的开口24向外部露出。即,通过开口24,片12的外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像上述那样,从盖14的开口24露出的片12的外面的露出部分为片12的中间部分。另外,像前述的那样,橡胶片13按照其中间与片12的中间一致的方式设置。此外,橡胶片13的外径充分地小于开口24的内径。于是,叠置于片12上的橡胶片13设置于盖14的开口24的内侧,通过开口24向外部露出。另外,该橡胶片13的整体周围的片12的外面也通过开口24而在外部露出。
(管主体11、片12和盖14的接合)
像图7所示的那样,如果盖14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则与开口端20接合的片12的周缘由开口端20与盖14的顶板22夹持。像前述的那样,由于形成于顶板22上的开口24的内径与管主体11的内径相等,故顶板22和片12实现接合的区域的面积、片12和开口端20实现接合的区域的面积相等。在各个接合的区域,开口端20和片12接合,片12和顶板22接合。通过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接合,管主体11通过片12以气密并且液密方式封闭。
在上述各接合中,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密封强度I1低于片12和盖14的顶板22的密封强度I2(I1<I2)。具体来说,开口端20和片12通过轻易剥离方式而接合。轻易剥离为在食品包装等中所采用的公知的密封方法,通过剥离形态,分类成界面剥离、凝聚剥离、层间剥离。另外,如果按照轻易剥离的剥离强度为比如,符合JIS Z 0238的片密封强度而测定的测定值大致在1~15N/15mm的范围内。相对该情况,片12和盖14的顶板22的接合通过熔接或粘接而实现。在该熔接或粘接等的接合方法中,如果比如,符合JIS Z 0238的片剥离强度而测定的测定值充分地大于5N/15mm,则可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接合方法。
(管主体10的使用方法)
下面对采血管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采血)
在采血管10中,通过安装于周知的采血针保持架上的方式,采血针穿过橡胶片13和片12。另外,通过因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的减压状态产生的吸引力,穿过采血针,将血液吸引到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已吸引的血液102贮留于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中。另外,如果将规定量的血液102吸引于管主体11,则将采血管10从采血针保持架而取下。在片12中通过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没有以液体密封方式封闭,但是,在橡胶片13中通过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以液密方式封闭。由此,已采取的血液102不从采血管10漏出。在采血后,根据需要,相对采血管10的血液102,进行离心分离等的处理。如果比如,通过进行离心处理,采血管10的血液102分离为血清成分、其以外的血球成分等。
(手动作业的开口操作)
像图8所示的那样,为了采取采血管10的血液102、血清成分,通过手动方式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处理的场合,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为了将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可按照盖14从管主体11稍稍上浮的方式,将盖14上推,相对地将盖14相对管主体11扭转。如果比如,沿轴线方向101,按照从管主体11上浮的方式将盖14移动,由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盖14的顶板22夹持,分别与双方接合的片12上,沿轴线方向101张拉。即,作用有沿片12的外面和内面沿轴线方向101相反的方向而张拉的力。另外,如果比如,按照轴线方向101为轴而相对地旋转的方式,将管主体11或盖14扭转,则通过扭转,由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盖14的顶板22夹持,与双方分别接合的片12按照沿其外面的方向扭转。即,作用有沿片12的外面和内面相反的方向而旋转的力。
像前述的那样,由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密度强度I1小于片12和盖14的顶板22的密封强度I2(I1<I2),故如果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则在片12与盖14的顶板22剥离开之前,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由此,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12,将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开,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
在将盖14相对管主体11稍稍上浮,或相对管主体11而相对地扭转,或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的过程中,在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开时,盖14与管主体11完全地脱开之前,像图6所示的那样,接近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外嵌的状态。于是,开口端20和片12的接合边界通过盖14而覆盖。由此,在片12与开口端20剥离开时,外部的大气急剧地进入管主体11的内部空间,管主体11的血液102飞散,血液102的飞沫从开口端20与片12的间隙向管主体11的外部飞出,即使在该情况下,该血液102的飞沫附着于盖14的内面上。
此外,像图8所示的那样,在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时,在片12与盖14的顶板22剥离之前,由于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顶板22的开口24处于通过片12封闭的状态。于是,如果将盖14再次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则可通过盖14,将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覆盖。由此,不在残留于采血管10中的血液102中混入尘埃等。另外,如果在管主体11再次通过盖14覆盖的状态,将采血管10保管于冷库等中,则可保存残留于采血管10中的血液102。
(开口装置的开口操作)
为了采取采血管10的血液102、血清成分,在采用开口装置而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的场合,将采血管10设定在开口装置中。像图9和图10所示的那样,在开口装置中,设置于与管主体11的内径、橡胶片13的配置相对应的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开栓切割器103呈围绕保持销104的大致的圆筒形状,加工成其前端可冲压片12的人字状的刃。
如果使开口装置动作,按照橡胶片13位于保持销104的正下方的方式,将采血管10定位,像图9所示的那样,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相对采血管10而下降。由此,保持销104刺穿橡胶片13。另外,开口切割器103在橡胶片13的周围冲压片12。像上述那样,在橡胶片13的周围,片12通过盖14的开口24而在外部露出,由此,开口切割器103可通过盖14的开口24,冲压片12。另外,如果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相对采血管10而上升,则受到冲压的片12与橡胶片13一起,通过保持销104上升,在其下方,对片12进行冲压,剩下开口的采血管10。像这样,采用开口装置,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像前述的那样,按照采血管10,将片12接合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上,将其封闭,盖14从该片12的顶侧外嵌,从形成于盖14的顶板22上的开口24,橡胶片13和片12的外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通过盖14的开口24与片12接触,可对片12进行冲压。由此,实现下述的采血管10,其中,可采用广泛用于片型的采血管的开口装置。
另外,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片12的密封强度I1小于片12和盖14的顶板22的密封强度I2(I1<I2),如果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的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则在片12与盖14的顶板22剥离开之前,片12与管主体11剥离,由此,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12,将片12与管主体11剥离开,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由此,在作业者通过手,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时,实现难以产生血液102的污染的采血管10。另外,通过手开口操作之后的盖14可再次外嵌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由于形成于盖14的顶板22上的开口24处于通过片12封闭,故实现可再次将管主体11封口的采血管10。
此外,由于盖14的筒体部23呈沿管主体11的外面的圆筒形状,故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与片12的边界通过盖14的主体部23覆盖。另外,即使在对采血管10进行开口操作时,开口端20和片12的边界处于通过盖14的主体部23覆盖的状态。于是,在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开时,即使在管主体11内的血液102从开口端20与片12的间隙飞散的情况下,已飞散的血液102的飞沫附着于盖14的主体部23的内面,由此,作业者的手、周围的环境不为血液102的飞沫污染。
另外,片12通过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盖14的顶板22夹持,在该夹持的部分,片12分别与开口端20和顶板22接合,由此,在对采血管20进行开口操作时,比如,按照盖14从管主体11稍稍上浮的方式,朝向轴线方向101而上推,在此场合,管主体11和片12接合的区域、片12和盖14的顶板22接合的区域沿盖14移动的方向(轴线方向101)而并列。于是,相对片12,难以产生与表面相垂直的方向的剪切力。另外,如果比如,盖14相对管主体11而扭转,则处于由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和盖14的顶板22夹持的状态,片12与盖14的顶板22一起旋转,与片12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的剪切力相对片12而难以产生。于是,在盖14与管主体11脱开时,片12没有破裂,片12与管主体11的开口端20剥离开。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仅在称为“顶侧”或“底侧”的场合,图12的轴线方向111为上下方向,图12的顶侧为“顶侧”,图12的底侧为“底侧”。
(采血管30的外观结构)
像图11~图15所示的那样,第2实施方式的采血管30以管主体31;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外嵌的盖32;将盖32的开口44封闭的片33;安装于片33上的橡胶片34为主要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管主体31相当于本发明的容器,盖32相当于本发明的盖,片33相当于本发明的片,橡胶片34相当于本发明的针刺用片。
(管主体11)
像图12所示的那样,管主体31呈圆筒状。像图14所示的那样,管主体31作为底侧呈半球状的底而封闭。管主体31的顶侧作为开口端40而开放。于是,血液等的液体可从开口端40向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流入或流出。另外,如果按照图11等所示的姿势维持管主体31,则可在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中贮存血液等的液体。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构成与圆筒形状的管主体31的轴线方向111相垂直的平面。该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端。
另外,由于管主体31的材料等与第1实施方式的管主体11相同,故在这里,省略具体的说明。另外,也可在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中,注入血清分离剂、凝固促进剂等的公知的药剂,这一点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盖32)
像图11和图12所示的那样,盖32以圆环形状的顶板41和圆筒形状的筒体部42为主要结构。顶板41和筒体部42可以比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邻苯二酸乙二酯等的合成树脂为主原料而成一体成形。
像图12所示的那样,顶板41的外径稍大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的外径。于是,像图16所示的那样,在顶板41的中间与开口端40的中间一致的配置中,顶板41的周缘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而向外侧突出。筒体部42从该顶板41的周缘而向下方伸出。由此,像图11和图15所示的那样,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筒体部42沿管主体31的外周面而向下方伸出。即,筒体部42围绕管主体31的周围。另外,该筒体部42的筒形状可对应于管主体31的外径而改变。另外,也可按照不将盖32与管主体31脱开的方式,在筒体部42的外周面上形成防滑用的凹凸形状等,虽然关于这一点在各图未示出。
像图17所示的那样,在筒体部42中的轴线方向111的中间附近,其厚度大于上下侧的厚度的鼓出部43围绕轴线方向111而呈环状。该鼓出部43从筒体部42的外面和内面分别沿径向而鼓出。像图18所示的那样,在筒体部42的内面,鼓出部43朝向径向内侧而均等地鼓出。筒体部42的内面侧的鼓出部43的内径稍小于管主体31的外径。于是,如果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则在鼓出部43的附近,筒体部42稍稍向外弹性变形,通过其反力,鼓出部43与管主体31的外周面压接。由此,盖32与管主体31压接,盖32不容易与管主体31脱离。另外,在筒体部42中,鼓出部43的底侧,即,与顶板41相反方向的前端侧的内径稍稍大于管主体31的外径。另外,在筒体部43中,比鼓出部43更底侧的厚度为薄壁。另外,由于鼓出部43用于将盖32压接于管主体31上,故不必从筒体部42的外面一定鼓出。
像图11和图17所示的那样,如果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则顶板41紧密粘贴于开口端40。该紧密粘贴状态象前述那样,通过盖32的筒体部42和管主体31的外周面的压接而维持。盖32的顶板41和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的紧密粘贴,与盖32的主体部42和管主体31的外周面的压接均处于气体密封并且液体密封状态。
像图12所示的那样,在顶板41上的中间部分,形成开口44。开口44使顶板41沿厚度方向(轴线方向111)贯通。开口44的内径等于管主体31的内径。如果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则顶板41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紧密粘贴,开口端40和开口44以轴线方向111为中心而连续。即,在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上的状态,可通过开口端40和开口44,血液等的液体流入或流出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
(片33)
像图11和图12所示的那样,片33与盖32的顶板41中的外侧的表面(图11和图12中的顶侧)接合,将开口44封闭。片33将开口44封闭,由此,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维持在液体密封并且气体密封状态。片33的接合在减压气氛下进行,由此,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处于减压状态。另外,在与盖32的顶板41接合的状态,片33中的朝向外侧的面称为“外面”,管主体31中的朝向内部空间的面称为“内面”。片33的外面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面。
像图12所示的那样,片33为圆盘形状的薄膜,其外径等于盖32的顶板41的外径。由于片33的材料、指定与第1实施方式的片12相同,故在这里,省略具体的说明。另外,片33和盖32的顶板41的接合可采用熔接或粘接等的公知的接合方法得到。
(橡胶片34)
像图11和图12所示的那样,橡胶片34安装于片33的外面上。橡胶片34呈大致的圆盘形状,其外径充分地小于片33的外径,另外,小于盖32的开口44。在橡胶片34的中间部分,形成凹陷部45,通过凹陷部45,橡胶片34的中间部分相对上下方向(轴线方向111)为薄壁。该凹陷部45用于使采血针容易贯穿。
像图11和图13所示的那样,橡胶片34按照中间与片33的中间对准的方式设置于片33的外面上,与片33接合。片33和橡胶片34的接合通过公知的粘接剂等而实现。通过该接合,在片33的外面上,叠置橡胶片34。像前述的那样,橡胶片34的外径充分地小于片33的外径,由此,通过该配置,像图11和图13所示的那样,在叠置于片33上的橡胶片34的周围,片33的外面露出。另外,在该橡胶片34的周围露出的片33的外面的一部分位于盖32的开口44的内侧。
像前述的那样,橡胶片34可让采血针刺穿。另外,橡胶片34可以液体密封方式将在抽出采血针之后,通过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由于这样的橡胶片34的材料、特性与第1实施方式的橡胶片13相同,故在这里,具体的说明省略。
(采血管30的使用方法)
下面对采血管3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采血)
采血管30采用周知的采血针保持架和采血针而进行采血。该采血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如果采血针贯穿橡胶片34和片33,穿过盖32的开口44和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到达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则通过由该内部空间的减压状态产生的吸引力,通过采血针,将血液102吸引到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
(手动作业的开口操作)
为了采取采血管30的血液102、血清成分,在通过手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的场合,盖32从管主体31拉开。由于盖32通过鼓出部43压接于管主体31的外周面上的方式安装于管主体31上,故如果通过大于鼓出部43和管主体31的摩擦阻力的力,盖32沿轴线方向111移动,则盖32与管主体31脱开。由此,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片33,将片33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剥离开,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
像前述的那样,在盖32与管主体31脱开时,在盖32相对管主体31沿轴线方向111而移动的过程中,盖32的鼓出部43与管主体31的外周面离开。由此,在盖32的筒体部42中,鼓出部43的底侧的前端部分与管主体31的外周面不接触或接触,即使在该情况下,气体可流通该间隙。由此,在盖32从管主体31完全拔出之前,通过管主体31与盖32的间隙,外气从开口端40流入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换言之,如此,在外气流入时,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被盖32覆盖。由此,外部的大气急剧地进入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管主体31的血液102飞散,血液102的飞沫从开口端40向管主体31的外部飞出,即使在该情况下,该血液102的飞沫附着于盖32的内面或片33的内面上。
另外,在像前述的那样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时,处于在盖32的顶板41上接合片33,将开口44封闭的状态。于是,如果再次将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则可通过盖32,对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进行再次开口处理。由此,灰尘等不混入残留于采血管30上的血液102中。另外,在管主体31再次通过盖32封闭的状态,如果将采血管30保管于冷库等中,可保存残留于采血管30中的血液102。
(开口装置的开口操作)
为了采取采血管30的血液102、血清成分,在采用开口装置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的场合,将采血管30设定在开口装置中。像图19和图20所示的那样,在开口装置中,设置与管主体31的内径、橡胶片34的配置相对应的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开口切割器103呈围绕保持销104的圆筒状,将其前端加工成可冲压片33的山字形的刃。
如果使开口装置动作,象橡胶片34位于保持销104的正下方的那样,将采血管30定位,像图19所示的那样,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相对采血管30而下降。由此,保持销104刺穿橡胶片34。另外,开口切割器103在橡胶片34的周围,对片33进行冲压。像前述的那样,由于在橡胶片34的周围露出的片33的一部分位于盖32的开口44和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的内侧,开口切割器103可通过盖32的开口44而对片33进行冲压。另外,如果开口切割器103和保持销104相对采血管30而上升,则已冲压的片33与橡胶片34一起,通过保持销104而上升,在其下方对片33进行冲压,残留开口的采血管30。像这样,采用开口装置,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
(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果像前述的那样,采用采血管30,则在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上外嵌盖32,覆盖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和开口端41附近的外周面,通过盖32的开口44和开口端40,盖32的外侧和管主体31的内部空间连续,盖32的开口44通过片33而封闭,由此,开口装置的开口切割器103可对准盖32的开口44,从盖32的外侧,对片33进行冲压。由此,实现采血管30,其可采用通用于片类的采血管的开口装置。
另外,如果从管主体31上拉下盖32,由于可将盖32与片33和橡胶片34一起,从管主体31上取下,对其进行开口操作,故作业者不直接接触盖33,可对采血管30进行开口操作。由此,实现在作业者通过手进行开口进行操作时,难以产生血液的污染的采血管30。此外,由于盖32可再次外嵌于管主体31的开口端40,故可实现能够再次封口的采血管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32外嵌于管主体31上,但是,盖32也可按照一部分内插于管主体31中,以液体密封,并且气体密封方式嵌合。

Claims (11)

1.一种采血器具,其包括:
容器,具有开口的第1端,可在内部空间贮留血液;
片,其与上述容器的第1端接合,将上述开口封闭;
针刺用片,相对上述片中的位于上述容器的外侧的第1面,按照在其周围第1面被露出的方式叠置该针刺用片;
盖,其具有形成开口的顶板,从该顶板沿上述容器的外面而伸出的筒体部,从该顶板的开口,上述针刺用片和上述片的第1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并且该顶板接合于上述第1面上,该盖外嵌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
上述容器和上述片的密封强度小于上述片和上述盖的密封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和上述片的接合通过轻易剥离方式而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盖的筒体部呈沿上述容器的外面的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片通过上述容器的第1端和上述盖的顶板夹持,在该夹持的部分,分别与上述容器和上述顶板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刺用片在上述片接合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的状态,设置于上述第1端的开口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从嵌合于上述容器的第1端的上述盖的顶板的开口而露出的上述片的露出部分,包括上述片的第1面的至少上述针刺用片的周围的部分的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中,其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片而以气体密封方式保持,并且其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处于减压状态。
8.一种采血器具,其包括:
容器,其具有开口的第1端,可在内部空间贮存血液;
盖,其与上述容器的第1嵌合,形成有与上述第1端的开口连续的开口;
片,其与上述盖接合,将上述盖的开口封闭;
针刺用片,相对上述片中的位于上述盖的外侧的第1面,按照在其周围第1面被露出的方式叠置该针刺用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刺用片在上述片封闭上述盖的开口的状态,设置于上述开口和上述容器的开口连续的空间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中,其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盖和上述片,以气体密封方式保持,并且其内部空间相对大气压处于减压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刺用片可使采血针刺穿,并且在抽出采血针之后,可以液体密封方式将通过该采血针形成的刺穿路封闭。
CN200910205668.9A 2008-10-17 2009-10-16 采血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1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8682 2008-10-17
JP2008268682A JP5277857B2 (ja) 2008-10-17 2008-10-17 採血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1217A true CN101721217A (zh) 2010-06-09
CN101721217B CN101721217B (zh) 2014-09-17

Family

ID=42256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6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1217B (zh) 2008-10-17 2009-10-16 采血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77857B2 (zh)
CN (1) CN1017212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523A (zh) * 2010-08-20 2013-05-01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栓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5341A1 (ja) * 2020-09-23 2022-03-31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検体採取容器
WO2022092053A1 (ja) * 2020-10-27 2022-05-05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検体採取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2768A (ja) * 1989-02-13 1990-08-23 Terumo Corp 採液管
JP2001276023A (ja) * 2000-04-03 2001-10-09 Terumo Corp 体液試料容器組立体
CN1602807A (zh) * 2003-09-30 2005-04-06 钱倚天 一次性安全型针刺采血器
JP2005261965A (ja) * 2005-05-12 2005-09-29 Sekisui Chem Co Ltd 真空採血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8811U (zh) * 1990-01-30 1991-10-15
JPH04329931A (ja) * 1991-05-01 1992-11-18 Terumo Corp 採液管
JPH0618945U (ja) * 1992-08-21 1994-03-11 テルモ株式会社 減圧採血管
JP2684318B2 (ja) * 1993-09-13 1997-12-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減圧採血管
JPH1189821A (ja) * 1997-09-17 1999-04-06 Sayama Precision Ind Co 採血管開封装置
JP4243378B2 (ja) * 1999-02-19 2009-03-25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栓体、この栓体を用いた真空採血管及び栓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2768A (ja) * 1989-02-13 1990-08-23 Terumo Corp 採液管
JP2001276023A (ja) * 2000-04-03 2001-10-09 Terumo Corp 体液試料容器組立体
CN1602807A (zh) * 2003-09-30 2005-04-06 钱倚天 一次性安全型针刺采血器
JP2005261965A (ja) * 2005-05-12 2005-09-29 Sekisui Chem Co Ltd 真空採血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523A (zh) * 2010-08-20 2013-05-01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栓体
US9580217B2 (en) 2010-08-20 2017-02-28 Sekisui Medical Co., Ltd. Plug
CN103079523B (zh) * 2010-08-20 2017-06-30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栓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77857B2 (ja) 2013-08-28
CN101721217B (zh) 2014-09-17
JP2010094356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016B (zh) 受控但未分级区域用的填充装置、设备及方法
KR900009014B1 (ko) 채혈관
US6235010B1 (en) Closed system specimen collection container
CN101765437B (zh) 血液成分分离收容装置
CN101721217B (zh) 采血器具
JPH02212768A (ja) 採液管
CN103037936B (zh) 包含取样装置的用于液体的柔性袋,尤其是尿袋或血袋
CN101678930A (zh) 用于容纳液体、特别是肠营养液的容器的封盖以及具有这种封盖的容器
CN106195321A (zh) 一种液体存储和释放组件及液体存储和释放芯片
CN106659439A (zh) 具有膜元件的一体式安全管密封件
CN101261230A (zh) 一种便携式样品快速联检装置
CN106706892A (zh) 一种液体样本检测杯
JP2007502242A5 (zh)
CN202853943U (zh) 一种真空采尿装置
CN106901782B (zh) 尿样采集器
CN205795728U (zh) 唾液样本采集器
JPH07255821A (ja) 容器用の刺針自在な閉塞部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閉塞部材を用いた容器
CN107519021B (zh) 多功能医用呕吐袋
CN204223416U (zh) 一种封闭式包装顶头袋
CN212533003U (zh) 一种呼吸系统感染类病毒样本采集检测一体装置
CN107693053A (zh) 大便取样收集装置
CN211327169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密封洗胃贮污袋
CN209221109U (zh) 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
CN208851503U (zh) 静脉血样采集针
CN208136244U (zh) 一种脂肪干细胞提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6